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科技工作会开幕式上的工作报告

| 报告 |

【www.guakaob.com--报告】

2015科技工作会开幕式上的工作报告

  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电子科技大学15′科技工作会议,这是学校每五年召开一次的科技工作盛会。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奋战在科技工作一线以及为科技工作服务的同志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老师们,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特别强调要“增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高校要为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新贡献”等,这对高校的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我校的科技工作经过“十二五”的持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在“十三五”取得更大的进步,既有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结10′科技工作会议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认真研判形势,在通过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明确“十三五”学校科技工作目标和思路,研究部署促进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下面,我就10′科技工作会议以来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成绩、不足以及下阶段工作向大会报告。

  一、10′科技工作会议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

  在10′科技工作会议上,学校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水平,突出特色,注重规模,推进我校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五年来,全校上下艰苦奋斗,凝心聚力,科技经费总量达48亿元,获国家级奖励8项,发表SCI论文740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200多项、授权1400余项,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具体分10个方面总结:

  1.量质齐升,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

  五年科技经费总量是前五年的2倍多;2014年度科技经费超11亿元,迈入年度科技经费10亿元高校行列,人均科技经费进入全国高校前15(2013,46万元)(数据统计来源: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年度国防科研从2.2亿元增长到4亿元,民口纵向从1.8亿元增长到3亿元,横向合作从2.3亿元增长到4.2亿元,以国家急需的军事电子为代表的国防科研、以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为代表的民口纵向科研、以与企业合作和技术转移为代表的横向科研共同构成的“三足鼎立”科研架构得到进一步夯实。

  发表SCI论文是前五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17%,发表数在全国高校排名跃至前30位(2013:25位);国家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分别是前5年的3倍多和4倍多,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排名全国高校11和18位。

  2.量增面拓,基础研究水平快速提升

  五年获得自然基金项目885项,立项经费超过5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分别是前五年的2.1倍和3.5倍;平均资助率由五年前的19%提升到27%,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5项;获资助项目领域拓宽至所有学部,面上项目占基金项目比例显著提高,从2011年的33%提高到2015年的49%;在信息学部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居国内高校前茅。

  至2015年7月,我校ESI论文数12196篇,篇均被引4.68次,高影响力论文68篇,有效支撑工程、计算机、物理、材料等四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进入ESI前1%学科数从2010年1个增长至4个,学校工程、计算机等学科在USNEWS等多个世界排名中得到快速提升,基础研究对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效应进一步显现。

  3.引育并举,科研队伍建设进展喜人

  2010年以来,我校新增院士1人,千人计划66人(其中青千28人),长江学者6人,杰青7人,优青6人。5年新增杰青数排全国高校第29位,全校近120位国家级创新人才活跃在科研一线;陈星弼院士获“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团队建设方面,“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技术”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信息薄膜与LTCC集成器件”团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第二轮资助;从事光纤传感与通信(2012)、计算电磁学(2011)、隐身材料与技术(2013)的3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近1800位科研人员中,2/3的第一负责人年龄在45岁以下,一大批年富力强、学术背景好的青年教师逐步成为各类项目的主要承担者,为我校科技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4.能力提升,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建设,使学校国家级平台增至5个;“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优,进一步强化了我校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领域在国家层面的优势地位。至此,在电子信息领域,学校形成了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类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组成的多层次、多类型、较全面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同时,2010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强科技平台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和建设工作,在优势领域,全力推进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新增了“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增“耐高温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近10个部省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在战略必争领域,新建大数据、机器人、信息医学、集成电路、光电探测等5个校级特色研究中心。这些平台和中心的建设,已成为我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最有力的条件支撑。

  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学校新增“光纤传感与通信”、“微波材料与器件”、“神经信息”等3个创新引智基地,使我校创新引智基地总数达5个,位于教育部高校前茅;神经信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至此,我校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达3个。5年来,我校1400余人次的科研人员与国外科研单位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研究,在各类高水平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5200余篇,主办各类高水平会议50余次,有180余人次做了特邀报告。系列国际化平台的建设和深入的科研合作进一步推进了我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者和科研团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势头强劲,重大科技成果连续涌现

  5年来,学校取得一批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全校共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在内的各类科技成果奖励总计142项,2000年以来,我校总计国家级奖励数达17项,居全国高校第24位。

  在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领域,张怀武教授团队研究的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关键技术,突破了混合集成印制电路高密度化等国际难题,显著促进了我国印制电路行业的科技进步;张波教授团队研究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体内场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压功率集成技术的纵向耐压瓶颈,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对我国的垄断和禁运。在光电探测与集成器件领域,蒋亚东教授团队所研制的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为该探测器在国民经济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功率电真空器件领域,李斌教授团队研究的高效率超宽带行波管,突破了高效率超宽带系列关键技术,为行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雷达探测领域,杨建宇教授团队研究的建筑物透视成像探测系统大幅提升了我国反恐/维稳的作战能力;在电子测量与仪器领域,田书林教授团队研究的宽带复杂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突破了信号实时捕获与合成技术中“三率”(高采样率、高捕获率、高精度)同步等技术难题。在信息医学领域,陈雷霆教授团队研究的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数字化医疗水平向第三代数字化医疗的发展;在网络安全领域,张小松教授团队提出的分布式计算模型,突破了网络空间安全的三大关键技术。此外,2015年,我校还有3项国家奖通过了评审答辩。

  6.强化组织,科研特色日益鲜明

  国防科研特色进一步加强。2010年以来,学校国防科研规模较前五年增长了60%,整体规模居教育部高校前列。电子功能材料、太赫兹技术、真空电子技术、军用电子元器件、抗干扰通信、测试仪器与控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十余个方向在国防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十二五”期间,我校持续获得国家重大探索研究项目支持;太赫兹技术863主题办公室依托我校运行良好,进一步巩固了我校该领域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学校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电子信息科研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凸显,加大了与行业电子的结合程度。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5年来,我校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测试等强势领域跻身同一研究领域国家队前列,信息医学等领域正有序推进国家级平台建设的布局布点,太赫兹科学、网络安全、新体制雷达等领域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

  7.加强培育,文科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人文社科方面,2010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具有电子信息特色的文科科研发展。学校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2013-2020)》专项计划,加大支持交叉方向、前沿项目培育和创新平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成立社科联,使我校成为拥有省社科奖评选初审权的单位。

  5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9项,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共获得4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获奖数是前5年的7倍。经管学院陈旭教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邓淑华教授等团队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获省内外各级领导批示并采纳。

  8.军民融合,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继续坚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三重点原则,发挥国防科研和电子信息特色优势,持续推进区域、行业、企业科技合作。在服务重点地区方面,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在双流成立了成都研究院,形成了“院-园”结合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在服务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方面,我校与通信、石油、航空、航天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全面深入,中国电科集团公司5年投入1亿元资金委托我校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与华为联合在我校共建了国际上第一个5G通信技术实验外场,有力支撑我国未来5G通信技术的重点研发工作。

  在成果转化方面,2010年以来学校转让专利62项,较前五年增加8倍;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跻身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并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示范机构”;成电光信成功上市,开启了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9.相互促进,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人才培养

  学校通过加强教学-科研资源的协同,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鼓励科研人员把科研优势和资源转化为教育的优势和资源,已初步形成最新的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的新态势,同时为学校高水平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总之,以高质量的科研带动了高水平人才培养。

  5年来,产生了200多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成功孵化20余个学生创新公司;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以上奖励110项。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机器竞赛团队曾3次夺得国内选拔赛冠军、3次季军,2次亚太总冠军,是目前为止唯一4次获得全国冠军的队伍,这是高水平科研成功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之一。在11月举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我校机器人团队研发的羽毛球运动陪伴机器人还受到了李源潮副主席、刘延东副总理的充分肯定。

  10.锐意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

  5年来,学校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组织模式,建立了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建设了跨学院(学科)特色研究中心,全力推进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和跨学科交叉的快速发展并取得明显进展。机器人中心开发的个人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成功完成第九届残运会火炬传递;大数据中心在PNAS、Nature Comm.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科技部王志刚副部长、四川省刘捷副省长等多位领导莅临中心参观交流,中心主任周涛教授作为教育部唯一人选入选CCTV 2015科技创新人物;信息医学中心形成了以“脑信息”为核心,生物信息、医学信息、医学成像、医学图像、医学仪器、微纳技术等交叉跨学科合作的科研新格局,内培外引,加强基础研究,显著提升了我校信息医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同时,我校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调整成立了分别面向国防、基础研究、高新技术、人文社科等的项目管理部门,统筹了综合计划、成果、知识产权管理,强化了战略层面的组织管理能力,实现了理工和人文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组织管理效率。

  学校在科研环境和政策制度方面持续改进。修订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研究推出以质量和水平为导向的成果奖励政策;启动了《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跨越式发展;研究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出台了两个“三七开”的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实施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在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细则》等办法和措施,为更加科学、规范使用经费建立制度保障,完善并形成了校-院-课题负责人分工明确的三级科研经费管理服务体系;结合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新政策,学校提出统筹科研项目间接费(管理费)管理,逐步落实加大科研绩效费支出比例的新举措,保护科研人员的合法合理收入。

  二、当前我校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我校科技工作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不足。

  1.面临的形势

  1

  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面对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抢占创新浪潮制高点成为大国竞争新赛场,各主要国家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汇聚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强对基础前沿、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着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出台“再工业化战略”、“重振战略制造业战略”、“高价值制造业战略”、“工业4.0”等国家层面的战略。

  我国也提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层面战略计划,这对我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我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高水平科研、高水平科研推动高效益成果转化的创新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在未来,网络技术将使传统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信息化、网络化成为未来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新引擎,这为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电子科技大学来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科技创新的大舞台。

  2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我们更崇高的历史使命

  2

  我国已跃升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跻身超10万亿美元经济体,但是,引领大国经济、实现大国梦想迫切要求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党的十八大把创新驱动作为当前我国最大的国家战略,全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力求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经济和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全面转型期、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攻坚期、科技体制和创新体系的深度调整期、科学研究从数量到水平的重要跃升期等“多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创新基础不牢、原始创新不强、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掌握发展与竞争的主动权。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进步的中枢机构和科技创新的核心组织,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源地和“第一资源”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我校崇高历史使命,应增强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走在前列,主动承担创新的重大使命,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率先践行者和引领者。

  3

  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清华大学提出在本世纪中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并制定了战略措施;浙江大学提出在建校120周年之际,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大提出了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列出了创建时间表。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举措加剧了高校间更深层次的竞争,带来了深化改革和多元协同的挑战,学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也充满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如何统筹布局、尽快弯道超车是我们当前急需攻克的战略性课题。这就要求我校在未来3-5年内,在学科整体水平、综合实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以超高速发展,这都需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对我校科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2012年以来,国家科技体制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进一步强调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更强调有组织科研、更强调谋划组织重大项目的能力、更强调承担单位的管理能力。纵向、横向项目的界线可能进一步模糊,原有项目渠道会出现合并或撤销,这会给我们这种单科性学校带来巨大挑战,尽快适应新的国家科技体制,加紧培养和造就一批国家层面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强化与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深度融合与合作已成为促进发展的当务之急。

  2.我校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的科技工作必须要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向更高、更强发展。而在当前,一些内涵性的因素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

  我校科研结构性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我校已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科研架构。但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相比,我们在学科结构、基础研究、项目结构、项目来源等方面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推进科技工作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够。主要表现在学科结构亟待优化、基础研究能力亟待提升、科研项目结构亟待调整、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升等方面。

  2

  我校科研同质化现象严重

  学校目前有科研人员1800余人,其中理科、人文、管理有430人左右;工科类1400余人,隶属于13个行政单位。分析我校在研的科研项目,微固、光电、电工、能源等8个学院都有开展电子材料相关方面的研究;微固、电工、光电、通信、抗干扰等6个学院都有开展集成电路相关方面的研究,抗干扰、通信、电工以及微固、物电、空天等8个学院都有开展通信相关研究。其他研究方向也有类似的情况,各学院科研方向有趋同化趋势。

  此外,就拿新进教师来讲,近年来,有80%所从事的方向是与学校已有研究方向相关或相近;同时,一些教师进校后按照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学校重点支撑领域或所在团队重点攻关方向而改变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偏离了进校时学校期望值,进一步加剧了同质化现象。这对本来学科就窄的我校来讲,面临了更严重的挑战。

  3

  我校科研特色需进一步彰显

  学校有特色但不够鲜明,与国际科学前沿引领性、国家重大需求的对接度和影响力、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支撑度等方面亟待提升。在国家层面的重大项目、工程中我们承担的任务不够,没有形成持续性聚集优势,在信息技术领域主体地位和绝对优势也受到挑战。

  4

  我校缺乏具有拓展能力的领军人才

  学校汇聚和形成了一批由院士、长江、杰青、千人计划入选者等组成的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水平队伍,但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具有较强拓展能力的、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军人物还不够。特别是在新的国家科研计划体系、国家级战略层面上,我校参与专家明显不够,这种差距必将影响我校在更大科学研究任务的争取和与国家重大需求的对接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发生重大调整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校教师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急需进一步激发,与高水平大学相比,我校相关专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重要学术期刊、重要国际会议任职情况也还很不理想。

  5

  我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亟待严格规范

  2012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系列政策规范和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我校也出台了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的系列政策,但在科研经费预算科学性、使用的规范性和信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研究和规范的问题,科研人员对国家科技经费管理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还需进一步提高。

  以上我们总结了成绩,也分析了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希望大家在本次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期间,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问题和不足,并深入研究讨论,提出今后的改进方向。

  三、15′科技工作会议的主题和内容

  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我校科技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奋斗目标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综合实力和人才聚集优势,继续巩固和加强军事电子研究特色,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加强跨学科、跨学院交叉特色研究中心建设,强力推进“一校一带”行动计划,产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坚持“三个面向”,努力构建基础研究、国防科研、区域经济“三足鼎立”的新型科研架构体系,营造学术自觉的科学研究氛围,做“三个”一流的科研,支撑我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提升水平、彰显特色、加强结合、严格规范,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新贡献。这次大会,从今天开幕到明年上半年结束,计划用6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专题研讨会等多种方式,针对我校科技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加大投入,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本次大会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面开展讨论。

  1

  加强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学术水平

  大力推进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要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大力开展“4+X”基础与前沿交叉研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实施专项支持计划,加强对基础交叉前沿方向的培育和支持,汇聚和稳定一支潜心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水平队伍,加速推进物理、数学、化学、生命等理科的发展,强化理科与工科的渗透,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力争在信息医学、新型半导体、太赫兹、光纤传感与通信、5G等领域,产生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力。

  2

  进一步彰显科研特色,提升我校承担重大项目能力

  聚焦与特色是高水平的特色型高校生存发展之本,作为具有鲜明电子信息和国防科研特色的高校,在国家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结合学校在电子信息、互联网、机器人、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抓住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重大需求,实施“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计划”,加强谋划和设计,特别是结合“十三五”规划中7个专项规划,凝聚一批校内外专家,加强论证和跨学科全链条设计,推进与国家重大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对接,突出一些重大项目方案并争取立项,提升我校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要在加强巩固国防科研渠道和领域科研优势的同时,做大做强材料、通信、系统等领域的项目占比,提升国防科技创新能力。

  3

  加强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产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结合,提升科技创新的贡献度

  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带领下,国家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到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之一,作为一所具有显著行业特色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结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我们应积极对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借鉴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发展历史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我校(一校)在成都高新区建设以高校成果转化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带(一带),并作为高新区建成国家自主创新创业示范区的主要内容,形成以“互联网+”为核心内容,集人才培养、教育实训、产业研究、孵化转化、加速推进和园区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产业经济带,主动对接华为、英特尔、IBM、京东方等IT巨头,以此形成新型的“互联网+”产业集群高地,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引领性贡献。加强科教结合的政策引导,推进高水平科研活动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融合。

  4

  调整结构,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新体系

  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体系是激活创新要素、打破科技工作中封闭、重复等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而从我校目前组织架构来看,存在学术发展责任不清、规划落实难考核等一系列体制和制度瓶颈。能否在学院行政管理之上探索推进学部制改革,加强学术管理,实现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5

  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氛围

  要建立一种机制,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开展积极探讨和实践,定期举办主题研讨会等形式,营造更加有利于产生原创性和突破性重大成果的科研氛围,增强老师们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学术自觉。同时,还要通过研讨切实简化和提升科研人员办理各类事项的效率,从而让科研人员主要精力都能进行科学研究。总之,在体制机制改革和服务管理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专题讨论并全力推进。

  老师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一心,开拓进取,我校的科技工作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9082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