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一:2014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 《绪言、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⒈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⒉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⒊了解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新课预习】绪言教材第1单元内容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

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 、的基础科学。

⒉我国劳动人民 会制造青铜器, 时会冶铁、炼钢。 ⒊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核心: 知识点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⑴火焰: 、 、 (温度最高)

⑵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

⑶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了 ,其中含有 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了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⑷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

复燃<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石蜡蒸气燃烧>

B.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⒈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

量高。 ⒉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

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含量高。

C.科学探究 ⑴学习特点(三关注)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a.形状 b.外

观 c.能量)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 ⑵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 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⑶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三方面): 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⑷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①“三不原则”: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把用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知识点4 走进化学实验室 (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扇闻>) ⒈初中化学常用仪器 ②节约原则: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⑴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取 ,固体以 。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③处理原则: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要 ,更不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能 ,应放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 ⑵测容器---量筒

块状固体(镊子) 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固体粉末状固体(药匙) 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点 。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精确到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

多量(倾倒) 要领:取液要细心,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管口,眼把量来盯毫升。

⑶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克。) 液体少量(胶头滴管) 要领:排气吸液,悬空滴加 【温馨提示】①先调整零点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 定量(量筒) 要领:量取液体要细心, 量筒桌上须放平, 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

视线、凹液面最低处, 读书准确须水平。 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④砝码用镊子

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

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⑷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要领: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温馨提示】①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③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给物体加热。④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温馨提示】

①液体的倾倒: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倒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吸取和滴加:a、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b、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要伸入容器内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

污染。

③液体的量取:俯视读数,则读数偏 ; 仰视读数,则读数偏 。

⑸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 位置; 手持试管夹的 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柄上。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距试管口约 处;

⑹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⑴药品的取用 ⒈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 中,液体药品放在 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⒉药品取用原则

⑵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装置装配的一般原则:先主后配、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先把导气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导管口有 冒出;松开手,一会形成一段 ,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就需重新安装 【思考】如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先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再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液面保持不下降, 证明气密性良好。

⑶托盘天平的使用(能精确到: g).

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要领:一放平稳再调零,二垫纸或放器皿,三称物并记录,四放砝码游(码)移零。

【温馨提示】①易潮解和有腐蚀性药品,如: ,应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③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

⑷酒精灯的使用: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

帽盖好灯。

加热物质用外焰, 烧杯烧瓶垫石棉(网),液体管瓶杯和皿,固体则用管皿等 ☻此处:管(试管)瓶(烧瓶)杯(烧杯)和皿(蒸发皿)

【温馨提示】①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

A B C D

中加热。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二、填空题(70分) 0

45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

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

⑸仪器的洗涤

①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 ,也不 ③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 溶液或 洗涤,再用水冲洗。

用仪器名称回答: ④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 溶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解,再用水冲洗。

⑤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是 ; .

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 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⑹意外事故的处理

是 ; ①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用 或 盖灭

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 ; ⑥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到的 ②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 溶

仪器 。 液。

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浓碱不慎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H3BO3)溶液。

【当堂检测】

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

一、选择题(30分)

置 .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食物腐败 B.工业上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

⑵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

C.酒精燃烧、盐酸挥发 D.白磷自燃、木炭吸附

心 . 2. 下列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⑶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猛 . 3.某同学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仰视读数为27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平视

读数为14mL,则倒出的液体量( )

⑷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

A.大于13mL B.小于13mL C.等于13mL D.无法确定

瓶 .

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6.5g白糖(1g以下的使用游码),称量完毕后发现砝码和

9..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白糖放反了,则小明称量的白糖实际是( )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A.6.5g B.6g C.5.5g D.0.5g

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

⑶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⑷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A.水的电解 B.水的浮力 C.水的分子结构 D.水的元素组成

【学后反思】 6.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二: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1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备课人: 马自慧 年级: 九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概念

2、巩固基本实验操作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复习重难点〗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实验是常见仪器的认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几种简

单的实验常用操作。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流程〗

〖知识回顾〗-------回顾旧知识,自己完成下面的知识网络 1;没有生成其他的物

质的变化叫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不经过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3、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 描

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4、药品的使用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方法 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 一倒二向三紧靠

固体(托盘天平) : 一调、二放三回零

液体(量筒) : 一平、二看、三读数

5 火焰: 温度最高 、 、温度最低

使用 一要:要用火柴点燃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三禁

禁止酒精灯对点

灭酒精灯三禁

注意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均匀加热,加热时火焰集中固定

在有药品的部位

液体:,试管口向上倾斜450,试

管 口严禁朝着自己和有人的地方

6、仪器的洗涤 方法:注水一半,振荡,用试管刷刷洗

当堂训练--------让知识掌握更牢固哦!

一、选择题。

1、根据你对化学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 ( )

①青铜器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活

字印刷 ⑤造纸 ⑥瓷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3、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 ( )

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

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 )

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蒸发皿

5、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 ( )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7、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8、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9、用量筒量取10mL水,采取仰视读数的方法,则实际取水为 ( )

A.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估计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 ( )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食盐结块、发面 B.煤与煤气在燃烧

C. 菜被炒焦发黑 D.瓷碗摔碎、切菜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二、填空题。

1、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研究物质

的 、 、 以及 规律的科学。

2、古时候,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它的发

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 ,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3、近代,是由 和 构成的, 的破裂和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

化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

合成新的 。

4、物质的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 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

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或火焰。(描述物质燃烧的

现象一般是:一光、二热、三生成)。试描述镁带的燃烧(或蜡烛的燃烧)现象:

① ,② ,

③ 。

5、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 mL,固体只要盖满。

6、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要 ,应该 。

7、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 。

8、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⑴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⑵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

用 ;⑶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⑷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

需要用 ;⑸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⑹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

直击中考----------让我们练练手吧!

1.(2分)(2012•红河州)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C.木炭在O2中燃烧 D.紫色石蕊溶液

1.(昆明20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瓷碗破碎

C.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D、湿衣服晾干

是( )

27.(6分)

(2012•红河州)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填写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

(2)粗盐提纯实验中用于搅拌、过滤和转移固体的仪器是 _________ (填序号).

(3)用于收集和贮存气体的仪器是 ______ ___ (填序号),若在该仪器中集满氧

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必须先加入少量的 _________ ,目的是防止高温生成的熔融物使仪器炸裂.

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课堂反思--------大家想想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三: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 《绪言、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案

编写者:童跃辉 教学班级1202 时间:3. 30

一.学习目标

⒈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⒉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⒊了解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二.导入新课:从本节课开始,我们 一起系统复习初中化学。

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8面完成下面习题。

1 。 化学研究的对象

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 、的基础科学。 ⒉我国劳动人民 会制造青铜器, 时会冶铁、炼钢。

⒊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核心:

2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⑴火焰: 、 、 (温度最高)

⑵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⑶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其中含有 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⑷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石蜡蒸气燃烧>

B.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⒈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

⒉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含量高。

C.科学探究

⑴学习特点(三关注)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a.形状 b.外观 c.能量)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

⑵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 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⑶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三方面): 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⑷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四.合作探究完成下列练习。

⒈初中化学常用仪器

⑴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⑵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 。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精确到 毫升。 ⑶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克。)

【温馨提示】①先调整零点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④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⑷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要领: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温馨提示】①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③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给物体加热。④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⑸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 位置; 手持试管夹的 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柄上。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距试管口约 处; ⑹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⑴药品的取用

⒈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 中,液体药品放在 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⒉药品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把用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如需嗅闻气体

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扇闻>)

②节约原则: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以 。

③处理原则: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要 ,更不能 ,应放 。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固体(镊子) 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固体粉末状固体(药匙) 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

多量(倾倒) 要领:取液要细心,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管口,眼把量来盯。

液体少量(胶头滴管) 要领:排气吸液,悬空滴加

定量(量筒) 要领:量取液体要细心, 量筒桌上须放平,

视线、凹液面最低处, 读书准确须水平。 【温馨提示】

①液体的倾倒: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倒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吸取和滴加:a、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b、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要伸入容器内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③液体的量取:俯视读数,则读数偏 ; 仰视读数,则读数偏 。

⑵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装置装配的一般原则:先主后配、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先把导气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导管口有 冒出;松开手,一会形成一段 ,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就需重新安装

【思考】如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先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再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液面保持不下降,

证明气密性良好。

⑶托盘天平的使用(能精确到: g).

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要领:一放平稳再调零,二垫纸或放器皿,三称物并记录,四放砝码游(码)移零。

【温馨提示】①易潮解和有腐蚀性药品,如: ,应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③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

⑷酒精灯的使用: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加热物质用外焰, 烧杯烧瓶垫石棉(网),液体管瓶杯和皿,固体则用管皿等

☻此处:管(试管)瓶(烧瓶)杯(烧杯)和皿(蒸发皿)

【温馨提示】①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②加热液

0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

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⑸仪器的洗涤

①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 ,也不 ③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 溶液或 洗涤,再用水冲洗。 ④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 溶解,再用水冲洗。 ⑤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

⑹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用 或 盖灭

一、选择题(30分)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食物腐败 B.工业上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盐酸挥发 D.白磷自燃、木炭吸附

2. 下列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3.某同学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仰视读数为27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平视读数为14mL,则倒出的液体量( )

A.大于13mL B.小于13mL C.等于13mL D.无法确定

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6.5g白糖(1g以下的使用游码),称量完毕后发现砝码和白糖放反了,则小明称量的白糖实际是( )

A.6.5g B.6g C.5.5g D.0.5g

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

A.水的电解 B.水的浮力 C.水的分子结构 D.水的元素组成

6.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70分)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

用仪器名称回答: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 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 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 ; 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 ; ⑥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到的仪器 。

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 ⑵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 ⑶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 ⑷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

9..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⑶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⑷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学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四:2014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 《绪言、走进化学世界》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⒈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⒉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⒊了解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⒋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新课预习】绪言教材第1单元内容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化学研究的对象

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 、的基础科学。 ⒉我国劳动人民 会制造青铜器, 时会冶铁、炼钢。

⒊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核心:

知识点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A.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⑴火焰: 、 、 (温度最高)

⑵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⑶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其中含有 元素;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⑷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石蜡蒸气燃烧>

B.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⒈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

⒉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 的含量比空气中含量高。

C.科学探究

⑴学习特点(三关注)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a.形状 b.外观 c.能量)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

⑵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 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⑶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三方面): 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⑷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知识点4 走进化学实验室

⒈初中化学常用仪器

⑴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⑵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 。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精确到 毫升。 ⑶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克。)

【温馨提示】①先调整零点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③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④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⑤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⑷加热器皿--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要领: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温馨提示】①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②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③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给物体加热。④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⑸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 位置; 手持试管夹的 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柄上。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距试管口约 处; ⑹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⑴药品的取用

⒈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 中,液体药品放在 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⒉药品取用原则

①“三不原则”: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把用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扇闻>)

②节约原则: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 ,固体以 。

③处理原则:剩余的药品不能 ,也不要 ,更不能 ,应放 。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固体(镊子) 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固体粉末状固体(药匙) 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

多量(倾倒) 要领:取液要细心,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管口,眼把量来盯。

液体少量(胶头滴管) 要领:排气吸液,悬空滴加

定量(量筒) 要领:量取液体要细心, 量筒桌上须放平,

视线、凹液面最低处, 读书准确须水平。 【温馨提示】

①液体的倾倒: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倒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吸取和滴加:a、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b、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要伸入容器内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③液体的量取:俯视读数,则读数偏 ; 仰视读数,则读数偏 。

⑵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装置装配的一般原则:先主后配、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②先把导气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导管口有 冒出;松开手,一会形成一段 ,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否则就需重新安装

【思考】如何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

先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再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液面保持不下降,

证明气密性良好。

⑶托盘天平的使用(能精确到: g).

称取一定质量的物质要领:一放平稳再调零,二垫纸或放器皿,三称物并记录,四放砝码游(码)移零。

【温馨提示】①易潮解和有腐蚀性药品,如: ,应放在玻璃器皿(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②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③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

⑷酒精灯的使用:点前检查芯、酒精,点燃禁止灯点灯,熄灭不可用嘴吹,保存灯帽盖好灯。 加热物质用外焰, 烧杯烧瓶垫石棉(网),液体管瓶杯和皿,固体则用管皿等

☻此处:管(试管)瓶(烧瓶)杯(烧杯)和皿(蒸发皿)

【温馨提示】①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②加热液

0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

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⑸仪器的洗涤

①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②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 ,也不 ③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 溶液或 洗涤,再用水冲洗。 ④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 溶解,再用水冲洗。 ⑤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

⑹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应用 或 盖灭

一、选择题(30分)

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食物腐败 B.工业上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

C.酒精燃烧、盐酸挥发 D.白磷自燃、木炭吸附

2. 下列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3.某同学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仰视读数为27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视线平视读数为14mL,则倒出的液体量( )

A.大于13mL B.小于13mL C.等于13mL D.无法确定

4. 小明用托盘天平称量6.5g白糖(1g以下的使用游码),称量完毕后发现砝码和白糖放反了,则小明称量的白糖实际是( )

A.6.5g B.6g C.5.5g D.0.5g

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

A.水的电解 B.水的浮力 C.水的分子结构 D.水的元素组成

6.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70分)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现有如下仪器:

用仪器名称回答: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 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 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 ; 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 ; ⑥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用到的仪器 。

8.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 ⑵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 ⑶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 ⑷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

9..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⑴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⑵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⑶有水生成的置换反应 ⑷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学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五:初三化学第一章复习教学案

初三化学第一章教学案(一)

学习过程:

重点梳理:

1、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以及。

2、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 反应。该变化现象

4、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 反应,该变化的现象 。

5、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 ,春秋战国时期会 ;

湿法冶金术发现 时期,在 已应用于生产,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光 B、分离空气法制氧气

C、金属生锈 D、海水晒盐

7、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味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成红色

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该物质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石灰石制生石灰

C、用一氧化碳冶炼生铁 D、用干冰人工降雨

9、在电视中,我们看到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客机撞击世留中心和五角大楼的画面,自称安全的美国,突然陷入了恐怖危机。研究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机撞击大楼,碎玻璃纷飞 B、飞机中汽油燃烧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 D、世贸中心大楼坍塌

10、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

(2)苯的化学性质有 。

(3)苯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重点梳理:

2、空气的污染、防治

污染源

空气的污染 : 、 、 消除污染源

防治措施 植树造林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 阅读课本,然后完成下列习题:

1、空气的成份接体积计算:,

,。

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两大类,其中排放到空气中有害气体主要有 、 、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和 。

3、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你可以证明空气中存在N2,水蒸气和CO2?

4、课本验证氧气含量的钟罩实验中(1)红磷要稍过量,这是因为

(2)能否用铁丝或石蜡代替白磷因 。

5、右图密闭容器中密封一段空气,

容器内活塞可以滑动,现向小烧杯中

加入热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1)

(2)

结论:

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天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

A、用天然气作燃料 B、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燃烧烟花爆竹

7、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为的污染可用碱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 。

8、当空气受污染时会产生酸雨,酸雨会腐蚀A、 大理石围栏 B、铁栅栏 C、柏油马路 D、铝合金材料

9、豆科植物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某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 )

A、氨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

10、由于森林地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A、 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11、现代人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指标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

A、 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D、劣质粘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毒物质

12、为防止大气污染,开展的“丽田蓝天”工程,你认为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 推广无染染能源,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的排放

C、 植树造林 D、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

课堂检测:

1、下列变化中,其中一个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菜刀生锈 B、高梁酿酒 C、湿衣服晾干 D、食物腐败

2、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

A、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

A、用石灰水保存鲜蛋 B、蒸馒头加入适量纯碱

D、 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D、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元素

4、下列描述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木炭的吸附性 B、酒精的挥发性

C、氢气的可燃性 D、蜡烛受热能熔化

5、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氢气的燃烧

6、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污染等。

A、大气和土壤 B、水和食品 C、噪声 D、以上全包括

7、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A、只有CO B、只有SO2 C、CO和CO2 D、SO2和CO

8、2003年,南京市政府坚决取缔正三轮摩托车(俗称“电麻木”),原因之一是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据有关专家介绍,每辆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尾气远远超过小汽车。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燃烧或不完全燃烧

产生的,含有CO2、CO、SO2、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由此,该同学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2C+O2点燃2CO(不完全燃烧)

C+O2点燃CO2(完全燃烧)

S+O2点燃SO2

(1)该同学的推测 (“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

初三化学第一章复习教学案(二)

学习过程:

重点梳理:

一、氧气

(一)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

色态味 ,固氧、液氧的颜色

2、化学性质:(二)制法

1、工业制法变化

2、实验室制法

(1)药品 或

(2)反应原理 、

(3)仪器装置

(4)收集方法: 因为氧气

(5)实验步骤

(6)检验方法

(7)验满方法(排空气法)

(8)注意事项

(三)用途

决定

性质 用途

反映

二、燃烧和缓慢氧化

涵义

燃烧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方法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自燃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习题

1、连线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a产生蓝紫色火焰

(2)硫在氧气中燃烧 b产生浓厚的白烟

(3)磷在氧气中燃烧 c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铁在氧气中燃烧 d发出白光

(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e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雾出现

2、细铁丝在氧气中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并点燃其目的是预先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其作用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铁在氧气中燃烧

4、铁在氧气中燃烧是的氧化反应,铁生锈是的 氧化反应。

5、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 (2)

6、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混入其它气体,在其中的可 燃物应选( )

A、木炭 B、红磷 C、硫 D、铁丝

7、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 )

A、立即加水 B、撒沙子 C、盖上锅盖 D、用湿抹布扑盖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自然、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9、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 气味,这时应该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打开所有的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的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习题:

1、氧气的工业制法是。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3、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用法,这是因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六: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

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走进化学世界

(第1课时)

编写:潘习良 审核:游桂英 班级:___________ 组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

2、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仪器的识记。

5、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重点、难点】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辨别及其应用。 2、仪器的识记 【高频考点】1.物质变化的区分; 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归纳物质的性质; 3.根据性质区分物质;

4.药品的取用,仪器的正确选用与组装。

【课前复习】

本章考点回顾:《中考化学新评价》P1 一、二、

【课内探究】

一、 自主整理(自己动手)

绘制知识网络图表,并对照课本以及复习目标查漏补缺 二、 合作交流

基础巩固《中考化学新评价》P2 [随堂演练]

第1,2题 综合应用《中考化学新评价》P2 [随堂演练] 第3题

三、 有效训练

基础巩固《中考化学新评价》P2-3相应内容

1、 [2009]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 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 C.我会生锈

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2、[2007南昌] 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电热器取暖 B.蜡烛照明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供热

3、[2006] 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D.生物的腐烂放出一氧化碳

4、[2005南昌] 人类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 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C.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 D.白炽灯泡通电放出的热量

【综合应用】《中考化学新评价》P3 [过关演练]13题

【链接中考

1.(2007年江西)小煜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用蜡烛制取炭黑 B.自制汽水

C.用简易净水器净水 D.鸡蛋壳加入食醋中

2、(2008年江西)“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 3、(2010年江西)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课后延伸】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课后作业】

预习《中考化学新评价》第一单元剩下内容

【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七:初三化学第一二单元复习导学案和教案

第一、 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宁日耀 审核人:盛昭荣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知识点,完成对一、二两个单元的再学习

2、通过练习实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学习过程: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研究物质的( )、( )、( )、( )。

A.物质是所有客观存在的物体和各种场的总称B.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C.物质都是看的见、摸的着的 D.物质是可被认知的

2、(2011•威海)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C.研制新药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2、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物质的世界观。

自然界有千千万万种物质,科学家不能一一来研究,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类。我们应该树立物质的分类观。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可将物质分为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物。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4.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自来水B.瀑布C.雪碧D.蒸馏水

5、已知“○”、“●”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图示物质中,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

型,其中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 )

A.B.C.D.

6、(2011•莱芜)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橡胶轮胎B.纯棉T恤C.涤纶衣物D.玻璃钢

物质的变化分为( )变化、( )变化和核反应。

其中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物质发生( )变化。

物理变化发生时常伴随着( )和( )的改变。

化学变化发生时常伴随着( )、( )、( )、( )、( )现象。

它们能否成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

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

从微观的视角看变化的本质: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物理变化的本质是( )

A.地热发电B.核反应发电C.火力发电D.风能发电

8.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B.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9、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酸B.海水晒盐C.铁锅生锈D.烟花燃放

化学变化不但能产生新物质,而且可以实现能量的转化。

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 )能、( )能,也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

能贮存在植物体内。 A.太阳能B.化学能C.动能D.电能

11、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的是( )

A.

水力发电 B.太阳能热水器

C.灯泡通电发光 D.发射航天飞机

5

气等物质是由( )构成的。

(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从科学预测分子原子的存在,到真实看到分子原子,科学研究是一

个大胆假设、实践验证的过程

B.分子间有间隔,固体中分子排列是有规律的

C.分子是由更小粒子构成的

D.分子是有外壳的实心球体,通常情况下静止不动

13、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①碘受热变成碘蒸气;②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在沸水中会恢复原状;③打气筒里的空气加压时体积明显减小,给水加压时,体积无明显变化;④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⑤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黑色包装袋中的橘子和香蕉。

1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

A、分子可分 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很小

15、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运动速度没有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16.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6、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汇总:

液体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用( )

天然水的净化过程分为( )、( )、( )、( )、( )。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

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 )

滤液浑浊的原因有( )、( )、( )

根据水中可溶性钙\镁离子量的多少,可以将天然水分为( )水和( )水。区别的方法是( )。

降低水的硬度在实验室里可以用( )法,在生活中可以用( )法

附有毒气体、色素等。

天然循环经历水的三态变化,其实质是水分子的( )和( )改变的结果。

发生( )变化来实现。

17、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用玻璃刀划玻璃 B.用火药爆破拆除楼房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活性炭做防毒面具里的有效成分

18、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

A.②③⑤⑥ B.①③⑥⑦ 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

20、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2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有氧化性 B.酒精有可燃性C.浓盐酸有挥发性 D浓硫酸有腐蚀性

22、塑化剂是塑料软化剂,被禁止添加在食品里。塑化剂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

性质的是( )

A.无色粘稠液体 B.熔点-50℃ C.有慢性毒性 D.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2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生铁制成铁锅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八:初中化学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备课人: 刘海军 审核人 刘海军 年级: 九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的有关知识

2、能区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概念

3、学会基本实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法指导〗

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流程〗

流程一 自学构建

〖知识网络〗 1;没有生成其他的物

质的变化叫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不经过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3、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 描

述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4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方法 固体: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 一倒二向三紧靠

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固体(托盘天平) : 一调、二放三回零

液体(量筒) : 一平、二看、三读数

5 火焰:

使用 一要:要用火柴点燃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三禁

禁止酒精灯对点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三禁

注意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对试管均匀加热,加热时火焰集中固定

在有药品的部位

液体: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试管

口严禁朝着自己和有人的地方

6、仪器的洗涤 方法:注水一半,振荡,用试管刷刷洗

洗净的标志:

平行训练

一、选择题。

1、根据你对化学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我国古代的发明和成就中属于运用化学工艺制造的是 ( )

①青铜器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活字印刷 ⑤造纸 ⑥瓷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2、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3、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以下三种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差别的是 ( )

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

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

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 ( )

A.量筒 B.试管 C.烧杯 D.蒸发皿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集气瓶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5、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有 ( ) 6、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7、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8、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9、用量筒量取10mL水,采取仰视读数的方法,则实际取水为 ( )

A.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估计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 ( )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手

11、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食盐结块、发面 B.煤与煤气在燃烧

C. 菜被炒焦发黑 D.瓷碗摔碎、切菜

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13、下列图标是化学实验室部分药品标签上的是 ( )

A. B. C. D.

14、学习化学知识的途径有 ( )

①听老师讲解②动手实验③小组讨论④上网在线学习⑤查阅资料

A.① B.①②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5、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并 ( )

A. 小组讨论 B.仔细观察 C.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 D.如实记录

二、填空题。

1、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研究物质

的 、 、 以及 规律的科学。

2、古时候,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 ,它的发

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 ,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3、近代,是由 和 构成的, 的破裂和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

化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

合成新的 。

4、物质的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①放出大量的热 ②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

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③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或火焰。(描述物质燃烧的

现象一般是:一光、二热、三生成)。试描述镁带的燃烧(或蜡烛的燃烧)现象:

① ,② ,

③ 。

5、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要做到“三不”,不

能 ,不要 ,特别注意不

得 。

6、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最少量,即液体用 mL,固体只要盖满。

7、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

要 ,应该 。

8、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

9、在酒精灯火焰的三个部分中,温度最高,温度较低, 温度最低,所以给仪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火焰的 焰。如果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

水,应在加热前 ,否则加热时会出现 。

10、试管洗干净的标志是。

11、如下图所示,把下列实验所用的仪器的标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⑪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需要用 ;⑫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

用 ;⑬蒸发溶液时,需要用 ;⑭溶解溶质或是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

需要用 ;⑮量取液体时。需要用 ;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

12、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

⑪空气中含有水 。

⑫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

⑬酒精燃烧的产物中既含有二氧化碳又含有水

直击中考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 B.西瓜榨汁 C.食物腐烂 D.灯丝熔断

2.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3.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镁粉用作照明弹 B.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

4.下列实验操作中存在有不合理操作的是

①倾倒液体 ②给液体加热 ③ 检查装置气密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5.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A B C D E F G H I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7. 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

(2)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

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

课题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第 1 课时 )

备课人 审核人 年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3、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

〖学法指导〗

1、自学构建: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知识网络。

2、平行训练:学生自主完成基础训练,具备一定的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拨释疑:教师出示答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点拨释疑。

4、直击中考:完成中考中档以上的题,自主完成或讨论完成。

5、交流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学习流程〗

流程一 自学构建

〖知识网络〗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曾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 气

发现史 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 和 组成的结论 较固定的成分 氮气占

性质 氧气占

空气 稀有气体占用途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0.03%

污染有害气体: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等

烟尘

防治----合理利用现有燃料,开发新能源等

混合物

物质分类纯净物

流程二 平行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 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情况可能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九:九年级化学复习导学案(全一册)

导学 化学用语

一、基本用语 (一)元素符号

1、1~20号元素(按顺序)的名称及符号:

氢 H 氦He 锂Li 铍 Be 硼 B 碳 C 氮 N 氧 O 氟 F 氖Ne

钠 Na 镁 Mg 铝 Al 硅 Si 磷 P 硫 S 氯 Cl 氩Ar 钾 K 钙 Ca 【注意】:元素符号必须是大写字母,如果有两个字母的,则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K 钙Ca 钠Na 镁Mg 铝Al, 锌Zn 铁Fe 锡Sn 铅Pb 氢H,铜Cu 汞Hg 银Ag 铂Pt 金Au,. 3、其它重要元素:钡 Ba 锰 Mn 碘 I 。 (一)化合价部分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

钾钠氢银正一价 K Na Ag

2

2

①“原子团”一般是两种原子按一定方式形成的一个特定的组合(原子集团),又叫“根”它是构成化合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常见的这十种原子团里有8种是酸根,形成为XO4或XO3,一般来说X是某元素就代表是某酸根,如“PO4”叫磷酸根,“NO3”是特例,叫硝酸根。难点是记熟酸根中氧的脚码是3或4。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一)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11

2

钙镁钡锌正二价 Ca Mg Ba Zn 通常氧硫负二价 O S

铜、汞二,铁二、三 Cu Hg Fe Fe 氟、氯负一铝为三 F Cl Al (二)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磷酸根PO4 铵根NH4 硫酸根SO4 亚硫酸根SO3 碳酸根CO3 锰酸根

3

1

2

2

2

22

2

3

113

(二)根据名称书写化学式

常见的化合物有四种读法,不论是哪一种读法,从化合价角度看,都只有正价和负价两部分,只要找出这两部分,按上述方法,就能写出化学式,具体如下:

1、“某化某”,即“某”和“某”两部分

2

222

例:氧化钠,即“氧”和“钠”,

2

MnO4

Na O Na2O

1

12

氢氧根OH硝酸根NO3 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 MnO4

1111

氯化亚铁,即“氯”和“亚铁” Fe Cl FeC2l (某元素有多价态时,为了区分使用低价态要加“亚”字,如:Fe Fe,当使用Fe)

2

3

2

- 1 -

(3)硫酸铜 碳酸镁 磷酸铵

高锰酸钾 氯酸钙 硝酸银 氯酸钾

锰酸钾 亚硫酸钠 硫酸铝 硝酸汞 亚硫酸铵 硫酸锌 硝酸铜 硫酸钡

(5

3、过关检测(要求:在掌握已学知识情况下用考试的要求来完成) 第一组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化钾 氧化亚铁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硫酸铜 氯化铁 碳酸镁 磷酸铵

氯酸 高锰酸钾 氯酸钙 硝酸银 氯酸钾 锰酸钾 亚硫酸钠 硫酸铝

氟化铜 碳酸 氯化锌 硝酸汞 第二组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作业: 氯化钾 锰酸 亚硫酸铵 硫酸铝 1、熟记并书写第1页上化学基本用语 氟化铵 磷酸 氯化铝 硝酸铜 硫化铝 硫化亚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镁 硫酸钡 氯化氢 碳酸铵 磷酸钙

- 2 -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阅读:课本第1页到第2页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化学是学习什么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什么是化学?

一、化学:是研究 、 、 以及 的科学。 1、化学就是研究 ,不仅要研究自然界 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 。 2、在我国四大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 阅读:课本第2页到本课结束。思考并填写下列问题: 二、化学的发展:

1、近代化学的基础是因为 和 提出了

和 。在这个理论中认为:物质都是由 和 构成的, 和 是化学变化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 2、物质是由 组成的。

3、我们现在正研究使用 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思考: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2、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完成实验1-1、1-2、1-3、1-4,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加热,将一冷的玻璃片放在管口观察现象。 实验1-2:把蓝色胆矾固体放在研钵中研碎,观察现象。 实验1-3:将少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1-4:将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将气体引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分析:实验1、2与3、4在变化前后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对应的例子吗?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

常见的化学性质: 2、物理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

实验1-5: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放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中,观察燃烧情况的变化。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阅读:课本11页。了解到第一个使用定量分析实验的科学家是 。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3 -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生成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①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 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②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 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③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三、 气体的收集方法:

(1)排水法:用于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有气泡逸出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注:收集较纯的气体应采用排水法,收集干燥气体使用排气法;气体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应采用排水法;若气体有毒有害于环境时尽可能选用排水法,气体与空气中物质(例如氧气)反应时只能选用排水法。 四.探究实验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以及可燃性和其它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包括形态、外观、能量、爆炸等;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现象,应学会观察:a.反应前物质的形态、外观,b.反应中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及其有关现象,c.观察生成物的形态、外观、气味等。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②粉末状:用药匙 (或纸槽)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倒着放,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倾倒法和滴加法;倾倒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容器口,慢慢倾倒;滴加法:使用滴管,先排气后

- 4 -

吸液,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腐蚀橡胶头)。在容器口正上方逐滴滴加,用过后余下药品挤到废液缺中,在用水清洗。(其中滴瓶中的滴管不需将剩余试液挤出也不能用水清洗。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使用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取一定量液体时,应先倾倒液体接近需要体积时,改用滴管滴加,在实际使用中,俯视的读数大于实际体积,而仰视的读数小于实际体积。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④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⑤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试管与桌面成约45度角;④加热前预热;⑤试管应放在外焰上;⑥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受热均匀后再用外焰对准放药品部位固定加热。

3.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1)连接装置时遵循左大右小的原则。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后,先将导管口的一端浸在水中,再将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逸出,则气密性良好。(问题:若手温与试管温差不大怎么办?其它装置的气密性怎么检查?) 4.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内);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水均匀附着,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

5.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称量时:M物=M码+M游码 若不小心做成了:右物左码,称量时:M物=M码-M游码;实际使用中只需考虑左边的质量等于右边加上游码的示数就行。

- 5 -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篇十:2015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绪言与第一单元导学案汇编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与范畴,说出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2.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体会化学科学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 化学的研究对象;2、化学的作用;3、化学发展史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 讨论交流:提到“化学”,同学们能联想到什么? 二、自主学习 1、化学的作用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1)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要研究 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

(2)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①利用化学生产 ,以增加粮食的产量;

②利用化学合成 ,抑制 ,保障人体健康; ③利用化学开发 和 ,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④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和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3)学习化学以后,我们不但能知道物质的 和 ,还会进而知道它们的内

部 、 以及 ,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来制造 ,以及人类 化学、 化学和 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2、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 、 与 的科学。 (1)性质

【问题1】:你能用哪些方法鉴别铜片和铝片,酒精和水。 讨论交流:

小结:性质是区别不同物质的依据。 (2)组成

【问题2】:你想到过你所熟悉的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吗?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2-3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讨论交流:

小结:物质由元素组成。 (3)结构

【问题3】:蔗糖、木材、酒精等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是相同的,可物质性质差异很大,你知道 其中的原因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微观结构图 讨论交流:

小结: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4)变化规律 【问题4】:铁会生锈,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吗?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呢?怎样防止铁生锈?

讨论交流:

小结: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规律。 3、化学发展简史 (1)古代化学

①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②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 、 、 、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化学

① 和 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 并编制出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现代化学

①探索利用 技术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能源、材料、医药、信息、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的方向发展。 三、例题分析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 )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会制造劳动工具 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3、课本P4页中,鸟与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请你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或性能是( )

A.绝热 B.透气隔水 C.导电 D.透水透气

4、化学以自然界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指出下列研究涉及食盐的哪个方面。 (1)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它的味道: 。(2)食盐的外形为什么是立方体? 。 (3)食盐中有哪些元素? 。(4)给食盐水通电得到的新物质是什么? 。 四、课堂练习

1、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的是( ) 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 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 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 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 2、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3、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利用和发现 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4、下列生产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①发明指南针 ②造纸技术 ③烧制陶瓷 ④火药的发明 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5、用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2、结合生活经验判断以下各组物质是否属于同一种物质?

(1)冰和水 (2)铜片和铜丝 (3)铁与铁锈 (4)大米与霉变的大米 3、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4、观察实验的一般方法:

—— ——

二、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 、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 钉子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三、自主学习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1-1 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变化。 特征:没有生成 ,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举例:

思考: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变化,又叫 。 特征:有 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伴随着 的变化。 强调: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是根本依据。 举例: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1、实验步骤:

(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

①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物理变化?

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2、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1、下列常见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 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铁生锈;铁被腐蚀

3、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他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

A.铁生锈 B.水结冰 C.煤燃烧 D.脂肪酸腐败 4、下列能量形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照明 B.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电热器供暖

5、为什么一个苹果被分成许多小块,甚至榨成果汁仍然能吃,而腐烂后却不能再吃?

五、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激凌融化 B.食物腐烂 C.玻璃打碎 D.海水晒盐 2、能用于判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生成新物质 B. 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3、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4、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矿石粉碎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5、制造下列用品所需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铁器 C.陶瓷 D.青铜器 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 .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二课时 物质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理解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1、 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 2、 能准确区分物质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 2、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瓷碗破碎 C.木柴燃烧 D.酒精挥发 3、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你知道水能发生哪些变化,体现了水具有的哪些性质?

二、导入新课

世界万物都处于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斗转星移、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生老病死…各种物质之间存在许多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物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三、自主学习 1、化学性质

物质在的性质,如 2、物理性质

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 、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讨论交流: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表1-1 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大气压强为101kpa)

(3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发生变化时的内在因素,往往用下列字:能、会、可以、易、 难等;而变化是一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往往用在、已经、了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