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一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报告》
太原工业学院
专业技能应用实践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 太原各大高校 实习时间 2012-6-25
系 部 经济与法学系 班 级 1021222
姓 名 高建兴 学 号 102122213
成 绩 指导老师 刘晓辉、安志东
2012年 6 月 29 日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摘要:我们小组通过此次亲自问卷调查,访问了解,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规律及意义,引导人们理性消费。
关键字:大学生 消费行为 特征,偏好,消费偏好,价格,质量,品牌 我国大学生群体是最独特的细分群体,人口基数大,年消费能力大。从数字上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中国的大学生消费群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市场了,也不难想象各大企业和商家都瞄准了大学生这块消费市场了。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念;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作为大学生的我,我也深有感触。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很容易也很乐意接受新的事物,比如说手机,电脑等数码系列产品,我们都几乎是产品刚问世就已经知道一些情况的。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时,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大学生消费观念直接体现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成长和高校的德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数据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的大学生的月消费是500-1000元,除生活必需品以外,其他消费(如学习,化妆,旅游)消费总额比例是10%-30%,而学习方面的支出(书籍,资料,文具等)只有不到30元,用于社交(朋友,恋爱,活动支出等)的费用支出为50-100元。
在日常消费中,除了饮食,服饰的比重比较大。而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拥有手机,电脑。手机的更换频率一般为每年一部,而且不少大学生在追求商品质量之余越来越注重商品的品牌。
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消费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日常消费混乱,没有计划, 而且越来越注重面子,盲目的消费。
而且网购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小到衣服首饰,大到手机电脑,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也越来越盛行,关于大学生主要消费需求中,可以适当减少的和节约的调查中不少人认为可以减少看电影等享受性的过度消费。
二、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含义
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劳务消费等)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其收入条件,取得消费资料并进行消费活动的总和。
三、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征
1.消费行为的个性化以及从众性
大学校园里20左右岁的青年占绝大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普遍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他们希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青春的活力。“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二大因素。
群体是具有某此共同心理特征的人的共同体。群体通过群体规范、群体评价等手段来实现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群体引力下形成的从众、暗示和舆论的影响下容易导致“消费潮汐现象”。其根源在于大学生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加上集体生活与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高度集中性。
2.消费行为的冲动性和情绪化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志趣爱好等并未完全成熟定型,因此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流行趋势的影响。在其消费行为中,容易受其左右。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购买日常用品时,约30%的人会因为喜欢尝试新品牌或受其品牌宣传的影响而更换品牌。购买前,大多数的大学生仅有大致的购买目标,具体要求并不明确,购买物品的时候不能明确清晰的提出所需购买商品的各项要求,只是漫无目的地观看或随便了解一些商品情况,碰到感兴趣的商品或被商品的外观所吸引刺激时,缺乏必要的考虑就很容易购买,随意性比较强。
3.注重情感和交际性消费
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同学、朋友、师生的交往,谈恋爱,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社会的个体有关于交往、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渴望与他人建
立感情联系,希望在团体中有一个位置,积极寻求社会认同感、群体归属感。这种需要促使当代大学生积极地通过物质、精神手段与外界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大学生交际性消费。而且很多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
4.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消费结构一般是指维持生存的生存资料,满足享受的享受资料和促进自身提高发展的发展资料比例构成。大学生消费结构的状况一方面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高有关。近几年来大学生消费结构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局面,享受资料支出比重日益增大。大学生们在选择消费品的时候经济方面的因素减少了,对消费品购买和更新速度加快。多数人认为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极其不合理的。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传统消费相比,呈现出一定的从众性与盲目性,而且消费结构也向多元性与交际性发展。
四、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或者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或商品组合进行排序,这种排序反映了消费者个人的需要、兴趣和嗜好。商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越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多。在大学生享受性消费过程中,有人偏爱于旅游,那么在购买决策时他可能只选择旅游而不购买其他奢侈品,或是同时旅游和购买奢侈品的过程中他选择将更多的钱放在旅游身上而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费降低。
消费者偏好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如果消费者的偏好不稳定又含糊的话,要提供给他们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其偏好是不可能的。然而,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偏好不了解,因此易被影响,易被企业劝说相信其供给是令人满意的,是真正符合他们喜好的。并且
如果供给成功的话,这些消费者就会认为,此次选择符合了他们先前的偏好,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他们以后的偏好。
第二,消费者知道自己没有稳定、清晰的偏好,他们对供给的评估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外观的吸引力上,而不是其是否真的符合他们的偏好。并且对有助于他们分辨自己偏好的建议和帮助,这一类型的消费者可能表现出最好的接受性。例如,大学生在购买奢侈品时,喜欢智能手机但是却又清楚知道自己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大学生,可能会非常乐意接受有关智能手机方面的教育和消费建议,手机的外观对他们对手机的选择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作用。
第三,这种类型的消费者可能最少。这类消费者有着稳定的消费偏好,这些偏好引导着他们的选择,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偏好对他们消费选择的驱动性。例如他们可能自认为选择是建立在理性、客观评判的基础上的.而实际上他们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情感因素或审美因素。因此,这些消费者要么对那些实际上并不符合他们偏好的供给或选择标准,可能会错误地接受,而最终导致不满意。要么,对那些真的能符合他们偏好的供给或选择标准,却可能选择拒绝。
第四,这类消费者既有清晰的偏好,又对自己的偏好有足够的了解,这使他们能正确判断一种供给是否真的符合他们的偏好。因此,这些消费者可能是很好的潜在顾客,对于营销者为了解他们偏好所做的努力,他们会产生更多的满意感。然而,正由于他们对自身偏好的了解,他们可能很少依赖营销者的建议。
可见长时间的对某种享受性消费类型的消费偏好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多数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都属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
2.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我们了解关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有几点,如追逐潮流,跟风消费、冲动消费、超前消费等。
(二)客观因素
1.价格
价格是指产品与货币交换比例指数,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当前产品价格涨幅不断,有部分产品供给下降形成自发性涨价,产量下降拉动价格恢复性上涨,并波及相关替代品,经济持续高增长拉动了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是价格上涨内在动力,流动性过剩效应放大了产品涨价趋势,所以各产品价格在同一家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二
《大学生消费市场调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消费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大有改观,消费现象呈现一派新趋势。大学生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大特殊消费群,是将来具有较高且稳定收入者,是将来文化水平较高而事业有成的消费者。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1、调查样本数据和内容
2006年4月10日—9月10日,对河北农业大学在校生实施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76份,回收率97.6%,剔除无效样本后,有效样本958份,样本有效率95.8%,抽取样本800份,抽取样本率80%,抽取样本的年级、专业、性别分布较均匀,有相当的代表性。
样本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
2、大学生活费来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在消费上更多的表现是量力而行的理性化,其经济来源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而言,将对其消费心理、消费形态,以及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产生影响。考察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来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形态,论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经调查统计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可由表1表示。其中,亲人(包括父母、亲戚)提供,占大学生日常消费经济来源的绝大部分,有资料表明: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家庭所占比例为59.8%,说明一般大学生家庭的经济承受力极为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勤工助学占12.87%,贷款占3.47%,说明还有不少同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大学开支,但是我们又了解到依靠贷款、打工或者亲属、朋友资助消费的大学生,多数仍没有完全摆脱对家庭的经济依赖。而在此调查对象的背后,也有少数人因实在没钱而辍学,我们也通过闲谈了解到勤工助学背后的动机并不仅仅是经济结倨,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多参加社会实践,拓宽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处事能力,为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
3、大学生消费结构及消费水平分布情况
随着我国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民生活走过了温饱阶段,正在迈向小康和富裕,消费方式正在由“节俭型”转向“享乐型”。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亦是水涨船高,据此次调查统计,了解到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分布情况(详见图—1),其平均每月消费417.8元,其消费方式主要有:饮食、交际费用、书籍资料、服装、通讯费、休闲娱乐,其具体消费情况详见表—2至表—7。
表—4:大学生书籍资料消费分布情况(元/月)
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交上男(女)朋友的同学,其开支相对要大。从表—2至表—7加总的情况与图-1即每月生活费的对比情况来看,每项具体消费的总和比每月生活费要高出许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认为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被调查的同学在估计消费金额时估计过高;其二,出现“财政赤字”,出现借贷消费。而通过观察,经常发生经济危机的确大有人在,这一点可从“消费观念”这一调查项目中有所折射。其中造成“今天可以用明天的钱”的占30.2%。
从表5可看出,大学生书籍资料消费普遍偏低,每月花销在50元以下的同学占78.72%,而花销80元以上的只占5.94%,这说明,大学生从总体上看不大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
二、大学生消费新趋势
国际国内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现代生活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而大学生这一年青的社会群体更是走在时尚潮流的前头,这就必然导致其消费呈现一派新趋势: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
在饮食方面,由于近20年在家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入校后很难改变饮食上的口味选择,因此学生常常抱怨食堂伙食大差,价格太贵(众口难调、其实也使食堂经营者为难),由此产生的套餐制较受欢迎,学校周围的饮食店、小吃店、风味饮食摊也因其物美价廉赢得广大市场。在日用品方面,逐渐讲究品位、开始追求品牌、追求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营造,对于女生来说、美容食品,减肥食品等倍受青睐,这与具爱美心理密不可分。
2、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
现在,大学生消费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生计与学习的消费,通讯费、交际人情费、贵重小家电、服装、休闲娱乐„„花样百出,而且新出现的消费方式在月总消费中的比重有增高的趋势,其中小家电就有手机、电脑、随身听、CD机、组合音响、MP3、电视、电子辞典、贵重乐器、照相机、收音机、复读机,而有同学拥有八项之多。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广告铺天盖地,折扣优惠诱惑不断,具有个性的产品推陈出新,花不多的钱可以得到更多的享受,往往令许多同学认为不消费实在亏了。有资料表明在介绍新潮的生活用品和娱乐方式方面,有37.3%受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影响,有35.4%的同学受同学、朋友的影响,因而挡不住新奇商品的诱惑,消费呈现多样化。
3、手机、电脑消费倍受青睐
信息化的时代,新一代的大学生谁都不愿落后于潮流,只有走在信息的浪尖上,跟上快节奏生活的步伐,
手机和电脑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是必不可少,对大四的毕业生而言,为了找工作的需要,几乎人人有手机,而也有不少大一同学的就有了手机。有资料表明,大学生手机拥有率为31.9%,保定大学生在手机方面的费用每年在2000元左右,有的高达3500元。
而电脑与许多专业知识的学习密切相关,为计算机过级考虑提供便捷、宽松的上机机会,不用去抢位子,挤学校机房,不受机房开放时间的限制。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在寝室看碟,上网查资料等也是休闲娱乐与联络友情的重要方式。因而大学生的电脑普及率高达45%左右。电及比手机用途更广泛,可以说其对大学生的重要程度比手机更高,购电脑者比购手机者更为理智。
4、旅游——极具魅力的休闲方式
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假期的增多,大学生纷纷热衷于出外旅游。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旅游消费高居榜首。在调查中,有一选题为“如果现在给您5000块,你最想花在„„,有26.73%的人选择旅游。而保定大学生一年的旅游费用最高达1000元,最低也在100元左右,而广东的调查显示,有70.4%的大学生在假期参加过旅游,有40.4%的旅游学习平均每次旅游花费在800元以上,其中花费在1500元以上的占34.9%。
5、超前消费已被越来越多的同学所认同
虽然赞同大学生应勤俭节约的占大部分,然而主张超前消费的大有人在。调查得知,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赞同超前消费。而别的资料表明:赞同“没钱消费,可贷款消费”的占28%,赞同“大学生就应当超前消费”的占12%,“有钱不花是傻瓜”的占13%,这说明现在大学生不再是保守谨慎的观念,他们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相信还得起。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
大学生消费中也存在盲目消费,随波逐流,攀比消费,观念落后等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因此科学合理引导其消费有其必要性。
1、从校方的角度看,可开展消费道德教育
消费道德教育不应是单纯的说教,而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加以引导。比如,(1)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方式、消费者技巧技能以及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护与保护等,提高大学生对不科学消费的抵抗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2)举办系列消费知识专题讲座,介绍有关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政策法规、商品标识签别的知识。(3)发挥学校社团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有益的消费教育活动,如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与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
2、从个人角度看,应量入为出,“花”有所值
因为大学生消费与学生时代消费是完全不同的,中学生消费一般是被动型,其消费结构及消费价值取向多由父母决定。其消费观念也尚未完成形成。大学生由于在经济上有了相对的支配权,因此其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性,消费结构及消费的价值取向也多自主独立决定。这种消费转型在时间上是突然发生的。因而我们应当培养自己鉴别和判断事非的能力,提高自身人格修养和道德辨别力,自觉遵守消费道德规范、树立科学的消费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还应多了解消费的相关常识,多掌握消费品的评价、鉴赏、使用和维护等知识,了解相关法规。
3、从社会角度看,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大学生消费来源
“立人”是大学之本,其基本内涵是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谐的精神生态。这也是社会对大学生应尽的
义务和对大学生的要求,消费经济来源是大学生消费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在消费生活中对大学精神生态及人格育影响显著的因素。
西方发达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方便的短期工作机会,这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较早获得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优化了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增加了大学生经济收入。同时通过劳动获得的金钱也将使其消费价值取向更趋合理。中国大学生则更多的依赖于家庭,这无疑是中国大学生消费文化的一大缺陷,这种状况对和谐大学生精神生态及发育独立人格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大学教育,多为大学生提供工作机会,并改善社会劳动机制,适调整教育时间与假期的比例,为大学生经济自立提供适宜方便的社会环境
对很多企业来是说,大学生市场无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巨大市场,蕴藏着很大的商机,把握住大学生这一市场对企业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不仅仅在于当今,从长远利益来讲,也把握住了今后中高档商品的方向,培养了自己的品牌意识。
(一) 大学生消费的规模和潜力
我国大学生消费支出逐年提高,据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他们是时尚品、电子、影像、文化、培训等产品的强大消费者和潜在消费群体,部分大学生消费已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悉,除了学习消费外,大学生还有不少奢侈消费,比如流行的手机消费、脑消费等。旅游、电脑、手机、恋爱可以称做是大学生的四大消费,消费额度早已经超过了日常吃饭和购买学习用品的花费。现在对大学生消费的倾向的认识就是高消费和超前消费,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中国大学生数量已经冠居全球,而且连年的扩招和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使得这一数量继续增加,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个人消费又有不同的发展,出现了新型不同的消费热潮,如参加培训等等。随着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学生潜在市场爆发力日益增强,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是非常巨大也非常具有潜力的。
目前中国对于巨大的大学生市场,尽管各个厂家在不断的重视,但实际上纵观我国的教育市场,却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产业,在开发大学生市场上,还属于比较零散的小打小闹,并没有制订一个系统的规划设计着力开发大学生市场,这毕竟开发不了教育消费市场的巨大潜能,更不可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抢得先机——但这也正反映了大学生市场的巨大潜力,大学生市场是一块等待开发的肥沃的土壤。
(二) 开发大学生市场对企业的必要性
鉴于大学生市场的巨大潜力,企业有开拓大学生市场的必要性,而开拓大学生市场并不仅仅是获得了目前这一个市场空间,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消费时尚和方向的领导者,尤其在中高档商品的消费上,大学生是将来的主力,而且他们的消费方式对整个市场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也是抢占未来中高端用户的心理市场,这对将来企业市场的开拓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大学生消费也是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指“指示灯”。
另外,大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这就非常利于进行集中式重点性的促销活动,与在市场上相比,同样的促销投入能得到更高的效果,对企业品牌的推广,企业形象的建立也是有一定的引导意义,他们代表新文化和新形象的发展方向。
(三) 大学生消费的特点,推究消费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要开发这一个市场,就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去引导和开发,因此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1) 大学生消费比较具有情绪性,具有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大学生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如果其他人都有了手机,那么自己也有买一部的强烈愿望。这种示范效应与“21世纪是信息世纪”
的社会观念相结合,其产生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另外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
(2) 先锋性消费,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3)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
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电子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单放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手机了。
(4)对商品的品牌以及商品包含的情感内涵和事物的外在形象比较看重,容易受宣传媒体引导的特点,受厂家广告等影响比较大。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对物品的形象和所代表的含义也比较重视,比如巧克力的爱情情结。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得出,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追求时尚,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
因此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这样的产品也是整个社会今后产品的一个方向,大学生消费也是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指示灯”。
另外大学生消费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企业不得不重视:
(5)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同非经济独立造成的承受能力不足之间存在矛盾,这使实际上的购买力减小,使得市场同潜力市场相比有些缩小。这一个矛盾对社会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缘于青少年的不理性,比如贪恋游戏,奢靡,追求过度时尚,盲目攀比以至于铤而走险用偷盗的方式来满足欲望,因此企业应该考虑如何使市场扩大到同健康欲望相等同的地步,同时又要解决好社会问题,来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从长远上说,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对企业是信誉上的支持,能够使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大学生对消费产品本身的看法要求
对产品质量的态度。对质量的要求程度同普通消费者差别不大,但由于文化程度比较高,接触事物的广泛性,所以大学生对事物的总体要求都要高一些,因此对质量要求也稍高于普通的消费者。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管对于何种消费者企业都应该严格质量问题,也不必为大学生制作特殊的具有质量差别的产品,因此关于关于商品质量问题不再讨论。
对产品包装、外观形象的态度。大学生对产品包装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大学生比较追求时尚感觉,而时尚产品对外在包装和外观形象的要求比较高,他们追求漂亮的外包装,新颖的能带来新鲜感觉的外观,并且很有特点,如女生喜欢卡通,恋人喜欢红心——包装比较漂亮,但不一定是华贵,如果镶金就行了。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年轻活泼,爱时尚。包装附加价值在10%以内能接受。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三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保121★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保121★
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社保121
1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目录
一.摘要 1 二.问卷方案概要及调查概况 1 三.研究方法 2 四.现状分析 2 城镇、农村消费金额的分析 2
消费主要项目及男女差异性的比较 6 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研究 10
五.总结 14 附件 16
调查人员: 刘媛媛 210120110 陆梦笔 210120113
马子琴 210120114 穆子洋 210120115
沙建梅 210120116 沈苏燕 210120117
冯维维 210120131 吴震曦 210120136
2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保121★
一、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尤其是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继2010年我国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后,居民的消费水平更可称得上是“锦上添花”,而在这些消费层次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关注。当然了,由于大学生年纪较轻,群体较特别,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自然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我想这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此外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行为和结构,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提升他们基本的理财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一、 问卷方案概况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情况、消费倾向多样化、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调查对象: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大三 调查项目:
1.明确我院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及消费主要项目 2.明确我院大学生消费主要项目 3.明确我院大学生主要消费观 调查范围:南京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调查时间:2012/12/19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保121★
3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2、研究内容 详见附录一调查问卷。
二、 问卷调查概况
此次共发放问卷180张,其中有效问卷数为165份,其中大一学生基本涉及,大二、大三学生则部分涉及。
三、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
四、 现状分析
城镇 农村消费金额的分析
1、图像的分析与描述
为了了解城镇与农村的消费状况,我们对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总共180份,其中有效问卷165份,现将数据统计如下:
图一
4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保121★
图二
图三
图一、图二表明:
1、每月花费在600元以下的人数中,城镇的多于农村的。
2、城镇大学生每月花费主要集中在600-1000元和1000-1500元这两个区间,而且每月花销在1000-1500元的同学多于花销在600-1000元的同学。
3、农村大学生的每月花销主要集中在600-1000元。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保121★
5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四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200904020048
班级:2班
姓名:张方源
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摘要】:大学生旅游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大学生在求知心理、好奇心理、解脱心理等动机影响下,加入到旅游大军之中,但因其消费水平的偏低,必然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旅游 旅游行为 旅游动机 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业 消费水平 旅游者 当代大学生 求知心理 旅客
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变得越来越热,出
外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体当中,大
学生是整个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而又独立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作
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
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
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因此,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
确实不容忽视。
一. 大学生旅游消费在总体旅游消费中所占比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教育问题意识的不断提高,学校数量已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学校被创办起来,现今,我过已有高校数量2000多所,在校就读学生超过两千万人,可见在中国大学生旅游这一新热
点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由于大学生旅游市场利润低,回头客少,使得国内很多大型旅行社把大学生旅
游这一新点当做“鸡肋”[i][①]市场一样被忽视。所以,要想赢得这个商业新机,必须对其深入了解探究,找出大学生消费心理需要,抓住其特点,找到其兴趣,从而引导其消费,壮大这个区域市场。据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喜欢旅游甚至非常喜欢旅游的大学生在总人群比例中占86%,不喜欢旅游的人不到一成。这就表明大学生本身潜在着巨大的旅游消费倾向。所以,抓得住大学生的旅游消费心理,也就抓住了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关键点,就能赢得这一市场。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的标准与水平
从客观条件分析,大学生在经济来源方面呈被动形式,因为大多学生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父母,因此,消费能力都偏低,在旅游消费方面,选择500元以下的旅游占50%;选择500~800元的占36.49%;选择1000元以上的只有一成。在旅游频率方面,一年有两次旅游的学生占27%;一年一次的占58.38%,甚至更少。其原因就在于经济来源问题,只有少数人来源于自己打工、兼职所得、奖学金等等,但因其方式来源较慢且辛苦,也大大减消了消费动力。
从主观条件分析,在旅游的目的来看,欣赏景观和增长见识成为大学生旅游的主要目的,其次就是休闲散心,还有与同学朋友结伴出游
的,纯粹娱乐性质的游玩不是很受大学生欢迎;在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上,选择自然山水风光的有75.68%人,选择探
险式的远足有13%人,选择历史文化古迹有11.35%人;在旅游时间段的安排上,选择不定期,想去就去的人数占56%,选择国庆、五一长假去的占52%,选择寒暑假及平常休息出游的分别占20%和24%。在影响因素方面,认为影响因素是金钱的占80%,认为是时间的占15%,只有5%左右的学生认为结伴、宣传地、朋友因素影响其选择。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一. 大学生旅游的动机
据近年来高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对旅游兴趣浓厚的人占84%,表示可有可无的占12%,反对的占4%。可以看出,旅游已成为大学生最为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在调查的高校中,对旅游表示有意向去的有80%。其中高低年级和男女生问题都不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和乡村学生有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92%的城市学生表示有意向旅游,而乡村学生只有76%。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条件的差异所决定的,不打算去旅游的学生中80%是来自乡村的学生;在生源方面,存在差异的还有外地和本地的学生,她们从小身处的环境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这样明显的使之在旅游意向方面造成不同偏差;在旅游形式上,自助旅游[ii]更受大学生欢迎,占52%,其次是个人旅游,占34%,只有少数人选择跟团旅游,占14%,这说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
主意识与能力。
二.大学生旅游消费心态
上面说到,不同地方、不同性格的学生对旅游有不同追求,在旅游目的地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选择区自然风光地旅游的学生远远大于去历史文化旅游地的人要多。很多学生在选择目的地方面会较偏向于距离较近的地方,其中50.7%的人选择本省内游玩,21.75%的人在邻省,仅有1.5%的学生选择邻国和中远途出境游。此外,由于年龄层不同,自己家乡的景点往往不被看做首选地,而重复游览景点的比重为47%;希望能有玩尽可能多的景点人占34%;看地方民俗和吃当地小吃的占18.5%;另外害怕出外受骗的和担心服务质量问题的各占11.3%和10%。
大学生外出旅游消费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商品要有情感内涵。学生出外旅游普遍会买一些当地特色,具有纪念价值的礼物送给亲人朋友,所以要提升物品特色与内涵文化,因为学生的购买观念不仅停留在物质表面上,还体现在其文化品位上。
(二)购物时注重诚信服务。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大多数人本身存在很高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祖国的未来。所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经营作风会使得他们表示满意。
(三)购物时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消费 观都没有完全成熟,购物经验也不够丰富,加之求新、求美的个性,从而在选购商品时很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和主导;说她具有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五
《当代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分析》
市场调研报告书
专业班级:市场营销0601 指导老师:吴世军
小组成员:尹成刚(200605169010) 徐凡 (200605169001)
李飞飞(200605169004) 刘元生(200605169012)
沈荡荡(200605169009) 张秀 (200605169028) 郭秀媛(200605169031) 王小玲(200605169023)
报告日期:2008-7-1
当代大学生服装消费倾向及发展趋势
摘要:服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支柱,又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服饰艺术的美感,反映
人们对于物质材料的认识能力,创造能力和支配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也在一步步的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服装消费显然不可或缺,而且大学生对服装的选择不仅仅满足于是否漂亮,还要求时尚和潮流,对品牌,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大学生作服装消费的一大群体,他们的服装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大学生服装消费的基本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为商家打开大学生服装消费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服装 消费者行为 消费倾向 发展趋势
1 研究问题的提出
据资料显示,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他们是服装的强大消费者和潜在消费群体。消费额甚至超过日常吃饭和购买学习用品的花费。大学生是未来消费时尚和方向的领导者,研究他们的服装消费行为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大学生在服装消费上的基本行为,了解大学生对服装潮流的看法,为商家打开大学生服装消费市场提出建议。
武汉科技大学校外以前仅有的两家服装店现在已经倒闭了一家,且现在仅存的一家生意冷清,有面临倒闭的危险,然而武科大学生外出购买服装流量极大。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内容
1. 调查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主要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
年级、月生活费等 。二是被调查者满意的服装类型包括颜色、类型、价格、质量、品牌等。三是影响被调查者购买服装的因素包括性别、月生活费、年级等。四是了解被调查者了解品牌的渠道,在意的促销方式及对服饰潮流的看法。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武汉科技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在校本科学生,进行配额抽样。在调查中,首先在学生中进行了小规模的测试,然后才投入到全面的调查中。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300份,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7.3%。然后,对问卷进行逐个的编码和数据输入后利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主要是对各个变量进行基本的频率分析和交互分析及卡方检验。本次调查的样本构成情况见表3.1。
3调查的实施情况:
调查时间:2008年5月22日(11周)至2008年6月22日(18周)
第一阶段:确定小组成员 (11周) 第二阶段:选定调研项目(问卷设计、问卷调整确认、问卷印制 ) (12周) 第三阶段:调研设计 (13周) 第四阶段:初步市场调查,收集二手资料 (14周)
第五阶段:实施阶段(走访调查,店面调查) (15周) 第六阶段:资料的录入和整理 (16周) 第七阶段:研究分析(数据研究、分析、预测) (17周) 第八阶段:报告阶段(报告书写、报告打印) (18周)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按原计划的分组和界定的各年级的样本容量采取的是先将问卷发放到寝室,等被调查者填写完毕后在收回.在填写的过程之中调查员并不在场.但保证了计划的回收率.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在筛选和抽取出有效样本后由男生负责数据的录入,女生则采用SPA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4调查结果分析
4.1大学生购买服装背景资料分析
表3.1 样本分布表
性别
资料显示,武汉科技大学共有19299名在校本科学生,他们是服装的强大消费者和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是未来消费时尚和方向的领导者,研究他们的服装消费行为是很有必要。再从性别、年级、月生活费、购买的服装价位、购买服装的场所、购买衣服的周期和购买服装在意的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大学生的个人服装消费特点。 (1) 在调查对象“性别”这一个人特征中,男生占42.1%,女生占57.9%,女生比男生高17.8个百分
点。这一调查中的数量上的差异主要是基于男女生对服装的敏感程度和了解程度,增加女生的调查比例可以使调查更加具有有效性和代表性。
(2)在“年级”这一属性中,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本科生,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占32.2%、35.3%,15.4%和17.1%%,由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在对待服装消费的态度上有一定的差异,年级越高,在 服装的发费上可能性越大,为了增加样本的代表性而把它界定在大一到大四且不等比例分配。 (3) 在“月生活费”中,200-399的有21.9% 、400-599元的有55.1%、600-799元的有16.4%、800元
以上的有5.8%,由此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消费水平以及他们的购买力。从总体趋势来说,生活费越高,购买衣服的频率也越大同时购买衣服的价格也越高,但是经卡方检验P值为0.111,大于0.05,表明生活费的高低对大学生购买衣服的价位的影响并不显著;
4.2大学生满意的服装类型分析
在对大学生满意的服装类型的研究中,主要从他们购买服装的价位,购买服装在意因素,喜欢的衣服类型,颜色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数据合并,频数分析等方式对使大学生在都买服装时感到满意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了解大学生的服装消费喜好。
购衣时最在意的因素
8 missing cases; 284 valid cases
(4)从“服装价位”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低价位的衣服更加青睐。在四个选项中50-80元和81-150
元两项的比率分别为38.7和34.9
占据了绝对优势。在“购买衣服的主要场所中”体现出虽然各种品牌专卖店层出不穷但衣服定价在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店,大型商场等仍然是大学生购买的主要场所。
(5)在购买衣服最在意因素这一属性中,在列出的七项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价格(24.4%),
款式(24.4%)质量(18.5%),。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大学生是纯消费者,因此价格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重视的,他们也追求品牌,由于对面料不怎么了解,因此在购买时没有受到重视。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物质条件怎样充裕,价格永远是商品交换中不变的主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衣服的款式也越加重视。
喜欢的服装类型
0 missing cases; 292 valid cases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六
《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
4卷第
4期
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4No.4
2003年
12月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 2003
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张峰林
,陈 彬
①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
] 网络的使用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
,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给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
尤其是置身网络中的大学生受到网,
络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笔者试就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状况及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脱节的症结等方面进行探析
,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 大学生
; 网络消费
; 思想政治教育
; 症结
[中图分类号
] G64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4504 (2003) 04 -0098 -04
一 导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扩散,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
发展
,现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任何组织或个人
,只要联
通网络
,便可成为网上成员
,参与到网上活动中来。面对扑
面而来的网络
,广大青少年趋网若鹜
,纷纷触网
,成为上网大
军中的主力。在我国
,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莫过于有较高
文化层次的大学生。由于近几年来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急剧
飙升
,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置身网中的大学
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生
活习惯、学习方式等受到网络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
作为教育平台
,给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普通高校的思
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基于此
,
本课题组在我省经济较发达、网络使用和普及率较高的岳
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等
5座城市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
,
网络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研究为辅的调查方式进行了一次
调查
,了解了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状况
;初步探明了当前
思想政治工作与大学生网络消费脱节的症结所在
;提出在学
生消费和教育者施教上的改进意见
,旨在培养大学生在多元
价值取向下的正确判断、取舍能力
,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基本状况
(一)网络消费群呈
“橄榄球”状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网络消费主体从大学一年级到大
学四年级都有
,只是如图
1所示。围绕着网络这一“橄榄
球”
,大学一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网络消费相对大学二
年级和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要少
,不同年级被访数占被访总数
[收稿日期
] 2003-08-19
[作者简介
] 张峰林
(1969-) ,女
,湖南安仁人
,南华大学讲师。
①南华大学讲师。
的比率各不相同。其中
,大学一年级的网络消费群为
9.
7%,大学四年级的网络消费群为
9%,而大学二年级的网络
消费群为
40 %,大学三年级的网络消费群为
41. 3 %。从性
别来看
,女性略高于男性
,女性为
58.4 %,男性为
41.6 %。
图
1 网络消费主体分布图
(二)网络消费主体的网龄参差不齐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网龄较长
,超过
3年的大学生
网络消费者为
62. 3%,网龄在一年以内的大学生仅有
1.
9%,还有
18.1 %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触网了。网络调查
和文献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由于我国自
1994年正式接
入国际互联网
(简称网络
),也由于目前网络正以每
100天翻
一番的速度增长
,有
9%的大学生在中学时就开始上网
,而
绝大部分大学生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始上网。网龄在
1年
以上
,2年以下的大学生居多
,网龄最长的达
6年。
(三)网络消费地点比较集中
大学生上网地点主要集中在学校或家中周围网吧、寝室
和家中。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上网
77.8 %在学校或家中周
围的网吧
,32.2 %在寝室上网
,37.4 %在家中上网
,13.5 %在
学校机房或学校网吧。决定网络消费地点最主要的因素是
网络消费投入
,也就是网络硬件建设。详情见下表
1。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七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摘要:大学生因所受的教育、校园的特殊环境以及年龄上的独特性,消费从众心理有别于社会其他群体。对大学生消费从众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助于了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消费从众趋势。本文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区域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分析从众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提出克服消极消费从众心理的措施与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消费从众心理
正文:大学生消费从众调查报告
1 调查背景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过着群居生活,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又与其他群体有所不同的。消费从众已经成为从众心理研究和消费行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最近十几年的文献检索中能够看出,人们对消费从众的研究几乎没有,只把消费从众现象当作从众的一种类型或者消费行为中的一个现象,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本研究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可能出现的从众的负作用,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实际出发,培养大学生消费的责任意识, 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化的消费心理需求,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调查目的
现在大学生从众消费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了遏制这种不健康消费,我们为此做了此项调查,引导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
3 调查方法及对象
此次调查活动,采取不记名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面向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全体学生。调查方法是:要求学生独立回答一份内容丰富的关于大学生消费的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回收答卷分析选项达到目的.
调查形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答卷85份,学生对问卷进行了认真填写.
4 数据分析
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1400元以上
在被调查的60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许多是消费在了购买衣服化妆品等方面上;而40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其余的用在了吸烟上网,出去喝酒吃饭等方面。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
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 大学生消费问题分析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点, 是经济领域与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1]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 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2] 。所谓从众,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或舆论上的压力, 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3], 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消费从众心理则是指在消费领域, 消费者自觉不自觉地以其他消费者的行为作为参照, 做出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消费行为或反应倾向[4] 。
4.1 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根据我校同学消费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消费处于中等水平,但比以往调查的消费额偏高,可能与物价上涨有关,但并没有过多的高消费情况。追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庆地区的消费水平较其他发达城市普遍高,大学生家庭条件富裕的并不多。对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长们都会制孩子的开销。而且在校大学生中有很多来自农村,不富裕甚至拮据的家庭条件以及长辈的勤俭节约让他们更懂得合理利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
4.2 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动机
大学生的消费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产品的价格,这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身份有关。大学生在经济上不能独立, 买东西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然后看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同时还要兼顾产品的品牌,不能落后于其他同学。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动机主要来自于自己的需要, 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动机是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和为了满足自己的攀比心理,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是基本正常的。同时,大学生的消费动机与消费方式也有一定的相关, 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方式受消费动机的影响, 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盲从和攀比心理所致。
4.3 不同性别大学生消费从众差异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消费从众方面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第一,男女大学生个人的心理因素[5] 。女大学生容易情绪化,喜欢攀比,看到身边的同学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便把自己的实际情况抛到脑后, 也去买一件同样的衣服,有时甚至比同学的还要好, 反映了女大学生消费的情绪化、随意性,男大学生的消费则相对理智, 男大学生往往能冷静看待身边同学的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消费;第二,消费从众的盲目性,比例失调。男大学生都存在这种现象,他们追求时尚,爱享受,赶潮流,相互攀比,节俭意识淡薄,消费无计划。由于男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早晚差异,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 原先假设男女大学生在消费从众上可能有差异, 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消费从众性别差异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男女在消费从众方面存在差异,男生可能更侧重于运动方面消费,比如买运动服,出去喝酒等;而女生则可能更注重买化妆品和服饰方面的从众, 看到别人买了某种产品和衣服,自己也去买。还可能与大学生在做问卷时理性的答题有关, 也就是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把自己平时消费的真实情况反映到问卷中。
4.4 不同年级大学生消费从众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消费从众方面有差异, 主要表现在大一与大二、大三、大四有差异,而大二、大三、大四差异则不明显。大一学生刚进大学,对大学的环境和生活是完全陌生的, 加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容易和众人保持一致。自己的消费是盲目每个个体都希望能得到大部分个体的认可。而少数的,并不是处于正确的消费动机,这是由大一新生和群体不同意见的个体往往会被孤立。在这样的团的个人心理和所处环境共同造成的。高年级学生由体环境中,个体都易受团体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于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 并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心理。但由于经济条件和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消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理性看同学们的消费,消费从众在农村学生中表现是一样的,而与城市学生费从众现象已经不象新生入学那时明显。
4.5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消费从众差异
每月的消费额上,城市和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这与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关。家庭收入高,父母提供给孩子的生活费就会多点,家庭收入低,一方面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过多的生活费,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体贴家庭的状况而尽量减少开支。城市和农村因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而导致各家庭的收入差异,从而也引起不同生源大学生的消费差异。在消费从众心理上,虽然所在地不同,但他们都有相似的消费态度,且从众心理普遍。大学是一个大集体,大学生的活动也都以集体为单位。在集 体中,个体的力量是单薄的,群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个个体都希望能得到大部分个体的认可。而少数的,并不是处于正确的消费动机,这是由大一新生和群体不同意见的个体往往会被孤立。在这样的团的个人心理和所处环境共同造成的。高年级学生由体环境中,个体都易受团体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于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 并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心理。但由于经济条件和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消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理性看待同学们的消费,消费从众在农村学生中表现是一样的,而与城市学生费从众现象已经不象新生入学那时明显。
5 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现实危害
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群体压力面前,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心理体验,从众消费行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5.1 加重家庭经济负担。
对于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其上学费用已经是家庭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贷款或借钱来供学生。当学生出现从众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计划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5.2 增加学生精神压力。
由于刚走进大学校门,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购买欲也随之增强。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会有很多消费奢求,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囊中羞涩的窘境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5.3 导致诚信行为缺失。
从众消费带来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编造谎言向家长伸手,向周围同学和好朋友张口。把钱借来后,又很难按时偿还,直接影响了同学关系。学生中因债务关
系发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殴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见的。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采取欺骗、偷窃、诈骗等违纪违法手段,想方设法弄钱满足自己的不正当消费。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诚信行为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6 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与消费相关的信息充斥市场,大学生消费者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与管理。
6.1 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喜欢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新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如配备手机、电脑、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等,他们在消费时却很少顾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的必要性。必须通过采取日常教育管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使其掌握大学消费规律和特点,明确科学消费内涵和意义,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习惯,树立科学消费行为和时尚,营造文明消费环境和舆论。对经济宽裕的学生,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监督,避免其盲目引领时尚消费和过度消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帮助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教会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且易产生非理性从众消费行为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因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精神负担。总之,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必须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
6.2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舆论。
日益丰富的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日益多元化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大学校园,影响着莘莘学子,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冲击,而往往是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此,社会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济使用的消费商品与服务项目,使大学生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消费平台。学校要努力在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环境营造上做文章,通过倡导消费文明,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文化、教育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选择消费行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用小环境来影响大环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总之,营造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舆论,已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6.3 消除从众消费症结和误区。
大学生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对消费认识及行为呈现不稳定、片面和极端性等特点,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不是从自身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教育和管理手段,加强国情、校情和家情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倡导适度和文明消费。学生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加以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监督。大学生自身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自觉抵制高档和超前消费,避免盲目地从众消费,避免给自己带来经济和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宁. 消费社会学: 一个分析的视角.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2 石成奎. 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2: 51-52 3 章志光, 金盛华. 社会心理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9: 420-432
4曹虹剑, 姚炳洪. 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消费
经济, 2003, 5: 42-45
5 李文博. 浅析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及矫正. 北方经贸, 2007, 7: 151-152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八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其独特的消费特点,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通过调查,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理性一面,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一 前言: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选取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也就对将来社会消费趋势的基本把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消费结构;二是消费心理;三是消费行为。然后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大环境和所处的家庭环境分析。对当代大学生消费存在的误区,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对社会未来消费趋势中的消极因素有效的预防,推动当代大学生消费计划合理的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塑,保证未来经济社会消费行为的合理性、计划性。
二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1.伙食费: 除了在校内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经成为大学生饮食消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个体餐馆就餐的比例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75.4%,每次消费20到200元不等。
2.服装:大学生对服装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男生买衣服的宗旨是不买则已,要买就买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女生买衣服则总是买个不停,只要自己喜欢的都会买回来,不喜欢了,马上就不穿了。
3.学习费用:学生买书的花销也是不小的开支。
4.恋爱:大学生承认有恋爱经历,每年用于恋爱消费的钱从200-700元不等。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吃饭、零食、逛街、泡吧娱乐、通信等方面,礼品消费是恋爱消费中绝对的"大头",逢年过节(情人节、圣诞节等)或是俩人过生日及特殊的纪念日,恋人之间必要互送礼物,此项花费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
5.网费:当时网络传媒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用于上网消费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6.通信费: 所有被调查的学生都拥有手机。学生月话费主要集中在50-100之间,与其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应。
7.人际来往: 各种形式的聚会成为在校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点。对于同学之间花钱请客,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可以但不要太频繁。理由多种多样:老乡相识、放假归来、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班干部、得了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吃上一顿,否则被视为不够交情。
8.出游旅行: “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校园微观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表现出与普通社会成员 不同消费心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求知,求存心理
这是一种以获取知识技能,为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要目的消费心理.这类大学生充分认识 到知识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自己今后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懂得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知 识技能是自己参与社会竞争的资本.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求成感,注重知识的不断充实,提升和相关 技能的获取,他们把富余的甚至是节衣缩食节省的钱用在购买有关书籍,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参与有 关技能培训等方面.
2.追求时尚心理和爱美心理
追求时尚心理是一种追求商品的款式,色彩,功能,包装等合乎时代潮流,具有时代气息的心理.当 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喜欢并容易接受新事物,反映在消费上,一些大学生常常是新产品的追 求者,试用者和代言人,消费主要在新款的学习,生活用品如电脑,手机,服装,饰品等的购买上,换代较 频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最美丽的阶段,爱美,求美是普遍的心理现象,他们认为美能带来信心和好运,他们不仅追求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美的享受的物品,也很注重塑造并展现自己的美.在这种心理 的支配下,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购买具有美学价值或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物品,
用于自我仪容修饰的物品 和购买为自己提供塑造美的服务(如做发型,美容等).
3.趋同心理和求奇心理
消费中的趋同心理是指在消费时,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采取与多数人在消费内容和形式上 一致的心理状态.大学生产生趋同心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众性较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 力下在观点和行为上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在多数情况下个体都害怕被群体 视为另类和叛逆而被瞧不起或受排斥,故而当个体的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时通常会选择从众,大学 生也是如此.表现在消费上,大学生常常会产生与其他人相同或相近的消费方式方法,内容结构,消费 场所等,尽管对自己不一定很合适.二是害怕上当受骗.一方面在世人眼中大学生是高知识,高智能的 人,他们自尊心,虚荣心都很强,如果上当受骗觉得输不起面子.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绝大部分靠家庭, 上当受骗会觉得对不住父母或家长.但是由于虚假广告,伪劣商品众多,自身对相关的消费知识比较欠 缺,对商品的识别能力不强,因此在购物时特别是对价位较高的消费品的选择上,就自然而然以他人为 参照以尽量减少受骗的可能. 消费中的求奇心理是指要求商品新奇独特,别具风格.趋同固然是人们较普遍的心理,但也有人喜 欢表现出与众不同,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我的独特.当代大学生独立性,时代性较强,尤其崇尚个性和 主张个性张扬,因此在消费时,个性化,不落俗套,风味独特的商品往往是他们购物的又一重要标准.
4.价高物美心理
即认为价格不菲的商品才是物有所值的商品,低价是伪劣的象征.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 熟,市场监控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商业欺诈,虚假广告,伪劣商品随处可见,这些使生活阅历浅,鉴别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较难适应,在几经上当受骗后,使他们产生这样的心理:商品不好是因为它价廉,要有好 的商品就得花高价.因此不少大学生购物时通常选择大型商场,专卖店而不愿去零售点或小商店,尽管 后者的商品可能物美价廉.就是当大商场,专卖点进行打折或促销时,他们也会对打折,促销商品的质 量,功效,流行寿命等产生怀疑.
5.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
一些家庭背景好的大学生,常常以吃得更美味,穿得更体面,住得更舒适,用得更高档,玩得更奢侈来彰显自己的优越,富有和品位,并期籍此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敬畏.特别是一些虽然有优越的家庭背景 而学习不好,才能不足的学生,力图通过自己富裕的生活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获得心理的满足或平衡. 而一些出身贫寒的大学生,既羡慕别人的优越背景和体面生活,又害怕自己被轻视和欺凌,在强烈的自 尊心和虚荣心的驱使下,他们不顾自己的实际打肿脸充胖子,在消费中处处向富有的同学看齐.
6.模仿心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既有舒适的物质生活,又有高 档的精神享受,这对一些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表同感.反映在消费上,他们模仿大款,大腕和明 星,穿戴名牌,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尽管常常是自己力所不能及.
7.发泄心理
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抗挫折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当学业,生活,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九
《大学生消费市场特征分析》
大学生消费市场特征 (2010-01-23 22:30:55)
转载
标签:
杂谈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群体多数人经济没有独立,但他们在观念意识、开放性和潜在商业价值方面更接近薪金较高的职业群体,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他们的消费欲望很强烈,他们的思想很开放,他们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处于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他们追求个性张扬,同时他们并不排斥与群体保持一致,想占有大学生市场,必须首先了解这个群体的整体市场特征。
一、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与以往大学生相比较,相当一批大学生加入到贷款消费、冲动性消费等传统概念中的“不理智消费”行列。大学生这样的消费状况表明,大学生正朝着追求现实、重视自我、要求个人和社会并重、以自我为中心的大道迈进。他们是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呈现出如下特点:
1、 基本消费追求实用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具体表现是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相互影响,消费方式在理性指导下实用与前卫并存。从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分析,不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中的衣食住行消费,还是大学生学习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花费等,不论是大学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大学生价值取向”中,列出了11种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内容:知识、地位、友谊、爱情、名誉、金钱、权力、健康、家庭、事业、理想等,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同率最高的三个选项中是知识(47.65%)、事业(47.27%)和健康(43.65%),其次是友谊(38.58%)、爱情(30.43%)、家庭(30.99%)和金钱(19.63%),而后才是理想(14.67%)、权力(7.30%)、地位(6.33%)和名誉(5.17%)。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化。在实用化价值观念指导下的大学生消费自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实用为消费的基本出发点。
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的阅读范围倾向于实用类、娱乐类书籍,而不是理论类比较枯燥的书籍。实用技术类书籍、文学类书籍、娱乐、消遣类报刊杂志的选择率分别为45.6%、52.7%、62.1%,而科普读物、人文社科类理论书籍的选择率仅为22.5%、32.1%,这明显地体现了大学生闲暇生活行为倾向的实用主义以及闲暇社会的基本特质——休闲。
2、消费观念盲目性大
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存在盲目性。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进入大学时基本上是第一次离开父母,首次拥有自己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利,开始过完全独立的生活。因此,往往表现为不会理财,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往往钱拿到手不知道怎么去花,不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花销。消费上过于赶潮流。如今大学生思想和观念很少再受束缚,他们会毫不掩饰其个性与想法。个性的张扬使得他们紧跟潮流,同时出现了不少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
当代大学生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人,他们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百般照顾、万般呵护下长大,因此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这就是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大学生消费群体普遍存在着非理性消费问题。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钱都花在衣食住行、谈恋爱和打电子游戏上了。有的学生手机是当下最流行的,穿的衣服是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用的东西也是最好的,更有甚者,嫌学校宿舍条件不好,每个月花三四百元在校外租房住。
一些同学看到别的同学穿着时尚、频频请客比较阔气,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他们也开始买名牌服装,买时下流行的手机„„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很多同学在这种错误消费理念的驱使下,用错误的消费方式,在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
女大学生的攀比消费现象更是引人注目,有的女同学看到别人交了男朋友自己也交了一个,看到寝室同学的男友送给她们礼物,就嫉妒得不行。逢年过节或过生日,男友给她们的礼物更是一次都不能少,还有男生咬牙买金项链给女友。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消费类型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尽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超前消费被大学生们广泛认可。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愿意尝试信贷消费,他们还认为,“贷
款求学这种‘超前消费’方式十分可取,既可减轻家庭负担、改变自身经济状况,又可初步尝试‘自力更生’,促使自己节约支出。”
3、消费结构呈多元化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如今走出学校面向社会,努力跟上并适应外边世界步伐已成为大多学子的目标。娱乐、运动、手机、电脑以及新型的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大部分学生会去旅游,去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MP3等,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这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都有所改变,这些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烘托和鼓噪。青年人总是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从中国近20年的发展来看,青年最先步入的不是人才或劳动力市场而是消费品市场,首先是青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然后才是青年其它各方面的改变。多元化消费的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他们的这种多元化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善于理财,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来。
4、通过个性表达观念
多元化发展源于个性化的彰显。大学生消费个性化的表现,是新型青年文化运动的显著特点。这种个性化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青年文化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和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即成为一种风格化的东西。其所反映的是青年大学生的这样一种观念: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什么系统是完全封闭的,没有什么事物或道理是不能用形象来表达的。
5、具有新富群体特征
由于社会大学生的浸润、需求与攀比的交织,加上金融机构的支持,大学生的消费意识、行为和方式正在进一步与社会公众接近。而大学生消费者相对于就业群体而言,经济尚未独立,这决定了大学生在高价值
消费品类上必然呈现与新富群体不同的特征。但同时,同样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站在资讯的最前沿,对青春、时尚、流行元素有着敏感的洞察力,使得他们在消费中显露出与已就业的新富群体接近的消费特点。
据调查,大学生在PC、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高档消费品类上,他们有着与新富群体接近的拥有率,而在银行卡、速溶咖啡等融入新资讯和新生活方式的快速或低门槛消费品方面,大学生已经有着和新富群体(指拥有高消费能力、高学历和高感度的人群)更加接近的消费比例。
在调查中,有22.9%的大学生认为“与其他人相比,我的穿着更加时髦”,这个数据正好介于新富人群中的18岁~24岁年龄段与25岁~29岁年龄段之间。有67.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喜欢追求富有挑战、新奇和变化的东西”,基本等同于“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新富人群比例(67%)。
6、消费差距两极分化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流传于某些高校中的顺口溜。
校园里,有的人花钱如流水,大把地消费着父母辛勤劳动的果实;而有的人却节衣缩食,靠课余打工维持自己的学习生活。
大学校园里奢侈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有的同学交到女朋友也要请朋友“撮”一顿,花费几百甚至上千元;有的学生为“有品位”,一双鞋就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有的同学同时拥有好几部手机,以便于和不同的朋友聊天„„
而有的同学却在温饱的边缘挣扎,他们有的来自偏远山区,有的来自下岗职工家庭,他们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和筹集学费及生活费,奔走于学校与职场之间。打工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学习是无法逃避的责任,让一些贫寒子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根据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的调查中发现: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在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
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7、有向理性转变趋势
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三个方面。
品牌商品不仅仅蕴含经济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随着科技高速发达,品牌竞争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竞争,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受而不是从直观上判断某种商品的优劣。品牌代表的是“质量”的权威性、“价格”的权威性以及“文化”的权威性,品牌能体现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心。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冲动浮躁心态逐渐向更趋理性化转变,在消费行为中开始表现出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在购买像电脑这样昂贵的商品时,往往表现出购前的冷静,大部分大学生是在购买前查阅有关资料,比如价格、性能、品牌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中有不少大学生找专家咨询有关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是在与家人商量后再购买的。同时大学生的消费权益保护意识随着我国法制的建立健全而日趋成熟。当他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二、大学生的市场消费趋势
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情绪性和示范效应。而示范效应是大学生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别人买了一件以纯的衣服,很漂亮,有的同学就会有自己也想拥有一件的强烈愿望。这种示范效应与“21世纪是信息世纪”的社会观念相结合,其产生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另外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就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他们的消费具有先锋性。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变化的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非常喜欢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
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偏爱篇十
《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Xxxx学院毕业设计
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系部名称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XXX 经济管理系
Xxxx Xxxx XXX
XXX 二○一三年三月
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热点。
在旅游市场中,大学生是旅游市场重要而又独立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性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并且具有好奇心理和冒险精神。这些因素促成了大学生的一股旅游热潮,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近2万个,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极高的经济实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 旅游 消费 市场 改革
目 录
一、调查研究背景 ................................................................. 1 (一)大学生旅游发展背景 ......................................................... 1 (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背景 ....................................................... 1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宏观环境 ................................................. 1 二、调查研究概述 ................................................................. 1 (一)调查研究目的 ............................................................... 1 (二)调查研究内容 ............................................................... 1 (三)调查研究方法 ............................................................... 2 (四)调查研究对象 ............................................................... 2 三、调查研究结果 ................................................................. 2 (一)旅游意向 ................................................................... 2 (二)旅游周期 ................................................................... 2 (三)旅游消费方式 ............................................................... 3 (四)大学生旅游经费消费 ......................................................... 3 (五)旅游景观类型 ............................................................... 3 (六)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态度 ....................................................... 4 (七)大学生旅游面临的困难 ....................................................... 4 四、调查研究结论及建议 ........................................................... 4 (一)研究结论 ................................................................... 4 (二)调查研究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7
大学生旅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一、调查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旅游发展背景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内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不断提高。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外部政策环境、产业上下游需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旅游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备受关注。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大学生旅游正在有意无意的遭受冷落,据了解在黄金周期间几乎没有一家旅行社推出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旅行社认为组织大学生旅游既难以设计出有吸引力的线路,利润又太薄,对这一领域的开拓热情不高。因此,在旅游市场上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甚少。 (二)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背景
城市职业学院占地面积520余亩,学院确定了为城市制造业、城市服务业、工程技术业、时尚产业、信息业、商贸业、金融业等行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心系学生,专业设置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突出城市和职业特色。学院现有城市管理类、城市服务类、城市工程类、城市艺术类等45个专业,在校学生9000余人。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宏观环境
1.大学生旅游有市场是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心理特点设计出来符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大学生度假休闲而形成的市场。
2.旅游市场宏观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宏观环境的每一个因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宏观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而旅游宏观的宏观环境包括有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竞争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每个旅游企业都处于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包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和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3.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意义不仅在于其对旅游业经营收入的放大功效,更在于旅游对于青年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认同以及对全民旅游理念的推动。但是我国一个特殊情况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担心发生伤亡事故,自己要承担责任,对学生自助旅游持不支持、不反对、不组织的态度,这是中国大学生旅游开发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学校应该把学生旅游当作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对学生旅游组织者的正当活动给予支持并加以指导,鼓励他们在组织学生旅游的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培养团结精神。
二、调查研究概述
(一)调查研究目的
此调研报告以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大学学生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随机系统的调查,对大学生假期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以了解大学生的旅游消费现状,从而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等得偏好和基本特征。为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为旅行社提供符合大学生特色的营销方式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我国大学生旅游业市场的发展提供可参考资料。 (二)调查研究内容
了解大学生对旅游的喜欢程度,如:非常喜欢、喜欢、无所谓等等;大学生旅游的频率,
以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为周期进行调查。旅游的方式:自由行、背包客、参团等;还有大学生旅游的目的地,即大学生旅游中景观类型。还有大学生旅游中的消费方式。大学生旅游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有就是大学生旅游中所用到的经费。在旅游中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如:服务、住宿、餐饮、交通、安全等等。 (三)调查研究方法
1.访问法,通过走访了解大学生对于旅游的消费心理,在走访的同时,通过谈话向消费者传达旅游的益处,,达到旅游宣传广告的作用;走访各大旅行社,了解旅行社对大学生旅游的忽略原因等。
2.观察法,通过总结以往参加过旅游者的兴趣,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旅游者档案的统计分类,从而了解大学生旅游的性别、旅游方式、旅游目的及旅游顾忌。
3.问卷调查法,通过拦截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在大学里旅游的次数、对旅游的态度、旅游的方式、旅游的目的等等。
4.文献调查法,通过官方旅游网络和书籍搜集资料、数据,以便更能帮助调查的准确性。 5.随机抽样调查法,在问卷调查的70分问卷中随机抽取50分作为论文的重要数据分析,然后作总结。
(四)调查研究对象
1.研究区域:川师东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2.被访者条件:在校大学生 3.总共调查的人数:70
三、调查研究结果
(一)旅游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大部分的人都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其中男生与女生不存在明显差异。总共有70%的人非常喜欢旅游,有16%的人还是喜欢,但不是很喜欢,8%的人不喜欢旅游,有6%的人无所谓,态度不明确。 (二)旅游周期
大学生虽然有很多的空余时间,但还是以学业为主,这样,时间也成了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一个制约因素。在所调查的人群中,有12%的同学都是在三个月前的暑假外出旅游过,68%的人
上一篇:危旧房简单验收报告范文
下一篇:统计的自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