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主持词】
【主持人】: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宁夏有这样一个人,他想让枸杞树上长出辣椒来!几十年来,他砸锅卖铁也想做成这件事。现在,他的这件事有了很大的进展,在他手里,枸杞和辣椒杂交出一种红红的怪辣椒,它不仅个头长得夸张,味道也有些特别。
【解说】:怪辣椒皮红,肉厚,味道也不单只是辣,那么简单。
【采访】:
消费者:不辣,可以当水果辣椒。
消费者:有点甜。
消费者:又香又辣。
消费者:感觉后劲比较辣。
【解说】:有人说它甜,有人说它香,还有人说它辣,这辣椒不同的部位味道不一样,头上有甜味,中间开始有辣味,吃到后头,那就又香又辣了。
【采访】:
消费者:辣到舌根了。
消费者:冒汗了,我已经把汗辣出来了,再不能吃了。
【解说】:怪辣椒很皮实,哪里都能长。在这片新开垦出来的沙荒地里,辣椒挂满枝头,亩产量能达到六七千斤。这比当地都种的羊角椒,亩产量多出2000多斤。
辣椒个头出奇的长。一个就有30多厘米,三个辣椒连一块,足有一米长。味儿多,个子长,这样的怪辣椒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这事儿,得从它的培育者王成玉说起了。
1950年,大学毕业的王成玉分配到了宁夏农科所,从事育种研究工作。
宁夏有五宝,五宝之最是枸杞。因为枸杞具有保健功能,王成玉就想用枸杞做做文章。
【采访】王成玉:我就想把这么好的东西,它的营养输送到大众化的蔬菜里边去,老百姓吃了以后,既吃了蔬菜等于又吃了保健品,对健康有益,是多好的一件事情。
【解说】:王成玉用枸杞做父本,用蔬菜做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居然试验成了。可一家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呢,枸杞辣椒就给他们惹来了大麻烦。
王成玉很快被戴了一个“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大帽子,这让王成玉哭笑不得,因为帽子的由来是,他的科学探索超越了
所下的定论。所以科学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1982年落实了政策,但他又被调去管理部门工作,枸杞辣椒的研究,一耽搁就是40多年。
直到2007年,心有余悸的王成玉,才与老伴商量把中断了40年的研究捡了起来。
【采访】王成玉老伴 马桂龄:我们当时想,这辈子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我们中断了的科研,我既然有一口气,我就要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事业,所以我们捡起来了。
【解说】:这一时期,随着高产杂交水稻和抗病杂交小麦的推广,各种杂交育种的研究风起云涌。宁夏的枸杞育种专家,也开始尝试枸杞与蔬菜的杂交育种试验,但几十年的探索,瓶颈问题凸显,专家们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枸杞与蔬菜不能杂交。
王成玉明白这一定论的分量,可王成玉当年已经成功了。
【采访】王成玉:我已经试了,1961年就已经成功了,嫁接成功了。
【解说】:心有余悸的王成玉知道,捡回杂交研究必然会陷入科学争论,但他想自己年岁也大了,不争取时间就会留下终身遗憾。
在老伴的支持下王成玉又一次踏入了实验的禁区。他还是用当年的老办法,用枸杞做父本,朝天椒做母本,进行杂交。
还真是如他预想的那样,又成了。原本只有五六厘米长的朝天椒,杂交以后,个头出奇的大,味道是有甜有香又有辣。老俩口欢欣鼓舞。
可两人的高兴劲还是没持续多长时间,到了枸杞辣椒新品种评审时,专家们没有一位签字认可的。
【采访】王成玉:他说他们搞了细胞融合,没有成功,嫁接没有成功,杂交没有成功。有的是博士,有的学位挺高,是首席专家,但是他们没有搞成,因此他们也不相信我搞成了。
【解说】:人家不相信,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枸杞与辣椒本来就不是同一个属的,也没有杂交成功的先例。面对大家的质疑,一向温文而雅尔的王成玉有些激动了。
【采访】王成玉:他拿没有成功的东西来反对,我觉得这站不住脚,你搞不成功的东西,我为什么搞不成呢?
【解说】:王成玉与专家团的辩论,从那以后,就没有停止过。话再说回来,明明王成玉已经做成的事了,为什么人家就是不相信呢?这主要是因为用枸杞和蔬菜去杂交育种,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杂交育种,就是在不同种群、不同个体间进行杂交选育,目的是获得某一个特殊比较明显的后代。可杂交育种不是随便选两个东西就能杂交成功的。得有亲缘关系才行。
植物界的分类,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门是级别最大的,种是级别最小的。在同一个属之下的不同种之间,杂交育种才容易成功。比方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用了稻属 下的 野生稻 和 栽培稻 杂交成功的,是稻与稻之间的杂交。如果门坎向上迈一个,同科不同属,这叫远缘杂交,成功的概率就极低了。目前只有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的抗病小麦杂交成功了,是用小麦与偃麦草进行杂交的,两个都是草本的。
王成玉做的枸杞辣椒也是同科 不同属间的远缘杂交,而且难度更高。虽然同为一个茄科的,但是枸杞是树,而辣椒是草,树和草怎么杂交呢,这可没有先例了,没人做成过。
【枸杞辣椒远缘杂交技术】那么,王成玉又是怎么做成的呢?他有什么独门秘技和秘密武器呢?欸,他还真就有一套独门秘籍,先嫁接,再杂交。
用树和草嫁接,这很难,但事实上,王成玉还真就接活了,他给出的结论既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可又合乎情理之中。他用的是嫩枝嫁接法。用嫩枝嫁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选嫩枝。
(解说+字幕:第一个步骤 选嫩枝)
男方,虽然是高大的枸杞树,但只选一小嫩枝,女方是娇悄可人的朝天椒,直接选小嫩苗,王成玉让它们从小就在一起陪养感情。这叫青梅竹马。
先在去了头的枸杞嫩枝上,用牙签扎个洞。再把辣椒小苗所有的叶子都去掉。
【采访】:
记者:这么多叶儿都给揪掉了?
王成玉:对。
【解说】:拦腰切断,插进枸杞嫩枝上的洞里。
如果嫁接只到这一步,用保鲜膜包住,这就是农业生产中经常用的嫁接法了。但在枸杞和辣椒的嫁接中,只有这一步还不够,还有很关键的第二步。
(解说+字幕:第二个步骤 上银针)
这比头发丝还细的银针,是针炙专用的,它就是王成玉嫁接的第一个秘密武器。两个嫩苗插到一块时,王成玉还要用银针扎进接缝最紧密的地方,然后,再用保鲜膜包扎起来。这叫千里姻缘“一针穿”。
银针起两个作用,一个是固定,把枸杞苗和辣椒苗串在一起。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微创”,让枸杞嫩枝和辣椒嫩枝产生更多的愈伤组织,减轻辣椒枝和枸杞枝的排异反应。
【采访】王成玉:有些人为什么搞了好多年不成功,他主要就是一个排异问题,他没有很好地解决。我们拿一个针灸针固定,固定住了它想排异,排异不掉。
【解说】:对于实施了大手术的患者来说,必须得住进重症监护室。王成玉使用的监护室,是用废塑料桶做的。嫁接成活第三步,上大桶
(解说+字幕:第三个步骤 上大桶)
【解说】:塑料桶,是王成玉嫁接成活的第二个秘密武器。用塑料桶,罩住手术后的小苗,能起到三重隔离效果:隔离脏空气进去,隔离强风吹,隔离强日光照射。大桶上面的桶口,就是观察口,主要观察里面的湿度。嫁接苗要在桶里过上半个多月的时光。
而每当说起这些桶,老伴马贵龄都忍不住的乐。
【采访】马贵龄:这种大桶是装油的,50斤装的。这种很难找到,在大饭店,食堂里头才能找到。去以后人家还以为我是收破烂的。问你,你是天天收吗,你是收破烂的。旁边捣着,这个人不像收破烂的,这么上下打量我。像不像收破烂的。好像这个人不像收破烂的。怎么也收这玩意儿。给我笑得不行,赶快走,一到这就哈哈大笑。我说,老王给,收破烂的来了。
【解说】:当废品收来的大油桶可是派上了大用场。小苗在桶里真正活了,才撤掉大桶,再让它自然生长。长大的枝条,能开花,嫁接这一步才算真正的成功了,接下来就要进入另一个步骤,杂交了。
(解说+字幕:花房系上红头绳)
【解说】:王成玉把枸杞的花粉,授给辣椒花。再用红头绳系住,不让其它的花粉进去。 过上三五天后,去掉红头绳,如果没有授粉成功,就是慌花,很快落了,结不出果子来。而有的花没有那么快的落,居然授粉成功了。 这下,枸杞当就上了爸爸,辣椒就做上了妈妈,第一代果实长出来,可让王成玉开了眼!
【采访】王成玉:它的果实有的向上,有的向下,而且向下的多,向上的比较少。有的个儿挺大,有的细长,是各式各样的。
【解说】:朝天椒,顾名思义,辣椒都是向上长的。而杂交一代长得朝什么方向的都有。不只方向不统一,辣椒的形状也是各式各样,长的,短的,胖的,廋的都有。
王成玉就是从那些各式各样的辣椒中,一代代选育。最终得到了那款个头大、味道丰富的辣椒。
实物摆在那里了,王成玉开始整理研究报告(
【采访】王成玉:凡是生物都有一种生存的欲望,那么它就要想办法和砧木结合起来。接通了这个,水份、营养元素才能上下进行交流。强迫接穗吸收砧木的营养,这样子它自己遗传性就要发生变异,它的可塑性增大了,保守性减小了。
【解说】:可是,王成玉的理论推断,招来的,是一大批专家的反对。因为,植物学教科书中说到嫁接,那就是嫁豆得豆,嫁瓜得瓜。比方说,梅子枝,嫁接到杏树上,枝条上结出的果实肯定是梅子,杏里的成份是不会跑到梅子里去的。
但是,王成玉有不同的看法。
【采访】王成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然这个话也对,因为大众,包括农民,也都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如果是从深层次来追究,这话又有缺陷。没有从进化的这个观点,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世界上的一部巨著。我的这个观点和达尔文的是相近的。我就觉得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它还是在逐渐地进行衍变,环境变了,如果它不改变的话,那么它只有死路一条了。
【解说】: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科学研究不能只凭推理,更要有证据。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在自家窗外一片十几平米的地方,王成玉 和老伴进行了更大敢的试验。
[我爱发明] 20160721 辣椒搬迁队【枸杞辣椒远缘杂交技术】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村民韩敬哲的辣椒移栽机构造很简单,就是通过楔型结构的铲开沟,然后,把辣椒苗放入到烟花筒一样储苗筒内,让其自由落下,正好落入到开好的沟里。到底能不能成功?这台辣椒移栽机究竟能否减轻人们的负担,代替人们来完成劳动呢?敬请收看。(《我爱发明》 20160721 辣椒搬迁队)
发明人联系方式:韩敬哲
编辑手记:
6月,又到了辣椒种植的季节,种辣椒与种大葱类似,在种植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移栽,也就是,等到辣椒苗涨到30厘米左右,就得给它们换个更宽敞的新家,让它们茁壮成长。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村民们就在为移栽辣椒而忙碌着。
移栽的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在旋耕完的土地上,村民们用他们特制的“土犁子”先开好一条10厘米深的沟,然后,再将辣椒苗插入,填埋即可,简单来说,就是挖个坑来埋点土。
看起来,移栽的过程并没有多大难度,可开沟过程实际操作起来,可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在移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移栽后辣椒苗的直立稳定性,所以村民们在插完苗后,还有一个手抠压实的动作。
虽然移栽辣椒幼苗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着实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移栽过程,由于没有任何辅助的工具,人们只能蹲在田里,一颗苗一颗苗的进行填土,时间久了是腰酸背痛,膝盖疼,很容易落下病来,那么有没有一台辣椒移栽机能够代替这种简单却又复杂的劳动呢?
韩敬哲可是村里的百宝箱,农闲时就喜欢摆弄机器,平时邻里乡亲,谁家的电器有问题了,都会请老韩帮忙。
由于自己也种辣椒,那种腰酸背痛的感觉还让他记忆犹新,老韩就想着,能不能做一些工具减缓劳动强度呢?他虽然没上过一天学,可是,就是对机械感兴趣,他买来书籍自己研究,准备做一台移栽机,终于,经过了2个月的努力,一台初具雏形的机器诞生了。
呵!还真做出来了!看看去!
老韩的辣椒移栽机构造很简单,就是通过楔型结构的铲开沟,然后,把辣椒苗放入到烟花筒一样储苗筒内,让其自由落下,正好落入到开好的沟里。
到底能不能成功?这台机器究竟能否减轻人们的负担,代替人们来完成劳动呢?期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