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

| 五年级 |

【www.guakaob.com--五年级】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一:叮铃铃教学设计

五年级人音版第九册表演歌曲

《叮铃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

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风格特征。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音乐,今天我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

方,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画面,聆听歌曲? 看看这是哪里,听听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二、寓教于乐

1、 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2)边听音乐边哼唱

2、学习歌曲

(1) 再次聆听:“层层叠叠的白云好美啊!嘘,孩子们听,白

云深处飘来了一支动听的歌,你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这支歌唱了些什么?听了这支歌你有什么感觉?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

(2)复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什么?

(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①聆听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提醒装饰音的演唱

②学生跟琴唱一次:“能唱吗?来试试。”

③聆听老师范唱高声部歌词:“你们的节奏唱得很准确。现在想不想听我唱一唱高声部的歌词呢,你们看着歌词,心里跟着我唱。”

④学生唱高声部歌词:“谢谢孩子们热情的掌声!我相信你们会唱得更好,来试试。”

(4)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①师生合作:“你们的歌声太美了,我也想唱。现在我邀请三个

孩子和我一起唱,谁愿意来表演?”(请三个学生唱高声部,教师唱低声部)

②跟琴唱旋律

③学生跟琴试唱歌词:

(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

(6)学习齐唱部分:

①聆听齐唱部分:师生合作(老师唱齐唱部分,学生担任合唱

部分

②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音乐记号,说一说名称

③老师顺势讲解歌曲风格:前倚音、#5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民歌风味

④跟老师一起唱曲调:注意前倚音、#5的音准

⑤学生跟琴唱曲调

⑥学生填词歌唱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①合唱(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

(4)串铃、碰钟伴奏: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完美结课:

“在这动听的歌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找到快乐,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孩子们再见。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二:叮铃铃教学设计

歌曲《叮铃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 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风格特征。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仔细观察这幅山水画,看看少了什么?

2、学生总结:有山坡青草、羊儿、牧羊童、蓝天绿水,但少了层层叠叠的白云。

二、寓教于乐

1、 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学生用竖笛吹奏

2、学习歌曲

(1) 再次聆听:“层层叠叠的白云好美啊!嘘,孩子们听,白云深处飘

来了一支动听的歌,你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这支歌唱了些什么?听了这支歌你有什么感觉?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

(2)复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什么?

(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①聆听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提醒装饰音的演唱

②学生跟琴唱一次:“能唱吗?来试试。”

③学生用竖笛吹奏:自由练习-齐奏

④聆听老师范唱高声部歌词:“你们的节奏唱得很准确。现在想不想听我唱一唱高声部的歌词呢,你们看着歌词,心里跟着我唱。”

⑤学生唱高声部歌词:“谢谢孩子们热情的掌声!我相信你们会唱得更好,来试试。”

(4)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①师生合作:“你们的歌声太美了,我也想唱。现在我邀请三个孩子和我一起唱,谁愿意来表演?”(请三个学生唱高声部,教师唱低声部)

②学生用竖笛自学旋律——齐奏

③跟琴唱旋律

④学生跟琴试唱歌词:

(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

(6)学习齐唱部分:

①聆听齐唱部分:师生合作(老师唱齐唱部分,学生担任合唱部分

②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音乐记号,说一说名称

③老师顺势讲解歌曲风格:前倚音、#5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民歌风味

④跟老师一起唱曲调:注意前倚音、#5的音准

⑤学生跟琴唱曲调

⑥学生填词歌唱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①合唱(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

②竖笛吹奏:师生合作吹奏齐唱部分,老师指挥、学生合奏后部分。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

(4)串铃、碰钟伴奏: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完美结课:

“在这动听的歌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找到快乐,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孩子们再见。

五、教学反思:

通过音乐教学,是孩子能热爱家乡,了解丰富的民族文化,扩大学生的视野。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三:《叮铃铃》教学设计

《叮铃铃》

教学内容:

第九册歌曲《叮铃铃》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有表情的演唱,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2、通过对铃声、吆喝声的模仿,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3、通过情景创编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准确唱装饰音,连音与跳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唱出二声部的和谐、美感。

教具安排:

歌谱、打击乐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律动音乐《叮铃铃》

2、 合唱《大家来唱》

师:你唱我唱大家来唱 生:声音和谐,动情歌唱

3、 师生问好!

二、比比谁的耳朵灵

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下面考考同学的耳朵灵不灵?听两组音,对比哪个音不同?并把两组音唱出来。 ① 1 2 3 5 6

② 1 2 3 #5 6

师小结:以上第一组音是我们中国民族五声音阶,我们中国民歌都采用民族五声音阶来创作。

三、情景导入--学习合唱

1、 师创设情景导入:师:“高山坡上,飘白云,白云深处,响铃声。在这宁静的山坡上,是谁带来这么动听的声音?这声音又有什么变化?”请听

2、学习合唱部分

① 导入低声部:3 3 3 3 | 6 6 6 6 | ⅰ 6 ⅰ 6 | ⅰ 6 ⅰ 6 |ⅰ 6| ⅰ 6 |ⅰ 65 35| 叮铃 铃铃 叮铃叮铃 叮铃 叮铃 叮铃 叮铃 叮 铃 叮 铃 那 是 我们

6 ﹟5| 6 -|

赶 羊 群

师生交流:羊群上的铃铛声。铃声的变化及乐曲表现的情景。

②学习低声部:a、师再次范唱:“老师唱这段旋律时,哪句唱出了对羊群的喜爱之情?为什么?怎么唱?{唱准#5,表情、声音要亲切}

b、学唱曲调:

c、学唱歌词:

③导入高声部:除了铃铛声,还有什么声音传来?请听。

④学习高声部:

师生交流:哪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怎么唱?﹙声音饱满,表情充满自信﹚

a、 学唱高声部曲调:

b、 学唱歌词

⑤高低声部接龙游戏

⑥导入合唱: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们再听

⑦师生合唱:生评价

⑧学生合唱:

四、表演《叮铃铃》

1、 导入: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很强,刚才我们表演这段合唱来自湖南民歌《叮铃铃》

2、 范听: #5出现了几次?

3、 学唱曲调:唱准倚音、下滑音,#5是湖南民歌的特色音

4、 学唱歌词

5、 表演:“为了更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还可加入什么形式表演?”

“加入伴奏、动作”

五、拓展:民歌的特点

六、师小结:

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我们中国民歌来自民间,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高山坡上,处处洋溢着人们劳动的快乐,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一起多唱中国民歌,热爱中国民歌。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四:(湘教版音乐教材)《叮铃铃》教学设计

《叮铃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演唱《叮铃铃》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五声民族调式的作品,作品中有大量的拟声词出现,使歌曲在情绪上的表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歌曲在调式上给人的感觉,加上拟声词的烘托,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不在是简单的描绘画面,相反多了一些劳动号子的感觉,催促我们劳动起来——赶羊群。“叮铃铃”作为拟声词在歌曲中反复出现,从一个侧面呈现出羊群在草原上奔跑的场景,以声衬景,形象生动有趣。歌曲中的力度记号、速度记号、重音记号、和变化音的加入,使原本简单的旋律线条,多了很多声音效果上的变化,使整个短小的作品,变得更有表现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属于高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模仿能力更是有着很好的发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学习,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生活点滴中的美好,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仿、模唱、听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音乐形象,有感情的进行表达。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升记号与反复记号。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所展示的画面和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二声部学习过程中,对音准的把握,对节奏的体会与对耳朵的反应。

教学设计亮点:

1.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同时,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

2.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模仿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的能力,为孩子快乐的学习,提供方法。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铃铛等。

教学过程:

一、 小羊走踏舞(导入) 1.准备工作: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铃铛挂在胸前。

2.模仿小羊: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背到身后,双手合十,上身前倾90度,抬头(小羊是四肢着地,特意将双手背到身后充当小羊的尾巴,前倾的身体与站立的双脚感受小羊行走时的颠簸。)

3.第一遍:走踏练习(动作要求:左脚与右脚轮流交换重心)

4.第二遍:聆听音乐,像小羊一样的随音乐律动。

5师:“叮铃铃”的声音,随着你们的律动,在音乐的流动中显得更加的好听,那以你们所了解到的,还有哪些事物也能发出“叮铃铃”的声音呢?

6.生:略。

7.老师出示PPT,与学生讨论交流,引出今天的主题《叮铃铃》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从体验模仿到随音乐律动的同时,“叮铃铃”这一主题元素贯穿始终。发散式思维也引导孩子学会联想,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小活动也为后面的歌曲演唱做了一个热身运动。)

二、学唱《叮铃铃》

1.大家来找茬

师:接下来老师会弹奏一段旋律,请孩子们找出这段旋律的不同之处。第一遍请你们仔细的听,发现不同处;第二遍请你们在老师弹奏到不同处时起立,告诉老师你

出示PPT

师:老师刚才弹奏的就是这两段旋律。同学们,你们从谱面上有发现什么不同吗?(引出升记号知识点)

生:略

师: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的电话上常常可以看见这个类似于“#”字的符号,这个符号在音乐中,有属于它自己的名字,叫做升记号。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2.练耳训练,感受二部和声

(1)三度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模唱练

(2)四度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模唱练习

(3)五度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的模唱练习

(4)分声部演唱13至22小节

(5)完成二声部的演唱

师:歌曲唱到这里,已经完成一大半了,可是这段歌词有两段,谱面上哪里提示了我要唱第二段了呢?(引出反复记号知识点)

生:略

(6)教唱歌曲1至12小结。

(设计意图:旋律音程的训练强调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和声音程的训练强调耳朵的聆听感觉。)

3.完成歌曲的学习

(1)第一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叮铃铃》。

(2)第二遍,跟着音乐,跳起小羊舞。

(3)第三遍,边唱歌曲,边跳小羊舞。

(4)第四遍,全班一起表演

(要求:12小节之前全班齐唱,唱到第10和第12小节时,按节奏摇动胸前的铃铛。第13至22小节学生分声部演唱的同时,模仿小羊绕成一个圆圈,进行表演唱。最后二房子的第23小节,学生按排数,根据节奏依次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在音乐中感受身体律动,关注身体协调发展,全班的合作式学习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小结

同学们,叮铃铃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生活中到处都有那么一点点的叮铃铃,当你每发现一次,它都会奏出叮铃铃的声音,为你整个生命增加一些精彩。让我们去寻找属于我们的叮铃铃吧!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五:叮铃铃》教学设计

《叮铃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湖南民歌的音乐风格,认识巩固升记号、前倚音、下滑音。

2、能运用渐强强弱的力度变化表现铃声由远到近及由近到远的形象。

3、能用轻快和谐的声音初步合唱歌曲,表现少年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和谐的歌声唱好二部合唱

教学方法

听唱法、自学与视听相结合、练习法、启发引导式、对比练习„„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双节棍》作为背景音乐)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呀?-------这首歌曲是谁唱的

呢?--------我们都知道,周杰伦的歌曲曾经风靡一时,迷倒了一大批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他的歌曲最大的特点就是rap节奏。现在,让我们也来流行一把,老师引用了《双节棍》里面的歌词,我们也一起练习一下rap节奏吧。

(分布出示节奏1、2)

二、节奏练习

1、 单声部练习

喂 - ︱喂 - ︱ 仁 者 ︱ 无 敌 ‖ 叽叽 喳喳︱嘻嘻 哈哈︱哼 哼 ︱ 哈 嘿 ‖

(单独练习至2条都会)

2、二声部练习

在2条练习前加上“【|”记号,讲解这是合唱的标志,表示2条练习要同时进行。

喂—— ︱喂 - ︱仁 者 ︱ 无 敌 ‖

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哼 哼 ︱ 哈 嘿 ‖

三、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合作得真好!不过,这是比较简单的合作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好听的合唱歌曲,这是由中央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节水歌》。

1、欣赏合唱歌曲《节水歌》

2、结合《节水歌》提一提歌曲的演唱形式(如齐唱、独唱、领唱、轮唱等),引导说说听了合唱的感受。例如:合唱比齐唱更加丰富、好听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叮铃铃》。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34页。 出示歌曲、板书课题

四、新课教学

1、复习歌曲《叮铃铃》一声部内容

(1)强调坐姿、表情、口型后齐唱歌曲一遍。

(2)提示“#5”及“啰啰”的唱法,引导学生再唱一遍。

(3)(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完全唱出了湖南少年放羊、弹琴以及嬉戏的感觉。不过,作曲者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这个场景的美妙。于是,他给这首歌曲添加了二声部,使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变成了齐唱和合唱。现在,老师和范唱一起合作一遍,同学们听一听加了合唱的效果。

2、教师合着音乐范唱表演齐唱和合唱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听到我的声音了吗?我刚才唱的就是二声部,歌曲添加了合唱后是不是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好听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声部吧!

3、学习二声部

4、带力度记号训练,巩固二声部旋律至熟练

33 33 | 66 66 | i6 i6| i6 i6 | i 6 |i 6 |

叮铃铃铃 叮铃铃铃 叮铃叮铃 叮铃叮铃 叮 铃 叮 铃。

5、小组练习

6、分声部小组配合

7、师生配合

8、生生配合

9、完整演唱歌曲

五、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棒!合唱的效果非常好!通过今天的合唱学习,我们要知道合唱是一种集体性的声乐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每个合唱队员都必须要团结协作,为了合唱的“合”, 一定要根据声部的要求压住自己洪亮、独特的嗓音,服从整体的声音,达到最好的合唱效果,给听众、给自己带来美的享受。好了,这一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你们以后能唱出更多、更美的合唱!同学们,下课!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六:《叮铃铃》教学设计

《叮铃铃》教学设计

南昌铁路二小 方传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感受湖南苗族民歌的风格,学会用亲切、活泼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叮铃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听唱法引导学生参与听、唱、说等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音乐教育与民族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尊重民歌、热爱民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苗族民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演唱﹟5与下滑音。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串铃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颠倒游戏)

1.颠倒游戏(感受渐强渐弱)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方老师的音乐课堂,现在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名字叫颠倒游戏。先听听老师拍的声音力度上有什么变化(鼓掌)。

生:越来越响

师:对,在音乐中声音的力度越来越响叫渐强,声音越来越弱就叫渐弱。现在同学们跟老师也来一起拍一拍渐强。(很好)

师:游戏开始了,同学们做一个和老师相反颠倒的力度。(老师渐强大家就渐弱,老师渐弱学生渐强)

师生:一起

师:很好。除了拍手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表现渐强和渐弱呢?(举手)

学生:跺脚

师:那请你坐着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渐强吧!

生:渐强

师:在坐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颠倒他的力度变化,我们一起来做个渐弱。

师生:用跺脚做渐弱

师:老师做渐强学生做渐弱,老师做渐弱学生做渐强。(渐强和渐弱)

师:那还有什么方式可以来表现力度变化呢?

生:拍凳子

老师:同学们听他的是渐强还是渐弱?

生:渐强

师:那我们用渐弱回应他。

2.认识渐强和渐弱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我们除了可以用拍手、跺脚等方法表示渐强渐弱,我们还可以用我们漂亮的声音来表现。你们听老师唱,是渐强还是渐弱。

生:渐强

师:对了,你们真聪明。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渐强记号。(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渐强和渐弱一起来演绎一下吧!

小结:同学做的真好。原来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可以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更加生动又有魅力。

二、聆听歌曲

1、过渡语: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听一个声音。请你们闭上眼睛。

生:闭眼。

师:用你们的耳朵仔细听。(摇动铃)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生:串铃 铃铛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就是串铃,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它的演奏方式,看看老师怎么演奏它(一拍一音,一拍多音)

2.初听歌曲,用串铃伴奏。

师:同学们拍的真好。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边听边拍动你们手中的串铃。(播放音乐,结束后把串铃放好。)

师:真棒!把串铃放回原处。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叮铃铃》

3、复听歌曲,了解演唱形式。

师: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的耳朵,老师请同学们看着歌谱,仔细的听听这首歌,听完以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用了哪种演唱形式是合唱还是独唱?(播放音乐)

生:合唱

师:对了,其实我们通过歌谱也能发现这是一首合唱歌曲。在歌谱的这个大括号里有几行旋律?

生:两行

师:今天我们要学唱的就是它的第一声部(强调)。

4、再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师:接下来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首合唱歌曲,但是这次主要听高声部旋律。另外再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播放音乐)

生:牧童赶羊群,描写的是赶羊群的情景。

6、创编节奏型

师:对。牧童在赶羊的时候,羊儿身上的铃铛就会叮铃铃的响。(师做)

师:现在老师就是赶羊的牧童,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羊。牧童吆喝声响起,你们就要马上回应牧童摇起你们自己的节奏。拿出你们的串铃。(师做生模仿)

师:有哪位同学认为自己的节奏摇的最好?请举手

生:(师板书1,分组合作做)

师:还有吗?

生: (板书2、3,分组合作做) 师:老师觉得这条节奏特别适合在高高的山坡上伴着牧童的歌声!我们一起吆喝,把羊儿的铃声加进来。 师:同学们你们非常棒,这样的巧妙结合,使我们的音乐更加生动好听了。老师为了表扬同学们创作,老师给同学们创作取了个名字叫创意小屋。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把你们的创意都带到小屋里来让它变得更加漂亮和充实。

7.学习升记号、下滑音记号、顿音。(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叮铃铃》这首歌曲是来自我国湖南湘西苗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湘西苗族民歌是苗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的男女老少都喜爱唱歌。他们的歌曲非常有特色,会出现很多的特色音。这首歌曲也同样用了很多有特色的音乐记号。你们找找看都有哪些?

生:升记号 顿音记号 下滑音记号、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的又快有准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些音乐记号吧!

6、学习升记号、下滑音记号。学生找出什么就用课件展示出来。

(1)课件展示升记号,教师范唱学生一起唱(分出区别之后,请同学演唱)。

(2)课件展示下滑音,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再出示另一种下滑音记号。(单独让学生演唱以便发现问题。)

师:《叮铃铃》这首歌曲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茵茵的山坡上,牧童赶着羊群欢乐的个歌唱。听到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也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唱一唱啦!现在同学们听听老师唱一唱好不好?

三、学唱歌曲(全曲逐句带唱)

1.逐句模唱

师:同学们跟着老师用“铃”这个字来跟唱旋律。

师生:一起

2.轻声演唱

师:现在加入歌词跟着老师轻声的演唱。(有问题停下来纠正)

师:这里是有升记号你们要把5音唱高一点。同学们这里有顿音记号,告诉我们羊儿来了,清脆的。

3.跟唱歌词

4.单唱(渐强记号部分)

师:刚刚听完同学们演唱,老师觉得羊儿真的慢慢走到了我们的跟前,因为他们身上的铃儿声是?

生:渐强

师:原来渐强可以表现羊儿慢慢向牧童走进,大家唱。

5.演唱第一段

师:第二段结尾最后一声铃儿声有什么要求?要稍慢,意思是比前面的速度要慢一点。老师唱前一句,同学接唱最后这一句铃声1起

6.演唱第二段

师:现在我们把第二段歌词完整的演唱一遍。

7.完整演唱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七:叮铃铃 教学设计

叮铃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3.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用铝板琴导入: 33 33|66 66 |i6 i6 |i6 i6 |i 6| i 6|

叮铃铃铃叮铃铃铃叮铃叮铃叮铃叮铃 叮铃 叮铃

2、说说铝板琴的音色

3、唱旋律,加入歌词。

4、为什么会有铃声呢?答案马上揭晓。 33 33|66 66 |i6 i6 |i6 i6 35|6#5|6—|

叮铃铃铃叮铃铃铃叮铃叮铃叮铃叮铃 叮铃 叮铃那是我们赶羊群。

羊群与铃铛有什么关系(挂在羊脖子上)

师:在这条旋律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符号:#升记号

#5,升sol,比5高,比6低。

听辨:56 #56

试唱: 35 |6 #5|6 —|6-

那是我们 赶 羊群

复唱。

看,有一群羊远远的向我们走来,所以这个声音由轻到响,加入渐强记号,后来呀,它们又从我们这儿走到其它地方吃草,所以声音又渐渐变轻。 33 33|66 66 |i6 i6 |i6 i6 |i 6|i 6|

叮铃铃铃叮铃铃铃叮铃叮铃叮铃叮铃 叮铃 叮铃(加入顿音记号)

二、歌曲教学

现在钱老师就邀请大家跟我去放羊啦。走,咱们放羊去。赶羊群的时候,除了有羊儿脖子上铃铛的声音,还有牧羊人的吆喝声。现在钱老师邀请大家跟我一起去做一回牧羊人,听听,别人是什么吆喝羊的。

啰 啰 啰 啰

做甩绳的动作。甩的高一点,音高也高了。

在间奏的地方加入串铃的音乐

火眼金晴,谁发现,这段音乐里面有我们熟悉的部分,哪种颜色。跟音乐唱一遍第二声部。

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叮铃铃。

从歌词里看一下,我们来到哪里放羊了?这个环境美不美。读歌词。

现在老师唱一唱,你发现,哪个字比较特别?

(啰)升记号。

唱歌谱。

唱歌词。美妙的。

三、二部合唱

同学们在山谷里放羊,现在钱老师跑到山顶上去放羊了,我先去看看山上的草好不好。在山上放羊和在山下放羊肯定是不一样的,注意了,你要管好自己的羊。

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请第四组跟我一起唱第一声部。

观察两声部的特点,哪些地方歌词相同,曲调不同。

两声部合唱。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八:《叮铃铃》教案

《叮铃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叮铃铃》,能在欢快、活泼的情绪中感受歌曲的意境。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掌握装饰音升记号的唱法,学会用亲切、活泼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

3.过程与方法:通过整体听唱法,引导学生参与听、唱、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音乐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音色如何?

生:这好像是铃儿的声音,音色清脆,悦耳。

师:回答的很好,请看是老师手里的碰铃发出的声音。

这样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运用到旋律中那会带给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

呢?那么今天就请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叮铃铃》。我们一起去歌曲中寻找答案!

二、学唱

1、在学习歌曲之前同学们先来听一遍老师范唱,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感受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一群放牧的少年,在山坡上放羊,欢快活泼的情绪)

2、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录音范唱,这一边我们的同学来听一听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齐唱/二声部合唱)那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首歌曲它是几几拍的,(2/4)

2、真棒!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3、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齐唱部分: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琴声,先来用La模唱一遍歌曲的旋律。恩,很好,不过同学们这里要注意了,在这段的第二个小节中有一个音乐符号,记得它是什么记号吗?是的,(升记号)加了升记号就是在原来的音上再升高半个音,那么我们来单独练习一下这里!那么再来看一看第四小节这个小音符认识吗?(前倚音)那么旋律学会了,歌词也由我们同学自己来填,跟着老师的琴声。请同学们注意了,演唱时一定想想刚才我们听到的音色别忘了把清脆,明亮表现出来啊。

4、唱的真棒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二个部分—合唱

我们先来学习高声部,我们一句一句的来学,请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歌曲中的前倚音,和下滑音的唱法,真棒

那么再来看看低声部,教师范唱低声部,简单吧,那我们同学啊这一边跟着老师的琴声, 轻声的演唱二声部。

同学们学的可真快,现在我们把两个声部合在一起,看谁最能站稳自己的声部,在合唱之前,我们同学再来观察一下谱子,看一看在地3小节这里是不是出现了力度标记,渐强,再渐弱,那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把歌曲的力度处理好

5、这首歌去我们已经学完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来完整的唱一遍第一段

6、这首歌曲啊他一共有几段,我们来看看一、二段的结尾部分,相同吗?是不是多了一个小节,恩,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就要把这最后一个小节唱的稍慢一点,有一种结束感。

三、活动:恩,这样歌曲我们就全部学完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有我们同学自己创编,来完整的展示一下这首歌曲,比一比看哪一组表演得好!

四、小结。

在你们快乐的歌声中,老师看到了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小牧童。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音乐中找到快乐,有一个金色的童年。

歌曲叮铃铃教学设计篇九:叮铃铃 教案

《叮铃铃》教案设计

昆铜小学 邓玉琼

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活泼、愉快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生活和热爱之情。

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教学重难点:1、通过感受变化音、装饰音的特点把握歌曲的风格。

2、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唱铃声)

1、引题: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摇铃铛)

你能形容一下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吗?(清脆、悦耳……) 谁能买模仿一下它的声音?(叮铃铃)

2、这样清脆的铃声如果唱出来我相信会更好听。 先来看看这个音高,你们认识吗?(板书:3)

用这个音高把铃声唱出来试试:

(提示学生表现出清脆、悦耳的音色,适时评价)

这个音呢?(板书:6)唱一唱:

把这两种不同音高的铃声连起来唱唱吧:

3、多么清脆的铃声,但似乎单调了些,给它来些变化吧,来唱唱这一条: (唱谱)i这个音应该在哪个位置呢?(标出音高)再唱一次,把音高唱准了。(再唱词)

4、恩,铃声忽高忽低,真动听。能把这两种不同的铃声同时唱出来吗?我们来试试。(分组合唱两种铃声,强调音色,适时评价)

二、解决难点:

1、低声部:

这样的铃声多美妙啊,西山上的牧童都忍不住要来凑热闹了,看看他是怎样唱的。(课件出示低声部铃声部分歌谱,跟琴唱谱,然后唱词,注意唱出清脆的感觉)

铃声前后有变化吗?(通过比较快铃声和慢铃声的音色区别,体会顿音的特点:更清脆、短促而有力)

西山上的牧童怎么会把铃声唱得如此惟妙惟肖呢?原来他们正伴着铃声赶羊群呢。

(出示低声部整个乐谱,唱谱)同学们看这个 音,音的左上角有一个特殊的符号,知道叫什么吗?

这是一个升记号,也叫变音记号,你们听听,这个升级好的5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琴弹伴奏两个音,教师演唱,学生比较并反馈)

对呀,假如5是住在5楼的朋友,6是住在6楼的朋友,那升5在哪里呢?是的,她就住在5楼和6楼的中间,上不去也下不来。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它的位

置(唱最后一句谱)

很好,老师把西村牧童演唱的旋律用图形谱记了下来,你能看着图谱演唱吗?(利用图形谱帮助学生记住旋律,并唱准音高)

大家心中已经有了旋律,让我们把铃声带到旋律当中唱出来吧(唱二声部歌词)

牧羊的铃声从遥远的山坡传来,越来越近,又慢慢消失在黄昏的晚霞中,那么铃声在力度上有变化吗?(启发学生根据渐强、减弱记号演唱)

你们觉得最美的是哪一句?(最后一句)为什么?听老师来唱唱。(自豪的)你是怎样听出来的?(……)如果老师把升5唱成不升,你们听听有什么变化?(生反馈)说得很好,你们也来体会一下。

是啊,这句太美了,一个音的变化,音乐的情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我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来做一回幸福的西山牧童吧。(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

3、合唱:

牧童的吆喝伴着清脆的铃声交织在一起,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分成两组合唱,提示学生看图形谱,注意力度、音色和情感)

三、学唱歌曲:

1、聆听:

这样活泼欢快的旋律,清脆明亮的音色会出现在哪首歌里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欣赏歌曲《叮铃铃》(听范唱)

在这首歌里,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牧童是怎样的心情?(生反馈) 是啊,在青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自内心的快乐歌唱。让我们看着歌谱再听一遍,在感受歌曲美好意境的同时,找出你熟悉的句子。(生反馈)

2、师生合作唱:

铃声从山谷传来时,是一下子连续出现的吗?(生反馈:不是,是时有时无,飘忽不定的。)

(唱铃声的引子部分,通过飘忽不定理解间奏的加入,同时注意顿音记号:虽然铃声飘忽不定,但依然清脆悦耳)

听你们唱得这么好,老师忍不住想跟你们来合作一下了。(师唱歌曲引子部分,学生分组合唱铃声部分)

(评价。再次合作唱,提示学生注意处理音乐记号、音色和情感)

3、学唱引子部分:

我们合作得真愉快,你们想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吗?(……)让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引子部分的旋律吧。(跟琴模唱旋律,提示学生用飘白云的感觉来歌唱,并提示前倚音和升5)

(填词 做局部处理)

4、、完整演唱歌曲:

很不错哦,让我们完整地唱一唱吧。(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适时评价)

5、学唱第二段:

让我们跟着范唱轻声地唱唱第二段,比较这两段的结尾处有什么区别?(跟范唱演唱第二段,生反馈:结尾处多了一小段铃声。)

为什么结尾的地方要加这一小段铃声呢?这里应该怎样唱?(牧童们赶着羊群回家,渐行渐远,所以要稍慢、稍弱地演唱)

(跟伴奏演唱第二段,注意情绪的处理。)

6、完整演唱歌曲:

高山、白云、小河、鱼群,再伴随着牧童的吆喝与羊群奔跑发出的铃声,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卷呀。让我们用歌声唱出着美丽的画卷。(完整合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在这熟悉的旋律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愿大家都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对善于聆听的耳朵,到音乐中去寻找无尽的奥秘,追求无尽的快乐。同学们再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