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篇一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

  随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增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也日益受到社会和民众的关注和重视。有些国企不断出现的投资巨亏、贪污受贿等不良现象,使国有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对象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责任的风险。

  内部审计风险可以概括为狭义的审计风险和审计职业风险两个方面。狭义的审计风险指审计人员无意识地发表了不恰当的、偏离客观事实的审计结论并因此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既包括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东西判断为错误的并给予否定的风险,也包括把客观上是错误的东西判断为正确的而加以肯定的风险。审计职业风险主要指,虽然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规范采取了正确的审计程序,发表了恰当的审计意见,但因为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之外的原因,使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受到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这些原因主要包括审计资源的有限性、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固有风险等。当内部审计机构所在组织的管理层对上述原因没有了解的情况下,有可能对内部审计的期望过高,对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构成影响。

  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独立性缺乏

  我国国有企业内审机构独立性不强,因而影响了内审工作的权威性。与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建立的历史不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国有经济占绝对主体的情形下,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法制强制下,在国家审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行政性太强,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独立性不强,不能自主地开展工作,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也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在法律意义上,内部审计代表国家监督企业,但在实际运行上,由于国有企业所有者身份的缺位,其代表身份并未实际履行到位。同时,内部审计又代表企业高层管理者监督其下属,因而形成了双重身份。企业内部审计定位上的偏差,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差,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因此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2、审计程序和方法的不确定性

  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适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从而形成审计风险。抽样审计以“个别”推断“整体”,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差距,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又由于现代审计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可能会舍弃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但耗时费力的审计程序,而这可能导致一些影响审计意见正确的程序被放弃,使审计结论出错,引发审计风险。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其本身就蕴藏着较大风险。

  3、内部审计所处的环境不佳

  内审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依法治审不力。国家审计有《审计法》作为法律依据,社会审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而内部审计目前只有上世纪80年代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可操作性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审计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对有些问题难以认定。这一情况导致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然要借助大量的职业判断去认定某一审计事项,而个体主观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

  4、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拓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改制、重组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使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企业内部机构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到兼并和收购、改制和改组、联合和剥离等,为内部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另外,内部审计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投资审计等,还要预测新形势下的兼并、联合、分拆以后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评估企业是否有效益,提出是否可行的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作出正确结论的难度更大,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5、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工作经验都对审计工作质量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内审专业人才缺乏,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内审队伍不稳定,对企业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现象不能忠于职守,对待问题畏首畏尾,不敢站在工作立场上秉公办事,查错揭弊。一些部门、企业虽配备有一定经验的审计人员,但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从事过会计工作的人,单一的知识结构,造成了内审工作中对一些生产技术问题、宏观管理问题等束手无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薄,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策略

  1、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内部审计风险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通常是通过质量控制这种形式来防范的。一般来说,程序可概括如下。

  (1)创造和保持一种以崇高职业道德精神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文化。

  (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首先,必须改变目前的用人机制,选派那些具备相应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其次,培养内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再次,应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

  (3)建立审计内部质量控制制度。首先,建立审计项目责任制,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合理分工,避免责任相互推诿、漏审等弊病发生而形成审计风险;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和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制度,增加内审机构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再次,应坚持审计标准,正确处理审计质量与审计数量的关系。只有在严格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审计进度和数量,才能减少审计风险。(4)改进内部审计的方法,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从当前审计实践看,就账查账已不能满足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审汁,采取查账和召开审计座谈会、内查和外调相结合的审计方法。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由“控制”转向“风险”。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并把它控制在最低水平,从而减轻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降低审计风险。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也应尽快向这种审计模式过渡,以提高审计效果和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5)扩大审计信息来源。随着企业投资的多元化、关联交易的复杂化,舞弊行为的隐蔽性很强,审计风险程度加大,可采取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方法,增加审计信息来源,建立审计双向承诺制度,使审计和被审计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就各自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作出相应承诺,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6)规范审计程序,消除主观因素引起的内部审计风险。应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结合所在组织的具体情况以及日常开展的审计项目,规范基本审计程序。所谓基本审计程序,是指审计机构通过研究审计项目的特征而总结出来的,适合于各类审计项目的基本审计程序。规范基本审计程序,则任何必要程序的省略都需要审计人员作出相应的解释。这样可以减少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随意性,有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

  2、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1)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就要改变“内审机构只是企业一个普通的管理部门,它在工作上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的领导,服从其指令,在某种程度上要按照其意图办事”的现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审机构应设在监事会和董事会下,独立行使职责,甚至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进行内部审计工作。

  (2)企业必须挑选和使用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并定期进行适当的培训和监督指导。对于大多数内部审计项目来说,相当多的工作是由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来完成的,而对这种不是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判断,内部审计人员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对控制内审风险非常重要。

  (3)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遵守专业标准和职业道德。企业应大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标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降低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4)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企业贸易伙伴的业务,仅局限于有关的会计资料,就不可能了解经济资料反映的内容,也就不可能发现错误。内部审计人员在平时应认真评估本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不能把工作停留在审计时翻看账簿、报表上。

  (5)内部审计人员要执行合格的审计。合格的内部审计要求恰当地记录审计工作,编制完整的工作底稿,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并公允地评价证据,把审计资源分配于高风险的部分,以确保识别所有的重大差错。

  (6)内部审计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质量管理是内部机构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健全一套严密、科学的质量控制制度,并把这套制度推行至每个人、每项业务,使内审人员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工作,以在审计的每一个环节上识别风险因素,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

  三、结语

  总之,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企业正常经营、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在当今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在健全完善的内审制度条件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应用科学先进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基于管理学视角的理论思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 杨易: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江西审计与财务,2001(3).

  (责任编辑:胡婉君)

篇二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关于审计质量管理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也随之不断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业务内容越来越复杂化,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本文针对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诠释审计质量管理的含义,通过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找出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提高审计质量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思考意见。

  【关键词】审计质量管理;思考

  引言:现阶段,市场竞争的越演越烈,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审计工作成为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审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进程,但现实情况是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为此,事务所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克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审计质量管理的含义

  所谓的审计质量管理主要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通过审计质量的标准来衡量企业业务,要求审计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能够按照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进行严格运作,从而使业绩能够达到预计的目标要求,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这里的审计为广义的审计范畴,既包括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实施的审计工作,也包括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自身实施的审计。

  审计质量管理部门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部门之一,对加强审计质量监督,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质量管理工作中获取的数据信息还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审计质量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2011年资本市场上的丑闻之一——绿大地财务造假东窗事发。公司前董事长何学葵和同伙通过组建多家地下关联公司的方式,以实现操控资金流转、虚增营业收入的目的,所涉金额多以亿计量。

  绿大地被起诉后,检方的起诉书称,2004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在不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情况下,为达到在深交所发行上市的目的,经过何学葵、蒋凯西、庞明星的共谋、策划,由赵海丽、赵海艳登记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公司实际控制或者掌握银行账户的关联公司,并利用相关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采用伪造合同、发票、工商登记资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将款项支付给其控制的公司组成员、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为达到上市目的, 2004年至2007年6月间,绿大地公司使用虚假合同、财务资料,虚增荒山使用权、以及基地围墙、灌溉系统、土壤改良工程等项目的资产共计7011.4万元;绿大地还采用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受绿大地公司控制的地下关联方将销售款转回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2.96亿元。实现上市之后,何学葵等人并未就此收手,继续编织一个个谎言来圆之前的谎言。2007年至2009年间,绿大地通过伪造合同和会计资料,虚增林业用地土地使用权的资产2.88亿元,采用虚假苗木交易销售,编造虚假会计资料或通过地下关联方将销售款转回等手段虚增收入2.5亿元。

  在绿大地被起诉后,为其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牵涉其中,因审计失败分崩离析,风雨飘摇。

  通过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部分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审计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的制度对各项审计环节加以约束,导致很多审计资料没有及时的更新和记录,影响着审计的质量。其次,审计程序不充分,审计手段不合理,对资金记录没有严格的审核,没有独立的执行好监盘、函证等重要程序然后,部分审计项目并没有符合审计计划,审计结果的分析不明确,导致重大审计风险未能识别。最后,部分审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较低,帮助协助公司做假账,同时对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也是导师审计质量降低。

  三、提高审计质量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思考意见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审计规章制度

  要想改善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规则制度进行约束,让审计质量管理工作更加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审计规章制度,使审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规则制度顺利展开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出现任何审计问题,都可以根据审计规章制度加以处理。会计师事务所更要完善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一系列相关质控制度。

  (二)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要加强行业协会、各类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对涉嫌违规审计工作的企业,要加以严厉的惩处,责无旁贷。特别是对“绿大地”这种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不仅要惩罚,而且还有公诸于众,给不法者提供警示作用,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投资者,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

  (三)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审计质量管理工作时一项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在审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的对待,一旦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直接影响着审计报告的质量问题。为此,审计质量工作的管理人员应该系统掌握审计计划,在审计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要进行逐一的分析和鉴定,确保审计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形成审计初稿。然后再经过审计组委会进行讨论分析,对初稿进行修正,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四)提高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操守

  审计师服务于市场,面对巨大的市场资源,在会计师事务所要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提升审计师的职业操守,保持审计师的职业严谨性。审计师应该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对于审计工作应该据实的发表意见和预警信息,不应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为企业造假,做出影响审计工作的违法行为。

  总结:通过以上对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领导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对审计质量管理加以改革,不断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工作,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提升审计部门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更是要不断致力于审计质量管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在市场经济下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王永贵.管理导向内部审计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17-18

  [2] 李继芳.黑龙江省高校后勤集团管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28-29

  [3] 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02):44-46

  [4] 邹筑臣.审计定价的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78-79

  [5] 郑英朝.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42-44

篇三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篇四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情况

龙源期刊网 .cn【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运作情况

作者:武彬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在企业运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国企的视角探讨内部审计,主要阐述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以及如何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095-02

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处于内部监控的重要地位,内部审计又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工具,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审计由原来的“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发展为“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

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要素。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监督主体,因此必然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不直接参与企业对外的经济业务,不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这使得他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水平,提出切实可靠的建议。

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公司治理就是为了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投资人的利益。内部审计也是为了监督实现企业利益,所以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目的上的一致性决定了其必然联系。公司治理的优化同时也为内部审计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保障。

正是因为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企业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存在的风险越多,公司治理中遇到的困难就越突出,内部审计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二、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运行现状分析

篇五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浅谈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内部审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根据山东省国资委的要求,到2005年底,全省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人所在的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属于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正在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使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上来,国家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由于企业自我经营,自我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下面就企业改制以后,如何做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内部审计应发挥的作用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1、内部审计在公司尚未建立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向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过程的相关建议。审计人员比较熟悉公司的业务,并能够随时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去了解掌握具体情况,通过周密详细的审前调查,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存在风险的隐患问题,进行风险分析,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出全面而且符合实际的审计工作计划。如果管理层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来自于综合性风险管理过程的信息,则有助于内部审计人员更快地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促进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或使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成为可能。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2、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进行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个组织内部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高层领导各负责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责任,其他管理人员由管理层分配给一部分工作,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监控,而内部审计人员则负

责定期评价和保证工作。如果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协助,但不能超出正常的保证和咨询范围,以免损害其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可以促进、协助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

3、内部审计将风险管理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1)评价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表现在评价公司以及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确定是否可能存在影响企业发展的风险;检查公司的经营战略,了解公司能够接受的风险水平;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的降低风险和加强控制的活动,并评价其有效性;评价风险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评价风险管理结果报告的充分性和及时性;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全面,为防止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否完善,建议是否有效;对管理层的自我评估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测试,检查自我评估所依据的信息是否准确,以及其他审计技术;评估与风险管理有关的

管理薄弱环节,并与管理层、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讨论。如果他们接受的风险水平与公司风险管理战略不一致,应进行报告。

(2)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由于各个公司的文化氛围、管理理念和工作目标不同,风险管理的实施也有很大差别。每个公司应根据自身活动来设计风险管理过程。一般说来,规模大的、在市场筹资的公司必须用正式的定量风险管理方法;规模小的、业务不太复杂的,则可以设置非正式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开展评价活动。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是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方式与公司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

4、内部审计应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全面建立了风险管理过程,内部审计因此能够担负起风险管理的职能。首先,内部审计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做出相关评价。其次,内部审计可以深入到企业管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理的极细微的环节上查找问题,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为依据,分析其合理性,查找并防范风险。再次,内部审计在部门风险管理中还起着协调作用。内部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可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企业,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1、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收集有关的经营管理制度、规章和办法,以及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调查了解,运用流程图法、调查表法或记述法等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系统流程划分的正确程度和完善程度以及若干控制点进行健全性测试。通过对测试资料的分析,来评价控制系统的健全程度,同时针对内控薄弱点和失控点,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进措施。健全性测试主要解决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健全,以及内部控制关键点是否齐全、准确等问题。

2、测试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遵循性。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一些内部控制系统控制点的测试,分析哪些控制点上建立了强有力的内控制度和哪些控制点上存在薄

篇六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强化内部审计,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一、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风险成因

(一)内部审计意识薄弱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意识薄弱,很多企业根本认识不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企业在思想上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导致了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不能发挥理想的状态。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服务对象存在模糊,只是企业的延伸租用,并不能真正的为企业服务。

(二)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的利益直接相关,又是对企业自身的人员进行审查,所以很多方面都会受到企业本身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会受到调动、升职加薪等方面的影响。有的企业审计工作和财务工作是一体化的,上级检查之后就撤销内部审计部门,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体现。

(三)内部审计范围狭窄

企业主要是审查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事前和事中缺乏审计主动性。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大多是着重考察数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很少有真正的参与到内部的管理工作中去。内部审计工作范围狭窄,这些都会限制企业审计的效用。【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增强风险防御能力的措施

(一)增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企业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让企业的人员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做好企业审计的正确定位,更新审计的思想。企业领导要明确的知道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带头树立严肃客观的审计意识,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做好监督和约束机制,支持、重视审计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地位,让审计人员能够全心全意的进行审计工作。

(二)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独立性

在企业管理中发现,直属领导级别越高,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就能越顺利的开展。审计部门的直属领导级别高,开展工作难度就会相应的降低,在独立性方面就会显示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中铁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就不断的借鉴外国的审计先进经验,提高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可以在董事会的下属设计审计部门,既能够监督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对董事会负责。企业的董事会可以设计审计委员会,企业的经济往来要接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和指导,采用“双报告制”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汇报工作。

(三)加强事前的审计风险防范工作

企业经济活动上的决策风险是最重要的审计工作,决策上出现了失误就是企业的最大失误。审计部门要仔细的分析决策的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民主、是否科学。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要做好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工作,让企业降低决策上的风险,做出最佳的决策。控制内部审计的风险防范要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审计的可行性,力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审计委员会要控制审计的起点和初衷,保证审计部门的人员能够明确职责,做出最佳的审计决策。在重要的合同签订的审计关系到企业的风险。合同的签订会受到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审计部门在合同签订之前就要重视风险防范工作。首先要明确合同文本和合同的规范性,之后要保证按照完善的流程签订合同,让合同的程序符合国家的规定。

(四)提高事中的审计效力降低风险

在企业审计过程中,要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保证执行力和责任追究程度。要建立内部审计机制,贯彻执行内部审计的决策,保证各项制度都能够保质保量的执行。落实审计的组织以及人员,让内部审计工作正常化,而不是为了突击检查设计的临时组织。建立制度执行机制也是重要的事中举措,将考核和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内部人员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体系,给予公平的环境,让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地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进展,确保审计的权威

性。建立制度执行问责机制也是重要的举措,问责、考核、监督三位一体,缺一不可。问责机制负责警示教育和约束处罚的作用,展示了企业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企业上下要明确问责的底线,一旦发生了越线的行为,就要依据责任的大小进行制度的问责,贯彻执行企业的执行力。

(五)完善事后的审计和风险防范工作

企业事后的风险防范工作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中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认识到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了企业在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更加的重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在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要及时的归纳总结教训和经验,审计人员要客观的对经济业务做出点评,找到这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因素,结合本次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的考虑,为以后相同的经济业务提供切实的预防措施。内部审计部门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采用更加客观地公平先进的审计理念,对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彻底的分析。同时,要做好审计成果汇总,将本次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汇总起来,为以后的经济业务提供支撑。其次,要合理的的运用审计的成果,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处理新的风险,提高风险防范的效率。企业要认识到了事后审计的内容创新重要性,因为原来的审计工作大多是企业的财务收支和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覆盖方面狭窄,对于风险的认识不足。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要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七 国企内部审计对风险防控和提高效益的作用
分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3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