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活动总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
(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 (2)发生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形。 (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
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 P4活动:略 P6: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向东、向西各有180;赤道为0度纬线,
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
(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00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 -------------------------------------------------------------------------------------------------------------------- P8
活动1、恰当。
00
活动2、有差错。由于没有明确说明116是东经还是西经,40是北纬还是南纬,所以可以找到4个地方:东经116度,南纬40度;东经116度,北纬40度;西经116度,南纬40度;西经116度,北纬40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P10
活动1、2题:(略)
活动3、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 -------------------------------------------------------------------------------------------------------------------- P12 活动1、(略) 活动2、(1)不一样。夏季高,冬季低。 (2)不一样。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 (3)当地处在五带中的温带,在温带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春、秋两季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介于夏季和冬季之间。 活动3、我国大部分陆地处在北温带。
--------------------------------------------------------------------------------------------------------------------
第三节 地图
P15活动 1.(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不在同一经线就没有正南、正北之分;不在同一纬线,就没有正西、正东之分,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应是西北、东北、西南、东南中的某一个。(3)Y在X的东北方向,X在Z的西南方向。
2.科技园区在学校东南、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正南、学校在火车站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西南。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直线距离675米、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园900米。 3、略
-------------------------------------------------------------------------------------------------------------------- P17活动
3、要求学生绘制到书本上。估计C点海拔是250米;D的海拔是 —50米。
-------------------------------------------------------------------------------------------------------------------- P21活动
1. 分别为地形图、世界政区图、城市交通线路图。原因是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形图 2. ⑴略。(2)5路7路或5路2路7路等。(3)4、5
3. (1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P27活动
通过小朋友在地球上的谈话,说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因此起名叫地球,这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
-------------------------------------------------------------------------------------------------------------------- P30活动
1、a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邻,西部与欧洲相邻。 B 欧洲:东临亚洲,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北临北冰洋。 c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南接南美洲。 d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所包围。 e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2、a相连的大洲 :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b仅以海峡分隔的大洲: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3、各大洲的轮廓及其分布特征
a 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如:北美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b 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 4、略
--------------------------------------------------------------------------------------------------------------------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P32活动
图2.10: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图2.11: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为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 图2.12:人类活动对海平面的作用。
-------------------------------------------------------------------------------------------------------------------- P35活动
1、互相远离的非洲与南美洲两岸有相似的地层且轮廓互相吻合,并分布有相同的动物海牛和驼鸟,说明它们经历了相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相同的环境,在地质时期是同一块大陆,说明大陆漂移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2、是有科学依据的,它包括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的证据,而现代观测也证明大陆仍在漂移运动之中。 -------------------------------------------------------------------------------------------------------------------- P38活动
1、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震表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 2、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隆起抬升形成高原及山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具体解释见第40页。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多变的天气
P43活动
1、 试举一例如天气与工业生产、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海盐生产、渔业生产、海空交通、建筑行业等的关系。补充解释(1):海盐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海水蒸发过程,需要了解日照、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以及晴、雨日数等气候资料,一次生产作业过程中最好有连续七、八天的晴天,切忌中途出现大雨,这就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2):捕鱼与风的关系最大,风力适宜既利于渔船出海,又利于鱼类群栖,抢风头,赶风尾,往往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正确的风力预报可以指导渔业生产。 2、 B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C 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D 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3、略
-------------------------------------------------------------------------------------------------------------------- P46活动
1.无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阴天。 2. 晴转阴;小雨转中雨 3.略 4.略 P48活动:略。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P 50活动 反映了气温与衣着、饮食、建筑、农业、交通等的关系密切。 P51活动
1.⑴最高月7月:22℃。 ⑵最低月1月:1.5℃。 ⑶年较差:20.5℃。 ⑷年变化:该地气温终年在0℃以上,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2.略
--------------------------------------------------------------------------------------------------------------------
53活动
1. ⑴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不同,由赤道向两极
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越来越少。⑵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2. 山顶的气温应是24℃。具体计算:28.8-(1520-720)÷100×0.6=24℃。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P54活动
1. 阴雨连绵一个月,存放的衣物受潮,农业减产,人们出行不便……..;
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在农业上易形成旱灾,空气干燥,对人健康有害……; 某城市下了大雪,交通堵塞,电线易断,形成断电….。 2. 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 P55活动
1、⑴该地10、11、12月降水较多超过100毫米,1、2、3、4、5月份超过50毫米。⑵6、7、8月份降水较少,其中7月份低于10毫米。⑶该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2、略。
-------------------------------------------------------------------------------------------------------------------- P56活动
1.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2. 由赤道向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 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P58活动
1. 人们一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如:济南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
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昆明四季如春”和“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描述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明天大风降温”描述天气 3.⑴
⑵
P59活动
1、 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2、 受海陆位置影响,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岸自南向北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湿润的地中
海式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 A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4、 ⑴地形 ⑵纬度位置 ⑶海陆位置
-------------------------------------------------------------------------------------------------------------------- P61活动
1、 气候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2、 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的将一地树木(农作物)移栽(种)到其他地区。 3、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同理,同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
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4、只要合理即可,如:⑴控制地球上的人口数量。⑵减少对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利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制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⑶保护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等原始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P65 活动 1、
2⑵
结论: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这意味着德国人口在不断减少。 3、略。
-------------------------------------------------------------------------------------------------------------------- P67活动
1、 A地:面积12500平方千米,人口数1000000人,人口密度80人/平方千米。
B地:面积10000平方千米,人口数1600000人,人口密度160人/平方千米。
2、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都在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降水过多)、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峻)。【大陆的啊轮廓多为】
人口稀疏区: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 P70
1、每天增加219028人,每小时增加9126人,每秒增加2.5人。
2、例如:教育、医疗、卫生条件难以改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能源短缺;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3、如:①大多数外来人口居住在郊区,住房条件差、拥挤并且产生大量垃圾,污染郊区环境。②由于人口较多,为社会治安带来压力。③从乡村来的劳动力,不怕脏、不怕累,承担了城市的环卫建筑等工作,美化了城市环境。但由于工作岗位的减少,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④由于人口增多,给教育、医疗等带来压力。⑤民工潮返乡,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压力等等。 -------------------------------------------------------------------------------------------------------------------- P72 1、(1)2、略。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P75
1、 还有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2、
P77
1、A、基督教教堂 B、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C、佛教佛塔 2、略。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P79 1、
或者这样表述:乡村景观: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房绿地等,
商店、医院、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较少。
景观差异:
城市景观: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工厂等生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
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A、非洲 B C、亚洲
-------------------------------------------------------------------------------------------------------------------- P83
1、安徽省黟县的西递村和红民村、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庙宇、明清皇家陵寝、山东省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等。
还有:我国的北京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孔林、孔庙、孔府、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峨眉山—乐山大佛、庐山、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圆林、颐和园、天坛、武夷山、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清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三江并流。
2、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是对具有代表性的老四合院进行合理改造,保护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有的四合院干脆拆除。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p87 活动1、
活动2、a图以湖
泊为界
b图 以山脉为界
c图 以经纬线为界 活动3、补充:a
领土是国家构成
要素之一,一个
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
b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c领空的上限,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 -------------------------------------------------------------------------------------------------------------------- p91
1、从地理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如美、加、英、法、德、日等),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如印度、苏丹等)。
2、与以前相比营养价值高的肉蛋奶的消费大大增加,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着装趋于多样化,交通工具倾向机械化,但交通出现阻塞现象。
再过十年生活会更好,饮食将会更注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绿色食品将会普及,居住将向舒适型发展,穿着更体现个性,私人轿车增多,交通更拥挤。
-------------------------------------------------------------------------------------------------------------------- p93
1、发展中国家-b-产品的价格低-d-利润流失 发达国家-c-e-赚的钱多-a
2、举例:联合国安理会28日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严厉打击那些为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出谋划策或提供庇护的组织或个人。这是自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后安理会通过的第二项关于打击恐怖主义问题的决议。安理会从谴责恐怖主义行为到通过这项对所有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仅仅用了不到三周的时间,这充分显示了联合国希望发挥其自身作用,督促并协调国际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全球恐怖主义的决心。 3、举例:
安南说联合国在战后的作用应由安理会定
地 理 书 答 案
P10
活动1、2题:(略)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P3 活动3、人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原因:由于地球活动1.不能简单下结论,需多方考证。因为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结果可能相同。 自转,才有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的东升西落使地球有昼夜之分。由于畅畅和姨妈处(1)在海边眺望远航归来的船只,首先看到的是船只的桅杆,而后是帆船越来越大,最在不同的经线上,所以才出现了时间的差异。同一时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时间。 后才慢慢地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这种方法可以证明地球为球形。 (2)发生------------------------------------------------------------------------------------------------------------------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形成弧形的阴影。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为球P12 形。 (3)可以推测出地球是球形。例如:站在大地上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永远走不到活动1、(略) 地平线。登高望远、航空照片、环球航行等。 活动2、(1)不一样。夏季高,冬季低。 (2)不一样。夏季白天长,冬季白天短。 (3)活动2.我们要象先辈们那样对待科学,坚持严谨、执著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当地处在五带中的温带,在温带一年中,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地
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才能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多;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热最少;春、秋两季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介于夏季和冬季
------------------------------------------------------------------------------------------------------------------
之间。
P4活动:略
活动3、我国大部分陆地处在北温带。
P6:
------------------------------------------------------------------------------------------------------------------
活动1、(1)经线是半圆状,纬线是圆。(2)所有经线都相等;纬线有长有短。
第三节 地图 (3)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依此为标准
00
P15活动 向东、向西各有180;赤道为0度纬线,依此为标准向北、向南各有90。
(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不在同一经线就没有正南、正北之(5)穿过的大洲、大洋有: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1.
亚洲;北极圈穿过北冰洋、北美洲、大西洋、欧洲、亚洲;南回归线穿过太平洋、南美分;不在同一纬线,就没有正西、正东之分,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应是西北、东北、西南、
(3)Y在X的东北方向,X在Z的西南方向。 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大洋洲;南极圈穿过太平洋、南极洲、大西洋、印度洋。 东南中的某一个。
00
活动2:赤道是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 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划分2.科技园区在学校东南、农业实验区在科技园的正南、学校在火车站北方、火车站在科
技园西南。农业实验区与学校直线距离675米、沿公路从学校到科技园900米。 的界线。
------------------------------------------------------------------------------------------------------------------ 3、略
------------------------------------------------------------------------------------------------------------------ P8
P17活动 活动1、恰当。
0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3、要求学生绘制到书本上。估计C点海拔是250米;D的海拔是 —50米。
------------------------------------------------------------------------------------------------------------------ P21活动
1. 分别为地形图、世界政区图、城市交通线路图。原因是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形
图 2. ⑴略。(2)5路7路或5路2路7路等。(3)4、5
3. (1
4、略
------------------------------------------------------------------------------------------------------------------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P32活动
图2.10:喜马拉雅山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地壳运动。
图2.11: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P27活动
通过小朋友在地球上的谈话,说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
貌,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
地球表面水体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因此起名叫地球,这反映了从古到今人们认识的不断
发展。
------------------------------------------------------------------------------------------------------------------
P30活动
1、a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
邻,西部与欧洲相邻。
B 欧洲:东临亚洲,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西隔大西洋与北美洲相望,北临北冰洋。c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隔太平洋与亚洲相望,东隔大西洋与欧洲相望,南接南美洲。d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所包围。
e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所包围。
2、a相连的大洲 :
亚欧分界: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
b仅以海峡分隔的大洲: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3、各大洲的轮廓及其分布特征
a 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如:北美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
洋洲。b 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
地质时期曾为陆地,造成这种桑田变沧海的原因是地壳的变迁或海平面的升降。 图2.12:人类活动对海平面的作用。
------------------------------------------------------------------------------------------------------------------ P35活动 1、互相远离的非洲与南美洲两岸有相似的地层且轮廓互相吻合,并分布有相同的动物海
牛和驼鸟,说明它们经历了相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相同的环境,
在地质时期是同一块大陆,说明大陆漂移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2、是有科学依据的,它包括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的证据,而现代观测也证明大
陆仍在漂移运动之中。
------------------------------------------------------------------------------------------------------------------
P38活动
1、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震表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
→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
2、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隆起抬升形成高原及山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
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具体解释见第40页。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1节 多变的天气
P43活动
1、 试举一例如天气与工业生产、商业活动、旅游活动、休闲娱乐、海盐生产、渔业生
产、海空交通、建筑行业等的关系。补充解释(1):海盐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海水蒸
发过程,需要了解日照、气温、湿度、风向、风速以及晴、雨日数等气候资料,一次生
产作业过程中最好有连续七、八天的晴天,切忌中途出现大雨,这就需要准确的天气预
报。(2):捕鱼与风的关系最大,风力适宜既利于渔船出海,又利于鱼类群栖,抢风头,
赶风尾,往往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正确的风力预报可以指导渔业生产。
2、 B 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C 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D 天气与军事的关系
3、略
------------------------------------------------------------------------------------------------------------------
P46活动
1.无云的地方可能是晴天,有亮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有雨,有灰白色云的地方可能是阴天。
2. 晴转阴;小雨转中雨 3.略 4.略 P48活动:略。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2.“昆明四季如春”和“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描述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和“明天大风降温”描述天气 3.
P 50活动 反映了气温与衣着、饮食、建筑、农业、交通等的关系密切。 P51活动 1.⑴最高月7月:22℃。 ⑵最低月1月:1.5℃。 ⑶年较差:20.5℃。 ⑷年变化:该地气温终年在0℃以上,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2.略
------------------------------------------------------------------------------------------------------------------
⑵ 53活动
1. ⑴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 地区接受太阳辐射不同,由赤道向两极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越来越少。
⑵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低于-10℃的地
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 2. 山顶的气温应是24℃。具体计算:28.8-(1520-720)÷100×0.6=24℃。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P54活动 1. 阴雨连绵一个月,存放的衣物受潮,农业减产,人们出行不便……..; 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在农业上易形成旱灾,空气干燥,对人健康有害……; 某城市下了大雪,交通堵塞,电线易断,形成断电….。 2. 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 P55活动 1、⑴该地10、11、12月降水较多超过100毫米,1、2、3、4、5月份超过50毫米。 ⑵6、7、8月份降水较少,其中7月份低于10毫米。⑶该地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 P56活动 1.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2. 由赤道向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3.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 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降水最贫乏的地区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P58活动 1. 人们一般描述气候关注的时间是一年,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如:济南
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P59活动 1、 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2、 受海陆位置影响,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岸自南向北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湿润的地中海式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3、 A坡是迎风坡,降水多;B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4、 ⑴地形 ⑵纬度位置 ⑶海陆位置 ------------------------------------------------------------------------------------------------------------------ P61
活动 1、 气候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2、 人类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的将一地树木(农作物)移栽(种)到其他地区。 3、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同理,同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4、只要合理即可,如:⑴控制地球上的人口数量。⑵减少对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利用,
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研制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无污染的新能源。⑶保
护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等原始森林,大力植树造林。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P65 活动
1、
2 (2)
承担了城市的环卫建筑等工作,美化了城市环境。但由于工作岗位的减少,增加了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④由于人口增多,给教育、医疗等带来压力。⑤民工潮返乡,给交通运输业带来巨大压力等等。
------------------------------------------------------------------------------------------------------------------ P72 1、(1)白色人种 (2)南、北美洲(3)
2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P75
1、 还有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 2
结论: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这意味着德国人口在不断减少。 3、略。
------------------------------------------------------------------------------------------------------------------P67活动
1、 A地:面积12500平方千米,人口数1000000人,人口密度80人/平方千米。【大陆的啊轮廓多为】
B地:面积10000平方千米,人口数1600000人,人口密度160人/平方千米。 2、人口稠密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这四个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都在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主要集中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降水过多)、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海拔高,地势陡峻)。
人口稀疏区:分布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
P70
1、每天增加219028人,每小时增加9126人,每秒增加2.5人。
2、例如:教育、医疗、卫生条件难以改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能源短缺;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3、如:①大多数外来人口居住在郊区,住房条件差、拥挤并且产生大量垃圾,污染郊区------------------------------------------------------------------------------------------------------------------ P77
1、A、基督教教堂 B、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C、佛教佛塔 2、略。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P79 1、
活动2、a图以湖泊为界 b图 以山脉为界 c图 以经纬线为界 活动3、补充:a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一个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
景观差异: b我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c领空的上限,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
城市景观: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工厂等生产设施、以及较多------------------------------------------------------------------------------------------------------------------
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p91
2、A、非洲 B、欧洲 C、亚洲 1、从地理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多位于北半球(如美、加、英、法、德、日等),发展中国------------------------------------------------------------------------------------------------------------------
家多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的南部(如印度、苏丹等)。 2、与以前相比营养价值高的肉蛋奶的消费大大增加,居住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着装趋于
多样化,交通工具倾向机械化,但交通出现阻塞现象。 再过十年生活会更好,饮食将会更注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绿色食品将会普及,居住将向舒适型发展,穿着更体现个性,私人轿车增多,交通更拥挤。
------------------------------------------------------------------------------------------------------------------ p93 1、发展中国家-b-产品的价格低-d-利润流失 发达国家-c-e-赚的钱多-a 2、举例:联合国安理会28日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严厉打击那出谋划策或提供庇护的组织或个人。这是自9月11日美国些为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
遭受恐怖袭击后安理会通过的第二项关于打击恐怖主义问题的决议。安理会从谴责恐怖P83
1、安徽省黟县的西递村和红民村、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庙宇、明清皇家陵寝、山主义行为到通过这项对所有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决议仅仅用了不到三周的时间,这充
分显示了联合国希望发挥其自身作用,督促并协调国际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全球恐怖东省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等。
还有:我国的北京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主义的决心。 遗址、泰山、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庙宇、孔林、孔庙、3、举例:
孔府、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峨眉山—乐山大佛、庐山、丽江古城、平遥古城、 安南说联合国在战后的作用应由安理会定
苏州古典圆林、颐和园、天坛、武夷山、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清城山 新华社联合国3月25日电(记者杨志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5日在纽约联合国
总部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时强调,除了向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三江并流。
2、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我们对待它的态度是对具有代表性的老四合院进行合外,联合国在战后伊拉克的其他任何作用都必须由安理会以决议的形式来决定。
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在安南和赖斯会谈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双方着重讨论了伊拉理改造,保护这一优秀文化遗产;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有的四合院干脆拆除。
克境内的人道主义形势,以及如何为深受战争影响的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援助等问题。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p87 活动1、
乡村景观: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房绿地等,
商店、医院、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较少。
陆地和海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2、培养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加加林初登太空的图及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全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分布特征。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
(一)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讲述法。
(二)教具准备
世界海陆分布图、大洲和大洋分布图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当我们进入宇宙,在浩瀚的夜空中,我们会看到一颗与众不同的蔚蓝色的星球,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们看到的星星都是黄色的,怎么地球是蔚蓝色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吧。
(板书)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比例
为了了解地球面貌,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
老师提问:早期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师:早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足迹和视野所及的范围狭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往,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在古希腊的世界地图上,古希腊就是世界的中心。而我们的祖先把自己的疆土称为“中国”。而且由于人们是生活在陆地上,于是人们就把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称为“地球”。
请几位同学介绍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
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游记、郑和七下西洋、地理大发现、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老师小结:不错,这些探险家为人类认识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经过了艰难的探索,现在我们对地球上海陆面貌终于有了正确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看地球的卫星照片,谁能告诉我蓝色表示什么?绿色表示什么?什么颜色所占的比例大?
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所占的比例大。【大陆的啊轮廓多为】
师:对,地球表面蓝色也就是海洋所占的面积要比陆地面积大得多。难怪原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当他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中回首地球时, 他惊奇地发现,人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把地球改做“水球”。正因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是海洋,所以当我们从太空看地球时,就呈现出的蔚蓝色。那么我们人类所生活的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呢?
学生讨论,老师点评,言之有理既可。
师:专家们还计算出了海陆的精确比例:
(板书)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师: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由于海洋面积远远超过了陆地面积,所以如果我们将地球平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不管怎样分,始终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根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水半球与陆半球也是这样。请看28页。水半球是指海洋最多、陆地最少的半个地球。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德斯群岛附近。而陆半球是指陆地最多、海洋最少的半个地球。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尔河河口附近。然而,即使是在陆地最多的陆半球内,海洋面积(占52.7%)仍然大于陆地面积(占47.3%)。而这样划分的水半球,海洋面积就达到了90%。所以,我们无论怎么划分,也是分不出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的半个地球的。这个事例更进一步说明了世界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不仅是世界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世界的海陆分布也很有趣。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在北极和南极周围是陆地还是海洋。
(板书)2、世界的海陆分布
学生回答。
老师手拿地球仪,边展示边讲解: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不同的陆块,名称不同。请同学们看2.5图。
(板书)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海、洋、大陆、岛屿、半岛、海峡
学生读图,分别请几个同学说对出对海、洋、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的理解,教师归纳。
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叫半岛;
远离大陆的辽阔水域叫洋;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叫海;
海与洋是相连的。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叫海峡。
练习: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找出白令海峡和台湾海峡;找出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来。
2、七大洲
师生一起在图上找出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师:哪些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们以什么为界?
读图,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亚欧两洲是连在一起的,它们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位于东部,欧洲位于西部,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方称为“亚细亚”,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把地中海以西的地方称为“欧罗巴”,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读图思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学生回答: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大洋洲大陆部分在东半球,岛屿部分在西半球,南极洲的大部分也在东半球。
师: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哪几个大洲的全部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在南半球?
学生回答: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和亚洲、大洋洲的岛屿部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
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思考:七大洲中哪个洲最热,哪个洲最冷?
学生回答后老师讲解:由于赤道、南、北回规线穿过非洲,决定了它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我们知道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此非洲成为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意为“阳光灼热的大陆”。南极洲纬度最高,当然气温最低。
读图:请按面积大小说出七大洲的顺序:
教师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 —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思考:七大洲中哪个洲所跨的纬度最多,哪个所跨的经度最多?
引导学生从地图册上得出结论:亚洲南至南纬10度附近,北至北纬80度纬
线以北,跨越了半个地球,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虽然不是面积最大的洲,但位于南极地区,跨越的经度数有360度,特殊的位置决定了他成为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师: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来
(板书)2、四大洋
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读图并思考:哪个洋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水温最高,哪个最低,哪个跨经度最多,哪个纬度最高,哪个轮廓呈S型?
(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印度洋水温最高,北冰洋水温最低,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大西洋轮廓呈S型)。
巩固练习:1、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
2、根据图9所示的大洋洲、南极洲轮廓,在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给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且写出大洲和大洋的名称。
活动: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和分布特点。
我们仔细观察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的话,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成对称分布,像北美洲与南美洲、 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南极洲在顶端。每对大陆组成一个大陆瓣,在北极汇合,形成大陆星,如
2.8图。并且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非洲次大、欧洲次小;北美洲第三,南美洲第四;南极洲居第五,从大陆瓣图也可看出,这种分布似乎在保持某种平衡。此外大陆轮廓多为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岛屿多在大陆东面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特点呢?目前,科学家还没有作出合理的解释,希望有志于研究地理学的同学,能够努力学习,有朝一日能为我们揭开其中的奥秘。
板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比例
2、世界的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29%是陆地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海、洋、大陆、岛屿、半岛、海峡
2、七大洲
3、四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