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yì( )太守 决zì( ) 浑欲不胜zān( ) 邺城shù( ) 天启壬xū( ) 老翁yú ( )墙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 ② 欣然规往。_________ ..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 ..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⑥ 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 ...
⑦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 ..
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1分)
A.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 B.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C.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 D.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
4、文学常识填空。(2分)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
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④《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石壕吏》的内容,按要求默写下列诗句。(2分)
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7.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1分)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二、阅读鉴赏(53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_____________?
8、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9、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案牍_______________
10、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11、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1分)
13、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的点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4、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2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
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1分)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1.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9、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2分)
20、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1.5分)
①箬蓬覆之( 指代“船舱” ) ( )
②闭之( 指代“小窗” ) ( )
③石青糁之( 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
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
②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 _______
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的不同。(2分)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
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
24、找出摘录文段中含有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1分)
____通 ____,意为__________;____通____,意为__________。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尾横卧一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7、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8、按照原文的要求填写文中的空白。(2分)
29.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
③为宫室、器皿(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3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写出出自本文段的成语四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4)谷年十有五( )
(5)是负义也( ) (6)乃载祖归养( )
3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 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于野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父以足受 汝何以收此凶具d. 直堕其履圯下 其一犬坐于前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7、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38、.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写下来。(2分)
三、写作训练(30分)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答案
1、诣、眦、簪、戍、戌、逾
2、①通“邀”,邀请 ②计划 ③大 ④以„„为亲 ⑤亲近而不庄重
⑥靠近 ⑦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C 4、①东晋__陶渊明 ②周敦颐__北宋 ③诗史 ④《虞初新志》
5、①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①有吏夜捉人 ②三男邺城戍 ③二男新战死 ④出入无完裙
7、D
8、调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9、著名、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10、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
11、①惟吾德馨 鸿儒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13、言之成理即可
14、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盗窃乱贼而不作
15、①单 老而无子的人 ②奸邪 用门闩插门 ③他的 它,指财物
16、①与通举,解释:举荐,推荐 ②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
17、①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
②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18、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1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0、① ( √ )
② ( √ ) ③( X )
21、①高高的帽子
②举 相似、类似、类
22、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于赤壁。②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23、①奇妙 零数 ②做,雕刻 是
24、“诎”通“屈”,弯曲; “衡”通“横”,
25、①苏、黄二人一起观看一幅书画的横幅长卷。②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 古今不同点:古代汉语表数量时,不用量词。
26、①体积小 ②容量大
27、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证了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2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9、①作标记 ②标记 ③做、雕刻 ④对
30、①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31、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32、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33、①为桃源外的世界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②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34、(1)穿着 (2)回头看 (3)离开 (4)通“又”
(5)这 (6)于是、就
35、b
36、(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2)将来有一天父母年老了,不需要再做这个器具(小推车),因此收回家。
37、.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38、敬老爱老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二: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二次过关试题
八年级(上)语文二次过关试题(3)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根据语境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 ),..
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咸来问讯( ) (2)诣太守( ) ..
(3)寻病终( ) (4)斯是陋室( ) ..
(5)往来无白丁( ) (6)可爱者甚蕃( ) ...
3.下列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4.根据积累进行文学常识填空。
(1)陶渊明(365-427),一名 ,字元亮,别号 。东晋大文学
家,田园诗的创始人。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械自己或者 的文字,叫做“铭”,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常见的铭有:座右铭、墓志
铭。
(3)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 ,北宋哲
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 先生。
5.根据理解填空。
(1)《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 。
(2)《陋室铭》写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文中的散句
是: 。从反面写室中人的句子
是: 。
(3)《春望》表达诗人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与欣赏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
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属: 并: 具: 语:
7.翻译句子。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翻译: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
8.文中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是:。
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什么意思?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
惋?
10.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12.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13.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
14.作者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
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
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5.这是一首 诗,以 为顺序。中心人物是 ,事件是
16.《三吏》分别是《 》《 》《 》。
17.“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意思是
。
18.文中哪些话揭示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哪些话道出了老妪家中的贫寒?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首联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呢?
20.你认为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好在何处?
21.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你能体会到吗?
参考答案
二次过关试题(3)
1.xiá huò kuàng yǎn mò tiáo
2.(1)都 (2)拜访 (3)不久 (4)这 (5)平民百姓 (6)多
3.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4.(1)潜 五柳先生 (2)称述功德 用韵的 (3)茂叔 濂溪
5.(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往来无白丁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类 都 通“俱”,详细 告诉
7.(1)桃源人就邀请他一同回家,摆设酒席,宰杀了鸡准备饮食招待他。(2)桃源中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起这件事。”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9.“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世事感动吃惊。渔人向桃花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花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10.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
1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12.品德高尚(也可答具体些)
13.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14.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菊花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衬托,使得“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卓然超群。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则写人,以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
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弦外之音,这就是意蕴美。
15.叙事诗 时间先后 老妪 差役捉人,老妇应役
16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17.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18.“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9.用设问句激起人们对泰山的敬意,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0.“割”自用的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射下来的阳光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1.这句不仅写出诗人要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
八(下)语文 第五单元过关测评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杨青霞 校对:徐财平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 __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皲裂(jūn) 横柯(kē) 骈死(bìng)
B. 吝情(lìn ) 绮绣(qǐ ) 黔娄(qián)
C. 沃灌(wò) 衔觞(shāng) 戾(hù)天
D. 媵人(téng) 缥(piǎo)碧 寥落(liáo)
2. 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
4. 《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
5.名句积累(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一百许里( ) (2)横柯上蔽( )
7.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
“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分)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2分)
(二)五柳先生传(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 ,晏如也。(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每有会意 ( )
(3)造饮辄尽 ( ) (4)晏如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
(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
(三)送东阳马生序(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16.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20.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3分)
(四)李贺作诗(8分)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湜(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小奚奴:带着小童仆。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始闻未信( ) (2)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
22.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2分)
23.李贺的母亲得知李贺写了很多诗的时候为什么发怒?(2分)
24.读完“李贺作诗”这个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三、写作(30分)
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四:八上第五单元自测题
第五单元 检测题
(全卷120分其中含书写2分)
一、基础知识(23分) 1、默写(8分) (1)《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一诗中因典型地写出了战火迷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 恨别鸟惊心。 (6)_________________,如闻泣幽咽 ( )2、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 C.花之君子 D.莲之爱 ( )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2分) A.诎右臂支船 B.长约八分有奇 C.左手倚一衡木 D.舟尾横卧一楫 ( ) 4、下面句中加点词与“其两膝相比者”中“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一贫,其一富 B.其如土石何 C.吾视共辙乱 D.其真无马邪 ( )5、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6、对对子(任选一联作对)。(3分) (1)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刻核舟 7、修改下面画横线的部分,使整句话连贯、顺畅。(4分) 王小明同学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它评为一等奖。 ①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 桃花源记 (21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9、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 ) ) ) 10、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现在的常用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个名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句子。(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渔人和桃花源中的人在酒桌上的对话,要求写出双方说话的神情态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大道之行也 ( 12 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A老有所终, B 幼有所长, C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5、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其作品大多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2分)
16、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其能,讲信修睦。 17、“壮有所闻”这句话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应把它还原到_______(A、B、C)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中与该句话意义相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8、指出本文的结构特征:_______________(2分) 19.写出与加点词词义相同的成语。(3分) 选与能:
讲信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货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海边荒石(12分)
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
金,有的粉白如雪。它们多得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
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贪婪地挑着拣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
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
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
那些“首批选中”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儿灰乎乎的红或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灰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的胸中竟跳出那样了个字眼:死亡。
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 我把石头放回海里,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个一生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
与有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研究活着的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
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 20、解释词语。(2分)
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章内容填空(每空限6字以内)。(2分)
被美石震撼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石归海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画线的语句 提示:从修辞方法及其作用方面考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石头本是没有生命的,作者却说“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品味本文的结尾声,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谈谈自己的感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共50分)
25、有人向往草原的宽阔、坦荡,有人向往沙漠的此起彼伏,有人向往布达拉宫的雄伟和神似„„„
请“向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注:作文写在另外的作文纸上)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1、略 2、B 3、D 4、C 5、C 6、合对偶要求即可 7、①结构严瑾 ②被评
为一等奖 8、桃花源中人 渔人 渔人 桃花源中人 渔人 9、交错相通 邀请 更不用说 做标记 10、后遂无问津者 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11、暮春桃林图 12、桃花源中人为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宁静的生活 13、略 14、提示:要结合语境去写。注意渔人惊讶和羡慕,桃花源中人叹惋的神态、语气。 15、《礼记 ,礼运》 孔子的儒家 16、大道/之行也。天为/为公。疏贤/与能。讲信/修睦。 17、B 按照年龄的大小顺序排列 黄发重髦,并怡然自乐 18、总—分—总 19、礼贤下士 和睦相处 好逸恶劳 20、略 21、占有美石 美石变丑 22、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水中美石的色彩,为下文拣石作铺垫,并与下文因此被拣到岸上的石头形成对比 23、拣到岸上石头,失去了在水中时的灵异之光,神韵尽失,就如同死亡 24、真正使人肃然起敬的爱,不是漠视自然,更不是贪婪地占有,而是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美妙与永恒。25、略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五: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下)语文 第五单元过关测评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皲裂(jūn) 横柯(kē) 骈死(bìng) ...
B. 吝情(lìn ) 绮绣(qǐ ) 黔娄(qián) ...
C. 沃灌(wò) 衔觞(shāng) 戾(hù)天 ...
D. 媵人(téng) 缥(piǎo)碧 寥落(liáo) ..
2. 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4. 《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
5.名句积累(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一百许里( ) (2)横柯上蔽( ) ..
7.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分)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2分)
(二)五柳先生传(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 ,晏如也。(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每有会意 ( ) ...
(3)造饮辄尽 ( ) (4)晏如也 (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 (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
(三)送东阳马生序(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
16.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20.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3分)
(四)李贺作诗(8分)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Xkb1.com
[注释]①皇甫湜(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小奚奴:带着小童仆。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始闻未信( ) (2)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 ..
22.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2分)
23.李贺的母亲得知李贺写了很多诗的时候为什么发怒?(2分)
24.读完“李贺作诗”这个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三、写作(30分)
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快乐的,而且快乐常常不是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在艰苦之中。 ——谢觉哉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地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六:[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检测题:第5单元(人教版)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yì( )太守 决zì( ) 浑欲不胜zān( )
邺城shù( ) 天启壬xū( ) 老翁yú ( )墙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 ② 欣然规往。_________ ..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 ..
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____⑥ 其两膝相比者。___________ ..
⑦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 .
3.下列文言文,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1分)
A.太守 / 即遣人 / 随其往 B.山 / 不在高,有仙 / 则名
C.感时花 / 溅泪,恨别鸟 / 惊心 D.吏呼 / 一何怒,妇啼 / 一何苦
4.文学常识填空。(2分)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
②《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③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
“_________”。
④《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石壕吏》的内容,按要求默写下列诗句。(2分)
①诗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中表现兵役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诗中表现战争破坏严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7.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1分)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
二、阅读鉴赏(53分)
(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 ,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_____________?
8.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2分)
9.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案牍_______________
10.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分)
①无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不 在 深
11.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1分)
13.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的点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4.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2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矜、寡、孤、独、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_ ..
②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 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 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__ ..
16.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1分)
①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通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8.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1.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9.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2分)
20.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1.5分)
①箬蓬覆之( 指代“船舱” ) ( )
②闭之( 指代“小窗” ) ( )
③石青糁之( 指代“一种青色颜料” ) ( )
2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______ .
②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 _______ ..
2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的不同。(2分)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__________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_ ..
②为宫室、器皿、人物___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___ ..
24.找出摘录文段中含有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1分)
____通 ____,意为__________;____通____,意为__________。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①苏、黄共阅一手卷
②舟尾横卧一楫
古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7.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
(四)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8.按照原文的要求填写文中的空白。(2分)
29.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 ) ..
③为宫室、器皿( )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
3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1.写出出自本文段的成语四个(2分)
32.指出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词语四个(2分)
33.联系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1分)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
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有一老父衣褐(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4)谷年十有五( ) ...
(5)是负义也( ) (6)乃载祖归养( ) ..
3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 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于野 货恶其弃于地也
C. 父以足受 汝何以收此凶具
D. 直堕其履圯下 其一犬坐于前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7.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38.读了甲、乙两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写下来。(2分)
三、写作训练(30分)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3000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答案
1.诣、眦、簪、戍、戌、逾 2.①通“邀”,邀请 ②计划 ③大 ④以„„为亲 ⑤亲近而不庄重 ⑥靠近 ⑦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C
4.①东晋——陶渊明 ②周敦颐——北宋 ③诗史 ④《虞初新志》
5.①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①有吏夜捉人 ②三男邺城戍 ③二男新战死 ④出入无完裙7.D
8.调素琴,阅金经 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9.著名、出名 这 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10.①无 / 丝 竹 之 乱 耳 ②水 / 不 在 深11.①惟吾德馨 鸿儒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2.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 13.言之成理即可
14.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盗窃乱贼而不作
15.①单 老而无子的人 ②奸邪 用门闩插门 ③他的 它,指财物
16.①与通举,解释:举荐,推荐 ②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
17.①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 。 ②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18.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1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0.① (√) ② (√) ③( X ) 21.①高高的帽子 ②举 相似、类似、类
22.①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于赤壁。②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23.①奇妙 零数 ②做,雕刻 是
24.“诎”通“屈”,弯曲; “衡”通“横”,25.①苏、黄二人一起观看一幅书画的横幅长卷。②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 古今不同点:古代汉语表数量时,不用量词。
26.①体积小 ②容量大 27.通过读者的想象力,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证了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2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9.①作标记 ②标记 ③做、雕刻 ④对
30.①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②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31.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32.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33.①为桃源外的世界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②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34.(1)穿着 (2)回头看 (3)离开 (4)通“又” (5)这 (6)于是、就35.B 36.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七: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下)语文 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4. 《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 5.名句积累(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皲裂(jūn) 横柯(kē) 骈死(bìng) B. 吝情(lìn ) 绮绣(qǐ ) 黔娄(qián) C. 沃灌(wò) 衔觞(shāng) 戾(hù)天 D. 媵人(téng) 缥(piǎo)碧 寥落(liáo) 2. 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一百许里( ) (2)横柯上蔽( ) 7.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分)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2分)
(二)五柳先生传(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 ,晏如也。(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每有会意 ( ) (3)造饮辄尽 ( ) (4)晏如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新课标第一网 (
1
)
每
有
会
意
,
便
欣
然
忘
食
(三)送东阳马生序(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
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 14.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 之勤且艰若此。 (
2
)
五
柳
先
生
的
居
室
环
境
怎
样
: 15.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③ 烨然若神人 (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16.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20.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3分)
(四)李贺作诗(8分)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湜(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小奚奴:带着小童仆。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始闻未信( ) (2)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 22.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2分)
23.李贺的母亲得知李贺写了很多诗的时候为什么发怒?(2分)
24.读完“李贺作诗”这个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三、写作(50分)
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快乐的,而且快乐常常不是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在艰苦之中。 ——谢觉哉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地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第五单元过关测评答案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八: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7分)
嗔( )怒 聒( )噪 面面厮觑( ) 谮( )....害
麾( )军 腆( )着肚子 啐( ) 在脸上 避 huì...( ) 绾( )着头发 星xiù( ) 攥( )..紧
带挈( ) 桑zǐ( ) 胡诌(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 )。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 ),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2)、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怀里(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变本加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B、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为了一道数学题,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真是碌碌无为。 ....D、他在学习上能够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4、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智取生辰纲》通过描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众军士的矛盾及与晁盖等人斗智斗勇,最终丢、取生辰纲的经过,表现了杨志既精明能干,又粗鲁蛮横的性格特
征,也表现了晁盖等七人的足智多谋、随机应变。
B、《杨修之死》记叙了杨修被曹操杀害的经过和缘由,生动的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他恃才放旷的思想性格,揭露了曹操为人的伪善奸诈,也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文中对曹操的描写符合历史事实。
C、《范进中举》运用讽刺与夸张的手法,刻画范进中举后癫狂的丑态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力的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辛辣的讽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香菱学诗》通过香菱苦志学诗,终获成功的典型事件,不仅表现了香菱的聪明灵秀、执着专一,同时也对残害妇女的封建社会作了无情的控诉。 5、下面语段中有两个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网络成瘾症”。②这种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找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 )句是病句,修改: 。 第( )句是病句,修改: 。
6、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夺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
朵
花
,
一
次
善
意
的
批
评
是
一
朵
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7、填空(5分)
(1)、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 )。
(2)、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 )小说,主要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 ),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3)、零落成泥碾作尘, 。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第二部分 阅读与感悟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 )和( )心情。(2分) 9、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此诗中描写的景色。(2分)
(二)、阅读《那个芒》,回答文后问题。
那个芒
①我在故乡的公路边下车时已是傍晚。中秋时节的乡村弥漫着田禾的芳馨,西天边上正红艳艳地变幻着火烧云,夕阳如一枚酥软的蛋黄流溢交融在霞光里。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见到了芒。他正拉着满满尖尖的一排子车新玉米走过来。一股浓烈的汗味使我不能不注意到他:一条粗硬的麻绳深深地勒进他赤裸着的肩肌里,丘陵似的疙瘩肉在他的胸前臂膀上涌动着,下身系着一条灰苍苍皱巴巴的宽大布裤,赤着脚。走过我身边时,他没说话,只是冲我笑笑,笑得毫无表情,那笑纹就如一潭浑浊的洼水溅起密密的皱褶,乱糟糟的头发如洼边的蒿草。仅仅是一双黑碌碌的眼睛,
才使我想到他就是芒。
我的心一下子震颤了。记忆像一块早已被时间淹没了的礁石,又突然显露在水面上。
那时,他是我不曾想到的一个客人,叩开我的门。他穿一身洗得泛白的蓝裤蓝褂,嫩白细腻的脸像一块碧玉,镶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眸子,进门就喊了我一声“清哥”。他说:“你不认识我了?我从咱老家来,老家咱是一个胡同,我叫芒。” 少小离家,确实认不得我这位小乡亲了,但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请他坐下喝茶叙话。他细声细气的话语散发着书卷气青春气,他告诉我,他今年高中毕业,高考落榜了。说到这话的时候,他低低地垂下头,白净的面颊微微泛红。 “那明年再考嘛!”我劝他。芒抬起头,黑黑的眼睛放着光彩:“我就是为这事儿来找你。我爹不让我考,要我下地干活儿,可我不愿意,我只是想上大学”他求我回去给他爹说说,让他再复习一年,他说:“我是没有一点办法才来找你的,你给我爹说说一定行。”
芒的爹给我的印象很深: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粗大健壮,发脾气就打骂芒的娘,一只大手抓住她,从炕上扔到屋地下,又从屋地下扔到门外,吓得芒和他的兄妹缩成一团躲在门后,捂着脸从指缝里偷看。
我想,这样的家门能出芒这样一个好孩子,也算是他家的前世积德和造化。芒向我表示,只要他爹能同意他再复习一年,吃多大的苦他都愿意。 我被芒感动了,同意抽空儿回去给他爹说说。
芒很高兴,站起来,冲动地拉住我的手:“谢谢你了清哥!谢谢!”他那双黑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送他下楼时他还用衣袖拭眼睛,然后回眸,留给我一个清秀芳馨的微笑„„我想,如今城里的孩子都很幸运,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都情愿付出任何代价。比起芒,真是天上地下两个世界。
芒留给我的只是一瞬间的欣喜,犹如一股花香一缕烟云,慢慢地淡了。我没有因为芒的事专程回老家,后来偶尔回老家时也没想起去顾访芒的爹。
如今的芒,陌生得几乎使我认不出他,他老了,一点不像他的年龄,我同他打招呼,他只是说了声:“你回来了?”那声音如一面破碎的铜锣,震得我的心弦索索发颤。我木然地瞅着越走越远的玉米车,夕照里,那玉米车像一团火在燃烧,在摇曳„„
回到家中,老母亲和家人自然十分地高兴,说长道短地拉家常话拉个没完。我却还想着芒,心里如同一团乱麻。
此时,一盘圆月镶在天上,踏着胡同里清凌凌的满地银白,我走向芒的家中。 芒的一家正在月光下吃晚饭。见我进来,芒从他的屁股底下拽过一个蒲团让我坐下,他却蹲在一旁,依旧捧着手里的粗碗“唏唏”地吃粥。芒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见我坐下,他的小儿子好奇地蹭磨在我的膝前,芒冲在一旁吃饭的妻子吼一声:“你死了!把孩子弄开。”
这一吼,把我吓了一跳。我想起了芒的爹,那个曾经把老婆从炕上扔到屋地下又从屋地下扔到门外的芒的爹。
等芒的媳妇把孩子抱到一边,我瞅着在一边闷头吃饭的大儿子问他:“上几年级啦?”
芒接过话茬说:“嗨,念了两年,没用,让他退学了,在家帮着养牛。”说完掏出烟袋哧哧溜溜地吸着,院子里弥漫着浓郁的烟叶子味„„ 我的心突突憋得难受,满肚子话愣是没有说出来。
这不能怨芒。
那天晚上我没睡着,以前那个书生气的芒,芒的爹,还有如今当了爹的芒,在我的眼前漂浮变幻着。
我发现自己的过错已经太晚了。当年,我是答应芒去给他爹说说上学的事的,
可我没有去!
当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芒,是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了?
10、第①段中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1、现在的芒的性格如何?(3分)
12、你认为画线句子中的“我”的满肚子要对芒说的话应是什么?(3分)
13、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4分 )
(三)、阅读《爱之链》,回答文后问题。
爱之链
①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颤。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②前面的路边上好像有什么。乔依定睛一看,是一辆车。走近时,乔依才发现车旁还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看见脸上带着微笑的乔依,她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
③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④原来她的车胎瘪了,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找一块地方放置千斤顶。他的脚腕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
才使脸上的各种水分没有冻上。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⑤乔依扣上那车的后备箱时,老妇女摇下车窗,满脸感激地告诉他说,她在这个荒无人烟地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老夫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给他一点帮助吧。”
⑥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15、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16、老太太为什么要帮助那位女侍者?(3分)
17、题目“爱之链”有什么含义?(3分)
18、你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4分)
第三部分 写作与表达
19、本单元我们进行了“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也调查
⑦老妇人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了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了同学们的消费情况,请以“我的消费观”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40⑧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店主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热情地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老妇人感到心里很舒服。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可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她怀孕至少8个月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
⑨老妇人用完餐,付了钱。当女店主把找回的钱交给她时,发现她已经不在了。只见餐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纸包,里面装着一些钱。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
⑩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额,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14、第①段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分)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九: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 (45分钟 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皲裂(jūn) 横柯(kē) 骈死(bìng)
B. 吝情(lìn ) 绮绣(qǐ ) 黔娄(qián)
C. 沃灌(wò) 衔觞(shāng) 戾(hù)天
D. 媵人(téng) 缥(piǎo)碧 寥落(liáo)
2. 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B.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 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
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
气;
4. 《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
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
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
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
5.名句积累(20分,每空2分)
(1)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
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
。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 与朱元思书 (18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一百许里( ) (2)横柯上蔽( ) ..
7.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 (4分)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分)
(二)五柳先生传(2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晏
如也。(4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8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每有会意( ) ...
(3)造饮辄尽 ( ) (4)晏如也(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
(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
(三)送东阳马生序(1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 ( ) ②援疑质理 ( ) ..
③ 烨然若神人( ) ④色愈恭,礼愈至 ( ) ...
16.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20.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4分)
(四)李贺作诗(14分)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②,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③,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④程课⑤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①皇甫湜(shí):当时著名文人。②素构:早就构思好的。③小奚奴:带着小童仆。④牵合:牵强符合。⑤程课:固定的格式。
2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1)始闻未信( ) (2)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 ...
22.李贺对于作诗的态度是什么?(4分)
23.李贺的母亲得知李贺写了很多诗的时候为什么发怒?(4分) 24.读完“李贺作诗”这个故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4分)
第五单元过关测评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B 2. A 3.示例:①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②生命就是杜甫“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答案不唯一)
4. 鲁智深(或鲁达) 花和尚;张飞(或张翼德)
5. (1)辛苦遭逢起一经 (2)而伯乐不常有(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6(1)左右,不定数(2)树枝 7. C
8.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9.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清 急
10.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五柳先生传(14分)
1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12.许:处所 会意:对书中内容有独到的领会
辄:就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13.(1)每当对书中内容有独到的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4.(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三)送东阳马生序(17分)
15.致:得到 援:引,提出 ;质:询问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至:周到
16.(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17.“益慕圣贤之道”,“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色愈恭,礼愈至”
18.“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19.学习的态度和行动
20.(略)
(四)李贺作诗(8分)
21.(1)听说(2)大致,一般
22.刻苦勤奋,分秒必争。(意思相近即可)
23.心疼儿子,怕儿子作诗过于勤奋辛苦累坏了身体。(意思相近即可)
24.提示:谈出勤奋与成长的关系即可。如果从其他角度谈,只要合情合理亦可。
八上语文第五单元课课过关题 篇十: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和运用(6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5分)
yì( )太守 xiè( )玩 zhuó( )清lián( )而妖 鸿 rǔ( ) 决zì( ) 浑欲不胜zān( )
huò( )然开朗 三男邺城shù( ) 老翁yú( )墙走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0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 ② 亭亭净植_____ ____ ③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___ ④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⑤左手倚一衡木__________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________ ⑦盖简桃核修狭者___________⑧选贤与能 ⑩矝寡孤独
3、文学常识填空。(17分)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②《陋室铭》的作者是___ _朝著名文学家 。其中“陋室” 意思是_____ __。《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③《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礼记》是____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____ ___。
④被称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因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又号称“_________”。代表作“三吏”是指 、新安吏、 。“三别”又是指新婚别、 、 。
4、默写填空。(34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象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幽环境的句子是 , 。表现主人交往高雅脱俗的名句是 , 。《爱莲说》中写莲花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道之行也, ,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 。 ④《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春望》 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壕吏》一文中能总括全文事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战争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结尾处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的诗句是 , 。
⑤青青园中葵, 。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少壮不努力, 。
(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第一首《长歌行》)
⑥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王绩的《野望》)
二、阅读(84分)
(一)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完成练习(19分)
1、解释下列加点词(7分)
芳草鲜美( ) 阡陌交通( ) 屋舍俨然( ) 桑竹之属( ) .......黄发垂髫( ) 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诣太守( ) 欣然规往(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3.写出出自本文段的成语四个(2分)
4.从上面语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用简洁的文字填在横线上。(3分)
5.“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请用简洁的文字回答。(3分)
(二)读《陋室铭》完成练习(17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 ...
无案牍( )之劳形(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3分)
A、助词"的" B 、代词 C、无实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宾语提前的标志
1.何陋之有?( ) 2.忘路之远近( )
3.渔人甚异之(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4、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5、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请作简要分析。(3分)
(三)读《爱莲说》完成练习(14分)
1.解释加点的字。(2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
(3)不蔓不枝 枝 (4)陶后鲜有闻 鲜 ..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译: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4.文章最后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现了一种怎么的社会现实?(3分)
5.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3分)
(四)读《核舟记》完成练习(17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9分)
罔不因势象形( ) 贻余核舟一( )高可二黍许( ).....
(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 其两膝相比者.....
( )
佛印绝类弥勒 ( )矫首昂视 ( )神情与苏黄不属 ( ) ......
珠可历历数也( ) 其人视端容寂( ) .......
若听茶声然 ( ) 其船背稍夷( ) 钩画了了( )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
2、翻译语句(5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译:
(3)其两膝两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
(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译: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译:
3、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大道之行也》完成练习(17分)
l.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
大道之行也( ) 皆有所养( ) 讲信修睦( ) .....
男有分( ) 女有归( ) 不独子其子( )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 )外户而不闭( )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 ) 是谓大同( ) ....
2.解释下列句中相同的词语。(4分)
①与:选贤与能( ) 遂与外人间隔( )] ..
②为:天下为公( ) 为人五( ) ..
③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 故外户而不闭( ) ..
④行:大道之行( ) 复前行( )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3分)
①_____ _______ ②_______ 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5.“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试举例说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