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喜欢且富有实效的?带着这些问题,本人进行了长达两年半时间的调研,走遍了全县23所初中学校,听评课达250余节,积累了一些初步的思考。现将本人对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一些调查与思考报告如下:
一、可喜的成绩
1、教师敬业精神明显增强。从听课的情况看,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准备比较充分,部分教师不仅能够精心设计课时教学方案,还能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学内容特点编制学案,没有教案进课堂的教师极少,在所听的250余节课中,只有个别教师教学比较随意,教学预设不充分;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候课的自觉意识,能提前5分钟到达教室门前等待上课,没有候课意识或上课迟到的教师在所听的250余节课中只有1人。从访谈的情况看,部分学校开始实行集体备课制,少数学校的集体备课不仅落实较好,而且抓出了一定的成效,个别学校构建了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且落实较好;部分教师有着比较强烈的专业发展与提升的意识和愿望,其中城区和城郊的语文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与提升方面显得尤为迫切;部分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和课堂效率意识明显增强,并能想方设法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所任学科的教学质量。
2、教师教学观念开始转变。从整体上看,我县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农民穿西装”,“满堂灌、满堂问”的倾向比较明显,但在少数教师和少数课堂上仍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开始倡导使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二是开始使用学案教学;三是开始关注“方法”这一目标维度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四是有了初步的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五是能正确把握“工具性”这一语文学科的特点,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语言的积累。
3、学科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尽管从整体上看,我县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在全市排名还比较靠后,但进步的幅度较大:中考平均成绩与市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且缩小的幅度较大;学科等级划分的分数线在逐年提高;县内各校的平均成绩分布逐年趋向均衡,差异系数逐年减小。尤其是2011年中考,我县语文学科人均成绩取得重大突破:在市直、五区、五市县等11个单位中排名第七;在五市县中排名第二,仅落后于攸县。
4、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2011年全市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世纪星实验学校青年教师曾利平获全市第一名;2011年全市初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素养大赛,下东中学组队参加,获得团体一等奖,单项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2011年和2011年两年中考研讨会上的示范课都获得了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的高度评价。
二、严峻的问题
1、教学理念整体滞后,适应不了课改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主宰了课堂。课堂教学“讲风”太盛,教师独霸课堂话语权,学生的阅读、思考、交流、讨论、书写诸种权利被严重剥夺。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角色、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课堂讲授限时政策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到位,课堂教学中仍以讲析繁琐的“填鸭式”和提问琐碎的“满堂问”为主要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自主学习时教师不给予有效指导,学生没有任务驱动,随意性比较大。合作讨论前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没有考虑设计的问题是否有合作讨论的必要和价值,没有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组分工,没有制定规范的合作讨论规程,形式主义倾向比较明显。探究学习时教师没有设计具有一定深度的探究课题,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指导,探究缺少必要的深度和广度。
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不力。教师对新的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担心课堂教学改革会影响学科教学成绩,存在观望等待的思想。学校存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短视行为,不重视过程管理,缺少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监督机制和制度保障,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不强,研究氛围不浓。
2、教材研读与处理能力不够,教学有效信息把握不准。
对文本的内涵与外延缺乏深度挖掘。教师对文本不作深入的研读,没有自己的原初理解和独立见解,只是照搬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关注较多的是文本内容层面的东西,而对文本形式(语言表达)层面的东西研究不透,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深度与宽度。如一位教师在教《袋鼠之谜》(八年级下册)一文时,整节课只是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袋鼠的“三大奥秘”以及奥秘背后的原因,而将文章最精彩的教学内容(“卒章显志”的写法启示,用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独特表达形式,精巧的构思布局)舍弃,这是对文本内涵缺乏深度挖掘的典型表现。
对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缺乏整体关照。教师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缺少透彻的研究,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学科基本思想、学科基本方法把握不准,致使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明、教材处理过全、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错位等。如一位教师在教《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时时提出了以下几个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①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②为什么说不要想着下面的岩石;③父亲是怎样救孩子下来的;④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⑤如何评价其他四个孩子。而根据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本文的教学目标应该可以确定为:①学习朗读;②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验思想感;③品评文中人物,多角度解读文本;④联系实际,探究文题、文末经验句的含义。对比该教师的课堂提问和教学目标,我们便可以发现,该教师的课堂提问不仅不成序列,而且绝大多数是与教学目标背离的。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利用。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文本时,要么把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程等同,对文本不加取舍地全都列入教学内容;要么把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等同,将一篇文章从头讲到尾;要么把教材内容和考试内容等同,将阅读教学异化为做阅读训练题。对教材内容没有分析、选择、重组和优化,更谈不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问题化和操作化组织;对文章插图、研讨与练习、音像资料、助读材料、师生的原初理解等教学资源缺乏利用意识。如一位教师在教《安塞腰鼓》(七年级下册)时,有两个环节便没有对教学内容和资源进行剪取和重组:一是在“观看视频,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没有将能够体现“安塞腰鼓”恢弘气势的视频资料剪辑,从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为阅读文章奠定感情基础的目的;二是在“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中,由于教师没有将用于朗读的材料进行剪取重组,而是全文朗诵,致使“通过朗读,感受语速、语调的变化,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这一教学目标落空。
对文本的文体特点和能力要求缺乏研究。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文本时,对文本特点及相应的文体阅读能力训练不作区别对待,而是按照一般文章阅读的要求和程序来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致使课堂教学或脱离文本、曲解文本,或放大人文教育、异化为非语文课。如一位教师教《钱塘湖春行》(古诗),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是:如果根据这首诗为游人设计一个游钱塘湖的路线,该怎样设计?应该把哪里作为旅游的重点?把诗歌教学当做了写实用文的依据。又如一位教师教《罗布泊,一个消逝的仙湖》(说明文),在指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便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讨论上了,而对于与说明文这种文体相关的阅读知识理解和阅读能力训练根本没有涉及,将语文课异化成了环保教育课。
3、教学策划与设计的水平不高,教学目标达成度较低。
一是课堂情境的营造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和谐。教师在进行教学策划和设计时,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如文体要素、情理要素、语言要素、风格要素等)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情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常常是“隔心、隔情、隔智”,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常常矛盾。如《最后一课》,教学内容本应该是严肃沉郁的,教师应该据此创造一种庄严肃穆的课堂情境,但一位教师在教这一课时,整个课堂情境是嬉戏吵闹的,让人听后觉得像一场闹剧。
二是课堂教学安排违背适度原则。首先是课堂教学的容量安排过度。要么过小以致干瘪,如课文阅读教学课;要么过多以致臃肿,如试卷讲评课和综合复习课。如一位教师在上《中考议论文阅读指导》(一课时)课时,共安排了“中考考点回顾、论点知识、论据知识、论证知识、词句理解知识”等5大块知识,还有用于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的7段训练材料。另一位教师在教《喂!出来》(一课时)一文时,共出了10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我县教师的课堂教学容量是普遍过小,如一位教师在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时,一个课时只做了“教读生字”一件事。其次是教学的难度、深度、起点安排过度。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缺乏学情分析的意识,不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恰当地安排教学难度、深度和起点,要么过深、过高,学生够不着,学习的积极性被挫伤;要么过浅、过低,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刺激思维神经系统的兴奋。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回答了“楷模”就是“榜样、模范”的意思后,还要追问“楷模”为什么是“榜样、模范”的意思,难度太高。另一位教师在教《“友邦惊诧”论》时,将教学的起点定在学生自读分析论证方法上,起点太高。再次是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内容安排的时机不当。如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思路通常是:①布置学生带着思考题看书;②指名上黑板听写、解释词语;③书看完后,组织学生讲评黑板作业;④讨论思考题。这样的序列安排造成了教学思路的割裂与中断,扰乱了学生的思维,破坏了课堂教学的整体协调。
三是教学程序的安排没有起伏,节奏感不强。一般来说,教学程序的安排必须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审美教育规律,要像写文章一样,抑扬顿挫,高潮迭起。但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程序安排达不到这个要求。首先是教学的速度缺少快慢行止,从头到尾一个速度,毫无起伏。其次是教学内容缺乏详略的取舍安排,各个环节平均用力,看不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高潮。再次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鲜明的节奏感,问题与思维的难度不是渐次加大,教师提供的外部刺激缺少强弱变化,学生思维训练的形式单一枯燥。最后是教学环节的安排没有层次性、序列性和递进性,且目标意识不强、意图不明显,不能形成一种层层深入的、循序渐进的整体节奏。
四是训练与问题的设计形式单一,效益低下。在训练设计上,主要存在训练意图不明、训练指向不清、训练强度不宜、训练方式单一、训练脱离文本、训练缺少拓展延伸等问题。在问题设计上,主要存在设计的问题思维容量小、缺乏合作探究的价值,问题之间缺少关联、没有形成层进的序列,问题不能牵引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与品读等问题。
4、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规律意识,教学操作能力较差。
教师缺乏课型意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论何种文体,也不管教学内容的特点,统一按照相同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模式化倾向严重。如试卷讲评课,许多教师对“讲什么、为什么讲、怎样讲”缺少整体规划,逐题讲习的多,重点突出的少,没有充分发挥典型试题在知识建构和能力迁移上的作用,就试卷讲试卷的倾向明显;笔练意识淡薄,学生动口的多,动笔的少,能上黑板板演的机会更少,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较差;试卷讲评中忽视“互动性”,没有为学生充分表达思维过程提供机会,学生参与度不够。又如综合复习课,教师中普遍存在教学起点和标高确定不当,示例分析中缺少方法渗透,方法领悟与示例分析脱离,示例呈现缺乏层次、梯度、拓展和延伸等问题。再如作文指导课,绝大部分教师在两个课时中仅仅是命了一个题目,没有方法指导和作文讲评,学生学习写作的环节严重缺失。
教学环节不完整。首先是部分教学环节的缺失,如课堂导入、课堂小结、课堂板书、拓展训练、作业布置等环节经常被教师简省;其次是环节之间缺少过渡与照应,各个环节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再次是教学的各环节之间缺少一条清晰的教学线索,教学内容散乱,逻辑性不强。这些缺点在新教师的课堂教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学生活动不充分。教师调动不够,学生参与度较低,课堂活动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活动形式单一,个别学生活动时,其他学生因为没有任务驱动而乱动。学习过程缺失,“结论教学”教学的倾向比较明显,学生阅读与写作过程得不到保证,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机会不够充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培养。活动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活动的效率低、价值不大,无效活动较多。讨论交流的向度单一,只见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不见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
课堂点评与指导不到位。首先是课堂点评没有原则,缺少激励与引导作用,绝大部分教师错误的理解了新课程关于学生评价的理念,对学生的回答不问正确与否,不管是否合理,一律使用“好”“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予以评价,对学生的错误理解不及时矫正,尤为关键的是教师不能通过恰当的课堂点评,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推动教学过程的有序展开。其次是课堂指导没有到位,课堂上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多长时间,教师心中无数,如语文阅读课中朗读训练的指导,绝大多数教师都用朗读的数量来衡量对朗读训练的重视程度,至于什么时候安排读、读什么、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基本上指导不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不当。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且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但使用的时机、长度、效度处理不好。要么使用时机不当,多媒体应用牵强附会,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严重背离,而不是有机结合;要么用之无度,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盲目地追求“高大全”,堆砌了大量的素材,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要么用之无效,不是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根本目的落实到有效上,而是把它当成区别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唯一标志,反而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学时间分配失当,教学重心偏移,教学效率降低。
三、诚恳的建议
1、强化教研意识。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这一平台,深入开展教学反思、课堂观察与诊断、说课评课、相互听课、集体研课等校本教研活动。应牢固树立“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意识,将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在真实情景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让教学研究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常态。要尽可能利用上绩效课这一契机,逐步养成研课、磨课的习惯,切实增强学情分析、教材研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的能力,并最终让常态课能达到甚至超过绩效课的水平。
2、提高自身素养。一要重视案例分析与研讨。从调研的情况看,教师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不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而是教学操作能力的问题,而提高教学操作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案例分析与研讨,如文本解读案例分析、课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材处理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标研读案例分析、问题设计案例分析、训练设计案例分析等。二要狠抓业务自修与提升。一方面要强化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因为任何形式和层次的培训,只有与自身的专业发展欲望相契合,才是有效的。另一方面要切实制定业务自修年度项目书,并认真落实,逐步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3、改革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来构建教学模式。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已有学习水平来整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选用教学方法、选取教学组织形式。要坚决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教师课堂讲授限时制度,着力解决讲与练、教与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教程推进与方法融合等关系问题,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要敢于突破教育教学传统,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改革与继承之间的关系,按照“构建——实践——反思”的思路构建自己的课型教学模式。
4、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学案编制、课堂实录、训练检测、经典试题、教学反思、教材解读、课标研读、教学交流、教育理论等方面。教学资源库中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教师的原创,也可以是教育名家的资料选摘。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可以以电子邮箱、个人博客等为平台,教研室应分学科设有公共的电子邮箱和教研博客,教师个人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设立电子邮箱和教研博客。
近期,市教研室历时两个多月,深入十余所高中,听课数百节,发现学校、教师和学生普遍的现象是:学校抓得紧,教师教的紧,学生负担重,成绩却不理想。付出多而效率低、效益差,这是多年来困扰许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问题。这次与高中的课堂、与教师、与学生、与学校领导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要提高质量,必须动一动课堂,必须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课堂的问题不关注、不研究、不解决,要提高质量,终究只会停留在期待的层面。
此份报告,目的有二:
一、引起各级领导层面对课堂的高度关注、思考,并负责任地加以正确的引领;
二、在此前提下,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对课堂问题的研究,暂定名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
具体的措施是:市教研部门牵头,提出问题,启动研究,市、县教育部门(含教研部门)和广大学校教师,共同实践探究,共同建构理想的高效的课堂。
追求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益
——关于高三听课的调研报告
执笔人:张苏华
按照工作部署,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市教研室组织九科教研人员到我市部分高中进行听课调研。并就“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在某校高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研访谈。
这项工作,历时两个多月,听课306节,召开教师析课研课座谈会99次,学校领导座谈会11次,学生座谈会2次。所到之处,我们的感受是:各校的高三年级是学校最受重视的群体,“重中之重”,教室的显眼处是励志名言、高考倒计时,层层叠叠的资料,只只厚厚的眼镜,不管教师还是学生,人人都为紧张备考加班加点。
在不断的听课和交谈中,一个问题也在引起我们的思索——
是否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
怎样付出才会有所回报?
一、关于学生的访谈
我们的问题是:
1、你认为老师的教学效果明显吗?
2、如果有效性差,在你看来主要原因是什么?
3、就老师的教而言,你建议应如何改进?
学生的发言积极,令人深思:作为教师,我们千辛万苦地讲,为了啥?下面是对学生发言的整理。需要说明一点,为了不改变原意,对学生说的话基本未作处理,原汁原味。
(一)“浪费时间”
●教学时间控制一点,让学生先作题,学生哪些不会,再有针对性地讲,不能自己一直在那儿讲。
●高三学生自己所能利用的时间太少了!老师讲后,需要自己总结,但时间不够,来不及总结,就到下一节了,导致效益不高。
●老师上课不应讲的太多,一节课写了一黑板,只能跟着老师走,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
●老师讲课时太浪费时间,一道特简单的题能讲半小时,过于把时间费在简单的解题方法上了,我们在下面很着急。
●语文记的太少,但时间抽不出,无奈。
●数学把基础和拔高题放在一块了,每次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浪费时间。
●我认为适当拔高就行,不要过多地把高考题放在课上,浪费时间。
(二)“基础没落实就作题”
●老师太急于求成,给我们记的时间太少,一个方法或知识,未见成效就放弃,知识还没落实呢就做题做题。我们太被动了,认为老师太急于赶进度。
●×科老师不求甚解,就过了。好多东西联系不到一块,就讲些表面,深入不进去。
●×科复习过基础,蜻蜒点水,只过了个皮(毛),基础还没过完,再移到另外的题上就不会了,不会融会贯通。
●我认为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基础上,××老师上课就是作题,十多分钟作一道题,不赞成。
(三)“不清楚学什么”“跟着老师走”
●老师上课应把本节课的要领先提出来,不能一节课遇到啥就讲啥。
●老师上课应先把这节课内容讲一下,这样学生心里就有目标了。不然不清楚学的什么,学是学了,不清楚。
(四)各科老师需协调
●各科老师同时布置很多作业,一下写不完,需要各科老师协调一下。
●语文的阅读理解分值高,学的吃力,老师应在阅读复习上多下点功夫。
二、听课情况
从听课来看,得出的印象与学生的反映惊人地一致。总的印象是:从表面看,各学校、老师、学生对时间抓得非常紧,可是教学的效果、效益与时间的付出难成正比。就课堂而言,虽然部分课直接指向高考,有利于高考拿分,但更多的课,却是费力而不讨好,课堂效果比较差。我们发现其共同的倾向是:
重视高考而忽略素养,
重视结论而忽略过程,
重视知识而忽略思维(问题),
重视预设而忽略生成,
重视时间而忽略效益。
这样的教学,容易形成对知识和规则,一是一二是二,如果学生没有体会,知道的永远一是一二是二,很难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学生的能力很难提高。为此,我们提出问题请教师们思考:高三复习阶段的课堂教学需要启发式吗?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吗?需要学生上课时动脑思考吗?需要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吗?如何培养?
我们感到,高三复习工作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方方面面都给予高度重视,教师辛辛苦苦地教,高三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学生辛辛苦苦地学,两周只休息半天,起早贪黑,秉烛熬夜,殚精竭思,日复一日,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但是如此的投入,却换不来相应的效益和产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研究:是什么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问题,原因到底在哪里,如何改进?
300多节高三的课堂教学,除一小部分的学生学得比较有效之外,更多的从表现形式看,大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脱离实际,盲目拔高,盲目跟风
不知从何时起,各校及老师不论本校教学实际水平如何,不论学生的学习基础如何,贪大贪难,盲目攀高,仿佛高考都是难题,仿佛复习越是没有见过的越好。这种教学思维只重视了高考题 “变”的一面,却忽视了其“不变”的一面。一些学校,不顾实际,用“三校”联考题,用 “金太阳研究所”的资料等等;课堂教学中,讲的多,讲的深,讲的玄,讲的繁,学生不胜其苦,却学不得法。
这个问题,现象在教学中、课堂上,根子在学校领导。据了解,一些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本学期开学后很少过问教学,更缺少对教学的真正分析,缺少对问题的发现,缺少对高三教学准确的信息判断和信息监控。
2、丢本离纲,轻视基础
调研时了解到,一些高三的老师,备课时依据的标准要求,凭的是个人的经验,凭的是各种复习资料,复习资料代替了教材,教材中许多富有训练价值的练习题视之敝屣,只是作题、对答案和答案的解析。据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反映,一些学校从高一起就没有扎实深入地过教材,致使学生的学习根基从一开始就没有扎牢,因此,高三一味作题,就成了“空中的楼阁”。
3、忽视主体,缺乏沟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此高三的老师也非常认同,但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许多老师总是担心时间不够用,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我们感觉到,越是到了高三年级,满堂灌的倾向,注重知识讲授、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倾向就越严重,课堂学习中只有老师的一种声音,单一思维,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动脑思考获取知识的多元思维、经历的学习体验、学习过程被省略,被抑制,难怪学生喊出“希望老师每节课能让学生有种思维的乐趣”。
同时,据了解,几乎所有学校都缺乏师生之间真正的沟通机制,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障碍、需求,得不到了解和被重视。这样,学生学习的疑难是什么,教学主体——学校和老师不加以了解,意见建议无从获得,教师无异于在盲目地教。
4、浪费时间,低效劳动
在与学生的座谈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浪费时间。看来,尽管高三的老师不厌其繁、不辞劳苦、穷穷兀兀、披星戴月地付出,但学生却似乎并不“买帐”,不领情。课堂中了解的情况与同学们的反映是一致的,当老师的劳动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情时,难道还不值得引起深思和反省吗?
例如,不少教师上课,随意性很大,目标不明确,究竟45分钟里要让学生获得哪些知识和能力,达到什么标准和水平,教者心中无数,学的人糊里糊涂,听课人也感到茫然。
又比如,上课复习旧知或讲题,老师自顾自地讲,不管学生听不听,偶尔的提问、讨论成为点缀,课堂上很难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被激起、被点燃,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缺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学生的思维呈抑制状态。
再比如,课堂教学结构杂乱,事前未作很好的安排与布局,哪个先讲,哪个后讲,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地方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方案。
如此看来,在高三的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制约着教学质量提高的大问题。
三、具体建议
1、以学定教,按需而教
建议各校近期内开展一次学情方面的调研活动,形式可以多样,目的是真正获得学生学习、思想、心理等各方面真实的信息,把学生的学习基础、需求、愿望、困难和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依此进行教学设计并在上课时及时对方案加以调整,以学定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地教,有的放矢地教。
2、依纲据本,充分备课
学校要检查并且配齐高三各科教师的教学大纲,把2007年各科的考试说明发到每一位教师手里,并要求教师在复习阶段,真正吃透大纲和教科书,融会贯通,充分备课,不能图现成,不能用复习资料代替了教材。复习中要以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为主线,并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有做到备课过程的充分和有效,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
3、降低重心,回归基础
请注意,对每门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要强调的是“回归”,越是基础的越是重要的,而且是朴素的,不能认为基础的东西是“小儿科”,要注意纠正目前教学中好高骛远的不良倾向。目前的教学已离基础越来越远,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学校,包括一些初中,草草、早早结束新课,赶进度,提前上下一学年课的风气正在蔓延。许多学校初一、高一现在起就让学生到处借用初二、高二的课本。我们要反思,对讲过的基础是否真正过关了?求快、赶进度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是否真如老师臆想的那样:讲过就会了?
建议学校按照各科学习的基本标准,对学生的学科基础进行一次考量,并对其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其次,建议上课时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想问题,讨论问题,激活学生的大脑。
4、适应改革,改进方法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真正明确高考考能力,考的什么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做才能适应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能力?
不管文科理科,教学的现状常常是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问题的结论上,而这些问题又不是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不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学生只关心老师持什么样的结论,老师的结论又大多来自现成的结论,使学习变成了“克隆”。长期习惯于接受“标准答案”、“现成结论”的人,渐渐就会失去求异思维的能力,创造的潜能就会慢慢受抑制,被扼杀。而高考以及现今社会的要求,恰恰最重视对有创造力人才(会运用已有知识,对实际问题、新问题作出分析、判断和处理)的筛选,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加强对话、交流、分享,加强相互间的讨论,加强学生对问题思考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5、开展“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识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有质量高效率课上。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决定着一个学科、一所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否有效。因此,建议学校、教师,校校、人人开展“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
四、几点思考
以上是对学校高三听课以后课堂教学的具体建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现象,并不是高三的课堂才存在;上述对教学的建议,也并非单一指向高三的课堂。据了解,目前我市许多高一、高二、初中,甚至小学,诸如轻视基础,忽视学生,满堂灌导致的课堂低效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下去,不仅仅是影响全市以及各学校的中考高考,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根基扎不牢靠,能力缺失,潜能沉睡,思考力下降,一级误一级,到头来,我们向家长、向上级学校、向社会送交的将是达不到标准的人,相信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心头之痛。
因此今天,请各位领导回来一起研讨,是要由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并以此作为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突破口,寻找我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和良策。
作为我市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除上述关于教学技术层面具体而微的意见之外,在此提出以下几个观点与大家商讨:
第一个观点要反思。
我们都得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老师够敬业、够辛苦、够水平;我们的学生天生没有差异;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努力地工作;我们的学校管理也在追求着最现代、最先进、最严格,但是,为什么即使这样,效果并不如意?因此,我们要反思,要理性冷静地观察、思考、分析一下我们的教学了。
第二个观点:方向的引领最重要。
抓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首先,要从根本上体现对你所负责、管辖的教学区域内的教学思想的领导。
例如,在高三复习中,似乎高考考什么,学校在教什么,然而,高考改革的表象形式后面力透纸背的本质又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是否真的对应了这些?
因此,我认为,作为主抓教学工作的领导,我们应当具有对不断渐进的高考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洞察力、分析力和悟性,并带领学校和教师主动地去适应,而不是被动地跟在后面跑。例如,就考试而言,
●运用新材料,创设一个对学生来说是“新”的问题情景(课本图文表述之外的);
●增加主观题的分量,答案的不唯一性,鼓励思维的多角度,创造性;
●理科正确获取和加工科学信息的能力,如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中的文字、符号、图像、图表、公式、模型中的信息,鉴别和筛选学习材料、考试材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正确建立在新信息与旧知识的联系,解答问题。
●文科着力突出学生在对既出乎意料之外(课本的表述材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大纲、考纲规定的要求范围内)的新问题、新材料时的运用能力、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同时又符合答题要求的思考能力和表述能力。
●所谓能力的考查,往往借助于一定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情境;
●所谓创新能力,其实考查的核心是思考分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等。因此,尽管高中课改尚未到来,不管领导还是教师,均应认真研究《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
第三个观点:从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做起,提高效率。如:
●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合作学习,把问题还给学生,激发起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辩;
●力求要求和指导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课堂中利用讨论进行学习等等。
第四个观点:建立课堂评价的新文化。
对课堂:主要看学生(学的怎样),而不是看教师(讲的如何);
主要看过程,而不是看结论;
主要看实效,而不是看设计(设想);
对听课:是基于相互合作基础上的共同探索,分享经验和智慧、共同建造有效课堂的团队研究,改变评与被评的关系,改变下结论给等级给定性的评课方式,构建一种共同研课,共同析课,以分析为主以建设为目的的评课文化。
近日,我市许多县市、学校都在关注研究山东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一所农村初中, 268名学生中267名考上重点高中;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教学规律的真谛,充分地巧妙地运用学生——这个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即“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他们朴素的经验值得深思。总之,我们从近期的教学调研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是作题作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我们的校长、教师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一定要加强对新教育理念的学习,在更新观念,基于学生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学校领导一定要深入教学,深入课堂,及时发现教学的主要问题并体现出对教学的领导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一份侧重于教学问题分析研究的调研报告,并非是我市高三教学、高三教师工作的全貌。正是基于高三教师的劳动强度,付出时间精力与所获得和期待的结果不成正比,我们就更需要思考和探索:我们的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有效性,让汗水和付出与获得的回报相符。今天的这次会议,是基于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的启动会,而研究的主体,就是我们大家以及广大教师,我们教研室将以此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深入教学实践与教师共同探究,深化教学改革,为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去哪里寻找我们的理想课堂?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革命”
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的时侯,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老师领着头,有人躺着学书中的人物,有人用笤帚当剑边舞边唱……
有谁想象过这样的课堂?
但就是这样的一种课堂,让一个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在去年的中考重点录取中报名268人考上了267人,也让一个个害羞内向的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大胆活泼而充满了无尽的活力。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杜郎口中学的转变也许是那个童话在教育界里再恰当不过的现实版本了。一个“弱不禁风”的农村中学忽然变得异常强大进而“炙手可热”,他们的力量何在?
谁动了我们的快乐课堂?
杜郎口中学,这个偏居鲁西北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中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让人很难相信它已经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偏僻闭塞,地处彻底的农村,周围都是大片的田地,连只砖片瓦都没有;设备简陋,不用说许多学校的基本配置——现代化的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视听教室等,就是像样的用来上公开交流课的音箱都没有;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正规师范本科毕业的很少,专科毕业的较多,甚至中师毕业的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
有两个事实可以说明改革之前的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状态”:初中三年级一个曾经有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了11名学生;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是个位数。
而最为重要的是初中3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新上任的校长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也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不愿在学校“活受罪”。
一连许多天,崔其升拎着板凳四下里听课。很快他就听出了“门道”:许多老师上的课,学生很不爱听。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上起课来,状如树干,举止单一,活似白开水,枯燥乏味,课堂上,死气沉沉,表面上看起来秩序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早开小差到了“爪哇国”,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闹着玩。
一些学生家长更是告诉崔其升:“孩子在学校混了3年,痛苦了3年!”
老师本来应该是受人尊重的传道者,现在竟然沦落到了“痛苦制造者”!家长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崔其升的神经:“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灌装桶’,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既然‘满堂灌’没有好的效果,我们能不能改?我们该怎么改?”
学生一句语无遮拦的气话使崔其升茅塞顿开。学生对他说:“老师讲的话,还没我们自己讲的好呢!要他们干什么?”
崔其升想:“是啊,既然学校各方面资源都很有限,何不就按学生的想法试一试?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学生不就是最大的教改资源吗?!”
让课堂上的教师先活起来
1998年暑假之后,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拉开了帷幕,校长崔其升烧起了他的头三把火。
崔其升的第一把火是量化指标。
崔其升决定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好课的评价基点定位于学生的动。为此,学校制定了3条量化指标: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男女生竞赛、曲艺节目、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正式课堂。三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通过比例量化考评成绩,以参与人数除以班级人数的比例高低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
量化指标的评价触动了教师的灵魂,他们开始思考一种前所未有的行动——由原来注重教师单独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自己的学。
崔其升的第二把火是上好“三课”。
虽然有了量化指标的规定,但许多教师依然心存疑惑: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况且对于杜郎口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的课堂教学还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幻影。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此,崔其升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等“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
上好示范课。首先,是学校领导班子上好示范课。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理念新、影响大,他们的示范在教师中可以起到“不令而行”的作用。从崔其升到其他学校领导,全部走上课堂,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老师们从这样的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学习到了开放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学骨干教师跃跃欲试,产生了尝试课改的兴趣,拥有了获取新的成功的期待。其次,便是各科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崔其升有意在各科教师中培养课堂教学改革的骨干,旨在通过他们的示范课,引导更多的教师走向课改之路。这些教师的新课,在全校教师中引起了广泛的影响。看到自己同事的大胆尝试以及获得的成功,老师们也有了一试为快的积极愿望。
上好过关课。有了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的示范,老师们已经学有榜样,教有所依。这时候要求所有教师都上改革课,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但崔其升仍然将全体教师上改革课称之为“过关”。之所以如此,一是说明这一关并不好过,从而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二是此关必过,不过则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经过努力,有了“过关斩将”的成就感,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上好跟踪课。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水平不一,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所以,仍有个别教师被阻隔在“关”外。于是,由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对这些教师跟踪听课,有的放矢地指导,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因为在崔其升看来,改革必须是群体的行动。只有全校教师全部走向改革之路,杜郎口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持续快速地提升。
崔其升的第三把火:“一谈二警三停”。在上好“三课”的同时,“一谈二警三停”的相应惩戒措施也在实施。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
三年的改革尝试,不仅使学校摆脱了被撤并的困境,而且结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实。到2001年秋,一向在全县中考倒数第一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步至中游地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改革意识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一扫往日的沉闷与单调,澎湃激荡起改革的活力与生气。
只准讲10分钟的课堂
2001年秋季,国家课程改革在一些地区的推展,给了在改革之路上摸索的杜郎口中学以极大的鼓舞。以前所进行的许多教学改革举措,与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不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上若明若暗的东西,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也豁然开朗。这使崔其升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继续改革,向深度开掘,使杜郎口中学再度飞跃。
崔其升首先开始的是更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改革动作。如果说以前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牛刀小试的话,此后的改革则是“大动干戈”。他的大动作主要是“课堂时间采用‘10+35’模式”和“取消讲台,让学生动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似乎已经成为习惯,即使明晓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仍然还会因为“惯性”而滔滔不绝地讲解。为此,2002年秋,崔其升对课堂时间作出“10+35”的硬性规定,即教师所讲时间等于或小于10分钟,尽量减少知识性语言,或者说完全不涉及对教材内容的陈述。学生自主活动不少于35分钟。教师只要在一节课上讲解超过10分钟,即被判定为失败课。从形式上看,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这种改革的阻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一些家长愤怒地说:“我们让孩子来上学,你们老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是啊,教学教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先教后学,顺理成章,这可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教学之规啊!
老师的思想也是慢慢才通的,其间学校领导甚至采取了一定的强硬措施。但教师一旦从思想之通走上实践之路以后,便出现了崔其升所期待的“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教学景观,“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也就变成了现实。
崔其升认为,老师不认可改革不行,认可了不做也不行。没有得力措施的约束,课堂教学改革就不能真正实现。所以,强调教师可以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做学生中的首席;但不能硬性灌输知识,做课堂的主宰。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果不在这里“大动干戈”,就很难在短时期内触动教学改革的命脉。而同时,改革“杀气”的背后,既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猛烈冲撞,也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极大关注。
没有讲台的教室
“取消讲台,让学生动起来”更是大胆创新之举。
2004年秋天,在长期的听课研究中,崔其升发现一个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就是教师一站讲台,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找到了以前独霸讲坛的感觉,情不自禁地多讲起来。这无异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影响。他认为,只要学生通过探索可以学会的东西,教师都不要讲。所以,他提出了取消讲台的大胆设想,而且随之付诸实施。
这样一来,教室前面的讲台没有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于一个平面。每个班级都有一幅自己的标语:“我参与,我成长,我快乐”;“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新课堂,我主张”;“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如此等等,写出的是学生那份走向课堂教学主人地位之后的雄心壮志,以及一展才思的无限快乐。其他方面的变化更是令人惊奇:教室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唱歌、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情景,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和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其精神之抖擞,精力之集中,思维之活跃,令所有步入课堂的听课者都为之激动不已。
教改“效益”的长短线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给课堂这个教育行为的根基所在带来了的巨大变化。一是学生学习态度要由“供应式”向“超市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由一言堂变成了百家争鸣,学生由精英式的学习变成全员式的参与。学生充分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从哪些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由自己作主。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二是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三是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现实层面,这种课堂的变化带给杜郎口中学最为明显的“效益”显然就是学生升学率的惊人变化和学校考评成绩的巨大改观:去年中考,全校报考重点高中茌平一中的268名学生有267名被录取;杜郎口中学这个曾连续10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自2002年始,每年综合考评都在前3名。
而这些还都不是最为主要的,这些只是杜郎口中学教改的“短线效益”。杜郎口中学教改最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许多学生的“生命形态”,让他们的人生因此而变得更加充满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性。这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最值得尊敬的“长线效益”。
刘晓晓是初中二年级的一名女生。去年10月,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马钊率领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教育学院、聊城大学等单位的数十位领导专家来杜郎口中学调研。下课铃响过,已经走出教室的马钊,突然被从后面赶上来的刘晓晓叫住,“老师,我采访您一下好吗?”刘晓晓的这个大胆举动,不仅使马钊一愣,其他的听课者也好长时间没有回过神来……
刘晓晓说:“其实,我原来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女孩,不愿和家长交流,也不愿和同学、老师交流,只愿意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自从升入初中,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下,不但性格开朗了,喜欢抢着回答问题了,而且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由过去的下游到保持在了班内前一二名,还非常愿意和别人交流。那天向专家提出要采访,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看着他很亲切,很有风度,所以愿意和他多交流。”
有个叫刘英的学生,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养成了怪异、孤僻的性格。可是,自从升入初中以后,在这种开放教学模式的熏陶感染下,她的性格和学习成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非常爱说话了,还特别有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对班里的事情特别关心,同学们都亲切地叫她“编外班长”。
李楠是个有残疾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会有自卑感或被同学歧视,但是,在这个学校根本不存在这一点,据他的任课老师讲,每次展示课上,他抢答的次数最多。
……
如果不是开放的课堂,不是开放的校园,我们能轻松地改变这些孩子吗?
■背景
杜郎口教改的主要内容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模式体系:
1、时间模式:10+35(老师10分钟,学生35分钟)。
2、组织形式: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
3、教学方式(“三三六”);
(1)课堂教学三项要求:关注个体差异;鼓励主动参与;促进和谐发展。
(2)教学过程三个环节:备课·预习;课堂教学展示;运用迁移·总结评价。
(3)教学过程六个步骤: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工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实践特点:
1、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明确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引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书写习惯、言语习惯等,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共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
2、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存状态
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灵,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灵动,有真情、真趣、真意,让学生的生命充满生机与活力,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从而有利于其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3、关注全体学生的生命价值
教师宽容和鼓励学生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唯师、不唯书、不迷信权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创新品质的目标。改革立足于为明天而奠基,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世界文化精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
■专家观点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实质
“杜郎口中学改革的实质,可以用40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群体参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
1、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回答了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问题。
新课改的生命线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条生命线的理想境界是:学校和课堂应当是一种生态环境,学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鲜活生命体,他们有情感、有人欲、有思想、有追求、有个性、有尊严。教师也是这种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思维沟通和生命融合。课堂应当讲求课堂生态。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一片风景,以赏景之趣、爱景之心并通过爱的奉献和生命的付出,抚育一棵棵生命之树常绿。
走进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给人们的最突出感受是——孩子们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体,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每个人都有一种灵动的思维,自主参与和表现自我的强烈意识。不同的意见可以自由地发表,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张扬。这里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生命是千姿百态的,生命是有潜能的,生命是有活力的,生命是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只要让生命释放出潜能,让生命充满活力,就会让生命充满成就感、幸福感,厌学就会变为乐学,负担就会转变为轻松。
孩子们共同的心声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这里有四个“我”,说明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回了自我。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能多有几个“我”就好了!最好是一个孩子一个“我”!千万不能在有许多“我”的课堂上只有教师一个“我”——“我的课堂,我的教学对象,我的教学成绩!”这种只有教师一个“我”的课堂,叫做无生命的课堂。忽视生命的教育,是非人道的教育。
2、课堂必须开放,也能够开放。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回答了“课堂必须开放,也能够开放”的问题。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应当蕴含多种养分,应当充满七色阳光,应当让各种小鸟自由飞翔、放声歌唱。但是,传统课堂却把小鸟封闭起来,填鸭式教学让一只只小鸟消化不良,预设的一个个笼子让小鸟折断了翅膀,千篇一律的要求把小鸟克隆成一个模样。一只只小鸟痛苦地挣扎、呼唤。
开放课堂,放飞小鸟,让小鸟在五光十色的知识原野里吸取各种营养,让小鸟在自由的天空中展翅飞翔,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条重大的生命线。从目前的情况看,课堂开放的程度还很不够。许多教师对开放课堂心存疑虑,担心开放课堂可能导致局面失控,完不成教学计划,教师控制不了教学过程;学生提出的各种离奇古怪的问题会使教师遭遇尴尬。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和可贵之处在于课堂的开放度比较大,教师预设空间与实际空间相结合,预设教学目标与现场生成目标相结合,群体参与与个体参与相结合,知识传承与探究性教学相结合,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拔相结合。绝大多数教师经过长期磨练,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比较强,许多教师放得开收得拢,表现很从容,这是非常难得的。绝大多数学生经过长期锻炼,不仅具有自主参与的强烈愿望,而且程度不同地具有了自主参与的能力,这也是非常难得的。许多同学在课堂上从容地发问,比较流畅的表达,与同伴互相争论问题,补充同伴的意见,纠正同伴的错误。富有新意的观点,富有创意的课本剧编排和表演,多种形式的展示,都不是临时作秀、突击所能做到的,这是孩子们在长期的自主参与中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中受用不尽。
■商榷
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还待成熟
从整体上看,杜郎口中学的改革初具形态,但还未真正成熟。这与学校发展条件有关,当然,更大的原因可能是我学习考察不够全面,挖掘不够深透。
1、个体学习的时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性格特征,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他们是在自己的条件下、基础上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成长壮大的。“我的课堂我主宰”中的“我”,是学生群体,更应该是学生个体。合作应该是在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是在个体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合作,是意在拓宽个体、深化个体、校正个体、提升个体的合作,使所有个体共赢的合作。因此,个体学习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从我们观察到的语文课的情况看,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似乎没有给学生留足独立的、不受别人干扰的学习时间。
2、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自不待言。关键是,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用的发挥是不恰当的,是妨害学生学习的,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时间内,给学生活动留足了时间。但是,从我们观察到的课堂看,教师在“必要”的时间内发挥“必要”的作用做得还不够。比如,在语文展示环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的很多都是直接搬来的资料上的答案,没有作为学生的独立的见解。
3、学生学习资源。传统课堂中,学习资源的控制权基本上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为学生搜集资源,并整理加工提供给学生。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学生掌握了主动权,意味着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加工的工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做。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要有足够的资料来源,还要学会整理加工。杜郎口中学地处农村,条件比较差,迫切需要加强图书资料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置计算机设备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搜集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4、英语学习。语言是交际工具,需要在交际环境中熏染、浸润,交际环境的营造,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交际过程中,运用的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语音和语调,离开教师的充分的有效示范,是不可想象的。杜郎口中学的英语教学按照与其他学科相同的要求,遵守“10+35”的限定,教师示范有限,无法营造英语环境,恐怕是不太科学的。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6.3.22
让言语与主体精神一起成长
——浅谈建构课堂对话文化的意义
克林伯格曾说,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泛意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语文课堂教学从根本上说是对话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对话的推进及课堂的话语情况,都有其内在的文化因素。本文拟以文化及其建构为出发点分析课堂对话。
一、文化在课堂对话中是一种客观存在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上,当对话推进至“躲于勒”时,教师问:“母亲不认于勒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资本主义社会亲情冷漠,唯金钱为上。”其他学生纷纷附和。这样提炼出主题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但如果深入分析就可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颇多的。例如,教师为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而创设的氛围合理吗?学生的答案是不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是哪些学生做出这个回答:是出身于贫困家庭、深知贫穷和苦难的学生,还是家庭环境优裕的学生?对“行为不正糟蹋钱”“逼得父母动老本”“把遗产吃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的“流氓”,应该有怎样的看法才是正确的?没有回答的学生心里是怎样想的?
如此一问,我们就可发现,课堂对话其实就是不同群体文化的展示,有羞于展示的弱势群体的变化,有“高层次”的文化。哪些言语在课堂上是合理的,会得到认可?判断中就存在人为的因素。于是,有的学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有的学生则因为他们的思想认识不符合对话文化而选择放弃。即使在合作探究小组这个小圈子中的对话,也会因个体文化的差异而造成话语权的不平等。
如对于勒,难道真的去同情、扶持他,把自家苦苦奋斗多年、正在逐步看好的前景送给他,让他在一夜之间输掉吗?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真的会如此想吗?他们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吗?教师为他们的真诚回答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氛围了吗?富裕的家庭要有怜悯之心、感恩之心,但在教师设置的对话文化氛围中,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的回答是真诚的吗?
课堂对话要体现主体性,对话主体间是平等的,但这些并不是简单地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就可以达到的。如果没有构建正确的课堂对话文化,不同的思想、价值观是没有平等的话语机会的。
外在的话语机会如果失去,内在的思想就不会得到碰撞,精神上就不会得到成长,认识水平就不会得到提高,自然的,言语能力也就不会得到提升。
教学进程是一种课堂对话的客观推进过程,通过分析,我们能感受到对话文化的客观存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言语主体对问题会做出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对话文化氛围会有不同的对话内容。对话文化与对话个体的精神建构、言语成长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换言之,如果课堂对话文化分析清楚了,就能正确建构对话文化,促进对话,促进个体精神建构及言语能力的提高。
二、课堂对话文化的变化
1、学生在课堂对话中需求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学生文化角色的定位是比较清楚的,传统的说法是接受知识,现在则强调其主动性。无论何种说法,学生的角色定位是学习者。“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学生通过学习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是学校、课堂的重要主题,这个主题有较多的竞争、应试的色彩,有时表现出残酷的一面、与教育的人文精神相悖的一面。
现代的学校课堂文化还有另一面:
第一,课堂不只是学习的场所。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栖息、心灵成长的处所,是学生的精神乐园。随着课改的推进,这个主题在课堂里已成为主流的文化。有人笑曰学校或课堂有幼儿园或游乐场的成分在里面,其实是相同的文化成分在其中。
第二,课堂要让学生的各种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过去传播知识的途径比较有限,而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他们想知道的东西,他们接受的是现代生活的文化,他们的资讯途径并不是比教师少,只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理解的深度比不上教师。所以,学习的文化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是希望在对话中从教师口里获得知识,他们希望教师为他们指点学习的方法,更希望教师给他们提供获得知识的机会,更希望得到肯定,更希望展示自己。于是,课堂里要有宽松的氛围,教师要让大家各抒己见,自己适时地点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言语能力。课堂对话要具备交际环境的所有要素,要有全新的人际关系,大家互相尊重,使对话过程能满足交际、友情、自我价值等多方面需要,使个体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心灵得到成长。
第三,对话更注重过程性的内容及细节。学生在课堂对话中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判断和肯定,他们需要在对话过程的细化及深化上得到肯定和鼓励。有许多教师的对话用语能得到大家认可,能反映出这种对话文化的变化,如体现与学生的平等:“对×××,你肯定有自己的看法!能说说吗?”“你的发言对我(大家)的启发很大!特别是×××。”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你肯定还有另外一种精彩的说法!”如体现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很好,其中的×××你能进一步分析一下吗?”“你对×××(或在×××部分)说得非常好!”这些对话用语中都有具体的指定,能深入到过程及细节,不再流于简单化。
2、对话中教师称谓的新内涵
“我”“我们”:“我”的见解与学生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的见解,有时甚至要把学生的见解置于自己之先,“我”绝不垄断话语权。为了使平等成为可能,“我”既要与学生一样具有现代思想、现代文化品位,又要有与学生对话的诚意,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对话中出现“我们”,说明“我”已放下教师的架子,成为课堂对话中的一员,真正地融入了对话群体之中。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称谓中使用“我”“我们”,只是一个开始。
“你”“你们”:教师适时地转换角色是必要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对话应该是有一定目的的,围绕一定的学科课程目标进行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不住自己,使对话陷入无序和混乱之中。教师应适时发挥组织指导作用,使对话不脱离语文学科范畴,实现教学目的。教师适时地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有助于冷静而灵活地调控课堂对话进程,也有利于提出希望,创造出一种期冀的文化氛围,在一定的高度上鼓励学生做梦,帮助学生圆梦,让学生内心世界丰满,给学生的心灵插上翅膀。
3、课堂话语价值追求的变化
社会的变革及课改的推进,赋予课堂话语价值追求以新的内涵。
第一,宽容对待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及社会地位不同,同一年龄段、同一班级学生的思想及认识也会存在差异。宽容、理解他人,才能接受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言语中获益;同时也要宽容、善待自己,才能最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成功地融入课堂对话中。
第二,去矫情存真诚。尊重在课堂对话中也已有了新的内涵,过度谦虚及矫情都是不恰当的,是非正常的文化定位。课堂对话的第一要义是尊重事实,真诚对待事物,追求真理,探索本质。在具体对话中要反对和剔除附和式的言语,要明辨是非,要反对教师不加辨析、不做点拨、一味肯定甚至讨好学生的倾向。要反对传统的“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文化倾向,要正确认识“尊重”的内涵。
第三,话语的民族性和纯粹性。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和娱乐语言进入生活用语,我们有必要对一些刻意地进行语言颠覆的行为进行更多的反思,在课堂对话中努力传承规范的语言,要保持汉语言优秀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纯洁性。
4、文本主体定位的变化
文本是一个对话主体,学生主体与文本主体在文化上存在着多维度的差异,可能是中外文化、古今文化、未成年人文化与成年人文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性文化、家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解读的困难,造成了对话的困难。消解差异的具体做法为:
第一,从认识上消解。每个人思考的机会是平等的,思想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打破学生的心理障碍,确立学生主体与文本主体间平等的基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要消解文本的“圣经”式影响,确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应把文本视为一个平等的对话主体。
第二,在具体操作中消解。要引导学生与作者“同行”,引导学生对作者发问:“你在什么情况下写作此文?”“你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也可以面对文本,进行这样的自我对话:“假如我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表达?我要怎样表达效果才会更好?”
三、让言语与主体精神一起成长
语文学科课堂对话的内涵很清楚,就是指向精神与言语成长,但由于认识的不同,教师对课堂对话文化的建构操作也会不同。
第一个层次,为对话而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学生的话语权似乎有保证,但如果一深入分析,就知道并没有上升到语文课程目标的层面进行对话,没有为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而对话。这种层面的对话是无序和无效的,会经常偏离学科课程目标。教师引导会刹不住车,有时会搞成艺术课,有时会为了文化含量、人文关怀或学生的内在精神建构,把对话搞成思想品德课。现实中,这种层次的对话已受到广泛的批评。
第二个层次是一种有缺失的对话。这种对话循规蹈矩,如本文前面所述的关于“躲于勒”的对话,强调某种主题与思想教育,也强调言语能力的锻炼成长,学生围绕教师设定的目标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有可能陷入“伪对话”:对话不真诚,教师“引导”学生“抄答案”,对话者无自己的思考,学生与教师、文本间的关系都是不平等的,学生的话语权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对于勒的态度,可以有多种,但由于课堂对话文化的缺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特定的对话文化氛围里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或精神的建构都难以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对话中,教师能消解各种文化差异,创建容纳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话文化,使不同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的学生都有话语机会。学生在课堂对话中能从不同的文化里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如对于勒,可有批判的眼光,因为他毕竟是一个赌徒;可有同情的眼光,因为于勒现在已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如此一来,互相启发、融合,无论是哪种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在对话中得到成长,提高言语能力。
现实中有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第二个层次,那如何提升至第三个层次?下面试从设置与进入、碰撞与点拨、生成与提升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话题设置为例加以说明。
设置与进入 话题的设置在对话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话题设置如果没有做好,会导致课堂对话的失败。设置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二是文本的精神内涵或思想性;三是各种文化背景的对话主体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最蹩脚的话题是从参考资料上抄袭来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应设置些较为贴近学生的话题,如:“试为文中的‘我’设想怎样才能帮助于勒。”“假如于勒是我的叔叔,我会怎么办?”“假如我的亲叔叔于勒来到我家,要不要接纳?怎样接纳?”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答。进入对话的关键是文化氛围的设置,这就要求教师整合各种文化,创设能容纳各种思想的言语环境。
碰撞与点拨 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深知生活的艰难,对于勒持批判态度,即使要接纳于勒,条件也可能是于勒“浪子回头”“洗心革面”。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要么坚持接纳于勒,表示同情或怜悯,表达出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要么口是心非,表面说同情的话,心里却鄙视、排斥。这里无疑是各种对话主体思想碰撞、言语交锋的契机。这时教师既要参与对话,促进对话,又要做适当的点拨,使对话朝预期的目标行进。
生成与提升 对话进入最后,一些对话者都较认可的结论逐渐明朗起来。每一个对话者都在积极的参与中,吸纳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得到提升。最终的表述看似某种文化背景、思想认识的结果,其实是互相启发、互动生成的,是全体对话者思想及言语技巧的集成。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对话中,最终形成的结论可以是:接纳于勒;接纳并教育于勒;给予一定的帮助,但不一定接纳他;于勒不可救药,应该让这样的人多吃点苦头。结论虽然多样,但各种见解会在阐述中互相渗透。
课堂对话的成效如何,是与其文化密切相关的。清楚课堂对话中各种文化及其变化,构建合理的课堂对话文化,推进对话,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言语水平。 摘自《语文建设》 2006.12
语文调研报告
执笔人:赵容
教研室计划安排,在近一个多月里,我们对全市几所重点学校,包括个别私立学校进行了高三教学调研活动,较为细致深入地对我市高三教学情况进行了摸底。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注意到有以下几方面的共性特点:
1、 青年教师成长很快,已初步具备了担当重任,敢挑大梁的能力
在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学校的高三语文教学,其中坚力量主要为青年教师,他们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积极上进,勇挑重担,不但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结合日渐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我市语文教学的骨干力量。
2、 细研高考,精心备课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对历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不仅引导学生熟悉高考题,让学生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而且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分析,总结高考规律。引领学生拓展思路,通过精讲精练,提升应考能力。课下功夫可见一斑。
3、 课堂教学有序,注重讲练结合
在调研中我们很少发现一节随意性很大,不顾及知识的牵连和衔接,不考虑学生思维承续变化的课。几乎所有的老师都采用了讲――练、练――讲这一较为有效的复习课型。
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一,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不明显。好多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案、思路讲练或分析,忽略了学生能否接受,缺少课堂教学有效信息的反馈。有的课堂教学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从头至尾处于云里雾里之中,分不清东西,辩不清南北。其二,“单兵行动'',忽视了“集团作战”的优势。同一所学校,一样是复习课,却是你讲你的读音,我复习我的文言,他弄他的诗词。各自为战,互不联系,就个人而言可能是有序的、系列的,但就整体来看却好似一盘散沙,集体力量发挥不出来。其三、教学存在盲目性,有“自作多情”现象。由于课堂教学缺乏信息反馈,或者没有深入了解学情,学生真正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老师心里不是很清楚,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讲一些自认为应该让学生掌握而实际上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结果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其四,教学中缺少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多数复习课大都是老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气氛沉闷。偶尔有几次提问,也常常是无疑而问,或仅仅是为调节气氛而问。有的课上学生迷盹瞌睡,或两眼无神,目光呆滞,思维处于抑制状态。有时也能看到一两点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但也只是闪亮几下而已,缺乏因势利导,不能形成燎原之势。其五、错误的观念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特色丧失。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复习课好上,也很喜欢上复习课,觉得复习也就是做题练习而已,在二者之间简单地划上了等号。殊不知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不在于做多少道题,不是完全靠做题能练出来的。承担着传续优秀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教育,离不了诵读和赏析,离不了师生思接千里地与千年文明的对话。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高三语文课上,不见了老师的声情并茂,也不见了学生的眉飞色舞,更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语文教学的功能、特色基本丧失。
几点建议:
1、 正确处理教材和教辅的关系,不能把高考复习资料当作战无不胜、威力无比的武器,从而把教材完全抛之九霄云外。
2、 加强学科教研,完善听课制度,增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 强化目标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上下功夫,力求学生课课有心得,节节有收获。
4、 要变师本为生本,把时间还给学生。要不断摸索和探究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和方法。
5、 重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避免结论式教学。
6、 让语文学习的实质回归课堂,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不能让高三语文教学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轨道,导致语文教育的低效。
2007年高考复习指导意见——数学
执笔人:邓小林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听课,我们对一部分高中的复习工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各学校的高三复习工作都进行的有条不紊,也是卓有成效的,各高三老师也都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许多老师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也令我们深受感动。下面就我自己对高三复习工作的一些感悟提供给大家借鉴,一管之见,欢迎指正。
(E-mail:deng_xiaolin789@sina.com)
1、 关于第一阶段复习的目的
第一阶段复习应当把基础知识抓紧抓牢抓扎实,应当照顾到大多数学生。从06年高考前的“基础知识抽测试卷分析报告”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是非常薄弱的。
2、 关于进度与知识落实
决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忽略知识的落实。与其匆匆忙忙过两遍,不如扎扎实实过一遍。复习工作要有进度表,但决不能囿于这个进度表,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 关于教材与教辅
“以纲(考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的思想不能动摇。一本面向全国市场的教辅不可能完全适合某个学校或者某个班的学生。另外,教师不应该是“蚂蚁”,而因该做一只“蜜蜂”,博采众家,取其精华。
4、 关于做题与知识梳理
决不能用做题来代替知识梳理,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链接与知识判断。对知识结构的全局性掌握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综合考虑和综合判断,而这是高考所必须的。
5、 关于课堂容量
一堂课讲20道题不见得容量就大,讲2道题不见得容量就小,关键要看学生是否能落实,能否理解掌握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如果落实不到位,讲多少都是无效的。
6、 关于课堂教学组织
高三同样需要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也同样需要老师积极的评价与鼓励。数学是高强度的思维活动,活跃的气氛有利于激发活跃的思维。
7、 关于外地的名校经验
要批判的学习,不能生搬硬套、不能不顾实际。任何先进的理论如果不能与实际相结合都会失去它的指导作用。
8、 关于师生
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高中英语调研工作小结
执笔人:单树波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教研室高中各科教研员在张苏华主任的带领下,奔赴本市十几所高中,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活动。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学校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积极配合。上午各科教研员深入教室听课,下午分科集中老师座谈、交流、回答老师们提出的各种疑难或困惑的问题,然后再与学校领导反馈、座谈、交流。现将本次对我市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调研情况小结如下:
优点:
1、在市教育局召开2006年高考质量分析会后,各校领导对本校工作有了明确目标,加大了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力度,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有章可循。
2、大部分教师熟悉教材,课本知识过关,重点难点抓得准,传授知识能做到得心应手,语言知识能运用自如。有的老师能对自己使用的教材进行必要地、恰当地整合。
3、有的老师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课堂容量,力争向45分钟要质量。
缺点:
1、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能以人为本,仍沿用传统教学理念“教师—教材—学生”。没有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指挥者和促进者。
2、个别教师教材不熟,不能驾驭课堂,忙于应付单一的知识传授,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法也用不上。有的人照本宣科,离开课本和教案不能讲课,以致课堂气氛沉闷,使人昏昏欲睡。
3、大部分老师依赖于教辅资料,缺乏自己针对学生实际的检测与评价,以致于自己在课堂上尽职尽责满堂灌的东西也落不到实处。 那么,今后一个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应“怎么做”和“做什么”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掌握教材是基础
为了回应新课程的挑战,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改革中的新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新的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材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无论教材有多好,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一个班级、学生或教师,因此,对所选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当教师认为教材内容或编排对他的学生不合适时,有经验的教师会采取删减、替代、补充或改编的解决办法。
在使用教材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了解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了解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了解学生的外语水平,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让学生多投入、多练习,使外语学习活动化、交际化。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精讲多练转变为让学生大量接触语言信息,反复练习和运用,分阶段逐步掌握语言。以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为基础,用外语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活动成为当今外语教学的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习者用英语提出问题或者要求、表达感情,使他们学到有用的、地道的、真实的语言,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课堂对话。
2、紧跟课标是根本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结合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它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遵循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提倡“任务型”教学思想,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课程改革的成功而共同努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究竟怎样?课改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哪些优势和问题?什么样的课堂学生既喜欢而又富有实效?什么样的课堂才值得我们给予高的评价?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于2月27日——3月31日止,对我县的13所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听课研究,共听教师常态课35节;北片三级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看了8节课。这一圈走下来,不由得使我对我县的课堂教学现状有了深深地思索。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几许欣喜
1、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我县教师由关注学科、关注教材向关注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方面转变,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习惯,大多数教师开始了由教书匠向育人师的转变。教师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努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面进行了转变,由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向从老师那里学习得到知识的方法的转变。
2、尽量使教学目标明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科教学目标较明确,已经能够有意识的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运用到课堂之中。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正在尽最大努力将三维目标统一到课堂当中,教学内容较丰富。
3、教学方式趋于合理。
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变革,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意识和课堂结构初步形成。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灵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明显增多,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增强。平等、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初步确立,纯粹是知识传授型的课堂形式已不多见,宽松、生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建设初见成效,教师本位和单向灌输的弊端基本得到克服。
4、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但多年来,许多教师没有认真全面的思索过这句话,所以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唯课本、唯课文至上的现象,这也导致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下降。自从课改以来,部分教师的思想和手脚获得解放,不再做教材和教参的奴隶与搬运工,而是以课改精神和课标为指导,结合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胆弥补教材难以避免的不足,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对于某一单元的课文,部分教师能够大胆取舍,不讲自己认为不好的课文,大胆增添自己认为能够有助于教学的课文。这就增强了教材的适应性和教学效果,强化了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5、多媒体课件加以辅助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件走进了课堂。由于多媒体涵盖图、文、声以及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目前,我县第四中学已经实现了班班通,班班通的实现,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问题
1、曲解课改
有些教师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剑走偏锋现象。
(1)过分强调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枉。但有些教师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目标,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改革了。殊不知,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搞人文教育要依托教材、有机渗透,不能脱离学科特点;更不允许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主题班会、辩论会……
(2)课堂教学形式化
新课标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落实、操作,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不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而使教学形式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如有的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采取小组交流与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实际上,我们首先应该分析所学内容是否有必要去合作;小组交流时,问题是否明确;小组的组员搭配与分工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因素;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之前是否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环节;合作与交流的时间是否充分;教师在交流与合作中是否当好了“参与者”、“主持人”等角色等等。
(3)课堂评价缺乏针对性
已经习惯了“一本教材一支笔,先分段落后释义,不忘中心思想字词句”的语文教师们,在课改大潮的推动下,课堂逐渐形成了或自主、或探究、或合作、或以读代讲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但课堂上也有一些镜头耐人思考: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课堂中忽然多了些“你真棒!”、“你真聪明!”等等诸如此类的鼓励性的语言。乍一听,感觉颇新,似乎信奉了几千年的“师道尊严”已被我们的教师给彻底瓦解了。但久而久之,我们也慢慢地发现,此类鼓励性语言竟成了教师们的“口头禅”,不管学生答得是否有道理,也不管对与错,当学生答完后,教师总要说上一句“你真聪明!”,或者煽动全班学生来一个“你真棒,作家的料儿”。在不知不觉中,这种对学生的“欣赏”成了可有可无的“作秀”。这样的表扬对于我们的教学还有什么意义?
2.教师基本功不过关
有些教师的基本功不过关,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能正确给予肯定或否定;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该讲清的而未能讲清;范读课文时未能起到示范的作用,甚至还不如大多数学生的朗读;有的老师安排练习时,只肯定了学生写在黑板上的答案,却漠示了台下几十个学生七嘴八舌的发言;有的老师只能放不能收,小组讨论时,教师倒是安排了任务让学生开始讨论了,但当班里乱成一锅粥,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的同学开始打打闹闹时,教师无法让学生回到这节课的内容上来。这也反映出教师上课的调控能力不强,没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未能真正用课改理念去指导教学。
3、课件使用不当
课件的使用应遵循三个原则,即:有机、有度、有效。
结合要“有机”,即把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要时不要牵强附会,要水乳交融,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用之要“有度”,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盲目地追求“高大全”,堆砌了大量的素材,把教学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落实要“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根本目的要落实到有效上。不要把多媒体的应用当成区别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唯一标志。
三、几点建议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无疑,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读二、三部整本的文学名著。那我们自己每学期也至少应读二、三部文学名著。我们也应该多了解一下孩子们喜欢的知识,否则,我们怎么有底气去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还应该多读一些教育专著,这样就能从优秀教育家身上得到启示,以便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日常教学。我最近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两部专著《做最好的老师》和《做最好的家长》,我觉得给我的启发很大。建议教师们沉下心了好好读一读。
2、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各校要建立备课网络和集体备课制度,确保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可以以校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保证用集体研究的最好的教案进行教学。各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定好时间表,排出各类课型的研究时间,引导大家共同探讨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活动课、诵读欣赏课的教学路子。相信各校如果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成绩。
3、熟练掌握教材
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并不是要教师拘泥于教材。中国的文章浩如烟海,单凭老师讲是讲不完的,教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大胆取舍。该讲的,必须讲,讲深讲透,充分体现出它在课本中存在的价值,渗透出它对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意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劳而少获,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弊端就可以避免。
4、各校要加强常规管理
通过听课可以发现,有些教师不是能力不高,只是干劲不足。各校教学管理虽然正日趋规范,但管理模式未能与时俱进,管多理少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教师疏于管理和激励,或者学校内部政策对教师的心理有伤害等原因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各校要将常规工作做细、做实,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干劲,以便提高学校教学成绩。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只要我们敢于面对现实,找准位置,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提高,就一定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课改新天空。
进修学校 韩云供稿
上一篇:微腐败自查自纠报告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