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一: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减法 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 6和7的加减法 课后反思
王兰芬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在教学设计时以复习旧知为铺垫引入新课,复习时用开火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图意,为学生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 本节课存在以下不足:
1. 对于5+1的同一副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教师应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一幅图能够列出两个式子。其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图两式的由来。
2.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3. 对于本节课的计算,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会的,老师应选择“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算的?”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过程,从而导入借助6和7的组成计算加减法,否则学生容易停留自己已经会了计算结果上,而不去思考计算方法和过程,在学生表述他用实物来算的时
候,应及时引导升华为: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 针对以上不足,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将让学生多说不同的自己的做题方法,让学生多掌握几种方法或者是自己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二: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课进行认真的设计。回顾课堂,几个小点还是有点值得回味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为了学生能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安排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组长按老师的要求摆好小棒。(把小棒按照5根和1根分成两堆)在学生根据小棒图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要求全组小朋友按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算式。反馈中板演:1+5=6 5+1=6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小棒图会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感知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二、再次操作,形成概念,渗透加法定律。
教师在黑板上摆圆片,学生根据图快速的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再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摆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了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得出两道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的情况后,形成算式:1+5 = 5+1你认为在这两个算式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齐读算式。那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找几个吗?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对一个算式。从而达到清晰建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1.对于加减法的关系的渗透上,明显存在时间不够。我想是课堂上学生的组织还是花去了一定量的时间。如何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始至终有兴趣的学习,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去思考和践行的。
2.在学生作业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学了数的组成后,计算时还是喜欢从幼儿园就学会的掰手指进行计算。看来,在大人眼里看似简单的10以内计算,老师在课堂上还是应该花比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而且教师也应该及时引导升华为用数的分解来计算。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三:一年级上册《67的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 7的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坝下中心 林丽娟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6,4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卡片 智慧星 贴画(板书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 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美丽的秋姑娘也给咱们每个小组送来了一份礼物呢?(出示水果图形算式卡片,算式的数分别和小组数相符)大家能根据算式猜一猜,这些礼物各属于哪个
小组吗?
2、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都用到了哪些知识呢?(生齐:6和7的加减法)
师: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好,现在咱们还是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吧!(出示插图,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复习6和7的加减法运算,为后面的学习应用做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把看到的内容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继续观察图画,把你看到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组长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在相互交流中,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做到知识共享,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然美、家乡美,进而激发起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各小组代表分别说出本组的疑难问题。对这些问题,先由学生解决,教师做适当补充讲解。
4、教学大括号和问号:
①师: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没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吗?
②找几名同学结合图画内容试着说说看。
③师解释并验证学生的猜想: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
要求的问题。接着出示几种开口方向不同的大括号,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猜想,尝试解决问题,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5、看图完成算式: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幅插图
秋天到了,兔子们来到美丽的田野采蘑菇。画面上左边有几只兔子?(生:4只)右边有几只?(生:2只)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画面上一共有几位同学呢?
学生独立完成图画下面的算式。然后指名回答,师板书:4+2=6 师问:根据这幅图画,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深挖教材,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倡算式多样化。】
6、教学减法的应用
(1)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幅图画
(2) (2)引导学生把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
自己去表述图意,如有困难,可小组内交流。
指名叙述图意:荷叶上一共有7只青蛙,有2只跳走了,还剩几只?
生完成算式,师板书:7-2=5
师问:7、2、5,在图上各指什么?生思考并回答。
(3) 小结,指导看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体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 教材第47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通过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在教学设计时以以美丽的秋天的情境引入,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学习6和7的加减法。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说图的意思,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
2.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
3、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四: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
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本课设计了参观植物园的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和计算方法放在重难点。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在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这样既能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复习数的组成,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6和7的加减法的学习。教学时,我还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说一说,用手比一比的环节中引导学生,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我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和问号、大括线的含义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在教学本课后,我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有时语言不够简练,提问时不够贴近儿童的语言,针对课堂上临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处理的不够巧妙,有时随意性的语言不应出
现,课堂结构密度不是十分紧凑,针对个别同学的问题没有做到巧妙、妥善的处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多学习,诚心请教,改正不足,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自己的教师基本功练习,希望自己能够不断进步。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五: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品)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在教学6.7加减法时,我首先复习导入,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利把学生很快引入课堂学习中来。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1.认真观察图画,形成概念,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观察情景图说出算式,通过两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学生初步感知了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结合情境图独立地解决得数是7的加法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让学生思考,看着小丑卖气球的情景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并让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
2.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想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还有哪些?用手中的圆形图片摆一摆直观图,然后再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把6 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出现了看一幅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有趣的帮小动物捉蝴蝶,送小动物回家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加深学生对6.7加减法的意义的理解。这样安排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六: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组 张晓惠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对于5+1和1+5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说图的意思,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
因此,本节课我省去了十分繁琐的课件制作,仍旧采用了教材的情境图进行教学,让学生摆好图后,前后两个学生在不同的方向观察,自然地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突破一图两式这一重点。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对于本节课的计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会的,那么老师就应该选择“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过程,从而导入借助6和7 的组成计算加减法,否则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自己已经会了计算结果上,而不去考虑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表述他用实物来算的时候,应及时引导升华为,因为1 和5组成6,所以1+5=6。
在最后的练习中,可以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出现了四道看图列式。由于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列式计算。这样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学习选择机会,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七:《6和7的加减法》反思
《6和7的加减法》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在教学设计时以蓝猫带领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的情境引入,在攀登智慧塔的一关关的闯关练习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说图的意思,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1、对于5+1和1+5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3、对于本节课的计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会的,那么老师就应该选择“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过程,从而导入借助6和7的组成计算加减法,否则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自己已经会了计算结果上,而不去考虑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表述他用实物来算的时候,应及时引导升华为,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八:6、7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得数是6、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6、7的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5以内加法和减法编数学故事。
二、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学习新知。
1、
2、
3、 看信息窗,提问题,有多少只猴子? 学生回答4+2 怎样计算呢?
学生摆小棒探究
左面4根小棒,右面2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所以4+2=6 师:用你的六根小棒在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5+1=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 :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5+1=6
生2::1 +5=6 怎么想的,当小老师发指令摆小棒 :左面1根小棒,右面5根小棒,往中间凑合在一起一共6根,1+5=6
你们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定律,加法交换律
生3:2+4=6
生4:3+3=6
4、 猜数游戏 教师在黑板上放上磁贴,手捂着,告诉学生藏着6个珠子,露出一个,学生猜手底下藏着几个?用算式怎样表达6-1,怎样计算呢?学生用小棒探究,先数6根小棒,拿出一根,还剩?6-1=5,
小组内依次练习:6-2 6-3 6-4 6-5 6-6
5、练习
6、解决信息窗第二个问题
左边有5个同学,右边有2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学生摆小棒探究5+2=7
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2+5=7 3+4=7 4+3=7 1+6=7 6+1=7
7、编数学故事
找七个学生到台前,先请一个离开,孩子们编数学故事,练习7-1,7-2 7-3 7-4 7-5 7-6 7-7
四、巩固 练习:
1、摘苹果,练习6、7的加减法
2、看图列算式
3、看图列式,重点理解大括号的意思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6、7的加减法。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和7的加减法
5+1=6 1+5=6 4+2=6 2+4=6
7-1=6 7-6=1 6-2=4 6-4=2
教学反思:
优点:教材进行了整合,开始训练小组合作意识,借助小棒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师有照顾到全体的意识,回答过问题的举左手,没有回答过的举右手,也以此来锻炼左右,抓住学生的生成资源,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
缺点:内容有点多,没有讲完,1+5=6 5+1=6 渗透加法交换律有些过早,此处只要让孩子发现规律就可以;用小棒的要求要在明确规定,不用时统一放好,避免有学生不听讲玩小棒。找数学信息,要用数字表述。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九:6和7的加减法反思
6和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下一步学习8的和9的加减法打基础的。根据《标准》理念,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借助教材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精心设计,使学生理解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
我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小动物活动场面。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认真观察图画,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把小鸭子分成两组来观察,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鸭子?通过两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学生初步感知了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然后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结合情境图独立地解决得数是7的加法问题,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让学生思考,看7辆汽车分成两组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并让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
2.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想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还有哪些?先看课件演示,再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讲述第一个一图两式的问题时,我没能很好的讲解,没能正确的引导,致使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7的加法的时候没有积极地响应。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本节课学生对加法的理解比较透彻。但对减法的理解,还有个别学生分不清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原因是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理解减法的时间较少,对减法部分还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说一图两式的列式根据,对加法意义的理解时间应该相应减少。
3、在整堂课中基本都在用多媒体,没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动手能力,若能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通过直观感知来理解算理,学会算法,那样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年级6 7的加减法反思篇十: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下一篇: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