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www.guakaob.com--工作计划】

2013退耕还林工作总结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一篇

成都市龙泉驿区

2013年退耕还林工作总结

我区在实施2013年退耕还林工程工作上,成效显著,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

一、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巩固:

1.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全面巩固,无复耕、乱砍乱伐现象发生,70%退耕还林已郁闭成林。通过自查,退耕还林地面积保存率为100%,退耕还林地面积合格率达到98.34%。

二、国家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得到全面实施,

国家下达的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到退耕农户账户。今年下达补助面积13362.56亩,补助资金168.53万元,元,我们通过全面自查核实,实际补助退耕还林面积13362.56亩,实际发放补助资金167.032元,结余政策补助资金1.498万元留存退耕还林专户。核实退耕还林补助到期面积1637.44亩,全部为2002、2003年退耕的经济林。所有退耕还林地全部按照每亩105元的生活补助和20元/亩的管护费,由退耕还林工程区乡镇财政所采用 “一卡通”方式发放的退耕农户账户,国家补助政策兑现率为100%,兑现准确率100%。

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全面完成:

(一)2012年国家专项建设:

成都市发改委(成发改农经【2012】606号)下达我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任务为营造短周期工业原料林3000

亩,低产低效林改造4347亩、后续产业家禽圈舍建设1146平方米。 上述计划任务已全部实施。

1、低效林改造为新植核桃4347m亩:由项目牵头单位区农村发展局在2012年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公开招标采购良种早实“川香”核桃嫁接苗11万株,2012年冬、2013年春在项目乡镇万兴乡、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栽植完成,但由于2012年冬至2013年春持续5个月特大干旱,致使我区栽植的4347亩核桃成活率非常低,平均成活率在10%以下。我区已积极采取措施补救,在2013年11月由区退耕办统一安排,按每亩补助200元标准,由项目乡镇组织采购核桃苗进行补植,现已完成柏合镇、山泉镇、茶店镇项目区的补植,准备在2014年春在万兴乡进行全面补植,以期达到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

2、短周期工业原料林3000亩项目一是由国营大兴苗圃在洛带镇青林村营造生态林2500亩,二是由万兴乡政府组织退耕农户在万兴乡鲤鱼村营造竹柳等工业原料林524.09亩,已经全部实施完成。

3、后续产业家禽圈舍新(改、扩)建1146平方米,由山泉镇政府组织联合村22户退耕农户自行实施,已全面完成并通过区级验收。

(二)2013年国家专项建设:

成都市发改委(成发改农经„2013‟780 号)下达我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任务为后续产业家禽圈舍建设22859

平方米、家畜圈舍建设7000平方米,经我区申请,市退耕办批准(成天退办„2013‟3号)将7000平方米家畜圈舍调整为丰产措施7000亩,上述各项目建设任务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

1、今年的国家专项全部为后续产业,已经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编制,并通过市级审批,正在组织实施。

2、家禽圈舍建设22859平方米已全部落实到洪安镇、洛带镇、同安街道三个乡镇,洛带镇、同安街道已经完成建设任务;

3、丰产措施7000亩,由项目牵头单位区农村发展局通过政府采购程序完成有机无机复合肥的采购。公开招标采购有机无机复合肥353.54吨,实际使用中央资金70万元;项目在龙泉驿区所有退耕还林工程区乡镇的部分村组实施,我们采取为项目区退耕还林地按每亩50公斤标准免费发放复合肥,指导退耕农户科学施肥方式,共计实施面积7070.8亩,超计划70.8亩。截止2013年11月20日所有肥料已送达项目乡镇,各乡镇正在组织发放到退耕农户。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市级配套项目全面完成: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下达龙泉驿区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市级配套项目建设任务为林下生态鸡养殖5万只、低效林改造600亩、退耕农户技能培训2000人次。

1、林下生态鸡养殖

该项目计划林下养殖生态鸡5万只,使用市级专项资金50万元。项目由区农村发展局牵头组织实施,通过政府采购竞

争性谈判方式完成鸡苗采购5万只,该项目实际使用资金108.8万元,其中市级专项资金50万元,区级配套专项资金33.8万元,其余25万元由养殖农户自筹。该项目根据退耕还林工程区乡镇申请,区退耕办确定项目实施乡镇,乡镇确定项目实施的村,项目实施村的所有退耕农户均可养殖,退耕农户也可委托其他农户代养,项目由政府采购中标单位成都市龙泉虹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培育供应鸡苗,鸡苗通过集中育雏,完成所有防疫流程,鸡苗平均重量在0.9公斤左右,同时保证鸡苗在养殖期(3个月之内)成活率达到95%和成品鸡的回购,从2013年5月开始至9月 30日期间,共为六个乡镇十个村968户农户分12批次发放鸡苗5万只。后续服务及时跟进,在养殖过程中区农发局和虹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区畜牧中心的专家到项目村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区退耕办组织专项检查,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11月初经项目乡镇和项目实施各村村民委员会对各村实施林下生态鸡养殖项目效果跟踪评价,评价结果均为满意。

2、低效林改造项目

该项目计划任务改造低产低效林600亩,下达市级专项资金25万元。以“政府+退耕农户”模式运作,通过统一规划,政府采购方式采购良种核桃苗,免费发放到农户相对集中成片栽植。项目牵头单位区农村发展局通过询价采购南江核桃嫁接苗1.5万株,使用专项资金12.45万元。2013年3月初在我区柏合镇元包村栽植核桃320亩,在洪安镇红光村栽植核桃280亩,因

2012年春特大干旱导致栽植的核桃苗木成活率过低,在2013年11月由区退耕办统一安排,按每亩补助200元标准,由项目乡镇组织采购核桃苗进行补植,现已全面完成低效林改造核桃栽植任务。经区级检查,达到作业设计要求。

3、技能培训项目

该项目计划培训退耕农户2000人次,安排市级专项资金4万元。项目牵头单位区农村发展局采取由区退耕办聘请6名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组成培训专家组,深入到退耕还林工程区乡镇,开展课堂培训和现场指导,发放培训资料、知识手册2000余份,培训内容包括放养鸡养殖技术、家禽疾病防治、核桃栽培技术、水果丰产栽培、科学施肥、退耕还林政策解读等,至12月3日在全区6个街道、镇(乡)实际组织举办培训15场,培训农户2148人,实际使用市级专项资金4万元、区级配套专项资金2.4万元。全面完成了培训任务。

成都市龙泉驿区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退耕还林设计说明书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二篇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太行林局201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作业设计说明书

前 言

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林业厅关于转发下达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晋发改投资发[2012]1798号)文件,下达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2012年退耕还林造林任务1.2万亩,中央投资360.0万元。按照《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作业设计编制指南》,结合太行林局的实际情况,太行林局设计队在收集资料和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对太行林局2012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进行了作业设计。

太行林局位于太行山中部,是清漳河、浊漳河、萧河的发源地,这里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为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林绿化需求十分迫切,对当地的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通过该项目建设可增加有林地面积,同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区内局部的生态环境,林区森林整体的防护作用和水源涵养作用将大大增强,可有效遏制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局部的气候、水源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得到一定的改善。气

候更为宜人,空气更为新鲜,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更加和谐。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太行林局地处太行山脉中段,跨涉晋中市和顺、左权、榆社三县,土地总面积96.73万亩。境内地高、山多、坡广、川少,属中起伏侵蚀中山和中起伏喀斯特地貌,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境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介于500-600mm之间。区内自然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以油松、落叶松、桦树、栎类为主。

2、社会、经济条件

工程区跨涉和顺、左权、榆社三县,涉及10个乡镇,21个行政村,这一区域的群众大多从事农业和林副业,农民人均收入3000元,经济相对落后,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土地利用现状和林业用地情况

工程区有林地面积48.91万亩、灌木林地面积22.69万亩、疏林地面积4.20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91万亩、苗圃地面积0.10万亩。太行林局森林覆盖率为41.7%,但尚有12.12万亩的宜林荒山荒地地尚未绿化,分部在我局8个单位。

二、原则和依据

1、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科技为支撑,坚持以人为本和“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

的建设理念,坚持现代林业理论,通过大量营造防护林能有效地改善本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依据:

2.1、《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西省林业厅关于转发下达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晋发改投资发[2012]1798号);

2.2、《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年度作业设计编制指南》;

2.3、《太行林局二0一二年度还林工程实施方案》。

三、规模、范围和布局

1、规模

该工程分布在局属铁桥林场、禅堂寺林场、海眼寺林场、营盘林场、坪松林场、王景林场、铁桥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7个单位。工程总任务12000亩,其中禅堂寺林场1000亩、铁桥林场1000亩、坪松林场2500亩、海眼寺林场2800亩、营盘林场900亩、王景林场1500亩、铁桥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300亩。

2、范围和布局

该工程涉及5个乡(镇),24个村庄,规划小班40个。

四、营造林施工设计

2012年度太行林局该工程建设规模为12000亩,由7个单位来完成。

1、林种、树种选择: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林种确定为水土保持林,在树种选择上,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首选乡土树种,其

次考虑引进外来树种。目前在太行林区较为理想的造林树种为油松、华北落叶松、侧柏、刺槐、核桃、花椒、山杏、山桃等。本次设计造林树种为山杏、油松。

2、营造林方式:本次规划造林全部为人工植苗造林,造林模式为3m×3m,亩株数74株。

3、植被配置:混交林的混交类型采用针阔混交,混交比例为3:7,混交方式采用块状或带状混交,同时尊重“适地适树”的原则,山杏栽植在土层较薄的阳坡、半阳坡、半阴坡上;油松栽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半阴坡上。

4、整地: 造林前对造林地进行予整地,整地时间6—8月份;整地方式为穴状,规格是50×50×30cm,沿等高线呈水平带“品”字形排列;株行距为3m×3m,整地时要捡净灌草根和石块,表土要回填,底土要筑埂,穴面略向内倾,呈反坡形,起到蓄水作用。本次营造混交林造林模式为:山杏、油松混交密度为74株/亩。

5、栽植:造林时间的选择,山杏裸根苗栽植应选在晚秋,容器苗应在雨季栽植。祼根苗栽植时要沿穴的对角线开沟,沟要确保有一内侧壁垂直,栽时苗木要紧靠直壁,埋土时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达到“根展、苗正、踩实、适当深栽、不窝根”。 容器苗栽植时要注意保护土球,埋土时要超过原地迹线1厘米,埋好后要在外缘用细土筑灌水堰用铁锹拍结实,容器与土壤紧密结合。栽植时要对原生植被保护,使造林树种与原有植被形成合理

混交。阔叶树栽植时要截杆。

6、抚育:幼林抚育有两方面工作,一是以消除影响幼树生长的草灌为主。进行适时的松土、除草、整穴等技术措施,作业时间一般应安排在每年的6—8月份,抚育时注意不可伤及幼树。二是造林后要对林地进行拉网式封禁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巩固造林成果。2013——2015年抚育5次。

五、种苗组织设计

1、种苗规格:油松选用地径在0.4cm以上,苗高25cm以上的容器苗;山杏选用地径在0.4cm以上的一年生优质壮苗。造林前对苗木要进行严格分级,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造林苗木大小规格基本一致。起苗时要避免根系受损伤,当日起苗最好当天用完,否则应尽快假植,运苗时要避免风吹日晒,保持苗根湿润。

2、种苗需要量:按照计划任务和设计树种密度配置,共需苗木88.8万株,其中:油松61.2万株;山杏27.6万株。

3、种苗供应:本次造林苗木全部为本局自供苗。

六、管护设计

1、落实管护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山西省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强对新《森林法》的宣传力度,严格按照造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按照《护林防火条例》进行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幼林管护,确保本项目顺利实施。

2、实施封山禁牧:在人、畜活动频繁的作业区附近采取拉网措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方案 (1)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三篇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与范围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东经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之间,西北与临潭、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礼县毗邻,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在甘肃地理单元上划归甘肃洮岷区。全县总面积3573.6km2。

(2)地质、地貌

岷县在地质构造上属西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北秦岭海西褶皱带,经历了中生代的雁山运动隆起和新时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上升,方形成今日地貌格局。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汇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岩等为主,岷峨山、摩折梁及闾井乡下草地出露的花岗岩类,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黄土层以洮河流域较为深厚。

岷县境内北秦岭山地横贯全县,构成山丘重叠沟脉纵横的地势,海拔在2040—3934m之间,地形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起伏较缓,东西狭长,最宽处120km,南北最窄处15km。境内山多川少,山地坡度在15--45°之间,若以狭义的陇南山地(即

洮河以东和渭河以南的西秦岭山地)作为划分依据,则有两个地貌区。

西部洮河流域山原区:在班哈山以西多高山环绕,如达拉梁、木寨岭、岭罗山等,均系海拔3000m以上山地。其中达拉梁主峰海拔3872m,遮面崖上的通天柱为最高点,海拔3934m。地貌属高原形态,地表切割较小,相对高差在747—934m之间,山地上生长林木较多。洮河河谷沿岸宽而浅,上迭马以下是洮河切割形成的川台地,为优良的农耕地带。

东部渭河、西汉水流域山地区:在吊沟梁班哈山一线以东的岷峨山、摩折梁均超过海拔3000m以上,马坞乡的油房庄海拔为2040m,为全县最低点,其余地区在海拔2200—3000m之间。本区气候高寒阴湿,山地阴坡分布森林,一些河谷和平坦开阔地,可种青稞、油籽、燕麦等及一些牧草耐寒作物,草场面积较大,且水草丰茂规划为全县发展畜牧业的主要地区。

(3)气候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岷县属半湿润性大陆气候,其特点是高寒半湿润,垂直梯度及水平差异变化较大。据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岷县年平均气温5.7℃,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6.1℃,最冷的一月平均温为-6.9℃,历年极端最高平均气温28.8℃,极端最低平均气温-20℃。无霜期123天,早霜期10月17日,晚霜期5月1日。大部分海拔高地区的各项气温更低,无霜期更短,高山区则无绝对无霜期。只有洮河河谷的维新、堡子等地气温较高,无霜

期可达145天,海拔在2800m以上的地区,无霜期不足80天。年日照2229.6小时,平均日照为6.11小时,一般只有可照射时数的一半,太阳辐射总量为125.9千卡/cm2。由于海拔高,降水比较充足,年降水达596.5mm,东半部较西半部为多,雨季雨峰达316.3mm,七、八、九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这三个月,阴雨过程强度大,是为灾害性天气。雹灾平均每年达17次,成灾11.5次,以六月、七月最频繁,夏秋收割的七、八月成灾严重。

(4)土壤

岷县土壤包括13个土类,19个亚类,45个土属,54个土种。土壤类型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土壤类型结构受水平地带性尤其受纬度地带性的深刻影响,具有明显的纬向水平分异。土壤分布情况是:西北部洮河流域有黑土、麻垆土、黄绵土等,西南部主要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暗棕壤土、黑垆土等,东部主要有黑土、灰褐土、黑钙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黑土占全县总面积的47.29%,为主要土壤,黑垆土占全县总面积的16.7%,山地暗棕壤土占全县总面积的3.85%,黑钙土占全县总面积的3.45%,灰褐土占全县总面积的6.66%。这五类土壤的分布共计占全县总面积的77.95%。由于地表水土流失严重,肥沃土壤多被雨水冲刷,肥力下降,公顷产量低而不稳。

(5)水文

全县分两大流域,三个水系,共有大小二十二条河流。主

要河流有洮河、迭藏河、纳纳河、闾井河、湫山河、燕子河等。其中:黄河流域洮河水系的迭藏河发源于马烨林区,渭河水系的闾井河穿过马沿林区;长江流域西汉水系的燕子河横穿马沿林区。

地表径流主要是大气降雨,占71.20%。其中迭藏河年均径流量在3.98万m3左右,径流模数8.56m3/S;闾井河河宽6—10m,总长54.8km,河床比降14.6%,年平均流量4.05m3/ S;燕子河河宽5—8m,水深50cm,年均流量5m3/ S,林区内水力资源较为丰富。

(6)水土流失现状

由于受地形、地貌、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以及区域性降水比较集中、降雨强度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437.76km,占总国土面积的96%,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015吨/a·km,沟壑密度达1.2-2.0km/km2,侵蚀总量达2068万吨。由此引发的洪涝灾害不仅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7)植被

岷县受高寒阴湿气候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植物覆被较好。按植被垂直分布特点,可分为五个植被区。一是洮河川台人工植被区,海拔在2200—2500m之间;二是山地半干旱草原植被区,海拔在2400—2600m左右;三是森林草原植被区,海拔2600

—3000m之间;四是亚高山灌丛草原植被区,海拔在3000—3400m左右;五是草甸草原植被区,海拔在3400—3700m之间。从植被的水平地域分布看,县境东南部的犀牛江(西汉水)支流,湫山河流域和西南部的秦许等地,由于纬度偏南,分布针阔叶混交林,且发育差;县境北部洮河沿岸及纳纳河以北,则为典型的草原。黄土梁咀呈斑块“岛吠”,镶嵌在草原景观之中。山地遍布森林褐土,垂直带变化颇为显著,在海拔2700m以上的山地,一般广布山地草甸,局部有沼泽化草甸点缀。

(8)野生动植物资源

1.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是天然的绿色基因库。

木本植物有乔灌木树种27科,44属,92种。主要有云杉、冷杉、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侧柏、杨树、旱柳、白榆、刺槐、臭椿、红桦、康椴、栎、花椒、杏、 桃、樱桃、枸杞、苹果、梨等。灌木树28种,主要有沙棘、柠条、紫穗槐、箭竹、红柳、珍珠梅、卫茅等。

草本植物有87科,324属,646种。其中牧草约有500种,优良牧草主要有珠芽蓼、羊茅草、多节雀麦草、针茅草、塘谷耳黄、紫羊茅、赖草、短柄草、管叶野碗豆、紫花苜蓿、发草、密生台草、老芒麦草、苏叶草、草木樨等。

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即银缕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种,分别是岷江柏木、秦

福泉市2014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人员安排表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四篇

中小企业获取国家资金补助

轻松申报几十到几千万政府资金的信息服务平台

福泉市2014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 工作人员安排表

2011年-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方案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五篇

2011年-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实施方案

一、项目 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发25号文件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奋斗目标

1.宏观目标

通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民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活问题,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2.具体目标

(1)退耕农户人均基本口粮田达2亩或人均粮食占有量达350公斤以上。

(2)加强与其他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相衔接,在确保退耕户沼气池入户率达40%以上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太阳能利用率。

(3)生态移民6872人左右。

(4)加强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增长8%以上。

(5)通过补植补造,是退耕地的保存率达到90%以上,加大荒山造林补植力度,使其造林保存率达到70%以上。【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三) 分年度实施计划

2011年:基本口粮田105853亩;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2817口,沼气灶2817个,节柴灶(炕)2500个,太阳灶17760个,节柴(能)炉540个,薪炭林57761亩,太阳能热水器4214个,户用光伏发电110套;生态移民1466人;后续产业林产品基地44354亩,农产品基地47230亩,暖棚建设18820平方米,养殖小区6个,青贮窖38740立方米,技能培训8277人次;补植补造115474亩。

2012年:基本口粮田107921亩;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2657口,沼气灶2657个,节柴灶(炕)2200个,太阳灶17560个,节柴(能)炉540个,薪炭林57761亩,太阳能热水器4444个,户用光伏发电23套;生态移民1362人;后续产业林产品基地44263亩,农产品基地47230亩,暖棚建设21320平方米,养殖小区7个,青贮窖31940立方米,技能培训7692

人次;补植补造120472亩。

2013年:基本口粮田105650亩;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2507口,沼气灶2507个,节柴灶(炕)2000个,太阳灶17960个,节柴(能)炉585个,薪炭林57741亩,太阳能热水器4574个,户用光伏发电24套;生态移民1356人;后续产业林产品基地44158亩,农产品基地47230亩,暖棚建设24820平方米,养殖小区7个,青贮窖30740立方米,技能培训7442人次;补植补造126534亩。

2014年:基本口粮田104675亩;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2447口,沼气灶2447个,节柴灶(炕)2100个,太阳灶17560个,节柴(能)炉720个,薪炭林54741亩,太阳能热水器4711个,户用光伏发电29套;生态移民1374人;后续产业林产品基地44311亩,农产品基地47230亩,暖棚建设24820平方米,养殖小区8个,青贮窖32740立方米,技能培训7692人次;补植补造121938亩。

2015年:基本口粮田103925亩;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2367口,沼气灶2367个,节柴灶(炕)2100个,太阳灶17760个,节柴(能)炉765个,薪炭林56741亩,太阳能热水器4641个,户用光伏发电38套;生态移民1314人;后续产业林产品基地44496亩,农产品基地47250亩,暖棚建设29820平方米,养殖小区6个,青贮窖25740立方米,技能培训8417人次;补植补造125972亩。

二、工作内容

(一)工作范围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项目区涉及全市8市(区)和4个林业总场。

(二)具体内容与编制依据

1.建设内容

2011年-2015年全市共规划实施基本口粮田528024亩;农村能源项目沼气池12795口,沼气灶12795个,节柴灶(炕)10900个,太阳灶88600个,节柴(能)炉3150个,薪炭林284745亩,太阳能热水器22583个,户用光伏发电224套;生态移民6872人;后续产业林产品基地221582亩,农产品基地236170亩,暖棚建设119600平方米,养殖小区36个,青贮窖159900立方米,技能培训39422人次;补植补造610392亩。

2.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

[2007]25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开办、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水利部《关于做好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3636号)

(3)财政部、国务院西开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

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327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批复的《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5)《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调整规划》

(6)《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水保[2005]359号);

(7)《关于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家计委收费管理司、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计司收费函);

(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8]67号);【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9)《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黄河水利出版社);

(10)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8]670号);

(11)庆阳市建设局《关于发布2011年第二期实物量法一类材料指导价的通知》(庆建建发[2008]251号);【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三、技术路线

(一)基本口粮田建设

建设任务:全市新建基本口粮田528024亩。

技术措施:基本口粮田建设根据各地自然水土条件,植被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梯田工程、田间道路、生物护埂等措施有机结合,消除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控

2016退耕还林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六篇

一、2016年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巩固8.7万亩退耕还林。县2002年-2016年共实施退耕还林8.7万亩,2002年3.5万亩,2016年3万亩,2016年2万亩,2016年2000亩。

经县林业局2016年度检查,全部合格。2016年退耕还林补助1039.88万元,已全部兑现。

2.到期退耕还林。县2016年到期退耕地还林面积1971亩,共涉及县镇、镇等9个乡镇的15个村,总面积1971亩。

2016年11月我局组织人员进行了全面自查。2016年3月11日至3月17日,省林业厅组织人员对县2016年到期退耕还林工程省级复查,全部合格。2016年5月,国家林业局组织人员对县2016年到期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核查,全部合格。没有不合格面积,没有不核实面积,没有损失面积。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县2016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按照市天退办的批复组织实施并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种植项目8095.7亩,其中:丰产措施2756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2401亩、特色经果林2878.7亩、特色经济作物60亩;养殖项目11340平方米。其中:家畜圈舍建设13200平方米、家禽圈舍建设37420平方米、蚕房建设150平方米。其他建设520平方米。

2016年1月,我局与财政局组织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自查,全部合格。2016年3月11日至3月17日,省林业厅组织人员对县2016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全部合格。

2016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新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1196亩,特色经果林466亩,品种改良及低产林改造1827亩,实施丰产经营措施2018.4亩。家畜圈舍21076.9平方米,家禽圈舍21461.5平方米,蚕房1093.9平方米,其他560平方米。按照市天退办的批复正在组织实施中。

(二)主要经验

1.注重分工协作。县政府成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及成果巩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事务,决定建设中的重大事项、领导及实施过程的全程监督。

2.做好自查验收。严格执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终身责任追究制,对退耕还林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暂缓兑现当年政策补助,责令限期整改。2016年底,县退耕办对到期退耕还林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检查验收,即时发现问题,要求各乡(镇)限期整改,局长、主管副局长分别督促检查各乡(镇)整改情况。

3.抓好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坚持退耕还林信访接待登记制度,做到有访必查,有错必纠,有查必果,保证了退耕还林工作有序开展。

4.严格兑现政策。一是认真复核面积,二是坚持面积公示,三是完善软件资料,四是打卡直发补助资金。

5.强化成果巩固。一是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完善林地管护措施,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四是加强档案管理。

6.确保经费落实。县政府专门预算了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经费,用于年度方案编制、检查验收、图表资料及项目建设工作的日常事务开支。

7.强化自主投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程,实行国家补助和实施主体自筹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和鼓励退耕农户(业主)投入现金和投工投劳。业主和农户在国家补助资金不足时,自主投入资金或通过投工投劳解决。

8.严格资金管理。年度补助资金纳入退耕还林工程专款,我县财政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按验收情况及时报账拨付,同时接受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审计和监督,保证国家下拨的专项资金全部足额用于专项建设。

二、2016年工作打算

1.巩固8.7万亩退耕还林。2016继续巩固8.7万亩退耕还林,及早检查验收,及时兑现补助。

2.新一轮退耕还林。县2016年积极向省上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5000亩。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县2016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建设,营造特色经果林、工业原料林、实施丰产措施、品种改良与改造等10595亩,新(改、扩)畜禽圈舍42449平方米。目前正在方案编制阶段。

2016年农村能源工作计划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七篇

一、工作目标

1、争创省农村能源大县

2、力争进入国家级绿色能源县笼子。

二、具体目标

1、实施“一池三改”1000户;

2、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

3、新建小型沼气工程8处。

4、新增退耕还林项目999户。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6年,我市农村能源的工作措施是“四不一争”。

1、争取项目不动摇。对农村能源而言,项目就是生命线,有项目则活,无项目则死。抢抓机遇争项目,将是贯穿2016年农村能源工作的主线。2016年,我们在项目工作上的目标是:①力争到位资金超今年。②力争大中型沼气1处和1000户“一池三改”建成优质工程。此外,我们将与其他部门配合,积极争取卫生新校园、退耕还林、移民搬迁中的沼气建设项目。

2、强化管理不放松。2016年,是能源办内定的管理效率年,某种程度上讲,今年能源办的管理任务比建设任务更重,一方面,所有已实施结束的项目要做好准备,迎接上级验收,确保不出纰漏,同时力争优质工程。另一方面,机关管理也要上水平,特别在效能建设上要有新气象。

3、坚持创新不停步。加快现有2项实用技术的推广步伐,力争有1项先进实用技术申报专利,市级新办两个以上让上级满意、群众认可的高标准示范点,每个乡镇新办1个以上的示范点。

4、转变作风不满足。继续发扬能源办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强廉洁自律,清清白白做事,明明白白做人,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5、各项工作争一流。无论是项目工作,还是机关党建、信访维稳、统筹共建、效能建设等,方方面面努力争先创优,再树农村能源部门新形象。

2015*县退耕还林工程自评估报告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八篇

芦溪县退耕还林工程自评估报告 一、项目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与人口、土地使用状况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的东南部,320国道、浙赣铁路复线横贯东西,319国道纵穿南北,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全县总人口27.4万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适宜各种油茶、毛竹、中药材等植物的生长。 由于外出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率逐渐下降,造成要求退耕的山区坡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据统计,全县已有3000余公顷的坡耕地要求退耕。 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国家下达我县2002年退耕还林计划3万亩,2015年计划5万亩。2002年,全县完成退耕还林任务30050.2亩,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00%,其中:退耕地造林15000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5050.2亩;树苗成活率达90%。通过省级检查验收,我县2002年度完成的退耕还林工程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要求。2015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4万余亩,并即将申报省级检查验收。从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落实情况来看,钱粮补助基本得到兑现,责任合同全部签订,林权证正在发放之中。 三、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在我县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涉及面广,范围大,管理难度大,人员少,资金不足等问题。 四、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在我县全面实施完后,将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使林种结构得到合理调整。从生态效益方面看,退耕还林工程在我县的全面实施,将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水力资源的保护以及促进我县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五、退耕还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我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时,结合我县的实际,从宣传到设计,按照适地适树、调整种植结构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尽量安排毛竹、油茶、中药材等高效品种为我县的退耕造林树种,目前在已完成的造林面积中近3万亩为毛竹、油茶、中药材树种,而且都是严格按生态林的设计要求造林,确保8年后国家停止补助时,这些造林地将为农民创造一定的收入。从社会效益看,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完成,一方面将达到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另一方面将加快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2、经济效益 我县素有栽培油茶和杜仲的传统,油茶和杜仲的栽培基础较好。退耕还林前我县原有油茶面积约11万亩, 杜仲面积5000亩,2002年退耕还林新增油茶面积2.4万亩;去冬今春新增杜仲面积1800亩。油茶和杜仲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在我县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015年5月14日 *县退耕还林工程自评估报告一文由

2016县林业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退耕还林工作计划 第九篇

县林业局2016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县林业局在省厅、市局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生态绿县”发展战略,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目的,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重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强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2016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1、全面落实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从今年3月份开始,**县林业局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围绕中心工作,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扎实从活动“学习讨论,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三个环节入手,层层推进,将规定动作做扎实,将自选动作做出彩。群众路线我们做到“四个注重”:“注重领导带头,注重围绕中心工作,注重群众参与,注重督导检查,注重回头看”。

在群众路线活动中,林业局累计开展集体讨论学习27次,撰写心得体会200余篇,相互约谈200余次,创新开展了太极拳、健身操、扶贫帮困、关注聋哑儿童等践行群众路线活动;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7次,党委班子和个人查摆问题109条,征求意见表200余份,开展群众民主测评4次;新建制度3项;修订完善制度7项。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林业局有了四个明显变化: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明显提高,宗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善。

2、大力开展森林培育,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森林培育工作一直是林业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重点工作,更是实现生态绿县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工作:一是圆满完成造林任务。2016年完成造林5.3万亩,其中项目造林2.74万亩,圆满完成了规定的造林任务。二是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3月11日,在林科所义务植树基地,我们邀请了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参与了3·12义务植树活动,当日种植桂花、广玉兰、樟树等500余株。全县义务植树热情高涨,3·12当日植树超过50万株。三是开展“绿色通道”和“秀美村庄”三年行动。对全县558个村庄和全县道路进行三年绿化行动,全县县级以上道路全部实现绿色通道建设,全县80%村庄在2016年要实现秀美村庄建设。通过大力实施,今年完成了全县558个村庄和县级以上公路的摸底调查,在每个乡镇建立了至少一个示范建设村。

3、积极项目争取力度,增强绿色发展动力。

2016年是我县项目建设硕果累累,中幼林抚育、血防项目、世行贷款项目,楠竹丰产项目、防火二期工程、宝塔湖湿地保护项目、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等重大项目陆续落户,共计争取国家投入3200万,这些项目给我县绿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动力。今年全县78万亩生态公益林项目也在今年得到全面落实,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特别是今年省厅将公益林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范围,配备了护林员,公益林的管理更加规范。铁山库区水资源保护工程也已经启动,库区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再次提升,另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我们也在积极争取中,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仅退耕还林工程能够争取国家投入5000万元。

4、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完善绿色保障体系。

森林资源管护一直是我县林业工作的重点,县林业局紧紧围绕生态绿县的目标,以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绿箭行动和资源普查为重点,切实强化我县绿色保障体系。一是切实加强森林火灾的防控能力。今年我们给每个乡镇都配备了扑火器械,县林业局组建了50人的专业扑救队伍。耗资209万建成火情瞭望系统和火情视频监控系统。清明期间,县林业局全体干部下到乡镇,开展防火督查,重要路段和区域设卡检查,实现了清明期间火灾零发生的突破。2016年我县全年火灾发生次数35起,过火面积4220亩,受灾面积3000亩。其中今年春节期间临湘森林火灾蔓延至大云山,受灾420亩,两人死亡;二是扎实开展病虫害监测防治。全县发生森林病虫害8.725亩,防治面积8.558亩,无公害防治8.115亩,无公害防治率93%。今年是中央财政科技推广松梢螟防治项目验收之年,在前两年生物和飞防的基础上,今年项目防治9000亩,巩固了前两年的项目防治成效。三是开展绿箭行动。从6月份开始,县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的绿箭行动,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98人次,共查处案件25起,其中刑案4起。四完成资源普查,从去年开始,我县开展了二类森调,第二次野生植物普查等资源普查,并通过省厅验收,通过普查,我们掌握了我县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5、大力推进湿地建设,提升湿地生态地位

湿地在生态环境种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我县湿地一直没有引起重视,湿地建设也相对落后。为切实改变现状,结合我县湿地资源丰富和潜力优势,我局积极向上争取,通过努力,2016年迎来了我县湿地建设的大丰收。一是湿地项目大丰收。宝塔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和新墙河湿地公园项目已经全面启动,这两个重点项目争取国家投入946万元。二是湿地补偿办法即将出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的保护,多次开展了湿地补偿机制的调研和专题研讨会,湿地补偿办法有望在明年出台。三是湿地资源监测调查常态化,随着湿地逐渐被重视,我们将湿地资源的监测调查纳入到年度常规工作中来,每年的5月到8月份开展湿地资源的监测调查工作。

6、加强林业基础建设,全力打造林业新貌

为切实加强林业基础建设,提高林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县林业局就把强化基础建设作为“强基础、惠民生、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明确制定了基础建设的目标,力争在五年内改善我县林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今年我们从三个方面改善了林业基础设施:一是继续大力改善基层站所条件,投入120万,将中洲林业站全部改建,现站所改建已经投入使用。另外,对饶村林业站进行搬迁改良,基层站所的条件大为改善,我们将继续以每年1-2个站的速度对基层站所条件进行改善。二是森林公安业务大楼已经基本完工。森林公安由于工作人员多,办公面积少,县林业局积极争取森林防火项目,共投入500多万,在机关大院内新建森林公安业务大楼,现在大楼主体已经竣工,预计明天初就可以投入使用。三是林业硬件设施全面优化。配备了森林防火运兵车和运水车,引进2台太阳能虫情测报灯,设立2个火灾监测仪,这些硬件设施的优化,大大提高了我县森林灾害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另外,林业网与政府网实现对接,无纸化办公进一步落实,信息平台和数据平台进一步优化,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森林资源管护压力增大。今年森林防火虽然实现了几个突破,我们也开展了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但是随着我县资源不断增加,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森林资源的管护难度进一步增大。

整改的持续性不够。群众路线活动我们基本已经结束,林业局也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的基本任务,但是活动过了,有些不良风气有抬头现象,整改落实力度还不够,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财政运行困难。今年县林业局加大了基层林业站所建设力度,新建了森林公安业务大楼,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给财政运行加大了负担。

林业产业规模不大。虽然近几年我县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快,但是林地生产力水平较低,林业产业散、小、弱,群众参与林业产业的积极性还不高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林业科技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2016年打算

2016年我局将继续坚持“生态绿县”发展战略,贯彻群众路线,主要突出五个重点工作。

1、突出造林绿化。一是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继续抓好世行造林、血防造林等项目工程,积极争取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和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二是推进秀美村庄和绿色通道建设。2016年是秀美村庄和绿色通道建设的关键之年,完成279个秀美村庄建设,完成县级上道路的绿化300公里。三是鼓励珍贵树种造林,打造湘北珍贵树木走廊。

2、突出资源管护。一是强化森林资源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木材加工经营管理,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批审核管理,科学限定采伐指标。二是加强生态公益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三是抓好林业防灾减灾工作,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防止检疫性病虫害的入侵。

3、突出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苗木花卉、林下畜牧、木本药材、特色林果等产业,以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二是提高林产品综合效益,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力争新增1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2个湖南省名牌产品。三是推进森林生态旅游,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森林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工作。

4、突出湿地建设。一是要落实现有项目。尽快落实宝塔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加快新墙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度。二是要加大争资引项力度。要根据我县的湿地资源优势,向国家林业局、省厅争取优势项目,进一步推进湿地的快速发展。三是将湿地建设纳入到十三五规划重点内容。

5、突出信息建设。一是加大信息建设力度,实现物理和互现网的物理隔离,进一步落实无纸化办公。二是组建信息化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提高全局信息化水平,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编辑:露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0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