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 合同范文 |

【www.guakaob.com--合同范文】

病历范文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一篇

入院记录

病史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1、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一般 较差

2、疾病史:无 有

3、预防接种:无 不详 有 接种疫苗

4、传染病史:无 有

5、药物、食物过敏史:无 不详 有 名称

6、手术史外伤史:手术:无 有 名称及时间

外伤:无 有 情况及时间

7、输血史:无 有 时间输血反应

个人史:经常居留地 疫水接触史

吸烟史:无 有 平均支/日,年,戒烟:否 是 时间

饮酒史:无 有 平均两/日,年,戒酒:否 是 时间

月经史:( )———( )末次月经或绝经时间,经量(少、中等、多),

颜色,痛经(无、程度 ,血块(无、有),白带异常(无

有)量、性状、伴随症状、异味、

检查及治疗,计划生育后改变 。 婚姻史:结婚年龄: 岁,再婚(是、否),配偶情况 ;结婚年龄

岁,孕产,不良产史(无、有)。

家族史:1、家族中(有、无)患有同种疾病;

2、家族中(有、无)结核、肝炎、性病、等传染病史;

3、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

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发育(正常、异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肥胖),神志

(清晰、淡漠、嗜睡、昏睡、谵妄、昏迷),体位(自主、被动、强迫),面容与

表情(安静、忧郁、恐惧、痛苦,急、慢性面容或特殊 ),查体合作( )。

(2)、皮肤黏膜:颜色(正常、潮红、苍白、发绀、黄染、色素沉着),温度( )、

湿度( )、弹性( ),水肿( )、皮疹( )、瘀点瘀斑( )、皮下结节( )、肿

块( )、肝掌( )、蜘蛛痣( )、溃疡( )、瘢痕( ),毛发生长及分布情况

(3)浅表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部位、数目、硬度、活动度、与

周围组织粘连 。相应淋巴结引

流区域皮肤红肿( )、压痛( )、波动( )、瘘管( )、瘢痕( )。

(4)头颅及五官:

,肿块( )、压痛( )、瘢痕( )、

头发(量、色泽、分布, 。秃发 )

眼:眉毛,睫毛(正常、倒睫),眼睑、

下垂),眼球 (凸出、凹陷、运动、斜视、震颤),结膜 (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巩膜黄染( ),角膜 (云翳、白斑、软化、溃疡、瘢痕、反射、色素环),瞳孔大小( )、形态( )、对称( ),对光反射( )、集合反射( )。 耳:畸形( )、分泌物( )、出血( )、阻塞( ),鼻中隔偏曲( )、穿孔( ),鼻窦压痛( )。

口腔:气味( ,张口呼吸( ),唇畸形( )、颜色、疱疹( )、皲裂( )、溃疡( )、色素沉着( ),牙 (龋齿、义齿、残根、斑釉牙, ), 牙龈 (色泽 、肿胀 、溃疡 、溢脓 、出血 、铅线 ),舌(形态 、舌质 、舌苔 、溃疡 、运动 、震颤 、偏斜 ),颊黏膜(出疹 、出血点 、溃疡 、色素沉着 ),咽(色泽 、分泌物 、反射 、悬雍垂位置 ),扁桃体(大小 、充血 、分泌物 、假膜 ),喉发音(清晰、嘶哑、喘鸣、失音)。

(5)颈部:对称( )、强直( ),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回流征( )、颈静脉(有、无)异常搏动,气管位置( ),甲状腺(大小 、硬度 、压痛 、结节 、震颤 、血管杂音 )。

(6)胸部:

胸廓(对称或塌陷),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 ),乳房(大小 ,红肿 、压痛 、肿块 、乳头内陷 ),胸壁静脉显露( )、皮下气肿( )。

肺:

视诊:呼吸运动对称( ),(胸式、腹式)呼吸,肋间隙(变宽、变窄)。

触诊:呼吸活动度( )、语音震颤( )两侧对称,胸膜摩擦感( )、皮下捻发感( )。

叩诊:叩诊音(清音、过清音、浊音、实音,部位,肺下界( )及其移动度 。

听诊:呼吸音(性质及其部位,啰音(干、湿性),胸膜摩擦音( ),语音传导(增强、减弱、消失)。 心脏:

视诊:心前区隆起( ),心尖搏动、范围、强度。

左锁骨中线之前正中线的距离 cm。

听诊:心率次/分,心律(齐、否),A2、P强度对比,心音分裂,额外心音 ,杂音 (部位 、性质 、出现时期 、强度 、传导方向及运动、体位、呼吸的关系)及心包摩擦音( )。收缩期杂音 / 6级,舒张期杂音(轻、中、重)。

桡动脉:脉率,奇脉、水

冲脉 ,搏动强度 、动脉壁弹性 、紧张度 。

周围血管征:血管搏动( )(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股动脉)枪击音( )、杂音( )及Duroziez双重杂音( )。

(7)腹部:腹围(腹水、腹部包块等情况下测量)

视诊:形状(平坦、隆起、凹陷、对称,皮疹( )、条纹( )、瘢痕( )、色素沉着( ),腹壁静脉显露 (血流方向 ),肠型( )、蠕动波( ),疝 或局部隆起 ,体毛分布特征 。

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液波震颤、肿块部位大小 、形状 、质地 、活动度 、表面光滑、否、搏动 )。 肝脏:大小,质地(Ⅰ度--软、Ⅱ度--韧、Ⅲ度--硬)否,结节( ),压痛( ),搏动( )。

胆囊:大小、形态,压痛、Murphy征。

脾脏:大小 、质地 、表面光滑、否、边缘 、移动度 、压痛 、摩擦感 。描述脾脏大小(三线测量法)。

肾脏:大小 、形状 、质地 、活动度 ,表面囊性包块( )、触痛( ),肾脏( )及输尿管( )压痛。

膀胱:充盈( )、压痛( )。

叩诊:肝上界在第 肋间,肝浊音界(正常、缩小、消失),肝( )、肾( )叩击痛,移动性浊音( ),高度鼓音( )。

听诊:肠鸣音(正常、减弱 次/分,消失,金属音),振水音( ),血管杂音( ) 。

(9)外生殖器:

男性:包皮、阴囊、附睾、精索情况,有无发育畸形、溃、鞘膜积液。

妇科:未婚者做肛腹诊,已婚应双合诊、三合诊同时检查。

1、外阴:未婚或已婚式、产式,发育,阴毛分布,外阴炎症( ),赘生物( ),畸形( ),阴道口脱出物( )。

2、阴道:分泌物的性状,阴道粘膜病变( )、瘢痕( )、畸形( )、异常赘生物( )。

3、宫颈:形状,糜烂 轻、中、重,单纯型、颗粒型、乳头状),举痛( ),出血( )。

4、宫体: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压痛、形状。结节—宫旁后壁( )、骶( )、主韧带( )。

5、附件:压痛( )、增厚( )、包块(大小质地、活动度、与子宫关系 )

(10)脊柱、四肢:脊柱——活动度 ,畸形 (前凸、后凸、侧凸),叩击痛( ),椎体( )及椎间隙( )压痛;四肢——骨折( ) 、畸形( ) ,杵状指、趾( ),静脉曲张( )及关节红肿( )、疼痛( )、积液( )、脱臼( )、强直( ),水肿( )、肢体瘫痪( ),肌张力 、肌力 级、肌肉萎缩( )。

(11)神经反射:浅反射(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膝跳反射 、跟腱反射 )

病理反射:巴宾斯基征( )、奥本海默征( )、戈登征( )、查多克征( )、霍夫曼征( )。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 )、克尼克征( )、布鲁金斯基

征( )。

(12)专科情况

辅助检查

(日期、医院名称):三大常规、生化、特殊化验检查、辅助检查。

初步诊断:

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入院诊断:

医师签名:

年 月

时 分 日

主诉现病史模板已完成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二篇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困难1天。

现病史:患者昨晨起时发现右侧肢体稍活动不利,当时尚能行走穿衣,未在意。下午出现右肢体活动不利加重,行走不稳,且出现言语不清,与人交流困难。不伴有明显头痛、头晕、恶心、流涎,无吞咽困难,无抽搐,无二便失禁。神志一直清晰。来本院急诊,查头颅CT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急性脑梗死,予***等治疗后,今以“脑梗死”收入住院。病来患者精神可,纳如常,睡眠安,大小便尚调,体重无明显下降。

高血压(眩晕)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反复头晕10年,再发5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10年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头晕,持续约半小时在休息后可缓解,不伴有恶心、呕吐,亦无视物旋转及耳鸣,无头痛、眼花,无视物模糊及复视,无胸痛、心悸无气促、发绀,无晕厥,无四肢无力等。曾多次就诊当地医院,测血压均高于140/90mmHg,血压最高达180/105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不规则服用“尼群地平10mg qd”等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波动于正常范围。入院前5小时,感持续头晕,头重脚轻,休息后不能缓解,无视物模糊、视物旋转及耳鸣,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无力,无意识障碍,无二便失禁,无心悸、气促,来我院门诊,查血压达190/100mmHg,拟“高血压病”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COPD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反复咳嗽咯痰22年,心悸、气急、浮肿2年,加重半月。

现病史:患者自22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经治而愈(当时具体情况不详)。其后每于冬春天气转冷时易作咳嗽咯痰,晨起时咳嗽较明显,痰量较多,呈白色泡沫样。早年不伴有气急、喉间哮鸣、咯血及盗汗等。每次发作持续约7~10天,经服“消炎药”(具体不详)即可好转。每年发作2~3次,在秋末冬初或春季易发,但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 1981年以来咳嗽、咯痰加重,早晚尤剧,发作常伴有气急、喉间哮鸣,经治(不详)症状多可在一月内缓解。如不及时治疗,每次发作往往持续约3个月左右,直到天气转暖时上述症状才可基本缓解。上楼、干重活有心悸、气急感,但日常生活尚可基本自理。曾多次到本院就诊,其中,**年住本院内一科,诊断为: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平时常服药(具体不详)。平素有时伴发热,发热时,痰呈黄色脓性,痰量增加,伴有气急、心悸、胸闷、双下肢浮肿。动则气急、心悸加重。去年在本院住院三次,诊断均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半月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又发作。痰量较多,为黄色脓性,不易咯出,心悸、气急、双下肢明显浮肿、尿量减少,口唇、指端发绀,进食少许即觉上腹部饱胀不适,伴恶心,无呕吐。经***治疗未见好转。今日下午来我院门诊,血像:白细胞11.5×109/L,中性80%;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两下肺感染、肺气肿。而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收入住院。病来患者精神软,纳差,睡眠不佳,大小便尚调,体重无明显下降。

主诉:口渴多饮3月,肢体末端麻木1月。

现病史:3月来口干多饮,四肢乏力,饭量正常,体重减轻约10斤,未到医院检查及治疗。1个月前出现四肢麻木,以肢体末端为主,双侧基本对称,伴有视物模糊,但无复视。不伴有胸闷胸痛,无尿急、尿痛,无颈部肿块。昨来我院检查,测空腹血糖为14.1mmol/L,门诊以“糖尿病”收入院。病来患者精神稍软,纳佳,睡眠欠安,大小便尚调,体重下降约5Kg。

甲亢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怕热、多汗、多食、消瘦5年余,胸闷、心悸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986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怕热、多汗。时有心悸、气促。多食、易饥,每餐主食200~240g,每日进4~5餐。同年3月起,失眠、性情急躁,激动时全身发抖。在本院门诊发现甲状腺肿大收治。当时检验:T4258nmol/L(20μg/dl),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他巴唑每日30mg,2个月后好转出院,继续服药8个月,病情稳定,自行停药。半年后上述症状再现,虽多食,但体重仍不断下降,较病前下降约10kg。今年4月劳动时胸闷、气急、心悸,无心前区痛。4月4日在本院急诊体检;心率150±/min,心律不齐,心电图证实为房颤。4月10日复查仍为房颤。心率140±/min。甲状腺较前增大。检查T4283,lnmol/L(22μg/dl),T84.62nmol/L(3ng/ml)。今来本院门诊,而以“甲亢”收入院。病来患者精神软,纳佳,睡眠不佳,大小便尚调,体重下降约10Kg。

风心心衰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反复劳累后心悸、气急、浮肿22年余,加重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952年至1956年间常宿营野外,经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1968年起,发现晨起时双眼睑浮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肿。未经特殊治疗。1970年起于快步行走约500m后感胸闷、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缓解。1976年后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气急,同时易患“感冒”,偶于咳嗽剧烈时痰中带血。1983年起,多次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1小时左右渐趋缓解,无粉红色泡沫样痰,仍坚持工作。1988年以后则经常夜间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时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持续性下肢浮肿,尿少,活动后感心悸、气急,不能坚持一般工作。1990年以后浮肿明显加重,由小腿发展至腰部,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剂效果亦差,腹胀回升重,腹部渐膨隆。无尿色深黄及皮肤瘙痒感。休息状态下仍感胸闷、心悸、气急。于1970年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1976年发现有“房颤”,此后长期服用“地高辛”,同时辅以“利尿剂”,近来增用“扩血管药物”(以上具体药物及剂量均不详),病情仍时轻时重。近2月来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于一月下旬再次出现胸闷、气急、心悸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轻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觉无发热,无咯血。今日入院治疗。今日下午来我院门诊,血像:白细胞11.5×109/L,中性80%;胸片:心影普遍增大,肺内有明显淤血征象,肺动脉圆锥突出,右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左膈肌被心影遮盖;心电图:快速心房颤动,右室肥厚,ST-T改变,部分与洋地黄作用有关。而以“风湿性心脏病,心衰”收入住院。病来患者精神软,纳差,睡眠不佳,大小便尚调,体重无明显下降。

体检(虚劳)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乏力一月。

现病史:患者一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乏力,程度不重,无进行性加重。不伴有头晕耳鸣,无头痛、眼花,无胸痛、心悸,无气促、发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今来我院门诊,以“乏力原因待查”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食欲尚可,睡眠欠安,入睡稍困难,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消化性溃疡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反复上腹痛20年,加重2月。

现病史:1969年冬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正中隐痛,自行缓解。其后类似情况反复发作,常在饭后2小时发生,一直持续到下次进餐。进食后腹痛可缓解,不影响食欲。有时午夜腹痛,吃少许饮食能解痛。发作一般持续2~3周。每逢寒冷季节,饮食不当,受凉及情绪不佳易诱发,发作时伴有反酸,嗳气,无呕吐及腹泻。长期以来,间断服用“普鲁本辛、胃舒平”(具体不详),一般可以解痛,未曾住院治疗。

1985年起,上腹痛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增多。1989年11月在**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今年3月上腹痛加重,疼痛失去规律性,呈持续性,进食后不缓解,甚或加重,常因腹痛惧食,腹痛向背部放射,但无右肩放射痛及发热,不厌油,痛时喜按。4月22日解柏油样软便一次,量约200g,无头昏、冷汗,呕血,诊断输液(具体不详)后次日粪色转黄。今来本院门诊,为进一步治疗,而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待排”收入院。病来患者精神软,纳差,睡眠不佳,大小便尚调,体重无明显下降。

肾病综合征主诉现病史模板

主诉:面部、双下肢浮肿二月。

现病史:患者于1990年7月中旬开始,面部和两下肢浮肿,面部浮肿以两上睑明显,晨起时尤甚,两下肢浮肿以晚间为甚,劳累时常加重。伴有腰膝酸软、体重增加、纳呆、恶心,无厌油及右季肋部疼痛。尿少色深,无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病前一月内无发热、咽痛或关节痛。门诊检查:血压波动于110~120/70~80mmHg,偶达140/90mmHg。多次尿常规:蛋白++~+++,余项正常。尿本周氏蛋白阴性。血尿素氮7.14mmol/L(20mg/dl),肌酐88.4μmol/l。血浆总蛋白55g/L,白蛋白28g/L,球蛋白27g./L,ALT28U。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列检测:HBsAg及HBeAg 阳性,余项阴性。血清胆固醇12.93mmol/dl。在杭州市中医院曾诊断“急性肾炎”,一直服用中药,间断服用“氢氯噻嗪、螺内酯”(具体不详),但浮肿未消,并逐渐加重。今来本院门诊,为进一步治疗,而以“肾病综合征”收入院。病来患者精神软,纳差,睡眠不佳,大小便尚调,体重无明显下降。

转出记录

胡鸣凤,女,32岁。因“***”于2014-4-30入院。入院时查体:***。入院前检查:**。 入院后返回检查:***。入院诊断:***。入院后经**治疗。由于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请*科**医师会诊,建议转*科进一步治疗。经患者家属同意,今予转外科。转出诊断:***。

转入记录

胡鸣凤,女,32岁。因“***”于2014-4-30住本院外科。入院时查体:***。入院前检查:**。入院后返回检查:***。入院诊断:***。入院后经**治疗,目前***,今予转本科进一步治疗。转入诊断:***。

阶段小结

患者,**,性,岁。因“***”于2014.入院。入院时查体:**。入院前检查:**。入院诊断:。入院后返回报告示:***无殊;***。入院后予**治疗。目前患者**,查体:**。复查**。目前诊断:**。下一步准备继续予**治疗。

一般病程记录

患者诉无明显不适。查体:心率7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腹无殊。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返回辅检报告:**无殊;**异常:可予近日复查;*异常:予**处理。病情基本稳定,继续观察。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三篇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

第一站:病案书写(60分钟)

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 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

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住 院 病 历

姓名:张×× 性别:女

年龄:36岁 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 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来源:考试大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 R:18次/分 P:96次/分 BP:120/75 mmHg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来源: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 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来源:考试大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萹蓄15g 瞿麦15g 木通5g 车前子15g 滑石30g先 制大黄15g 山栀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生草5g 水煎服

签名:

----------------------------------------------------------------------------------------------------------------------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

住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岁 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

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后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7℃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胸部: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乳房: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管: 动脉:桡动脉的频率、节律均规则正常,无奇脉。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枪音,无水冲脉,无动脉异常搏动,Duroziez氏征(-)。 腹部:

视诊:腹部对称,大小正常,呼吸运动正常,无膨隆、凹陷,无皮疹、色素沉着、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

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 胆囊: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未触及,脾区无压痛。 肾脏:双肾无叩击痛,无腰酸痛。 膀胱: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排泄物:

二阴:前后二阴正常。 排泄物:未查。 脊柱四肢: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强直、叩压痛,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无外伤、骨折、肌萎缩。关节无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正常,无畸形,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指趾甲红润,光泽,形状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都正常。

运动:肌肉无紧张及萎缩,无瘫痪,无不正常的动作,共剂运动及步态正常。 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正常,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未查。

深反射: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Hoffmann (-), Babinski (-), Gordon (-), Chaddock (-), Kernig (-)。

实验室检查:血分析:WBC 12.6x10e9/L, GRAN%76.2% 。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之“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缘患儿年幼,肺气虚弱,为风热之邪所袭,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鼻咽为肺胃之门,感受风热之邪故见咽红。肺与脾密切相关,肺气受损则脾气亦虚,故见纳呆,胃失和降则呕吐,运化失常则大便烂。舌红,苔白,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反复发热、咳嗽5天。

2.症状、体征:发热,咳嗽,有痰,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纳呆,睡眠差,大便烂。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3、 辅助检查:血分析:WBC 12.6x10e9/L, GRAN%76.2%,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实习医师: 住院医师:

门诊病历-------------------------------------------------------------------------------------------------------------

1

初诊

2012-3-8 9:00am

主诉:咳嗽咳痰8天

现病史:入院前8天不慎受凉后,出现咽痛、鼻塞,继而出现咳嗽,呈阵发性非刺激性,较剧烈,痰呈黄绿色,

量多,易咯,并感轻度畏寒,无寒战高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等,就诊于当地诊所,予“药物口服”(具体用药欠祥),咳嗽咳痰无好转,今求诊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键。

体格检查:T36.8 ℃ 神清神疲,咽红,舌红苔黄,脉浮数,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腹部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胸部平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犯肺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诊疗计划:1.避风寒,慎起居。

2.中医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取桑菊饮加减。

桑叶9 g 菊花9 g 杏仁6 g 连翘9 g 薄荷3 g 桔梗12 g 芦根9 g 黄芩9 g

水煎X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3.不适随访。

医生签名:

2------

初诊

2012-3-8 9:00am

主诉:上腹胀痛2天

现病史:入院前2天饮食不节后,出现上腹胀痛,呈持续性,餐后尤甚,致不思饮食,时有恶心欲吐,无畏冷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腹泻黑便等,就诊于当地诊所,予“药物口服” (具体用药欠祥),上述病情无好转,今求诊我院。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既往史:既往体键。

体格检查:T36.1 ℃ 神清神疲,舌红苔厚腻,脉滑,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5次/分,无气过水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血淀粉酶:正常。 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胃痛—饮食停滞

西医诊断:急性胃炎

诊疗计划:1.畅情志,清淡饮食。

2.中医治则:消食导滞,和胃止痛,方取保和丸加减。

山楂9 g 神曲9 g 莱菔子9 g 半夏9 g 茯苓9 g 陈皮9 g 连 翘9 g 甘草3 g 厚朴9 g 槟榔9 g

水煎X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3.不适随访。

医生签名:

3----泄 泻

初诊

2012-3-8 9:00am

主诉:上腹胀痛2天

现病史:入院前2天饮食不洁后,出现腹痛,以脐周为主,呈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剧,同时出现腹泻,呈黄色浠水样,夹有粘液,日10余次,泄后腹痛稍缓解,伴肛门灼热感,时有恶心欲吐,无畏冷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黑便等,就诊于当地诊所,予“药物口服” (具体用药欠祥),上述病情稍好转,今求诊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键。

体格检查:T36.1 ℃ 神清神疲,舌红苔厚腻,脉滑,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10次/分,无气过水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血淀粉酶:正常。

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 粪便常规:脓球(++)。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泄泻 —伤食

西医诊断:急性胃炎

诊疗计划:1.畅情志,清淡饮食。

2.中医治则:消食导滞,方取保和丸加减。

山楂9 g 神曲9 g 莱菔子9 g 半夏9 g 茯苓9 g 陈皮9 g 连 翘9 g 甘草3 g 厚朴9 g 黄连5 g

水煎X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3.不适随访。

医生签名:

4-------眩 晕

初诊

2012-3-8 9:00am

主诉:反复头晕视物旋转2天

现病史:入院前2天起床如厕时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较剧烈,伴恶心欲呕,出冷汗,经平卧闭目休息后缓解,之后上述病情反复发作,以改变体位时多发,日3-5次,无头痛意识障碍,无四肢麻木乏力,无耳鸣听力下降,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等,就诊于当地诊所,予“药物口服” (具体用药欠祥),上述病情稍好转,今求诊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键。

体格检查:T37.1 ℃ Bp 130/80mmHg 神清神疲,形体肥胖,舌淡苔白腻,脉弦滑,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腹部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小脑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颅脑CT:未见异常。 心电图: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上蒙

西医诊断:后循环缺血

诊疗计划:1.避风寒,慎起居。

2.中医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方取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9 g 白术9 g 天麻9 g 陈皮9 g 茯苓9 g 蔓荆子9 g 生姜3 g 甘草3 g

水煎X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3.不适随访。

医生签名:

5-----热 淋

初诊

2012-3-8 9:00am

主诉:尿频尿急尿痛3天

现病史:入院前3天不洁性交后,出现小便次数增多,日20余次,每次量少,尿道口灼热刺痛,轻度畏冷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无腹泻黑便,无腰酸背痛等,就诊于当地诊所,予“药物口服” (具体用药欠祥),上述病情无好转,今求诊我院。 既往史:既往体键。

体格检查:T37.2 ℃ 神清神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5次/分,无气过水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 血淀粉酶:正常

尿常规:WBC(+++) RBC(+) PRO(-)。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尿道炎

诊疗计划:1.畅情志,得饮水。

2.中医治则:清热利湿通淋,方取八正散加减。

木通9 g 萹蓄9 g 滑石9 g 车前子9 g 大黄6 g 栀子8 g 瞿麦9 g 甘 草3 g

水煎X3剂 水煎服 日一剂 3.不适随访。

医生签名

完整住院病历范文2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四篇

„ „ „住院号:2013007814 姓名:何远大„ „ „ „ „

姓名: 何远大

性别: 男

年龄: 71岁

民族: 汉族

婚姻: 已婚 出生地: 职业: 入院日期: 记录日期: 湖南衡阳祁东 务农 2013-07-29 16:00 2013-07-29 17:30 病史陈述者: 病史由患者本人及家属叙述

主诉:反复咳嗽、气促十余年,加重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十年前每到春冬季节及天气变化受凉后便开始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喘息不适,咳大量黄白色粘痰,剧烈咳嗽及活动后胸闷、气促加重,每次发作时间持续三个月以上,曾多次入住我院就诊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好转后出院。近十天来,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无发热、咯血、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今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随来我院住院治疗。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纳、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质较差,曾有“肛门脱垂”病史两年余,具体不详。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无中毒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系统查询

呼吸系统: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十余年,咳大量黄白色粘痰,剧烈咳嗽及活动后胸闷、气促加重,每次发作时间持续三个月以上,无明显胸痛。

循环系统:偶有胸闷心悸,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无明显头晕、头痛,无晕厥史,无少尿。

消化系统:既往无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无明显慢性腹痛腹泻,无腹胀、吞咽困难、呕血、便血,偶有便秘,无皮肤黄染、体重下降。

泌尿生殖系统:无苍白、浮肿史,无尿频,尿急,尿痛史,无排尿困难,腰痛等不适,尿量及尿色无明显改变。

血液系统:无头昏、疲乏、无力史,无头昏,眼花,耳鸣史,无皮下出血、鼻出血史,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史,无黄疸,发热,骨骼疼痛史。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既往无食欲异常,无烦渴、多饮、多食、多尿史,无怕热、肌肉震颤史,无性格、智力、皮肤、毛发、性欲及骨骼等方面的改变。

神经系统:无头痛、失眠、昏厥、意识障碍、记忆力改变史,无视力障碍、瘫痪、抽搐、痉挛、精神异常史。

„ „ „住院号:2013007814 姓名:何远大„ „ „ „ „

关节及运动系统:无关节疼痛、红肿、畸形史,无肌肉萎缩,无活动受限,无外伤骨折,脱臼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去过外地久居,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无毒物接触史,生活起居规律,无不良嗜好,无重大精神创伤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2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家族成员均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

体 格 检 查

T36.5℃ P92次/分 R25次/分 BP120/80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端坐体位,慢性面容,查体合作。

皮肤黏膜:色泽潮红,弹性减低,温度中等,无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眼睑无浮肿,双下肢无明显水肿,毛发分布正常,无疤痕、溃疡。

淋巴结:耳前、耳后、颏下、颌下、颈部、锁骨上、腋窝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部及器官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压痛,无肿块,头发灰白,有光泽,分布均匀。

眼:无倒睫,无脱眉,眼睑无浮肿,球结膜无水肿,睑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无云翳、白斑,眼球无突出,运动自如,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

耳:双耳形态正常,外耳道无脓性分泌物,耳廓、乳突无压痛。

鼻:鼻中隔无偏曲,鼻翼扇动,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鼻窦区无压痛。

口腔:无异味,唇色红润,无发绀,无龋齿、义齿、缺齿,牙龈无红肿,舌苔薄白,咽部无红肿,无充血,无异常分泌物,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无充血,双侧腮腺无肿大。 颈部:颈软,颈静脉稍充盈,颈动脉无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胸部:胸廓对称,桶状胸,乳房两侧对称,无硬结,肋间隙正常,无胸壁静脉曲张,无胸壁压痛,无皮下捻发感。

肺脏

视诊:双肺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呼吸频率约25次/分,节律规整。

触诊:两侧呼吸动度均等,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呈清音,肺下界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左右腋中线第8肋间,左右肩胛下角第10肋间,双肺移动度约6cm。

„ „ „住院号:2013007814 姓名:何远大„ „ „ „ „

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脏

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外1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1cm,剑突下无异常搏动。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上,无震颤,摩擦感,抬举样搏动。

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11cm,心界向左下扩大。

听诊:心率P92次/分,心律齐,无异常心律,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的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血管检查:桡动脉搏动有力,节律整齐,无奇脉或脉搏短促,水冲脉,血管弹性正常, 无毛细血管搏动和枪击音。

腹部

视诊:腹部无膨隆,腹式呼吸,呼吸频率25次/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无包块、肿块,无液波震颤。

脏器触诊: 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未触及,胆囊点无压痛,墨菲征阴性。

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浊音界存在,双肾区无叩击痛.

听诊:肠鸣音3-5次/分,音调适中,无震水音,无血管杂音。

肛门及生殖器:无肛裂,痔疮,直肠指检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减低,未发现肿物,无狭窄和压痛。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畸形,无溃疡,阴毛分布正常,尿道无异常分泌物。

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压痛,强直,瘫痪,肌肉萎缩,骨折,杵状指,无静脉曲张,关节无红肿,无肿胀。

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

实验室器械检查

2013-7-29本院腹部彩超示双肾积水(左轻/右重),建议进一步检查。

„ „ „住院号:2013007814 姓名:何远大„ „ „ „ „

2013-7-29本院胸部正侧位片示: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2010-7-29本院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偶发室早 2.右房肥大,肺性“P”波。 病史摘要

患者何远大,老年男性,71岁,在家务农。因反复咳嗽、气促十余年,加重十天由家属陪同送入我院我科。查体:T36.5℃,P92次/分,R25次/分,BP120/8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慢性病容,端坐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无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P9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肠鸣音5-7次/分,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辅助检查:腹部彩超示双肾积水(左轻/右重),建议进一步检查;胸部正侧位片示:双上肺陈旧性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偶发室早 2.右房肥大,肺性“P”波。

初步诊断:1.慢支并肺炎

2.阻塞性肺气肿

3.肺源性心脏病

4.肛门脱垂

医师签名:唐 曦

完整病历范文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五篇

内 科

完整住院病历范文

内科教研室

完整住院病历(一)

姓名:潘×× 职业:个体户

性别:男 住址:

年龄:36岁 病史叙述者;病者本人 婚姻:已婚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广州 入院日期:2007-9-3

民族:汉族 记录日期:2007-9-3

主诉:持续发热4天,伴咳嗽、咳痰2天。

现病史:患者4天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为低热,体温波动于37.2~37.8℃之间,持续无缓解,无伴畏寒、寒战,无明显出汗,无皮疹,无全身酸痛,无关节肿痛。遂到当地卫生所就诊,予以抗生素静滴,症状无好转。前日仍发热,并出现咳嗽、咳痰。咳嗽于夜间出现,阵发性,不剧烈,咳白色粘液样痰,量少,无臭味。后转为黄色粘痰,不易咳出,伴有轻度咽痛。不伴咯血、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于昨晚来我院急诊科就诊,查胸片示“右下肺炎”,予以“立健诺”、“达力新”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今日咳嗽加重再次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下肺炎”收入我科。自发病精神、体力尚可,睡眠、胃纳欠佳。有尿频、尿急,无尿痛,尿量正常,大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健,前列腺炎病史数年;否认有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按计划进行。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详见现病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胸闷、胸痛史,无浮肿、晕厥史。

消化系统:无返酸、嗳气、呕吐、腹痛、腹泻、便秘、黄疸、呕血、便血及黑便史。

泌尿系统:有尿频、尿急、尿痛,无腰痛、无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及夜尿增多。否认肾毒性药物应用史,否认铅、汞化学毒物接触或中毒史。

造血系统:无头晕、乏力,无皮肤或粘膜瘀点、紫癜、血肿,无牙龈出血、鼻衄、骨痛史,无化学药品、工业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无畏寒、怕热、多汗,无食欲异常、性格改变、明显消瘦、双手震颤现象,无烦渴、多饮、多尿,无毛发增多或脱落、色素沉着、性功能改变。

神经精神系统:无头痛、失眠或嗜睡、意识丧失、抽搐、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异常、性格改变、记忆力和智能减退。

肌肉骨骼系统:无关节肿痛、运动障碍、关节畸形、肢体麻木、痉挛、萎缩。

个人史:原籍出生并长大,无长期外地居留史,无血吸虫病疫区、疫水接触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人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嗜好;否认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有性病史及冶游史。

婚育史:27岁结婚,配偶体健,夫妻关系和睦,育有一女,体健。

家族史:父母亲均健在,父亲患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无兄弟姐妹,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否认其它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体温38.6℃,脉搏10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8/91mmHg。

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呈急性病容,自主体位,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皮肤色泽正常,无潮红或苍白,无发绀,无黄染,无瘀点、紫癜瘀斑及血肿,无皮疹,无皮下结节,无肿块,无蜘蛛痣及肝掌,无水肿,无溃疡和斑痕,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度、湿度及弹性正常。

淋巴结:耳前、耳后、枕后、乳突区、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部及其器官:

头颅:大小正常,形态如常。头发色黑、有光泽、分布均匀。头部无疤痕、无包块、无凹陷、无压痛。

眼:眉毛正常分布,无脱落或稀疏,无倒睫,眼睑无水肿、下垂,结膜未见充血、水肿、出血点、滤泡,眼球无凸出或凹陷、无运动障碍、无震颤或斜视,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4毫米、对光反射灵敏、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存在。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未见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外形正常,无鼻翼扇动,双鼻腔通畅,鼻中隔无弯曲,无异常分泌物,鼻窦无压痛。

口:唇无发绀,牙齿排列整齐,无龋齿、缺齿、义齿,牙龈淡红,无红肿、溃疡、出血、溢脓或铅线,伸舌居中无偏斜或震颤,有较薄舌苔、色白,无溃疡,口腔粘膜无出血点、溃疡、色素沉着,腮腺导管开口正常,咽红肿,咽反射存在,扁桃体无肿大。

颈部:对称,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无增强或减弱现象,未见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

胸部:胸廓无畸形,无局部膨隆或凹陷,无胸骨压痛或叩痛,胸壁无静脉曲张,无皮下气肿。

肺:

视诊: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或减弱,腹式呼吸为主,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 触诊:胸廓扩张度对称, 无增强或减弱,前胸语颤对称、无增强或减弱,背部右侧第8至9肋间语颤增强,左侧无异常,无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

叩诊:右侧肩胛线第8、9肋间叩诊为浊音,其余为鼓音,肺下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右侧肩胛线第9肋间,左侧肩胛线第10肋间,移动度为4CM。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于右侧肩胛线第8、9肋间可闻及小水泡音及管状呼吸音。无胸膜摩擦音、捻发音。

心:

视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厘米处最明显,搏动范围直径约2厘米。未发现异常的心脏搏动。

触诊: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视诊,无抬举性心尖搏动,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脏浊音界正常,心浊音界如下所示

右(cm) 肋间 左(cm)

2.5

2.5

3 Ⅱ 2.5 Ⅲ 3.5 Ⅳ 7

Ⅴ 8.5【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9cm

听诊: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无心音分裂,A2=P2,无额外心音,心前区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桡动脉:脉率100次/分,节律整齐,搏动有力,无脉搏短绌、奇脉,血管弹性正常。

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枪击音及Duroziez二重杂音、水冲脉和动脉异常搏动。

腹部:

视诊:稍隆起,腹式呼吸为主,未见胃型、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皮疹、色素、手术疤痕、条纹,未见疝和局部隆起。

触诊: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无液波震颤,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胆囊肋下未触及,Murphy征(-),双肾未触及,季肋点、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肋脊点及肋腰点无压痛。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

叩诊:肝浊音界存在,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无肝区和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痛。

听诊: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振水音和血管杂音。

肛门及生殖器:无肛裂、痔疮,直肠指检括约肌紧张度正常,未发现肿物,无狭窄和压痛,阴毛分布正常,外阴发育正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棘突无压痛、叩痛,脊柱四肢活动度无异常,关节无红肿、无强直,无杆状指(趾),肌肉无萎缩无压痛,下肢静脉无曲张。

神经系统:肌张力正常,无肢体瘫痪,肌力5级。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正常存在。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正常对称,无增强或减弱。双侧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均阴性。脑膜刺激征Kernig征、Brudzinski征均阴性。

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结果

9血常规:白细胞10.39×10/L,N 0.648。

胸部X线检查:右下肺炎

病 历 摘 要

潘冠深,男,36岁,工人。发热四天伴咳嗽、咳痰2天。4天前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发热,无寒战;2天前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样痰,量少,无臭味。后转为黄色粘痰,不易咳出,伴有轻度咽痛。不伴咯血、呼吸困难;无胸闷、胸痛,有尿频、尿急,无尿痛。查体:体温38.6℃,脉搏10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8/91mmHg,急性面容,无鼻翼煽动;咽红肿,胸部无压痛,背部右侧第8至9肋间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可闻及小水泡音及管状呼吸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0.39×109/L,N 0.648;胸部X线检查:右下肺炎。

入院诊断:1、右下肺炎

2、高血压病? 诊断依据:

1、右下肺炎(细菌性)

诊断依据:

(1)低热4天,咳嗽、咳痰2天

(2)体温38.6℃ ,咽红肿,急性面容

(3)右侧肩胛线第8、9肋间语音震颤增强,叩诊浊音,可闻及小水泡音及管状呼吸音。

(4) WBC:10.39×109/L,胸片示:右下肺炎

2、高血压待查:监测血压,在不同的时间测量。

鉴别诊断:

(1)肺结核

支持点:有低热,咳嗽,咳痰,胸片提示右下肺炎症,结核病变常见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尖段。

不支持点:无乏力,无咯血,无明显盗汗等结核毒性症状,无结核病人接触史。

结论:肺结核不排除,行PPD皮试、血沉、痰涂片找结核杆菌、痰培养可以明确诊断。

(2)病毒性肺炎

支持点:急性起病,有低热,咳嗽,咳痰症状。

不支持点:儿童及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多见,患者为青壮年,无头痛及全身肌肉酸痛、无呼吸困难。胸片无间质性肺炎改变。

结论:可基本排除。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支持点:急性起病,有低热,咳嗽,咳痰症状。可有双肺呼吸音粗糙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不支持点:多数急支血象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该病人检查不支持。

结论:可基本排除。

诊疗计划:

1. 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生化常规,痰细菌培养,PPD皮试、血沉、痰涂片找结核杆菌、肝功一组。

2. 予以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3. 嘱病人勤翻身拍背,促排痰。

4. 视病情及相关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签名:

2016住院病历书写范文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六篇

第1篇:住院病历书写范文

住院病历

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岁民族:xx。出生地:xxxxx。

婚况:未婚职业:xxxxx。单位:xxxxxx。邮政编码:xxxxxxx。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可靠程度:基本可靠发病节气:清明后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7℃p92次/分R20次/分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胸部: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乳房: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管:

动脉:桡动脉的频率、节律均规则正常,无奇脉。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qiāng音,无水冲脉,无动脉异常搏动,Duroziez氏征(-)。

腹部:

视诊:腹部对称,大小正常,呼吸运动正常,无膨隆、凹陷,无皮疹、色素沉着、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

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

胆囊: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未触及,脾区无压痛。

肾脏:双肾无叩击痛,无腰酸痛。

膀胱: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排泄物:

二阴:前后二阴正常。

排泄物:未查。

脊柱四肢: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强直、叩压痛,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无外伤、骨折、肌萎缩。关节无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正常,无畸形,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指趾甲红润,光泽,形状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都正常。

运动:肌肉无紧张及萎缩,无瘫痪,无不正常的动作,共剂运动及步态正常。

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正常,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未查。

深反射: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Hoffmann(-),Babinski(-),Gordon(-),Chaddock(-),Kernig(-)。

实验室检查:血分析:WBC12。6x10e9/L,GRAN%76。2%。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之“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缘患儿年幼,肺气虚弱,为风热之邪所袭,邪闭肺络,肺气失于宣肃,腠理开合失度,可致发热,咳嗽。鼻咽为肺胃之门,感受风热之邪故见咽红。肺与脾密切相关,肺气受损则脾气亦虚,故见纳呆,胃失和降则呕吐,运化失常则大便烂。舌红,苔白,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病史:反复发热、咳嗽5天。

2。症状、体征:发热,咳嗽,有痰,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纳呆,睡眠差,大便烂。咽充血(+++),双扁桃体II°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3、辅助检查:血分析:WBC12。6x10e9/L,GRAN%76。2%,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咳嗽

风热型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实习医师:

住院医师:

第2篇:住院病历范文参考

姓名:xxx职业:工人

性别:女住址:xx市xx路xx号

年龄:44岁入院日期:1994年3月1日10时民族:汉记录日期:1994年3月1日10时籍贯:xx省xx市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婚姻:已婚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劳累后心悸、气促10年,加重2年,发热伴下肢水肿3天。

现病史:十五年前(1979年)无明显诱因,劳累后出现心慌、气促,短时休息可缓解。曾在兰州市城关区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用药不详)。当时能胜任一般工作,未进行特殊治疗。两年前,因受凉咳嗽,心悸、气促加重,咳稀薄白色泡沫样痰,有时痰中带血,色鲜红,三天后因大咯血,住本市第二医院治疗(用药不详)后,心悸、气促减轻,咯血停止,当时无发热、胸痛及盗汗等症状,下肢无水肿。此后轻微劳动,即感心悸、气促,下肢轻度水肿,晨起消退。半年前,因受凉发热,除心悸、气促加重外,且不能平卧,伴有腹胀、恶心、下肢水肿,无关节肿痛。

曾在本市某医院门诊诊断为“心衰”、“上感”,肌注“青霉素”每次80万U,一日2次,“链霉素”肌注,每次。.5g,一日2次,口服“地高辛”每次。.5mg,一日二次,三天后,心悸、气促减轻,尿!增多,水肿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以后每天服“地高辛”,发热稍退,但心悸、气促加重,不能平卧,可参加日常活动。三天前体温波动在37。s。c39℃之间,下午较高,无寒战,咳嗽仍为稀薄白色泡沫样痰。曾自服“ApC"o。5g,一日三次,发热稍退,但心悸、气促加重,不能平卧,尿登减少,下肢水肿,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力衰竭n度,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近来睡眠差,食欲减退,大便尚正常。

既往史:体质差,3岁患过“麻疹",14岁时曾患“化胶性扁桃体炎”。以后每遇受凉即咳嗽、咽痛。无游走性关节痛病史。

呼吸系统:无潮热、盗汗、胸痛等病史。

循环系统:无心前区疼痛及高血压病史。

消化系统:无上腹痛、反酸、上腹烧灼感、呕血、腹痛、腹泻、便血及黄疽病史。泌尿系统:无尿急、排尿困难、尿颇、血尿及夜尿增多病史。

血液系统:无苍白、鼻妞、皮下出血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无多饮、多食、多尿及情绪易激动病史。

神经系统:无头痛、头晕、失眠、胶体瘫痪、意识障碍等病史。

运动系统:无关节红、肿、疼痛及骨折、脱位、肌肉萎缩、四放麻木病史。

个人史:生于兰州,自幼上学,20岁参加印染工作,无外地长期居住史,家庭居住条件一般,未在潮湿环境下居住过,无烟酒哈好。

婚姻史:25岁结婚,配偶健康,感情好。

月经史及生育史:月经初潮13天,月经,不多,色正常,无血块及痛经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人,亦无传染、遗传疾病。

体格检查

T37。8Cp108次/分R38次/分Bp98/6O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清晰,半卧位,呼吸急促,查体合作。

皮肤毅膜:面颊轻度发纷,皮肤干燥,弹性差,全身皮肤钻膜未见黄染、皮诊、出血点及蜘蛛痣,毛发分布正常。

琳巴结:右领下可触及一个约1><ic。的淋巴结,质稍硬,表面光滑,轻度压痛,左领下、硕部锁骨上、腋下、滑车上、腹股沟及胭窝淋巴结均未触及。

头部及其器官:

头颅:无畸形及疲痕,压痛和结节,头发润泽,分布均匀。

眼:眉毛无脱落,眼睑无水肿,无下垂及闭合困难,眼球运动自如,无突出、料视、震颤,结膜稍苍白,无充血、出血点、疲痕、颗粒及滤泡,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大小正常,等大等团,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

耳:耳廓无畸形,无结节,外耳道无分泌物,耳屏、乳突无压痛。

鼻:无畸形,无鼻翼煽动,鼻通气良好,中隔无弯曲,鼻瀚膜正常,无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口唇轻度发‘,颊粘膜无出血点、溃疡,无“‘·平“龋‘,齿,无红肿溢浓,无铅线,舌体大小正常、居中,舌苔薄白,舌质暗紫,咽轻度充血,右侧扁桃体肿大工度,无脓性分泌物。

两侧腮腺不肿大,无压痛。

颈部:柔软.两侧对称,可见颐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

胸部:胸部对称,无畸形,无脚壁静脉曲张及皮下气肿,胸骨无压痛,两侧乳房对称,无肿块。

肺脏:

望诊: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呼吸急促,节律整齐。

触诊:两侧呼吸活动度对称,语颤无异常,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呈清音,两肺下界在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肿下角线第10肋间,肺下缘动度3cm

听诊: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底可闻及少!小水泡音,听诊语音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心脏:

望诊:心前区无隆起,心前区可见弥散性搏动,心尖搏动在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

外1cm,

触诊:心尖搏动位置同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颇。

叩诊:心界向左扩大,心腰部较突出,心界大小如下表所示:

听诊:心率108次/分,节律整齐,心尖部可闻及SM4/6级,吹风样,粗糙,向左腋下传导:DM中等度,隆隆样,局限不传导;p2>A2。未闻及二尖瓣开瓣音、奔马律及心包摩擦音。

血管:

挠动脉:脉率108次/分,律齐,搏动细弱。

腹部:

望诊:腹平坦,两侧对称,无皮疹、疲痕及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胃肠蟠动波。触诊: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波动感。肝下界右锁骨中线肋缘下6cm、剑突下10cm,质中等硬度,边缘钝,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脾未触及。

叩诊:呈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

肛门及外生殖器:外阴经产式,无疖肿及脓性分泌物,尿道口无炎症,无肛门裂、痔、脱肛、痰管,直肠指诊未检查。

脊柱四肢: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畸形,无压痛及叩击痛。活动自如。四肢关节无肿痛,无畸形,无柞状指(趾),两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

神经系统:腹壁反射和肚二、三头肌反射以及膝反射存在,无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

血象:红细胞4。OX10's/L(400万/mm3),血红蛋白lOOg/L(lOg写),白细胞12X103/L(12000/mm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60(60%),杆状核粒细胞0。20(20%),血沉:40mm/h,

X线胸透:心影普遍增大,食管吞钡见左房段有显著压迹。

心电图:左房肥大(呈二尖瓣型p波),双侧心室肥大。

病情摘要

XXX,女,44岁,印染工人,以劳累后心悸、气促十年余.发热伴下肢水肿三天,于1994年3月1日上午10时急诊入院,十年前劳累后心悸、气促,短期休息可缓解。两年前因受凉后咳嗽,心悸、气促加重,有时痰中带血,色鲜红,严重时大口咯血。半年前发热,心悸、气促加重,不能平卧,下肢水肿,经用青、链霉素及地高辛治疗,三天后症状减轻。以后每天服地高辛。25-0。Smg,可以参加S常活动。三天前受凉后上述症状又加重,发热,尿少,下肢水肿,急诊入院。14岁曾患过“化脓性扁桃体炎”,以后经常咽痛。

体检:T37。8Cp108次/分R38次/分Bp13。1/8。0Kpa(98/6OmrnHg)。

半卧位,呼吸急促,面颊及口唇轻度发纷,咽轻度充血,右扁桃体肿大工度,颈静脉怒张,肝颐静脉回流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可闻少量水泡音。心前区搏动弥散,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腰部突出,心率快,律整,p2>A2,心尖部可闻及SM4/6级吹风样,粗糙,向左胶下传导,DM中等度,隆隆样,局限。肝上界右锁骨中线上第五肋间,下界距肋缘下6cm剑突下10cm,质中等硬度,边缘钝,轻度压痛。脾未触及。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腹部无移动性浊音。白细胞12><109/L(12000/mm』),血沉40rnm/h,X线胸透心影普遍增大,食管左房段明显受压。

心电图:左房肥大,双侧心室肥大。

初步诊断:

1。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功能班级

2.上呼吸道感染

第3篇:住院病历范文

张xx,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1子,2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2周前曾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查见: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x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参考答案:

姓名:张xx

性别:女

年龄:36岁

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

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

住院病历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来源:考试大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已婚。顺产1子,10岁。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来源:考试大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4℃R:18次/分p:96次/分Bp:120/75mmHg来源:考试大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来源:考试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来源:考试大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x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x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来源:考试大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来源:考试大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萹蓄15g瞿麦15g木通5g车前子15g滑石30g先制大黄15g山栀10g柴胡10g黄芩10g生草5g

水煎服

签名:

2015病历书写范文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七篇

第1篇:门诊病历书写范文

门(急)诊病历的写法

门(急)诊病历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病史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学资料等。

1.认真填写病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职业、住址、工作单位、药物过敏史等。每次就诊时,均需写明科别和年、月、日,记录内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2.记录病人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简要病史和体征(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初步诊断、用药名称、剂量和用法以及治疗意见,如人院、手术、会诊、转科、留诊观察和回家休息治疗等。如需复诊,应写明复诊时间、内容及再次接诊治疗医师须注意的事项。

3.复诊病历重点记录病情变化和诊疗效果。包括就诊时间、科别、主诉、现病史、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和处理意见及医师签名。初步诊断应力求在就诊当日或1次一2次复诊中确定。对一时难以确诊者,可暂写明某症状待诊,如“发热待诊(查)”等.

4.急、重、危病人就诊时,必须记录就诊时间到分钟,除简要病史和重要体征外,应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状态、诊断和抢救措施。对门诊抢救无效而死亡者,要记录抢救经过、死亡时间和死亡诊断,并在死亡后6小时内完成抢救记录。

5.门诊病历记录完毕,接诊医生要签全名或加盖规定的印章,所有门诊病历必须在接诊时完成。

6.首诊科室接诊医生必须书写门(急)诊病历,若需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或转诊者,由首诊科室接诊医生在门(急)诊病历上书写清楚,开好有关的转诊或会诊申请单。若病人行动不便或病情危重,应由首诊科室接诊医生负责请有关科室医生前来会诊或作检查,亦应在门诊病历上书写会诊及检查结果记录,提出诊疗意见,由首诊科室负责执行,对病人作妥善处理。

7.实习医师书写的门(急)诊病历,应由带教老师审阅签字后方可生效。

门诊病历

姓名:xxx性别:男年龄:45岁民族:汉职业:干部住址:xx市xx巷xx号科别:普内科

初诊记录

xxxx年xx月XX8

反复上腹部隐痛3年,加重3个月。

自1996年7月开始,常于饭前感上腹部隐痛,多因饮食不节诱致。伴反酸、唆气、纳差,饭后可缓解。无发热、黄疽、呕血及黑便史。近3个月发作较频繁,疼痛无规律性,疼痛次数增多、加重,进食后不缓解。

过去健康,无肝病及胃病史。

体检:p75次/min,Bp120/8OmmHg(16/1O.7kpa),巩膜无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上腹正中轻压痛,莫菲征阳性,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处理初步诊断腹痛待查

1.大便潜血检查1.漫性胃炎

2.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溃疡

3.胆囊B型超声波检查2.慢性胆囊炎4.雷尼替丁0.l5BidX7d

医师签名:xxx

复诊记录

xxx年xx月xx日

病史同前.服药后症状减轻,食欲稍增加,反酸、吸气减轻,精力比前好。体检:巩膜不黄,腹软,平坦,上腹轻压痛。

大便潜血阴性,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症,胆囊B型超声波检查在正常范围。诊断度性胃炎

处理:

1.雷尼替丁0.lSBidx14d2.胃复安lOmgTidX14d

3.构椽酸秘钾l2OmgTidX14d

第2篇:病历书写范例

住院志

患者XXX,女性,60岁,已婚,汉族,农民,现住河北省XX县XX村。主因XXX于2000-5-10,9:00入院。

患者缘于……

1.呼吸系统:发热、寒战、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呼吸困难、有无浓臭痰(色、量)等;

2.消化系统: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性质、色、量)、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

3.心血管系统:头痛、头晕、胸闷、胸痛(发作持续时间)、喘憋、心悸、气短、大汗等;

4.神经系统:言语、肢体、黑朦、意识、晕厥、精神障碍等。

……曾于当地诊所诊断为"XXX",给予XX等药物治疗(具体药量不详),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自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

即往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药物过敏史。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未到过疫区及牧区,无烟酒嗜好,月经14(3-5/28)55,孕3产3,子女健康,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性疾病记载,无同类疾病记载。

体格检查

TpRBp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端坐、强迫、平卧)体位,神志(清楚、不清),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瘀斑、蜘蛛痣、皮下结节,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苍白),两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迟钝、消失),耳鼻未见异常,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两侧扁桃体不大,颈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无增强及减弱,双肺叩清音,肺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或粗),(可或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明显,未触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叩鼓音,肝区无扣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肾无扣击痛,关节无红肿,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双侧肱二、三头肌、膝腱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初步诊断:

XXX

医师签名

2000-5-10

病程记录

2000-5-10,9:00

患者XXX,女性,60岁,主因XXX于2000-5-10,9:00收入院。根据1.患者为老年女性2.既往……3.患者缘于……4.查体……5.血常规、X线、CT提示……,初步诊断……给于……治疗,进一步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出院记录单

入院时情况:包括主因……入院、查体情况、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而收入院。

住院诊治经过: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给予……治疗,第X天(病情变化情况、辅助检查结果、药物变动等)

出院时情况:自觉症状、体征、一般情况好转,食欲转佳,体温、肺、心、腹,辅助检查结果

会诊意见

敬阅病史如上,既往及现病史

查体情况……余同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诊断:

建议:1.注意休息,防止劳累;2.注意饮食3.口服药物4.病情变化,及时随诊。

出院病历排列顺序

1.病历首页2.出院记录3.住院志4.病程记录5.会诊记录6.放射报告单7心电图单8.胃镜、超声波单9甲种化验单(

门诊病历要求

1.时间

2.主诉[空2格]

3.现病史[空2格]

4.既往史及个人史(简要)[空2格]

5.TpRBp(必要时)[空2格]

6.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扼要)[空2格]

7.初步诊断(右侧)

8.处理(左侧)[空2格]

9签名(右侧)

第3篇:病历书写范文

住院病历

姓名:***性别:*年龄:**岁民族:*出生地:***

婚况:未婚职业:/单位:/邮政编码:******

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年**月**日**时病史采集时间:20**年**月**日**时

病史陈述者:******可靠程度:基本可靠发病节气:****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37℃p92次/分R20次/分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胸部: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乳房: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管:

动脉:桡动脉的频率、节律均规则正常,无奇脉。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qiāng音,无水冲脉,无动脉异常搏动,********

腹部:

视诊:腹部对称,大小正常,呼吸运动正常,无膨隆、凹陷,无皮疹、色素沉着、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

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

胆囊: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未触及,脾区无压痛******。

肾脏:双肾无叩击痛,无腰酸痛******。

膀胱: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排泄物:

二阴:前后二阴正常******。

排泄物:未查******。

脊柱四肢: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强直、叩压痛,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无外伤、骨折、肌萎缩。关节无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正常,无畸形,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指趾甲红润,光泽,形状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都正常******。

运动:肌肉无紧张及萎缩,无瘫痪,无不正常的动作,共剂运动及步态正常******。

第4篇:急诊病历书写范文

姓名:xxx性别:男出生日期:xxxx年xx月职业:退休教师住址:xx市xx路xx号过敏史:不详联系电话

:xxxxxxx2015.03.08.10:30pm

主诉:阵发性心前区不适5年,加重4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时常在劳累后心前区不适,伴心悸、气短,曾在单位卫生所就诊,查心电图等诊断为“冠心病,心纹痛”,经用“复方丹参片”、“消心痛”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于就诊前4小时,在晚餐后突然心前区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并向左肩部放射,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腹痛、腹泻及意识障碍,舌下含服“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药物,症状无缓解,遂来院急诊求治。

既往史:无明确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其父因高血压脑卒中而去世。吸烟三十年,每日20支,偶饮酒,量不多。

体检:T36.5Cp96次/分R34次/分Bp7O/SOmmHg发育正常,营养好,神志清,急性痛苦病容,端坐体位,全身皮肤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存在,口唇轻度发纷,颐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廓正常,双肺呼吸运动增强,语颤减弱,双肺叩呈清音,听诊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散在哮鸣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08次/分,律不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肝门及外生殖器未检。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62g/LWBC12.4X1Og/LNo.89LO.11心电图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率失常,频发室性早搏

胸透:心影向左下扩大,双肺纹理明显增重。

初步诊断: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频发室性早搏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心源性休克

处理原则:

1.绝对卧床休息,病危抢救,向家属交代病情。

2.持续低流量吸氧。

3.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

4.建立两路静脉通路,给予扩容、升压、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以达到扩张冠状血管、减轻肺淤血的目的。

5.可积极准备,考虑急诊介入治疗。

医师签名:xxx

2015病历书写制度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八篇

第1篇:病历书写制度

(一)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练、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二)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三)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求:

1、要简明扼要。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2、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员。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加填时间。

4、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

5、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6、门诊病员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7、门诊医师对转诊病员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四)住院病历的书写要求:

1、新入院病员必须填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2、书写时力求详尽、整齐、准确,要求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填写。

3、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填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如无实习医师时则由住院医师填写病历。主治医师应审查修正并签字。

4、再次入院者应写再次入院病历。

5、病员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于病程记录内。

6、病程记录(病程日志)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一般应每天记录一次,重危病员和骤然恶化病员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记载,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并签字。

7、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填写记录并签字。

8、手术病员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术后总结,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或另附手术记录单。

9、凡移交病员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填入病程记录内。

10、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主治医师审查签字。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

11、各种检查回报单应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亦应附于病历上。

12、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总结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的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针和随诊计划(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随诊制度)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死亡记录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凡做病理解剖的病员应有详细的病理解剖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历讨论也应做详细记录。

13、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应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内容。

第2篇:病历书写制度

(一)病历记录一律用钢笔(蓝或黑墨水)或圆珠笔书写,力求字迹清楚、用字规范、词名通顺、标点正确、书面整洁。如有药物过敏,须用红笔标明。病历不得涂改、补填、剪贴、医生应签全名。

(二)各种症状、体征均须应用医学术语,不得使用俗语。

(三)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疾病名称或个别名词尚无恰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药物名称可应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诊断、手术应按照疾病和手术分类等名称填写。

(四)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

(五)度量衡单位均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一律采用国际符号。

(六)日期和时间写作举例1989、7、30、4[SX(]20[]am[SX)]或5pm。

(七)病历的每页均应填写病人姓名、住院号和页码。各种检查单、记录单均应清楚填写姓名、性别、住院号及日期。

(八)中医病历应按照卫生部中医司的统一规定书写,要突出中医特色。

二、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一)要简明扼要,患者的姓名、性别、生日(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签全名。

(二)初诊必须系统检查体格,时隔三个月以上复诊,应作全面体检,病情如有变化可随时进行全面检查并记录。

(三)重要检查化验结果应记入病历。

(四)每次诊疗完毕作出印象诊断,如与过去诊断相同亦应写上“同上”或“同前”。两次不能确诊应提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全科会诊,详细记载会诊内容及今后诊断计划,以便复诊时参考。

(五)病历副页及各种化验单,检查单上的姓名、年龄、性别、日期及诊断用药,要逐项填写。年龄要写实足年龄,不准写“成”字。

(六)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诊断证明书,病历上要记载主要内容,医师签全名,未经诊治病人,医师不得开诊断书。

(七)门诊患者需住院检查治疗时,由医师签写住院证,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原因和初步诊断,记录力求详尽。

(八)门诊医师对转诊患者应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三、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原则上与门诊病历相同,但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应记录就诊时间和每项诊疗处理时间,记录时详至时、分。

(二)必须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有关生命

指征。

(三)危重疑难的病历应体现首诊负责制,应记录有关专业医师的会诊或转接等内容。

(四)对需要即刻抢救的病人,应先抢救后补写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

四、住院病历(完整病历)书写要求:

(一)住院病历由实习医师、试用期住院医师或无处方权的进修医师书写。

(二)对新入院患者必须写一份住院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月经史、婚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病历小结、鉴别诊断、诊断及治疗等,医师签全名。

(三)住院病历应尽可能于次晨上级医师查房前完成,最迟须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症、危重病人可先书写详细的病程记录,待病情允许时再完成住院病历。须行紧急手术者,术前应写详细的病程记录,术后再补写住院病历。接收大批病人或伤员时,住院病历完成时间可由科主任酌情规定。

(四)实习医师书写住院病历前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应在住院医师指导下进行。

(五)住院病历必须由5年以上上级医师及时审阅,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修改住院病历应用红墨水。修改后,修改者用红墨水签名。被修改六处以上者应重新抄写。【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五、入院记录书写要求:

(一)入院记录是住院病历的缩影。要求原则上与住院病历相同,能反映疾病的全貌,但内容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第3篇:住院病历书写制度

1、病历书写按卫生部、省卫生厅颁发的有关《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书写。

2、病历记录一律用钢笔书写,力求层次分明,内容完善,语句简练、通顺,表达准确,字迹端正,书面整洁,不得涂改、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3、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名可例外,诊断结论,手术名称应按《全国疾病和手术分类标准》名称填写。

4、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书写病历,使病历记录内容符合实际,能充分反映病情变化的过程及诊治情况,为今后总结临床工作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搞好科研和教学提供依据。

5、进修生、实习生书写的病历,需经带教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查审修改并签名。

6、住院病历的内容要求:

(1)凡新入院病人必须书写一份入院病历或一份入院记录,其内容按四川省卫生厅编写的《病历书写规范》各项要求书写。

(2)新入院病人病历,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危重病人应立即书写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在8小时内完成。

(3)新入院病人,应连续书写3天病程记录,手术病人术后应连续书写3天病程记录;一般病人,每2-3天记录一次;慢性病人或病情稳定者每周记录一至两次;危重病人及病情有变化时,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病情分析、上级医师查房意见、治疗经过及效果、会诊结论、转出或转入等,各种讨论应详细记录。

(4)凡属中西结合的病历,应用中医术语,并应加中医辩证施治的讨论。

(5)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应作详细记录,需他科会诊,由会诊医师填写会诊记录并签字。

(6)手术病人的术前讨论、手术通知单,应在术前完成,麻醉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在术后及时完成();手术记录应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危重病人应于术后及时完成。

7、住院医师要加强病历书写的训练,并逐渐提高病历书写的能力和水平;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经常抽查本科下级医师病历书写情况,并把病历质量检查作为科主任(副主任)及主治医师查房的内容之一。

8、病人出院时主管医师应将病历逐项填写,并按规定整理总结,各种记录不得遗失,经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检查签名后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

9、病历于病人出院五天内由病案室归档。

第4篇:病历书写制度

(一)病历记录应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简炼、准确、字迹清楚、整洁,不得删改、倒填、剪贴、医师应签全名。

(二)病历一律用中文书写,无正式译名的病句,以及药名等可以例外,诊断、手术应按疾病和手术分类名称填写。

(三)门诊病历的书写要求:

1、要简明扼要。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由挂号室填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各种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或印象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均需记载于病历上,由医师书写签字。

2、间隔时间过久或与前次不同病种的复诊病员,一般都应与初诊病员同样写上检查所见和诊断,并应写明“初诊’字样。

3、每次诊察,均应填写日期,急诊病历应力加填时间。

4、请求他科会诊,应将请求会诊目的及本科初诊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

5、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见、诊断和处理意见并签字。

6、门诊病员需要住院检查和治疗时,由医医师写住院证原因和初步印象诊断。

7、门诊医师对转诊病员负责填写转诊病历摘要。

(四)住院病历的书写要求:

并在病历上写明住院的

1、新人院病员必须填写一份完整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或住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庭史、个人生活史、女病人月经史、生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小结、初步诊断、治疗处理意见等,由医师书写签字。

2、书写时力求详尽、整齐、准确,要求人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应即刻检查填写。

3、病历由实习医师负责填写,经住院医师审查签字,并做必要的补充修改,住院医师另写住院记录(入院志)。如无实习医师时则由住院医师填写病历。主治医师应审

查修正并签字。

4、再次入院者应写再次入院病历。

5、病员入院后,必须于24小时内进行拟诊分析,提出诊疗措施,并记于病程记录内。

6、病程记录(病程日志)包括病情变化、检查所见、鉴别诊断、上级医师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治疗过程和效果。凡施行特殊处理时要记明施行方法和时间。病程记录—般应每天记录一次,重危病员和骤然恶化病员应随时记录。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记载,主治医师应有计划地进行检查,提出同意或修改意见并签字。

7、科内或全院性会诊及疑难病症的讨论,应做详细记录。请他科医师会诊由会诊医师写记录并签字。

8、手术病员的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术后总结,均应详细地填入病程记录内或另附手术记录单。

9、凡移交病员均需由交班医师作出交班小结填入病程记录内,阶段小结由经治医师负责填人病程记录内。

10、凡决定转诊、转科或转院的病员,经治医师必须书写较为详细的转诊、转科、或转院记录,主治医师审查签字。转院记录最后由科主任审查签字。

11、各种检查回报单应按顺序粘贴,各种病情介绍单或诊断证明书亦应附于病历上。

12、出院总结和死亡记录应在当日完成。出院总结内容包括病历摘要及各项检查要点、住院期间和病情转变及治疗过程、效果、出院时情况、出院后处理方针和随诊计划(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随诊制度)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死亡记录除病历摘要、治疗经过外,应记载抢救措施、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由经治医师书写,主治医师审查签字。凡做病理解剖的病员应有洋细的病理解剖记录及病理诊断。死亡病历讨论也应做详细记录。

13、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应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内容。

第5篇:留观病历书写制度

1、留观病人由急诊科接诊经治医师书写留观病历。

2、一般项目: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婚姻情况。以上各项均需详细填写。年龄以周岁计,一岁以内月计,一月以内以日计。职业应注明工种。

3、留观病历:包括留观记录和留观病程录两部分。留观记录包括入院观察日期时间(时间到分),留观记录格式为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姻、月经生育史、家族史、体检、初步诊断,记录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医师要签全名,并注明记录时间。留观病程录接留观记录后书写,内容和基本要求同住院病历病程录,但应尽量简明扼要。

4、病人出院,要书写出院录,要明确病人去向及出院医嘱,留观病历由急诊科统一管理、保存。

2016病历范文
病例现病史怎么写 第九篇

第1篇:病历范文

1)一般项目:

籍贯(须写明省、市或县别)、

入院日期:急症或重症应注明时刻。均应填年月日

病情陈述者:填“患者”;如系旁人代述,应说明可靠程度。

2)主诉

电子病历的主诉内容正文与主诉之间距两个空格键。以下小标题如“现病史”等与正文之间的距离要求相同。

患者入院的主要病状、部位及其持续时间(时间短者如急腹症应注明小时数)如“持续发热6天,全身红色斑丘疹3天”。

不宜用诊断或检验结果代替症状。

主诉多于一项时,应按发生时间先后次序,分别列出,如“间歇空腹痛1年,柏油样黑便1天”;“尿频、尿急3小时”。

3)现病史

将症状按时间先后准确记载其发病日期、发病缓急、发病诱因、每一重要症状发生的时日,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阴性症状亦须记载(以能体现本病的症状学与鉴别诊断为主要内容)。

在描述症状中,应围绕重点并求得系统,如描写疼痛应阐明部位、时间、性质、程度与其他相关因素,以及治疗的影响等。

按系统询问伴随的症状,以免遗漏。

过去检查及治疗情况。

对意外事件、自杀或被杀等经过详情与病况有关者,应力求客观、如实记载,不得加以主观评论或揣测。

与本科无关的他科重要伤病未愈仍需诊治者,应另段叙述。

4)过去史

一般健康状况强壮或虚弱。

急性传染病史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载其疾病发生时间,治疗结果,有无并发症。如无传染病史,亦须将与目前病情有关而确未发生的传染病记载于此项中,以备参考,如患带状疱疹,应询有无水痘病史。

曾否预防接种其种类及最近一次接种的日期。

按系统询问有关疾病包括五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关节),外伤、手术史,中毒及药物等过敏史。

过敏药物名称在书写时加黑,加字符边框。电子病历打印后,医生用红笔在药物名称下划红线。如对青霉素过敏,

写为“对青霉素过敏”

5)个人史

出生地及经历地特别注意自然疫源地及地方病流行区,注明迁涉年月,并应注明具体疫源或水源,如有无血吸早虫病疫水接触史。

生活及习惯包括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程度。

过去及目前职业及其工作情况包括入伍或参加工作时间、兵种或工种、职务,有无毒物、放射性物质、传染病患者接触史。

月经史自月经初潮至现在情况,每次经期相隔日数,每次持续日数,闭经年龄,可用下列的简单方式表示:

初潮年龄每次行经日数经期相隔日数闭经年龄或

初潮年龄(每次行经日数)/(经期相隔日数)闭经年龄或用语言描述

例如:163~430~3248或

电子病历可用语言描述或下面格式

“16Y,(3~5D)/(30~32D),48Y或1999,8,23。”

并应记明月经来潮时有无疼痛,每次月经量、色泽及其性状,末次月经日期。

婚姻状况及生产史何时结婚,配偶健康情况,如已死亡,述明死亡原因及年份,生产正常否,有无早产或流产、节育、绝育史。

冶游史对可疑患者、外宾及曾出国半年以上者,均应询问有无不洁性交史。

6)家族史

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如已死亡,记明死亡原因。

遇疑有遗传因素及生活接触因素疾患时,应询问家族中有无相似患者。

注:再次入院的过去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等,如无特殊,则可从简。

7)体格检查

一般状况体温、脉搏、脉象、呼吸(次数、深浅)、血压、身高及体重(必要时);发育(正常、异常、欠佳);营养(良好、中等、欠佳、消瘦、肥胖);体位和姿势(如屈曲位、斜坡卧位等),面色(如红润、晦暗等);表情(焦虑、痛苦、慢性病容);神志(清晰、嗜睡、半昏迷、昏迷)及言语状态(清晰否、流利否、对答切题否),检查时合作否等。

皮肤色泽(正常、潮红、发绀、黄染、苍白),弹性,有无水肿、出汗、紫癜、皮疹、色素沉着、血管蛛、瘢痕、创伤、溃疡、结节;并明确记述其部位、大小及程度等。

淋巴结全身或局部淋巴结有无肿大,应注明部位(颌下、耳后、颈部、锁骨上、腋部及腹股沟部等)、大小、数目、硬度、有无压痛及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热、瘘管或瘢痕。

头部

头颅:大小,形状,毛发分布,有无疖、癣、外伤、瘢痕、肿块。

眼:眼裂大小,眼睑及眼球运动,角膜,结膜,巩膜,瞳孔大小、形状、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调节反应,视力(粗测),必要时眼底检查。

耳:耳廓有无畸形,外耳道有无分泌物,乳突有无压痛,粗测听力。

鼻:有无畸形、阻塞、分泌物,鼻中隔有无异常,嗅觉有无障碍,鼻窦有无压痛。

口腔:呼气气味,口唇色泽,有无疱疹、微血管搏动、口角破裂;牙齿有无龋病、动摇、缺损、镶补等及其位置,如龋病上下左右558,缺损4+,(电子病历可用语言描述)。牙龈有无溢血、溢脓、萎缩、色素沉着;舌苔、舌质、伸舌时有无偏位及震颤;口腔粘膜有无出疹、溃疡、假膜或色素沉着;扁桃体大小,有无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咽部有无充血、发疹、分泌物,咽部反射,软腭运动情况,腭垂(悬雍垂)是否居中,吞咽正常否。

颈部是否对称,运动有无受限,有无强直,有无压痛、异常搏动、静脉怒张、肿块,气管正中否。甲状腺形态、大小、硬度、有无结节、震颤、压痛、杂音等。

胸部胸廓形状,是否对称,肋间饱满或凹陷,运动程度,弓角大小,胸壁有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或扩张血管。肋骨及肋软骨有无压痛、凹陷等异常。乳房情况(大小、有无红肿、压痛,肿块形态、大小及硬度等)。

肺脏

视诊:呼吸类型、快慢、深浅,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否。

触诊:语音震颤两侧是否相等,有无摩擦感。

叩诊:反响(正常、浊音、实音、鼓音),肺下界位置及呼吸移动度。

听诊:注意呼吸音性质(肺泡音、支气管肺泡音、管性呼吸音)及其强度(正常、减低、增强、消失),语音传导,有无摩擦音、哮鸣音、干口罗音与湿口罗音。

注:阳性体征,应按物理诊断学体表划线座标部位描述。

心脏

视诊: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及膨隆。

触诊:心尖搏动最强部位,有无抬举性冲动,有无震颤或摩擦感,其出现的部位,时间和强度。

叩诊:左右心界线以每肋间距胸骨中线的厘米(cm)数记载,,心左界如超出锁骨中线,则应以厘米(cm)数记载超出的距离。

————————————————

右cm肋间左cm

————————————————

2II2

2III3

3IV4.5

V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诊:心率及心律,如节律不整,应同时计数心率及脉率。各瓣膜音区心音的性质、强度、有无心音分裂及第三、第四心音,比较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第二音的强弱。有无发音,应注意杂音发生的时间、强度、性质、何处最响、向何处传导等,有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

视诊:呼吸运动情况,腹壁是否对称,有无凹陷、膨隆、静脉曲张、蠕动波或局部性隆起,脐部情况。

触诊:腹壁柔软或紧张,有无压痛,压痛部位及其程度,拒按或喜按,有无反跳痛;有无肿块,其部位、大小、形态、硬度、触痛、活动度,呼吸运动的影响,有无搏动及波动等。

肝:可否触及,如可触及,应记录肝下缘距锁骨中线肋缘及剑突的厘米(cm)数,注意肝缘锐钝、硬度、有无压痛。肝肿大时注意肝表面有无结节。

胆囊:可否触及,大小,有无压痛。

脾:可否触及,如能触及,应注明表面光滑否,有无切迹及压痛,硬度如何,距锁骨中线肋缘厘米(cm)数(垂直径AB及最大斜径AC),平卧及侧卧时脾移动度(图-1)。

图-1脾脏大小记录法

(电子病历中的人体部位图,以后将建立有关图文库。)

肾:能否触及,大小,活动度,有无压痛等。

叩诊:肝、脾浊单界[上界以肋间计,全长以厘米(cm)计],肝脾区有无叩击痛,有无过度回响,有无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蠕动音及其音质与频度,有无胃区振水声及肝脾区磨擦音。有无血管杂音,并记录其部位及性质等。

外阴及肛门

外生殖器:发育,有无包茎,尿道分泌物,睾丸位置、大小、硬度,精索有无增粗、压痛、结节与静脉曲张。阴囊有无脱屑、皲裂及肿胀;如肿胀,当用透照试验,以明确是否鞘膜积液。女性生殖器检查(参见妇科检查)必须有女护士在旁协助,或由女医师检查。

肛门:有无痔、肛裂、肛瘘、湿疹等。必要时应行肛门、直肠指诊或肛门镜检查。

脊柱及四肢脊柱有无畸形、压痛、叩击痛;脊柱两侧肌肉有无紧张、压痛;肋脊角有无压痛或叩痛;四肢有无畸形、杵状指趾、水肿、外伤、骨折、静脉曲张;肌肉张力与肌力,有无萎缩;关节有无红肿、畸形及运动障碍。甲床有无微血管搏动;股动脉及肱动脉有无qiāng击音;桡动脉搏动及血管硬度。

神经系统四肢运动及感觉、膝反射、跟腱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巴宾斯基征、凯尼格征等。

8)专科情况

如外科情况、妇科情况、眼科情况等,应重点突出、详尽、真实、系统地描写各该专科有关体征,参见各专科常规。

9)检验及其他检查

入院后24h内主要实验室检查:如血、尿、便常规检验,以及X线,心电图检查等。入院前的重要检验结果可记录于现病史中。

10)小结

用100~300字左右简明扼要地综述病史要点,阳性检查结果、重要的阴性结果及有关的检验数据。

入院时主要伤病已确诊者,可写“诊断”。初步诊断应根据全部病史及初步检查结果,通过综合分析,作出全部现有疾病的诊断,分行列出。其次序依下列原则:主要病在先,次要病在后;本科病在先,他科病在后。主要诊断的可能不止一项时,记录可能性最大的一项或二项。诊断名称先写病名,次按需要记明类型、部位、侧别;诊断记于病历纸右半侧。

11)签名

上述入院病历由实习医师记载完毕签名后,再由住院医师审阅,用红墨水笔修正并签署全名。字迹必须端正清楚。

第2篇:护理病历范文

病人资料

姜某,男性,15岁,高一学生。

咽痛,发热2周,眼睑及下肢浮肿2天入院。

2周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咳嗽,并流涕伴发热,服用感冒通,头孢拉定(先锋VI号)胶囊等药物后,症状好转,仍有咽痛不适伴乏力,纳差,入院前2日,病人晨起发现眼睑明显浮肿并伴双下肢轻度浮肿,未予重视,次日出现尿色深红,呈酱油样色,尿量较平时也减少。约1000ML/d,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压升高(160/100mmHg),尿常规检查示红细胞满视野/Hp,蛋白质+++。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病人发病以来,常感乏力。近2日感恶心,头晕。视力模糊,并伴有腰区酸胀,小便量减少,大便尚正常。

既往体健,无遗传性及感染性疾病史,无疫水接触史,父母均健康。

生活习惯与自理程度:无烟酒是好,生活能自理。

心理社会评估:病人受家长的情绪影响,心理紧张,对疾病的预后顾虑甚多。

身体评估:T:36.8℃p:76次/minR:20次/分,Bp20.3/13.3kpa(160/10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面部明显浮肿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全身皮肤无皮疹,出血点。鼻及外耳道未见异常,咽部充血扁桃体二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微软。未扪及甲状腺及肿大淋巴结,气管居中。胸廓平坦,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干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g/L,WBC6.0*109/L;尿常规:RBC满视野/Hp,蛋白质+++;血沉:50MM/h:抗O:1:500;C3:0.6g/L:C4:0.1g/L;肾功能:BUN6.22mmol/L,Scr130umol/L;咽拭于培养:溶血性链球菌阳性。

心电图:正常。

胸片:正常。

入院诊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治疗过程:入院后予卧床休息,优质蛋白质饮食,予青霉素480万U+5%GS500ML,静滴,每日一次。并于氢氯噻嗪利尿及降压对症支持治疗后,病人浮肿逐渐减退。1周后,尿量达2500ML/d,查尿常规:BBC2~3/Hp,蛋白质阴性,抗O;1:50:

C3:0.3g/L:C4:0.9g/L;肾功能:BUN9mmol/L,Scr54.2umol/L.予出院门诊随访。

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

(一)恐惧

与肉眼血尿,对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1诊断依据

(1)主观资料:紧张,担心疾病的愈后。

(2)客观资料:肉眼血尿。

2预期目标病人周内肉眼血尿消失,镜检正常,并能自我调节心理感受。

(二)排尿异常

与肾小球毛细血管受损,红细胞自官腔溢出有关。

1诊断依据

(1)主观资料:病人主诉腰背部酸胀。

(2)客观资料:尿检红细胞满视野。

2预期目标病人周内红细胞消失,尿检正常。

(三)体液过多

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钠潴留增多有关。

1诊断依据

(1)主观资料;主诉尿量减少。

(2)客观资料: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2预期目标病人周内水肿消退。

(四)头痛

与水钠潴留,肾素水平升高有关。

1诊断依据

(1)主观资料:病人主诉头痛,视力模糊。

(2)客观资料:血压160/100mmHg

2预期目标病人天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五)疼痛

咽痛,与炎症反应,感染有关。

1诊断依据

(1)主观资料:病人主诉咽痛2周。

(2)客观资料:咽拭子培养溶血性链球菌。

2预期目标病人天内咽部炎症消失。

第3篇:肾病病历范文

患者女性,35岁,因面部及两下肢浮肿2个月于1990-9-11入院。起病隐匿,逐渐加重,伴腰膝酸软,体重增加,纳呆,恶心及重度蛋白尿。无血尿及尿路感染刺激征。发病前一月内无发热、咽痛或关节痛史。过去无明确肝炎史,门诊查HBsAg及HBeAg阳性,肝功能正常。无贫血及高血压史。入院体检;血压20.0/10.7kpa,体重43kg,肾病面容,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不肿大,两下肢凹陷性浮肿+++。检验Hb100g/L,尿常规:蛋白+++,余阴性。BUN7.14mmol/L,Cr88.4μmol/L,血浆总蛋白55g/L,,白蛋白28g/L,球蛋白27g/L,ALT28U,HBsAg及HBeAg+,血清胆固醇12.93mmol/L。

最后诊断(1990-9-16)初步诊断1.肾病综合征1.肾病综合征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2.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诊断讨论及诊疗计划

(一)诊断讨论本例具有如下特点:

1.中年女性,面部及下肢浮肿2月;病前一月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关节痛及肝炎史;

2.收缩期血压稍增高,面部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心肺正常,肝脾不大;

3.轻度贫血,血浆白蛋白明显减少,尿素氮及肌酐不增加,总胆固醇显著增多。

4.HBsAg及HBeAg均阳性,但ALT正常。

根据浮肿伴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可以成立。其次,患者仅HBsAg及HBeAg阳性,可考虑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由于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很多,而与该患者病情有关的有:

1.微小病变肾小球病病者多为5岁以下小儿,成人仅占20~30%,一般无高血压及血尿,蛋白尿呈选择性,常伴高胆固醇血症,肾功能几乎都正常。对激素治疗反应好。该患者无高血压、血尿,肾功能正常均支持这一诊断,而年龄大,则不支持。

2.肾病型慢性肾炎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及膜性肾病。前者在我国较常见,而膜性肾病则少见,但国外常见。慢性肾炎病程中常出现血尿(RBC>10/Hp)、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本例应考虑系膜增殖性肾炎早期。

3.此外,应除外继发性肾小球损害引起的肾病综合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常出现肾脏损害,但均应有原发病的发现。其次,严重的慢性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肾静脉血栓形成等亦可引起肾淤血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产生大量蛋白尿,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而患者无右心衰竭及引起血栓形成的病史,故不予考虑。

4.肝炎、肝硬化肝炎罕有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肝硬化可因肝功能减退导致水肿,常首先出现腹水,并应有肝功能损害的实验室依据,而患者HBsAg及HBeAg阳性,故只能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二)诊疗计划

1.血、尿、粪常规,ESR,尿本周氏蛋白;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蛋白,血浆蛋白电泳,血电解质,血脂,血尿素氮Cr,ALT,Ccr;

3.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列检测;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O;补体C3,CH50,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CIC(循环免疫复合物);

4.放射性核素肾图,IVp(静脉肾盂造影),KUB平片,肝脏、肾脏B型超声;

5.肾活检;

6.病人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高蛋白低盐普食;

7.利悄:氢氯噻嗪50mg,早、中各一次,螺内酯20mg,3/d;必要时速尿20mg,3/d,还可选用右旋糖酐40、甘露醇、血浆、血浆白蛋白;

8.积极预防感染;

9.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待肾活检后再定。

10.中医中药。

第4篇:内科完整病历范文

姓名辛志强工作单位职业

性别男住址上海市凤阳路716号

年龄60岁入院日期2016-3-11,10:00

婚否已婚病史采取日期2016-3-11,10:00

籍贯山东平原县病史记录日期2016-3-11,10:00

民族汉病情陈述者本人

主诉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浮肿22年余,加重2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972年至1976年间常宿营野外及经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1968年起,发现晨起时双眼睑浮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肿。未经特殊治疗。1980年起于快步行走0.5km后,感胸闷、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缓解。1986年后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气急;同时易患“感冒”,偶于咳嗽剧烈时痰中带血。1983年起,多次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1小时左右渐趋缓解,无粉红色泡沫样痰,仍坚持工作。1988年以后则经常夜间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时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减退,持续性下肢浮肿,尿少,活动后感心悸、气急,不能坚持一般工作。1990年以后浮肿明显加重,由小腿发展至腰部,尿量明显减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剂效果亦差,腹胀回升重,腹部渐膨隆。无尿色深黄及皮肤瘙痒感。休息状态下仍感胸闷、心悸、气急。于1970年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1976年发现有“房颤”,此后长期服用地高辛,同时辅以利尿剂,近来增用扩血管药物,病情仍时轻时重,并多次出现洋地黄

过量情况。近2月来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于一月下旬再次出现胸闷、气急、心悸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轻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觉无发热,无咯血。今日入院治疗。

过去史平时体质较差,易患感冒。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未作预防接种已近30年。

系统回顾:无眼痛、视力障碍,无耳流脓、耳痛、重听,无经常鼻阻塞、流脓涕,无牙痛史。

呼吸系:1974年起经常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每日30~50ml,冬季加重,偶发热时咯脓痰,无胸痛、咯血史。

循环系:除前述病史外,1976年起发现血压增高,20.0~21.3/13.3~16.0kpa,间歇服复降片等药治疗.1986年后血压正常。

消化系:无慢性腹痛、腹泻、嗳气、反酸、呕血及黑便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难史。

血液系:无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耳鸣、晕厥、抽搐、意识障碍及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运动障碍、脱位、骨折史。其余见现病史。

外伤及手术史:1982年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无外伤史。

中毒及药物过敏史:无。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1952年入伍,经常在野外宿营,曾去过广州、福建、东北等地,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1956年转业来上海工作,已病休10年。吸烟40年,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烟2年。喜饮酒,每日100ml,近2年已少饮。30岁结婚,生育二女一男。妻健。

家族史父母分别于1948、1951年病故,死因不明,四个姐姐及子女三人均健康,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体温37.8℃,脉搏92±/min,呼吸24/min,血压17.3/9.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斜坡卧位,对答切题,体检合作。

皮肤无明显黄染,无皮疹、出血点、血管蛛及肝掌。毛发分布正常。

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的浅表淋巴结。

头部

头颅:无畸形,无压痛,无外伤及疤痕。头发略显灰花、有光泽,无秃发。

眼部:眉毛无脱落,睫毛无倒生。双眼睑无浮肿,眼球轻度突出,运动自如。结膜轻度充血,无水肿。巩膜轻度黄染,角膜透明。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应良好。

耳部:耳部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乳突无压痛,无耳垂纹,听力粗测正常。

鼻部:无鼻翼扇动,通气畅,鼻孔未见血痂,鼻中隔无偏曲,嗅觉无异常,鼻窦无压痛。

口腔:口唇轻度发绀、无疱疹,7∣6中龋。齿龈无肿胀、出血及溢脓。舌质红,苔黄腻。伸舌居中,舌肌无震颤。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后壁轻度充血,有少数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不肿大,无脓性分泌物。软腭运动对称,悬雍垂居中。

颈部柔软,对称,颈静脉怒张,未见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

胸部

胸廓无畸形,两侧对称,运动正常,肋弓角约90o,胸壁无静脉曲张及压痛。双侧乳头对称。

肺脏视诊:呼吸运动两侧一致,呼吸动度增强。

触诊:两侧呼吸运动相等,语颤一致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呈清音,肺下界位于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呼吸移动度4cm。

听诊: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异常呼吸音,双肩胛下区可闻少许细湿罗音,未闻胸膜摩擦音。

心脏:视诊:心尖搏动位于左腋前线第6肋间,搏动范围弥散。心前区无隆起。

触诊:心尖搏动位于左腋前线第6肋间处,与心前区均有抬举性冲动,心尖部并可触及舒张期震颤。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以向左下扩大为主,大小如右表。锁骨中线距离中线9cm。

右(cm)肋间左(cm)

2Ⅱ6

3Ⅲ7

4Ⅳ12

4Ⅴ13

听诊:心率120±/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向左腋下传导的全收缩期粗糙Ⅳ级吹风样杂音及局限性舒张中晚期Ⅳ级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闻及Ⅲ级收缩中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递减性杂音向胸骨下端传导。肺动脉瓣区及三尖瓣区均可闻及收缩期柔和Ⅰ级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吸气时不增强。p2=A2p2无亢进或分裂。无心包摩擦音。

腹部视诊:腹膨隆,两侧对称,腹壁静脉显露,腹式呼吸消失。未见肠型、蠕动波及异常搏动。左侧腹股沟上方可见长6cm斜形手术疤痕。

触诊:腹柔软,腹壁轻度水肿,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肋下10cm,剑突下13cm,质偏硬、边钝,表面光滑,有轻度压痛。脾肋下2cm,质中、边钝,胆囊、肾未触及。肝颈回流征阳性,腹围83cm。

叩诊:上腹呈鼓音,肝浊音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有轻度叩击痛。腹部有移动性浊音。

听诊:肠鸣音存在,不亢进,未闻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

外阴及肛门尿道口无溃疡、糜烂及分泌物。睾丸及附睾正常,无压痛。阴囊有水肿,但无充血、皲裂。肛门无肛裂及外痔。

脊柱及四肢

脊柱呈生理弯曲,各椎体无压痛。肋脊角无叩击痛。腰骶部有凹陷性浮肿。四肢无畸形,下肢凹陷性浮肿,无静脉曲张及溃疡,无杵状指、趾。关节无红肿,运动自如。有水冲脉、qiāng击音及毛细血管搏动。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存在。

神经系统肢体感觉正常,运动无障碍。肱二头肌腱、三头肌腱、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阴性,克尼格征阴性。

检验及其他检查

血像:红细胞4X1012/L,血红蛋白108g/L,白细胞计数14.5X109/L,中性81%,淋巴17%,单核2%。

X线:胸透示心影普遍增大,肺内有明显淤血征象,肺动脉圆锥突出,右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左膈肌被心影遮盖。

心电图:快速心房颤动,右室肥厚,ST-T改变,部分与洋地黄作用有关。

小结

患者男性,60岁,起病缓慢,病情进行性加重,病程较长,起病前有反复发热、咽痛及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史。22年来,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心悸、气急、浮肿等症状。并有慢性咳嗽、咯痰10年,痰白色泡沫样,每日30~50ml左右。体检发现T37.8℃,心尖部有舒张期震颤,心尖区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双期杂音,两肺底闻及细湿罗音,且有肝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白细胞计数14.5X109/L,中性81%,胸透见心影普遍增大,以向左下增大为主,伴有肺内淤血征象。心电图提示快速心房颤动,右室肥厚。

最后诊断(2016-3-12)初步诊断

同右1.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心房纤颤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级

2.心源性肝硬化

3.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

4.龋病7∣6

病程记录

2016-3-11

病人于上午10时入院。入院后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尿少,全身浮肿,心律不齐,心率120±/min,经心电图检查为心房纤颤,给予50%葡萄糖液20ml加去乙酰毛花甙丙0.4mg及呋喃苯胺酸(速尿)20mg静注,1小时后排尿200ml,心率100±/min,自觉症状稍有改善。

根据病史特点:起病缓慢,病情进行性加重,病程较长。起病前有反复发热、咽痛,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史。22年来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心慌、气急、浮肿等症状。体检发现心尖区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双期杂音,心尖区伴有舒张期震颤,故拟诊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

病人肝脾肿大、腹水、黄疸的原因,根据心脏病22年,全心衰10年,反复发生浮肿,而无肝炎、血吸虫病等病史,故考虑为慢性充血性心衰所致的心源性肝硬化。

病人心衰症状加重,通常与感染、风湿活动、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此次病人咳嗽、咯痰、低热、白细胞计数增高,原有慢性咳嗽、咯痰史10年,说明有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存在。同时病人长期应用地高辛0.25mg/d,仍有心衰加重,但无黄视、绿视、恶心、呕吐;心电图除心房纤颤外,无其他严重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现象,故考虑为洋地黄用量不足。

诊疗计划

1.查血沉、抗O及C反应蛋白、电解质、肝功能、HBsAg、AFp、血浆蛋白。

2.超声心动图、胸部正侧位吞钡X线摄片,肝、脾超声检查。

3.治疗原则强心,利尿,抗感染;慎用洋地黄,慎防过量。护理应注意卧床休息,低盐饮食,观察心率、心律及尿量。

马英/陈长春

2016-3-12今日上午牛主治医师查房,认为根据病史及体征可诊断为联合瓣膜病、慢性心衰、心源性肝硬化。此次心衰加重,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加重及饮食钠盐限制不严格而加重心脏负担有关。关于治疗方面,认为应卧床休息,充分供氧,控制钠盐,补充钾盐,加强抗感染,应用青、链霉素。地高辛仍服用维持量0.25mg/d,但患者心衰时间长,心肌情况和肝功能均差,尤其在与利尿剂合用时,应密切注意观察,警惕洋地

黄过量。上述意见均已执行。今日下午病人情况略有好转,呼吸较平稳,心率70~80/min,浮肿减轻。

(部分病程记录从略)

2016-3-27阶段小结

病人因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心衰、电源性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入院,入院后经青链霉素抗感染及强心、利尿等治疗2周,目前无咳嗽、咯痰、发热,心悸、气急改善,尚能平卧。体检:两肺底细湿罗音消失,心律仍不齐,心率72±/min,腰骶部及阴囊水肿消退,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腹围缩小至75cm。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房、左室、右室及右室流出道扩大,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主动脉瓣开放振幅减低。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23.9μmol/L(1.4mg),z

nTT14U,γ-GT128U,血浆总蛋白量50g/L,白蛋白20g/L,球蛋白30g/L,HBsAg阴性.B型超声检查肝内未见占位性病变.以上各项检查结果,支持上述诊断.今后应继续卧床休息,严格限制钠盐,应用地高辛、利尿剂、注意观察心律、心率变化及尿量。

马英/陈长春

2016-3-31交班记录

患者男性,60岁,因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充血性心衰、心源性肝硬化及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于2016年3月11日入院。入院时病人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尿少,全身浮肿明显,同时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经青、链霉素治疗2周,还应用了地高辛、利尿剂,目前无发热,气急、心悸改善,尚能平卧。检查:双肺底细湿罗音消失,心率72±/min,腰骶部及阴囊水肿消退,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腹围由入院时83cm缩小于75cm。心电图仍为心房纤颤。治疗以卧床休息、限制钠盐、应用利尿剂及维持量地高辛为主,注意观察心律、心率及尿量变化。因长期患病,病人情绪低落,思想悲观,应注意安慰及生活照顾。

马英/陈长春

2016-4-1接班记录

患者因风湿性联合瓣膜病、心衰、心源性肝硬化,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入院。入院后经青、链霉素抗感染及地高辛、利尿药治疗,感染控制,心衰基本纠正。目前病人无发热,无咳嗽、咯痰,心悸、气急改善,尚不能平卧。体格:巩膜轻度黄染,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律绝对不齐,心率72±/min

,心尖区及全收缩期Ⅳ级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Ⅳ杂音,主动脉区闻及全收缩期Ⅳ级喷射性杂音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p2无分裂、亢进。腹部平坦,未触及包块,无压痛,肝肋下10cm,剑突下13cm,质偏硬,边钝,表面光滑、无结节,无压痛。脾肋下2cm,质中、边钝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腰骶部及阴囊无水肿。治疗仍以地高辛0.25mg/d维持,辅以利尿剂,注意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有低蛋白症存在,考虑酌给蛋白制剂。病人现有悲观情绪,对治疗丧失信心,须耐心解释,给予安慰。

周光伟/吴亚程

2016-4-15出院记录

患者辛志刚,男性,60岁,因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浮肿22年余,加重2月余,于2016-3-11入院,2016-4-15病情改善出院,共住院35天。

病人入院时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尿少,全身浮肿明显,同时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入院后给青、链霉素治疗2周,同时用强心、利尿等药物,辅以支持治疗,感染已控制,心衰基本纠正。目前病人无发热,无咳嗽、咯痰,心悸、气急改善,已能平卧,双肺底细湿罗音消失,心率72±/min,心律绝对不齐。肝肋下9cm,质偏硬。脾肋下2cm,质中边钝。腰骶部及阴囊水肿消退,双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浮肿,腹围缩小至75cm。

出院诊断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②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③慢性支气管炎感染加重;④龋病7∣6。

出院时嘱咐继续服维持量地高辛0.25mg/d及间歇服利尿剂。防止呼吸道感染,注意休息、防寒,严格限制钠盐摄入。

周光伟/吴亚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7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