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 工作计划 |

【www.guakaob.com--工作计划】

2013年度新关村文化工作计划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一篇

2013年度关村文化工作计划

2013年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形势、探索新路径、实现全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加强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村文化室的建设。巩固、提高、充实现有的,不断提高在硬件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力求设备完善、功能齐全,能够向广大村民提供图书、报刊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影视欣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增新图书、报刊为广大农村民服务。

二、继续做好春节送温暖活动。

三、配合村文艺队积极参加三八节文艺活动。

四、配合村团支部开展学雷锋、五四青年节等活动。

五、配合村党支部举行七一建党节活动。

六、积极参与重阳敬老活动。

南宝乡龙洞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工作计划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二篇

南宝乡龙洞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组织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特制定《南宝乡龙洞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按照邛崃市363工作计划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创新引领,努力创建和谐幸福家园。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村现有综合文化活动室调动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热情,从而把全体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二、目标和原则

我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一直很大,农村历史文化积淀也特别丰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激发乡村文化活动的主创性,积极使用综合文化活动室,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对村民进行科普培训、农技推广、计算机普及。

三、组织机构

1、为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杨国军

副组长:邓世芳 吕云秀

成 员:杨亨志、祝德荣、王良华、杨中伍、高正权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1)进一步搞好综合文化活动工作。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利用投影、电视、电脑进行农村科普;农技推广;共享工程的日常维护和开放;农家

书屋建设;村级文化室建设;农民群众自娱活动的组织和辅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

(2)及时将村开展的活动进行收集,同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发现推出文艺人才,挖掘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提升农村的文化品位。

2、工作要求

提升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力度,推广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使其能真正发挥作用。

具体要求如下:

(1)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在全村范围内大力宣传文化活动室,使全村村民进一步了解综合文化室的功能,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

(2)举办文化活动、农家书屋读书活动,使群众融入到文化活动和学习氛围当中来,提高群众的精神需求。

(3)组织电影放映工作,全年不少于10次。

(4)文化活动室常年开放、图书阅览室年开放200天以上。

(5)每年举办培训班、讲座不少于2次,培训人员200人以上,每年出宣传橱窗和板报6期。

(6)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筹措,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文化活动经费。。

龙洞村村委会

2012年2月16日

村级文化活动室开展文化活动情况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三篇

村级文化活动室开展文化活动情况【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徐望镇目前配发了文化活动器材的的村:草塘村、余王村、五郎村、汪洋村、吴营村、利木村、三郊村。器材主要是:服装、打击乐器和民族乐器,各村都建立了台帐,并确定专人负责。

目前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因为大部分在村委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民前往活动的热情,使得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在丰富村民文化的同时,各村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增添一些娱乐器材,更能促进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增强农村文化活动氛围。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参与性使其逐渐成为“村民文化”引领者。

附:汪洋村村级文化活动图片

2013年10月17日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四篇

新华街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新农村、新农民、新家庭、新风尚”的建设要求,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快新型人口文化和生育文化的建设进程。现结合我街实际,制定如下文化大院活动计划: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口文化大院”建设为载体,为广大村(居)民传播科技致富知识、宣传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逐步改善社会文化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 活动目标

根据要求,结合我街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群众的需求,举办多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版面展览、书法大赛、听广播、看影碟、电影、为群众集体等活动,使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三、 活动安排

一、 每季举办一次教育培训,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通过文化大院这个平台,积极举办各类科学培训班,邀请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科技实用知识讲座,普及科普知识,传授农业科学技术,提供科技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邀请计生方面的专家,定期开展生殖健康知识讲座,积极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二、 每月组织一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村(居)人口文化大院设立棋牌室、阅览室、电教室,配备相关文化娱乐设施,使群众在空闲时间、茶余饭后都能聚集到文化大院,甩几把扑克,下几盘棋,读读书,看看报,即密切了群众邻里之间的关系,又有效避免了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在文化娱乐的同时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 发挥计生服务功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每半年组织一次育龄群众健康体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充分利用村级人口文化大院计生咨询服务室环境温馨、设施规范的优势,邀请卫生医学专家、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定期为育龄群众健康体检,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2014年度孙集镇综合文化站工作计划安排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五篇

2014年度孙集镇综合文化站工作计划安排

一、做好民生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常免费开放工作

(一)服务设施

1、综合文化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其站舍主要用于公益性文化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改变其场地和设施用途,向群众免费开放面积占站舍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80%。

2、综合文化站多功能厅、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化娱乐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应免费开放。站内施设备完整无缺,始终保持站内外环境整洁,窗明几净。

3、综合文化站应有规范醒目的站名牌,门厅内有功能室分布图,开放时间、免费项目、使用方法、便民措施等各类信息应当在站内醒目位置公告,文字和标示符合规范。

4、综合文化站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完好,消防通道畅通,标示明显,保证各类设施运行安全。

5、综合文化站要在醒目的位置设立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每年定期开展群众满意率测评活动。

6、公共电子阅览室要遵循公益性原则,免费对群众开放,不得承包经营,开放时间与综合文化站一致。要关注读者的上网情况,未成年人上网须征得监护人同意。

(二)服务内容

1、综合文化站每年开放时间累计不少于300天,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节假日期间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应当正常开放。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1)我站自行扶持文艺团队1支,文化站负责人员筛选、团队构成和业务指导工作。文艺团队人员要求必须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当地文艺人才。

(2)我镇综合文化站组织1支文化宣传小分队。结合每月宣传主题,全年利用文化宣传小分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0场。 一是我站与文化宣传小分队签订演出合同;

二是保证演出时间每场不少于60分钟;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三是确保节目质量。提倡原创作品,文化站要组织文化宣传小分队创作关于普及传承文化知识、加强道德建设内容的文艺作品,作品主要是戏曲“泗州戏”;【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四是文化宣传小分队人员一般保持8人:

五是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方案,做好演出活动文字和声像记录的整理等;

六是文化宣传小分队的演出节目单、参演人员名单、演出合同等要上报中心备案。

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年服务不少于3000人次。

4、开展阵地宣传活动。我镇综合文化站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橱窗、文化墙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每月围绕当月主题编写宣传内容一期。全年不少于9期。

二、做好民生工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任务的落实工作

(一)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的运行维护,指导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每年开展相关活动不少于12次。

(二)指导村级农家书屋正常运行及读书活动开展。每年开展读书活动不少于2次。

(三)配合文化事业发展中心落实每村每年不少于2场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1、文化站要监督落实演出计划,负责安排演出地点、演出时间,组织观众等;

2、文化站负责同志要在演出回执单上签字,加盖公章,落实群众代表签字、联系方式等,确保全年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我镇综合文化站要利用文化宣传小分队每村演出2场。文化站要与演出小分队签订演出合同,确保节目质量、演出时间、参演人数等,充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五)配合文化事业发展中心落实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监督电影放映企业开展放映活动,确保每村每年12场的电影放映任务。文化站负责落实电影放映回执单等督查回访事项。

(六)配合体育事业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农村体育活动,协助实施单位以普及推广五禽戏健身运动为主,结合中老年人和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开展多样化的体育健身活动,确保每村每年完成不少于6次体育活动任务。文化站负责落实体育活动回执单等督查回访事项。

三、做好文化民生工程相关其他工作

(一)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做好美好乡村文化项目建设、文化氛围营造以及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工程。综合文化站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将科学、文明、进步的传统道德、文化礼仪、生育文化、健康理念、环保意识、法律知识、保健常识、食品安全知识等,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机地融入到美好乡村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中。

(二)做好统计信息报送工作

1、文化站要在每月25日前上报当月报表;

2、每月报送工作信息不少于2篇。

(三)完善档案管理

资料齐全,归档有序,管理规范。要做到细、实、准、全、精等,确保不缺项、不漏项。

2016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六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下达我县的经费预算,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2016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现呈报贵厅,请予审批。

一、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成立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组织各公益性文化机构相关考核工作。

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督促检查,负责经费的审批、划拨等工作。

二、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已建、综合文化站补充配备4台电脑,1套音箱,2个电视机,1台投影仪;以农家书屋工程为载体,重点打造3个特色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共计178个村文化活动室配备电脑、音箱等设备;新建4个公共电子阅报屏建设,48个社区书屋更新补充书籍;镇综合文化站特色文化广场建设,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建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2、推进县广播影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2个乡镇固定电影放映点,2个村级固定电影放映点;建设76个行政村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181个行政村运维工程;建设150个农村电视“户户通”工程,1554个农村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工程(含县电视台运行维护费30万元)。

三、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建立文化服务机构下乡常态机制,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建立并实施群众文体辅导员进社区(农村)、包片辅导制度,每年免费为群众演出、举办各类活动30场(次)以上,乡镇文体辅导员每月一次深入乡(镇)、社区和农村开展培训、辅导、调研,购买优秀的电影片源20个,举办大型群众展演活动8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3次。举办乡镇基层文化骨干培训2次,培训人次140人次,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开展演出、展览、培训等文化艺术活动2次以上。

四、严格资金管理

财政资金支付依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拨款。各建设单位对专项资金实行分账明细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依照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审计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文化和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跟踪问效,对查实的违纪违规问题,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其他有关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五、加强项目监管

文化和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项目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在当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项目完成后,做好验收和绩效评价工作。

2016年文化活动安排方案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七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全县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县乡机关党建年”活动开展和沂蒙文化名城建设,现就2016年文化活动安排提出如下方案。

一、活动宗旨

文化活动开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主、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遵循“自愿、普及、多样、灵活、节俭”的原则,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工作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为沂蒙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机关党建年活动提供文化支撑。

二、重点任务

2016年,围绕宣传党的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重要主题,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搭建丰富的文化展示平台,使文化活动参与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表演更加精彩,群众更加满意。

(一)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立足各自职责,以文化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送美术、音乐、戏剧、电影和图书下乡,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农村。县文广新局在“一村一年一场戏”的基础上,扩大送戏到村覆盖面,逐步向自然村延伸,争取演出400场以上。要采取业务上辅导、政策上支持、物质上援助等形式,逐步探索文化下乡的新路径,建立以本土文艺团队为骨干,其他社会演出团体为补充,多种所有制、多种演出团体和多种演艺形式有机结合的农村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各乡镇街区要通过政府采购或委托、承包等方式确定承接演出团体,根据农村生产和群众需求合理安排演出。要优先选用本辖区演出团体,大力培植庄户剧团,让老百姓身边人演身边戏,扩大群众参与度,提升群众满意率,更多地培养基层文艺骨干。要加强演出队伍建设,2016年每个乡镇街区组建或培植2-3支有一定编排能力、有相对固定演职人员的庄户剧团,每个剧团要有20个以上较高质量、生活气息浓厚的节目。县文广新局根据队伍建设和演出情况统筹落实“一村一年一场戏”配套经费。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区

活动时间:3月—12月

(二)“山村小事”微电影大赛。为发现微电影创意人才,创作并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展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成果,从即日起,面向全县征集作品,举办微电影大赛。参赛作品时长25分钟以内,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围绕反映我县乡村治理体系、四德建设、城乡环境整治、两区同建、创业致富等题材和原创作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发动干部职工参与微电影创作、拍摄,每个乡镇街区至少报送1部微电影作品。要认真组织人员开展创作,让群众演、群众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作品报送时间截止到9月20日,优秀作品在电视台播放,并在国庆节期间进行表彰。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区县直有关单位

活动时间:3月—9月30日

(三)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组织专场文艺演出,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1、庆五·一“中国梦·劳动者之歌”职工文艺演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各企业工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打造企业文化精品。各企业要立足实际,广泛开展职工艺术节、体育赛事、车间文化展示等活动,实现“年有计划,月有活动,周有亮点,日有笑声”的目标,展现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和精神面貌,让企业文化产生凝聚力、转化为生产力。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城北文化广场举办庆五·一“中国梦·劳动者之歌”职工文艺演出,各企业可组织专场演出,也可以提报2—3个节目参加联合展演。演出节目内容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弘扬主旋律。要体现群众性和广泛参与性,主要形式有声乐、器乐、舞蹈、曲艺、戏曲等,突出语言类节目。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总工会县文广新局

活动时间:4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2、庆六·一“放飞梦想”文化活动。举办全县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文艺汇演。各学校、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六·一文化演出活动,并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县汇演。

牵头单位:县妇联

活动时间:5月下旬—6月1日

3、庆七·一“我为党旗添光彩”歌咏晚会。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机关党建年”活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积极组织机关干部举办文艺晚会、职工讲坛、美术书法展示等活动,营造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七·一期间,在城北文化广场举办“我为党旗添光彩”歌咏晚会,以“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主题,以艺术形式展现党建成效、创新成果和党员服务发展中的典型事迹,以大合唱、节目汇演等形式,歌颂党员先锋、践诺典型和弘扬时代精神。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活动时间:6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4、暑期青少年器乐大赛。暑假期间,举办全县首届青少年器乐大赛,推动青少年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大赛以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展示青少年文艺素养为宗旨,以比赛的形式活跃群众暑期生活,为青少年提供展现文化修养的舞台。

牵头单位:团县委县教体局

活动时间:8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或刘洪文化园)

5、庆祝八·一建军节专场文艺晚会。组织全县文艺团体创作节目,深入驻蒙部队慰问演出,让部队官兵切身感受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人民的拥军传统。组织庆祝“八·一”建军节专场文艺晚会,围绕庆祝“八·一”建军节88华诞,展示人民军队的风采,军民联欢共度建军节。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活动时间:7月下旬

活动地点:驻军部队驻地城北文化广场

6、迎国庆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国庆节前,举办广场舞大赛、微电影颁奖汇演、庄户剧团展演、专场文艺演出等迎国庆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各乡镇街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动员,广泛参与,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及辖区群众踊跃参加。节目不拘形式,内容健康,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各乡镇街区要利用综合文化站、文化小广场、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开展迎国庆系列文化活动,并推荐优秀节目参加全县汇演。要根据农村特点,以加强邻里沟通为重点,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健身舞队、合唱队、秧歌队等社区活动。

县文广新局、县体育运动中心、县妇联扶持和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广场健身舞队、秧歌队、合唱队,推广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创编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要积极培养活动领军人才,引导广场健身舞跳得更加文明健康、秧歌队更加活泼有序、合唱队唱得更专业上档次。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时间安排:9月下旬

活动地点:城北文化广场

(四)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活动。整合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定期发布免费服务信息,通过免费培训、免费观影、免费办展、免费开放等形式,让群众广泛享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化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县文化馆要加强文艺创作,组织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搞好节日期间群众文化培训辅导。县图书馆要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延长图书借阅、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开放时间。以县图书馆为依托,建立尼山书院,形成“图书馆+书院”文化服务架构,传播国学文化。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发挥应有的社会职能;要组织当地文艺骨干、民间艺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指导村级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规范开放。

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

活动时间:全年

活动地点: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

(五)百场文艺辅导培训活动。多形式、多举措培养乡土文化名人、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吸引更多的文化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采取到基层分批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各类文艺骨干的培训,提高业务骨干的业务素质和辅导能力。扶持我县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培养文化志愿者队伍,逐步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

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县文联

活动时间:3月—12月底

活动地点:县文化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

文化小广场乡村大舞台

(六)文化品牌塑造活动。各乡镇街区、县直各企事业单位要提供文化活动载体,拓宽活动渠道,丰富活动内容,扩大群众参与面,展示多部门、多层次的文化成果。开展桃文化旅游节、民间秧歌赛、民俗年会、八仙灯展演活动、春节联欢晚会等,推进公共文化活动系列特色品牌建设。各乡镇街区分别培树1-2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县旅游局

县广播电视台

(七)文艺创作活动。采取内部培养、推荐上级培训、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通过举办文化站长培训、文艺座谈会、小品小戏创作研讨会、书画名家创作联谊活动、庄户剧团交流培训会等,年内至少培训县、乡镇街区、村居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300人,每个村居社区、每个县直部门每年要编排2—3个不同形式的原创文艺节目。鼓励各乡镇街区、各企事业单位发挥行业特色,成立行业艺术团、合唱团、舞蹈队、器乐团等;支持群众成立文化团体,积极创作编排具有“本土味”的优秀作品,发现优秀文化人才。积极鼓励各协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着力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戏曲、音乐、舞蹈等方面加强创作力量,开展文化服务。积极推出和包装本土知名画家、作家、诗人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

三、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各乡镇街区、县直各企事业单位和村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关心过问,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靠上,认真组织,及早策划部署,扎实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各乡镇街区在明确文化专干、明确专人负责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政策倾斜,进一步鼓励辖区文艺爱好者、文艺志愿者成立民间文艺队伍,开展经常性的文艺演出活动。各综合文化站要加强对村居社区文化活动的日常指导监督,使村居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保证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每个村居社区要建立1支以上的文艺队伍,并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活动计划,逐步实现每周一次排练、每月一次集中演出,发掘培养人才、锻炼提升队伍,丰富群众生活。

(二)突出特色,保证质量。要把各类文化活动与我县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既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又注重形式的多样化;既有群众性,又突出时代特征,用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文化内容占领文化阵地,真正达到凝聚人心、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活力的热情。县文化馆要摸索建立服务指导机制,加强对民间文艺队伍创作表演活动的指导,不断提高村居社区文艺队伍、文艺爱好者的创作表演水平。乡镇综合文化站加强对文艺队伍日常排练与节目编排的指导,尤其在挖掘本土人才、创造原创作品上下功夫。

(三)通力配合,有序开展。活动的主承办单位要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制分工,严格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警、安监、交通、城管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密切配合,认真落实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障各项文化活动顺利进行。

(四)厉行节约,注重实效。要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讲求活动的实际效果。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明确专人负责文化活动宣传,注意保留活动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及时上报活动信息,并主动邀请新闻媒体进行跟踪报道。要定期梳理总结活动开展情况,积极树立和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打造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县新闻中心、广播电视台、县政府网站、连线等宣传媒体要精心组织好对2016年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认真谋划,制定科学详细的工作方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程跟踪报道,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要积极与上级新闻媒体联系,加大在省、市新闻媒体宣传力度,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六)加强考核,有效激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研究制定群众文化活动考评标准,对各乡镇街区、各企事业单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结合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展演情况,将检查评价结果纳入全县宣传文化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作为对各乡镇街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2015农村文化活动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八篇

第1篇:农村文化活动“火”农家

疏勒12月3日讯通讯员陈在桥报道:近日,疏勒县巴仁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下乡活动,村民吐地?马木提高兴地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条件好了,冬天我们大家都到村文化活动室(建议改为村阵地或村委会,文化室干不了这么多的事)来,看书、唱歌、跳舞,打打排球、篮球,锻炼身体很有好处(建议改为群众文化生活可是丰富)。”眼下,已进入冬闲时节(建议删除),该乡党委充分利用(建议加个冬季)农闲时节,组织(建议加群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各族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建议删掉),还更加充实了农民冬闲时间的精神生活(建议改为以多元素文化生活有效充实了农民冬闲时节的精神生活)。

据悉(了解),近(近几年来)年来该(巴仁)乡党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断加强村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节目,用健康文明而又喜闻乐见的活动占领(加乡村)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文化阵地打造成了“宣传、娱乐、沟通”为一体的活动场所。目前,该乡已有10个村建立起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不但(全方位)满足了农民群众求知、求乐的需求,也有力地(多举措)助推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2篇:乡村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这次我所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我就生活在农村,并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对这次的实践进行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在前几年我们吉翁村乡村文化活动很少进行,并没有太多的组织。

然而其原因如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量少。我市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

2、年龄大。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

4、经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5、主动性弱。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

6、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撂荒”,因此,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簿弱,缺乏活动场所

及必要的器材,乡镇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

3、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市文化馆负责对全市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

3、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力量,建议在分配艺术院校毕业生时,优先满足农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4、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力求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5、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秧歌会演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

但近年来,伴随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日益丰富,为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一方面,各类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家庭

之间、邻里之间、乡邻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使人民群众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还行之有效地杜绝了长期以来聚众赌博的恶风陋习,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3篇: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组织开展乡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特制定《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乡镇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推进文化创新。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庆元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热情,从而把全体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

二、目标和原则

我乡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一直很大,农村历史文化积淀也特别丰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激发乡村文化活动的主创性,积极打造我乡特色农村文化,提高我乡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水平是我们的目标。多年来,乡文化活动主要是立足本土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乡村文化活动新思路,进一步加强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力度,在考虑本乡实际,充分汲取乡土精华,充分吸纳农村文化成果,积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

三、组织机构

1、为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开展,特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杨勇

副组长:田云钗韦清莽

成员:张全中、郭亚林、周敬、马光琼、李兴佑、陆万军。

2、根据各村具体情况成立业务指导小组,分配到各村负责具体文化业务指导工作。

张全中负责玉龙村,郭亚林负责龙马村、周敬负责龙园村、马光琼负责龙溪村、李兴佑负责汇龙村、陆万军负责飞龙村

四、实施步骤

1、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1)各村负责人要进一步搞好文化工作。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农村科普;农技推广;共享工程的日常维护和开放;农家书屋建设;村级文化室建设;农民群众自娱活动的组织和辅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和保护。

(2)各村负责人要及时将村开展的活动进行收集,同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如

何发现推出文艺人才,挖掘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提升农村的文化品位。

2、工作要求

要高标准、高起点,提升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力度,采取引进、挖掘、创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好有文化、懂艺术、会技艺的综合人才,创作出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民间风情和现代生活气息的艺术精品。各业务指导员要积极指导帮助。

具体要求如下:

(1)文艺节目:各村必须尽快组织策划创编一至两个优秀的艺术精品节目参演。各村要认真计划组织排练,参加的农民文化节目时间不超过七分钟,节目形式多样,如民间歌舞、戏剧表演、山歌对唱、民间绝活表演等。

(2)农民摄影、书画、工艺作品展

在农民摄影、书画、工艺作品展三个展览项目上,每个项目各村推选出五件作品选评参展。作品具体规格要求如下:

摄影作品规格:10英寸(最长边为10英寸(25厘米)),黑白彩色均可。

书画作品规格:书法、国画,作品尺寸:4尺对开式,4尺三开。

农民工艺作品展:根雕、木雕、竹雕、刺绣、灯彩、剪纸等。作品以轻巧易搬运为主。

(3)各村同时组建一支篮球队和乒乓球队。

(4)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筹措,乡以全部财政支持。

第4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之后,各地的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加强文化建设对于我们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一个国家的兴盛,不仅仅只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文化方面的匮乏,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小康社会的实现,更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笔者深深感受到,作为民族之灵、兴国之魂,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处于被淡忘的状态,尤其是在农村。在当下农村,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反的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趋于停滞,这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难点是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满足人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繁多,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

二是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三是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

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逐步完备各项制度,健全农村文化评价机制,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时。同时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将基层文化建设植

根于人民群众中,将文化建设过程当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来抓,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根本。首先,各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其次,积极发展民间优秀文化队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都有自己的民间艺人,他们创造的文化形式与百姓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也是最受百姓喜闻乐见的。定期对这些草根文化队伍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比赛,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能够保证这些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将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各具特色的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2016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村级公共文化活动计划 第九篇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深入部分乡镇村,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

近年来,我们抢抓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机遇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围绕“活动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组织规范有序、社会风尚良好”的目标,遵循整体部署、阶段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和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基层文化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全县上下紧抓国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站房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内设“三室一厅”(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同时作为共享工程服务中心,12个乡镇均配置了3台以上电脑、1台投影仪、1台易播宝,其中有8个乡镇配备了卫星三级站。全县192个村(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配备了兼职管理员;高标准建成农家书屋147个,每个书屋配有标准书柜5组,报刊架1个,实用图书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报刊杂志30种以及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全县共有27户市级、101户县级、1360户乡镇级文化科技中心户。每个社区至少有1户文化科技中心户及1名文化信息员。这些由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科技中心户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健身娱乐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组织各村、居委会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经常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到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农家大院。全县每年送科技下乡达100多场次,送戏下乡达15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达2000多场次,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的组织和阵地作用,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自2016年开始,全县开展了三次电视歌手大赛,每次大赛均吸引数千城乡群众参与,屈乡大地处处歌声飞扬,群众性文化活动由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每三年一届的民间文艺汇演,也使一些沉寂多年的优秀民俗文化得以发掘,并绽放异彩。如民俗表演《开山号子》、《陪郎“四十八”揖》、《正月十五烧毛狗》、《灵牛耕地》,薅草锣鼓《象牙床》,山歌对唱《车风斗》,杨林堂鼓等,这些节目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搬上舞台就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广为流传。目前,全县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政府连续表彰了三批48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2016年,屈原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除此之外,茅坪、归州、沙镇溪等乡镇还投资数万元举办农民运动会或专场文艺汇演,广受群众欢迎。各乡镇的广场文化、节日文化蓬勃兴起,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文化成果的享受者,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注重在农民中发掘人才,建立起稳定的骨干队伍,逐步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华,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艺人传授、集中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基层文化骨干,涌现出了一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节目和民间艺人。全县大大小小的民间艺术社团有40多个,大多由农民自筹资金、自置道具组建而成的业余剧团、文艺队、戏班子。这些社团活跃乡村,为农村的婚丧嫁娶及重大节庆提供演出服务,走出了一条以艺养艺,市场促艺的新路子。比如,杨林桥镇的民间文化能人组建了2支民间艺术表演团队,1个文艺节目策划工作室,全年开展演出活动达50多场次。梅家河、九畹溪等乡镇的民间艺人自发组建的文艺社团,年创收达数万元。这些文化社团的演出节目涵盖歌舞、小品、秧歌、皮影戏、吹打乐等特色艺种,原汁原味、诙谐幽默,颇受农民的青睐。

二、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观念滞后。部分领导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依然存在,“只要经济搞上去了,一俊可以遮百丑”的观念依然存在。文化工作“排不上号,摆不上位”,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钱紧了扔掉”的现象。还有的片面的认为:“文化工作是吹吹打打,蹦蹦跳跳,可要可不要”,因此“上面检查装装样,任务来了一阵风,风头一过无影踪”。诸如此类,种种错误认识,导致文化工作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二)农村文化阵地总量偏少。近年来,在各级文化政策的惠顾下,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虽然都完成了兴建或维修改造的任务,但内部配套设施有限,利用效率不高。村级普遍存在“阵地少、活动少、设施差”的现状。部分村里的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多年未购进新书,现有图书陈旧破损,内容过时,少有人借阅。少数村虽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但因其设施简陋、设备陈旧而少有人光顾。这些现象,非库区乡镇较之库区乡镇,经济弱乡镇较之经济强乡镇,显得更为突出。截至目前,全县只有20%的村建有文化广场,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占全县农户的比例尚不足1%。这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农村文化队伍十分薄弱。乡镇文化干部绝大多数为兼职,主要在节日期间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平时主要精力忙于其他工作;有的文化专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陈旧,整体素质不高,在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不到应有的职能作用。由于待遇偏低,条件较差,难以吸引优秀的年轻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这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四)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低,农民群众文化增收的意识淡薄,渠道单一,许多民间艺术品、工艺品自产自用,很少进入市场流通,商品转化率低,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民俗文化活动大都由农民自发组织,没有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民俗旅游项目;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缺乏规划指导,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没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加快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巩固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广大农民群众树立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形成和谐的思想与文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建好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支持”。当前,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仍然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县、乡两级要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在经济不断发展、财政不断增长的同时,逐年提高在这方面的投入比例。要继续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同时,要把项目带动战略引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一些投资大、影响大的建设项目,可实行招商引资,采取商业化运作,推动一批公共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二是要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有财力条件、有工作基础、有工作积极性的乡、村、农户率先建立一批质量较高、活动较正常的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中心户。以点带面,通过建成一批巩固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逐步在全县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阵地。三是要坚持“综合利用、资源共享”。集镇中心村可与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共同使用”,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并明确一名村干部为文化协管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充分发挥阵地的实际效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所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

(二)拓展文化内涵。根据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一要丰富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节庆日、农闲等时机开展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把经常性、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时间上,要把“三下乡”与“常下乡”相结合;在文艺风格上,要将传统节目与现代节目相结合;在文艺内容上,要将民俗表演与政策形势宣传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又增长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知识,提高依法致富的本领,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要深化创建活动。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的文化活动,倡导形成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风尚。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通过送戏、送图书、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文艺活动等形式,推进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的创建工作,积极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要培育典型特色。通过特色文化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对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要保护好、发展好,对民间文化资源要系统挖掘、整理,按照“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开发利用”的方针,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工作,研究开发保护传承屈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好高龄艺人,特别是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民间艺人,对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建立传承机制。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抓手,原生态文化保护区为基础,优秀民间艺人和代表性传承人为重点,文化中心户为阵地,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原生态文化网络体系。要积极开发具有当地传统和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创新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开发文化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四是倡导自办文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持民间文艺队伍或个体办的文化实体,支持农民自办书社、演出队,促进农民自办文化的健康发展。力争到2016年,全县每个乡镇甚至行政村都有业余文艺队伍,最终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民间文艺队伍、个体办的文化实体为补充,逐步形成文化网络,因地制宜地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创新文化体制。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靠外部支持,而且也要通过对现有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一要深化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屈原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文化中的主导作用。要不断深化文化单位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的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要理顺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达到“管人、管钱、管事”的统一,人员编制进入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纳入全额财政供给,解决其后顾之忧;活动经费按照有关政策列进县财政预算的“盘子”,由县财政按渠道拨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团等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活跃农村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二是要多方支持。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对于现有民间艺术团体。如皮影戏剧团、花鼓戏剧团、龙狮演出队等,要大力支持其以市场运作方式,与旅游景区、婚庆公司嫁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三是要规范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成立文化市场执法大队,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物印刷和销售、网吧等方面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

(四)建好文化队伍。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馆)至少有一名专职干部和相应的兼职干部。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化组织的职能作用。一要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素质。要经常组织文化工作者、文艺专职人员深入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积累生活、激发灵感,为广大农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二要发挥好“文化协管员”的作用。村级文化协管员是最基层的专门从事文化管理的队伍,要通过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辅导和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每年举办若干期农村文体骨干培训班,不断拓宽乡镇文化干部的知识层面,提高文化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思想正、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强化对乡镇和村级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文体部门的职能作用。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注意发现、培育农民文化骨干和带头人,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特别是要发挥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活跃在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乡土艺术家”的作用,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79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