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调研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去年10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情况的报告,体现了对此项工作的及时监督和高位推动。以此为契合和延伸,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同意,由马端森、鲍小如同志为领队的研究会调研组一行六人,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深入三区四县15个乡镇的20多个行政村及自然村(组),实地进行了调研,还参观了黄山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有序推进,扎实有效,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厚实真切
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方向,以垃圾、污水治理和改厕为主攻目标的“三大革命”,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顺应黄山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我市建设更富裕、更文明、更美丽新黄山的一次历史良机。对此,市和区县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先行,有序推进,使我市“三大革命”取得可喜成效,深得民心,深合民意,深孚民望。
一是今年改厕任务超额完成,基本投入使用。2018年全市计划改厕15000户,截止11月底,实际竣工16347户,超年度计划1347户。这一指标的完成,使更多农民得到人居如厕环境的改善,其满意指数是不言而喻的。如祁门县溶口乡奇岭是个贫困村,村中原来多是旱厕粪坑和猪牛栏,经常是臭气熏天,实施“三大革命”之后,家家户户拆旱厕、改新厕,同时规范改建猪牛栏,还在村头村尾建起5个公共厕所,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精神提振、心情愉悦,现正在谋划发展乡村旅游,新思路有望催生。休宁县已改造旱厕4428座,拆除露天粪坑1993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群众拍手称好。
二是农村污水处理稳步推进,为全面覆盖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度全市101个乡镇所在地已有92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其中14个接入市政管网,10个建成20吨以上污水处理厂,68个建成微动力或湿地处理设施),剩余9个也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2018年开工的19个当年竣工12个,竣工率达63%。屯溪区农村污水处理手笔大,强度高,投资2800万元开展南溪南等11个村污水处理;屯溪瑶里是个养殖专业村,今年6月起全面启动退养禁养生猪泔水养殖,关停生猪养殖户48户,处理生猪3543头,其中3个大户设施全部拆除转产,还新建管网8公里,有效解除了该村生活污水直排新安江的危害,令人印象深刻。歙县2018年集中在山区、贫困地区和新安江沿岸的长垓、王村、北岸等六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49处,新建污水管网101.5公里,完成38个排污口升级改造,日处理能力达到3446吨。深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000吨,全镇5000多住户和3000游客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得到优先处理;为23艘旅游客船加装生活污水收集系统,预计每年减少污水排放量5000立方米,为净化新安江水质作出了贡献。黟县完成了从县城到宏村长15公里、到碧山长6公里的污水管道和管网建设,可解决沿途九个村1万多人的污水处理,为重要景点后续发展奠定了环境基础。
三是实施全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无害化处理有望实现全省优先。项目首期建设投资2.12亿元,运营期15年,涵盖三区四县所有农村区域,服务内容包括所有村庄及道路、水域、景区景点常态保洁和垃圾清运,覆盖地域面积9188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16.3万,日治理垃圾量达到434.55吨。现正在全线对接,年底即全面投入运行。以此为契机,全市各地广泛发动,大力组织农户对陈年垃圾开展清理,使乡村面貌为之一新。调研组这次到休宁兰田迪岭、徽州区呈坎汪村、潜口澄塘村、黟县龙江和碧山、屯溪区奕棋瑶干村等地调研,所到之处村庄整洁,门庭干净,杂物堆放有序,处处硬化亮化美化,呈现一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黄山区新丰村河磅中心村,历史上曾文风昌达、一度繁荣,后遭衰落,不少经年隔世的断墙碎瓦和腐土朽木一直残存,这次被“三大革命”摧枯拉朽清理得一干二净。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感慨:“把清朝的垃圾都清掉了”,逢世之言传为美谈。
四是农村产业垃圾引起重视,回收利用扎实开展。我市农作物秸秆每年约53万吨,农业部门已投资1621万元,稳步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秸秆粪污混合沼气集中供应和秸秆固化颗粒、制炭生产等,使回收利用率大大提高。据歙县测算,全县秸秆产业化利用比率达30%,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比率达20%。祁门县出台秸秆利用奖补标准,使油菜秸秆利用达到600余吨,回收弃菌棒1000多吨。黄山区建立乡镇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点14个,今年回收农膜7.5吨,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70%以上。
五是黄山泰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成,即将发电运行。我市2016年引进建设的总投资4.1亿元、以焚烧垃圾发电为核心的黄山泰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属高科技项目,一期规模每天处理生活垃圾600吨,二期将扩大至900吨,目前工艺流程、人员培训和设备联调顺利完成,即将于年底试运行发电。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们,天津泰达对黄山项目很重视,很有信心,希望黄山人民多了解、多宣传、多配合、多支持,以天时地利人和加科技管理创新,创造无愧于黄山的一流业绩。届时,我市将不再掩埋处理垃圾,彻底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处理。
二、“三大革命”初步成效的取得,对应的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的增强
在这次整治行动中,我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咬住目标,沉入一线,奉心奉力,实打实干,体现了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
一是高度重视,全力投入。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确保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格局,从市到区县直至乡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相应组织,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互相协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市和区县结合实际,雷厉风行,制发了一系列实施方案、职责分工、目标考核等规范性文件,强力推进实施,努力把项目做成心连心工程。区县领导普遍反映:这次农村环境整治,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和历史欠账的一次难得机遇,千载难逢,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决心、更明确目标和更有力举措,切实把惠民好事办好办牢,少留和不留缺憾,否则会于心不安。
二是强调分类指导,示范探路。各地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外学浙江等地经验,内行先易后难之策,步步探索,及时总结,以试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实践中注重规划引导,合理安排任务和时序节奏,不搞一哄而起,不搞生搬硬套,不搞一锤子买卖。许多一线乡镇干部为了少走弯路,避免失误,既当官,又当兵,放弃节假日休息,自觉加班,不怕苦累,虚心钻研,成为抓示范、促整体的行家里手。
三是尊崇乡土特色,保护地域文化。历史遗存和乡土文化,是重要的精神寄托和脉络传承。实践中,各级组织和基层干部,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十分注重保护乡土味道,用心保留原地域文化元素符号,慎砍树、禁挖山、少拆房、不填河,尽可能使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宜,相得益彰。许多乡镇为做到这一点,组织人员四下查找资料,访问长者乡贤,收集散落遗存,千方百计保留乡情乡愁,收到了良好效果。屯溪区奕棋镇瑶干村一些久未返乡的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一踏上整治后的村庄道路时,惊呼“差点认不得了,原来故乡是这么漂亮!”
四是激发动力,探索建管并行。在坚持市级抓协调督导配套,区县履行主体抓落实,乡镇抓具体实施这一机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探索建立乡镇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有关方共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深入开展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评选活动,强化村规民约的引导和约束,培养和引导村民文明卫生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许多乡镇在行政村、中心村试行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先立规矩后接服务,激发了村民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为长效运行打下了基础。一位乡镇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干部可以经常换,村民哪能随便搬,只有发动群众自主参与、自觉维护,好乡风好设施好环境才能护之久远。”
三、正视不足,扎实推进,以走在全省前列、匹配黄山美誉的精神状态,把黄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向更优
我市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观念的深度改变,一批“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秩序、有活力、有福祉”的乡村应运而生,蔚然大观,赫然成名。同时应该看到,对照目标和群众需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地方村组干部和群众对环境整治认识落伍、落差较大,对脏乱差陋习习以为常,对新作为新事物缺乏热情;有的家庭以缺劳力、缺资金为由不情愿参与环境改善工作;有的农户对公干之举,斤斤计较,难以协商;一些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二是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垃圾、污水、厕改专项设施运营管护不规范、不到位,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不正常,长效管理维护难以保障。三是不少区县反映,山区村庄户居分散,标高不等,用料多、施工难,费用高,原定的每户700元补助资金明显偏少,区县财力压力增大。四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化肥农药地膜残留的污染物、重金属等主要还是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秸秆焚烧屡有发生,带来的空气污染不可忽视。五是山区农户改厕水源大多是自流水,水压偏低,水量不足,每当旱季,必须重修蓄水池或打机井,此项经费成了区县财政的新压力。六是重进度轻质量、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仍有发生,个别地方还存在形式主义苗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是新任务新举措新课题,出现和存在一些问题属于“题中应有之意”,是可以通过发展和努力加以解决的。鉴于这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有两年,为使我市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匹配黄山美誉,实现更好更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要继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宣传教育,大力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五大”新发展理念,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政治导向,引导发掘“珍惜难得机遇、用好难得机遇”内生动力,进一步让广大农村干群明白农村“三大革命”的政策背景、重要意义、内容范围、实施重点和服务对象、目标计划要求、技术规范和监督验收标准等等,使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的旋律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一股浩荡暖流,变为一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要继续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完善群众民主评议、五老乡贤监督等方式,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二)坚持蹄急步稳,质量优先,打好第一仗。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是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对其后农村实施各项改革举措意义重大。因此,各地对所有整治规划设计、工程施工、材料设备选用、监督验收、运转规程和人员培训等,都必须把质量摆在首位,把对人民负责贯穿始终,把可持续运管作通盘筹计。要倡导“精细”思维,特别重视“细节”,务使更多关键实施人牢记“一般细节决定质量,关键细节决定成败”这一训诫,以避免重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此类教训实在太多。这次调研中,对此类问题已有发现和提醒。建议各地对2018年农村“三大革命”开展一次回头看,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改进。同时,对2019年整治任务要早做计划和安排,督促区县高质量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做到一处不丢、一户不少。
(三)重视专业力量,培养专业人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事要有专业人做。农村改厕、污水处理专业性较强,区县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和专业技术培训力度,保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效高质运营管理。建议市里针对垃圾分类难、污水接入难,尤其是农户养殖如何利于环保等问题,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科技攻关。
(四)用好“三大革命”实践舞台,锻炼培养年轻干部。实干出真知,摔打出人才。这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乡村干部正是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项项数据摸底、一户户上门对接、一件件具体落实、一次次攻坚克难,使自身变得才智提高、能力增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也得到明显提升;一些到乡镇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干部,对分管的工作“一门清”“一本帐”,上手很快,进步很大。说明实践锻练对干部成长作用很大。建议更加重视“三大革命”项目的统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促互联,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年轻干部。
(五)继续加大投入,解决好资金保障。针对各区县反映资金补助不及时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主任会议已明确要求“尽快将市级改厕配套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对区县前期垫付资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和区县做好对接协调,统筹安排考虑,以减轻基层资金负担。非新安江流域农村改厕市级补助参照执行”。建议继续督促落实。要鼓励民营企业和社会资金进入农村“三大革命”重大项目和关键工程,创新更有效的监管运行机制。
(六)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示范效应,谋划和探索在青弋江、阊江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青弋江和阊江流域所涉区县,环境保护要求与生态补偿一直不相适应,反映付出多、受益少,一些边远乡村的生产生活发展相对滞后。实行生态补偿机制,无疑将会给这些地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七)支持天津泰达黄山项目,努力使我市无害化处理走在全省前列。黄山市泰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即将12月底全面试投产。今后与各有关方面如何高效衔接,对运转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应对等等,都需要领导层和全社会予以关心关注和体察体念,上下一心共同为建设更美丽更清洁黄山,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走在全省前列而贡献力量。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这个愿想和目标一定会如约实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今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去年以来,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了解和改善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区政协组织委员对两个镇乡的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查看了刘西村、张丁庄、刘唐保等10个村的人居环境现状,邀请区住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城管等部门参与调研座谈。通过开展座谈、走访群众等方式,对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全区两个镇乡共有行政村55个,除去6个搬迁改造村,还有49个村人居环境需要重点治理和改造提升,其中女织寨乡14个,稻地镇35个。近年来,区委政府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清洁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采取购买服务、饮水安全工程,通村公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增加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
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由外包公司对49个村实行全时段、全覆盖清扫保洁,运转三个月共清运生活垃圾4.9万方。污水治理谋划长效措施。大洪桥、刘营庄等6个平改村、城中村生活污水已纳入城镇管网;荷花坑、和平街等4个城中村污水部分纳入城镇管网;今年计划对5个村进行管网改造。境内陡河排污口已封堵50余处,5家涉水企业均配备排污设施。农村改厕有计划推进。2014年以来,分三批次启动41个村12915户10607座旱厕改造工程,完成省、市达任务。乡村绿化硬化初见成效。各村主街道基本硬化,主要道路两侧绿化率达到25%,亮化达到“间距不超过60米”标准。
二、存在问题
路南作为城市中心城区,与其他县区相比,农村数量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总量不大,但这项工作却远落后于兄弟县区,工作进展迟缓,农村建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治理、群众生产生活观念等方面,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
(一)思想认识盲点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工作中,主要还是依靠以上率下、组织推动式展开,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制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部分村没有将其摆在优先位置,导致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置的资源、力量相对偏弱,村基建投资、环境整治、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虽然村民热情在逐步增加,但由于理念、传统习惯、技能素养等各方面制约,部分农民认为环境治理是政府的事情,不愿投工投劳投钱,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村庄规划编制欠缺。调研发现,农村住房布局凌乱,农村房屋建设存在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等诸多问题,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存在很多环境卫生死角。一是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普遍存在。目前,全区49个村均无完整的规划建设编制,大部分村存在违章建筑、私搭乱建现象。经过近几年拆迁整治虽有好转,但除了“一区三边”、“三改一通”等政策性治理之外的违建还有很多,农村畜禽养殖、门前屋后、沿街商户等违建面积,比目前已拆的20万平米面积要大很多,特别是曹家庄、张丁庄等4个转移支付村,整体布局散乱,环境无章无序,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人居环境质量处于全区最下游。二是建筑垃圾堆积量巨大且与日俱增。据测算仅稻地镇建筑垃圾堆存量多达7万余方,日均新增建筑垃圾约100方。按外包公司日清生活垃圾200方估算,该镇每天约有1/3的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绝大多数村庄出现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围村堵街现象。
(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一是污水处理欠账大。全区需要治理和改造提升的49个村中,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镇网管的仅2个,仅占4%;部分纳入的4个,占8%,且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稻地镇各村均自排自处,全区近90%的村没有污水管网设施。陡河沿岸6村污水私排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乡村道路破损严重,年久失修。女织寨乡吉越路、警侯路两条道路路面坑洼,警赵路2.3公里路面全线破损;稻齐路翻修工程一年多未竣工,稻胥路修补后出现新破损,老唐柏路路面不平;所有村庄气代煤改造后路面不同程度受损,未能及时补修。
(四)农业垃圾日益增多,面源污染严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普及发展,很多群众不再使用传统的农家肥种植,而是完全依靠农药杀虫、化肥催肥养苗、地膜提速增效等短平快的方式。加之环保意识不强,施药后随手将包装物就地乱扔,河道、灌溉沟渠、田边地角农药包装袋和塑料瓶屡见不鲜,化肥农药污染、白色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对土壤、水源甚至人、畜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三、原因分析
(一)工作机制缺失。一是统筹谋划不到位,综合治理工作难以持久。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量大面宽,成因复杂,绝非易事,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责任不够落实、措施不够经常、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更有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多是遇有上级检查验收时才突击整治,村干部普遍有突击应付心态,措施简单、标准偏低,与省市要求差距较大。当前整治工作大多停留在道路硬化亮化、路面清扫,墙面粉饰层面,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筑垃圾清运、面源污染治理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二是约束激励机制不足,村民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人居环境整治主要依靠政府推动,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缺乏内生动力,自觉参与意愿及能力不足。
(二)经费保障不足。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对政府资金依赖性强,去年财政投入的685万元,仅能满足乡镇生活垃圾的治理成本,随着各村建筑垃圾的增多,农村环境治理成本将会更高,目前只靠财政单一投入不能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需要,投融资渠道不畅,结构性投资缺口较大。乡镇村在投资治理方面还缺少主动举措,投资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惠民政策方面,稻地镇划归路南后,原有的惠农政策存有一定落差,如每年4万元农村公共运行经费以及土地流转、打井办电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影响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积极性,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有规划却无法有效实施。
(三)群众意识不强。一是临时应对的思想严重。对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区、镇乡干部热情高,农民“等靠要”,出现“干部进村自己干,农民站在路边看”现象。极少数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对群众宣传教育引导力度也不够。村干部责任心强的村内治理得较好,村干部责任心差的村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二是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养成回收处理垃圾的习惯,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污水乱泼,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长期视而不见。
(四)舆论引导缺失。对农民群众的环保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缺乏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比如,群众日常普遍能接触到的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介,关于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的相关内容涉及较少甚至没有,群众从思想上就不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是大事,进一步加深了农民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在农村没有形成一种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和自觉习惯,加剧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度。
四、几点建议
(一)注重科学规划。完善49个村建设规划编制,切实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指导各村认真执行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土地使用、村容村貌、居住环境、活动场所、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方面的整体性长远规划,避免村镇建设治理的随意性。
(二)加快补齐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把道路、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让广大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
(三)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在资金使用上,重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财政要逐步增加资金投入,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帮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农民投入资金,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更好。
(四)加大环保宣传。群众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健康教育,使卫生健康理念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动群众自觉投身到环境治理活动中来。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介,在舆论引导上下功夫,着力细小,贴近群众,让农村群众天天听“整治”、日日见“整治”,耳濡目染地在整治过程中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指明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根据安排,笔者就相关问题在家乡进行调研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现实情况
(一)河道沟渠水塘
乡镇的河道较以往垃圾遍布两岸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河道两岸、田地的沟渠附近不再到处是白色的塑料袋、洗过蔬菜和衣服后抛下的垃圾,水塘里漂浮的白色垃圾也基本上看不见踪影。对于上述情况的改善,主要是1至2个小的自然村聘请1名保洁员,大的自然村甚至聘请2名保洁员,每周1至2次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打捞、捡拾岸边的白色垃圾等,对沟渠附近的垃圾及时清理。因鱼食料会对水塘造成污染,以前承包所签订的合同已经终止了的,不再允许私人承包鱼塘。
(二)居民生活垃圾
居民生活垃圾也不再是像以前随意丢弃,如今进行了妥善安置。现在镇政府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一个垃圾桶,放在各家门口,居民将家中的垃圾集中放在自家门前垃圾桶内,聘请的保洁员每天会将居民生活垃圾收拾到大的垃圾箱,最后定期由垃圾车将大垃圾箱的运走。现在村民的家门口变得干净很多,夏天也看不到满天飞舞的蚊蝇。
(三)家畜家禽养殖
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已经不容易看到,超过100栏的猪场,将不允许建在水库附近,水库的水质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并且强制要求猪场必须建设化粪池。家畜家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很大一部分都作了农家肥。鸡在山上养,粪肥大部分都集中卖个了他人作农家肥或在树下掩埋。
(四)居民环境理念
该乡镇居民现都感受到了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带来的益处,他们也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爱护环境的理念。辖区内各村加大宣传力度,每个村委会都安排一个干部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村里各显眼处都张贴宣传标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河底的垃圾打捞难度大。现在河两岸垃圾很难看到,但河底的废弃物却不少,虽有一定程度的打捞,但是打捞这些垃圾费时费力费财,难度很大。
(二)居民的垃圾分类理念淡薄。虽然垃圾定点投放取得了一定初步成效,但目前基本上未在垃圾分类领域进行宣传,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
(三)乡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各行政村村内巷道硬化参差不齐、标准不一、衔接性差,甚至有小部分行政村巷道基本没有硬化,影响村民出行;厕所革命也未完全推开,旱厕依旧占很大部分;文体基础设施在行政村一级很难见到。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些建议
(一)强化领导,发挥行政推动优势。要实现快速推进、快速见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推动的力度。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及时制定适宜方案、加强督查指导、注重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扶持、落实相关责任。
(二)以人为本,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群众是农村的主人,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体,要把组织发动群众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因地制宜,切实把握整治整点。村与村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整治中注意引导各乡镇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在具体实施中,要牢牢把握卫生、道路、河塘、民房、路灯、杆线、绿化、场所等八大要素。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相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居环境也将得到长效管理和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上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感悟六篇
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论学习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