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喂养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篇一 蟾蜍喂养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蟾蜍养殖成本、前景及效益分析

  第八章 建设布局及饲养规划 

  1、 建设布局

  以吉林市昌邑区满族朝鲜族乡土城子村养殖建设基地,分2期建设,形成年繁育20万只蟾蜍及规模化饲养。

  总体布局:按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进行规划,各区之间界限分明,道路联系通畅。

  管理区设在测风向处,生产区和隔离区设下风向处。

  基础设施除蟾蜍养殖基地其它辅助配套设施完备,建有蟾蜍类中药材加工车间、活乐康牌,蟾王牌富硒天然蟾衣保健品及药品生产车间、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师、饲料繁殖加工车间、饲料储存仓库和防疫墙。

  实现五通,即:水通、电通、路通,网络通,信息通。

  2、饲养规模:

  一期年繁育蟾蜍种苗20万只,年饲养成蟾20万只。

  二期年繁育蟾蜍种苗30万只,年饲养成蟾30万只。

  占地面积: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配套设施3000平方米。二期投入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蟾蜍养殖基地面积35000平方米。

  投资概算及来源

  1、 项目总投资额:1000万元,第一期投入资金500万元,第二期投入500万元。

  2、 项目投资来源:

  合作社合伙人投资600万;

  合作社申请贷款200万元;

  合作社吸纳入股资金100万;

  合作公司投入联建设施100万   

  第九章 目前市场情况

  2010年纯天然蟾衣,蟾酥市场价格

  2010年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收购纯天然蟾衣大批量市场价格:每公斤一等品2.2万,二等品1.6万元,三等品8千,四等品6千。

  2010年纯天然蟾衣零售价格:大张10元,中张8元,小张5元。

  2010年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收购纯天然蟾酥大批量交易市场价格:药典达标每公斤一等品8千元,二等品5千元,三等品3千元,四等品2千元。    

  2016年纯天然蟾衣,蟾酥市场价格

  2016年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收购纯天然蟾衣大批量交易市场价格:每公斤一等品2.9万,二等品1.9万,三等品1.5万,四等品1.3万。2016年纯天然蟾衣零售价格:大张15元,中张10元,小张6元。2016年纯天然蟾酥大批量交易市场价格:药典达标每公斤一等品2万元,二等品1.6万元,三等品1.4万元,四等品1万元。

  2016年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收购纯天然蟾酥零售价格:每公斤2-3万元左右。

  目前蟾蜍类中药材的价格是上涨趋势,主要原因就是供不应求,在一个就是有些个体养殖户没有专业的加工技术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导致价格暴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篇二 蟾蜍喂养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俗称癞哈蟆,为两栖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分布于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北地区。蟾蜍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药用动物,它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乳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材蟾酥。目前,蟾酥在国内市场上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更大,而人工养殖蟾蜍容易,成本低,收益快,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家庭副业。可利用废沟废塘、江边滩荡和庭院菜园等场所饲养蟾蜍,也可在大田放养。       一、经济价值       蟾酥性温、味辛、甘,有毒。具有解毒、消肿、强心和止痛的功效。主治痈疽、恶疮、疔毒、牙痛、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力衰竭等症。此外,蟾酥还在口腔科及五官科手术中作粘膜麻醉剂。用此为主药可以配制成中成药,如六神丸、蟾酥丸、消肿解毒丸、梅花点舌丹、痧气丸等。       除蟾酥外,蟾头、蟾皮、蟾舌、蟾肝、蟾胆等均可供药用。蟾蜍去除内脏后制成的干燥全体入药,称干蟾,其性凉,味甘、辛,有小毒。具有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的功效。可治慢性支气管炎、痛疗疔疮、咽喉肿痛、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中华大蟾蜍外形似蛙,体长一般在10厘米以上。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颈不明显,无尾,躯干粗短。皮肤极粗糙,头部较平滑,无黑色骨质棱,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腺,体布大小不等的皮肤腺瘤状突起,腹部瘤状突起较小。体色变化较大,背部无花斑,在生殖季节,雄性背面呈黑绿色,体侧有浅色的斑纹,雌性呈深乳黄色,腹面具乳黄色与棕色或黑色形成的花斑。雄性较小,内侧3指有黑色指垫,无声囊。       黑眶蟾蜍体长7一10厘米,头部有黑色骨质棱或黑色线;背部一般为黄棕色,略具棕红色斑纹;腹面乳黄色,有灰色斑纹;雄性第1、2指基部内侧有黑色指垫;有单咽下内声囊。       (二)生活习性       蟾蜍喜湿、喜暗、喜暖,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屋后的砖石孔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傍晚和清晨出来觅食,半夜里最为活跃。食甲虫、蛾类、蜗牛、蛞蝓、地蚕、蝇蛆、白蚁等多种害虫,但有时也吃蚯蚓等。冬季当气温下降到10C以下时,蟾蜍就先后钻人砖石、土穴中或潜入水底冬眠,停止进食,靠消耗体内的肝糖维持最低的新陈代谢,到翌年气温回升到10—12℃时,·才结束冬眠。出蛰后就在静水塘或流动不大的水沟中交配产卵。       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如成都平原在l一2月;华东沿海一带多在3月初;华北地区为3—4月。卵黑色,每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5000枚左右,一般成行地排列在管状胶质的卵带内,卵带长可达几米,缠绕在水草上。卵孵化发育成蝌蚪,生活在水沟或水坑内,常成群向一个方向游动。经过2—3个月开始变态,转到陆上生活。       三、蟾蜍养殖技术       (一)放养       利用废沟废塘、江边滩荡、庭院菜园,捕捉成年蟾蜍可进行圈养。根据圈养范围,用30厘米长的芦苇或竹片、竹枝,以3厘米等距离将四周围起来,并用草绳结牢,也可砌15厘米高的围墙,防蟾蜍逃跑。池塘圈养还要连接一部分旱地,便于点灯诱虫和捕捉刮浆。庭院菜园圈养蟾蜍,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把刮过浆液的蟾蜍饲养起来,以便继续刮浆。两周刮浆1次。在池塘边和江滩边圈养时,最好用黑光灯诱虫喂蟾蜍,1盏黑光灯1夜可诱捕10多万只小昆虫。       大田放养主要是棉田,1亩可放养刮过头浆的蟾蜍100—500只,棉田放养蟾蜍,既可起到治虫作用,又可在两周后进行二次刮浆。       (二)繁殖管理       放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捕捉种蟾蜍,选择个体大、发育良好、健壮无病无伤的蟾蜍饲养,每平方米放种蟾蜍1—2对;二是收集卵块作种。放置在水田或饲养池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时水温保持在10—30C,最宜为18—24E,并随时调节水深,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若遇有寒流、暴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三)饲养管理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2—3天内开始吃食,先以卵膜为食,以后吃一些动植物的碎屑或水中的浮游生物、微生物,也可喂之一些猪牛粪、麦麸、蔬菜屑、嫩草、鱼肠、猪血、厨房废弃物、蚯蚓、蚕蛹粉等。蝌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8℃。饲养蝌蚪的水质更要新鲜,但可放些腐熟了的有机肥料作食料。       根据蝌蚪食性,1天喂食1—2次。池水要保持0.2—0.4米深的水位,以防蝌蚪晒死。在养殖的地方不能放鸡、鸭等家禽,也不要使用石灰、农药等有害物质。       幼蛙可在养殖池内放养,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100只为宜。饲料问题可采用如下办法解决:       ①点灯诱虫,在饲养场内装萤光灯引诱大量昆虫,供作食料。       ②堆积厩肥,将猪、牛粪等有机肥料堆积在养殖场内,可诱集与生虫供蟾蜍捕食。       ③养殖蚯蚓。       ④捞取蝇蛆,将其冲洗干净,放人池内,供蟾蜍食用。9—10月份必须准备好蟾蜍的越冬场所,保证蟾蜍安全过冬。

篇三 蟾蜍喂养
蟾蜍的饲养管理

蟾蜍的饲养管理 作者:赵文强 (一)种蟾蜍池的清理与消毒 种蟾蜍放养前,要清理放养池、喂料台和整治陆地活动场所。池内要种养水草。在陆地活动场所种植树木、农作物、蔬菜等,并堆砌多孔洞的砖石堆。检查防护网或隔离墙的完整性,以防敌害侵人。清理后的放养池和喂料台要进行消毒,药性消失后,注人日晒曝气的水,池边水深 15 一 20 厘米。 (二)放养种蟾蜍 1 .密度 每平方米可放养蟾蜍 30 只左右。随着日龄的增加和个体的长大,可逐渐减少放养的密度。成蟾蜍每平方米 2 一 4 只为宜。 2 .雌雄种蟾蜍放养比例 雌雄比例通常为 2 一 3 : l ,也可采用 3 : 2 或 8 : 5 的放养比例。 3 .消毒 放养时要对蟾蜍身体进行消毒。参见第七章预防措施部分。 (三)饲养 1 .饵料量 种蟾蜍每只每日投饵量为体重的 10 % - 12 %。具体投料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饲喂 2 小时全后剩余料多,说明投料量大,下次应减少投喂量;如饲喂 2 小时后或不到 2 小时,饲料全部被吃光,说明投料量少,应增加投喂量。 2 .饵料种类 饵料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所占比例不少于60%。 3 .饲喂次数 每日2次。上午7-8时,下午6-7时。 种蟾蜍报对时基本停食,之后摄食量恢复正常,这一阶段要酌情增减投饵量。 (一)日常管理 经常向种蟾蜍池注人新水,一般每周 1 一 2 次,每次换掉池水的 1 / 4 一 1 / 3 水。适宜水温为18-24℃,新旧水温差不大于2℃。 不得饲喂霉败变质饲料。产卵前后,活饵料占60% - 70 %以上,配合料占 30 %一 40 % 。要求环境宁静,切忌嘈杂。 发现病蟾蜍应及时隔离治疗。必要时,对养殖场进行消防。 注意防除敌害(如蛇、鼠等)。防止蟾蜍逃跑。越冬期注意保暖。 来源: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

篇四 蟾蜍喂养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一 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蟾蜍喂养】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蟾蜍喂养】

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

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市场前景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中采集

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据医学分析,蟾酥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和淄体类等物质,具有强心镇痛、兴奋通窍、利尿解毒、抗癌等功能,它是六神丸、

【蟾蜍喂养】

梅花点舌丹等几十种中成药材的主要原料,在国际医药市场【蟾蜍喂养】

倍受青睬。近年国内外对蟾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一再

上扬,在国内蟾蜍收购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23%,满足

出口量的50%,可见其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

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痛镇静等功能。据

"本草纲目"记载,蟾衣能治一切恶性肿等疑难杂症,但采集

加工的人不多,养殖者更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蟾

衣在各大药材市场十分火爆。

【蟾蜍喂养】

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制成的干蟾和胆均可人药,而蟾蜍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有开发价值的保健佳

肴。

由于生态环境日趋严峻,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

蟾蜍势在必行。蟾蜍以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力很

强,年产卵量逾万,产卵场所也很随便,养殖技术简单,无

需饲料成本。可见,蟾蜍的养殖和加工是一项低成本,高效

益,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三、效益分析

1、投入成本:

(1)、购买种苗:每只2元,10000只共需20000元。

(2)、投入防逃费:饲养10000只蟾蜍,占地面积5亩

左右,可使用石棉瓦或尼龙网将四周围起来,高度60厘米

左右,需费用4000元左右。

【蟾蜍喂养】

(2)、电费:灯泡5个,饲养7个月(每年的4~10月

份可养殖,其余时间冬眠),每天电费10元,共需要电费:30天×7个月×10元=2100元。

(3)、饲料费:蛆虫、蚯蚓等饲料费用1000元。

(4)、其他:包括加工用具和砌砖池2000元。

投入共计:20000元+4000元+2100元+1000元+2000元

=29100元。

2、产出效益:

(1)、蟾衣:10000只蟾蜍共计脱衣30000张,每张1.5

元,共计30000张×1.5元=45000元。

(2)、蟾酥:10000只蟾蜍每年可取蟾酥7公斤左右,每

公斤3000元,共计3000元×7公斤=21000元。

(3)、活蟾蜍:年终出售活蟾蜍,每公斤10元,10000

只蟾蜍约重10000公斤,可收入1000公斤×10元=10000元。

全年收入:45000元+21000元+10000元=75000元。

3、年收益 75000元-29100元=40900元。 除去意外损

失,年收益35000元左右。如果加工蟾油,效益更高。

四、结论:

蟾蜍养殖技术简单,投入少、见效快、可利用池塘,菜

园,荒地,荒沟等地养殖。是一桩能长期从事的特种养殖致富

项目,一次投资,常年受益。

篇五 蟾蜍喂养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苦蠪、蟾、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

蟾蜍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

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蟾蜍除去内脏的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

【蟾蜍养殖技术】

一 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对环境的要求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蟾蜍养殖技术关键环节】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

3、蟾蜍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

4、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水蚤等新鲜适口饵料,日喂2次。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虫、球藻饵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饼、糠麸 、面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篇六 蟾蜍喂养
养殖蟾蜍办法多

篇七 蟾蜍喂养
养殖蟾蜍取蟾衣可行性报告

养殖蟾蜍取蟾衣可行性报告

作者:赵文强

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制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们提倡在稻田、棉田、菜园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可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目前,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对养蟾取衣技术炒得火热,使不明真相的养殖户损失惨重。那么,蟾蜍制品销售途径可不可靠、养殖蟾蜍经济效益究竟如何,是广大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就养蟾取衣效益简单分析如下,供广大蟾蜍养殖爱好者参考。

一、成本:

1、原料:100克蟾蜍1000只,按5元/斤收购,计1000元,如自己捕捉,可省略该项。

2、养殖场地:3000只蟾蜍,养殖场地需1000平方米左右,四周用塑料膜围起防逃,约需资金300元。

3、蜕衣场地:由于涉及技术问题,不作详细介绍,投资不超过2000元。

以上均为一次性投资,可长期使用。

二、产值:

一只活蟾蜍每月至少可蜕衣两张,1000只蟾蜍一年可产蟾衣24000张,按蟾衣单重0.3克计算,可产蟾衣

7.2公斤,按整衣率80%,可产整张蟾衣5.76公斤,按照一般质量计算1万元/公斤,创值57600元;产碎衣1.44公斤,最低

三千元/公斤,创值4320元,即1000只蟾蜍利用一年采集蟾衣可获利61920元。如当地蟾蜍多,个体大,效益将更高。

三、结论:

蟾蜍是野生动物,开展人工养殖必须营造仿生的养殖环境,我们提倡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放养30只左右,不需花太多人工,从养殖到蜕衣的整个过程两个人可管理5000只左右。因此,只要当地有野生蟾蜍,即可开展蟾蜍的人工养殖,采集蟾蜍制品,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858074.html

    上一篇:红牛养殖

    下一篇:水果店采购渠道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