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地技术总结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一
直流系统技术总结报告

直流系统技术总结报告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主要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臵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事故情况下为事故照明和继电保护装臵等提供直流电源。所以说直流系统可靠与否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安全运行的保证。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方面我风电厂做出如下技术措施来改善和优化设备的利用率与使用周期。

直流系统接地:

故障现象:

a) 音响报警,“直流母线故障”信号出。

b) 绝缘监察仪上有报警信号。

c) 测量直流母线正、负极对地电压不平衡。

处理方法:

a) 复归音响。

b) 测量对地绝缘,判别接地极性及接地性质。

c) 询问是否有人在直流回路上工作,造成人为接地,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

d) 询问是否有启、停设备的操作,如有则应重点检查。 e) 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和环境条件差的设备首先进行检查。

f) 使用绝缘监测仪检查出是哪一路接地,对故障支路瞬时停电检查接地信号是否消失,必要时对直流各路负荷采用倒负荷或瞬时停电的方法查找故障支路。

g) 倒直流负荷时,应遵行先室外,后室内;先动力,后控制;先环状,后馈线的原则,并汇报值长。

h) 若经上述操作后接地信号仍未消失,则接地点可能在整流器、蓄电池组。将两组直流母线并列运行,退出一组整流器蓄电池组运行,若接地信号消失,则接地点在该组整流器或蓄电池上。

i) 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以上进行,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

j) 直流系统查找接地要在值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如涉及到调度管辖的设备,应得到值班调度的允许才能进行。

k) 找到接地点所在范围或回路后,由检修人员进一步查找、隔离并消除

防范措施:

加强设备监视,着重对直流系统的绝缘状态、电压及电流、信号报警、自动装臵等相应指标项目进行定点巡视。并且针对电压及电流监视方面,对于交流输入电压值、充电装臵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蓄电池组电压值、直流母线电压值、浮充流值及绝缘电压值进行相应的巡视;同时对于直流系统的各种信号灯、报警装臵;检查自动调压装臵、微机监控装臵工作状态也进行相应检查。

在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的接地方面,变电站运行人员主要采取定期

除尘、除潮等措施。从而避免和降低了由于恶劣天气导致的直流系统接地的故障出现。

在控制柜布线检查与梳理方面,定期对继电保护装臵后柜布线进行检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导线裸露及绝缘层破损等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对于外露与破损部分及时进行绝缘处理。从而避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发生。

查找直流接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判断可能接地的处所,采取寻找、分段处理的方法,以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分的原则。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不超过3秒,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该及时查找接地点,尽快消除。

查找直流接地的注意事项如下:

⑵ 查找接地点禁止使用灯泡寻找的方法。

⑵ 用仪表检查时,所用仪表的内阻不低于2000Ω/V。

⑶ 当直流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

⑷ 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

⑸ 查找和处理必须由两人同时进行。

蓄电池也是电力电源系统中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直流供电电源,主要担负着为电力系统中二次系统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确保继电保护、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蓄电池的稳定性和在放电过程中能提供给负载的实际容量对确保电

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故障现象:

1、 蓄电池组容量不足故障

正常运行时,在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 ,并在控制柜内发出报警声。

2、单个蓄电池电压过高或过低

当监控系统报蓄电池电压过高或过低时,应用万用表实际测量告警蓄电池端电压,若测量值在正常范围内属误报信息,测量值异常,应检查整个蓄电池组的运行情况。

处理方法:

蓄电池组容量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和确保蓄电池组安全稳定运行,我风电厂每年作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从而确保在试验过程中蓄电池组容量均达到额定容量的80%以上,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蓄电池电压低:定期开展蓄电池测试工作,对于在测试中发现的电压低的电池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电压低的蓄电池采取均衡充电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防范措施:

加强了对于过充、过放、渗液、环境温度等隐患的定期巡视和检查工作,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二
《地概念总结(接地与浮地技术)》

地概念总结(接地与浮地技术)

“地”是电子技术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于“地”的分类与作用有多种, 容易混淆,故总结一下“地”的概念。

“接地”有设备内部的信号接地和设备接大地,两者概念不同,目的也不同。“地”的经典定义是“作为电路或系统基准的等电位点或平面”。

一: 信号“地”又称参考“地”,就是零电位的参考点,也是构成电路信号回路的公共端 。

(1) 直流地:直流电路“地”,零电位参考点。

(2) 交流地:交流电的零线。应与地线区别开。

(3) 功率地:大电流网络器件、功放器件的零电位参考点。

(4) 模拟地: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和比较器的零电位参考点。

(5) 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数字电路的零电位参考点。

(6) “热地”:开关电源无需使用工频变压器,其开关电路的“地”和市电电网有关,即所谓的“热地”,它是带电的 。

(7) “冷地”:由于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将输入、输出端隔离;又由于其反馈电路常用光电耦合器,既能传送反馈信号,又将双方的“地”隔离;所以输出端的地称之为“冷地”,它不带电。 信号接地

设备的信号接地,可能是以设备中的一点或一块金属来作为信号的接地参考点,它为设备中的所有信号提供了一个公共参考电位。

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浮地和混合接地。(这里主要介绍浮地)

单点接地是指整个电路系统中只有一个物理点被定义为接地参考点,其他各个需要接地的点都直接接到这一点上。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之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通常频率小于1MHz的电路,采用一点接地。 多点接地是指电子设备中各个接地点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平面上(即设备的金属底板)。在高频电路中,寄生电容和电感的影响较大。通常频率大于10MHz的电路,常采用多点接地。

浮地,即该电路的地与大地无导体连接。『 虚地:没有接地,却和地等电位的点。』 其优点是该电路不受大地电性能的影响。浮地可使功率地(强电地)和信号地(弱电地)之间的隔离电阻很大,所以能阻止共地阻抗电路性耦合产生的电磁干扰。其缺点是该电路易受寄生电容的影响,而使该电路的地电位变动和增

加了对模拟电路的感应干扰。一个折衷方案是在浮地与公共地之间跨接一个阻值很大的泄放电阻,用以释放所积累的电荷。注意控制释放电阻的阻抗,太低的电阻会影响设备泄漏电流的合格性。

1:浮地技术的应用

a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

一般交流电源的零线是接地的。但由于存在接地电阻和其上流过的电流,导致电源的零线电位并非为大地的零电位。另外,交流电源的零线上往往存在很多干扰,如果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不分开,将对直流电源和后续的直流电路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因此,采用把交流电源地与直流电源地分开的浮地技术,可以隔离来自交流电源地线的干扰。

b 放大器的浮地技术

对于放大器而言,特别是微小输入信号和高增益的放大器,在输入端的任何微小的干扰信号都可能导致工作异常。因此,采用放大器的浮地技术,可以阻断干扰信号的进入,提高放大器的电磁兼容能力。 c 浮地技术的注意事项

1)尽量提高浮地系统的对地绝缘电阻,从而有利于降低进入浮地系统之中的共模干扰电流。

2)注意浮地系统对地存在的寄生电容,高频干扰信号通过寄生电容仍然可能耦合到浮地系统之中。

3)浮地技术必须与屏蔽、隔离等电磁兼容性技术相互结合应用,才能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4)采用浮地技术时,应当注意静电和电压反击对设备和人身的危害。

2:混合接地

混合接地使接地系统在低频和高频时呈现不同的特性,这在宽带敏感电路中是必要的。电容对低频和直流有较高的阻抗,因此能够避免两模块之间的地环路形成。当将直流地和射频地分开时,将每个子系统的直流地通过10~100nF的电容器接到射频地上,这两种地应在一点有低阻抗连接起来,连接点应选在最高翻转速度(di/dt)信号存在的点。

二: 设备接大地

在工程实践中,除认真考虑设备内部的信号接地外,通常还将设备的信号地,机壳与大地连在一起,以大地作为设备的接地参考点。设备接大地的目的是 :

1)保护地,保护接地就是将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和接地装置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 为了保护人员安全而设置的一种接线方式。保护“地”线一端接用电器外壳,另一端与大地作可靠连

接。

2)防静电接地,泄放机箱上所积累的电荷,避免电荷积累使机箱电位升高,造成电路工作的不稳定。

3)屏蔽地,避免设备在外界电磁环境的作用下使设备对大地的电位发生变化,造成设备工作的不稳定。 此外还有防雷接地和音响中的音频专用地等等。

在实际电气控制系统中,接地是抑制干扰使系统可靠工作的主要方法。在设计和施工安装中如能把接地和屏蔽正确地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抑制来自工业现场的大部分干扰,也有利于提高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 正确的接地方法

接地设计有两个基本目的:消除各电路电流流经公共地线阻抗时所产生的噪声电压和避免磁场与电位差的影响,使其不形成地环路。如果接地方式不好就会形成环路,造成噪声耦合。正确接地是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理想的情况是一个系统的所有接地点与大地之间阻抗为零,但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实际接地中总存在着连接阻抗和分散电容,所以如果地线不佳或接地点不当,都会影响接地质量。为保证接地质量,一般接地过程中要求如下:

(1)接地电阻在要求的范围内。对于由PLC组成的控制系统一般应小于4Ω。

(2)接地系统要保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3)接地系统要经防腐处理,能耐腐蚀。

(4)在整个工厂中,控制系统要单独设计接地。

在上述要求中,后3条只要按规定设计、施工就可满足要求。关键是第1条的接地电阻。降低电阻的主要方法是增加接地棒数量并同时设法降低地面的固有电阻ρ。在埋设接地棒的施工中,如果将土、水和盐按1:0.2:(0.2~0.1)的比例混合埋在接地棒周围,则可降低接地电阻约1/10。另外,尽量减少接地导线长度以降低接地线的阻抗。

2 各种不同接地的处理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

(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利用低阻金属材料高导流而制成,可接大地。磁场屏蔽用以防磁铁、电机、变压器、线圈等磁感应,其屏蔽方法是用高导磁材料使磁路闭合,一般接大地为好。当信号电路是一点接地时,低频电缆的屏蔽层也应一点接地。如果电缆的屏蔽层地点有一个以上时,将产生噪声电流,形成噪声干扰源。当一个电路有一个不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输入端的屏蔽应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相反,当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不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放大器的输入端也应接到信号源的公共端。

对于电气系统的接地,要按接地的要求和目的分类,不能将不同类接地简单地、任意地连接在一起,而是要分成若干独立的接地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共同的接地点或接地干线,最后才连接在一起,实行总接地。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三
《接地技术总结》

接地技术总结

时间:2007-04-28 来源: 作者: 点击:961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接地是电路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很重要问题。目前,大多数数字电路都是以地为

参考电压(ECL电路以电源为参考电压),只有所有的地都保持相同的电位,数字信号才能被正确的传送和接收;此外,良好的接地对电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能释放设备机壳上积累的大量的电荷,从而避免产生静电放电效应。电子设备中地线结构大致有系统地、机壳地(屏蔽地)、数字地(逻辑地)和模拟地等,合理的应用接地技术,就能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少EMI。

接地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单点接地,多点接地和混合接地。其中单点接地该可以分为串联单点接地和并联单点接地两种(见图1-8-7):

图1-8-7

单点接地指所有电路的地线接到公共地线的同一点,以减少地回路之间的相互干扰。其中,串联单点接地指所有的器件的地都连接到地总线上,然后通过总线连接到地汇接点(如图1-8-8中a图)。由于大家共用一根总线,会出现较严重的共模耦合噪声,同时由于对地分布电容的影响,会产生并联谐振现象,大大增加地线的阻抗,这种接法一般只用于低于1M的电路系统里。并联单点接地指所有的器件的地直接接到地汇接点,不共用地总线(如图1-8-8中b图)。可以减少耦合噪声,但是由于各自的地线较长,地回路阻抗不同,会加剧地噪声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并联谐振的影响,一般使用的频率范围是1M到10MHZ之间。实际的情况中可以灵活采用这两种单点接地方式,比如,可以将电路按照信号特性分组,相互不会产生干扰的电路放在一组,一组内的电路采用串联单点接地,不同组的电路采用并联单点接地。这样,既解决了公共阻抗耦合的问题,又避免了地线过多的问题。总的来说,单点接地适用于较低的频率范围内,或者线长小于1/20波长的情况。

多点接地指系统内各部分电路就近接地,比如,设备内电路都以机壳为参考点,而各个设备的机壳又都以地为参考点。这种接地结构能够提供较低的接地阻抗,这是因为多点接地时,每条地线可以很短;而且多根导线并联能够降低接地导体的总电感。在高频电路中,瞬间开关时的电

流很大,这就要求信号回路的电感很小,所以必须使用多点接地,每根接地线的长度小于信号波长的1/20。多层PCB设计时采用的接地方法就属于多点接地。

混合接地则是结合了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的综合应用,一般是在单点接地的基础上再通过一些电感或电容多点接地(如图1-8-9),它是利用电感、电容器件在不同频率下有不同阻抗的特性,使地线系统在不同的频率下具有不同的接地结构,主要适用于工作在混合频率下的电路系统。比如对于电容耦合的混合接地策略中,在低频情况时,等效为单点接地,而在高频下则利用电容对交流信号的低阻抗特性,整个电路表现为多点接地。

接地技术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共地处理,即电路板上既有高速逻辑电路,又有线性电路,如何降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间的相互干扰呢?一般说来,数字电路的频率高,而模拟电路的对噪声的敏感度强,正因为如此,高频的数字信号线要尽可能远离敏感的模拟电路器件,同样,彼此的信号回路也要相互隔离,这就牵涉到模拟和数字地的划分问题。一般的做法是,模拟地和数字地分离,只在某一点连接,这一点通常是在PCB板总的地线接口处,或者在数模转换器的下方,必要时可以使用磁性元件(如磁珠)连接,如图1-8-10:

要注意的是,在数模混合电路设计中不能让模拟地和数字地交叠,这样两者会因为容性耦合而产生干扰噪声。另外,任何信号线都不能跨越地间隙或是分割电源之间的间隙(如图1-8-11),在这种情况下,地电流将会形成一个大的环路。流经大环路的高频电流会产生辐射和很高的地电感,如果流过大环路的是低电平模拟电流,该电流很容易受到外部信号干扰,这些都会引起严重的EMI问题。

另外,也有一种统一地的处理方法,也就是不进行地分割,但规定各自的范围,保证数字和模拟走线及回流不会经过对方的区域。这种策略一般实用于数模器件比例相当,并存在多个数模转换器件的情况,有利于降低地平面的阻抗,参考地线设计如图1-8-12所示:

在接地设计中还有个要点就是保证所有地平面等电位。因为如果系统存在两个不同的电势面,再通过较长的线相连的话就可能形成一个偶极天线,小型偶极天线的辐射能力大小与线的长度、流过的电流大小以及频率成正比。所以要求同类地之间需要多个过孔紧密相连,而不同地(如模拟和数字地)之间的连接线也要尽量短一些。

由于数字电路对地信号的完整要求格外严格,所以数字地设计时要尽量减小地线的阻抗,一般可以将接地线做成闭环路以缩小电位差,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噪声能力。而对于较低频的模拟信号来说,考虑更多的是避免回路电流之间的互相干扰,所以不能接成闭环。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四
《屏蔽与接地技术总结》

屏蔽技术

1 屏蔽的定义

屏蔽可通过各种屏蔽体来吸收或反射电磁场骚扰的侵入, 达到阻断骚扰传播的目的; 或者屏蔽体可将骚扰源的电磁辐射能量限制在其内部, 以防止其干扰其它设备。(对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 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

1. 一种是主动屏蔽, 防止电磁场外泄;

2. 一种是被动屏蔽, 防止某一区域受骚扰的影响。

屏蔽就是具体讲, 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 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 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 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 、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 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 的作用, 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

2.屏蔽的分类

屏蔽可分为电场屏蔽、电磁屏蔽和磁屏蔽三类。电场屏蔽又包括静电场屏蔽和交变 电场屏蔽; 磁场屏蔽又包括静磁屏蔽和交变磁场屏蔽。

1. 静电屏蔽常用于防止静电耦合和骚扰, 即电容性骚扰;

2. 电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高频电磁场的骚扰和影响;

3. 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低频磁感应, 即电感性骚扰。

2.1静电场屏蔽和交变电场屏蔽

用来防止静电耦合产生的感应。屏蔽壳体采用高导电率材料并良好接地,以隔断两个电路之间的分布电容偶合,达到屏蔽作用。静电屏蔽的屏蔽壳体必须接地。

以屏蔽导线为例,说明静电屏蔽的原理。静电感应是通过静电电容构成的,因此,静电屏蔽是以隔断两个电路之间的分布电容。静电感应,既两条线路位于地线之上时,若相对于地线对导体1 加 有V1的电压,则导体2 也将产生与V1成比例的电V2。由于导体之间必然存在静电电容,若

设电容为C10、C12 和C20,则电压V1 就被C12 和C20 分为两部分,该被分开的电压就为V2,可用下式加以计算;

导体1 和2 之间加入接地板便可构成静电屏蔽。这样,在接地板与导体1、导体2之间就产生了静电电容C`10 和C`20。等效电路,增加了对地静电电容,消除了导体1、2 之间直接偶合的静电电容。按示2.1,由于C12=0,故与V 1 无关,V2=0。这就是静电屏蔽的原理。

我们若用金属壳体将干扰源屏蔽起来, C1 为干扰源与屏蔽壳体之间的电容, C2 为电子设备与屏蔽壳体之间的电容, Zm 为屏蔽壳体对地阻抗。可求得屏蔽后电子设备上的耦合干扰电压:V sm = ω2 C1 C2 Zm ZsV N / { (ω2 C1 C2 Zm Zs - 1)- jω[ ( C1 + C2) Zm + C2 Zs ]}

(2)

如果将屏蔽壳体理想接地,即Zm = 0 ,则V sm= 0 ,耦合干扰可完全消除, 也就是说, 要想完全消

除上述干扰的必要条件是要求屏蔽壳体良好接地,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2mΩ 就可以了。如果我们使用了屏蔽壳体,但不接地时,此时Zm = ∞,且C1 < C , C2 < C ,则可断定V sm > V s ,可知屏蔽后的耦合干扰, 不但不能抑制, 反而更加严重。

同样, 如果干扰源不屏蔽, 而将电子设备屏蔽,结果与上述屏蔽效果类似。在实际工作中,是屏蔽干扰源还是屏蔽受感器,建议进行综合全盘考虑,应根据简便、经济、操作方便、场地等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平行导线, 由于分布电容较大, 耦合干扰尤其严重, 需采用同轴电缆导线。有关同轴电缆导线的抗干扰问题,后面将另行分析讨论。耦合干扰的大小与频率有关,频率升高,干扰增加。故此,频率越高,采用屏蔽越有必要,屏蔽后的效果越明显。

2.2电磁屏蔽

电磁屏蔽的机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在外界交变电磁场作用下,通过电磁感应屏蔽壳体内产生感应电流,而这感应电流在屏蔽空间又产生了与外界电磁场方向相反的电磁场,从而抵消了外界电磁场,产生屏蔽效果。因此,电磁屏蔽较适用于高频。低频时感应电流小,屏蔽效果差;应保证屏蔽壳体各部分具有良好的电气连续,使感应电流能在壳体中流畅,以便产生足够大的感应电磁场来抵消外界电磁场,否则将影响屏蔽效果。

所谓电磁感应,即回路与回路之间的电磁偶合。当电流i1、i2 通过导线1 和2 时,若分别构成回路,则相互之间就产生电磁偶合。所谓偶合,即在导体2 流过i1 的成分,在导体1又流过i2成分。对导体1来说,i2为不需要的电流,因此,它只能是对i1 的噪声成分。

回路1与回路2之间的磁通便不相连接,这样即可完成屏蔽。但是,实际上,在防骚扰措施上很少采用装入磁性材料的方法来进行屏蔽。这是因为适当的带状高性能磁带比较昂贵的缘故。真正有效而实用的办法是尽可能避免组成回路。以上谈到的屏蔽问题,重要的是要分清骚扰究竟是源于电压还是起源于电流。必须按照不同的情况来决定采用静电屏蔽还是采用电磁屏蔽。

在交变场中, 电场和磁场总是同时存在的, 这时屏蔽要考虑对电磁场的屏蔽, 也就是电磁屏蔽。电磁屏蔽不是电场屏蔽和磁场屏蔽的简单叠加。在前面所述的4种情况中, 把高频和低频电场或磁场分开讨论本身也是一种简化, 因为低频和高频中间的过渡是非常复杂的。

一般情况, 在频率较低的范围内, 电磁干扰一般出现在近场区(感应场) 。而近场根据干扰源的性质不同, 电场和磁场的大小有很大差别。如高电压小电流的干扰源以电场干扰为主, 磁场干扰可忽略不计,只考虑电场屏蔽即可; 而低电压高电流干扰源则以磁场干扰为主, 电场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这时只考虑磁场屏蔽即可。

当频率较高时, 干扰源的电磁辐射能力增加, 会产生辐射电磁场即远场区(辐射场) 。远场干扰中的电场干扰和磁场干扰都不可忽略, 需要同时实行电场和磁场屏蔽, 一般的做法是采用电阻率和磁导率都低的导体做成屏蔽盒并良好接地。

2.3 磁场屏蔽

当干扰源以电流形式出现时,此电流所产生的磁场通过互感耦合对临近信号形成干扰。抑制这类干扰,有效办法是施行磁场屏蔽。磁场屏蔽首先应注意到干扰源的频率高低,因为随干扰频率的不同,屏蔽原理也不同,它将涉及到屏蔽材料的选用以及屏蔽壳体设计、制作等诸方面的问题,若不加分析就不可能达到抑制干扰的效果。

2.3.1 低频磁场屏蔽

这里所指低频一般在100kHz 以下。设相近的两平行导线1 和导线2。导线1 对导线2 的磁场耦合干扰为: U2=jωMI1

式中:M为两导线间的分布互感,M=Φ/I1;I1 为导线1 流过的电流;Φ为电流;I1 产生的对导线2 交连的磁通。为抑制磁场耦合干扰,应尽量减少分布互感M,也就是减少干扰源与被干扰电路之间的交连磁通Φ。

屏蔽对策

屏蔽此类干扰,建议选用具有高导磁率的铁磁材料做成屏蔽壳体,将干扰源屏蔽起来,这样能使干扰源产生的磁通被引导至铁磁材料中,从而不与被干扰的电路交连。同理,也可将被干扰的电路屏蔽起来。

有关屏蔽壳体的制作,应注意下列事项:

1. 所选用材料磁路的磁阻Rm 越小越好Rm=L/μS(L 为磁路长度;S 为磁路横切面积;μ为导磁率)。选用μ值高的铁、硅钢片、坡莫合金等;

2. 在屏蔽壳体设计时,应使壳体有足够的厚度以增大S,达到增加屏蔽效果的目的;在垂直于磁通方向不能开口,以免增大磁阻;

3. 为了更好地提高屏蔽效果,有时采用多层屏蔽,在安装时要注意将屏蔽壳体拧紧。

2.3.2 高频磁场屏蔽

频率在100kHz 以上高频磁场的屏蔽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在屏蔽壳体表面所产生的涡流的反磁场来达到目的。上述铁磁材料在高频情况下,其磁性损耗太大,不利于在屏蔽壳体上形成尽量大的涡流,达不到有效消除高频磁场干扰的目的。一个良导体制成的屏蔽壳体对一个电子线路的屏蔽等效电路图。

L 为电子电路的电感;M为电子电路与屏蔽壳体的互感;Ls 为屏蔽壳体的电感;I 为电子电路的电流;Rs 为屏蔽壳体的电阻。从而可得出

屏蔽壳体上形成的涡流为:Is=jωMI/(Rs+jωLs)

当频率高时,ωLs>>Rs,此时Rs 可忽略不计,则可简化为Is≈MI/Ls

当频率低时,ωLs<

屏蔽对策

1. 涡流随频率升高而增大,这说明高频磁场屏蔽应选用导电材料。

2. 在高频段,涡流大小与频率无关,即涡流随频率升高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升高频率其屏蔽效果就不再增强了。

3. 在低频段,ω低,Is 小,其屏蔽效果差;Rs 小,Is 大,屏蔽效果好,而且屏蔽损耗也少,这就要求屏蔽材料选用良导体。

由于高频集肤效应,涡流仅在屏蔽壳体表面薄层流过,因此,在设计高频屏蔽壳体时,与低频屏蔽壳体不同,无需做得很厚,只需保证一定的机械强度即可,一般为0.2~0.8mm。对于屏蔽导线,通常采用多股线编织网,因其在相同体积下有更大的表面积

3.屏蔽常用分析

因同轴电缆线在实际中应用非常普遍,对它的屏蔽问题, 单独进行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在电场中采用同轴电缆对抑制容性耦合是十分有效的,但在磁耦合中, 同轴电缆线的抗干扰问题就复杂多了。其复杂所在是同轴电缆线由中心导线与屏蔽层组成,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屏蔽层与中心导线的磁耦合。现进行分析如下:

(1) 铜轴电缆的中心导线是受感器时, 为分析方便, 视中心导线无电流通过, 而屏蔽层有均匀轴

向电流IS 流过。这时屏蔽层产生的自感为L s =φ/ Is ,屏蔽层与中心导线之间产生的互感M =

φ/ Is ,由于IS 所产生的磁通全部包围着中心导线,故上述两式中的φ相等。V s是外界因素在屏蔽层上感应的电压, Is 是V s所产生的电流,加之屏蔽层自感L s 和电阻Rs 的存在, 使得Is对中心导线产生了感应电压V n。

V N = jωMIs ,Is = V s/ ( Rs + jωL s)

将式(6) 代入式(7) ,且L s = M =

V N = V s/ (1 - jRs/ ωL s) (8)

屏蔽层的截止角频率ωc = R/ L s ,故取模V = V s/ 1 + (ωc/ ω) 2当ω = 0 (直流) 时, V N = 0 ,当ω = 5ωc 时,V n = 0. 98 V s 。

当屏蔽中有电流时,中心导线上将感应一个电压V n ,此电压在频率ω≥5ωc 时接近于屏蔽层上的电压V S ,并随着频率升高而增大。我们将屏蔽层两端接地并不能抑制磁耦合干扰,因为屏蔽层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会与中心导线交连。通常只将屏蔽层上感应的电荷泄放入地,起到电场屏蔽作用。

(2) 同轴电缆的中心导线是干扰源时,即中心导线有电流流过。这时如将屏蔽层的一端接地,那么中心导线在屏蔽层上感应的电荷被泄放入地,起到了电场屏蔽作用,但对磁场来说,其作用是非常小的。如果将屏蔽两端接地,所示,

由A RSL SB 支路到方程:( Rs + jωL s) Is - jωMI1 = 0由于M = L s ,

代入可得:IS = jωI1/ ( jω + ωC) 及 I = Is/ 1 + (ωc/ ω) 2

如果中心导线电流I1 的频率ω远大于屏蔽层的截止频率ωc 时, 屏蔽层电流IS 将接近于外部磁场近于互相抵消, 起到了防磁辐射的目的。而低频时, 效果欠佳。当然, 这种连接方法不能使IS 全等于I1 ,因为地电流IC 还有分路作用。为了使IS = I1 ,则可采用连接方式,I1 除IS 外无别的返回支路,使得IS 与I1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者所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 从而起到抑制磁场辐射的目的。这种连接无论高频还是低频都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一微弱信号经放大器的示意图,其中E1 是信号源与其输入端大地的共模噪声电压, E2 是信号源端地与放大器端地的电位差噪声信号, C 是屏蔽层或屏蔽罩对地分布电容。图

(a) 所示电路, 导线屏蔽层与屏蔽罩相连并在信号端接地。图中由E1 、E2 及屏蔽层和屏蔽罩耦合进来的噪声等信号引起的地线干扰电流只流过导线屏蔽层和放大器屏蔽罩, 干扰电压对放大器不造成干扰,这种接法是合理的。

(b) 所示电路,是导线屏蔽层未接到信号源端地。则由E1 、E2 及屏蔽层和屏蔽罩耦合进来的噪声等信号引起的干扰电流将流经信号源到放大器的信号线, 对放大器造成极大干扰,导线屏蔽层相当于未接, 没有起到预期的屏蔽效果,故B 接法不合理。

(c) 所示电路,放大器未与屏蔽罩相连接,存在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到输入端的寄生反馈, 这种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五
《直流接地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直流接地的原因、危害及处理方法

摘 要:分析了直流接地的原因、危害并针对此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直流接地;原因;危害

变电所中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事故照明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采用直流电源作为操作电源。蓄电池是一种独立的操作电源,它在变电所内发生任何事故时,即使在交流电源全部消失的情况下,都能保证直流系统的用电设备可靠的连续工作。因此直流系统的稳定、完全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安全运行的主要保障。蓄电池一般采用浮充电方式运行,用浮充电机组、硅整流器或可控硅整流器作为浮充电源,浮充电源与蓄池并列运行于直流母线上。

直流系统接地时,一点接地并不马上产生什么后果,当出现第二点接地时,就可能发生短路或造成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断路器设动,这对安全运行有极大的危害性,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应迅速查找,尽快消除,防止发生两点接地故障。在直流系统接地时,允许运行两个小时,在两小时内由运行人员寻找接地设备,查找后及时通知检修人员消除接地故障,必要时由运行人员予以配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基本上保证了直流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1 直流系统接地的原因

1.1气候因素。由于气候因素造成的直流系统接地是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如雨天或雾天可能导致室外的直流系统绝缘降低造成直流系统接地。

1.2人为因素。由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接地。如在带电二次回路上工作将直流电源误碰设备外壳,此种情况多为瞬间接地,检修人员清扫设备时不慎将直流回路喷上水等。另外,检修人员检修质量的不良也会留下接地隐患,如室外设备未加防雨罩、二次回路漏接线头、误将控制电缆外皮绝缘损伤等。此时接地信号不一定立即发出,但具备一定外部条件如潮湿或操作设备时就可能引起直流接地。

1.3自然因素。直流回路在运行中常常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设备传动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挤压、设备质量不良、直流系统绝缘老化等都可引起接地或成为一种接地隐患。

1.4环境因素。在中电气高低压开关室一般离锅炉辅助设备较近,由于环境质量较差(包括粉尘、室内温度过高)不但给运行人员文明生产带来影响,而且对一次设备甚至二次设备直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实践证明环境因素在现场对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作用。

2 直流系统接地的处理原则

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来判断可能接地的地点,以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分,先负荷后电源为原则,采取拉路寻找分路处理的方法。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秒钟,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及时找出接地点,尽快消除。如设备不允许短时停电(失去电源后引起保护误动作),则应将直流系统解列运行后,再寻找接地点。如有蓄电池组、充电机和硅整流等电源设备的变电所,可把电源分成两组,将负荷分别接到两个电源上,再将负荷由一个电源切换到另一个电源上,以判断接地点所在线路。查找接地是借助装置和手动拉路,老电厂没有采用自动查找接地装置,自动装置往往也只能查到某些专用干路,对具体细节或复杂的直流接地更多的还要靠手动拉路查找,在现场值班人员听到警铃响,看到直流“母线接地”光字牌亮时,值班人员应切换接地电压表,判明直流接地的极性。如将接地电压表的转换开关切至“正”,电压表指示值为220伏或接近220伏,则说明负极接地。如将接地电压表的转换开关切到“负”,电压表指示值为220伏或接近220伏,则说明正极接地。当判明接地的极性后,向调度员汇报直流系统接地情况,然后进行如下处理:首先应了解现场有无人员工作,然后切负接地检测电压表判断哪一极接地,再进行接路查找。当查到具体某一支、某个设备或找不到接地点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不论运行人员还是检修人员查接地之前,必须依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判断接地点的位置,应尽量一步到位,缩短查找时间。当判断不出接地点时要进行接路。有的单位采用负荷转移法查接地,即将直流母线分段,将真流负荷从一条母线切到另一母线,当接地点随负荷转移时,证明接地点在该路上。采用此法必须将直流母线联络刀闸拉开,由蓄电池纽带一条母线,浮充电机带另一母线。实际上,由于浮充电机采用硅整流设备,输出直流电压含有交流成分,单独供电时会造成电压不稳,波动较大,所以一般不用此法。拉路时,若负荷为环形供电,必须开环。本着先室外后室内的原则,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s,此时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抬上。当发现某一专用回路接地时,应分别取下支路保险。 3 查找接地拉路的顺序

(1)当时有检修工作、易受潮或正进行操作的回路;(2)选可疑或经常易接地的回路如高低压动力、机炉事故音响、热工回路;(3)变压器及重要设备的控制回路;(4)绝缘水平低、存在设备缺陷及有检修工作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是否有接地情况;(5)询问载波室是否有直流系统故障;(6)取下中央信号回路熔断器;(7)拉开直流照明电源刀闸;(8)拉开断路器合闸电源刀闸;(9)拉开断路器操作电源刀闸;(10)检查蓄电池、硅整流装置及充电机回路是否有接地现象;(11)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分别取下各分支线的操作熔断器,找出接地点,并进行处理。

值班人员在切断上述每一直流回路后,应迅速恢复送电。在切断每一回路过程中,值班人员应根据仪表和信号装置的指示,判断是否有接地。如切断时接地消失,恢复送电后接地又出现,则可肯定接地发生在该回路上,应设法消除。

用万用表测直流回路对地电压时要选好接地点并接地良好,以防测量数据不;准确造成假象,这一现象在现场经常碰到。正常时正、负电源对地电压力100V左右,某一极完全接地时对地电压为零,而另一极对地电压则变为220V。当某一极不完全接地时则对地电压在0~110V之间。测量电压时要看;表的档位,切忌用电阻档测带电回路以免烧表和再次造成接地。对完全性接地,用万用表电阻档易于判断,但此时必须停直流电源;非完全接地,停电后可用摇表进行摇测。更换电缆备用芯时,必须用摇表进行备用芯之间、备用芯对地及其和损坏的电缆芯之间的绝缘摇测,没有问题后方可使用。当查到某一设备接地时,因二次回路牵扯面广,所以要查出具体接地部位。有时一极接地取下该极电源保险后立即变成另一极接地,这是由于正负电源之间通过继电器或电阻等元件相连所致。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带电进行的“解线头法”,即将连接在一起的带电的各部分逐一甩开,看接地是否消失。解线头应选准地点,最好从控制台端子排处进行,因到保护屏和配电装置等各个地点线都在此处汇集。此外,解线头之前应对照图纸仔细分析,确定一下大致范围。解线头法查接地具有一定的冒险性,较难掌握,适合于检修人员进行。因设备处于运行状态,弄不好会造成再次接地、触电、短呼以至于保护误动,特别对于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线路等重要设备的保护和二次回路,经验不足的同志往往束手无策。由于机组短时间内不可能停机而又不允许长时间接地,因此,要培养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既要消除缺陷,又要保证不发生任何意外。查接地应尽可能地熟悉直流负荷的分布情况,本着先主干后分支一级一级地查找。暴露在室外的端子箱、事故按钮等设备由于下雨渗水很容易产生直流接地,对此应加强密封。事故按钮加防护罩既可防止误碰。处理事故按钮接地时,为防止开关误碰跳闸,可将接于按钮的线从配电室或控制端子排解除。为了防止误跳闸,可申请暂时停用此事故钮,但必须向值班员交代清楚,且在天好后尽快处理。

4 操作引发接地查找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查找,举例如下:(1)人员送某台高压动力控制保险时,发“直流接地”信号,当打开控制面板检查控制把手时接地消失,放下控制面板时信号又发,检查发现,施工时留下的废线头号与控制把手上的接线螺丝似碰非碰,测量该线头对地有50Ω电阻,将此线头处理后接地消失。(2)运行人员在启动#2疏水泵时,控制台发“直流接地”信号。取下其控制保险,接地未消失,但取下#1,疏水泵控制保险,接地消失。原来,荆泵控制回路中,有#2泵联投本泵的回路,该回路中有#2泵交流接触器辅助接点,而该接点与相邻的用于交流回路中的辅助接点相碰,最终导致#1泵直流电源与#2泵交流电源形成交直流混线。因400V是中性点接地系统,所以导致直流接地。 对于两点及多点接地,需同时断开两路或几路直流回路,接地才能消失。要注意断开每一路接地点时,观察直流电压恢复升高的情况,从而将接地点一路一路的消除。此外,还有一种最难查找的接地,就是大范围、跨专业的多点不同时、不完全的接地。此种情况多为雨天所致,而同一点往往也时好时坏,遇到此种情况,只有细心观察,抓住机会进行查找。

5 检查直流系统接地时的注意事项

(1)防止保护误动:一般的保护装置出于反措的要求一般都有防止直流电源消失保护误动的措施,对重要设备或新投产不久的设备,事先要采取措施,如申请调度断开保护跳闸压板。某厂发电机变压器组集成电路保护在试运期间因存在的隐患在一次拉路检查接地时误动切机就是因为没断开保护跳动闸压板所致。(2)做好事故预想:拉路或取控制保险时,应事先通知值班人员,做好事故预想,以防开关误跳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如取交流低压电机控制保险时,若合闸接触器保持接触不良,则会造成接触器释放。值班人员发现设备跳闸或自投应立即处理。(3)禁止使用灯泡寻找接地点,以防止直流回路短路。(4)使用仪表检查接地时,所用仪表的内阻不应小于2000欧伏。

(5)当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工作。(6)检查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时,应防止直流回路另一点接地,造成直流短路。(7)在寻长和处理直流接地故障时,必须有二人进行。(8)在接路寻长直流接地前,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直流电源中断而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

直流系统能否可靠运行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极其重要。查找直流接地,尤其是查找复杂的直流接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水平如何往往是衡量相关专业人员现场消缺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流系统接地现象较复杂,要熟练掌握直流接地这门技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在更先进的技术出现以前,当前查找直流接地更多是依靠实践和经验,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直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和运行维护,才能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六
《DCS接地技术总结》

DCS接地技术总结

DCS合理、可靠的系统接地,是DCS系统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DCS系统的监测控制精度和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接地方式、接地要求、信号屏蔽、接地线截面选择、接地极布置等方面,进行认真统筹考虑。

一、 DCS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接地是为了保证当进入DCS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DCS系统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的接地系统能承受过载电流并可以迅速将过载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系统能够为DCS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并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即参考零电位)。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接地电阻过大,多点接地,接地线断线或接地线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相接触等),会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及设备的损坏,据了解,有些DCS系统经常“死机” (或不明原因的“死机”),大多是因为接地系统不良或存在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完善、可靠、正确的接地,是DCS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二、 DCS接地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DCS控制系统需要两种接地:保护地和工作地(逻辑地、屏蔽地等)。对于装有安全栅防爆措施的系统如化工行业所用的系统,还要求有本安地。

1、保护地(CG,Cabinet Grounding) 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的静电荷积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CS系统所有的操作

员机柜、现场控制站机柜、打印机、端子柜等均应接保护地。保护地应接至厂区电气专业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2、逻辑地:也叫机器逻辑地、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的电源输出地。如CPU的正负5伏、正负12伏的负端。需要接入公共接地极。

3、屏蔽地(AG,Analog Grounding) 也叫模拟地,它可以把现场信号传输时所受到的干扰屏蔽掉,以提高信号精度。DCS系统中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应做屏蔽接地。线缆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防止形成闭合回路干扰。铠装电缆的金属铠不应作为屏蔽保护接地,必须是铜丝网或镀铝屏蔽层接地。接入公共接地极。

4、本安地 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保持独立,与厂区电气地网或其它仪表系统接地网的距离应在5m以上。

三、 DCS系统接地方式

1、利用电气接地网作为DCS接地网,即与电气接地网共地;

2、设DCS系统专用独立的接地网;

3、设DCS专用接地网,经接地线、再接至电气接地网;

由于第三种接地方式与第二种接地方式有较多相同处,过去,计算机或DCS系统曾经较多的采用过专用的接地网。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太大,投资高,电缆及接地网钢材耗量大,距厂房有相当的距离(因不易在厂房内找到合适的位置),管理、维护、测量及查找接地极和接地线不方便,且效果不甚良

好。根据实际运行表明,设置专用的DCS接地网是既困难又不安全的。

四、 对公共接地极(网)的要求

1、当厂区电气接地网对地分布电阻≤4Ω时,可将厂区电气接地网当着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

2、当厂区电气接地网接地电阻较大或杂乱时,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即为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

3、没有本安地接入的公共接地极(网)的对地分布电阻小于4欧姆;有本安地的小于1欧姆。接地总干线的线路阻抗小于0.1欧姆。

4、接地极周围15米内无避雷地的接入点,8米内无 30KW 以上的高低压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入点。当现场无法满足该条件时,防雷保护地通过避雷器/冲击波抑制器与公共接地极的主干线相连。电焊地切勿与公共接地极及其接地网搭接在一起,二者应距离10米以上。

五、DCS系统的接地原则

1、DCS系统设置的接地装置

1.1 操作台、打印台、服务器柜:设有保护地螺钉。

1.2 继电器柜、UPS柜、配电柜:设有保护地螺钉。

1.3 DCS的I/O机柜:设有屏蔽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系统地(+24V地)悬浮。

1.4 仪表柜、手操盘台: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1.5 安全栅柜: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本安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2、信号屏蔽及其接地

根据有关技术规定要求,计算机或 DCS系统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不得浮空,必须接地,其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2.1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应在计算机侧接地;

2.2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源侧接地;

2.3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与屏蔽罩相连,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信号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现场地)。

2.4当屏蔽电缆途经接线盒分断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内将其两端电缆的屏蔽层连接。

六、DCS系统接地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1 改变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结构。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2~3m范围内,掺入不容于水的、有良好吸水性的物质,如木炭、焦碳煤渣或矿渣等,该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低到原来的1/5~1/10。

2 用食盐、木炭降低土壤电阻率用食盐、木炭分层夯实。木炭和细掺匀为一层,约10~15cm厚,再铺2~3cm的食盐,共5~8层。铺好后打入接地体。此法可使电阻率降至原来的1/3~1/5。但食盐日久会随流水流失,一般超过两年就要补充一次。

3 用长效化学降阻剂。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方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至原来的40%。

七、DCS系统接地材料及要求

1接地体与接地网干线的材料要求

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所用钢材规格可按下表选用,若接地电阻满

足不了要求时,也可选用铜材。如果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安装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锌、热镀锡等防腐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2接地连线要求

DCS系统的保护地和屏蔽地连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连接到厂区电气专用接地网或接地体上。当接地连线距离较长、DCS系统对接地电阻要求较高或接地干线分接的支线数量较多时,宜选用表中截面较大的电线电缆。

八、现场接地常用注意事项

1.现场控制站:接地螺丝因机柜本体与底座间有胶皮形成绝缘,屏蔽地汇流排与底座间绝缘,现场控制站必须按规定做好接地处理。即分别接至现场控制站接地汇流排上。I/O柜的电源地与UPS的电源地必须接至同一个地,保证等电位。

2.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服务器主机、系统显示器等采用外壳接地或直接将电源地线连接至电气接地网。

3.I/O模件:模拟量模件的40端即直流24伏的负端接至逻辑地汇流排上,逻辑地汇流排接至屏蔽地,再接入总接地汇流排。

4.现场控制站的保护地应从机柜下方的接地螺钉接至接地分干线, 现场控制站的屏蔽地应从接地汇流排接至公共连接板。

5.接地系统的电阻必须进行测试,以保证接地能满足控制系统制造商的要求。

九、接地的施工规范要求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七
《直流接地查找法》

直流接地查找法

一、产生背景:

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极为重要,供给继电保护、控制、信号、计算机监控、交流不间断电源等,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决定条件之一。

(一)、直流系统接地的产生

何为直流系统接地?当直流系统的正极或负极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水平降到某一整定值或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统称为直流系统接地;当正极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正接地;当负极绝缘水平低于某一规定值时称为负接地。

直流系统分布范围广、外露部分多、电缆多、且较长。所以,很容易受尘土、潮气的腐蚀,使某些绝缘薄弱元件绝缘降低,甚至绝缘破坏造成直流接地。分析直流接地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二次回路绝缘材料不合格、绝缘性能低,或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或存在某些损伤缺陷、如磨伤、砸伤、压伤、扭伤或过流引起的烧伤等。

2、二次回路及设备严重污秽和受潮、接地盒进水,使直流对地绝缘严重下降。

3、小动物爬入或小金属零件掉落在元件上造成直流接地故障,如老鼠、蜈蚣等小动物爬入带电回路;某些元件有线头、未使用的螺丝、垫圈等零件,掉落在带电回路上。

(二)、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危害

直流接地故障中,危害较大的是两点接地,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故障,便可能构成接地短路,造成继电保护、信号、自动装置误动或拒动,或造成直流保险熔断,使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回路失去电源。在复杂的保护回路中同极两点接地,还可能将某些继电器短接,不能动作于跳闸、致使越级跳闸。

1.直流正极接地,有使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的可能。因为一般跳合闸线圈、继电器线圈正常与负极电源接通,若这些回路再发生一点接地,就可能引起误动作。如图:直流接地发生A、B两点时,将KA1、KA2接点短接,使2J1误动作

跳闸。A、C两点接地时,2J2接点被短接而误动作跳闸。A、D两点,F、D两点接地,同样都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同理,两点接地还可能造成误合闸,误报信号。

2、直流负极接地,有使保护自动装置拒绝动作的可能。因为,跳、合闸线圈、保护继电器会在这些回路再有一点接地时,线圈被接地点短接而不能动作。同时,直流回路短路电流会使电源保险熔断,并且可能烧坏继电器接点,保险熔断会失去保护及操作电源。如图所示:直流接地故障发生在 B、E 两点,2J1线圈被短接,保护动作时2J1不能动作,开关将不能跳闸且保险将会熔断。D、E两点接地时,YI线圈被短接,保护动作或手动操作时开关拒跳,同理,两点接地开关也可能合不上。

二、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

直流接地的查找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看二拉三摇,

一看就是指仔细检查,(1)看天气。在大雨天气,雨水飘入未密封严实的户外二次接线盒,使接线桩头和外壳导通起来,引起接地。例如瓦斯继电器不装防雨罩,雨水渗入接线盒,当积水淹没接线柱时,就会发生直流接地和误跳闸。在持续的小雨天气(如梅雨天),潮湿的空气会使户外电缆芯破损处或者黑胶布包扎处绝缘大大降低,从而引发直流接地。(2) 看封堵。当二次接线盒(箱)密封不好时,蜜蜂会钻进盒里筑巢,巢穴将接线端子和外壳连接起来时,就引发直流接地。电缆外皮被老鼠咬破时,也容易引起直流接地。(3)看挤压磨损。当二次线与转动部件(如经常开关的开关柜柜门)靠在一起时,二次线绝缘皮容易受

到转动部件的磨损,当其磨破时,便造成直流接地。(4)看接线松动脱落。接在断路器机构箱端子排的二次线(如10kV开关机构箱内的二次线),若螺丝未紧固,则在断路器多次跳合时接线头容易从端子中滑出,搭在铁件上引起接地。

二拉就是指拉路法

直流回路数量多、分布广,接地点不好查,相对有效的方法是拉路试探法。即分别对每路空气开关或熔断器拉闸停电,若停电后直流接地现象消失,说明接地点位于本空气开关控制的下级回路中;若现象继续存在,说明下级回路没有接地。

直流系统中的空气开关或熔断器是分层分级配置的,一般由总路空开、分路空开串联而成,两级空气开关将直流回路分成了三段。两级空气开关分别是直流屏总路空气开关和各设备分路空气开关,三段回路分别是直流母线及其引出线回路、总路空开馈出的电缆和桥接母线回路、分路空开馈出的保护、控制、信号、储能回路。其中,第三段回路数量最多、接线最复杂、接地几率最高,几乎所有的直流接地都出现在这一段。

采用拉路寻找分段处理的方法,以先信号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的原则。根据现场的故障排除经验,拉路法操作要领如下:

1、首先确定是正极接地还是负极接地,测量正负极对地电压,有效区分是正极接地还是负极接地。

2、两段母线之间的区分,使查找的接地不会大范围扩大,确定发生直流接地在哪一段。

3、如果有直流接地选线的装置,不能准确确定,有误报的现象,请退出运行中的直流接地检测仪。

4、如果站内二次回路有在施工的或有检修试验的应立即停止,拉开其工作电源,看信号是否消除。

5、采用分段分部位拉路法,由二人及以上配合进行,其中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监视表计指示及信号的变化。利用瞬时停电的方法选择直流接地时,应经调度同意,时间不应超过3秒钟,动作应迅速,防止失去保护电源及带有重合闸电源的时间过长,且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1)断开现场临时工作电源;

(2)断合通信电源;

(3)断合附属设备;

(4)断合储能回路;

(5)断合信号回路;

(6)断合操作回路;

三摇就是指摇绝缘,通过拉路寻找将接地点限定在某个空开控制的直流回路中后,再通过解开电缆芯,经过层层分解、一段段排除,最终可将接地点定位于

一段简单回路中,这时就可用摇表对回路中的每根接线摇测绝缘,把接地点进一步限定在几根导线或几颗端子上,而且现场统计资料显示,运行中变电站出现的直流接地点绝大部份在室外,接地点位于场地电缆和电缆对侧回路中时,解开端子箱到开关机构箱直流电缆所有电缆芯,用摇表在端子排测量接地极绝缘电阻,若绝缘恢复,说明接地点在本电缆和开关机构二次回路中。若绝缘没有变化,说明接地点位于端子箱引出电缆和电缆对侧回路中(如刀闸辅助接点)。 按上述方法解开电缆芯对回路进一步分段,摇测绝缘,接地点就限定在开关机构箱、刀闸操作箱、或控制电缆中,用摇表对箱内直流回路的每一根接线摇测绝缘,接地点就限定在几根二次线中,再仔细观察,反复触摸,就可发现接地点。

三、认识与总结

一看二拉三摇直流接地查找法,是继电保护专业多年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经验总结,运用一看二拉三摇法,可以迅速、准确定位直流接地点,减少直流接地故障排除时间,从而有效节约保护装置退出时间,为变现站二次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八
《缩短处理直流接地》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九
《直流系统接地危害及处理》

一、 直流系统的作用

直流系统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

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它还可为操作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直流系统的可靠与否,

对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发电厂和变电站安全运行的

保证。

二、 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

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是一种易发生且对电力系统危害性较大的故障。直

流系统正极接地,就会有造成继电保护误动的可能,因为一般跳闸线圈(如出口

中间继电器线圈和跳闸线圈等)均接电源负极,回路再发生接地或绝缘不良就会

形成两点接地,引起保护误动;直流系统负极接地,如果回路中再有一点接地,

形成两点接地可将跳闸回路或合闸回路短路,保护拒动,此时系统发生故障,保

护的拒动必然导致系统事故扩大(即越级扩大事故),同时还可能烧坏继电器的

触点和烧保险。

典型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简图如图1所示,当直流电源的正极A点发生了一点接地

后,如在以下的各点又发生一点接地,构成两点接地时,将发生不同的后果。

图1 直流系统两点接地分析示意图

FU1、FU2—熔断器;SA—断路器操作把手;RD—断路器位置红灯;Y2—跳闸线圈;

KA1、KA2—保护用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M—中间继电器

如在负极B点又发生接地时,造成直流电源短路,熔断器FU熔断,断路器将失

去操作电源。

在正极的C点又接地时,即将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A1、KA2短接,中间继电

器KM起动,其触点闭合,使断路器的跳闸线圈Y2通过电流而发生误跳闸。此时,

一次系统并未发生故障,故称为“误动作”。实际上,如第二个接地点发生在正

极的D点或E点时,都能使断路器误动作。因此,当正极发生一点接地后,危险性很大。

如负极的B点首先发生接地,而后在正极的C点或E点又发生接地形成两点接地时,如果此时保护动作将引起直流短路,不但断路器拒绝跳闸,而且电源熔断器熔断,同时短路电流有可能烧坏继电器。

为了防止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接地造成严重后果,当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必须及时找出接地点并加以消除。

三、 直流系统接地的处理

当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时,由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发出预告信号。此时,应首先确定是正极接地,还是负极接地;是完全接地,还是绝缘电阻降低。然后再根据运行方式、检修、操作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判断可能接地的地点,确定寻找地点的方法和步骤。

寻找接地点的一般原则

(1)对于两段以上并列运行的直流母线,先采用“分网法”,拉开两段母线的分段刀闸,判明属哪一段母线接地,以缩小查找范围。

(2)对直流母线上允许短时停电的直流负荷馈线,采用“瞬间停电法”寻找。当拉开某一回路时,如接地信号消失,并且各极对地电压恢复正常(不能只靠接地信号消失为准),则说明接地点在该回路上。

在某些现场如果无表计可观察,可用内阻大于2000Ω/V的电压表检查。将电压表的一根引线接地,另一根接于不接地的一极(即对地电压高的一极),然后试拉,如拉开后,电压表指示明显降低,即说明该设备回路接地。

如接地发生在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时,可按先次要设备后主要设备取下(拉开)该回路的各分支路的熔断器或刀闸来找出接地点。

(3)对于不允许短时停电的重要直流负荷,可采用“转移负荷法”查找接地点。

(4)如接地不在各直流负荷上时,可瞬间解列充电设备、蓄电池和倒换直流母线查找接地点。

(二)寻找接地点的具体试拉、合步骤

(1)拉、合临时工作电源,试验室电源,事故照明电源。

(2)拉、合备用设备的直流电源。

(3)拉、合绝缘薄弱的,运行中经常发生接地的回路。

(4)按先室外后室内拉、合断路器的合闸的电源。

(5)拉、合载波室通信电源及远动装置电源。

(6)按先次要设备后主要设备拉、合信号电源,操作电源及中央信号电源。

(7)试解列充电设备。

(8)将有关直流母线并列后,试解列蓄电池。并检查端电池调节器。

(9)倒换直流母线。

(三)寻找接地时应注意的事项

(1)寻找接地时,应由二人进行。试拉、合继电保护、操作电源、自动装置及信号电源等重要的直流负荷时,事先应取得调度许可,必要时根据规程规定由运行人员退出相应保护的掉闸压板,查找无问题后,按调令恢复保护。

(2)对各分支线采用取下熔断器寻找接地点时,应先取下正极,后取下负极;给上时,先给上负极,后给上正极。

(3)试拉的直流负荷与其它部门或专业有关时,应事先与对方联系。

(4)试拉各设备的直流电源时,应密切监视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有关仪表指示的变化情况。

无论回路有无接地,断开直流回路电源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3S,但集成电路和微机保护的直流电源拉开10S后才允许合好。即使回路有接地,也应先合上,再设法处理。

电容补偿装置查找直流系统接注意的事项

在电容补偿装置运行中,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时,如需判断带有补偿电容的控制回路有无接地时,则必须将具有公共负极的补偿控制回路全部断开,而不能只断开一个回路,否则会由于电容器上的残余电压造成接地假象而误判断。

图2 电容补偿装置直流接地示意图

图2所示为具有两个补偿电容的控制回路。其负极连接在一起。当断开1S(Ⅰ路)时,如Ⅰ路负极接地(K2点),则通过负极连接线将接地点引至负极母线,检查装置仍反映为负极接地现象。

若Ⅰ路正极接地(K1点),此时虽已将接地点断开,但由于C1上的残留电压仍为母线电压,C1的负极的连线和负极母线相连,故负极对地电压为C1两端电压,检查装置反映的仍为正极接地现象,因此将被误判断为接地点未切除。只有将Ⅰ、

Ⅱ路开关全部断开,使控制回路负极和母线完全断开时,检查装置才能正确指示。 当已判明接地点在Ⅰ、Ⅱ回路时,可用下述方法进一步寻找接地。

如为负极接地,可断开其中一路补偿电容与负极母线的连线,并将该路控制开关

断开,若接地现象消失,则为该路接地;若接地现象末消失,则为另一路接地。 如为正极接地,可先断开其中一路的开关,然后用电容检查转换开关切换将电容器进行放电,若接地现象消失,则为该路接地;反之为另一路接地。 利用仪器查找直流接地故障的开展

在运行过程中直流接地故障绝大部分是间接接地和非金属接地,接地故障随气候和环境变化而变化,动态型故障难以查找。直流电源接入的控制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以及其它回路纵横交错,十分复杂,所以查找直流系统接地一直是困扰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的一大难题。近几年由于微机保护的应用和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过去那种“拉回路”“断保险”查找直流接地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电力系统一、二次回路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扩建,使得二次回路越来越复杂,系统本身已存在大量事故隐患,通过拉回路查找直流接地可能导致更大的事故。

近年来出现了各种电子式直流接地故障探测仪和自动报警装置,具有灵敏系数高和自动巡检功能,现在我公司运行的主要有武汉琴台电子研究所的WZJ型和WZJ-F型、浙江星炬电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WZJD— 5A 型微机直流绝缘监测仪,在实际运行中效果较好。

以上型号的电子式直流接地故障探测仪和自动报警装置一般适宜在新建站采用,为了在未加装此类装置的变电站中快速、准确的查找直流接地,重点解决直流系统间接接地、非金属接地、环路接地、正负同时接地、正负平衡接地、多点接地等故障的准确检测,根据工作的需要,我们购置了一台ZJDT—TOP5Q 便携式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装置。

该装置根据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情况,将装置的信号发生器接到靠近蓄电池输出端的正、负母线和地线上。

操作方法是将钳表钳在直流配电屏的屏面上的各个保险的出口线上,如果检测结果为“非接地”说明该扎直流电源的回路均无接地故障。如果该扎线检测结果有“接地”再分别钳各个回路,检测方法同上。

在直流配电屏的电缆出口处,对每条电缆分别钳住查找,如果在“快速”期间,显示为“非接地”,说明该回路无接地故障;显示为“接地”,说明该回路有接地故障,且故障较为严重,并参考“绝缘模拟指示”的亮灯情况进行判断。 直流系统馈电网络有许多支路,可根据经验判断容易发生故障的薄弱支路,将钳表钳在该支路的始端,即馈线出处(馈线出口保险处)。如果测得显示结果为“非接地”状况,可继续查找其它馈线支路,直到检测出馈线支路的显示结果为“接地”状况,再经检测确信后,即可判断出故障支路。对多条回路接地,从“绝缘模拟显示”接地较严重的回路查起。

假设检测出第N馈线支路有故障后,欲进一步寻找馈线支路以下的各个分支路时,可继续按照上述步骤,用钳表对各个分支路进行检测。

对走向较远的回路,为提高检测精度,可把信号发生器接在离故障区域更近的支路直流保险出口处,有直流小母线的地方,可将信号发生器接在直流小母线上,接法同总母线相同。

检测出接地支路后,对具体接地故障点进行定位检测。在检测时,采取二分法进行故障区域的检测定位。在每次检测后,故障区域均按二分取点方式进行下一检测定位,以便迅速地检测出具体的接地故障点;假设在A处检测时有接地状况,在B处检测时没有接地状况,就可以判断接地故障点在A-B之间。同时可根据馈线电缆走向和设备连接情况,对故障支路的各个馈线入口进行分别检测,找出故障支路。

如果故障发生在N馈线支路上的小分支,可采用同样方法检测。

假设系统有多个接地故障,或者正、负直流母线均有接地故障,可先检测接地故障较严重的(正或负)接地故障。在支路检测中,装置会自动探测出接地故障较严重的支路,然后检测出接地故障点,排除后再进行其他支路的检测,并将接地故障点逐一检测排除。

直流系统的单个支路(回路)如果有多个直流电源相连(连接成闭环系统),如果现场条件允许,建议在检测时断开各个连接压片,以提高检测灵敏度,也可利用“绝缘模拟指示”的微小差异,分开实际接地回路和通过环路形成的虚假接地回路。

检测时,应将信号发生器正确接入直流母线,或接入其它支路(正、负、地均应接),使信号发生器始终接在直流支路的电源端,而故障检测器和钳表始终在直流支路的负荷端进行检测。否则将降低检测准确度。

直流接地技术总结篇十
《浅谈接地技术的作用》

浅谈接地技术的作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0910437 姓名:郑胤

《美国国家电气法规》 NEC第100节对“接地”一词定义如下:电气回路或设备与大地,或与代替大地的导体之间的导电的连接,可以是有意的连接,也可以是无意的连接。在配电回路或分支回路里,所有的回路和设备都通过导电连接来互相连通,从而减少它们之间的电位差,或将电位差限制到最小值。

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

1接地的种类

接地从它的作用可分为:安全接地、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下各种接地。

1) 安全接地。 安全接地就是为了安全(电路、设备及人身的安全) 。安全接地又称为保险接地,它是采用低阻抗的导体将用电设备的外壳连接到大地上,使操作人员不致因设备外壳漏电或静电放电而发生触电危险。

2)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是将建筑物等设施和用电设备的外壳与大地连接,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设施、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使之避免雷击,同时消除雷击电流窜入信号接地系统,以避免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作。

3) 工作接地。 所谓工作接地是指由于系统或设备工作运行的需要而进行的接地。比如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直流系统接地和计算机的逻辑接地等。根据电路的性质,将工作接地分为不同的种类,比如直流地、交流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功率地、电源地等。

4) 屏蔽接地。屏蔽接地应当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屏蔽的效果。屏蔽接地就是为防止电磁感应而对各类多媒体信号线的屏蔽金属外皮、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屏蔽罩进行接地的一种防护措施。

5) 信号接地。现代电力系统大量采用一个固体电子设备为基础的仪和控制设备,这些设备工作时需要确定信号的参考点。信号参考地对于保证电子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的正常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代电力系统很难提供纯净的无干扰的信号参考地,因此提高信号地的抗干扰能力是接地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功能上看信号参考地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接地。

接地的具体作用

1. 变电站中接地的作用

变电站,尤其是超高压变电站内的电磁环境很恶劣。因此,一些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特别是其中的电子微电子设备,例如微机监测、监控和继电保护装置,常常受到各种电磁干扰而误动、拒动、甚至损

坏。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子元件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普遍开发和广泛应用,二次电子设备日趋高速化、宽带域化和高密度化,其信号电平越来越低,对电磁干扰更加敏感,对外界电磁环境的要求更加苛刻。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变电站二次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水平,对于保证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加速新型电子和微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应用,促进超高压变电站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接地是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甚至使二次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电子设备中的许多地方需要接地,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目的和特点,不同类型的二次设备对接地有不同的要求。电子设备中的“地”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大地”,另一种是指“系统基准地”。二次电子设备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是为了安全,即保护操作人员免于触电;其二则是为了抑制干扰。接地之所以能抑制干扰,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电位的相对稳定性。一旦接地点选取不当或接地回路选取和设计欠佳时,接地系统各接地点之间就会因相对电位差的形成而产生差模干扰。

2. 高速公路路接地作用

雷电是一种常发自然现象,通常因大气中热空气与冷空气摩擦而产 生带有不同电荷的小水滴,当这种正负电荷达到一定值时,因不同极性的云团之间、云团与地之间存在强大的电场,从而产生云团之间以及云团对大地的放电现象,具有电压高、电流大等特点,很容易

破坏电子设备,已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列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电作为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强干扰源,造成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损害主要有以下2类:①直击雷,雷电产生时的巨大电流,使地电位瞬间升高,巨大的电位差作用下可以造成设备、建筑物的损害和人员伤亡。②感应雷,感应雷电流可以通过电源线缆、通信线路以及卫星天线等途径侵入机电设备房内,尤其以电源电缆感应雷最为突出,对机电设备的弱电电路进行冲击,造成弱电设备烧毁的严重事故。

3. 航天器接地的作用

航天器综合测试环境的接地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内容涉及到了建筑、电力电气、电子仪器设备、电磁兼容性等诸多领域。不正确的接地,会给航天器带来干扰,甚至会将危险电压引入星上,烧毁设备。所以接地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里接地系统的作用可以从安全保护和抑制干扰两方面来考虑:

(1)人身安全保护。供电系统、保护器件、设备和其他导电物体之间的低阻接地和搭接,使得故障或雷电所产生的电流不至引起可造成电击伤害的电压,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2)设备和设施的保护。低阻接地和搭接可以防止故障电流和雷击电流在设施内引起危险电压,防止电子设备因瞬时干扰而受到破坏,防止建筑物遭受雷击。

(3)降低电气噪声。信号接地点的接地阻抗的减小,使设备之间存在的电位差最小,从而防止噪声源把噪声引导至设备和设施电路中,旁路杂散能量,降低噪声。

4.广播电视工程接地的作用

接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作用:一是抑制干扰,保证机房设备系统工作稳定,二是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广播电视设备工作中,有时会产生一些信号串扰、噪声以及计算机系统死机等现象,这与设备系统的接地不良、接地方法不正确有很大关系。接地系统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设备工作稳定和人员安全。

4. 信号电缆抗干扰接地的作用

电磁兼容性( EMC) 是指电子系统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按照设计要求而工作的能力。包括电子系统与周围其它电子系统之间在电磁环境中互相兼顾而相容的能力以及在自然环境中按照设计要求而工作的能力。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系统组成越来越庞大,各种小信号、大信号;高频、低频;模拟、数字信号并存,电子设备工作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电磁兼容性问题已成为电子系统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 ,通常采取去耦、滤波、整形、屏蔽、接地、选材、布局等各种技术手段以达到消除或抑制电磁干扰的目的,其中,正确的接地是EMC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5. 多媒体系统集成中接地的作用

在多媒体应用环境中,各种电路布线错综复杂,而这些电路之间经常会相互影响。接地不仅可以解决多媒体应用环境系统集成中系统的安全问题外,还对噪声抑制与衰减有很大的影响。

同时,如高速铁路、水电站、煤矿井下也需要将的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电力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及其他电子信息系统等需要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