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一: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学反思(精品)
《8、7、6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方法和《9加几》相同,是更深一步的巩固方法。通过教学,我感觉到: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索,热衷新鲜事物,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表扬和鼓励,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本节课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教学设计方面,主要有五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还有几个小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复习旧知: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新课有所铺垫。探索新知:让学生讨论多种方法计算8加几,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自主探究6、7加几和综合训练环节,创设了比较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羊村,和小羊们一起做学习游戏,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全课总结,用慢羊羊村长的口吻让孩子们汇报,把学习的收获说出来更加连贯自然。
在教师语言方面,有意识的用儿童语去融入孩子们,富有一定的亲和力。同时,保持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一步步启发引导。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比较简练且具有逻辑性,但是语速稍快,个别孩子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但是,这节课的教学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及时改正。
1.讲课时没有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有的孩子被重复提问,而有的孩子没有提问到。使个别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受挫。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是很好,教师没有融入到孩子当中。
3.教师讲课时说的太多,学生说的少,没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4.上课有溜号,搞小动作的孩子,没有及时发现纠正,导致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任务完成的不好。
5.教学时间掌握的不太合理,前面讲的有些多,导致后面的综合训练没有做完。
6.教科书上的习题没有做,整节课没有让孩子翻书做练习,整节课都在看大屏幕,孩子视觉会疲劳,而且不易使注意力集中。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会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高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学反思 李海龙
《8、7、6加几》教学反思
李海龙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上了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8、7、6加几》,现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积极参与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一种态度和方法;积极参与是对数学活动的肯定;积极参与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渴望表现。本堂课,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9加几”,导入《8、7、6加几》,强调要注意的“凑十”。根据情境图片,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自主学习“7、6加几”。自主学习的效果决定了数学活动的质量;有效参与是表明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教师有效教学能力更高的表现。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两者在教学中缺一不可。
一、创设活跃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把学生放在首位,每个教学环节都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图,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
1. 情绪饱满,积极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是:抢着说、纷纷地说、热烈地交流,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当然,要有奖品的鼓励。
2. 说情境图,积极参与。
说情境图,是学生理解图意的基础。理解图意就会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会正确列算式。然后,正确解答。本次数学活动的主题是会正确计算,但情境图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应用题做准备。因此,我理解图意做了重点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说话空间,才能满足学生对情境的理解。
在“7、6加几”的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设计自主学习活动,将做一做的“7、6加几”留给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动手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营造活跃课堂,让学生有效参与。
学生回答问题机会充分,评价有方。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学生能说出来的不讲,学生能做的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研究的不讲。。课堂变成了学生发言的空间。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不足方面:
1、教师表情严肃。有点紧张,没有融入活跃的课堂气氛中。
2、讲情境,理解图意花的时间多。注重提出问题,说得多。
3、“8、7、6加几”的算理、算法讲的少。另一个加数为什么必须是“2”、
“3”、“4”强调的不够。
4、教学目标有点偏。注重应用题教学。
本节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馈,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每位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华,学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遨游、飞翔!
2012年12月12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三: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教学反思(精品)
《8、7、6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方法和《9加几》相同,是更深一步的巩固方法。通过教学,我感觉到: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和探索,热衷新鲜事物,并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表扬和鼓励,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本节课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在教学设计方面,主要有五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还有几个小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复习旧知: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新课有所铺垫。探索新知:让学生讨论多种方法计算8加几,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自主探究6、7加几和综合训练环节,创设了比较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羊村,和小羊们一起做学习游戏,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全课总结,用慢羊羊村长的口吻让孩子们汇报,把学习的收获说出来更加连贯自然。
在教师语言方面,有意识的用儿童语去融入孩子们,富有一定的亲和力。同时,保持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一步步启发引导。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比较简练且具有逻辑性,但是语速稍快,个别孩子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但是,这节课的教学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及时改正。
1.讲课时没有关注到所有的学生,有的孩子被重复提问,而有的孩子没有提问到。使个别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受挫。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是很好,教师没有融入到孩子当中。
3.教师讲课时说的太多,学生说的少,没有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4.上课有溜号,搞小动作的孩子,没有及时发现纠正,导致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任务完成的不好。
5.教学时间掌握的不太合理,前面讲的有些多,导致后面的综合训练没有做完。
6.教科书上的习题没有做,整节课没有让孩子翻书做练习,整节课都在看大屏幕,孩子视觉会疲劳,而且不易使注意力集中。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会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加高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四: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用“凑十法”教学9加几的基础上同时教学8、7加几,由于计算时的思考方法是相似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上节课要稍多一点,但计算起来有困难,因为孩子没有学习过类似的计算方法。所以在方法上学出现了点数的算法,和接着数麻烦的方法,还有直接列出加法算式计算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设计以中山体育馆开展体育活动为主线,熟悉的情节,唤起学生兴趣,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如果本节课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找汽车和打气球,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同学们都很积极。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备课和设计教学过程。由于这节课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由于学生普遍处于接受新知识是属于慢热型,所以主要以老师引导为主,在教学设计完全按照课本的设计上课,学
生提出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和课本所设计的学习过程一致。但在另外一个班级,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在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非常好,学生主体性比较强。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适时充当老师的角色,让学生讲解,质疑比较吸引其他学生的学习。且在反馈时,我发现所有的学生用的都是凑十法,多数的学生是拆5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有的知识顺利的进行知识的迁移。
本节课课堂气氛没有平时常态课堂那么活跃。存在的原因:老师没有常态课时放得开。在提问和评价反馈学生过于死板,处理学生的回答和教学环节不够灵活。学生第一次拍录像课也有点紧张,课堂常规要求没有到位。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而五彩缤纷、富有个性色彩。我因课堂中害怕学生没跟着教学设计走或者害怕“收”不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拘束。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五: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8、7、6加几-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8、7、6加几》教学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的方法与上节课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觉得应该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8、7、6加几。如果不用操作,只让他们凭借头脑中的“给9凑十”的方法,想象着解决8、7、6加几。怎么做效果会更好些。于是我在我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不同教学。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出8+7、7+4、6+5 这三个算式后,在三班我没准备任何学具,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算式,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出结果,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在汇报中,出现了很多种方法,有的方法是我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例如8+4=就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法:(1)、把4分成2和2,8和2凑成10,10再加2得12。(2)、我是把8分成2和6,6和4凑成10,10再加2得12。(3)、我知道8+5=13,那么8+4得数就应该比13少1,是12。(4)、我是这样算的,10+4=14,8+4得数要比14少2,是12。
在我们班,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学具,有很多同学充分利用了学具,我清楚:这些同学都是用“凑十”的方法解决的,全班大约10人的学生没动学具,这些同学可能用到了其它方法解决。但在集体汇报时,我发现只出现了唯一的方法,那就是“凑十”法,我还不甘心,尽力的启发:“还有其他方法吗?”有的孩子想出了看小数分大数的方法,其他方法没有想出来。
通过两个班的比较,明显的看出,由于学习9加几时是用学具掌握的“凑十法”,所以用学具操作的四班沿袭了9加几的“凑十法”,思维明显受到限制。而另一班因为没有用学具,反而没有受“凑十法”的束缚,集思广益,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我想动手操作加强感悟,这是低年级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的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我们要尊重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应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自主的探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六: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8、7、6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用“凑十法”教学9加几的基础上同时教学8、7加几,由于计算时的思考方法是相似的,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上节课要稍多一点,但计算起来有困难,因为孩子没有学习过类似的计算方法。所以在方法上学出现了点数的算法,和接着数麻烦的方法,还有直接列出加法算式计算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设计以中山体育馆开展体育活动为主线,熟悉的情节,唤起学生兴趣,使之产生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如果本节课单一是为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练习,会很枯燥,因而设计趣味练习,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找汽车和打气球,几乎全班参与了活动,同学们都很积极。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备课和设计教学过程。由于这节课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在第一个班级教学时,由于学生普遍处于接受新知识是属于慢热型,所以主要以老师引导为主,在教学设计完全按照课本的设计上课,学
生提出的问题和反馈的信息和课本所设计的学习过程一致。但在另外一个班级,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在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非常好,学生主体性比较强。所以我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适时充当老师的角色,让学生讲解,质疑比较吸引其他学生的学习。且在反馈时,我发现所有的学生用的都是凑十法,多数的学生是拆5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有的知识顺利的进行知识的迁移。
本节课课堂气氛没有平时常态课堂那么活跃。存在的原因:老师没有常态课时放得开。在提问和评价反馈学生过于死板,处理学生的回答和教学环节不够灵活。学生第一次拍录像课也有点紧张,课堂常规要求没有到位。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而五彩缤纷、富有个性色彩。我因课堂中害怕学生没跟着教学设计走或者害怕“收”不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拘束。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七: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8.7.6加几-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8.7.6加几》教后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本身就是兴趣的乐园,而教材在这方面又给教师做足了准备,所以教师就因该抓住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课堂上做好文章。我在讲授8、7、6加几这节课后,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抓住刚搬入新学校这一契机,创设情境,让学生为新教室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主题,引入新课。学生为布置教室剪纸,一组学生剪了8朵红花,二组学生剪了5朵粉花,一共剪了多少多花?学生编题并列算式。学生在这样身边的故事中找到了原来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是数学。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兴趣,大多数学生看到同学们真的在黑板上摆着教师剪好的纸花兴奋点很高,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畅所欲言。
8、7、6加几本身这节课就是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只是让学生在计算中掌握凑十法,明白算理,并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但是我追求的并不只是这样一个层次,我认为学生学习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孩子们的智慧有潜质的,为什么不再多挖几锹,让我们看到更多呢?于是,我再让同学们计算8+5的时候,找了很多的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时,我发现孩子真的让我大吃一惊。算法一:动手摆,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理解算理。先摆一个8根,然后摆5根,把5分成2和3,把两根小棒和8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方法二:动手拨,通过对计数器的拨珠子来理解算理。心里想着8,个位拨5,从5中拨回2个和心里的8凑成十,再在十位拨一个珠子,最后得13。方法三:动手圈,在教师给的学习单上画出自己的方法,把5中的2个给8凑成十,然后再加3。方法四:有的学生是掰着手指往上接着数等等,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我突然感觉到孩子的思想是活跃的,他们已经学会了举一反三,更加学会了知识的灵活运用。为什么我们要手把手的不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呢?课堂上正是需要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才让我们的数学绽放光彩。
3、 抓住规律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捷径。
会学习的人是会随时总结方法帮助学习,不会学习的人是学过知识就抛之脑
xiaoxue.xuekeedu.com
后,我要让孩子感受学习是快乐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捷径。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在计算时找出计算快的方法,比如8+5,见8给5退2再加10。7+6,见7给6退3再加10,这样的总结方法学生运用起来简便而快捷,并且这样的方法正是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何乐而不为呢。
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闪光的亮点,还要有别出心裁的特点。所以教师在不断的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把好的方法编出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展现光彩。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八: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的教学反思
豪山小学:陈新海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本课时教学过程时,我是按照“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导入——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迁移7、6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深化,发散思维——巩固练习”的过程来设计的。
上课伊始,我所设计的复习题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本节课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因此在教学例题8+5时,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同桌交流算法,比比谁想的算法最多、最有新意等探索活动。给学生留有个性才能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呈现出多种计算方法。我首先说:“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而且计算的方法也得到了优化。把枯燥的例题溶于生活情境中,创设了学生喜爱的人民公园的情境。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精心设计练习,计算课是较单调无味的。特别是学生上了30来分钟后,已经觉得有点累了,特别是对一年级小朋友们来说,注意力很难集中,枯燥的计算已经对学生没有了吸引力,在巩固练习阶段我让学生比赛谁先完成练习题,学生们对比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然而然又精神抖擞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九:《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 加 几》教学反思
一、引导自主探索、较好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因此在教学例题8+5时,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给学生留有个性才能充分表现和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当学生体验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后我不急于评价各种算法的优劣。而是问:“你喜欢哪种算法?”并允许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心理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二、紧密联系生活、较好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围绕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我把枯燥的例题溶于生活情境中,创设了学生喜爱的逛公园的情境。利用生活中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到学习。这样既联系生活又激起学生高度兴趣,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也提高了。并初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更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好玩,从而喜欢数学。
三、精心设计练习、使练习既有趣且参与面又广。众所周知,计算课是较单调无味的。我把枯燥的计算寓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利用学生喜欢又熟悉的物品。设计到公园玩、算人数,摘果子,数碰碰车,采蘑菇等游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采蘑菇比赛,更是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使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运用表扬和奖励竞争机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年龄特点,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对表现好的学生采除用语言表扬外,还奖励个小小贴图,答对的同学还把制成的蘑菇等相关教具送给他,这样把学生的注意力给牢牢地吸引过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9、8、7、6加几教学反思篇十:《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教学反思
《8、7、6加几》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进行的,计算加法的方法与上节相同。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同时,本节内容还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
上课伊始,我采用“快速填数”、“快速口算”的复习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探索出8+5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式题,从而让学生得出,不论“凑大数”还是“凑小数”,只要能够“凑十”,都是能够让计算变得方便、快捷。之后我在课中休教他们唱“凑十歌”。“凑十歌”的教唱,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学唱中掌握了“凑十法”的关键。最后,由学生自主探究8加7、6的计算方法。
但在上完本节课后,发现学生能够完整、流利的说出算理的人数极少,所以值得我去对本课的一些环节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中制定的内容不够清晰、完整,学生未能准确表述算理。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目标只关注了学生用“凑十法”的达成目标,而对于学生的表述能力方面未做详细的制定。因此在教学中,未能将学生表述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结束也未能正确的表述出“见8想几,几可以分成2和几,8加2是10,10加几等于几”这样的“凑十”方法。
片段:
师:计算8+5等于13时,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是把5拆成2和3,2和8凑成10,10加3就等于13。
生2:我是想8借2就得10,10再加剩下的3就等于13。
此处教学中,我只关注了学生是否能说出其中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学生的表述是否正确,并没有及时的指导与订正,这就使学生在后面的回答中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述。
学贵在得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有一定的主导作用。教师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发言是否正确,表述的是否清楚、正确,及时给予指导。在本课教学中,发现学生如上问题,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串”来进行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把几凑成10?把5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凑成10?”或者反复引导学生跟着老师说,学生达到正确表述的能力后再进行下面的环节。
二、教学中对细节的关注同样重要。
1.“学生”还是“孩子”?
本节课教学中,我偶尔出现了把学生叫成“孩子”的现象。自己原以为“孩子”的称呼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与我更亲近。这样的想法在现在看来有些欠妥。毕竟“孩子”是把自己当成大人来看,与学生之间是大人与孩子的关系,使学生感觉老师在以大人的口吻进行教育,此称呼在课堂上不妥。在今后的课堂及课下,要注意自身的言行。
2.学生行为习惯中的小细节未有效指导。
课中休后,学生已放松下来,但是当我让学生坐下后,他们的坐姿未能及时调整。而我是在出现此种现象后才意识到需要提醒他们正确的坐姿。如果在学生坐下之前,教师能够先提醒调整好站姿,然后再坐下,效果定会有所改善。
从开学初到现在,我校教师一直在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细致的训练与指导,但本节课中,我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声音是否洪亮关注较少。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课堂上随时关注学生的回答,多训练,不懈松,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关注全体学生不够。
通过主任的课堂学生发言统计,能够明显的发现,本节课中我对于全体学生的关注不够。学生的发言覆盖率仅为1/3,其他学生的关注极少。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表现机会,只有关注更多的学生,课堂上所呈现的效果才更真实,学生对于学习才更有兴趣,才能随时跟上教师的“节奏”,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
上一篇:仁爱七年级上册试卷
下一篇:苏教一上识字4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