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

| 五年级 |

【www.guakaob.com--五年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一: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时间: 地点: 备课人: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有趣的汉字》

1、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

2、查找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等。体会通过谐音的表达,可以达到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来领会汉字象形、指事和会意等造字方法,显得富有意味,耐人寻味。再比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阅读材料里提供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就汉字的起源来说,她有不同的版本,而这个传说通过介绍仓颉造字的过程反映了汉字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点。在学生们展示不同版本的汉字起源说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来比较一下,传说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而相同之处就是汉字固有的特点。

3、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阅读材料,课本上的字谜不妨让学生先猜一猜,说说猜的过程和想法。有谐音的歇后语不妨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注意把重音落在谐音的音节上,体会表达之妙。而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传说时,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对汉字产生更深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价值,使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我爱你,汉字》

1、欣赏汉字穿插避让、勾连呼应、参差错落的结构之美,感受汉字书法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行马,或静如处子或动如矫兔,或闲庭信步或疾风骤雨的万千气象。观看书法家和有书法特长的学生现场挥毫泼墨,让学生们了解到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2、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因为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现实生活里,写错别字、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并不鲜见,活动建议学生们分成小组到社会上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到街道、市场、车站、码头等地方,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寻找错

字、别字和不规范用字,把发现到的个案记录下来。然后,集全班之成果,作一统计,反馈给相关的调查单位,并向有关部门建议,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一同维护汉字的纯洁,为推进社会文明尽一份力。

突破措施:

为了开展好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在这里提出几个注意点:

从“有趣”走向“可爱”。有关汉字的故事非常丰富,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获得关于汉字谐音、歇后语等大量素材,如果只满足于材料的罗列与汇集,那么,本次综合性学习就会沦为大拼盘、大杂烩,缺少了深度。整个活动应定位在宏观、历史和审美的维度去观照和策划,让学生通过活动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有大略的了解。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的趣,更应感受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从书本走向生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很具有代表性,可以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关注和思考。而这些阅读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反映的是汉字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生在活动时除从书本里寻找相关素材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语言现象用的就是谐音、会意的表达方式,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充实到活动中来,可以使活动更有趣味,更有实效。同时,把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对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从自主走向自觉。对如何开展好本次综合性学习,教材里都作了相关的提示,包括做一份有时间、有地点、有内容的活动计划,如何结成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等等,教师在完成必要的知识教学后,应该充分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以指导者、参与者和建议者的身份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我们要注意到,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时,教材还提出几条延伸性的问题,如怎样又快又好地识记汉字,怎样避免写错别字以及如何区分多音字等等,当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还会生发出一些新的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这些问题作为小课题来研究,把一项阶段性的活动延长,使之结出更多的成果,让自主的活动变成学生深入学习的自觉行为。这一过程,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支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二: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颐和园》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秦兵马俑》这是一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课文将我们带到那举世无双的珍贵历史文物面前,让我们饱览它们的精美,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文章先从兵马俑的影响以及它的所在方位写起,然后介绍它的宏大规模,接下来具体分类介绍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兵马俑最后盛赞秦兵马俑的价值和意义。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秦俑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将军佣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他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骑兵佣坚守岗位,坚毅地驾驶着战车,保护着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箭发出去。这些陶俑乍看一样,表情不一,神态独特,喜怒哀乐、遐想与沉思都有所表现。陶俑的制作细腻,手艺精湛,每个陶俑的发式、神态、衣服、,甚至战袍的扣子,铠甲的编缀都有细微的差异。这在中国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3翩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有些了解,但更深入的东西尤其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更是知知甚少。除教学3篇课文外,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会写本单元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 、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2、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

族自豪感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

中的作用。

4、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建议】

一、《长城》

1、教学本课前,如果有条件,可釉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或图片(这也汕为完成课后选作题做准备),在同学间交流。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文中的两幅插图,使学生加深对“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等词句的理解,同时借助看图了解“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等的位置、样子及作用。在引导看图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阅读感悟课文重点内容时,可釉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指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相互讨论等得到答案,在关键处教师应当给予点拨。本课对长城的描写比较具体,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因此,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时,要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表现出长城的气势,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要带有赞叹的情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带有自豪的语气。

4、抓重点词句,精打细敲。也可以由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入手。 这是文章临近结尾的一句话,教学

中可抓住其中的"才"字展开教学, 如设问:这样的长城被建成,容易吗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 找一找,划一划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让学生通过对这句话中"才"字的理解,并引导去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想一想,然后交流的教学,使学生能通过这句话的学习在心中感悟到长城之长,并能明白修建长城的不易.从而真正能体会长城确实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二、《颐和园》

1、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整体感悟和重点探究结合起来。

2、学生在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老师应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把游览的景点画下来,然后说一说。作者游览过的景点都有哪些?接下来,可分小组学习,每组一个景点,在读课文,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了解景物特点。然后,分小组汇报。可按课文描写的顺序汇报。每汇报一个景点,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景色的美,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是怎样描写景物的特点的。在朗读中,可以通过探究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对句子的探究,不必讲得过多,还是以读为主,在读中具体感受,学生不明白,老师稍加指点。在小组汇报和探究重点语句的意思后,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课好词佳句比较多,除在课堂上朗读、欣赏外,课后可要求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4、课后可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颐和园的文字资料,在班上交流;老师搜集的资料,要与学生共享。

三、《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如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导入可通过放课件导入。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通过读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讨论交流时,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也可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 、语文园地五

1.口语交际:

( 1)畅谈文物知识,打好基础 让学生通过说祖国的文物古迹,加深对文物古迹的了解.

(2)交流破坏事实,激发情感 用图片展示长城受到破坏的画面.通过让学生说看到的长城被破坏的地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 3)生生互动交际,内化行动 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内化学生,让保护文物古迹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 如在交流中,围绕学生保护长城的建议,可书面总结成: 到长城游览,自带垃圾袋,不让任何垃圾留在长城上.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看到在城墙上乱涂乱刻的人,要大胆地劝阻. 设点收费,摆摊的行为请政府部门出面禁止. 设立保护文物基金会,捐出一些钱放在基金会里,派一些人经常修护长城. 举办保护长城志愿者活动,为保护长城做工作.比如劝阻乱涂乱刻的行为,清除脏的痕迹. 设置一些保护长城的标语牌,提醒大家保护长城. 参观长城人多拥挤,对长城很不利,能不能在入口处,让游客分量分批游览长城。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习作:自选内容、自由表达、自主习作: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把说和写充分结合起来,写好后安排模拟导游讲解,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机会。在习作活动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我的发现:读一读2个例句和小林、小东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在思考、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4.日积月累:熟读并背诵4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交流自己对这几副对联的大体理解,感受风景名胜的优美。

5.宽带网:课外搜集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教学时间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9~10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三: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资料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模板(试用)

小学语文第三册集体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9月29 主备人:余珍 参备人: 上课教师: 总备课13 课时 单元

一、年段训练目标:

拼音:

1.在识字、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

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能力:

1.学习根据已有经验和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学习分析、认识汉字的间架结构(几种基本结构),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学会倾听,听懂别人说话地大致意思。

4.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老师指导下朗读比较有感情;在阅读、生活情境中积累古诗、成语、名言警句等。

5.认识更多形式的词语;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结合语言环境,能对一些近义词或形近字(同音字)作简单辨析与选择; 有些词语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

6.能根据要求,借助图片、情境、生活等围绕一个意思说或写几句正确、通顺的话;对课文典范的句式进行迁移模仿;

初步认识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并能仿照例子说或写这样的句子。

7.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8.学习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培养想象能力;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学习的方法。

9.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二、单元分析:

1、主要内容:

本单元包括一个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识字5”选了五条谚语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课文《称赞》告诉了学生要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真诚地称赞他人,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快乐;《蓝色的树叶》一文让学生懂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它引导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从现在开始》告诉我们:相互尊重是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只有相互尊重,世界才会更美好。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2、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在怎样与人相处方面受到一定的启发。积累谚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积累语言,并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发现别人的有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3、主要语文训练点:

1)高度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认识60个生字,会写4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道理。

3)逐步训练有感情朗读。

4)重视生词、优美词语、精彩词组的积累、感悟和简单运用。

4、主要教学策略: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学习《称赞》、《蓝色的树叶》、《纸船和风筝》、《从现在开始》四篇课文。《称赞》通过自读、范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情感,也要抓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文中的真情。《蓝色的树叶》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重点。《纸船和风筝》可以借助插图和设置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人物内心活动;《从现在开始》重点在指导朗读时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将朗读与理解结合,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在学习四篇课文时引导学生积累文中有关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词语。

进行识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认记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识记汉字。

写字指导一般分为“观察——描摹体会——评价改进——再练习”等几个环节。其中观察和描摹体会是学生独立学习,教师要加以指导,使学生掌握方法。而方法不是来自于说教,而是实践中的感悟。如观察田字格,一年级比较关注压线笔画,应该继续使用。二年级学会观察字的结构,关键笔画,比较字形结构的变化等。

单元结构(语文园地结构及主要目标):

语文园地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会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展示台”。主要训练目标是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初步感知汉字具有形旁表义的特点。2)积累数量词、本单元新词、谚语、绕口令等。3)有与人合作的意识,能围绕“合作”这个主题,进行口头表达,并学着用表示合作的词。4)乐于参加展示活动,善于向别人学习。

6、单元文本安排:本单元教学建议13课时。其中识字2课时,精读课文8课时,语文园地3课时。

三、 学情分析(前移后续的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他们往往自私、任性、自我意识强。因此,教学本组课文,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认识自己的不足,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受大家欢迎的人。

四、单元导读设计

1、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在怎样与人相处方面受到一定的启发。积累谚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积累语言,并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发现别人的有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2、主要学习策略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不良品格,学会都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

3、教学内容具体化(提问、感兴趣点)

学习《识字5》时,教师要结合实际识字,在朗读谚语的过程中认清字形,读准字音,通过组词巩固认读生字。朗读感悟:理解谚语,提出自己不惜的词语。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 学习《称赞》时,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识字。在朗读词

句子中认读生字。让学生简单说说自己记这些生字的好办法。“板、椅、但、傍”是既要求书写的生字,可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字形特点,并结合已学过的字识记字形。朗读感悟:本文是一个有趣味的故事,从细节处见真诚,从平淡中见深情,相信每个人读后都会受到触动或启发,要通过自读、范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也要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对这个问题,可以抓住句子进行感悟。 学习《蓝色的树叶》时,教师在教识字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在朗读感悟时要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要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

学习《纸船和风筝》时,教师在教识字时要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插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启发学生利用“抓、莓、吵”等形声字的特点,读准字音,大致理解字义。在朗读感悟时本文向我们展示会了一幅幅美好、深情而富有童心童趣的画面,朗读时要带着对友谊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表现出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惊喜、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教学时抓住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

2、松鼠和小熊吵了一架之后,心情怎么样?

3、读到“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学习《从现在开始》时,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读句子识字和巩固识字,也可以通过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读生字卡片,再互相考考是否都认识。在朗读感悟中,本文富有儿童情趣,故事情节比较吸引人。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比如,读狮子的话,可适当模仿帝王的口气,读出至高无上的感觉;读猫头鹰的话,读出他的神奇;读袋鼠的话,读出他的激动;读小猴子的话,读出他的机灵、干脆。理解课文,可通过朗读时的角色体验来进行,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要注意抓住重点词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四: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整理人 顾妍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4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训练。涉及到司马迁的《史记》,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关内容。阅读名著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能理解并会写本单元文本中的一些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经典语段。感受故事情节的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的一些描写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

4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从名著中感受更多的语言魅力。推荐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相关内容。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18课 将相和

原教学目标是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经讨论制定的实化目标是从每个故事中体会廉、蔺的性格及品质,综合分析得出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

评价方法设计,1、分组学习三个故事,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集体加以归纳

2、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句子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利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3、简单将这三个故事连起来讲述,讨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事情的因果关系。

19课 草船借箭

原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经讨论制定的实化目标是从语言行动上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评价方法设计1、在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借文中周瑜的话概括诸葛亮神机妙算。

2、抓住“神机妙算’研读文本,讨论交流从哪感受到他神机妙算?

3、教师点拨深化研读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20课 景阳冈

原教学目标是体会武松的英雄形象。

经研究制定的实化目标是通过指导朗读感受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评价方法设计1、学生自读,边读边想想。2、再读课文,把想象的情景读出来。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后交流感受体会,引导学生透过人物语言,想象动作、神态来体会武松性格。

21课 猴王出世

原教学目标是了解石猴出世经过,体会猴王性格特点。

实化目标是结合学生已有认识,边读边想象,读说结合感受猴王的聪明,勇敢。

评价方法设计1、让学生边读便联系自己对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仿佛看见了什么。

2、想象后说一说。3、说后再读一读。这样,猴王形象在学生心中就更鲜明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五: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2011.1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59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掌握风尘仆仆、止境、奔流不息、滋润、双龙戏珠等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

5、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观察,去写作文。

6、学会运用宽带网进行资料的搜集。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

2、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的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评价。

3、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4、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

5、了解赵州桥的建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

9、孔子拜师 2课时

10、盘古开天地 2课时

11、

2课时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1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3课时

孔子拜师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四、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三、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四、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盘古开天地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①自制生字卡片。

②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③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关于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复习生字词。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作业

把《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赵州桥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生字生词卡片。

②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三、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①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a.“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b.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c.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②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a.“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b.“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c.“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四、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①“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②“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③“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五、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①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

②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六: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模板(试用)

小学语文第 册集体备课笔记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参备人:凌书芳 上课教师: 总备课 课时 第五单元

一、年段训练目标:

( 一 ) 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 初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 认识常用汉字 200 个 , 会写 300 个。3. 会用音序、部首等两种方法查字典。4. 能用硬笔写字 , 做到书写正确、整洁。

( 二 ) 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初步学会默读 ,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 能联系上下文 , 理解词句的意思。4.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5. 涌读优秀诗文 ,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 三 ) 习作

1. 留心周围事物 , 乐于书面表达 ,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 着重片段的练习 , 能够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 把自己的所闻所想如实地表达清楚。3. 能够不拘形式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自己想写的内容。4. 课内习作 8 次左右。

( 四 ) 口语交际

1. 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 , 边听边想 , 了解主要内容 ,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2.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 并能简要转述。3. 参加讨论时能说清自己的意思 , 有不了解的地方向能够向别人请教。

( 五 ) 综合性学习

1.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 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 共同讨论。2.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 , 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 学会合作。3.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 , 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 六 ) 整本书阅读

1. 每学期整本书的阅读量不少于两本 , 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 ,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2. 能复述故事性作品的大意 ,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 ,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 七 ) 语文实践

1. 围绕单元主题 , 能够定期制作手抄报 , 做到字迹清晰 , 版面整洁。 2. 序列性地举办 " 成语乐园 " 活动 , 初步培养孩子对成语的兴趣 , 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运 用成语。3. 定期举办 " 我是小小朗诵家 " 的活动 ,

二、单元分析:

1、主要内容:

本单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组成。体裁多样,有叙事文、有说明文,内容丰富,课文既有描写生活中得人物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既有对古代建筑的介绍,也有对古代绘画艺术的描述。

2、主要目标:

(1)学会40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会写的生字要掌握他们的音、形、义,会认的字,掌握他们读音,以及拓展组词。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每篇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积累。

(4)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清楚、具体地把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与同学们交流,进行“口语交际”。

(6)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选择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7)在学习中发现规律,用规律去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名族自豪感。

3、主要语文训练点:

1)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通过读、议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收集资料,对话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享受创作的快乐。

4、主要教学策略:

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可以整体入手。初步感知每课内容,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学习搜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课文要少讲多悟。

5、单元结构(语文园地结构及主要目标):

6、单元文本安排: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与习作、读读背背、我的发现、读读认认、展示台。

三、学情分析(前移后续的知识结构):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学生的认识很有限。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课文后,课外学生将和小伙伴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得传统文化,以及身边的传统文化,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搜集和展示相结合,整理和交流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兴趣。

我们班的学生上课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有一部分,但是有小部分的学生上课不爱开动脑筋喜欢开小差,老师的教学必须严谨,设计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层次,他们才感兴趣,这样上课才会达到好的效果。

四、单元导读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第五单元学习了。让我们翻开课文第66页,读读单元导 语,看看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这单元都安排了哪几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呢?

3、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迅速浏览课文。小黑板出示阅读要求:

(1) 认真读本单元的课文,谈谈读完课文的感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 本单元要查找哪些资料?

(3) 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按老师提出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课文和语文园地,拿起笔,在你 印象深刻的地方写上读书感受。

2、小组里互相交流下,简单说说每篇课文主要讲什么,说说你的读书感受。

3、汇报学习收获,明确学习任务

(1) 小组派代表说说《孔子拜师》、《盘古开天》、《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主要内容或读书感受。

(2) 口语交际内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布置搜集资料:A、阅读古代名人的故事及搜集孔子的资料。

B、课外阅读一些神话故事,到时候讲给全班同学听。

C、搜集一些民间文学,如谜语、绕口令、对联古文、诗、词等。

D、搜集一些民俗习惯:如服饰、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E、制作一张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

习作内容:写写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侧面描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吧。课下就要开始自学本单元的课文,结合课后的习题,再搜集相关资料。

1、单元目标

(1)学生通过浏览整组课文,做到对本组课文的整体感知。

(2)学生能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明白本单元综合实践学习的要求,并能在课下积极搜集做好记录。

2、主要学习策略

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可以整体入手。初步感知每课内容,并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学习搜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课文要少讲多悟。

重构内容:本班学生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我们班的学生上课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有一部分,但是有小部分的学生上课不爱开动脑筋喜欢开小差,老师的教学必须严谨,设计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层次,他们才感兴趣,这样上课才会达到好的效果。

孔 子 拜 师 课

一、文本解读:

1、内容概述: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子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同时也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2、写作背景: 3、相关知识链接及补充资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受到后人的广泛尊敬。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认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品行、传授、尊重”等词语。

(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孔子拜师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1、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2、教学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三、教学课时及安排(根据实际调整):

1、教学课时:2课时

2、第一课时主要训练目标:

(1)、会认7个生字,正确读词语。

(2)、运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和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第二课时主要训练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文中的角色。

(1)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四、主要训练点及设计:

1、第一教学流程设计: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师的故事。(板书:孔子拜师)

2、学生交流、介绍孔子和老子

通过预习和搜查资料,小朋友对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谁先来向大家说说你了解到的情况。 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谁为老师(板书:孟子)孟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课前了解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做记号;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新词: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相距 止境 长进 敬重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曲阜(注意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是读准:兼、宿) (指名2个读,开火车读,齐读)

3、再认真、仔细地读读课文,了解孔子为什么拜师?是怎样拜师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出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2、说说孔子为什么要拜师呢?

3、查字典理解“渊博”:什么叫渊博?师提示:通过查字典,渊就是深,博就是广,这里“知识不够渊博”是什么意思?

【预设: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懂得还不够多,不够广。】

4、理解:远近闻名

孔子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那他的知识是不是真得不够渊博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补充资料,体会孔子的好学:是啊,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已经是一个大学者,甚至连当时的国君鲁昭公和秦国的国君齐景公都经常向他请教,但是孔子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成就,还要拜师求学,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谦虚好学)

6、指导朗读。

你能把他这种如饥似渴的好学的精神读出来吗?

7、过渡:为什么知识这么渊博的孔子,总认为自己还不够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段,从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一)、默读二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七: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2011-04-17 08:24:29| 分类: 工作日志 |字号 订阅

主备人:华山完小 张新磊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热爱生命”,共四篇课文,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触摸春天》、《生命 生命》和两篇略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这四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情景图画,帮助同学们理解,给人一种对生命美好的向往,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生命的话题展开交流、以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对生命的认识,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从对生命的感悟中,树立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教学根据学生本阶段的认知心理的特点按照情景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情境导入与综合实践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四篇课文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的教学的设计的各个环节紧密的围绕在单元主题周围,让语文的学习与感受“生命”的魅力相结合。以此调动学生对单元教材整体产生兴趣的感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和认识事物增长见闻的能力,陶冶自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

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

3.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哲言名句。

4.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5.继续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

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7.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和比较中阅读,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8.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⑵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热爱生命”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魅力,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兴趣。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提高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比较阅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学会整合整理。

2. 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

3.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

4.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主人公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

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热爱生命”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以生命的可贵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具体的实例为参考为内容的习作。成语故事衔接得当。

六、教学课时

1、《触摸春天》 两课时

2、《永生的眼睛》 一课时

3、《生命 生命 》 两课时

4、《花的勇气》 一课时

5、《语文园地五》 四课时

17 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说说、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理解“谁都会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盲人呢?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师:假若每天都是这样的话,你会怎么过生活呢?此时你是否还会去准备欣赏着繁华似锦的春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盲人小女孩的故事,看看她是怎样来面对生活,拥抱春天的。(出示课题——触摸春天)

二、 预习探究

1、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标记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或是不明白的地方。

2、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4、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5 、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三、合作交流

提出话题让大家进行交流

小组内进行交流,自己的收获是那些,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三、 品读体验

1 教师导入课文: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2 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分清本文的段落的走向,同时请同学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安静是盲童,却从浓郁的花香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 小女孩感受生活,创造奇迹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安静让我明白了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5、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6、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

①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安静

体会盲童的感受,想一想为什么题目要用“触摸”两个字呢?

②第二自然段描写了那些景物呢?注意体会“流连、吸引”体会“整天”所要表达的含义。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浓郁”、吸引的含义

四、 巩固延伸

1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天下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 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 品评人物,认识导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八: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7个生字,会写24个字,认识偏旁“心”“王”和双人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篇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4、能够准确认读字和词语,并能根据字的偏旁进行归类。

5、会比较字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6、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读好文中的长句,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道理。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善于发现问题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的关键。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这课时,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肯定寻求帮助的方法,更赞赏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因此,在朗读和量词的训练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尽量多的、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读生字、课文,从而达到从熟读继而到熟练运用。

2、情境教学法:教学时我将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平平搭积木》时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探究发现,体验识字的意义和乐趣,巩固识字成果。

3、开放式教学法:整个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抽象的字与具体的物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课前学生到菜市场买菜、认菜,了解有关蔬菜的知识,通过亲身实践收集信息;课前活动时将蔬菜摆在教室四周,学生通过看、摸、闻、认、读等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认知;课中的拓展延伸,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蔬菜的知识,及认识的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随后创作儿歌;课后设计的完成“蔬菜果瓜园”画板的实践活动将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沟通课堂内外知识,联系学科,联系生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学法: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内容

课文《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五》。

五、教材分析

1、《我多想去看看》这一课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2、《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3、关心他人是中华传统美德,黄香九岁能温席,孔融四岁会让梨,时时心中有他人。《平平搭积木》这篇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讲述平平用积木搭了四间房子,想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没有房子的人住,还要搭很多的房子给大家住。

4、《自己去吧》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想请妈

妈带它去游泳。鸭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游,小鸭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想请妈妈带它去山那边看看美丽的风景。鹰妈妈鼓励小鹰自己去看,小鹰自己学会了飞翔。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后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理解只有认真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的道理。

6、口语交际五《该怎么办》以连环画的形式安排了三幅图,讲小明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想给他点酬劳,小明不肯要又无法拒绝,不知该怎么办。让学生帮小明出个好主意。

六、教学建议

1、 识字

(1)本单元要求认识的57个生字中,“想、能、京、广、清、平”是后鼻音,“城、升”既是后鼻音又是翘舌音,“诉、走、彩”是平舌音,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确。

(2)指导学生识字时,要尽量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牢固地记住生字。如,“京”可以根据“惊”字,用“减一减”的方法记;“北”与“比”、“走”与“足”、“升”与“开”可以通过比较记忆;“告”字可以用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记忆。借助“想”字让学生认识偏旁”心“。

(3)巩固认字的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反复与生字见面;利用课件或生字卡进行拼字游戏或扩词游戏;小组合作学习,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写字

(1)指导写字时,要让学生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书写,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习惯。

(2)进行书写指导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写好字的基本规律,突出笔画和笔顺,看看每一个笔画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上,哪些笔画写在横中线上,哪些笔画写在竖中线上,怎样才能写得匀称。

(3)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写法。己:第二笔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不出头; 东:第二笔撇折不能写成竖折,左右两点要对称。要与“车”进行比较,区分字形; 吗:提示学生左右结构,“口”与“马”恰当组合。

(4)学生在练习写字时,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3、 朗读指导

(1)《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弯弯、北京、天安门、多想”等词语。较难的词,如“遥远”,可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时间,路途非常远。可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领悟“壮观”的意思。然后采用自己读、同桌评读、男女声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由熟读到背诵。

(2)《平平搭积木》一课语句浅显易懂,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含义,尽量避免抽象的说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当成文中角色读好课文。课堂上,通过指导读“呢”“啊”的句子,体会助词的用法,并练习说话。

(3)《自己去吧》一文主要是对话,要指导学生读出符合不同角色的语气。小鸭、小鹰要读出商量、恳求的语气;鸭妈妈没带小鸭去游泳,鹰妈妈没带小鹰去飞翔,不是不爱它们的孩子,不关心他们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围的环境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危险,于是鼓励他们的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所以读妈妈说的话时,要强调“自己去”,并指导读出亲切、和蔼、鼓励的语气。

(4)《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中对话较多,要启发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燕子妈

妈说话时态度亲切,读它的话时,语速较慢,要读出鼓励、赞扬的语气。读小燕子的话时,语速可稍快,读出它每一次有新发现后的高兴心情。课堂上指导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

4、课后练习

(1)通过说“------事-------”和“------爱---------”等句子,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

(2)学生练读三句话,并让学生模仿这三句话,用“从”说句子。

(3)启发学生说出“很热很热的夏天”“很甜很甜的西瓜”类似的词语。

(4)让学生学会由“想想、画画、问问”到“想一想、画一画、问一问”的说法。

5、实践活动

(1)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之后,教学生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还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办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图片展。

(2)学习《雨点儿》课前课后,老师领学生在校园花圃里栽花种草,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以后花草的变化。还可以学唱儿童歌曲《小雨沙沙》。

(3)学习《平平搭积木》之前,让学生调查身边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事迹,课上和大家交流。激发学生产生主动关心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4)学习《自己去吧》后,让学生在家里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再和同学、好朋友交流自己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5)学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后,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蔬菜、水果或他们的图片,选择一种,仔细观察后,从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选择两种蔬菜或水果,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

6、语文园地五

(1)“我会认”是复习学过得带“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的字。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想想每组字在形上有什么共同点,然后同桌互查或教师抽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采用游戏形式来学习,如,“摘苹果”游戏。

(2)“我会读”此题是读学过的字组成的词。这些次在平时的口语中较常用。多读几遍有利于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读前,教师要提示读准字音。练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也可以通过做游戏练读。如,“夺红旗”。

(3)“比比写写”主要是区别六组形近字再写下来。要引导学生仔细辨认,把字看清楚。比较时应从字的音、形、以三方面清楚地说出每组两个字的不同。教学时也可以先自主发现,而后同桌互说,在全班交流。还可用游戏的形式增强学习兴趣。如,“找兄弟”。

(4)“说说读读”本题是通过读句子,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这三个语气词都可用再问句里。这些用法职工参考,要求学生通过读句子来培养语感,学着说一说,不要求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再读三句话,启发学生想想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然后在分组练读、学说。可以“比赛说句”的形式来检查学生说句的正误。

(5)“我会读”内容是一首儿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朗读中可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与白云谈话的语气,力求读出儿歌的韵味,对儿歌的内容可通过的来感知、了解。

7、口语交际《该怎么办》

(1)看图了解图意。让学生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发生的事说清楚。可先在四人小组里练说,再指名说。

(2)想办法,出妙计。同桌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

(3)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想的办法说出来,不轻易肯定或否定,只要求学生把话说清楚。

(4)评议。评一评谁说的办法好,为什么?评一评谁说得最清楚,最明白。

(5)学编故事。

(6)把自己编的故事演一演。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九: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它正像单元提示中写到的一样“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它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悟得至简、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诫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二、单元总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自主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并学会运用。

②理解本单元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本单元的重点句段。 ④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的词和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⑤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②、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凭借每篇课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单元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教师准备课件。

3、让学生搜集有关的相关资料。

五、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练习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本身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1、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其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悟得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和生活实践体验中走几个来回,以达到对所悟得的人生哲理立体化的体验。因此教学时不应局限于文本的内容,应把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激活思考,悟得哲理。只有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气、有灵气、有活力,教学过程(本文

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才能教得新、教得实、教得活。

2、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虽然都篇幅较短,但却字字珠玑、极富深意,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走过简单的文字背后来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找词、找句、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感悟、讨论、辩论、朗读、即时写话、做书签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

4、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这其实只是三维目标里的其中一个要求。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就会看到这几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即课文都由情节性强的故事和从故事中提炼的道理这两部分组成。像这样的写作特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学习,去运用。因此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生活上的启示,更应让学生收获写作方法上的启示。

六、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课时安排

13 钓鱼的启示 2课时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课时

15 落花生 2课时

16 珍珠鸟 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3课时

“回顾 拓展” 2课时

共计 11课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期第五单元集体备课讨论稿篇十: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通案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通案

五年级第五组教材简析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人民教育出

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十分重视综合性学习,在不同的学段以

不同的方式呈现。第二学段每册教科书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内容既有学科内的像“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也有

跨学科的像“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

第二学段综合性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课外活动,课内展示。进入第

三学段,每册除继续安排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

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上册《遨游汉

字王国》就是这样的一个教学单元。

翻开这一组,也与近几十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面貌迥然而异。它不再以课

文为主体安排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而是分成“有趣的汉字”和

“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

学生按照这些建议开展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是供学生在开展

活动时阅读的,但开展活动的材料不限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动手

去搜集,教师也可以作补充。这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上是一

种突破。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从各地教师的自发性尝试,进入

了国家课程的规范性实施;从以课外开展活动为主,进入课堂教

学的领域,怎样进行综合性学习成了我们急需探讨的课题。本文

试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例,

凸现三个特征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我们首先要把握它

的特征。我以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

征。

(一)活动化

“活动”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有着不同的含义。教

学论中的“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

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

生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

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

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

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

的认识不可能单独起源于主体,也不可能单独起源于客体,只能

来源于两者的相互作用,即主体对客体的活动。现代教育十分重

视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主张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来获

取知识,形成能力,养成良好品格。

儿童具有好“动”的天性。综合性学习可以发挥儿童好动的特

点,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综合性学

习《遨游汉字王国》不是采用语文课堂教学常见的讲、听、读、

练的方式,而是通过猜字谜,搜集利用汉字谐音特点的文字材料

(如歇后语、诗词、对联),调查街头错别字,举办书法展览等活

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汉字的神奇和有趣,这种“活动”是学生喜爱的,有的本身就是游戏;活动中提倡学生

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不是只读书本上已有的结论;

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而不是只听老师和同学的讲解。

拿“调查街头错别字”来说,它的“课堂”首先是在街头,学生必须

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广告、招牌上的错别字,有的字学生自己也拿

不准,需要去查字典或请教家长、老师,然后才能统计数据,分

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学生还要通过走访、打电话、写信等方

式,向商店或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我们的意见。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需要综合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整体

发展。对长期以来习惯于在课堂里听讲、回答问题、做练习的学

生来说,活动化的综合性学习无疑是令人兴奋的,对教师来说也

是富有挑战性的尝试。

(二)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

动”。这是综合性学习与普通单元教学上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遨

游汉字王国》中,教材的提示是:“我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讨论

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活动结束以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

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十分强调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

《遨游汉字王国》是任务驱动型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教材规

定了活动的任务和范围,教师也要安排布置活动,但学生必须通

过自觉主动的活动才能完成任务。具体的活动方式,在相当大的

程度上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这组教材中,“有趣的汉字”板块建

议开展猜字谜等3项活动,“我爱你,汉字”板块建议开展社会用

字调查等4项活动,限于教学时间和当地的教育资源,不可能每

个小组全部都去做。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在每

个板块中选择一两项去做,以及怎样开展,用什么形式呈现学习

的成果等,都由小组同学自主决定。“自主性”的一个重要内涵,

就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做出恰当的选择。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综合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在

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我们不

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真理的代言人,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促

进者,是参谋、顾问和咨询人员。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规定

学生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比如搜集书法作品,老师可以介绍我们学校哪几位老师的书法特

别好,最近学校里有些同学的书法作品得了奖等等,至于怎样搜

集就由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教师可以把当地正在举行的书法展介

绍给学生,他们利用休息日去参观,再仿照举办班级书法展等。

(三)探究型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教学是

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但它也遵循这个规律。要是我们进一步思

考,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前一

个“实践”和后一个“实践”有什么不同?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说,

哪一个价值更大?就会发现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对

知识形成以后的应用性实践活动相当重视,设计多种练习让学生

巩固,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活动,包括课外实践活动,而对知识形

成以前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却重视得不够。比较多的情况是,教师

匆忙导入新课,尽快得出结论,学生没有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

生和发展的过程。认知结构理论的代表任务皮亚杰认为,“复制的

真理只能算半个真理”,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和理论,就意味着主体

对它们的重新探索、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记

忆。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需要大力倡导探究型的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为探究型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遨游汉

字王国》尽管以“汉字”为主题,但并不是系统地传授有关汉字的

语文知识。本组学习内容中如汉字的发展演变、错别字的类型和

成因、汉字书法的字体等,都不必作为系统的知识来教。这样,

学生可以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

导学生探究,掌握方法和规律。比如猜字谜,不能猜出来了就完

了,还要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琢磨猜字谜的方法,还可

以尝试用这些方法编字谜;从《汉字的演变》表中,可以发现汉

字的发展有由繁到简,离实物形状越来越远符号化越来越强的趋

势;再如调查了社会上或班上同学出现的错别字,我们可以引导

学生分析错别字产生的原因,研究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办法。

由于教育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比较习惯于“传授”“讲

解”,习惯于严格掌控教学的全过程。尽管我们组织过班队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却较少学科领域课堂内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的经验。语文综合性学习从理念到实践对我们都是一次挑战。

抓住四个环节

第二学段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一般有布置、活动、展

示几个阶段。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由于内容更加丰富,时

间相对较长,要抓好策划、实施、交流、评价四个环节。

(一)策划

策划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

地培养。在《遨游汉字王国》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应当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教师应提醒学生,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哪些活动,小组每个成员都要明确活动的时

间、内容、方式、分工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

合作精神。教师对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的情况,有的学生由于个性或家庭的原因,孤独不合群,可能没有小组愿

意接纳;有的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不便于开展活动。出现这些

情况,教师要进行协调。

在学生分工的上,教师要注意“长善救失”。一方面要根据每

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引导他们在小

组中承担适当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信息技术,可以鼓励他

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或摄影,可以建议他们利

用图片资料,展示学习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这次综合性学习

的机会,让某些方面能力发展不足的学生得到锻炼,发展潜能。

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可以有意让他去做社会调查,与人交流;

有的学生写字不佳,

把策划好的活动用计划的形式固定下来,才便于大家实施。

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师要对怎样制订活动

计划作指导。这是学生初次制订活动计划,可以比较简单。计划

制定好后,最好在全班交流,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也可以宣读介

绍。希望吸取其他小组计划的优点,完善本小组的计划。

(二)实施

《遨游汉字王国》以小组活动为主。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

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并进式”是各小组自

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个板块,

第1组猜字谜,第2组搜集歇后语,第3组搜集谐音的笑话,第

4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等。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

“活动建议卡”,提示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

计划和活动时参考。“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教学

条件,集中进行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每个阶段小组活动的内

容虽然相同,但在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仍然有自主性。各组搜集和猜的字谜不会完全相同,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再全班

集中活动。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基础比较好的班级,

可以采用“并进式”学习流程;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基

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目前我们

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少流于形式。有的是小组成员相互

独立,各自为政;有的是依赖于少数“优生”,相对后进的学生只

是“观众”和“陪衬”。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人人都有

事做,各尽其力,形成相互依存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由于教学时间较长,活动要有分有合,小组学习和全班共同

学习穿插。如第一板块中的《仓颉造字》、《“册、删、典”的来历》可以在全班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再由小组去了解其他汉字的来历。

第二板块中最后一篇阅读材料《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是当代作

家刘湛秋的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语言生动,比喻形象,通过对

汉字的赞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篇文章也可以全班学

生共同学习,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小结。

(三)交流

小组活动以后,要进行汇报和交流,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学

习。交流的关键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要让每个同学反映自己学习

的成果,分享其他同学的收获。全班采用哪种形式交流,既要听

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教材中提出的有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编小报或办

展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人有事做并充分反映小组合作的

成果。成果汇报会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小组全体成员分工汇报

或推举代表汇报。

交流和汇报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做法:(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如一

个小组背诵了《赞汉字》,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一起读。(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如欣赏书法作品,汇报人讲完了他

们的看法,可以再请其他组的同学发表意见。(3)请汇报人或这一组的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这

些做法可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汇报和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像举行“汉字知识竞赛”,不仅学生的积极性高,如果这种竞赛由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组织和主持,活动能力可以

得到充分的锻炼,语文知识和能力也能明显提高。

(四)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但更注重过程。这次

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成长记录”有目标型、

过程型、展示型、评估型类型,本次活动宜采用“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收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

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成的小

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整个成长记录后面有自我评价、小组同

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小结,总结自己在这次

综合性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小组和教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也

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小组评价要强调多看别人的优点和进

步,让学生学会赞赏他人。教师的评价要多用激励性评语。这种

过程型成长记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

用。

这次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评价个人,也要评价小组,关注

小组的合作态度和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为此,可以在综合

性学习结束时评比优秀小组,凡是合作有成效的小组都可以评为

优秀小组。

这个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还要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