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五年级】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不息。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以选取正面典型事例为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最后一分钟》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课文,应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本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3、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四、单元课时划分: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习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1
第七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找出本单元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2、自主朗读本单元的主体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朗读和单元导读,初步了解认识本单元的主题。 4、交流本单元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课时:1节
教学过程:
2
21.圆明园的毁灭
3
21、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
4
5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二:人教版语文五年级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模板(试用)
小学语文第 九 册集体备课笔记 第七单元
一、年段训练目标:
二、单元分析:
1、主要内容: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凝聚民族成员间的精神纽带,是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正是依靠民族精神,创造了几千年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蕴涵人文的学科,承载着传播、弘扬母语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七组,教学内容就是由四篇饱含民族深情和爱国热情的课文组成:《圆明园的毁灭》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文情并茂,惋惜、赞叹、仇恨„„种种复杂的情感相互交织,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狼牙山五壮士》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壮士们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令人动容;《难忘的一课》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自然地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使人终身难忘;《最后一分钟》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诗中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组文章处处充溢着浓厚的爱国情感,正如第七组开篇一段语言简洁,意蕴深刻的导语所言:“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这些发人深思的话语宛如历史老人循循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走入中国近代史,在翻开那屈辱沉重的一页的同时,感受中华儿女奋力抗争、永不屈服的“民族魂”。
本组《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又充分结合阅读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的主题活动。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浏览,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信息,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力的良好载体。同时在主题活动的感召下,学生将更深层次地领悟爱国精神博大深刻的内涵。
2、主要目标:
(1)学会40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会写的生字要掌握他们的音、形、义,会认的字,掌握他们读音,以及拓展组词。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每篇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积累。
(4)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清楚、具体地把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与同学们交流,进行“口语交际”。
(6)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选择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7)在学习中发现规律,用规律去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名族自豪感。
3、主要教学策略:
本组教学内容主题博大深刻,在本组整体教学设计中,我着重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根据文本需要,学习有选择性地多渠道搜集信息。有效利用资源,以大量的资料积累体悟语言文字蕴涵的深意,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层次朗读和片断练写中感受文字表达的准确、精练、富有感染力。去发现、去领会语言文字之美,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把握文本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落实“四个重视”,去感悟内涵的情感价值观、实现语言与情感的同构共生。让阅读走进文本,走向内心,既而走出文本,走向生活,扎扎实实把好“语文”的脉。
1、重视感悟积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结合生活体验、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感受作品中字里行间蕴涵的深意,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2、重视学法指导:采用有效扎实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相应的片断练习提高学习功效。
3、重视口语表达:因地制宜设置适当的情境,激活学生表达需求,引导有效的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和谐的交际实践中学会交际。
4、重视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以文本为基点,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学习根据需要有选择性地搜集信息,拓宽文本外延。尝试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学习活动,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4、单元文本安排:
《圆明园的毁灭》 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最后的一分钟》 2课时
《难忘的一课》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回顾·拓展 1课时.
三、学情分析(前移后续的知识结构):
五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积累,有着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并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探究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五年级第一学期作为第三学段的起始阶段,仍处在一个是否能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过渡期。学生的学习方法、体验领悟能力、口语交际等等语文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组这样一个蕴涵着强烈民族色彩又具有厚重历史沉淀的主题,对于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来说,即使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时空距离和教材文字张力的限制,容易造成学生只是感受而不是感悟,只可远观而走不进历史的这种浮于表面的体验,产生一种无法担负的沉重感。
新课标强调:“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应拓宽思路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教学时应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辅以补充大量的课外资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以情感的共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感悟。同时落实课标中第三学段的目标“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这也是本组学习目标之一。
四、单元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三维度的落实,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以品读、感悟语言文字为主线,尽可能使三维度目标明确、适宜、有机融合。五年级虽为小学高段,但识字写字仍不容忽视。语言最根本的基石是文字,不同文字本身就蕴涵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由此,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生字, 注重汉字音、形的辨析与汉字结构的变化。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与速度。
(2)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3)读懂课文内容, 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4)学习本组文章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创设良好的课堂内外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感受五壮士的壮烈情怀,理解难忘的一课内含的深刻意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
一、文本解读:
1、内容概述:
《圆明园的毁灭》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 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们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2、写作背景: 3、相关知识链接及补充资源:
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在皇帝看来,圆明园被毁是他最大的屈辱。为了这“屈辱”,皇帝以平民的生命为代价,发动“复仇”战争,反而却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惨痛的损失永远无法弥补! 英法联军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决定了他们的野蛮行径。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奉行‘磕头外交’”与“国际外交惯例与国际法准则”这两种不同文明所导致的行为冲突。在清朝皇帝看来外国使臣在他面前不磕头有失天朝“天下一统”尊严;在英法国家看来,拘禁、虐杀外交官违反国际法与人类文明的。本来要烧故宫紫禁城,为了给皇帝点颜色看看,才决定烧毁圆明园。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的其间、其后,中国平民也成群结队闯进去,带走他们所能找到的一切。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主谋,因他带的路。
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先生,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认为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
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纪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鹮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常说,希腊有巴黛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憾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黛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埃尔金的名字。
当初在巴黛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也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欧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2 年 9 月 12 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四: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三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2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理解并会写本单元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经典语段。感受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学习作者运用的一些描写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
4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从名著中感受更多的语言魅力。推荐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相关内容。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22课 人物描写一组
原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经讨论后定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性格特点的句子”。
评价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
2、找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3、利用多种朗读方法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23课 刷子李
原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经讨论后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活人物的?”
评价方法:
1、找出文中描写黑衣服的句子,这和描写刷子李技艺高超有什么关系?
2、课文是怎样描写刷子李刷墙的?
24课 金钱的魔力
原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
经讨论后定为“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描写托德和老板性格的句子,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评价方法:
1、朗读课文画出本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作者如何写人物的。
2、找出“我”前后遭遇到的不同态度,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五: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牟平区文化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的5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是教学的重点。
2、 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的5个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2、《狼牙山五壮士》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宏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二是通过阅读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狼牙山五壮士》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整体诵读,梳理记叙顺序到反复练读,感悟重点的语句,再到研读课文,感悟英雄气概,尝试写话。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涵咏文本”、“静心体会”、“有感而发”。教师只是起到激励、点拨、指引作用。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积累精彩语言,达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七: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第 七 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八: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大窝镇小学校2009年秋期五年级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主讲人: 何 震 21圆明园的毁灭 修改意见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内容,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了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
依据对《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巩固我们在第二单元中所学的“从内容中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2、能力目标:以读促悟,以悟促诵,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
观,读出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之情。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
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因此,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
昔日的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又是引导学
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突破口,采用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22狼牙山五壮士
一、 教材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
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
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歼敌。第五部分(第六—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深谷。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的语言中,感受五壮士
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二是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的速度。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
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
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3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
高精神。
4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四、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23难忘的一课
一、教材解读
所谓“难忘”,指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本文叙写的是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和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为什么令他终身难忘?联系课文内容可知,这一课有着特定的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定的地点(台湾高雄市郊外)、特定的内容(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定的感受(充满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思)。因此,“难忘”是解开本文的关键。
本文采用了双线并行的结构方式:一是以方位转换来展开故事:二是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贯穿全篇
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我”当时的身份,然后叙述了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先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再写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最后写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寓意深刻。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五、教学难点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24最后一分钟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作者和
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口语交际.写作七
习作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时,可以参照下列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提示,了解什么是读后感及写读后感的作用。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确其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可以提示学生,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随时积累下来,从而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步:赏析范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结合教材中范文,教师也可补充范文,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共同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之处。如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略高于本班学生现有水平的优秀习作做范文,让学生由仿到创;不要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第三步:明确要求,开启思路。本次习作主要是围绕本单元课文或同主题文章写读后感,把习作与单元主题思想结合起来,把写读后感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学生就读过的其他文章写读后感也可以。动笔之前让学生互相说说,以开启思路,跃跃思维,然后按要求写出来。
第四步:引导学生自改互评,教师及时批阅反馈。讲评习作时,
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对学生真实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见解的习作,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公开演说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小学生演讲,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练习,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列一个简单的提纲适当准备,上课时先交流一下所列的提纲,开启思路;再完善提纲并在小组里试讲,听听同学的建议;然后自荐、推荐与按一定顺序上台当众演讲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锻炼;最后评议上台演讲的情况,总结交流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先请两、三名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同学当众演讲作示范,然后分组试讲与在全班当众演讲。
指导演讲时,可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说,表情达意,增强演讲效果。对演讲者和听众要提出应注意的事项,比如,有礼貌,听时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要热情鼓掌等。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引用的资料不符合历史事实或不准确,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要通过点评与小结,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民族强林之列。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回顾拓展七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流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整理、运用资料的收获。重点是交流如何整理与运用资料。在教学时,可以把交流“屈辱的历史”整合于交流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收获的过程之中,比如,学生交流在哪些地方用上了搜集到的资料时,可说说运用的是什么资料。应注意的是,所交流的资料,不要仅仅局限于“屈辱”这一方面,还应交流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资料。
学生通过几年来的实践,都积累了许多搜集、整理、运用的方法,也有许多感受与体会,本次“交流平台”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稍微系统的小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和新做法,以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搜集与处理信息资料。
整理资料,包括筛选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方面的工作。1.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分类方法,如,主题分类法──每学期有8个专题,每个专题的相关资料归一类;项目分类法──“勿忘国耻”可分为“列强欺辱类”“中华儿女抗争类”“爱国名人名言类”等。2.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不管是资料3.培养学生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4.如果有条件,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在电脑上建立自己的资料文件夹和各级子目录。一般来说,较常用的收索引擎有http: / /
搜集资料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资料,为学习与生活服务。要热情鼓励学生在课堂交流、习作、口语交际、其它学科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恰当运用所搜集的资料。
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16个成语。这些成语都是褒义词,与本组教材振兴中华”的主题密切相关,充满激励性。这些成语,有表示发愤图强的,如: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等;有表示团结一心的,如: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等;有表示勇敢顽强的,如: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等。通过读、背,一方面使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本组课文所表达主题思想的感悟。教学时要让学生读准字音,采用多种读、背的形式,教师不必讲解词语的意思。对不理解的成语,可让学生自主查查成语词典。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读到过或听到过这些成语;还可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展示台
到了高年级,“展示台”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而且更加关注学生获得收获的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相互得到知识、能力、方法等多方面的启迪。本次“展示台”紧扣单元主题,展示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特别是要充分结合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优势进行。如,请老红军、抗日老战士讲故事,参观烈士陵园等;还可以结合清明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纪念活动等进行交流展示活动。
学习目标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九: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主备人
一、教材分析
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不息。 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选文别具匠心,针对小学生惩处年龄特征,以选取下面典型带来 主,而又正视近代史上的国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狼牙山五壮士》颂扬了抗日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难忘的一课》叙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刚刚“光复”时,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 最后的一分钟》反悔了香港回归祖国时,华夏儿女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这几篇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二、教学目标
1、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戽国耻;
2、 通过事例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3、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阅读领悟写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过程中,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感情。
2、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不忘国耻。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
4、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教材可用10-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
习作2课时,口语交际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 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难忘的一课》 1课时
《最后一分钟》 1课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篇十: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它正像单元提示中写到的一样“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它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悟得至简、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诫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二、单元总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自主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并学会运用。
②理解本单元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本单元的重点句段。 ④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的词和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⑤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
2、过程与方法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②、品词析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凭借每篇课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四、单元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
2、教师准备课件。
3、让学生搜集有关的相关资料。
五、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本组课文,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练习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本身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课文编写者和我们,对学生的共同的精神期待。
1、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其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去悟得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文本学习和生活实践体验中走几个来回,以达到对所悟得的人生哲理立体化的体验。因此教学时不应局限于文本的内容,应把课堂与学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激活思考,悟得哲理。只有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有生气、有灵气、有活力,教学过程(本文
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才能教得新、教得实、教得活。
2、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本单元的这几篇课文虽然都篇幅较短,但却字字珠玑、极富深意,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走过简单的文字背后来到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找词、找句、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活化语文教学的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感悟、讨论、辩论、朗读、即时写话、做书签等多种方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
4、注重悟写结合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这其实只是三维目标里的其中一个要求。只要我们细心发现,就会看到这几篇课文在表达方式上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即课文都由情节性强的故事和从故事中提炼的道理这两部分组成。像这样的写作特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学习,去运用。因此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生活上的启示,更应让学生收获写作方法上的启示。
六、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2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课时安排
13 钓鱼的启示 2课时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课时
15 落花生 2课时
16 珍珠鸟 1课时
“口语交际 习作” 3课时
“回顾 拓展” 2课时
共计 11课时
上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复习
下一篇: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