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一
《微型课题研究报告》
微型课题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1、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刻不容缓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人们通过说话、写字实现正常的交流和沟通。有位哲人说过:“语言文字的发展,不单是语言的问题,它还承载着国家主权、民族的文化和利益,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兴亡,语言不在,文化就不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语文言文字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规范语言文字对于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规范学生语言行为责无旁贷。
2、低段学生课堂语言亟待规范
教学活动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语言的沟通,失去了语言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而沟通语言的优良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个误区,注重教师语言的准确精炼,却很少关注学生语言交流的规范。
乐山处于方言区,绝大多数学生从小所处的语言环境是乐山方言,加上许多孩子由老人带大,其中夹杂了许多土话,学生势必把方言土话带入课堂,虽要求讲普通话,实际上有不少学生是换个腔调说的乐山话,即我们讲的“椒盐普通话”,即使是写作,学生也难以把方言土话转化成规范用语。
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冲击也不小。除了语言交流外,有些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写话、习作中使用。小学低段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教师应规范学生语言行为,减少网络语言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3、规范学生课堂语言行为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掌握和准确运用语言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和外在体现。小学低段正是培养规范用语的关键时期,语文课堂作为实施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理应承担规范学生课堂语言行为的责任。
(二)课题主要概念界定
1、小学低段:此课题研究对象为小学一、二、三年级学生,一、二、三年级为小学低段。
2、学生语言行为:指学生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语言的行为。学生语言行为按说话环境分为课堂内、课堂外。
3、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改变学生用方言、土语、新兴网络用语以及家庭幼儿时使用的儿化语言进行课堂口语交际与写话、习作的不良习惯。使学生敢于、善于表达,语言表述流畅规范,条理清晰,意思完整准确,让学生逐步从乐说到能说,说好,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题的设计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学生课堂语言现状的调查,收集学生语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分类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别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并落实于日常课堂教学中,从教师的语言规范入手,通过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规范水平,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研究内容
1、低段学生课堂语言不规范行为调查。
2、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教学策略研究。
(三)研究对象
以我校1-3年级全体学生和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
(四)研究周期
从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止,历时1年。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
主要工作:成立课题组,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并申请立项研究。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修改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3年9月)
主要工作:按照课题方案实施研究,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积累经验和资料,逐步形成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主要工作:整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操作性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成果论文、研究报告、约请专家指导,圆满结题。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教育文献是以记载、反映教育活动、人物、事件和理论为内容的文献。在研究中大量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文献资料,对自己掌握的文献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形成对事物本身的科学认识。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3.案例研究法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研究揭示出某些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实践运用。
4.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通过抽样的基本步骤,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我们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学生以及缺少经费的人们,这种方法特别合适。
(六)研究措施
1.认真开展低段学生课堂语言行为现状的调查。
调查了解清楚学生课堂语言现状,才能明确本研究目标任务与方向,后续研究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课题组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生调查问卷,实施问卷调查,再对问卷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措施。
2.加强理论学习,确立对“语言文字规范表达”的理论认知。
教师确立对“语言文字规范”的理论认知是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前提,只有理论指导
下的实践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有理论指导实践研究才能在一定的高度前行,课题组要充分搜集与该课题相关的各类理论资料,认真研读,用以指导我组的研究行为。 案例 教师阅读“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在平时上网时也有意识地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并在课题研讨活动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形成工作制度。
(1)间周一次研讨活动。低段语文课题组每2周开展一次微型课题研讨活动,活动内容围绕语文课堂规范小学生语言行为的教学策略进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进行信息的交流、思维的碰撞。组长注意收集、整理、提炼大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点滴经验加以总结推广,让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再实践、再总结。 案例 每个教师准备了一本语言收集册,记录每堂课收集的学生的不规范语言,在研讨活动中大家都把自己记录的进行交流,组长记录并分类。教师就不同情况共同讨论如何矫正某种语言行为,以便今后在工作中加以应用。
(2)一月一次教学会诊。每一个月课题组开展一次课堂教学会诊,共同研究讨论该堂课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与创新性,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加强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指导力度。
案例 张玲燕老师上了一节课题研究课《画家与牧童》,课后,教师们积极评课。教师们认为张老师在课堂上关注了学生语言的规范化,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有效干预。教师课堂语言规范,学生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大大减少。
(3)加强教学反思交流。课题组成员每节课上完之后,认真撰写教学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收获、体会,并在研究活动中和学校QQ群中充分交流,互相获取新的信息,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学习提高。
4.有效操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规范学生语言行为。
(1)强化教师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意识。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确立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强烈意识并养成一种教学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细节中对学生语言习惯不规范的纠正。语文教师在授课中要做到自身语言符合母语语言文字规律,以自身规范的语言行为引领示范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语言熏陶,形成一种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语境。
(2)潜心实践,大胆探索,提炼总结课堂教学新策略。
每位教师要带着本组的研究课题认真研讨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着力收集研究学生不规范语言行为的种类加以分析,从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各种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方式、方法,反复验证,不断提炼总结教学成果,形成系列教学策略。
(3)拓宽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渠道,合力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好每期都要召开的学生家长会与学校安排的家访活动,对学生家长实施语言规范的培训。首先让学生家长树立规范语言的意识,讲明规范学生语言行为的重要性,让家长自己权衡其中的利弊得失,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家庭、学校、课堂形成共识,共造规范的语言环境。其次指导家长、学生正确购买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给家长、学生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与科普读物。明确指出某些卡通、漫画书籍中有许多垃圾语言,杜绝学生阅读受害。
(4)开展各类语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规范用语的积极性。
利用低段学生活泼好动、语言模仿力极强、探求欲旺盛、喜欢活动、乐于表现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各类综合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各类语言竞赛,寓教于各类活动中,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热情,在活动中强化规范语言的意识、习惯,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不断成长。比如:设立一个有趣的话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比赛。设立一个话题,开展口语借力赛。设立一个话题,开展写话竞赛。围绕一种动物、植物、一个人;或者是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共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表演一个课本剧等,以此为话题开展口语交际竞赛活动或者是写话竞赛活动。还可以收集学生病句,大家当啄木鸟医生,集体会诊,给出规范的语言表达。 案例 开展“我是啄木鸟”纠错竞赛活动。把平时累积的学生出错最多的语言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或词语或句子或短文,让学生一起来发现并改正,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受学生欢迎,而且取得很好的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研究成果
四、研究效果
课题研究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一)课题组自评
学生方面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二
《微型课题研究报告》
为孩子的明天作准备
----《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研究报告 泸州市纳溪区新乐中学课题组:尹文秀
一、课题缘由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音乐课堂上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求异,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呢?这是当今教育的主题。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导致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主动精神被压抑,也就无形中削弱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音乐教学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强调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教学方法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来设计,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允许他们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特提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相互交融。 教学观念不转变,即使教材换了又换,也只能是“穿新鞋,走旧路”。依葫芦画瓢,固步自封,机械地重复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创新就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如果我们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曾经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我们不能把小学音乐课看作就是“唱歌课”,更不能成为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可以高高在上,身上罩着光环,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对话。当然,转变教学观念,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可取之处,而是要把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必将受到事半劝倍的教学效果。
(二)更新教学方法,把枯燥与创新形成对比,彰显魅力。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没能找到教好他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积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可能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 抽象概念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具体做法是:
我们都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节奏,必须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视觉和听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
2.积极动脑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音乐的丰富多彩源于创造,要给学生以创造的自由,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思考和探讨。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我选择简单而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易于创编的歌曲,利用让学生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做表演,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边唱边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达情感,表现欲同想象力一样。表演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当然,要表演有时就少不了一些小道具,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亲手制做不同的动物头饰,自己设计舞蹈动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舞蹈创编,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4.简单歌词故事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音乐教育正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之一。很多音乐都是有故事内容的,有些通过歌词可以知道,有些需要认真欣赏,体会其中的意境。让学生根据歌词创编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
5.自制简单小乐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要加强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例如可以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等等,提高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再根椐歌曲的情绪选择常见的乐器:碰铃、木鱼、三角板等,创编简单的伴奏。当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乐器的乐趣。在课题实践中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制乐器。如用易拉罐装进少许沙做成的“沙锤”;有用自行车车铃做成的“碰铃”;用哄婴幼儿买来玩的小铃铛挂起来的“串铃”等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对学生须进行的几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并且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只有不断拓展创新思维,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
三、核心概念与界定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现情感。心灵的精神世界的特殊的“语言文字”,音乐教育就是运用音乐进行教育,也就是说通过音乐的美育功能进行培养人的教育。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巨大杠杆;创新即在已有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有价值的事物的过程。创新就是发展,创新教育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教育。旨在
开发沉睡在人体内部的创新资源,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强化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音乐创新教育,旨在运用创造与创新的特征,在培养音乐素养的同时,点燃他们内在创新的火花,发展智力,启迪思想,启发创造,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目标与假设
(一)探索和研究以创新教育为特征的小学音乐教学的操作模式。
在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和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特点,在总结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提炼出音乐教学的一般操作方式,并通过实践验证和完善创新性音乐教学模式。
(二)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条件研究。 通过改变课堂常规,重组课堂结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的唱、跳、奏、演等多种形式的表现活动,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精神。
(三)分层教学,因材实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五、方法
总体采用行动研究策略,具体采用总体设计,互相协调,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发展。
(一)文献研究和观察法
结合学科特点,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二)问卷调查法
对实验对象进行“自主程度”和“创新能力”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前后效果问卷调查和组织专家对教学效果全面评估。
(三)实验研究法
各年级选择2个年级开展实验研究。如3、4年级5、6年级双方选择相同的教材,教学时数相等。实验班采用音乐新模式教学,突出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照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按以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旧模式进行教学。
六、措施:
(一)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即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的有创见性的心理反应,就是教师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教学方法的改变,便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之一。
1、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理论的根本特点是先试后教、先练后讲,这正切合了小学生对新事物因好奇而产生探索动机这一心理特点。针对这个原理,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探索教学新途径,改变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方法,怀着尝试的心情,在课堂上多次引入尝试教学法,使得学生在音乐课上表现出了新的面貌:由被动变主动,由沉默变活跃„„。回顾过去,我辛辛苦苦地教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唱谱、打节奏„„可他们总是似懂非懂。而现在,我感到轻松多了,学生也似乎聪明多了。为此,我的音乐课堂中经常尝试“放手”:当出现一首新歌时,我总是让学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三
《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西充县车龙初中:斯正强
一、课题基本信息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背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近年来,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客观反思我校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开口难、难开口,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结果出现了许多“口语障碍”的学生,这势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现知识、
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界定: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师生互动法教学利于创设真实英语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内容、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我校1至3年级46名寄宿生同学的生活、学习管理。
2、不同年级、班级的46名同学在4至9年级上早晚自习时,如何让他们愉快地渡过这段时间。
3、在宿舍安排上,如何让他们安全且休息好,又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这些孩子能安全愉快地生活,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低年级寄宿学生全面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2、将有效地管理方法系统化,最后用于实践管理中。
五、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室内棋牌等活动。在活动中反思总结,再实践从而找到科学的管理方法。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
1、课题起始阶段(2012年3月)
确定课题名称,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写好课题审批表组织课题论证,写好研究计划。
2、课题准备阶段(2012年4月)
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活动的开展,拟定阶段方案。
3、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5月至11月)
5月:摸清这46个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班级、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是否有哥哥、姐姐在校读书及班级、姓名。(田信飞、雷诗猛)
6、7月:对这46个同学早晚自习跟踪管理,计一些活动:6月份用室外体育活动来渡过早自习(张忠治)7月份用室内棋牌等活动来渡过早晚自习(雷诗猛)。
8月:总结经验方法,整理成册。(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
9至11月:按整理的方法实施管理,并总结得与失。(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
4、课题结题阶段(2012年12月)
(1)、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并整理、筛选研究资料,装订成册。
(2)、完成结题报告等研究任务。(张忠治、雷诗猛、田信飞)
七、研究过程:
首先,由田信飞和雷诗猛老师摸清这46个同学的基本情况,如所在年级、班级、家庭住址、家长电话,是否有哥哥、姐姐在校读书及班级、姓名。并造好花名册。
接着对这46个同学早晚自习跟踪管理,计一些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来渡过早自习,室内棋牌等活动来渡过早晚自习。丰富了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让这些低年级寄宿生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体会到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通过对我校这46名低年级寄宿生的跟踪管理及研究,我们形成了一系列的低年级寄宿生的管理方法。
八、研究反思与总结
(一)虽然在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我们小组成员都付出了各自辛勤的汗水,如田信飞校长一直以来查阅各种资料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但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结构的缺失,我们没有形成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因此,本次微型课题的研究并不是完美的。
(二)我们制定的调查问卷还有不足,一方面没有足够的相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我们旨在有针对性地对小学低年级寄宿生管理作出尝试,而不可避免地在其他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我们相信,微型课题研究之路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三)本次微型课题研究制定了比较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但这一方案应该处于不断地更新的过程。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理论。以期能够对低年级寄宿生提供更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最后,我们小组各成员由衷地感谢各位领导的真诚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
2012年12月11日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四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如何撰写》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如何撰写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问题提出:主要阐明课题产生的过程,即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出于一种什么考虑来研究这个课题。它主要交待课题提出的背景,说明选题原因和理由,交待研究目的和思路。同时,它需要从目标要求、现状分析、研究目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揭示出目标要求(大背景)与现实状况(小背景)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
2.研究对象与步骤:①研究对象:把什么人作为研究对象就写谁,具体到班级。②研究步骤:完成任务的时间划分以及成果形式。总的研究任务分几个阶段,或分几个方面完成,每阶段的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研究步骤可以列表表示,也可以文字叙述表达,只要把研究所经历的步骤写清楚就行。
3.研究过程与方法:①研究方法:完成该课题研究任务所用到的诸如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并要阐明每种方法用于研究什么具体问题。②研究过程:就是把研究步骤具体化。研究过程要突出以下问题:一是研究工作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但千万不能报流水账,不能把“研究步骤”复制一遍。二是如何运用微型课题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的,即怎么进行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要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如采取问卷调查法,那就要阐明问卷是怎么设计的、在什么时间向哪些人做了调查、问卷回收情况、调查统计与分析、调查结论及报告等,最后需要把问卷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佐证材料。总之,在阐述研究过程时,通常是先说理,后举例。
4.研究成效:主要阐述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成果,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丰富了哪些观点,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与思考等。二是操作技术成果,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形成的操作技术、路径、模式、方法等,并用高度概括的文字呈现出来。三是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学生进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等。
5.问题讨论与建议:①问题讨论:主要是讲研究的不足。回顾研究过程,觉得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也就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的地方。不要多,两三条主要问题即可。②建议:结合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醒别人开展类似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6.附件:主要是列举报送的附加材料,即成果清单、必要的成果复印件、参考文献等。
微型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比如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叙事等,报告的呈现形式就可能是系列文章组成,因此,以上结构仅供参考,老师们可根据需要或个人喜好产生一些变式。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五
《微课题研究报告》
尊重与信任——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班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于是很多将子女交给祖辈教育。这就形成了较有特色的“隔代教育”问题。在我的班级里,这种隔代教育的学生占了总数的20%,这类学生在能力、学习、心理方面存在较为特殊的一面,他们是一群需要格外关注的群体。
一、个案背景:
1、个案的基本情况
小睿,女,16岁,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都会有逃离现象。平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同学们讨厌她的习惯、做法,看不起她,在她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
2、个案的家庭情况
父母都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可是本身的教育能力不高,再加上她们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
二、 主要问题分析
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小睿的行为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心理方面自暴自弃;劳动能力方面较薄弱;学习方面兴趣不浓。而形成这几种现象的主要是以下几反面:
1、家长的宠爱:通过跟家长谈话,我了解到不管孙辈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孩子开口:“我要„„”祖辈总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小孙子发脾气、哭闹、耍赖时,老人更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失掉原则,要啥给啥。祖辈一昧迁就、给予、满足,导致孩子对物质需求的欲望恶性膨胀,攀比虚荣,事事以我为中心。有学生曾说过:“老师面前要装乖,父母面前要争辩,老人面前要耍赖。”此时的小睿正是这种心态。
2、集体的排斥:小睿在班里总是很显眼,经常跟同学吵架,作业不认真完成,值日的时候先逃走,上课做小动作等等,甚至老师说今天有同学作业做错了,全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转向她。同学歧视的目光,老师严厉的批评导致了她对学
习的厌恶,渐渐地她对自己也失去信心。作为一个16岁的少年,不能被她所向往的群体接纳,不能得到正常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内心的感受是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的粗暴:虽然祖辈对小睿在生活反面极其宠爱,但对她的学习期望又很高。她们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孙子应该弥补她们的缺憾。因此,她们对小睿的学习成绩很重视,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很少有耐心地说理与交谈。长期下来,她对学习渐渐的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
三、采取的对策
作为教师,只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心理疏导,促使她在心理上能逐步健康,成绩能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加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了解了她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那么我们老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她的心理建设,加强对她的心理监护,使她的心理健康发展,树立信心,从本质上转化她,进一步提高教育实效。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她的不良表现,还得从她的家庭入手。
首先,我利用家访,向家长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她自己去做。”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其次,当我了解到她只是在人多的客厅做作业时,建议家长为孩子设计一间书房,或在孩子的卧室里配置书桌和书架,使孩子有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成绩,当她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这样,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2、发现她积极的因素,促进转化。
我发现小睿虽然经常犯错误,但她依然有向上的愿望,她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唱歌在班级里数一数二,做错事敢于承认,不闹事的时候还挺讨人喜欢,所以我们可以发掘她这些向上的可塑性,对她进行再教育。
首先,我在课堂中,多为小睿提供表现机会,结合班上具体情况,开展一些
集体的活动和竞赛,任命她为负责人,让她感到被信任和责任感,在组织活动中,她的主动参与使她觉得班上的活动,自己也是一份子,从而达到消除行为惰性的效果。
3、引导集体关注她接纳她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培养她的正确的交往能力的时候,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通过同学的忍耐和爱护,帮助她在集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
我利用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她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同学明白像小睿这样的学生,自暴自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形成是长期的,多方面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除,要允许她有反复现象。并且教育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她,要正确对待她的变化,以我们集体的耐心,接纳她的缺点,她的变化。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她一起玩耍,如果她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
4、尊重和信任她,正确看待“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她来说,只有信任她,才能得到她的信任。信任她,也是尊重她人格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她自暴自弃的心理。她的错误不可能在一次两次之间完全改变,我要耐心对待她的错误。上学期,她又有几次没做作业。我询问原因,她说因为本子放在家中忘带了,以前她也曾经因为这个原因经常不做作业。我犹豫了,难道她又撒谎了,是否叫她趁下课的时间补回去呢?我没有这样做,只是叫她以后要善于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此时,她的眼里流露出一股被信任的感激的眼神。
5、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该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她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同学的态度,使她在一定程度受到打击。作为教师如果不是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她,她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要调动她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她。当发现她今天能主动参与劳动,于是就及时在同学面前表扬她;当她能主动帮助同学的时候,同学给予一声感激的“谢谢”;当她做错事的时候,引导她由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况会怎么去做。大她在家中
有出色的表现的时候,由家长反馈到学校,并给予鼓励。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共同努力,这个男孩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平时在和同学的交往中,能主动退让,家长也反映她在家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不会想要什么就朝着要什么了。她从一个令人讨厌的孩子,成为班级中受人欢迎的一员。她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友好相处,积极为集体做事,更令人高兴的是,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加了校文艺汇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相信以这样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她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反思与讨论
小睿的特殊主要来自于她的家庭,家长的娇惯、放任、养成了她唯我独尊、蛮横无理的个性,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教师和同学对她的过错或者是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批评,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很容易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引起她对老师的敌意和不信任,给今后的思想带来更大的障碍。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是最难塑造的,虽然小睿同学的进步已有了一些飞跃,但它只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只是她成长中的一个起步,不能说已是彻底的成功。对她的教育使我认识到,转化特殊的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应该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疏忽,而其中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无疑是打开他们健康向上之门的一把钥匙!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六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初一年级学生作文描写训练的探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写好作文对打好语文学科基础尤为重要。然而,在作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棘手的难题,也成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难以突破的瓶颈。根据实际教学过程累积的事例和反思心得,分析出初一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常常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字数不够。很多学生对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望而生畏,常常是冥思苦想,像挤牙膏一样,总挤也挤不够字数。二是长篇大论,有学生的作文虽然篇幅较长,但通篇在记流水账,都是概括叙述,平铺直叙下来,没有描写,没有真实情感,语言空洞乏味。因此,提高初一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打好初中语文基础的重要环节。那么,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如何解决上述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呢?那就得加强作文教学中描写手法的训练。
二、研究对象与步骤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初一学生及其作文写作课,就学生而言,初一的学生还在沿用小学浅显的记叙方式或是背颂作文选的笨办法;那么大部分初中语文老师没有一套系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写作课大多枯燥乏味,甚至学不到具体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式。因此,写作课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
具体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申报、开题。( 2013 年6月)
1.填写申报表、立项
2.制定研究计划,查看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
第二阶段:实施( 2013年6月——2013年11月)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撰写相关论文。
2.按课题计划进行研究。做好调查记录,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阶段性小结。
3.根据调查情况,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结题( 2013年12月)
1.撰写结题报告。
2.完成本次研究的案例分析一篇、研究报告一篇、论文一篇和一份教案。
三、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再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现状,再通过统计和分类进行比较和分析,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达到对症下药。
2. 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各成员通过对写作教学进行设计、实施、展示、评价等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修改和完善,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3. 资料研究:课题组各成员从描写方法的分类及使用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商榷和研究,借鉴成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作文写作中描写训练的研究。
四、研究成效
1、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对作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到
学生的写作心理以及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能根据这些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不同的案例,加以研究讨论,再制定解决方案,慢慢地教师的教学方法就上升为系统的教学理论,最终教师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也取得优异的成绩。
2、在课题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理论知识层次得以上升,并撰写了相关论文两篇,还把传统的“学生写,教师讲”的模式改进为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训练,再进行小组互评,教师再作最后总评的四元模式,做到相互改进,相互提高。
3、研究接近尾声时,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高涨,并提升了写作技能,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开始“有话说”并且能“说得好”。为学习语文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课题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改进的方向
1、本次课题研究,由于研究时间短,针对的描写训练主要还局限于人物的细节描写,涉及环境描写的过少。
2、在作文的描写训练中技巧的运用研究不够细化。比如,学习了描写方法的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在作文中不知怎么运用,或者运用的较于死板。
3、描写训练中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词汇基础,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展起来,还不大适用。
4、由于前人对本课题的系统研究不多,导致这次课题研究缺少理论支撑。
5、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细化研究,让作文
教学突破瓶颈,不再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难题。
总之,我们通过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以科研促教育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的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教研、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七
《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陕西省教科所 秦德增
注:根据记录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刚才,齐所长讲了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讲得高屋建瓴。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层面来探讨理解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来讲一讲《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
一、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需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一)、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不只是教育专家的事,而更是一线教师提升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科研,因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由“有学上”发展到“上好学”,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探索改革课堂,改革课堂必然会有大量的困惑出现,做好微型课题研究非常必要。
(二)、持续推动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以行政推进的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从2007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又深入到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教育科研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巨大生命力。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国家有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工程。 我们教师应该从教书匠向教研型转变。
(四)改革教师职称评聘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五)、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榜样示范激励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二、微型课题研究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们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研究课题大而空;二是重申报轻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简单移植;四是研究过程不扎实;五是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
六是网络下载,抄袭较严重;七是研究成果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八是成果不高,低水平重复成果多;九是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不够。
1有的研究课题大而空,一些学校承担的课题是专家的子课题,学校做是○
为了给学校装点门面;○2有的重申报,开头轰,中间空,结尾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咱省从2001年以来承担的国家课题200多项,真正结题的非常少,一些单位功利化色彩浓重,申报课题是为了配套经费;3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我们一些申报教○
师是糊涂的,列举了许多方法名称,是简单移植;○4研究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过程,就是空的;○5有的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不规范,许多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区别不理解,教学设计是预设的,教学实录是生成的,有的把教学设计写成了课堂实录;○6网络下载很严重,要层层网搜,一些老师的课题申报是网上下载或网上拼凑,是两三个下载的拼凑;7重理论,轻实践,○
我们的成果要来自实践,又要指导实践,运用于实践;○8成果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的比较多,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我们的教育大省极不相符;○9不重视转化,比如“快乐教学”,是我省的成果,结果没有推开来,让外省拿去了。
(一)、什么是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谁研究)、以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是什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为什么)的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研究活动。
(二)、微型课题的主要特点
------ 聚焦个体。同伴互助也可,但主要是个体。
------ 着眼微观。题目要小。
------ 注重实践。实践中产生课题,边研究边实践。
------ 过程灵活。教师的自主行为,个体,自由,不受其它一些因素干扰。
------ 周期较短。一般实验有三年、两年、一年,周期短的可能是几个星期。 ------ 倾向平民。微型课题是草根课题。它不限制参与人员身份或职称资格。 ------ 成果多样。不一定是专著、报告。可以是多样化的,譬如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实录、资料汇编、习题纠错等等。
------ 价值较高。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问题是我们的研究之源。问题在哪里去找?答案是教学领域。问题的寻找点在于课堂,在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
1、研究学科的课标 义务阶段和非义务阶段
2、研究学科的课程 内容、目标、方法、体系等
3、研究学生 怎样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譬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学生课前做不好准备怎么办,学生看到题就做不加思考怎么办,看不清题干就做怎么办等等。
4、研究学科教材与教学内容 先做到敎教材,再做到用教材教
5、研究学科备课与教学设计 现在的网络教学是否符合你的学生实际
6、研究学科教学模式 敎无定法,贵在得法
7、研究学科课堂教学 提升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自主高效、有效
8、研究学科教师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9、研究学科作业布置 减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布置才是有效
10、研究学科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放 从学科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
11、研究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12、研究学科考试问题 考试的效率和功能
13、研究学科教学评价问题 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法指导
14、研究学科教学管理问题
15、研究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
四、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确定微型课题。一看是否有价值,二看是否有创新,三看是否具体明确,四看是否可行。
第二步,课堂的申报和立项。今年这次申报,可以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
第三步,制定研究方案。方案即研究计划: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研究成果、保障措施等。
第四步 ,收集资料。要通过网上了解查询你研究的课题别人研究的情况,即了解动态。
第五步,开展调查。
------ 要安排专门时间。
------ 要确定调查的方式。譬如访谈、问卷、座谈、实地考察等等。
------ 要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 要重视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处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事实要准确,数据要真实)
第六步,整理、分析资料、数据。(去伪存真)
第七步,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或对策。
第八步,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措施、方案或对策。
第九步,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研究资料、调查报告······等等。
注意“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案例是教学的结果,教学设计是敎学的预期。
第十步,申请结题。
第十一步,总结反思。
五、2012 年度省级基础教育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现已完成。
第二阶段:从今天开始,全方位开始研究。(2012年12月底 ------ 2013年7月)要有成果,成果要运用于教学实践。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今年的),学习本学科的文章、经验;第三,明确研究的重点;第四,注重研究过程;第五,领导要加强对研究工作的督促。
第三阶段:2013年9月 ------ 2013年年底,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选;汇编
出版优秀成果;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级评审(不受各级限制,可以越级推荐,但是质量要高。);开表彰会;开推广现场会;评选可以明星学校。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八
《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基础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微课题研究报告篇九
《中池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中池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报告目录清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理论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内容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与步骤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本次课题研究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内容摘要】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从问题的适当、适度、适量性、趣味性、层次性、可及性、目的性,从文章的题眼处、、关键内容上进行设问,使语文课堂的提问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的提高,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问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最终达到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提问 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现状
当前,我校全面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针对以往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往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的弊端,严重制约了学生高效的学习。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教学满堂灌的形式,课堂提问没有实效性,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问题过难,学生不能很好掌控,无法回答;(2)提的问题毫无价值,如“是不是?”“对不对呀?”经常在课堂中出现,提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毫无效果,不如不问;(3)提的问题过多,也没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老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表面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导致脱离文本内容。这种过于形式,盲目地提问,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问势在必行,所提问题必须能抓住课文内容,体现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使课堂高效。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具有决定性作用。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提得好,就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自然课堂效率就高。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课题界定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针对性、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孔子还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多样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储备要丰富多彩,问题的设计要多种多样,并讲究层次和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内容和学习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课题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全面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探索掌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全面促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育人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3、科研目标
这项研究分三个层面:一是策略研究,即整合原则研究,为深入的微观研究提供宏观调控理论;二是定性研究,即理念、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关系研究,即教师、教材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此项研究是该课题研究的基础,教师明白了这些,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能为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任务型教学理念的落实与课程资源整合的方法提供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三是操作层面的研究,即在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体验性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方法研究,此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把体验性任务型教学理念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程式化,摸索出一整套整合策略。这一核心内容研究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根据课程确定“任务链”或根据“任务链”补白教材,即教学目标中如何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研究;二是课程教学中影响任务型教学理念落实的相关因素研究,即教学过程中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方法措施研究。
五、研究内容
1、教师上课前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设计。
2、各年级教师课堂阅读教学研究,课堂提问能否突破重难点,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3、课后反思,教师的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4、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1、叙事行动研究法。叙事行动研究法,分为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计划、边行动、边改进。具体模式:“计划←反省←观察←行动←计划”。叙事研究多关注教育“质”的研究,只得定性的结论。把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叙事的行动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2、调查法。制定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结论。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有专题性经验总结和一般性经验总结两种。专题性经验总结是指对某个问题作比较深人、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揭示其规律,使自己和他人都能从中获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则是对实践活动作一般化的总结。如,一年教学工作总结与教育教学论文。
4、文献资料法。搜集有关课题方面的资料,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的学习研究,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使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有经验借鉴。
5、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 11月—2011年12月)
①学习课题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题内容;做好课题申报和方案设计工作。 ②因地制宜,组织参加本课题的各备课组进行讨论本方案,以便对它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让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③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实验年级,选定各年级的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以便跟踪记录成绩变化。
④开展研究人员的培训活动。通过网上资料查寻和学习、请专家讲课以及参加课题组学习活动等方式进行。
2、实施阶段:(2012年1月—2012年7月)
①将研究内容进行分工,并落实到每位参与教师与年级中;
②写出本课题的实施计划。2011年11月第二个星期天,我们课题小组全体成员充分地讨论了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③按本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有序地开展研究;
④在研究中注意资料、数据多方收集和整理,每次研究活动均有详细的记载; ⑤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经验总结会,获取一手的以论文为主的研究资料;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探讨课堂教学模式。这样,及时总结,每次活动都有效地为下一步工作进行正确地决策打好实践和理论基础。
3、结题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1月)
第三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1月为结题阶段。根据实验研究的计划和方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①本阶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从中总结出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研究内容得到落实,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恰当,研究的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分析、研究中,我们利用事实和数据作依据,写出不少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也写出了不少可供借鉴的论文成果,这些都在不同的评比活动中获奖或者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研究成果:
1、组内教师能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积极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有效提问的方法、技巧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问题多而乱、无层次、无针对性、“满堂灌”的提问方式。课堂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做到了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生的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将提问与教学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层面,做到导入新课,问必简单有效;引领探究,问求开放有度;巩固深化,问需促思有方;总结延伸,问要全面有序。正因为这些教学行为的改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较大程度提高,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成绩也随之上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2、课题论文成果显著。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语文组共有8篇论文获得县级奖项:苏善华老师的《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获县级一等奖;宋兴侠老师的《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获县级一等奖;张歆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初探》获县级一等奖;牛少林老师的《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获县级一等奖;兰云老师的《有效课堂 有效提问》获县级二等奖;刘家凤的《用有效性提问支撑语文课堂》获县级二等奖;陈超老师的《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获县级二等奖;刘伟雁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语文课堂中的语言魅力》获县级二等奖。
(二)实践研究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语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
谯 城 区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报 告
课堂教学中对地方资源的
课题名称 课题批准号 课题承担人 所在单位
引用、开发与方法研究
qcwkt024 李林 亳州九中
谯城区教研室
上一篇:珍爱生命感恩生活实践报告
下一篇:诉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