爬天都峰图片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爬天都峰图片(一)
爬天都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爬天都峰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 2.学科:语文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 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思考词语的意思。

3) 思考爸爸说话的意思。

4)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小学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课的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展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人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天都峰”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 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中找到天都峰的视频,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天都峰的险峻深深震撼。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打下基础。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最后,我还准备了天都峰的相关资料,让同学们开扩眼界,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似乎、发颤、奋力、居然、纪念、力量、勇气等。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课文,学习课文描写人物和场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联网搜索学习和查阅图书资料等方法理解课文。阅读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的克服困难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是如何爬上天都峰顶的。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播放天都峰景观的图片、视频以及登山的视频文件。制定课堂是用的“导学案”,把探究活动方案做成提纲,书面要求、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资源解决问题。

2.学生:提前借助学校校园网和借阅图书等方式查找资料,合作整理,根据老师课前导学案提前解决大部分问题。观看课文相关图片、视频。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爬过山吗,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

2.你们知道安徽省黄山市的天都峰吗?播放ppt课件

天都峰如此险峻、壮美,一位小姑娘是如何爬到天都峰顶呢?这登山过程又发生了哪些事呢?(板书:爬天都峰)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提示个别形近字“辫”“辩”“辨”,根据不同区别字意。

2.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并划出不懂的词句。

请同学们把你们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有些师生共同归纳。)

3. 教师提示: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后明确: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 探索交流

【爬天都峰图片】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明确: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体会天都峰的险要【爬天都峰图片】

播放视频《天都峰景观》

(1)自由阅读,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爬天都峰图片】

明确:天都峰又高又陡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是怎么理解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吗?”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在攀爬险路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要特别留心脚下的石头,防止松动的石头给你带来隐患。借助树木或

花草攀登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松动或折断,造成事故。尽量不跟随大量人流。万一登山人群出现拥挤,千万不要站在山道旁的悬崖处,以防被挤倒摔下山。如果挤在人流拥挤的中心部位,首先人保持冷静,观察地形,尽快转移到人群少的地方。切忌犹豫不决,延误或错过疏散时间。否则,人越聚越多,造成踩踏,威胁生命安全。

(4)指导朗读

3.角色朗读对话

(1)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决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通过对老爷爷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于是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读指导。

①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4.想象登山过程

(1)朗读6、7自然段,思考: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的?

【爬天都峰图片】

(学生应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来理解。)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问:“奋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么好处?说明了什么?

明确:“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在这里指什么?

这句话用上“终于”好在哪里?

明确:“终于”指“我”和“爸爸”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很不容易。【爬天都峰图片】

播放视频:黄山鲫鱼背景观险峻

思考: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会在鲫鱼背前合影留念、互相道谢呢?

(3)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

明确:“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4)看到“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话?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爬天都峰图片】

明确: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我们想想课文前面的内容,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明确: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爷爷增添了勇气,老爷爷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5)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你在平时有这样的体会吗?谁能再具体理解一下爸爸的话?

①老爷爷爬山给“我”增添了勇气。

②“我”爬山使老爷爷增强了爬山的信心。

③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四、联系实际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讨论交流。

1.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2.爬山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做好自我保护。

登山前要充分了解气候特点,对时间和地点合理安排,要集体行动,结伴而行,登山过程要掌握好节奏,适当休息。

(五)想了解更多天都峰的知识,请在网上搜索

播放天都峰风景视频

展示天都峰图片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百度,搜索多种教学资源,认识黄山的无限风光,并对天都峰的险峻有的深刻认识。我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语言,受到文中情感的激励。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十分出色,做到了走进课文,充分地感悟,自由地表达。这堂课,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合理,语言丰富,首先是因为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的空间。文中除了在“我”面对天都峰时描写了“我”的心理,其余的地方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如何透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就需要学生充分的感悟,舍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其次,运用问题引导,表演启发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想象的兴趣,开拓了想象的空间。再者,在教学过程中把体会感

悟和朗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以读促想,以想促说,以说促读的目的。在朗读了描写小姑娘内心的句子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老爷爷的内心,在想象了老爷爷看到小姑娘时的内心活动以后再来读老爷爷的话。老爷爷心理变化过程其实也是小姑娘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有了对老爷爷的心理感悟以后,对小姑娘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就有了清楚的认识,表述时便能做到合情合理,并从中受到了感染和教育

布置作业时,可开展“黄山风景图片展”的活动或出一期墙报、手抄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4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