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湘教版23课教案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五年级湘教版23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湘教版23课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题 1 春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积累词语,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3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深冬描述 的方法。

  重点 难点

  重点: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1.诵读教学法。2.点拨法。

  学法:课堂讨论、评述、借鉴。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作者朱自清的有关资料。

  教师:字幕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

  一、 导入新课。五年级湘教版23课教案。

  1. 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些描写春景、赞美春天的古诗呢?(《春夜喜雨》《初春》《江南春》等)

  2.学生齐读。 2. 这些古诗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赞美春的美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 课题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黯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予他感情与生命。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早木花卉景象争荣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纯的赞歌。

  三、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的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16部,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 范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齐读。

  3.正音正字

  4.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赞春。

  2. 默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那里。

  3. 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品读。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总课时:

  课时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用词的准确以及抓住景物特征生动细致描绘的特点。

  一、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 讲读第一部分:盼春

  (1)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哪个词语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拟人)

  (2)

  (2)“盼望着。盼望着”,作者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做这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3) 轻声读第一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了”,给我们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 精读第二部分:绘春

  学生齐读2~7自然段,交流讨论按顺序说出描写的对象,教师归纳。

  讲读第2~5自然段,说说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① 总括轮廓

  作者先出笔勾勒,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大地春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 春早图

  春早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色。从不同的角度刻画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接着写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③ 春花图

  着力描写春花竞放。作者选择桃、杏、李作为描写对象,先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它们争相盛开,再通过三个比喻——。。。接着,作者由鲜花的争芳吐艳展开联想,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 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中的野花。

  ④ 春风图

  ⑤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的和暖与清鲜。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的有声有色、友情有感。

  三 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自己本文的收获。

  第三课时 总课时:

  一、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独立分析,教师点拨

  1. 继续讲读第二部分:绘春

  (一)春雨图

  ① 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春雨有什么特征?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② 学生讨论交流。。五年级湘教版23课教案。

  ③ 教师点拨。

  春雨图,作者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一多二细。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这三个比喻句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和小草,接着又把视线移到了人间,先写“傍晚的时候”的景象,接着写行人,写农民;最后再写“在雨中静默着”的房屋,雨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

  (二)迎春图

  ①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质疑:文章用“天上的风筝”有什么作用?“一年之计在于春”是什么意思嘛?

  ②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③教师点拨。

  2. 讲读第三部分:赞春。

  ①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② 质疑:作者分别把春天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③ 同坐交流讨论。

  ④ 教师归纳点拨。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 学生齐读课文,

  2. 教师指导: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朗读时,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的。

  四、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 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真切。

  2. 诗情画意相融洽。

  3. 文章语言朴实清晰,准确生动。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1 春

  迎春图

  春雨图 春 春草图

  春风图 春花图

  教学反思:

  课题 活动课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感受春天”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感受春天

  活动目的: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形式: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活动特点:此次活动以“感受春天”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感受春天的活动,让学生在“找春天”“话春天”“写春天”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寻找春天的踪迹

  同学们,春天已悄悄来到我们的身边。看看我们的周围,你从哪些地方放现了春的踪迹了?把你的发现高数大家吧!

  1 同桌交流,小组家漂流。

  2 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

  二、搜集妙回春的妙词 、佳句、诗文。

  1交流搜集到的妙词、佳句。

  2.交流搜集到的诗文,品读鉴赏。

  三、感悟春的气息

  同学们,春天到了,打的披上了美丽的春装,让我们到达自然去感受春的气息吧!在美丽的春天,我们春游去!

  你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去,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或者自己去!

  请你选好春游的时间、地点,制定一份春游的计划吧!

  ① 小组合作,共同商议。

  ② 全班交流。

  ③

  四、画一画眼中的春天

  1. 同学们,把你看到的、感受到的春天,华夏累吧!

  2. 比一比,谁笔下的春天更美丽。

  五、写一写心中的春天

  1. 把自己看到的、感悟到的春天写下来。

  2. 开展朗读比赛。

  教学反思:

  课题 2 风筝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准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难点: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有关芳风筝的图片、歌曲等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总课时:

  一、 设境导入

  在大屏上展示“放风筝”的画片,用直观的画面的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芳风筝的感受。

  二、 作者简介(投影出来)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封建家庭,曽于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试图改变国民精神······

  三、 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查字典;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地方。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

  3.全班交流自学心得

  ① 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惩”的读音为“cheng”)

  ②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投影出示)

  (嫌恶、出神、可鄙、焕然大悟、惊惶、宽恕、绝望)

  ③ 朗读课文。

  ④ 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生动的记述了“我”儿时十分出暴地把小兄弟苦心制作即将成功的一只风筝撕破、踏碎,事后却无法弥补的一件往事。)

  4. 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 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总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 听写本课生字。

  2. 指名读读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后,导入新课。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本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段。

  2. 学生听读后交流,教师总结。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寻找误解和冲突。

  ① 在文中找出弟弟对风筝如迷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读句子后作答。

  ② “我”对风筝是一中什么态度?“我”为社么么嫌恶放风筝?

  ③ 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作、神态,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五年级湘教版23课教案。

  ④ 面对“我”的行动,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2. 自我反省,感受亲情

  ① 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清醒过来了?学生交流后教师作小节。

  ②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赞同这种说法吗?青同学之间交流一下看法,然后全班交流。

  ③ 等会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想到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④ “我”想求得弟弟的宽恕,但弟弟什么也记不得了,青你分析一下:“我”的心情是变得轻松了,还是反而觉得更加沉重了呢?青说明理由。

  四、品味语句,渗透感情

  学生自由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加以品味。

  五、体验反思

  1.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六、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青大家针对这一件事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及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与评价。

  七、回顾总结全文,谈学习收获,最后欣赏歌曲《三月三》。

  板书设计

  2 风筝

  风筝

  自省亲情

  我 弟弟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课题】16、心中的丰碑

  教学目标

  1、 学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积累本课的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感知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光辉形象。

  4、 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作用。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任长霞的光辉形象,体会人们的感情。

  难点

  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心中的丰碑”。

  教学准备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 总课时

  【编时】 月 日 【执行】 月 日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学校周边有怎样的环境才能让我们在学校安心地学习呢?

  2、 是呀!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靠我们的法制,更靠那些执法者的公正执法。今天我们将一同去感知一个执法者的光辉形象。

  3、 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词语读懂。

  3、 找出文章中令你感动的语句。

  4、 讨论交流。

  (1) 读准字音。

  (2) 理解词语

  (3) 概括文章的内容

  (4) 感受深刻的语句。A、指导读这些句子B、说说自己的理解

  5、有感情地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自读

  三、课堂小结

  本课有什么收获?各自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总课时

  【编时】 月 日 【执行】 月 日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令你感动的语句

  二、 细读课文,探究品析

  1、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

  (1) 自读,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批注圈点,写感受

  (2) 交流讨论:

  A、 任长霞的事迹令我们感动

  a、 任长霞作为公安局长打黑除恶、抓捕凶犯、处理案件,当好“女神警”。

  b、 帮冯大爹割麦子,帮韩大妈干活,给孤女承担费用,当好“公仆”

  B、 众悼念,缅怀任长霞令我们感动

  a、 场面令人感动:

  “吊唁的队伍排出一条近3公里的蜿蜒长龙……”

  “登封万人空巷,近20万群众守候在灵车将要经过的路上……”

  “鲜花簇拥下的一幅挽幛特别醒目……”

  b、 几个特写镜头令人感动:

  冯大爹痛哭不已

  韩大妈说的话

  c、 作者的情感令我们感动

  人们把泪洒给你,把心掏给你,我们的好局长啊!

  人们用口为你铸碑,用心为你竖碑,百姓的好女儿啊!

  你没有离去,你在我们的心中永生,人民的好公仆啊!

  嵩山永存,颖水长流,万里长天,铺满了永不褪色的红霞。

  2、朗读课文,升华感情

  (1)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2) 思考,为什么要以“心中的丰碑”为题?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7123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