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桔树品种

| 介绍信 |

【www.guakaob.com--介绍信】

篇一 晚熟桔树品种
高产晚熟红色梨品种: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梨介绍

    [农广天地]优质晚熟红色梨品种介绍(20130107)

  我们以前常吃的梨大多是黄色、绿色和褐色的,还真没怎么见过红色的梨,虽然这红彤彤的梨在市面上很少看到,但是红色梨在我国河北、河南、江苏、山东、云南、甘肃、陕西和山西等地区,已经开始小有规模的种植了。本期视频为大家着重介绍三个优质晚熟的红色梨品种,它们分别是“满天红、红酥脆和美人酥”梨。

  满天红梨实圆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400 ~ 630 g,最大710 g,成熟果实果皮浓红色,果面光滑平整,外观漂亮。果肉淡白色,无石细胞,肉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2.4%,酸甜适口,口感好,品质上等。在迁安市9月中下旬成熟,耐贮藏。
    
    满天红满天红梨生长结果习性。树势强健,生长旺盛,枝条粗壮,树冠紧凑,萌芽力强,成枝力中,易成花,幼树有腋花芽结果现象,结果早,连续结果能力强,大小年较轻,丰产、稳产,适应性强,抗黑星病、轮纹病,耐瘠薄,易管理。苗木栽植后第2年结果,第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57 kg,第4年每667 m2产量1 352 kg,第5年每667 m2产量2 184 kg。

  美人酥梨由中国和新西兰合作育成(幸水×火把)为满天红的姊妹系品种,9月中旬成熟,果实一般重200克上下,最大350克,卵圆形,淡黄白色底,全面鲜红彩色,极美观,为近全红优质,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汁极多,味酸甜可口,品质上等,果心小,无石细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12.2%,耐贮性好,座果率高,非常丰产,是鲜红色商品梨优质品种,是出口创汇最理想的更新换代品种。

篇二 晚熟桔树品种
晚熟脐橙新优品种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2008年,全国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203.1万公顷、2331.3万吨,均居世界首位。然而,因80%是集中在11月、12月采收的中熟品种,该产业的迅猛发展却加剧了柑橘的滞销、跌价。作为鲜食“甜橙之王”的脐橙,也因中熟品种占85%以上而出现卖果难。为使我国柑橘产业持续发展,笔者以为,压缩中熟品种面积,增加早熟尤其是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才是明智之举,以下介绍几种晚熟脐橙新优品种:

  

  一、几种晚熟脐橙新优品种的特性

  

  1.鲍威尔脐橙 该品种系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从华盛顿脐橙中选出,2002年重庆恒河果业公司获得专利授权,从澳大利亚引入重庆,表现晚熟,丰产性好。200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势中等。果实短椭圆至椭圆形或倒卵形,多闭脐,果实基部较平,顶部圆形,有印环,果皮橙黄至橙色,较光滑。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50克以上,大的可达350克,可食率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酸含量0.7%。

  在三峡库区重庆奉节栽培,12月下旬开始着色,次年3~4月果实成熟,可留(挂)树到5月采收。因该品种果实挂树越冬,适宜在冬季温度不低于-3℃(最适在0℃以上)的区域种植。

  2. 斑菲尔脐橙 该品种为华盛顿脐橙的芽变,2002年重庆恒河果业公司引进,并在重庆的江津、奉节等区、县种植,表现晚熟,丰产性好。

  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势较强。果实短椭圆至椭圆形或倒卵形,多闭脐,果实基部较平,顶部圆形,有印环,果皮橙黄至橙色,较光滑。果实较大,平均重220克以上,大果可达300克。果实出汁率57.5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以上,酸含量0.5%,品质较好。

  在重庆三峡库区,果实12月中旬开始着色,次年4~5月成熟,可留(挂)树到6月采收。因晚熟特性明显,可在热量条件丰富,冬季低温不低于-3℃(最好在0℃以上)的区域种植。

  3. 切斯勒特脐橙 该品种为华盛顿脐橙的芽变,2002年重庆恒河果业公司从澳大利亚引进,并在重庆奉节种植,表现晚熟,较丰产。

  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势健壮。果实短椭圆至椭圆形或倒卵形,多闭脐,基部较平,顶部圆形,有印环。果实大小较均匀,单果重大的可达400克,果皮黄至橙黄色。可食率72%~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2%,酸含量0.8%,果肉细嫩、汁多,品质较好。

  该品种果皮韧性较强,适于较长时间的留树储藏。在三峡库区重庆奉节,果实12月底开始着色,次年4~6月成熟,冬季落果较少。因其晚熟,抗寒性较强,适宜在冬季温度不低于-3℃的区域种植。

  4. 夏金脐橙 该品种系澳大利亚选出的晚熟品种,20世纪末被引入我国,种植后表现晚熟,较丰产。

  夏金脐橙树冠圆头形,树形较紧凑,树势中等偏强。果实亚球形,单果重180~250克,果实橙黄至深橙色,果皮较光滑。2月中旬品质分析:果皮可食率72.8%,果汁率4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酸含量0.93%。夏金脐橙由于降酸早,成熟期较有的晚熟品种早,因此适宜的采收期为1~2月。据国外研究报道,因该品种果肉的柠碱含量低,果实也可用于加工制汁。适宜在冬无严寒,低温高于-3℃(最适在0℃以上)的区域种植。

  5.奉节晚脐 奉节晚脐,又名奉节95-1脐橙,200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该品种树冠圆头形,树势强健。果实短椭圆形或圆球形,果形整齐,平均单果重200克。果皮细薄,橙黄色至橙色,较光滑。果实可食率73.9%,果汁率57.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9%,酸含量0.8%,甜酸适度,细嫩化渣,味浓微香,品质佳。

  在常规管理条件下,高接换种后第二、第三、第四年的株产量分别为6.3千克、13.5千克、18千克。果实成熟期为次年2月中下旬,可留树储藏到3~4月采收。适宜在冬季温度不低于-3℃的区域种植。

  

  二、晚熟脐橙栽培要点

  

  种植晚熟脐橙可季产年销,周年供应,使种植者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种植难度比早、中熟品种大,因此,选择种植区域和采取科学的栽植技术更显重要。

  1.选择冬季无严寒的地方种植 以重庆奉节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域,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17.80~19.30℃,1月份平均气温6.5~7.9℃,冬季极端低温常年在0℃(极个别年份出现-3.2℃的短时间低温),年空气相对湿度65%~75%,凡气候条件与之相似的脐橙产区均可引种试栽。

  2.防止冬季低温落果 冬季低温落果是栽培留树越冬晚熟柑橘品种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根据气象预报对可能出现的低温采取预防措施。目前较有效的措施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鲍威尔脐橙,夏仁斌等在2008年1月中下旬持续低温天气发生前的2007年11月上旬,用20毫克/千克2,4-D+20毫克/千克赤霉素(GA)溶液喷布果实,12月上旬用15毫克/千克2,4-D再喷果1次,结果不论是初结果幼树还是高接换种树,2月初平均落果率2.32%,3月初落果率为7.6%。对切斯勒特采取与鲍威尔相同的保果防落措施,2月初平均落果率2.12%,3月初落果率为4.5%。

  3. 集中成片种植 晚熟脐橙果实挂树时间长达11~14个月,增加了果实管护难度。采取相对集中成片种植,不仅较易获得好的经济效益,也避免了与有核品种混栽使无核脐橙出现种子的问题,还有利于市场开拓。

  4. 加强肥水管理 脐橙是需大肥大水的柑橘品种,晚熟脐橙挂树时间长,消耗养分多,为使其不出现大小年结果、连续稳产,更需要加强肥水管理。肥料是其丰产的基础,与早、中熟脐橙相比,施肥量宜增加20%~30%。冬春有干旱的产区,遇干旱时要灌水,采前15~20天尽量控水,以免水分过多,导致品质下降。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申明坝凤仙

[1] [2] 下一页

篇三 晚熟桔树品种
柑桔果园管理--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柑桔果园管理--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柑桔一年抽生多次枝梢,生长量大,挂果期长,消耗养分特别多。要保证柑桔的正常生长与结果,必须及时增施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幼龄树的施肥,主要是促进各次枝梢的生长,迅速形成树冠,提早进入结果期。根据营养生长的需要,应以氮肥为主,宜薄肥勤施。一般1-3年生幼树,在中等水平(指肥水)的土壤中,全年每株施肥量为纯氮0.13-0.25公斤(不包括改土用肥),如折合成尿素约为0.25-0.5公斤。肥料的用量应随树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多。施肥时间应着重在春、夏、秋三次抽梢前分批施入。一般自3-7月份每月施一次,8-9月份停止施用,以免抽生晚秋梢遭受冻害。10-11月份再施一次越冬保暖肥,每株可施栏肥5-8斤。

当桔树长到5-6年生以后,陆续开始结果,根据这个时期既要继续扩大树冠,又要开花结果的特点,一般需施三次基本肥,有时还视树势和天气情况再施1-2次补肥。

①芽前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8月中旬施入。目的在于促发壮健的春稍和提高花的质量,提高着果率等。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配合磷肥,

【晚熟桔树品种】

并要速效肥与迟效肥相结合。

②壮果促梢肥。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施入。8-9月份是果突迅速肥大期,也是抽发秋梢(早秋梢是明年的良好结果母枝)的时期,这次施肥关系到当年和次年的产量,故应以优质速效肥为主,施肥量约占全年的1/3左右。

③采果肥。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施入。目的在于恢复树势,保叶过冬,提高抗寒力,促进花芽分化,克服大小年结果等。这次肥是全年中的重点,施肥量约占全年的40%左右,应以迟效肥,速效肥配合施用为宜。

此外,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还应着树再施一次补肥。以补充由于孕蕾和开花所消耗的养分,提高着果率,这对多花树、老树的效果特别显著。这次施肥应以钾、磷为主,配合一定量的氮和镁。9-10月间,天气干旱时,尚可结合灌溉薄施一次速效肥,这对结果多、树势弱以及晚熟品种的果实生长均有较好的效果。

桔树的施肥量,因种类、树龄、树势、气候、土壤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而异。一般一株5-6年生的温州蜜柑,每年施纯氮约0.5-0.6公斤,磷和钾各0.3-0.4公斤。大约拆合施厩肥或绿肥50公斤,人粪尿25公斤,饼肥1公斤,磷肥1公斤,草木灰5公斤,隔年施石灰1

-1.5公斤。对土质瘠薄,树势较弱、常年高温多湿环境等,均应酌情增施肥料。

成年结果树,以高产、稳产为主要栽培目的。其基本肥的施用时期与初结果树相同,施肥量应根据结果量来确定。据报道亩产3000-3500公斤的柑桔园,每亩施纯氮15-25公斤,就能满足需要。全年施氮、磷、钾的比例为10:2:7,不同品种需肥量有差异。

篇四 晚熟桔树品种
苗木表

【晚熟桔树品种】 【晚熟桔树品种】

篇五 晚熟桔树品种
柑桔高品质化栽培技术与发展研究

柑桔高品质化栽培技术与发展研究

一、汉中柑桔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柑桔品种结构单一且不合理,早熟的柑桔品种所占比例较小,成熟期较为集中,优新品种的补充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柑桔市场的长期供应需求,此外,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柑桔的品质较差,虽然通过柑桔优化改造和产后商品化的处理,促使其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其贮藏设施缺乏或较为落后,产后商品化的处理方式不标准等原因,导致其处理效率低下,质量一般,市场竞争力不强。虽有一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但品牌的知名度不高,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有效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第二,柑桔种植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存在很多的丘陵山地、缓坡地和较平的旱地,这些地区并不适合柑桔的种植。此外,柑桔生产基地的排灌系统、防风系统以及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着道路不通畅、水土流失等问题,难以抵御较大的自然灾害。

第三,果农的素质较低,缺乏资金和管理经验,不了解市场情况,容易忽视对其的管理,一部分果农的观念落后,不能够从思想上把柑桔业当作是一项主业来对待,舍不得投入资金在柑桔的规范化管理方面,未能掌握柑桔的无公害生产技术,不了解柑桔的标准化生产规程,容易造成农药和化肥使用过度的问题,导致柑桔中的农药残留量过大、产品的卖相差,果园的效益低下,果农利益得不到保障,进一步影响的果农的工作积极性和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产业化程度较低。汉中的柑桔经营以家庭果园为主,栽培和管理活动较为分散,果农大多缺乏提高柑桔品质、进行柑桔采后处理的技术以及有关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信息,只凭借自身的种植经验来进行柑桔经营,不利于柑桔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提高柑桔品质的栽培技术

(一)充分发挥汉中地区的地缘优势

汉中是陕西最大的柑桔生产基地,属于长江流域,亚热带季风区。汉中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秦岭对北方严寒起到了很好的抵御作用,这为柑桔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汉中成为我国生长柑桔最北缘地区,汉中柑桔因成熟早,酸甜可口,品种优良而畅销西北市场,桔园应当注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

(二)做好间伐工作

柑桔的种植密度应当恰当,因此,应当依据桔园的地形地势以及柑桔的定植方式对过密的桔树进行疏移或间伐,这间伐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一般对定栽后10年以内的树木进行移栽,而对定植10年以上的较为衰老的树木则以间伐为主;第二,在进行疏移前,应当先对其进行整形和修剪,锯除其中较直立的大枝;第三,移栽的时间大致为2月下旬至3月中旬;第四,移栽后,应当摘除原先的花蕾,并进行浇水、向树冠喷美施乐等措施来促进树势的恢复。

【晚熟桔树品种】

(三)做好施肥工作

合理施肥是提高柑桔高品质化的重要栽培技术之一,在施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柑桔对于氮、磷、钾的消耗量是根据产量的多少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应当注意控制肥料中氮、磷和钾这三种要素的分量,可在保持氮的分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其中磷和钾的分量,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柑桔的质量。第二,有机肥能够改良果园的土质,且增加了柑桔中的糖分,因此,应当注意多施有机肥。

(四)做好修剪工作

柑桔的修剪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要是对树冠内部直立性的主枝和副主枝进行锯除,使其形成自然开心形,这样有利于改变桔树的树体结构,改善了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有利于提高柑桔的品质;第二,修剪工作适用于树龄较老、树冠郁闭、受冻之后老叶子脱落、树梢管理失控以及生长势较为衰弱的桔树;第三,大枝的修剪工作大多在春季进行,小桔树的修剪工作可以适当地推后到3月底4月初,要按部就班,

分为2至3年来完成;第四,在对大树进行修剪时应当注意留桩,并为来年的结果留好预备枝。

此外,还可以利用以下栽培技术:通过应用生物制剂、加强农业措施和使用土制农药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实施生草栽培,可以起到夏季降温保湿,冬季保温防冻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桔园的生态环境;改善排灌系统,控制灌水量,雨前用地膜覆盖地面,增加柑桔中的糖分,提高柑桔的甜度;做好桔树的疏花疏果工作,促进树势的恢复。

三、汉中柑桔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汉江流域柑桔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目标:第一,扩大柑桔的生产规模,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桔园果农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为柑桔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致力于果园改造,不断提高柑桔栽培技术,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生产总量,提高柑桔的品种质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结构更为合理,增加汉中地区农民的收入,增强柑桔产业的生产竞争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柑桔外销;第三,栽培日南一号、橙类、柚类、南丰蜜桔等多种品种的柑桔,致力于培育适合汉中地区气候条件的新品种,大力发展早熟和晚熟品种,延长柑桔的市场供应期,有效减少市场营销压力,优化柑桔生产结构,促进柑桔品种的多样化;第四,对柑桔栽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促进柑桔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高品质柑桔示范园,通过柑桔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有效延伸柑桔产业生产的产业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结语

促进汉中柑桔产业的发展应当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转变其柑桔产业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提高其柑桔生产水平和产业经营水平,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无公害的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努力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柑桔产业经营目标,进一步扩大柑桔生产的市场规模,促进其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六 晚熟桔树品种
果树歙县三口柑桔现状调查与思考

【晚熟桔树品种】

歙县三口柑桔现状调查与思考

王文明

(歙县科技局科技实验站 安徽 黄山 邮编245299)

摘要:参考有关文献,结合调查研究,对歙县特色果树——“三口”柑桔的品种资源、生产布局、生产历史、生产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三口”柑桔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口柑桔;生产现状;发展建议;歙县

1 概况

1.1 栽培历史

“三口”柑桔,为歙县传统名果。因主产于原街口、新溪口、正口一带,故称之为“三口”柑桔。柑桔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芸香科柑桔属植物,其栽培历史悠久,南宋淳熙《新安志》就有“大率山寒,不宜桔柚种者,筑池,中为交午之道,列植其上,水气四面薄之,则不畏霜雪” 的柑桔栽培方法记载。195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至1991年,全县柑桔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1441 hm。

1.2 主要品种及分布

我县“三口”柑桔品种繁多,芸香科柑桔亚科中的枳属、金柑属和柑桔属中的宜昌橙类、枸橼类、柚类、橙类、宽皮柑桔类五大类均有种植,有朱桔、福桔、狮头、温州蜜桔、椪柑、椮桔、实生甜橙、脐橙、脐血橙、哈姆林、桃叶橙、枸头橙、代代、香2

园、宜昌橙、红心香抛、白心香抛、文旦、金弹、金豆、佛手、枳壳等50多个品种品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主栽品种为地方品种“狮头”(柑类,本地俗称黄皮桔)、朱桔(本地俗称大红袍、金桔)、福桔(本地俗红桔)以及“香抛”(柚类)和“椮桔”。朱桔是我县历史留传下来的主要品种,在10月下旬成熟,因其香气足,素有“一树金桔十里香”的说法。“椮桔”为我县一个较原始的桔类品系,1983年安徽农学院蒋康众在出席巴西国际柑桔学术会议上发表了“椮桔”论文,引起柑桔界重视。八十年代后,经大力发展,柑桔品种、生产面积迅速扩大。目前主栽品种为柑类的温州蜜桔(早熟宫川、早熟兴津、中熟尾张等),桔类的朱桔、特早熟日南一号(日本引进)、椪柑、本地早、宫内尹予柑(日本引进)等品种以及柑类狮头桔、橙类的甜橙、柚类等少量栽培。种植基地现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库区的新溪口、街口、深渡、武阳一带及上丰、富堨等乡镇。

1.3 “三口”柑桔的生产发展

民国期间年产量10-15吨,面积不详,建国后,柑桔生产种植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三口”柑桔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至1991年歙县面积达最高峰的1441hm,产量3626t。1991年底,歙县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最低气温-14.1℃,县园艺场、黄村等柑桔次适宜区90%以上的桔树因冻害死亡, 1992年,柑桔面积减至1074 hm,产量34t。随后受人们开发进程加快影响,柑桔面积急剧萎缩,面积急降万亩以下。22

2005年全县面积仅617 hm,产量7879 t。橙类、宜昌橙类、枸橼类等抗寒性弱的柑桔品种数量也大大减少。200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柑桔种植面积逐渐回升。至2012年全县柑桔面积785hm,产量达16580t。

2004年,歙县制定了十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三口柑桔”列为本县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之一。2008年,县政府下发了《歙县果品产业化发展规划(2009-2013)》,提出建设万亩优质柑桔基地的目标。围绕优势农产品及果品产业发展规划,县委政府先后扶持成立了一批柑桔行业协会、柑桔专业合作社,注册了“三口”柑桔商标,在新溪口乡塔坑村实施了总投资891万元的《歙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2年新溪口乡柑桔园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了200667m2柑桔科技示范园,通过了无公害柑桔基地认证2000667m2,聘请国内外果树专家赴基地指导、培训,柑桔大枝修剪、疏果控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以及新品种在柑桔产区不断得到应用推广,歙县柑桔生产走向一个科学发展道路。

2 存在问题

2.1 果园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

歙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地面积大, “三口”柑桔栽培主要利用土层浅薄的沿江山坡地。长期以来由于建园规划不科学;建园时仅部分桔园做了梯田、鱼鳞坑和蓄水池,大部分没有修筑防止水土流失的梯田、鱼鳞坑和蓄水池等水土保持设施;80年代建22

园时种植桔树还会采用大穴、大肥、土壤改良的科学种植方式,现在种植基本上都是粗放种植。基地设施不配套,规划不合理,立地条件差,土层浅薄,肥力低,有机质含量低,使我县70%桔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都相当脆弱。这样,如遇冻害、高温、干旱等将会造成果树产量剧减,优质果品率大大降低,果品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充分显现。【晚熟桔树品种】

2.2 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不到位

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我们的专业人员干的是统计、计划生育等非专业的事,每年的专业人员技能培训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效果,专业人才施展才能的政策环境等极差,导致专业人员技术不如专业大户现象。80年代建立的果树辅导员制度等好的科技推广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及政策体制的变化消失殆尽。

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不到位造成:整形修剪基本不到位。许多桔园不修剪或者乱修剪;水肥管理不到位。偏施化肥,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等未能得到及时补充,土壤养分退化,果树抗逆性差,果树生长发育不良,大小年结果现象日益严重,果品质量、产量下降。配方施肥技术运用面积占比10%不到;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病虫害防治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化学防治时,用药品种、时间及数量上随意性均相当大,产生药害的现象相当普遍,综合防治水平不高;新技术、新设施运用不到位。去年在塔坑村投入使用的黄板,果树竟然不知是何物。总之,科技管理不到位,很难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影响果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优

质、高产和高效。

2.3 品种较多,基地布局不合理

一是小而全。柑桔种类繁多,栽培品种有50多个,但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果品很少形成商品规模;二是过度追求品种多样,不能适宜现代商品生产的需要;三是对新品种引进和果树栽种存在随意性,往往导致伪劣品种、假劣苗木频繁出现,造成较大损失。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柑桔基地,柑桔品种80%为中晚熟品种尾张,该品种在我地表现为抗寒、高产,但品质欠佳,市场竞争力较差;四是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不当,上市期集中,市场供应期较短;五是地方品种种植面积及数量急聚下降,部分品种逐渐消失。如椮桔,笔者曾联系新溪口街口的相关人士寻找,至今未果。

柑桔基地布局不合理,部分果农发展柑桔存在盲目性,歙县是柑桔生产的北缘地区,必须科学规划,严格安排规划要求发展柑桔园。防止91年大冻园艺场等次适宜区桔园全部被冻死的严重后果再次发生。

2.4 产品深加工滞后,产业综合效益不高

抓好柑桔采后商品化,以延长果品生产的产业链,可提升果品的附加值。发达国家水果采摘后商品化处理几乎达到100%,中国2010年中国农产品产后处理率还未达到45%。而我县柑桔几乎未经产后处理,以原始初产品投入市场,果品的商品价值及商品率大大降低。销售主要依靠个体营销户和果农自销,果品营

篇七 晚熟桔树品种
柑橘育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42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