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 五年级 |

【www.guakaob.com--五年级】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一: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莲峰完小五年级数学复习 寒飞归纳整理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

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 ﹥公顷 ﹥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100年 1年平年365天 1年闰年366天 1年12个月

1月 、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1年分4季 1月分上、中、下上旬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

2、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正=4a

2 面积=边长×边长a 长方形:对边相等。 字母公式S正=a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长=2(a+b)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面积

=底×高 字母公式S平=ah a=S÷h h=S÷a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2 a=2S÷h h=2S÷a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

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梯=(a+b)h÷2 a=2S÷h-b b=2S÷h-a

h=2S÷(a+b)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例如: 4.25×0.108=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如:3.2×0.88﹤3.2 0.13×4.76﹤4.76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如:0.23×1.04﹥0.23 3.5×7.3﹥7.3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只能扩大多少倍、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除时商0。除到最后任然有余数要添0往下出。例如: 50.4÷0.28=

(1)、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0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例如:4.25÷1.01﹤4.25

(2)、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0且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例如:0.99÷0.99﹥0.99

5、各种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

(1)、加法: 交换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a

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可以先把前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在和后一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一个数相加。

a +b+c=(a+b)+c a+b+c=a+(b+c)

(2)、加法:一个数连续的减去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减数相加,再和倍减数相减。a –b-c=a-(b+c)

(3)、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 =ba

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乘,可以先把前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和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在和第一个数相乘。

abc =(ab)c abc=a(bc) abc=(ac)b

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与括号内的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或相减。 (a +b)c=ac+bc (a-b)c=ac-bc

(4)、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的除以几个数,可以把后面的所有除数相乘,再和被除数相出。a ÷b÷c=a÷(bc)。

(5)、简便计算练习:

0.78×101 0.78×10.1 6.4×2.8+2.8×3.6 0.25×1.25×4×8

0.125×3.2×2.5 1.27×101-1.27 7.8×99+7.8 9.43÷0.24÷4

0.8×2.6×125 1.25×7.6×80 96.5÷5÷0.2 32×0.25

2.75×99 + 2.75 (0.25+2.5)×40 8.8×0.125 76.9÷0.2÷0.5

(0.125+1.25+12.5+125)×0.8 4.4×25 23.6×99+23.6

54.3÷0.2÷0.5 15×1.5×0.4 0.25×6.43×40 57×0.98

6.53×101-6.53 86.7-13.6-26.4 6.9×101 2.76×5.4+5.4×2.24

0.78×99 1.25×18×0.8 5.6×12+4.4×12 9.9×13.8

9.37-3.65-2.35 5.4×2.08+2.08×5.6-2.08

9.825×0.2+98.25×0.9-0.393÷0.4 17.17-6.8-3.2-6.17

2.76×54+5.4×22.4 64×4.5+3.6×45 17.45-(3.2+12.45)

3、解方程必需掌握的六个公式:

加法: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如: 被减数=差+减数 如:

减数=被减数-差 如:

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如: 被除数=商×除数 如:

除数=被除数÷商 如: 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先判断是什么法 再看未知数在哪个位置上 说出相应的公式。

X+3.2=4.6 X-1.8=4 5.5- X=4 1.6 X= 6.4 X÷7=0.3 3.3÷X=3

3X+6=18 2 X-7.5=8.5 16+8 X=40 4 X-3×9=29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二: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

总复习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和除法

1、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循环节的意义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 0.25104 ②2.42.544 ③226.80.108 ④125.625125

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

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例4 计算

(0.361.5+0.03685)4 ①5.523.120.68.9 ②3.20.75.41.7 ③

例5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

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例6 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三: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复习资料汇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P2、3):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P4、5):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跟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

6.3232„„的循环节是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注意: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3、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 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通过剪拼、平移,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知道就行。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3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有时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4、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例如:341100,34表示江西省,341表示赣州邮区,3411表示赣县邮局,00表示梅林镇支局。

35、身份证码: 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 邢台市 邢台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期末复习·专题一 小数乘除法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一)小数乘法

一、填空

1、3.5的十分之七是( );2.4的百分之十五是( )。

2、比较大小:

0.98×0.1○0.98×1 35×1.8○3.5×18 (5.7+1.3)×4○5.7×4+1.3×4 8.39×0.9○8.39

3、根据13×28=36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2.8= 0.13×0.28= 130×2.8= 0.013×2800=

4、把7.956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5、一个长方形长0.8米,宽0.6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长、宽各扩大到原来的10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6

1.26,原数是( )。

29.7,原数是( )。

7、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3,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是( )

8、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

9、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 ,积是( )。

10、9.9×24用( )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11、2.47×0.09的积有( )位小数。

12、单位换算

5.04千克=( )千克( )克 2.6时=( )分

3.8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分=( )时

13、把8.9+8.9+8.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二、判断

①0.690和0.69的大小相同,精确度不同。( )

②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 )

③3.45×1.8的积的小数数位有三位。( )

④两个大于0小于1的因数相乘,积比这两个数都小。 ( )

⑤1.2×1.34,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积就扩大1000倍。( ) ⑥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 )

⑦11×1.3-1.3=11×0=0。 ( )

⑧大于0.6小于0.9的小数只有两个。 ( )

三、选择

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四: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精华资料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和除法

1、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 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6、 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7、 循环节的意义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0.25104 ②2.42.544 ③226.80.108 ④125.625125

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

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例4 计算

(0.361.5+0.03685)4 ①5.523.120.68.9 ②3.20.75.41.7 ③

例5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刻钟3.5

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

例6 如图,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度。

例7 如图,长方形的面积是86平方米,宽为6米。BE长为6米,将弧AE平移到FC。求阴

影部分的面积。 四、简易方程

1、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 解方程。

(4) 检验,写出答案。 5、 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差 + 减数 因数=积  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  商 被除数=商  除数 例8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的7倍; (2)x的5倍加上6; (3)5减x的差除以3; (4)200减5个a; (5)比7个b多2的数。

例9 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c米,修了6天,还剩下b米。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

(2) 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c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

例10 指出下列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①40x57 ②6848 ③y4.62.3

④862x7 ⑤x9462 ⑥5a2b

例11 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

例12 王晰买了2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共付17元。一支钢笔的价格是一支圆珠笔的40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每支圆珠笔多少钱?

五、统计与可能性

1、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件是不确定的,如何求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本节知识

的重点。

2、 感受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获胜的可

能性。

3、 投掷硬币,每次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1。 2

4、 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总分数

例13 说出下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多少?

1、 盒子中有红、白、黄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只取一次,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

呢?黄色?

2、 商场促销,将奖品放置于1到9号的箱子中,幸运顾客有一次猜奖机会,一位顾客猜中得

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3、盒子中有红色球5个,蓝色球12个,黄色球8个,只取一次,取出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

黄色球?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因数和倍数

1、已知27÷9=3,那么( )能整除( ),( )是( )的约数,2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 )。

2、一个三位数46□,能被2整除时,□中最大填( ),能被3整除时,□中可填( );能被5整除时,□中最小填( )。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12,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或者( )和( ); 5、60的因数有( ),能整除45的数有( )既是60的因数,又能整除45的数有( ),6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 )。 6、1~30中,质数有( ),合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 7、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 8、把24分解质因数是( )

9、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0、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20的因数有( ),奇数有( ), 偶数有( )。 11、在14、6、15、24中( )能整除( ),( )和( )是互质数 1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13、5□中最大填( )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因数有( )

14、如果a能被b整除,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15、已知 a=2×2×3×5 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

16、在6÷12=0.5,91÷13=7,25÷7=3„„4,这三个式子里,能整除的式子是( ),能除尽的式子里是( )。

17、写出符合下列要求且互质的两个数(各写出一组即可)

两个都是合数( ) 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

18、如果a=b-1,(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9、30的因数有( )个,其中( )是30的质因数。

20、A=2×2×3×5,B=2×3×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 21、两个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21,这两个数的和是( )。

22、一个三位数,既含有因数5,又是3的倍数,最小的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23、63、5和7,( )能被( )整除,( )是( )的倍数,( )是( )的约数.

2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25、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四个人的年龄的乘积是360。他们中年龄最大是( )岁。

26、有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4,最小公倍数是42。这两个数是( )和( )。 27、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除以5一余4,这个数最小是( )。

28、在64和16中,( )能被( );( )能整除();( )是( )的倍数;( )是( )的约数。

29、35的约数有( );100以内17的倍数有( )。

30、在1、2、9、57、132、97中,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31、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约数是();5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 )。 32、在6、11、99三个数中,( )是质数,( )和( )是互质数。 33、在a=4b中,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4、18和32的最小公倍数是( ),12。30和45的最小公倍数是()。 35、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2,它的最大约数是( ),最小约数是( )。

36、在a=2×3×5 .b=2×2×5×7中,a和b的公有质因数有(),a独有的质因数是( ),b独有的质因数是()。

37、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 数的是( ),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是( )。 38、两个数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

39、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8,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是( )。 40、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

1、正方体有( )个面,都是( )形.有( )条棱,有( )个顶点。 2、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 )形或有一组对面是( ).它有( )条棱,平行的( )条棱都相等.

3、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指( )的大小;体积是指( )的大小. 4、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约是300( ) 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 );汽车的油箱大约能盛汽油50()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cm,它的表面积是( )厘米2,它的体积是( )cm3. 6、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桶高是6dm,底面是边长3dm的正方形,这个水桶的容积是( )L. 7、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积是5.1dm2,它的占地面积是( )dm2.

8、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36cm,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和是( )cm.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48dm,正方体表面积是( )dm2. 10、12立方分米=( )升 4.8升=( )立方厘米 9.8立方米=()升 520毫升=( )立方分米 508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0.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11、一个正方体棱长5dm,这个正方体校长之和是( )dm,它的表面积是( )dm2.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五: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以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也缩小10倍。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

6.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

7.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因数或先乘后两个因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a+b)·c=a·c+b·c,如:

104×2.5=(100+4)×2.5=100×2.5+4×2.5=250+10=260。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如果有余数,要添加0再除;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可以用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再计算。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时,如果位数不够,要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5.求出商的近似数。保留一定的数位时,只需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

6.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33„、7.14545„都是循环小数,还可以写作:5.3,7.14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7.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选择进一法,或者舍去法)

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1.一次最多可以看到正方体、长方体的三个面。

2.观察物体一般选择正面、左面、上面进行观察。

3.我们应该让自己走到图中去观察、去思考。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

2.正方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S=a·a 可以写成S=a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 正方形的周长用字母表示:C=a·4,可以写成S=4a,省略乘号时,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3.4.天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东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没有单位。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或乘)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的左边,看看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

7.用方程解决问题时,应该仔细分析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和验算。在列方程时,尽量不要让未知数X单独出现在一边,也尽量不要列-X或÷X的方程。

8.解稍复杂的方程时,应该先把与X一起的看成一个整体(如几乘X和括号里有未知数的),首先解出方程左边只剩下整体,再继续解出未知数X。

9.未知数与未知数相加或相减,应该用乘法分配律,先加出(或减出)左边有几个未知数X,再继续解方程。(X表示1×X或1X,简写为X)

10.解决鸡兔同笼时,应该注意如果鸡和兔子的头数相同时,兔子的脚是鸡的脚的2倍。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1.S=ab) 长方形的长=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2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3.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4.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6.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7.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法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一个长方形被推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但是面积会变小。

8.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9.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0.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分割和添补的方法,将组合图形看成学过的图形,再求面积。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1.一共有几种可能,其中的一种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

2.

3.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在有偏大或偏小数据的时候,更适合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1.

2.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学校的邮政编码是563000

3.身份证号码前六位表示户口所在地(其中前两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四位表示市,第五六位表示县、区),身份证第七至十四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四位年份、两位月、两位日,共8位),倒数第2位是性别识别码(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六: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新起点辅导五年级(上)数学复习资料

第一课时 复习小数乘除法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 ),在给( )点上(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点上(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补足,再点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可以根据需要,按( )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0.367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5.999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的要保留两位小数。

0.86×7= 3.5×16= 12.5×42=

0.56×0.04= *0.049×45≈ *0.86×1.2≈

*2.34×0.15 *0.36×0.24≈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33×0.5×4

1.5×105 1.2×2.5+0.8×2.5

四、计算

72×0.81+10.4 7.06×2.4-5.7

3.76×0.25+25.8

五、解决实际问题。

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千米,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

3、地球直径1.28万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到地球有多远?

4、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

第二课时 复习小数乘除法

用竖式计算

(1)2.7×3.014 (2)0.847×35 (3) 0.079×0.23

3)1.25÷0.25 (4) 0.4797÷0.13 (5) 19.5÷7.8

二、复习积的近似值和商的近似值。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按要求取近似值。

0.25×3.94(积保留一位小数) 17.6×2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6×2.7(积精确到百分位) 0.74×0.21(积精确到十分位)

34.7÷9.7(商保留两位小数) 8.26÷0.38(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各循环小数。

0.06262···写作( ) 3.2727···( )

16.203203···写作( ) 0.33066···( )

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75÷6 289÷90 156÷11

第三课时 复习小数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什么运算定律。

9.56-3.57-2.43 0.59×0.25+1.41×0.25

5.67-(2.98+1.67) (12.5+125)×0.8

4.8×9.9 16÷2.5 1.25×2.5×24

18.5×101 10.5×0.75-0.5×0.75

(1.25+12.5+125)×0.8 1.4+0.62×0.3 0.6×(4-3.42)×5

1.05×(2.4+0.3) 12.5×3-40.8÷2 (6.3-4.8)÷0.8×0.6

(4+14.08÷3.2)×2.5 4.05×8.6+6.17 (2.7+4.5)÷12×0.3

第四课时 复习小数乘除法应用题

1、玩具厂有材料1.05吨,如果3.5千克可生产某种玩具140套。照这样计算,原有材料可生产这种玩具多少套?

2、某施工队运水泥,3次运7.5吨。照这样计算,要运57.5吨,需要运多少次?

3、一个汽油桶最多能装汽油5.7千克,要装70千克汽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汽油桶?

4、每千克大豆2.8元,李大妈带了105元,最多能买多少千克大豆?(得数保留整千克)

5、一间教室的面积是64平方米,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共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6、3台同样的抽水机,4小时可以浇地2.4公顷。一台这样的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1、计算。(15分)

6.33×101-6.33 1.6×55.4-55.4×0.6 17.68÷5.2+2.7×1.5

35.6-5×1.73 (1.1-0.78)×(2.7-1.95)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七: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都有精心整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和除法 1、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 循环小数的意义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4、循环节的意义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中。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0.25104 ②2.42.544 ③226.80.108 ④125.625125

例2 明明和乐乐去文具店买笔芯,明明买4支黑色的和5支蓝色的,共付5元钱,乐乐买4支黑色的和6支蓝色的共付5.6元。每支黑色笔芯多少钱?

例3 7.9468保留整数是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一、基础知识填空

1、小数乘法的计算先按整数乘法算出( ),在给( )点上(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 ),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点上(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 )补足,再点小数点。 2、积的近似数可以根据需要,按( )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0.367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5.999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是( )。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33×0.5×4 1.5×105 1.2×2.5+0.8×2.5

五、解决实际问题。

1、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千米,计算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每天往返两次),一周(按5天计算)要走多少千米?

3、回收1吨废纸,可以保护16棵树,回收54.5吨废纸可以保护多少棵树?

4、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走到学校吗?

二、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3、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各循环小数。

0.06262···写作( ) 3.2727···( )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0、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11、取近似数有三种方法:1、四舍五入法;2、去尾法;3、进一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例:0.25×3.94(积保留一位小数) 17.6×2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06×2.7(积精确到百分位) 0.74×0.21(积精确到十分位)

16.203203···写作( ) 0.33066···( ) 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2.75÷6 289÷90 156÷11

三、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1、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 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 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 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例4 计算

1、5.523.120.68.9 3.20.75.41.7

2、把5.8扩大( )倍是58, 69缩小( )倍是0.69。 3、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 、“<” 或“=”符号。 4.5×0.6○4.5 2.76×1.52○1.52

1.96×1.8○1.96×10×0.1 3.12×0○3.12

例5、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7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

车以每刻钟3.5千米的速度在两地之间往返联络(停歇时间不计)。如果甲队学生每小时走4.5千米,乙队学生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队学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学生共走多少千米?

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长方形:周长=(长+宽)×2 C长=2(a+b) 面积=长×宽 S长=a b 正方形:周长=边长×4 C正=4a 面积=边长×边长 S正=a 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三角形有三条高。梯形有无数条高。 3、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平行四边形沿一条高剪下,通过移拼,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平形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与平形四边形的高相等,拼成长方形的面积与平形四边形面积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长乘以宽,所以平行四边形底乘以高。如果用 S表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用a、h分别表示平形四边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平=ah 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a平=S÷h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h平=S÷a 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相等,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三=ah÷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a三=S×2÷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h三=S×2÷a 5、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拼成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相等,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平

形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形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梯形等于(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 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高,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梯=(a+b)h÷2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h梯=S×2÷(a+b) 上底+下底=面积×2÷高 a+b=S×2÷h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a梯 =S×2÷h-b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b梯 =S×2÷h-a

例5 梯形的面积是63平方米,高是7米,已知上底比下底少4米,求下底的长

度。

例6 1、长方形的面积是86平方米,宽为6米。BE长为6米,将弧AE平移到

FC。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如果把他的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练习题一、填空。

1) ( )平方米 = 25平方分米 = ( )平方厘米 5.34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2) 长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3) 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 )。 4)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若三角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6米和8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 积是( )平方米。

6)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28.5厘米,高是6.4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一堆钢管,每相邻两层都相差1根,最上层2根,最下层8根,这堆钢管共( )根。

8) 在一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的( )。9)如右图,三角形ABE的面积是24平方米,且BC=CD=DE,那么三角形甲的面积是( )平方米。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 ) 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 3)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梯形面积的大小分别与它们的底和高有关,与它们的形状和位置无关。 ( ) 5)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 三、选择题(填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底和高( )。

①相等 ②不相等 ③不一定相等

2)用手拉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使它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原来长方形面积。

①大于 ②小于 ③等于

3)右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的三角形面积是( )6平方厘米。

①小于 ②大于 ③等于

4)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甲的底是乙的2倍,甲的这条底上的高是乙对应底上高的( )。

①2倍 ②一半 ③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6米,高是0.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①0.12平方米 ②0.48平方米 ③0.24平方米 四、计算。

1)找准所需条件,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单位:米)

6.3

2)求下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七、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高7米,底边是9.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三角形的花坛,底边是15米,是高的3倍。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条下水道的横截面是梯形,下水道的宽是2.8米,下水道的底宽是1.2米,下水道的深是1.6米,它的横截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广告牌,每平方米大约要用油漆0.34千克,油漆工人带来15千克油漆,要刷完这块底是4米,高5米的广告牌,这些油漆够吗? 5)在一块三角形稻田里共收获稻谷2500

平均每公顷收获稻谷多少千克 100米

四、简易方程

1、 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3、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 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 解方程。 (4) 检验,写出答案。 5、 数量关系式 加数=和 - 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差 + 减数 因数=积  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  商 被除数=商  除数 例7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的7倍; (2)x的5倍加上6; (3)5减x的差除以3;(4)200减5个a; (5)比7个b多2的数。 例9 要修一段公路,平均每天修c米,修了6天,还剩下b米。 (1)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段公路有多少米; (2) 根据这个式子,分别求c等于50,等于200时,公路长多少米。 例11 某个数与9的和的12倍等于156,求这个数是多少。

例12 王晰买了2支钢笔和5支圆珠笔,共付17元。一支钢笔的价格是一支圆珠笔的40倍,求每支钢笔多少钱,每支圆珠笔多少钱?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八: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九: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6 表示6个2.5的和是多少或2.5的6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

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5 × 0.6表示2.5的十分之六是多少或2.5的0.6倍是多少。 2.5 × 0.98表示2.5的百分之九十八是多少或2.5 的0.9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有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 +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如,2.5÷0.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5与其中的一个因数.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9、小数除以整数

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

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

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一个数除以1,得原数 ;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11、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

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要比保留的位数多除一位。

12、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④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1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

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可简便记作6.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类: 有限小数:0.3

小数 循环小数:3.2121„ 无限小数: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3.1415926„ 注意:循环小数一定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

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能看到一个面。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1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但要注意,在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7、a×a可以写作a·a或a2,a2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 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21、10个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2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写解,设x。找出未知数,并用x(字母)表示;

 (注意:根据需要写出所设的未知数,一般来说,求什么设什么。) (2)找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不带单位名称)。答题

 (注意:答题要回答完整,再有特别提醒不要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24、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寻找应用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有:

(1)直接从应用题叙述的事理中找出等量关系。 (2)从画出的线段图分析寻找等量关系。

(3)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如:  路程=速度×时间; 总价=单价×数量;

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总产量=亩产量×亩数„„等。

(4)运用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

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运用学过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列出方程。 25、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产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单一量×数量=总量 总量÷数量=单一量 总量÷单一量=数量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26、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C=(a+b)×2 面积=长×宽【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a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底=面积÷高;高=面积÷底】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2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8、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9、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30、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1、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割:分割求和)、减(补:添补求差)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32、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3、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中位数的求法:(1)单数个数据:按大小排序最中间的一个。

(2)双数个数据:按大小排序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34、游戏的公平性:判断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也就是看每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否相等。相等,游戏规则公平;不相等,游戏规则不公平。

35、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明确事件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用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的数量作分母,某一种情况出现的数量作分子。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36、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37、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4 0 8 2 0 5(重庆市涪陵邮区丰都县仁沙投递局) 前3位表示邮区 前4位表示县(市) 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邮政编码:北京100000 上海200000 天津300000 重庆400000 38、身份证号码:18位

5 0 0 2 3 0 2 0 0 1 0 5 0 6 2 1 1 4 重庆市 丰都县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 39、其他常见的编码:

长途电话区号:北京010 上海021 天津022 重庆023 车牌号码: 丰都车牌 渝G-D0325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篇十: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五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课件 (一)整数

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9、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10、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11、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6、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7、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18、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9、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20、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21、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2、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2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4、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5、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3、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4、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5、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例题:求20和45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方法一列举法(通用):20的因数: 1、20、2、10、4、5;45的因数: 1、45、3、15、5、9,所以20和45的公因数是:1、5;

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5

方法二:短除法(运用短除法,要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

5|20 45

4 9

所以20和45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求出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

方法一: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 30的倍数有:30,60,90,120……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60。

方法二:用短除法:(运用短除法,要除到商的公因数只有1时为止。)

2|12 30

3|6 15

2 5

12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2×5=60。

(五) 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 性质和规律

1、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2、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五)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六)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 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 被除数 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 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因数× 一个因数 =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四)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

a-b-c=a-(b+c) 。

(五)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1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