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一:八年级湘教版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节 感受责任

1、为什么说人人有责?

答:因为(1)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做与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担一定的责任。

(2)作为社会的一员,责任并不是强加在个人身上的,相反,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

(3)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不可能离群索居,每个人的成长、发展以及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每个人受惠于社会和他人时,也必然要服务于社会和他人。

2、对于责任,你是怎么看的?

答: 我是这样看的(1)责任是我们成长的内在需要,责任与我们如影随形。

(2)责任产生于人们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3)责任,有的重如泰山,有的普通平凡。

3、“人应各负其责”说的就是(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有所不同)。

4、怎样理解“多重角色,多种责任”?

答:这样理解(1)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规定了我们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时也负有不同的责任。

(2)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3)但是每个人并不只是扮演一种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

第二节 学会负责

1、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感的表现)?

答:这样做(1)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事对人不漠然。

(2)做一个执着的人,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忘掉自己的职责。

(3)有奉献精神,紧要关头、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有责任感的重要性(责任的意义)?

答:重要性体现在:(1)一个国家的人民有了责任感,国家就能强大;

(2)一个家庭的成员有了责任感,这个家庭就会幸福;

(3)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能尽职尽责,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得到社会得尊重与承认。

3、我们中学生怎样积极承担责任?

答:可以这样做(1)敢于负责:表现:在遇事从不退缩;需要自己承担责任时,也会坦然的承认。

意义:敢于负责的人,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使自己变得自信,还能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2)善于负责:(当责任产生冲突时,理智的选择;不蛮干,莽撞)

第三节 对社会负责 1、如何理解关心社会就是关心自己?

答:我是这样认为的(1)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2)对别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3)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 第四单元 做负责任的公民

2、为什么要对社会负责?

答: 因为(1)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对自己负责本身就是对社会负责。

(3)对社会负责是自身的一种需要,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

3、怎样对社会负责?

答:可以这样做(1)对社会负责,每个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2)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3)为社会负责,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中每个人各尽其责、共同协作,从小培养合作意识。

4、我们中学生从哪些方面培养责任感?

答:从如下方面进行:(1)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2)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对失败;

(3)培养学习的责任感,严以律已。

5、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

答:意义有(1)有利于培养个人的责任心和爱心; (2)有助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有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心的和谐社会。

(4)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6、作为中学生如何参加公益活动?

答:参加公益活动可以从以下小事进行:

(1)义务植树。

(2)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3)宣传环境保护、防火知识,节能节源知识。

(4)捐款、捐物给贫困山区的学生。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二: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到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一到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孝敬父母)

1、家庭的含义:P5 特点: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主干家庭(三代人)、单亲家庭、联合家庭、丁克家庭

3、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 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形成的、最自然的亲情。

4、父母为什么要抚育子女?

(1)是亲情的自然流露;(2)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3)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5、孝敬父母

(1)如何理解“孝”? 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的尊敬、侍奉、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体现在:物质上赡养,精神上抚慰,生活上帮助。

(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A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会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这份恩情理应得到回报;C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3)怎样孝敬父母?

A心里要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B从小事做起,多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C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代价,即付出时间、感情和体力;D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目顺从,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要符合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E在孝敬父母的同时,也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勇于批评和制止;依法办事,绝不包庇。

(2)我们应如何对待父母的长辈?为什么?P17----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过贡献,对我们关爱有加,疼爱超过父母。

(3)父母没尽到抚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没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受害者应该怎么办?

依法维权:A先通过非诉讼手段,可找当地村委会、妇联等单位协调解决;B如果协商不成,可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判决。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学会与父母沟通)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进入青春期 ,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受到重视,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2)与父母的代际差异 (3)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4)逆反心理的作用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1)矛盾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2)承认矛盾,不能否认、漠视,也不能夸大,想办法解决矛盾。

3、怎样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讲艺术、多沟通)

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1)赞赏父母,增进亲情;(2)尊重父母,认真聆听;(3)帮助父母,感动亲人;(4)宽容父母,得到快乐

矛盾产生后要架起理解的桥梁,与父母多沟通,沟通时要冷静,要心平气和商量,争取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同时要把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4、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的产生:由于不能接受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和严格要求,所以产生反感和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3)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辨证的认识----全面的、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

积极意义:有的反抗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消极影响:多数情况下的反抗,其结果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伤害了父母,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4)我们要学会调适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学会克制自己。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学会与同学交往)

1、交友的益处?(为什么要学会与朋友交往?)

(1)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2)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交友的原则是什么?(怎样与朋友交往?)

(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2)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4)切莫轻交甚至滥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3、男女同学交往的意义?(为什么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

(1)能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能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3)能够增进性别意识,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

4、男女同学交往的原则?(男女同学怎样做到正常交往?)

(1)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2)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3)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频率。

5、如何正确认识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

答:(1)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情。

(2)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在与异性相处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加强自律)。 第四课老师伴我行(学会与老师交往)

1、为什么要学会与老师交往?(师生交往的意义、教师的作用)

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教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2)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3)老师教给我们思考的方法,激发我们探求知识的愿望;(4)老师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感唤醒情感,为我们做出榜样。

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

3、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沟通需要方法:A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B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表扬:是肯定、鼓励、期待;批评:爱护、鞭策、期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原谅老师的错误(学会宽容);D礼貌待师;E注意场合;F勿失分寸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1、文化的特点:

2、如何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世界上有多少个;(2)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3、文化的 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单一化,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应当,呈现的发展局面。

4、如何正确? 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面对文化差异,我们要以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首先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多样性;其次要加强文化沟通,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也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做到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共同繁荣进步。

5、如何对待

(1)尊重、保护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外来文化,决不能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6、如何对待?

(1)尊重、珍惜和保护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2)尊重因文化不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3)不能照抄照搬,要虚心学习其优点和长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要把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创新。

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

1、如何认识网络的作用? 答: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一方面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对象,改变了以往的交往方式,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会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同时诱惑欺诈和违纪违法的事情在网络上也时常发生。

2、如何健康上网,科学利用网络?

(1)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做网络的主人(A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B在网络交往中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C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一些对他人社会有用的事情;D不沉迷网络。),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2)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抗诱惑能力;(A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有点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和师长帮助解决,不要过分依赖网友;B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C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3)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3、青少年应怎样抵制互联网低俗之风?

(1)、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陶冶高雅生活情趣,不登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信息;(2)、克服不良好奇心和盲目从众心理,增强辨别分析能力;(3)、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防范网络欺诈行为;(4)、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友好交往、合作竞争、宽容、诚实守信)

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

1、如何理解礼貌?(1(2

2、对人礼貌的表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3、是否讲礼貌是个人的事吗?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的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4、为什么要讲礼仪?(重要性)

(1)礼仪是精神文明的象征,关系到个人、集体、乃至民族国家的形象;(2)按礼仪要求做有助于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3)按礼仪要求做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实现与他人的顺利交往。

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礼仪?不拘泥于传统礼仪,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精华,剔除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6、如何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尊重少数民族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决不能违反民族禁忌。

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

1、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它们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2、 认识竞争: 竞争的作用:

积极作用------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效率、激发潜能,使人学会客观评价自己,使集体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消极影响-----竞争有时会使胜利者骄傲自大,使失败者产生自卑;使人过分紧张、焦虑;使人产生忌妒心理。

如何正确对待竞争?

(1)要克服忌妒心理;(2)要本着公平的法则参与竞争,遵守道德和法律;(3)要明确参与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提高效率、激发潜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认识合作:

为什么要合作?

(1)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A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必然结果;B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C只有与人合作才能有更多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2)为了事业的成功需要合作:A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B合作能凝聚力量,培养奉献精神;C合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3、合作中竞争的意义?只有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的合作和合理的竞争;才能使集体更强大,个人更快的进步。

4、怎样做到合作中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2)在合作中竞争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竞争。(3)在合作中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做到尽其所能,问心无愧。

5、竞争中合作的意义?竞争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自我的手段,在竞争中合作的越好,力量就越强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

6、如何在竞争中合作?

(1)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2)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理解和谅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3)“在竞争中合作”需要形成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宽容、平等、尊重)

1.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

⑴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 ⑵宽容是解决彼此之间无意伤害的良方;⑶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⑷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2、怎样做到宽容?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2)、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决不能是非不分,爱憎不明,曲直不辨,麻木不仁;(3)、宽容要讲究策略;(4)、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5)、决不迁就坏人、恶人;(6)、我们不仅宽容别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

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意思: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要求:(1)、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2)、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是可以谅解的。

(说明:意思、实质,可理解为“是什么”;要求可理解为“怎么做”。)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明:意思、实质,可理解为“是什么”;要求可理解为“怎么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上;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理解、尊重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1、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2、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3、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利益。

5、平等

认识平等:(是什么)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体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 权利,平等履行法定的义务。

(2)、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为什么追求平等:?

(1)、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所以人类才会不断的追求平等,这种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2)、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现象,也有很多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他们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

怎样追求平等?(怎么做?)

(1)、我们不能因为某些方面比别人强就骄傲甚至鄙视别人,更不能因为某些方面比别人差就自卑。

(2)、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相互取长补短。(正确态度)

(3)、我们应当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6、尊重

怎样尊重他人?(相互尊重、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1)、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2)、我们尊重他人,不仅仅限于尊重个体,还要尊重社会。遵守社会的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这些是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我们尊重社会的具体表现。

(3)、尊重自然与尊重他人、尊重社会息息相关。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我们应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1、 为人处世为什么要讲诚信?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2)交往中失信于人,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3)诚信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2、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2)要对自己做的事积极负责,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3)要慎重对待承诺,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一旦承诺,就要努力兑现。(4)在点滴小事中体现诚信,大事小事都要拘小节。

3、诚实与信任的关系?

(1)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2)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诚实是信任的基础。

4、诚信的守则有哪些?

(1)坚持实事求,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A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B实事求是的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2)在涉及个人私利和多数人利益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A虚假欺骗等行为,往往同个人私利联系在一起;B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诚信原则,就会损害他人利益乃至大多数人利益。(3)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发生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靠欺骗获得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比,微不足道,不能因小失大。(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当亲情、友情、人情和国家法律发生冲突时,我们做出理性选择,果断的站在国家法律一边。

5、诚信的智慧?

如何正确处理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品德;(2)尊重他人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3)尊重他人隐私,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其公开,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4)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如何正确的处理诚实与说谎的关系?

(1)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2)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维护对方的利益;(3)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4)诚信的核心是善。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三: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思想品德(政治)复习提纲:第四单元(四)

第四单元(诚信)

材料一:

(一)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二)实话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我们节省着用吧。

这两句话各说明了什么?

第一句话说明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骗人一时,但不能欺骗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害人又害己。

第二句话说明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轻易承诺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早没有把我打到别人要求时不要请以下诺言,一旦有所承诺就要努力兑现。

材料二:在诚信做人方面,有人提出“小节无害论”,认为偶尔不守信或者失约关系不大,在校世上没有尽到责任也无关大局。

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

不赞同。因为我们所做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小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时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

材料三:小雨和小风是好朋友,老师找小雨想了解小风的情况,因为小风近来精神恍惚,作业很少做完。小雨知道小风最近经常去网吧,并向小风许诺不把此事告诉任何人。面对老师的询问,小雨很为难。

1、请你设想小雨告诉老师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

一种结果是小雨没有得到小凤的理解,小风可能和他断交;另一种结果是小风理解小雨,会和他关系更好。

2、请你设想小雨履行对小风的承诺,结果又会怎样?

小风的成绩会越来越差,甚至会厌学,成为网痴。

3、假如你是小雨,你会怎么做?

告诉老师,并且和老师一起暗中帮助小风。因为我们要求诚信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没有履行对小风的承诺是为小风的将来做打算,也是为了朋友之间的长期友谊。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四:2013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1.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

2.官渡之战:(①时间:200年②人物:曹操和袁绍)(袁军战败原因: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军取胜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

4.赤壁之战:(①时间:208年②人物: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孙权联军)(曹军战败之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6.如何理解三国鼎立这种历史现象: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退步。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割据势力,东汉实际上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建立的,蜀、吴也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国造船业发达,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8.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二、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

2. 淝水之战:(①时间:383年②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3.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与之后的齐、梁、陈总称为南朝。 4.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许多人逃往到江南地区,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5.江南经济的表现。农业:(1)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2)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3)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术有了

提高(4)小麦推广到江南(5)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2)铸造技术改进(灌钢法的发明);(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南朝莲花尊) 三、北方的民族融合

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2. 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3.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内容:①迁都洛阳;②改说汉语;③改穿汉服;④改用汉姓;⑤与汉通婚;⑥改用汉制;⑦学汉礼法。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 四.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他还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只差50秒钟;造出“千里船”;设计制造水碓磨;编写数学著作《缀术》。 2.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

4.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5.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时代

一、隋的兴亡 1、隋朝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2)隋文帝的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开皇之治) (3)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影响:1.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2.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点: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连接的五大水系是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流经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影响:

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无节制巡游;接连发动战争)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

(2)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的盛衰

1、唐的建立: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3)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 (4)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5)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贞观之治”的表现: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完善管理制度

(1).三省六部制: 职权: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的执行 进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之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4.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武则天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多,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5、开元盛世

(1)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①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 ②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 ③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 ④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

⑤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开元盛世的总体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1)农业生产: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 (2)手工业发达:丝织业技术高超;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

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6、唐朝的灭亡

(1)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2)唐的灭亡: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7、五代十国

五代是指 907-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 三、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1、唐朝的民族关系 (1)民族政策:

政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影响: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① 7世纪初,西藏地区的吐蕃兴起,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作用: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往来,密切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②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影响: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③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800多个府、州、县。

④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国家空前繁盛。

2、唐朝的对外关系

⑴对外政策: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当时唐朝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⑵玄奘西游

玄奘是唐太宗时的高僧。629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法。带回佛经,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⑶鉴真东渡:

受日本僧人邀请,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留居日本十年,除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术和知识介绍到那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贡献是什么?:

⑴.共同点: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⑵.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将天竺的佛教文化带到中国,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中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与技术介绍到那里,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 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客观上: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主观上: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自信的心态;杰出人物的贡献。 四、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1、雕版印刷术

⑴发明时间:雕版印刷术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7世纪)

⑵代表成就:唐朝印制成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⑶作用: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2、火药的发明

⑴发明: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 ⑵成分:火药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

⑶应用:唐朝末年,应用于军事。意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推动了军事武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武器应用结构和战争方式,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3、唐诗的繁荣

⑴繁荣原因: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科举考试重视诗赋 ⑵地位:唐朝——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⑶代表人物: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代表作品:《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望庐山瀑布》作品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代表作品: “三吏” “三别” 《春望》“ 诗史” 作品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语言锤炼、凝重 ;现实主义 4、社会生活

⑴出现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原因: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的频繁 ⑵具体表现

①一些少数民族的食品如胡饼,成为普遍流行的名食

②唐人爱穿少数民族的服饰,连妇女也穿胡服,并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③唐代流行打马球的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④大量来自中亚、西亚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他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⑶社会生活特点: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整个社会博大开放,容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⑴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

匡胤就是宋太祖。

⑵统一: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2、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政局的稳定。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作用:

积极方面: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不利方面:积贫积弱

⑴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⑵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状况,导致北宋形成“积贫”、 “积弱”局面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

⑶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3、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3、时间:1069年

4、人物:王安石(宋神宗任用)

5、措施

6、影响: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7、失败原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1)理论基础:战国时期韩非子法家思想为其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商鞅变法) (2)确立:秦统一后,政治上,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规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西汉武帝时,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

(4)完善:隋唐时期,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加强:北宋时期,统治者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和司法权,发展科举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6)空前强化:明清时期——未完,待续„„ 二、北宋与辽、西夏并立

2.辽与北宋的关系:①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②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3.“澶渊之盟”评价:

①、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②、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辽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1)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呈现“耕垦千余里”的兴旺现象

(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 (3)仿效中原王朝设立科举,选拔人才;重视儒学,建立孔庙。 (4)模仿汉字笔画,创造契丹文字; (5)制定成文法

5、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 饮食:乳酪传入中原

 服饰:契丹服饰传入中原,仿效者甚多

 社会生活:幽燕地区的汉族与契丹人通婚,为儿孙起契丹名字。

6、.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向宋开战,通过议和的方式,宋与西夏保持着友好相处的局面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送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 西夏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1)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2)翻译、印刷中原典籍和佛经; (3)用汉字铸造钱币

(4)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典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影响?

加重了双方百姓的负担;使人民蒙受了屠杀和焚掠等空前的战争灾难;造成国库空虚,严重影响互市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激化了民族矛盾和社会阶级矛盾。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学会农耕;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模仿汉字创造文字;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三、南宋与金的和战 1、金的崛起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取得初步胜利。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2、金灭辽和北宋:1125年,天祚帝被俘,辽亡

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1127年金兵掳走宋徽宗、钦宗两父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3、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称帝,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4、岳飞抗金:组织“岳家军“抵抗金军,郾城大捷:1140年,大败金军兀术主力 5、宋金议和:1141年 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金的汉化改革

背景:金占据淮河以北地区,为加强对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金统治者将女真人大规模的南迁到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定名中都。 措施:政治上: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社会生活: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并在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皆习汉风”。 ※女真文化对汉族的影响

女真服饰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女真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女真的火炕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至今仍有保留;女真的饮食习俗,这种礼仪在当今仍然有影响。 四、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1、蒙古国兴起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被蒙古贵族尊为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⑴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定都燕京 ⑵元朝统一全国:1276年破临安南宋亡。1279年,统一完成。

⑶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新疆,南及南海,北到西伯利亚。疆域空前广阔。 3、忽必烈改革

政治上:为了巩固元朝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中央) 行中书省(地方) 宣政院(西藏)澎湖巡检司(台湾)

(西藏、台湾、澎湖、云南等边疆地区首次归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

影响:1、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特别是西藏、台湾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3、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 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种植 交通上:开凿两段新运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4、元朝的开放与交流表现

(1)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元朝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3)海上丝绸之路。陶瓷成为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具。 5、元朝民族的融合

⑴原因:①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的联系与交往提供有利条件;②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⑵表现:①汉民外迁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内迁,同汉族杂居。③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等,同汉族融合,均称“汉人”④回族的开始形成。

为什么元朝出现了这样一个空前开放和交流的局面?(提示:可以从疆域、交通、对外政策、科技等方面考虑)

◎辽阔的疆域 ◎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畅通 ◎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达到高峰

民族融合高潮: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②、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③、元朝时期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唐朝后期→南宋时期(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政治方面:①由于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处于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

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经济方面 ①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

②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自然方面: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南方气候较北方好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表现:

⑴农业,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苏湖地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棉花:北宋——两广、福建;南宋后期——长江流域

⑵手工业:

①纺织业:丝织业 蜀地“号为冠天下“朝廷专用【江浙】

棉纺织业【海南岛,东南沿海(松江)地区】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②制瓷业发达:南宋,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宋代五大官窑:钧瓷【河南 禹州】 汝瓷【河南 宝丰】官瓷 【河南开封 】哥瓷 【浙江龙泉 】 定瓷 【河北曲阳 】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

③造船业发达;位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从事海外贸易。

⑶商业更加繁荣:①.城市格局的变化:宋代,商业区与居民区界限消除了 ②. 纸币、商标、广告等新事物的出现(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广告、交子、商标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宋代已经初步具备现代社会繁荣市场经济的特征

重要商业城市:大都会——东京(开封)临安(杭州)中等城市——苏州、泉州 六、社会生活与文化 1、社会阶层的变化、

①宋代的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和地主

宋代科举名义上向各阶层开放,登科后便授官,且人数大大超过唐代。宋代高级官僚绝大多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五: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大禹的功绩:大禹治水、黄河、疏导的方法

2、商朝:公元前1600年,汤。甲骨文: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距今3000多年。定义: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内容: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历史地位: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定都镐(牧野之战)。

礼乐文明: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分封制:内容:周王将王都以外的其他地区先后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必须服从国王的命令,交纳供品、管理地方事物等。优点:巩固了周天子的地位与王权,扩大了疆域;缺点: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宗法制:西周时的一种对权力的继承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度保证了贵族的特权与垄断地位。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度。

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起来,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是周王朝迅速发展成对周围民族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礼乐制度:是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

礼乐文明目的: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的工具。

4、春秋和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经济: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技术 , 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

政治:变革与争霸社会动荡不安。“春秋五霸”:齐桓公最先称霸(原因 标志),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齐楚秦。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社会思想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c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④影响:更加全面彻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5、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秦朝: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疆域:北到长城,南到南海、东到东海、西到陇西 )

1)政治上: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确立皇帝至高无上权威;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作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

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小篆)。(作用:①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②从此汉字的结构基本定型)

4)经济上:统一了货币(秦圆形方孔钱)。作用: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5)思想上:焚书坑儒。(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①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作用: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

6、西汉: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

(1)颁布“推恩令”(主父偃),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加强监察制度;重视人才

(3)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西汉汉武帝后,儒家思想逐

渐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设官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

(5)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6)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后来公元前60年(汉宣帝统治时期),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正式归属西汉版图)西域:西汉时期,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地区。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输入输出的商品)

①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②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大大加强了汉朝和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7、东汉: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光武中兴

8、三国两晋南北朝

特征:①分裂对峙;②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民南迁,出现了又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移;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赤壁,大败(火攻,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汉(史称蜀),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评价)

西晋:280年 统一,结束了分裂局面

南朝: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定都健康,史称南朝

北朝:5世纪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此后又有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个政权统治,合称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1)内容:废除鲜卑族的旧俗,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学说汉话,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提倡同汉族人联姻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

(2)作用:①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9、隋朝:581年,杨坚,定都长安,589年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南北统一。

大运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目的(原因):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以及满足自己巡游江

南的愿望;在古代,南北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货物十分困难。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

概况:一个中心:洛阳;两个起止点: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由北往南),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七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 。

评价:积极作用:1)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2)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消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征收大量赋役,加重人民的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10、唐朝:618年,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贞观之治: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

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调整统治政策:

1)政治:①善于用人,保证政治比较清明②虚心纳谏,保证决策的正确性;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完善科举制度,重视治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统治基础;

2)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不误农时,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意节俭

3)民族关系: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和民族大团结。(被称为天可汗)

武则天“贞观遗风”:不拘一格选人才;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唐玄宗“开元盛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科举制:是以才能为标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明清衰落。前期的作用: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②为士子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③人才不断更新;④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吏户礼兵刑工)。作用: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丝绸之路:路线: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河西走廊—敦煌—玉门关、阳关—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古罗马)

途经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

主要地形:黄土高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等。

交流商品:中国的丝绸、陶瓷、铁器、漆器传入西方,西方的毛皮、香料、药材、珠宝传入中国

作用: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代城市有古罗马魔术艺人表演、唐朝盛行由波斯传入的马球游戏);(亚欧大陆桥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陶瓷之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出现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和农耕工具曲辕犁;

手工业:丝织业与制瓷业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商业:商人、店铺众多,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之一(波斯人经营珠宝业第三大行业); 主要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互通,胡汉交融,社会风气开放自由的特点。

唐朝繁盛原因⑴统治者吸取隋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⑵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治清明⑶重视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人民辛勤劳动⑷开明的民族和开放的对外政策⑸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盛世文化

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②不同的贡献是: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写的《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教、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11、五代十国:黄河流域五个朝代合成五代;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合成十国

12、辽宋夏金元

⑴北宋、辽、西夏对峙

北宋(960年 赵匡胤 定都东京,今开封)实现了中国局部的统一。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党项族建立西夏,与北宋对峙。宋辽的战和(1004澶渊之盟 人物:宋真宗、寇准、辽;内容:宋辽议和,各守疆界,北宋每年给辽银和绢;评价:积极:带来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消极:北宋每年给辽银绢,加重百姓负担,是屈辱的盟约)、宋夏的和战。(北宋960年 赵匡胤 东京 ⑵南宋、金 、西夏对峙

概况:金(1115年)东北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灭北宋和辽,宋王室南迁,史称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与南宋对峙。南宋抗金英雄有岳飞等。1140年郾城大捷,1141 年,宋金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南宋1127年临安)

两宋时期特点:①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政治分裂时期②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的征战与议和中逐渐融合,民族融合加强

⑶元统一

过程: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朝代。是第一个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

巩固统一措施a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在西藏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b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经济重心南移

⑴过程:①魏晋时期以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②到了唐朝后期,中国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③到了南宋,全国的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⑵原因:①北方数遭战乱,经济和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相对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②北方民众的南迁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

③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④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促进了这一进程

⑤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贯通了南北水路,这也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新气象:农业:先进生产工具秧马、优良作物品种占城稻;手工业:陶瓷制造业定窑、钧窑、瓷都景德镇城市:唐代中期以后打破坊市界限;北宋东京建立了世界城市史上最早的专业消防队;主要都市有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 商业: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元朝在世界上最早流通纯纸币

世俗生活: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城市居民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逢年过节吃饺子、放烟花爆竹;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的家具 娱乐:大型综合娱乐场所瓦子,固定演出场所勾栏,最吸引观众的节目是杂剧,源于宋金成熟于元代,民间庙会集市也很热闹 传统节日:春节(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元旦(吃元宵、猜灯谜、放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团员) 文人世界:宋代特点:多才多艺,情趣高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主要成就:诗词绘画(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梅兰竹菊);原因: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经济繁荣、科举制度完善、印刷术改进;宋代文化教育事业在民间有较大发展

元代:元曲包括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和散曲(马致远)

宋元科技

(1)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大藏经》存在一定缺陷:不易保存、不易修改、费工费时)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王祯转轮排字盘。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指南针:战国时,中国古人就发现磁石指南的特性(司南),后来人们又用磁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又叫罗盘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意义: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促使世界日益走向整体

(3)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宋元开始用于战争,引起了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作用:增添了人们生活的趣味(如烟花爆竹);火药武器应用于战争,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个巨大

转折点,将人类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推进到热兵器时代

⑷棉纺织技术:宋元时期棉布取代丝绸和麻布,成为主要衣料。元代黄道婆在海南岛向黎族学会了棉纺织的先进技术,后来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作用: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合适的衣料(棉布),提高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海上贸易:港口—泉州(国际知名);商品—瓷器和丝绸;路线: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作用—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六: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思想品德(政治)复习提纲:第四单元(二)

第四单元(合作竞争)

材料一:西安市庆安中学高二(7)班每位同学都在身边选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每个竞争对手的名字都被贴在教室的墙上,完全公开。这个竞争对手不一定是全年级第一名,也不一定是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但这个竞争对手一定要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学习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合理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材料中竞争的方式让我明白了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他给我们以直接显示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是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2.如果不合理竞争,会有哪些不利的一面?

它可能是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一起我们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时,会把别人的成绩看做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3.竞争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材料二:“既生瑜,何生亮“,这是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才华胜过自己而发出的感慨。在竞争过程中,有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不仅不为别人高兴反而心生忌妒,恨不得把别人托下来,消极恶意地恨对方,并由此害了”红眼病”

1.材料中叙述的是什么心理? 忌妒心理

2.这种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危害。

3.如何克服忌妒心理?

要克服忌妒心理就应该培养自己乐观开朗、豁达大度的心理品质,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必须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满友爱、积极向上的,应该是和谐融洽轻松合作的。在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就会对学习充满自信,是每个人都会为集体尽一份力。

材料三:1901-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309的科学家中,与他人合作而获得重大成果所占比例如下表: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因为任何事业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2.合作对个人成功的意义是什么?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因而大大增强了成功的可能。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胜利。

材料四:小强和小华不仅是同班同同学,而且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中是一对好朋友,两个小伙伴在学习上各有千秋。小强擅长理科学习,而小华的文科学习成绩较好。在学习中,小强与小华共同帮助,你追我赶共同进步。

1.小强与小华在合作中竞争的事例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竞争就要互相尊重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合作的过程是互帮互学、互助提高的过程。同学之间的共同点为我们的合作铺平了道路,不同点则是我们在合作中互相互相启发,各显神通、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2.如何理解这种竞争?

在合作中竞争倡导一种全新的竞争理念。竞争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不可孤芳自赏,追名逐利,唯我独尊;面对竞争的失败,不应彷徨苦闷,灰心丧气,而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体现在合作中竞争?

①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双赢”。 ②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向他人学习,在竞争中超过他人。 ③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团队精神,个人利益要服从团队利益。

4.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是常事,有人认为“帮了别人,就多了对手。”有人说:“要帮就帮那些永远赶不上自己的同学”。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我们要认清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他人竞争。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七: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

西汉

南北朝 南朝 齐 梁 陈

北朝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

基础 生活化

1、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具体化

1、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P74

位置优越,经济富庶-----地理位置(物质基础);不计前嫌,重用管仲-----齐醒桓公的为人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尊王攘夷,树立威信。--------谋略,正确的治国方略

2、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影响;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P75—76

(1)商鞅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秦孝公的支持、诚信、得民心、符合时代潮流、商鞅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2)以史为鉴-------我看改革

改革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改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改革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改革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

3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历史罪过有:(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 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4、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

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体系,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 战国时期,在秦国为何法家思想倍受推崇?P77(联系当的社会形势,说说为什么法 家思想在秦国受到重视?)

在当时,法家的思想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阶级矛盾激化,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

1

3、百家争鸣

5、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长期战乱,使人民渴望和平;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地理位置优越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资源丰富能供应长期战争; :

(3)战国以来,各国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4)商鞅变法,秦国强大,军队威武雄壮:

(5)秦始皇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6、秦灭六国采取的战争策略: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秦的疆域:东临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7、秦朝统一全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候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

2

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8

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统治,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交流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焚书坑儒。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是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交通上:大修驰道,排除路障,统一车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

军事或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9、对梵书坑儒的评价:(1)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秦刚统一中国,六国遗留势力图谋复国,诸子百家丢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统一;

(2)另一方面,他摧残了文化,钳制 思想,残杀儒生,落下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亡国的必然因素。

10、梵书坑儒的影响(1)、钳制了思想,加强了思想控制,残暴的手段引起人民的不满,促使秦朝加快灭亡。(2)、摧残了文化,使大量文学作品失传,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11、秦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滥用兵力,残暴;严刑酷法,兵役徭役繁重;焚书坑儒等;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暴政,是导致秦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12、公元前二二一 , 秦王嬴政大统一;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

定都咸阳称皇帝, 建立中央集权制。 北击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中央丞相和太尉, 御史大夫辅皇帝; 西起临洮至辽东,万里长城称奇迹。

地方推行郡县制,三十六郡始设置。 秦朝疆域广又大,东到东海西陇西,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北从长城到南海,疆域四至勿忘记。

13(1)政治上: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军事(民族关系):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击匈奴,和亲)

(4)疆域治理上: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

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到积极作用。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了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不利。

张骞通使西域的意义:P86--87

打通了汉与西域交流的通道,并开辟了中国与欧洲、非洲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

3

内容:(1)文化上:改用汉语,改说汉话,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等

(2)政治上: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等。

影响: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鲜卑族人积极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并为最终的统一奠定基础。

17

1) 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节俭,去奢省费。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艰苦奋斗,勤劳节俭;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

18、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过程:开始于魏晋时期,完成于南宋。三国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区初步发展;魏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并出现南北平衡之势;五代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后来居上;南宋时期完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北方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和平;北方劳动者的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和优良农作物的推广,促进的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隋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也促进了这一进程。

4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八: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

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 ,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1、人际交往的意义:

与学生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能常青,自我开放,我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真诚、善良、负责任、热情、友好、幽默等

3、如何认识友情?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我们要珍惜友谊;对于友情,我们要慎重理智的把握,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谊。

4、交友的原则:

(1)平等互惠,(2)宽容理解;(2)交友时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3)乐交诤友,善交益友。

5、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1) 异性同学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友谊。

(2)树立男女同学之间积极交往的意识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3)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4)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5)如何把握情感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大成人。

(6)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在与异性相处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1、认识老师

(1)师生交往的重要性:

师生交往不仅影响我们 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2)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解除我们的烦恼和忧愁,老师在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老师在我们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2、师生交往新观念: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主动沟通是师生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4、与老师沟通的具体方法:

(1)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2)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原谅老师的错误,以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

(4)礼貌待师;

(5)注意场合;

(6)把握好分寸。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1、如何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别,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交流,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2、如何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3、(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3)对外交往的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4)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时空

1、网络交往的特点:无限性、两面性、先进性、危险性。

2、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1)优势:快捷、方便,扩大了交往面,开阔了眼界,实现自身价值等;

(2)负面影响:长时间上网影响身心健康,沉迷网络荒废学业,诱惑欺诈、违法违纪等

3、网络成瘾者的心里成因:(P71)

4、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1)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5、网络交往要遵守哪些规则?

(1)网上不能为所欲为,(2)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3)上网要 遵守法律.。

6、如何文明上网?

7、对待网络交往,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作为青少年,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勤于思考,把网络作为先进的工具,作为生活的补充。我们必须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让其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空间。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1、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2、文明礼貌的重要性:(P79)

3、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也是礼貌待人的体现。

4、礼貌用语的要求:

(1)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2)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3)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5、社交活动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容貌清洁,二是服装整洁、美观、大方,三是举止规范。

6、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7、按礼仪要求做的好处:(P84)

8、如何对待传统礼仪?如何对待少数民族的礼仪?(P87、P88)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1、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促进作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积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忌妒心理是竞争的副产品。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就要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 ——消极作用

2、对忌妒心理的认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3、竞争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道德和法律。

4、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6、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7、“863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8、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也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获得成功。

9、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10、怎样在合作中竞争?(P96)

11、全新的竞争理念:(P97)

12、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P97)

13、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关系:(P98)

14、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P98)

15、在竞争和合作中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P98)

16、什么是团队精神?

17、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1、“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P104)

3、宽容是有原则的,不能盲目。对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当然,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P105

4、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5、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6、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谅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九: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 九一八事变

1、1931年9月18日夜,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2、这是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开始。

3、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二、西安事变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2、中国共产党从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局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3、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1927-1937)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1、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附近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二十九军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等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先后为国捐躯。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3、在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据战后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五、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115师,歼敌一千多人。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六、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由李宗仁领导,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七、百团大战

1、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为了粉碎日军实行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1940年8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投入一百多个团朝着摧毁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的攻击目标,开展百团大战。

3、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八、中共七大

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

2、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3、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意义: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九、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事件:(1)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全国战略大反攻。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改变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八年级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篇十: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复习提纲(第四单元)

八下知识提纲

第11课 心中要有杆“秤”

1、公平的含义P2 2、列举生活中公平与不公平、正义与非正义的表现

3、公平待人的意义P2-3 4、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P4

5、如何增强公平意识P4 6、正义的基本要求P6

7、维护正义的意义P7、P8、P9

8、具有正义感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P8 9、未成年人应如何匡扶正义P9

10、辨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P10 11、什么是“是”?P10

12、校园生活中是非不分的危害P10 13、社会生活中是非不分的危害P11

14、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明辨是非?P11 15、正直的人应具有哪些品质?P12-13

贴近生活* 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出席中外记者招待会时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1)请列举两项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2)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当正义与制度、规则和程序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请谈谈你难备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参考答案:(1)废止农业税;不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让中部掘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2)①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程序,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②按照正义的要求对人对事、做人做事,不做违反正义要求的事;③遇到不正义的事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维护正义,伸张正义;④学会正确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集体的正义、国家和民族的正义。

第十二课 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

1、从众心理的含义P14 2、从众心理的影响P15

3、如何对待从众心理?P15 4、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的途径 P15

5、好奇心的含义 P16 6、正确认识好奇心的影响 P16-17

7、如何正确对待好奇心?P17 8、如何认识嗜好?P18

9、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意义?P18 10、青少年吸烟的危害?P19

11、饮酒过量的危害?P19 12、网络成瘾的危害P21

13、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和弊 P20 14、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上网?P21

15、诱惑的三种类型P22 16、吸毒、贩毒的性质 P22

17、吸食毒品的危害P22 18、青少年应如何对待毒品?P23

19、赌博常见形式、危害、有关法律规定P24 20、黄色出版物的常见形式、我们的态度P24

21、邪教的特征、危害、青少年的态度P25 22、不良诱惑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对待?P25 贴近生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一些个体老板为了赚钱,干方百计地利用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学生。初中生小霍、小年和小冰是在网吧里认识的“铁哥们”,经常一起在网络游戏中联手打杀。由于长时间泡在网上,他们很快便经中羞涩了,于是决定在现实社会中冒一次险。他们在一个深夜来到一家废品收购站抢劫看门的老人,遭到反抗后,竟然像玩游戏一样痛下杀手,将老人当场打死,枪走了200元钱后竟若无其事地返回网吧继续玩游戏。直到被警方逮捕,他们才如梦初醒。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点拨: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网络游戏等不良诱惑,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学生要认识不良诱 惑的消极作用,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生活中的三位初中学生正是由于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不良诱惑,发展到抢劫杀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你说说面对不良诱惑说“不”的理由。

提示:①不良诱惑让人舒舒服服地上当,成为它的俘虏。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它们的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②不良诱惑犹如病毒。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对自己的危害。

第十三课 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

1、闲的含义、休闲的功效P26 2、常见的休闲方式P27、28

3、学会休闲的原则P29 4、不同的休闲的影响P29

5、情趣的含义P30 6、高雅情趣的作用P30

7、高雅的生活情趣的来源 P30 8、常见的高雅的生活情趣 P31、32

9、教养的含义、意义P34 10、有教养的人的品质表现P34-36

11、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人P36

贴近生活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张沉迷于网吧,—放学批到网吧玩游戏,后来,干脆旷课玩,甚至整夜不回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性格变得寡言少语。家长、班主任多次耐心地教育他,他却认为上网是自己的爱好,玩游戏让自已开心,没有什么不好的。(1)你认为小张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你爱去网吧吗?是否和小张—样常去网吧:今后,你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1)不对。沉迷网吧,旷课上网是一种庸俗的情趣,不仅影响学习成绩,使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还危害身心健康。(2)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对今后怎么做,一是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二是要培养自己正当的兴趣爱好。

第十四课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1、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39-41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p41

2、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国家制定法律、国家认可法律的含义P39

4、为什么把法律称为“国法”/P39

5、了解广义、狭义的法律、立法机关、立法程序P40

6、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40

7、国家强制力的内容P41 8、道德的含义P43

9、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不同点P44 10法律和道德的联系P44-46

11、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 P46 12青少年学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后应如何做?P46

13、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P47 P48 P49

14、社会秩序的意义、法律武器P47 15、公共安全的意义、法律武器P48

16、维护经济秩序的原因、法律武器P49 17、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P49

18、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P50 19、犯罪的含义、刑法的含义 P50

20、违法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1、刑罚的种类 P50 22公、检、法之间的关系 P51

23安机关的性质、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人员、人民警察的任务 P51

24检察院的性质、组织体系、我国最高检察机关 P52

25人民法院的性质、组织体系、我国最高审判机关 P52

贴近生活一天下午放学后,马某和刘某把张某强行拉到一僻静处,然后将其身上的20元钱抢走,还狠狠踢了张某几脚,并威胁他不得告诉其父母和老师。第二天张某气愤不过,找了五个同学把马菜和刘某暴打了一顿。根据材料,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马某、刘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该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马某、刘某和张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①马某、刘某侵犯了张某的财产权利、人身自由权利、生命健康权,是违法行为。②张某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用正当途径来解决,结果侵犯了马某、刘某的生命健康权,也是违反行为。(2)启示:①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用法律手段来加以维护。②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是违反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得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2.某校学生王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并做些损人利己的事,八年级时多次小偷小摸,九年级时纠集几个人到居民家中抢劫。因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请回答:

(1)王某的什么行为已构成犯罪?(2)从王某的发展过程中你悟出了哪些道理?

参考答案:(1)纠集几个人到居民家里抢劫的行为已构成犯罪。(2)①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②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③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

第十五课 神圣的宪法

1、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部宪法?P53 2、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53-56

3、宪法和普通法律有何不同?P53-56 4、宪法的地位、内容P53-54

5、法律效力的含义、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的表现 P54

6、一切组织或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什么?P55

7、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修改程序有何不同?P56 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P57

9、学习宪法,对我们公民的要求是什么?P57

10、公民的含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含义 P58

1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P58 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

1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哪些?P58 13、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内容 P60

14、狭义、广义的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P60

15、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为什么要保护人身自由权利?P60

16、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平等的 权利P60

17、我国公民在文化方面享有哪些权利及意义P61

1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P61 19、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含义、特点P62

20、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P62 21、税收的重要性、原则P66

贴近生活1、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问题,刑法与宪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刑法说:“在法律家族中,我是最严厉的,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的。该判几年。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还是死刑,我说了算。离开了我,国家就乱了套,所以我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据理力争说:“我是同家的根本大法。其理由是„„”请你来当一问评委,并就谁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作最后的总结。参考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理由是: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2)刑法是惩治犯罪最严厉的法律,但它仍是普通法律,刑法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根据,且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无效。

2某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组织了一次“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的课堂讨论会。石隙同学发言说:“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由和权利。”请你就石辉同学的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参考答案:石辉同学的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虽然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但是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随心所欲。否则,会损害国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因此,公民在行使、享有自由和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权益;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求非法利益。

第十六课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手法律保护

1、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含义、基本法律P67

2、 我国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P67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的意义 P71

4、消费者维权的合法途径 P72 6、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行政部门 P74

5、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仲裁的含义 P72、P73、P74

7、如何做个成熟的消费者P76-78 8如何认识价格游戏 P78

贴近生活1、小林在私人商店里买了双自己喜欢的名牌球鞋,回到学校里发现那是冒牌货,心里很气。一同学劝他说:“算了,自认倒霉吧。”另一同学说:“怎么能算了呢?那店的老板太坏了。我们再找些人去教训他一顿。” 你认为小林正确处理这件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方法应是什么?参考答案:(1)基本态度是:①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但必须依法。

(2)基本方法是:与经营者直接协商;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第十七课 尊重别人隐私 维护合法权益

1、隐私、隐私权的含义 P80 2、国家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规定 P80

3、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害P81 4、警察进入民宅的法定程序 P81

5、保护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法律规定 P81

6、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隐私?P83 P85 7、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有哪些 P83 、P84、

8、家长和老师要不要尊重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 P85

9、尊重他人的隐私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P85 12、如何看待“一米线” P88

10、民法上“个人隐私权”的范围 P87 11、如何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权 P88 P89

贴近生活王小飞平时喜欢骂人;还经常给老师,同学起非常难听的绰号;还偷看同学的日记;甚至还打比他小的低年级学生。但在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后,他一改以往的状况,变成了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请问:教材中的哪些法律知识使王小飞发生了转变? 参考答案: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保护;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隐私权。

第十八课 民族情 民族魂

1、中华民族的文化的重要地位、形成P92 P95

2、我国各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P93-94

3、中华民族的含义P96 4、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P96

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P97 6、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P97、P98

7、如何维护民族团结?P98 9、中华民族有哪些优秀的传统美德P101-104

8、西部大开发的原因、时间、标志性工程P99-100

10、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具有的品质及作用 P104 11、民族精神的内容及作用 P107 贴近生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生动地反映了我国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的美好景象,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的青少年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参考答案:①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③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④同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作斗争 第十九课 科教兴国

1、 列举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 P109-P112 我们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P113

3、青少年应如何为科技发展做贡献?P114 4、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 P116-118

5、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教育的发展?P115 P118 我们应如何树立什么样的学习观念P119 贴近生活武汉市16岁的高中生胡登煌两年获得了11项国家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胡登煌的创新多来源于生活,他遇见困惑就不轻易放过,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旦有了想法,就记下想法或画个草图,等到课余或放假时再研究。他说:“搞发明创造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关键是别放弃。”胡登煌的事例对我们有什么启尔?参考答案(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而发明又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遇到困惑不要轻易放过;(2)所有的科学发明、重大的科学发现,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是与科学家的辛勤思考和艰难探索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惑时要善于思考,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我们要树立和弘扬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

第二十课 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1、人口问题的重要性P120 2、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如何P121

3、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P122

4、计划生育的意义 P123 5、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P124

6、我国的资源形势P124 8、我国环境形势如何?P128

7、我国资源方面的国策、法律、目标P125 P126

9、环境问题的含义、我们接触较多的环境问题有哪些?P129

10、我国环保方面的法规、国策 P130 。11、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对策P131

1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什么?P131 我们应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P131

贴近生活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每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来挽救你的池塘呢?

(1)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2)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3)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参考答案:(1)上则谜语的答案是,人只有一天的时间来挽救池塘。(2)说明了任何事物都不能无限地发展,否则就要起到反作用。甚至危害人类自身。人虽然只有一天时间来挽救池塘,但是,毕竟灾难到来之前,人们已认识到这个问题,若及时采取行动,还是可以补救的。(3)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相处,大自然是人类慈祥的母亲。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顽强地向大自然索取,但是,人类突然发现,随着“母亲”的付出的急剧增长,她突然变得不那么慷慨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1807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