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一:2013-2014学年九年级新人教版物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内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 ;② 。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 间扩散速度 最快, 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越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10
0(r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 ,合力为 ,对外 ;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 ,但 增大得更快,斥力 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 ,但 减小得更快,引力 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 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内能 1、内能:定义: ,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 (符号是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内能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 。 ③材料 ④存在状态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能转化为 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将 能转化为 能)。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热量,温度 , ;低温物体 热量,温度 ,内能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 。 的。 比热容 1、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 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c×103
水=4.2J/(kg·℃),物理意义为: 、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 。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吸收热量多,比热容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 。;t0 2、热量的计算公式: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 、 和 这三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热机 (1)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 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
冲程。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上述四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 周,活塞上下往复 次,做功 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 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是依靠 来完成的。压缩冲程将 能转化为 能。做功冲程是由 能转化为 能。 4、热值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 表示。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 、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 。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 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 ①Q= ②Q=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它表示: 。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
,它表示: 。
第三节:热机效率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η=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 。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能、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 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 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 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 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被 摩擦过的 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带电体既能吸引 ,又能吸引 。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 。电荷的单位是 (符号 )。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验电器的原理: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宇宙是由 组成的,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是由 组成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 电,电子带 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质子带 电,中子 。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 电子,而带 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 电子,而带等量的 电。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1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 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5、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 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 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 极流向 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 极流向 极。
(3)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 能转化为 能;发电机发电时, 能转化为 能。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 ②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的情况也属于短路(此时电流将直接通过导线而不会通过用电器,用电器不会工作)。 5、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1、 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① ;② ; 2、 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① ;② ;
第四节 电流的强弱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电流的单位为 ,简称 ,符号 。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 (符号 )和 (符号 ),1A= mA 1mA= μA 1A= μA 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 1、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A,其内阻很,电流表相当于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 联。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 ”接线柱流出来。 否则电流表的指针会 偏转。 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 。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选用 量程进行 。若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流表烧坏。在试触过程中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0.6A),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
④ (允许或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否则将烧坏电流表。
第五节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 。并联电路中 。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一节 电压
1、 电压: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 ,单位为 (简称 ,符号 )。比伏特大的有 (符号 ),比伏特小的有 (符号 ),1 kV= V,1 V=mV,1 kV= mV 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 。 2、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符号为○V,其内阻很,接入电路上相
当于 。
3、 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电压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联。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进电压表,从“ ”接线柱流出来。否则电压表的指针会 偏转。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 。若不能预先估计待测电压的大小时,应选用 量程进行 。若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压表烧坏。若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如果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3V),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小量程档。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 (可以或不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此时测得的是 的电压值。
常见的电压:家庭电路电压—— V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V 每节铅蓄电池电压—— V 3、电池组电压特点:①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 ;②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 。 第二节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 。 并联电路 。
第三节 电阻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 ,单位是 ,简称为 ,符号是 ,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 (符号 )和 (符号 )。1MΩ= kΩ,1 kΩ= Ω,1MΩ= Ω
常见导体的电阻率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银、铜、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等。 在电子技术中,要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也叫做定值电阻,简称电阻,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还与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 。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例如 )
第四节 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和 ,有时还起到 的作用。
铭牌:例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A”的字样,表明该滑动变阻器的 。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①接线时必须遵循“ ”的原则。②如果选择“全上”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接近于
将 ,相当于接入 。④当所选择的下方接线柱(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在哪一边,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就在哪一边。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2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 内容: 。 公式: I =
根据转盘转数计算电能或根据电能计算转盘转数时,可以列比例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 、 。 【实验电路】
路,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还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求Q时只能用Q=I2Rt。
【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 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 ;
利用电热的例子: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热孵化器等。
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
防止电热的例子:电视机外壳的散热窗;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电动机外壳的散热片等。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一节 电能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一节:家庭电路:
1、电功: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符号是 主单位: 。电功的常用单
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开关、电灯、插座、
位是 (符号 ),俗称 。1kW·h= J。 公式:
导线等组成。 家庭电路中各部分电路及作用:1、进户线:进户线有两条,一条是端
1、 电能表:测量电功的仪表是电能表(也叫电度表)。下图是一种电能表的表盘。
线,也叫火线,一条是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 V。火线与地面间的电压为
表盘上的数字表示已经消耗的电能,单位是 ,计数器的最后一位
V。正常情况下,零线之间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 2、电能表:电能表安装在家
是 ,即1234.5 kW·h。用电能表月底的读数减去月初的读数,就表示这
庭电路的 (干或支)路上,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闸刀开关:
个月所消耗的电能。 “220 V”表示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压是220V,应该在
闸刀开关安装在家庭电路的 (干或支)路上,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220V的电路中使用。 “10(20 A)”表示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A,
4、保险丝: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
额定最大电流为 A。 “50 Hz”表示这个电能表在50 Hz的交流电中使用;
保险丝规格:保险丝越粗,额定电流越 。
“600 revs/kW·h”表示 。
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连接:保险丝应 联
3
消耗电耗1kWh
电表转数600revs/kWh 第二节 电功率 电功率:定义:电流在1秒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 。 符号: 单位: (简称 符号 ),常用单位为 (符号 ),1kW= W 电功率的定义式:P= 第一种单位:P——电功率——瓦特(W);W——电功——焦耳(J);t——通电时间——秒(s)。 第二种单位:P——电功率—千瓦(kW);W—电功—千瓦时(kW·h);t—通电时间—小时(h)。 电功率的计算式:① ② ③
3、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额定电流: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三种情况:①U实<U额 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发暗,灯丝发红);②U实>U额 P实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烧坏。(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极亮、刺眼、发白或迅速烧断灯丝);③U实=U额 P实 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电灯泡上的“PZ220 25”表示额定电压是 V,额定功率是 W。 灯泡的亮度是由 决定的,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无关。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灯丝越粗,功率越 。将这两个灯泡串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 ;将这两个灯泡并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 。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电流表、 。 【实验电路图
【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 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 ; 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 第四节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 能转化为 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 焦耳定律: 。
定义式:Q= 有关焦耳定律的注意事项: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流做功消耗的电
U2
能全部转化为内能(Q=W),这时以下公式均成立Q=Uit Q= t Q=Pt;对于非纯电阻电
R
在家庭电路的 (干或支)路上,且一般只接在 (火或零)线上。
注意事项: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标准的保险丝。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5、插座 种类:常见的插座有二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 安装: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 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
6、用电器(电灯)和开关: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联的。开关和用电器必须 联在 (火或零)线中。与灯泡的灯座螺丝口相接的必须是 线。 7、测电笔:用试电笔可以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手必须接触用试电笔测火线时氖管 (会或不会)发光;测零线时 (会或不会)发光。 8、家庭电路中触电的原因:一是单线触电),二是双线触电。 9、触电急救常识:发现有人触电, (能或不能)直接去拉触电人,应首先 电源或用绝缘棒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发生火灾时,要首先 电源, (能或不能)带电泼水救火。为了安全用电,要做到不 低压带电体,不 高压带电体。 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① ; ② 。这两个原因都可以使保险丝熔断。此外,如果保险丝太 (额定电流过小),也容易烧断保险丝。
第三节 安全用电
I
U
电压越高越危险:由欧姆定律
R可知,人体的电阻R一定,加在人体身上的电压越大,通
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电流大到一定程度,人就会发生危险。所以电压越高越危险。 高压触电的两种方式: 、 。安全用电的原则:不 低压(小于1000V)带电体,不 高压(大于1000V)带电体。
4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二: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初 三 物 理 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初三第一学期考点归纳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一、功
1、做功的条件:①;② 2、功的计算公式,单位是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二、功率
1、物理含义:表示做功的
2、公式: (变形公式:求功、求所用时间) 3、单位
W→→( )→→( )
t→→( s )→→( h ) P→→( )→→( )
WFSS
4、P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力F也小,v可以大,FFV根据P=Fv可知:
ttt
即汽车可以跑得快些。当路面阻力较大,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换低速挡的道理。 四:动能和势能
1、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的大小跟和有关; 2、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跟有关; 3、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跟有关;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和势能统称为,国际单位是焦
2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则机械能守恒。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则机械能总量要减少,转化为内能。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提纲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硬棒”不一定是棒,泛指
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任意形状。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2.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
A.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B.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二、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 。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
不计轮轴间摩擦F=G。
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 。 ④理想的动滑轮
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G/2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G物+G动)/2,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确定绳子股数的方法:先确定哪个是动滑轮,哪个是定滑轮。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
一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只数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④滑轮组的省力判断:F= 、S=
⑤组装滑轮组方法:最省力的方式:绳子从 滑轮开始绕
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方式:绳子从 滑轮开始绕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W有):为达工作目的必须用手做的功,直接用手做的功; 2、额外功(W额):为达工作目的,虽非我们目的所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即外力F做的功;
W总FS W总=W有+W额 W=Pt
4、机械效率:
W有W总
(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单位,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2)机械效率的高低跟是否省力无关。设法减少额外功,如减少机械自身的重力、减少机械间的摩擦等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另外,在额外功一定时,增大有用功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如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提起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无关) 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S=nh
(1):竖直方向:η(2):水平方向:
W有W总
fS1
FS2
6
W有W总
Gh FS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 电荷
1.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 两种电荷:
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 棒所带的电荷。(丝绸带 电荷) 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 棒所带的电荷。(毛皮带 电荷)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4. 验电器的作用,利用原理工作。 5.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二、 电流
1.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方向的规定:把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极到 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3. 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②电路要 4. 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1A= mA 1mA=
5. 测量:
(1) 仪器:电流表,符号 (2) 方法:
(一) 读数时应做的“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
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 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
导线。
三、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 绝缘体: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 3. 体也可以变为导体。
四、 电路
1. 组成:
1)电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2) 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输送电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三: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 初中全册
目录
第一章 声现象 .................................................................... 1
第二章 光现象 .................................................................... 3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 7
第四章 物态变化 ................................................................. 11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 15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 19
第七章 欧姆定律 ................................................................. 22
第八章 电功率 ................................................................... 25
第九章 电与磁 ................................................................... 30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 34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 35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 41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 45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 50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 ............................................................. 54
第十六章 热和能 ................................................................. 58
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
重要的物理常数 ................................................................... 63
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 63
物理量及其单位 ................................................................... 64
物理公式 ......................................................................... 65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 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 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 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 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
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 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 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
难再听到声音。
4.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
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
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3.
4.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臵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2. 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3.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0~40 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 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
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4.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5. 控制噪声的办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防止噪声产生——城市内禁鸣喇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播——马路两侧的隔声板、植树造林、夹层为真空的双层玻璃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耳罩
6. 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五节 声的利用
1. 声能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
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臵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
处的地形图)
“B超”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超声波探测仪
2. 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3. 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回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雪地感觉较宁静(电影院的墙壁使用较粗糙的材料)的原因:蓬松多孔的结构能吸收声音,声
音经过多次反射,能量减小。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图2-1
1. 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其光路图见图2-1)、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
障目。
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 显示光路的方法:
① 让光线通过烟雾。
② 让光线通过加牛奶的水。
③ 让光线沿着某一物体的表面射出。
6. 光速:
8m/s=3〓105km/s。
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小。
7. 光年: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第二节 光的反射
1. 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 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四:最新人教版初三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班级 姓名 学号
初三物理期末总复习实用材料汇编(一)
————机械能、内能和热机知识点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10、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 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 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14、 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 1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2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3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 4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r> 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
力表现为引力.
6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r<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16、 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17、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18、 温度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 运动的(速度)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9、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0、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会减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 21、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利用内能的两种方法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能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注意: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如把一物体举高是做的功使机械能增加)
22、 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将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当物体间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将停止,在无热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既Q放=Q吸,在有热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被损耗,所以Q放=Q吸+Q损
23、 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大,也可能不变,因为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一定都增加为物体的内能,还可能增加为物体其它形式的能:如把物体举高,对物体所做的功增加为物体的机械能,而不是增加为内能.故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1.做功一定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做功只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24、 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改变:物体吸热后内能会增大,物体放热后内能会减小. 25、 温度与内能
:1对一个固定的物体来讲,温度越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不同物体的内能不能仅仅由温度的高低来决定它的大小
3当物体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如:1对0℃的冰加热时,其温度在冰未熔化之前保持不变,但它的内能在增大(因为冰吸收的热量没有增加为分子动能,而是增加为分子势能)2当0℃的水结冰时,对外放出热量,水的内能减小,但其温度且保持不变4内能改变时,物体的内能可能改变,可能不变(如上1,2) 26、 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大,用水做取暧剂和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其它液体的大。
28、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
不变。
常见能的转化有:电热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通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通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燃料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植物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摩擦生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气体膨胀做功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9、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J/Kg 计算公式为Q放=mq 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选择Kg , q表示热值。燃料的热值是由燃料本身决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因素无关。 30、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
31、重要实验:给封闭在试管内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水蒸气将木塞冲开,酒精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蒸气将木塞冲开,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2、内燃机工作时有两个冲程有能的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内能增大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同理内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水结冰)。
34、热传递时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切记: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两物体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具有不同的温度,两物体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35、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0C),它表示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的高低,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Q=C m(t - t0)表明物体吸的热跟物体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改变有关。 36、内燃机效率问题
(2009安徽)1.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 min,消耗的汽油为1.2Kg。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1.2x103N,汽油的热值q=4.6 x107J/Kg。问:(1)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功率(即1秒时间内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比较(1)和(2)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简要分析原因(写出两条即可)
(2011安徽)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20 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0km,汽油的热值g=4.6×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 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运动的时间;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消耗汽油的质量。
分析:在理解内燃机效率问题时,简单的就是“喝了多少油,走了多少路,做了多少功”,消耗汽油产生多少热量当然是总功,有用功一般是动力功FS,机械效率就很容易了。
3.(煤气灶的效率)用煤气灶既方便又环保。一般的煤气灶正常工作时,15分钟可使4千克、23℃的水沸腾,该城市水的沸点为9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煤气灶放出的热量65%被水吸收,煤气灶实际放出的热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五:2013---2014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2013---2014年最新改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10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
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
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 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注意:
① 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 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 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
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三节 比热容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3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
3的热量为4.2×10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Q吸Q吸Q吸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 m= t= + t0 t0 m(t-t0) c(t-t0) cm
Q吸=t- cm
Q放Q放Q放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m=t0= t t m(t0-t) c(t0-t) cm
Q放=t0 cm
QQQ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 m= △t= m△tc△tc 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第二节:热机
1、 热机:
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 内燃机:
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
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
②柴油机工作过程:
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
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
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
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4、热值
燃料燃烧,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3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公式:、
QQ①Q=qm m= q= q m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QQ ②Q=qV q= q V
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V——燃料体积——立方米(m)。
77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J。
7337 煤气的热值是3.9×10J/m,它表示:1m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J。
第三节:热机效率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燃料的一些方法:把煤磨成粉末状、用空气吹进炉膛(提高燃烧的完全程度);以较强的气流,将煤粉在炉膛里吹起来燃烧(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η33Q有用Q有用 Q总= Q有用= Q总η ηQ总
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
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
第一节 电荷 摩擦起电
1、电荷:
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
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
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
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接触带电后的两个物体将带上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4、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5、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
1、电流
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3、 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 必须有电源; ② 电路必须闭合(通路)。(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六: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金属类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大多数非金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
4.1t=103kg 1kg=1000g=103g 1g=103mg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改变而改变。 (纸片变成纸团)
质量不随物体的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 (篮球放在教室和太空)
5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改变而改变。 (一定质量的水变成冰)
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改变而改变。 (餐具消毒)
6.天平的使用:先看、估测再使用。
①看天平的称量,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质量)②估测被测物体的质量:避免被测物体超过天平的量程;方便加砝码。
使用口诀:天平放平;游码归零,调节平衡;左物右码,加码从大;求和为称,正确记录。
7.特殊测量:取多测少法
例:测量1个大头针的质量m,可取10的整数倍个大头针(一般20-30个),测出总质量m总,再除以总个数就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
写成公式:m=m总/n
形状规则:利用数学公式直接计算
8.测量物体体积可以下沉的物体:排液法 溢液法
不能下沉的物体:捆绑法 悬挂法
9.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先把它放在水中吸足水后再测量。
10.常用到的体积单位:ml、l 、cm3 、dm3 、 m3
1ml=1cm3=1×10-3dm3=1×10-6m3
11.等容法: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使用,利用的是转换的思想。
例:一位同学要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水、量筒、烧杯。结果一不小心将实验室中唯一的量筒打碎了,问该实验能不能继续进行?如果可以,应该怎么进行该实验? 分析: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空。
②给烧杯中装满水,测出总质量m总,则水的质量m水=m总-m空 ③此时烧杯中水的体积就是瓶子的容积,V烧杯=V水= m总-m空/ρ水 ④把水倒掉,给烧杯中装满牛奶,测出总质量mˊ总,则牛奶的质量
为m牛奶=mˊ总-m空 因为是装满,所以V牛奶=V烧杯=V水
⑤ρ牛奶= (mˊ总-m空)ρ水/ m总-m空
12.剩液法:测量具有粘滞性液体的密度。
例: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方案一:先测出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空,然后向其中倒入一部分
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
食用油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测出食用油的密度ρ水= m总-m空/V. 评价:该方案的缺点:烧杯中的食用油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食用油的真实体积减小,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方案二:向一个空烧杯中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总质量m总,然后向量筒中任意倒入一部分食用油,测出烧杯中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剩,则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 m总-m剩,从量筒上读出食用油的
体积V。则食用油的密度为ρ油= m总-m剩/V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13.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14.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5.单位:m/s km/h 1m/s=3.6km/h
16.平均速度:用来粗略的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υ=s总/t总
17.刻度尺的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一种作用
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理解力是不可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8.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运动状态变化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用线段的长短来表示力的大小。
20.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线段上箭头的方向来表示力的方向。
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对物体先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遵循一定的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
21.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即一切物体都有质量,有质量就有惯性。
23.牛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4.物体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5.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几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为: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26.初中阶段物体的受力平衡主要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上平衡,因此可称为二力平衡.(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平衡)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大小:G=mg 27.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①形状规则、质地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②并不是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28.弹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与弹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9.
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摩擦 滑动摩擦:f=µN (用于实验探究题)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间的压力
(2)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转化法
(4)实验结论:(先条件后结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七:2015年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
(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的这一物质的特性。比热容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改变的难易程度。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等因素无关,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 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 Q吸=cm(t-t0) 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t表示末温, 0表示初温, t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 t-t0,则Q吸=cm△t 。
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
用△t表示t0-t,则Q放=cm△t (2)放热公式: Q
5、热值计算公式:Q放=mq,其中m表示燃料的质量,q表示燃料 的热值,Q放表示完全燃烧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
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四圈。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都是燃料在汽缸中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排气冲程排出的废气相同);启动时,都是靠外力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
认识电路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点或者说带了电荷。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及其合金、酸碱盐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休,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塑料、玻璃、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①电源:能持续提供电流的装置,常见的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②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工作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④导线:用于连接电源、开关、用电器等,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道。
(3)电路三种常见状态为通路、开路、短路。通路就是处处接通的电路,其特征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工作;开路就是断开的电路,其特征是电路 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短路就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其特征是电流很大,会烧毁电源和导线,甚至引发火灾。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将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其特点是电流只有一条途径,流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同时通过其他用电器,若其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并联电路:将用电器的两端分别并列地连在一起,然后再接入电路。其特点是电流有多条途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各支路互不影响。
(5)混联电路:同时存在在串联和并联的电路。
探究电流
1. 电流。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定电流的存在,从而认识电流。
(2)一秒内通过导体截面电荷量的多少叫电流。电流的单位为(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3)测量电流大小的仪表叫电流表。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在测量电流的同时它相当于导线。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其中一个是公共接线柱(可以是正接线柱,也可以是负接线柱)。一般电流表两个量程,0~0.6A和0~3A。在读数时必须弄清楚电流表所使用的量程,认清所使用量程的分度值。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②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③被中央电大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时,要先用最大量程进行试触,根据情况改用小量程或换更大量程的电流表;④绝对不允
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
(4)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I=I1=I2
(5)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2. 电压。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源两端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
(2)在国际单位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及换算:1kV=103V=106mV
(3)电压的大小可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在电路测量中相当于开路。
电压表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②必须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两极测量电源的电压。
(4)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分布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U1U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U1U2。
(5)常见的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电压220V,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 电阻。
(1)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的大小。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常用单位及换算:1MΩ=10 Ω,61kΩ=10 Ω。
(2)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温度有关。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3)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部分并联电路的倒数之和,即3111。 RR1R2
(4)滑动变阻器的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
以连续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理解。
(1)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理解: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UU,可变形为:R或UIR。公式中RI
各物理量的单位是:UV,RΩ,IA (3)数学表达式:I(4)定律的使用条件是纯电阻电路,电路中的用电器为纯电阻用电器。
2. 电阻的连接。
(1)电阻R1、R2串联的等效电阻为:RR1R2,特别地,n个阻
值为R0的电阻,串联的总电阻为nR0。
(2)电阻R1、R2并联的等效电阻为:RR1R2,特别地,n个阻R1R2
值为R0的电阻,并联的总电阻为:1R0。 n
3. 测电阻。 常用伏安法。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可变形为RU,用电压表测RI
出导体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即可算出导体的电阻。
电功率
1. 电功的定义和实质。
(1)电功的定义:电流通过某导体或某电流时所作的功。
(2)电功的实质:电流通过导体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2. 电功的测量。
测量电功的仪器是电能表,能测出用户在某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多少。电能表两次数字的差值为用户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表盘上常见数字的含义。如“220V 20A 50Hz 3000r/kW·h”中,3000r/kW·h表示每用一度电时,电能表的转盘要转过3000转;220V表示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0A表示电能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3. 电热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1)电热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八: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精选)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九: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期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内能》复习提纲
姓名: 班级:
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
1、物质是由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 。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现象。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B分子在 。③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 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扩散越 。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和 。
①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②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 起主要作用。 ③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所以分子作用力为 。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②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 ,物体的内能越大。③ :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 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6、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2、改变内能的方式: 和 。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 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 ,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 。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 ,内能 ;物体放热,温度 ,内能 。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 ,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温度、热量、内能区别:
☆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
热传递中的“热”是指: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
三、燃料燃烧的热量:
1、 燃料燃烧: 能转化为 能。
2、定义: 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3、热值的符号: ,热值单位:
4、关于热值的理解:
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② 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
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 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 关。
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Q= 或Q =
(1)、酒精的热值是3.0×10J/kg,它表示: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
煤气的热值是3.9×10J/m,它表示: 73 7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
(2)、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 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6、固体、液体热值计算公式:q= ,变形公式:Q= ,m=
气体热值计算公式:q= ,变形公式:Q= ,v=
四、比热容:
1、用水和清油来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实验中:
(1)、相同质量的水和清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需加热的时间更长,说明 要吸收更多的热量。
(2)、相同质量的水和清油,加热相同的时间, 升高的温度更高,说明它的比热容更 。
2、比热容:
⑴ 物理学中为了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引入了 的概念。
(2)比热容的定义:质量为m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为Q,升高的温度为△t,则 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也可以说成: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时吸收或放出的 。
(3)比热容的符号 ,单位是 。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大小与物体的 、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 关。
(5)水的比热容为 的水温度升高(降低) 吸收(放出)的热量为 。 ⑸水常用来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 大。
3、计算公式:Q= , 变形后:m= ,C= ,△t= .
公式中Q表示: 单位: ,公式中m表示: 单位:
公式中C表示: 单位: ,公式中△t表示: 单位:
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复习提纲
一、热机
1、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 利用内能来 ,如: ⑵ 利用内能来 ,如:
2、热机:利用燃料的燃烧来获得 能并转化为 的装置。
(1) 热机的工作原理:燃料燃烧将 能转化为 能,热机利用内能做功把 能转化为 能。.
(2)热机的分类: 、 、 、 、
3、内燃机:将燃料在 内燃烧,利用 来做功的机器叫内燃机。内燃机分为 和 。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冲程、 冲程、 冲程、 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 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
一对外 的冲程,是由 能转化为 能。另外压缩冲程将 能转化为 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二、热机的效率:
1、热机用来做 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叫做热机的效率。
2、公式:η=
3、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1)使燃料 (2)尽量减小各种热量
(3)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
4、热机的环境污染主要是 污染和 污染。
三、本章计算:
(1)水吸收热量公式: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公式:
(3)热机的效率公式:
第三章 《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
2、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说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得到电子的带 电,失去电子的带 电。
3、自然界中只有 和 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 。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5、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 的仪器。它的原理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的原理。
6、电荷的多少叫 。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 。
二、电流
1、 移动形成电流,把 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 到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
2、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 ,(2) 电路为 。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它们都是 ,它们容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 的电荷。
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它们都是 ,不易导电的原因: 自
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 。
四、电路
1、 一个简单的电路由 、 、 和 组成,
2、三种电路: 、 和 。
3、电路图:用 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分为 和
第四章 《电流》复习提纲
1、电流的三种效应是、、
2、电流等于 通过导体 的电荷量,电流是表示 的物理量。
3、计算电流的公式:
4、电流的主单位是 ,常用单位的还有 。换算关系:1A= m A 1mA= μA
5 、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是 ,电路中的符号是: 。
6、使用时规则:① 电流表要 在电路中;② 电流从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 。
第四章 《电压》复习提纲
1、电压是形成 的原因,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
换算关系:1Kv= V ,1V= mV , 1 mV= μV
3、 一节干电池 V ,一节蓄电池 ,家庭电压 V , 安全电压 V
4、电压测量的仪器: ,电路中的符号是 。
5、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 在电路中。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
6、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 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 ,
第四章《电阻》复习提纲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 的大小。2、符号用 表示。
3、电阻的国际单位: 。常用的单位还有: 。
换算:1MΩ= KΩ, 1 KΩ= Ω
4、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 ,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和 , 还与 有关。
5、 分类:(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
⑴滑动变阻器: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 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 联在电路中; 接法变阻:接入电路前应调到阻值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和部分电路两端的 , ② 电路
第五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2、欧姆定律表达式是 I= 。变形式是U= , R= 。
3、伏安法测电阻的是原理:
4、电路图:
5、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2)、电压:
串联 相等,有 作用,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 比。
6、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2)、电压:
并联 相等,有 作用,分得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
☆本章主要公式:
(1)功的公式: (2)功率的公式: (3)水吸收或放出热量公式:
(4)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公式: (5)热机效率公式:
(6)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 (2)、电压:
(7)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 (2)、电压: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提纲篇十: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与测试
第一节 功
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
2、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
3、力学中,功等于 功的计算公式是其中W表示 ,单位是 ;F表示 ,单位是 ;s表示 ,单位是 。
4、功的原理是。
第二节 功率
1、功率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与
2、功率在数值上等于所做的功。功率的表达式其变形公式有 、 。
3、功率P的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时间t的单位是秒,符号是 。工程技术上还常用 作功率的单位。
4、某机械的功率为10W,表示该机械。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1、物体能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能量的单位是 。
2、物体由于越大, 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在地球表面附近与 有关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
4、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同一物体发生的大。
和 统称为势能。
第四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 。动能是物体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 的能量。
2、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
3、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的。
4、是自然界中具有机械能的天然资源。
第一节 杠杆
1、一根硬棒,在力的做哟哦那个下能绕着
2、杠杆绕着转动的的力叫动力,常用 表示;作
用在杠杆上, 的力叫阻力,常用 表示;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动力臂,常用 表示;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阻力臂,常用 表示。
3、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总用下保持 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公式表示:。
4、生活中的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既不省 也不费 ,既不省 也不费 。
第二节 滑轮
1、使用滑轮时,轴使用定滑轮,既不省也不省但可以改变。
2、使用滑轮时,轴 的滑轮叫动滑轮。使用动滑轮时,不能,可以,但要距离。
3、滑轮组
(1)滑轮组 与 的组合。
(2)使用滑轮组既可以 ,又可以 。
(3)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 滑轮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 。
第三节 机械效率
1、使用机械工作时,人们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 表示。
2、使用机械工作时,客服机械本身的表示。
3、W总表示,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为
+ 。
4、 跟 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公式是η。因为总小于η总小于1.机械效率通常用 表示。
5、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
6、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使它更
1、电路:把 、 、 、 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 的电路;
断路: 的电路;
短路: 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源:能提供持续 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 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 转化为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 极流向 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 和 。
9、导体: 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 。
10、绝缘体: 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 。
1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 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
④绝对不允许直接把电流表直接连到 。
(2)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② A至 A,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
12、 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
常用: , . 1千伏= 伏= 毫伏.
13、(1)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 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
(2)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 V至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② V至 V,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V。
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 V;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V;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V;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V;⑤工业电压 V.
15、电阻(R):表示 。国际单位: ;
常用: , ;1兆欧 千欧; 1千欧= 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 , 和 。(控制变量法)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1) (2)
C. 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 ;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 。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
公式: 。 公式中单位:I→ ;U→ ;R→ 。
19、电功的单位: ,简称 ,符号 ;日常生活中常用 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
符号 。
1度= kw·h= 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 ;
B、“10(20)A指 ;
C、“50Hz”指 ;
D、“600revs/KWh”指 。
21.电功公式: (式中单位W→ ;U→ ;I→ ;t→ )。
22、电功率(P):表示 。国际单位: ;常用: 。公式:
23.额定电压(U0): 。
额定功率(P0): 。
实际电压(U): 。
实际功率(P): 。
当U > U0时,则P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 U0时,则P P0 ;灯很暗,
当U = U0时,则P P0 ;正常发光.
2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 成
正比。表达式为: 。
电 学 特 点 与 原 理 公 式
初三上热学部分知识总结
1.分子动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的 和 构成的
分子总是在不停的做
分子间存在 与
2. ①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 。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 、
和 之间(物态)。③扩散现象表明:⑴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⑵分子间存在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分子 的总和叫内能(热能)。
4.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物体的内能还与 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就越大。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 。
6.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7.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
8.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物体内能 。
9.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 。
10.热量(Q):在 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的)
11.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相同),比热就相同。
13.比热容的单位是: ,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4.水的比热容: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5.热量的计算:Q吸 =cm△t升 Q放 =cmcm△t降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J/(kg·℃);m是质量;△t为温度改变量。)
1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17.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 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J/kg。
18.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 ;(Q放 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气体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计算: (Q放 是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m 是质量,单位是:kg。)
19.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20.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有 、 、 和 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2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2.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复习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各单位中不是电功率单位的是( )
A.kW•h B.J/s C.W D.V•A
2.图中的几种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
A.
家用电扇 B.笔记本电脑 C.台灯 D.电饭锅
4、(2010广州)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5、(2010兰州) 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6、(2010烟台)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7、(2010安徽)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
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
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8.把一根长1米、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是1安培,若将此电阻丝对折起来后再接到这电源的两极上,此时电阻丝的总功率是原来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9.有两盏灯,甲灯上标有“36V 60W”,乙灯上标有“220V 60W”,当它们分别在其额定电压下发光时,会看到( )
A.甲灯比乙灯更亮 B.乙灯比甲灯更亮
C.两盏灯一样亮 D.无法确定哪盏灯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