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陈涉世家》 教案

/

/

/

/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二)
人教版九上语文(1—5、21课)检测

九上语文阶段检测(1—5、21课)

一、积累运用(32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禁锢(gù) 喧嚷(xuān) 油膏(gāo) 外将兵(jiàng) ....

B.安慰(wèi) 襁褓(qiǎng) 冻僵(jiāng) 成吉思汗(hán) ....

C.田圃(bǔ) 颤动(chàn) 蓑衣(suō) 披坚执锐(pī) ....

D.间令(jiàn) 忿恚(huì) 社稷(jì) 为坛而盟(wéi)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A.需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漂荡。

C.缀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置人所罾鱼腹中。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史记》是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成“勾画”)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更需激发“不想腐”“不愿腐”的自觉。

B.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用,传递出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劳动情怀。

C.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都在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入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

6. 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沁园春·雪》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 ;过渡句

子是 , ;把静景写成动景的句子是

(2)“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 ,这里指

(3)《陈涉世家》的作者是 , 代史学家、文学家,字 。鲁迅先生

高度评价这部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

是 。(用原句回答)

(5)陈胜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是 , 。(分别用四字填写)

(6)《陈涉世家》中最具有号召性和反抗精神的句子是: 。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7)体现陈胜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7. 根据划线句子仿写。(2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 , 。

二、阅读理解(68分)

(一)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11分)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阕的主要内容。(2分)

上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能说说“望”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吗?“惜”字又含有什么意味呢?(4分)

10. 你认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 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 ____。(2分)

11. 读完这首词,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倾注于其中的思想感情的? (3分)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8分)

(1)怅恨久之 (2)苟富贵 ..

(3)陈涉太息曰 (4)皆次当行 ..(5)屯大泽乡 (6)会天大雨 ..

(7)失期,法皆斩 (8)今亡亦死 ...

(9)举大计亦死 (10)等死 ....

(11)扶苏以数谏故 (12)上使外将兵 ...

(13)楚人怜之 (14)今诚以吾众诈公子扶苏 ...

(15)卜者知其指意 (16)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8)为坛而盟 ..13.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6)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受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4.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1)吴广素爱人 素 (2)比至陈 比 ..

(3)时时而间进 间 (4)天下之疾犬也 疾 ..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16.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17. 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3分)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节选自《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荆轲顾笑武阳 顾 (2)使毕使于前 毕 ..

(3)因左手把秦王袖 因 (4)方急时 方 ..

19.选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秦王谓荆轲曰 太守谓谁 ..

B. 北蛮夷之鄙人 而乃以手共搏之 ..

C. 以次进 而乃以手共搏之 ..

D.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2)图穷而匕首见。

21.选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英雄人物形象的?(2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 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 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上语文阶段检测(参考答案)

1.C 2.D 3.A

4.B(将“新思路”改为“新蓝图”,或将“描绘了一幅”改为“构想了一条”)

5.C(C项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6.(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广义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

(3)司马迁 西汉 子长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4)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5)鱼腹藏书(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0分。每空1分)

7. 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8. 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风流人物的无产阶级。(2分)

9.“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具有雄才大略。“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才华不足,不擅“文治”。“惜”中寓志,表现出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4分)

10.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2分)

11. 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委婉地批评封建帝王的才华不足,不擅“文治”,抒发了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3分)

12.(略)(18分) 13.(略)(12分)

14. (1)素:向来 (2)比:等到 (3)将:统帅,率领 (4)亡:逃亡(2分

15. (1)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2)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

16.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17. 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18.(1)看,看着 (2)完成 (3)于是 (4)正,正在(4分)

19.D(3分)

20.(1)秦武阳脸色变得很恐惧,群臣对此感到很奇怪。(2)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4分)

21.文中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了荆轲的沉着冷静。(2分)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三)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21课联考答案

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

1.zhé shāng míng zhǐ hào xié qiáng tí

2 .及;同俱,全 都; 扩大; 旧时的规模; 同嘱,嘱托; 那; 胜景; 包含;

水流大而急; 边; 日光; 因为;

完全,详尽; 既然这样,那么; 迫近; 天色昏暗;【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像那; 连绵的雨;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睛;

冲向天空; 光辉煌 隐没; 降职或远调的人; 日光; 群鸟停息在树上 一起

持,执; 控求 品德高尚的人 思想感情;

指心理活动那两种心情; 归依;

在......这后; 非,如果没有; 这

3.直达;穷尽;到极点

看;景色

完全;一片;一个

4.5.略

6.(1)(2)略

(3)①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②黄鹤楼,滕王阁.③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之事;适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一乎;一悲一喜;以物喜,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④衔远山........气象万千;前人之述备矣;⑤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生天下之乐而乐.⑥在朝做官;辞官归乡

(4)通,和,兴.对好友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政绩十分赞赏

(5)一悲一喜的两种感情;共同点:都是以人个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6) 孟了,屈原,杜甫

(7)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崔颢《黄鹤楼》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四)
9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第21课

9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第21课

课文题目:《陈涉世家》 课堂类型:新授课 主编教师: 辅导教师:【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 陈涉世家(教案)

第21课 《陈涉世家》教案

课前准备

了解人们对《史记》的评价;了解司马迁的身世遭遇以及发愤著书的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2.把握本文详略得当、对话生动、用词凝练的写法。

3.感受陈胜前无古人振臂一呼的创举,感受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创意说明

本文不以陈胜怎样组织发动农民起义为教学重点。本课的教授重点是:透过《陈涉世家》的教学去窥视《史记》一书的精妙,读懂司马迁的胸怀,把理解人物形象和了解《史记》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从同学们熟悉的《荆轲刺秦王》电影导入,播放电影中表现秦始皇残暴,老百姓痛苦的片断,教者趁势引导:“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大家想不想了解起义的具体情况呢?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读课文(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2、找出不懂的字词句,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3、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4、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可以当堂提问,也可以出示幻灯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并运用以下句子(陈胜的话),以“现代口语+课文关键词句”的方式复述课文,以达到感知全文的目的。

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天下苦秦久矣——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本文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详略得宜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详写了什么?略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21课】

明确:有关起义前的事迹,只选其典型事例来介绍陈涉高出常人的言行,写得比较简略,然而却能让人看出他对世道的不满,和对改变处境的向往,与“佣者”的随遇而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关起义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写得十分详尽,泼以浓墨。这主要是为了突出陈涉在起义中所崭露出来的英雄色彩,令读者对这位英雄的音容举止产生深刻的印象。到了写作战过程时,则又写得相当概括,以免把人

物形象淹没在大场面的活动中。由于作者能紧扣“起义”这个中心,详略得当地写了起义的前前后后,显得重点明确,有助于作品主题的揭示,更有助于陈涉形象的勾勒。

四、 品读语言,感受形象

鲁迅评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 先说“史家之绝唱”

“绝”,独一无二的意思。《史记》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在中国二十四史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以为功高盖世的帝王们同样有无耻、暴戾、虚假和懦弱的一面,虽然有着种种的过失和缺点并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楚霸王项羽不失为顶天立地的英雄;翻开历史,只在《史记》中,农民领袖的地位,才得以正面确认,而《史记》之后的这史那史,都将此命名为“匪、寇、盗、逆、贼、邪、妖、党”等,司马迁第一次给历史以真实可亲的面目,第一次给那些值得尊敬的灵魂们以尊严。《史记》不以成败论英雄,对农民起义肯定的观点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

A.《史记》中有很多客观的叙述,但也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请同学们抓住叙写陈胜的语言,从作者的客观叙述中品味“不虚美”的特点。

学情预估:(以下句子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1.“苟富贵,无相忘。”

此句揭开了他内心所蓄积着的造反愿望。这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深得作者肯定。

2.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是陈涉针对“佣者”那“若为佣者,何富贵也”的疑问所作的气势凌云的回答,发抒了自己远大理想和激情,同时对同伴们安于现状和对他的不理解深表惋惜。作者深情地讴歌了一个充满反抗精神的青年雇农的形象。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明写陈涉,暗写司马迁的生死观:不甘受辱视死如归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壮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中写得最为壮丽动人的,也就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歌德云:“生命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这种在生死关头的豪迈抉择深受司马迁的赞赏,在《史记》中司马迁把陈涉引为“世家”的缘由很多,但司马迁欣赏陈涉的生死观是相当重要的一条。

4.“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深知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这表现他洞察时局的能力。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在这里,陈涉对秦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与六国的旧矛盾作了具体分析,找到了起义的策略根据,再次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

6.“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用激昂慷慨的语言,去点燃在场者的反抗怒火,这句话石破天惊,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

锁,极大地地鼓舞了士卒们的斗志,更表现了他卓越的宣传才能。司马迁绝不赞美平庸、苟且、委琐的人生观由此可见一斑。

B.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话,从作者的客观叙述中品味《史记》“不隐恶”的特点。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教师先简要分析:《陈涉世家》中写陈涉称王后,陈涉旧时伙伴见他所居宫殿说:“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夥颐”是陈涉故乡的土语,是多的意思,这里用以形容陈涉宫殿陈设的丰富;“沉沉”是形容宫殿广大深邃,又带有惊异的语气,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质朴性格。

提问:陈王故人为什么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对此你有何感想?

1.明确:陈胜为王后,任用亲信,妄杀故人,苛察臣属,使诸将士离心,这也是他起义失败的原因之一。这个片段充分表现《史记》“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司马迁在高度评价陈涉的同时,也并没有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