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三年级】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一: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陶罐和铁罐-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紧扣“奚落”说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在本课中,“奚落”一词贯穿全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奚落”一词做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读中悟“奚落”,在悟中感“奚落”,在感中说“奚落”。最终达到读,感,悟的有机结合。
一、读中悟“奚落”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如:在教学陶罐与铁罐的第一次对话时,我先请学生自读对话,并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名读,因为有读出理解的要求,所以学生在读的时候,便极力通过语调的高低起伏来表现铁罐的傲慢。接着,我继续深入:大家觉得读的好吗,还缺点什么?细心的学生说,他的表情没有表现出傲慢。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带上表情来读,于是,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一下子抓住了所有同学的眼球。在这次对话教学中,我还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感受标点符号在表现人物内心时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你不敢碰我,陶罐子。”通过这样的朗读对比,不必讲解太多,学生已经对铁罐的傲慢无礼了然于心。这时候,我不失时机的追问,现在来说说“奚落”的意思吧。学生很自然的说出:“奚落是指看不起别人。”虽然有所理解,但还不够深入,仍需进一步的挖掘。
二、悟中感“奚落”
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也渐渐走进文本之中。伴随着陶罐和铁罐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因为学生对铁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认识,所以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对话教学中,除了朗读之外,更重要的是抓住重点词句,引领学生深入感受铁罐对陶罐的奚落和陶罐的友好、谦虚、宽容。如:在第三次对话中,我着重抓住了陶罐没有说完的半句话,“再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陶罐会说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孩子们仿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畅游在想象的快乐之中,让课堂充满了奇思妙想。“相提并论”一词是第三次对话中的重要词语,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感悟,更深入地理解了“奚落”一词。第四次对话中,“陶罐沉默了”,句子本身好理解,但是,陶罐“沉默”的背后是什么?此时,随着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这时候,我再一次问学生:什么是“奚落”?学生很完整地说出:“奚落就是用尖刻的话语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在悟中感“奚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感中说“奚落”
学生在感悟文章,认识两个人物后,对他们的性格,对他们的品质,对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都有了或深或浅的想法,请他们说说对陶罐和铁罐想说的话,这是一个人文性的综合练习,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心声。
陶罐,我想对你说:“你真了不起,既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也看自己的优点,你还能看见别人的优点,我要向你学习。”
陶罐,我想对你说:“你真谦虚,对待朋友的态度那么好,我也想和你交朋友。”
陶罐,我想对你说:“面对铁罐的傲慢,你还那么心平气和的说话,你可真有风度啊!”
铁罐,我想对你说:“你不要太骄傲了,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
铁罐,我想对你说:“陶罐对你那么好,你还那么傲慢,你一定交不到朋友的。”„„
这样丰富精彩的说话练习是学生基本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所有的感触。这样的语言文字综合性练习是新课程课堂所需要的。
再好的课堂也难免有遗憾,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将陶罐和铁罐的思想品质不偏不倚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又不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过于繁杂。这是在今后对这篇课文的解读中继续要做的工作。
有效教学是最大的“以人为本”,是最好的“人文关怀”。语文课堂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必须面对的、无法逃避和躲藏的真实生活,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师生生命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
xiaoxue.xuekeedu.com
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的场所,也是教师自身不断发展、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就让我们为了自己,为了孩子来认真解读文本,把握语文的命脉,寻找有效的策略,共同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吧!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二: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鲁教版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听完课文后,让学生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学生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羞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学生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现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3.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我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戏,而是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练习”的问题: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中,我尝试了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更主动参与课堂。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三:三年级语文上册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2 鲁教版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则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三点进行教学。
一、读。
《陶罐和铁罐》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先请同学们自己初步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然后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学生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感受表示:有的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有的认为陶罐不但谦虚,而且很善良。有的喜欢陶罐敢说真话,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了“人物”的整体形象特点。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并有层次地展开对话的朗读指导:第一层次的对话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孩子们在评议中理解,在理解中练读,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第二层次的对话,让孩子们自主读书、自己去发现两个罐子神态的变化,再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自由练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第三层次的对话指导,以“恼怒”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读书,与伙伴合作表演,来辅助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第四层次的朗读指导,用给动画片配音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把所有对话连起来练读,这是在前三次充分练读基础上的总体回归,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二、改。
先引导学生领悟这则寓言的寓意,学生理解的侧重点可能各有不同。如:1.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2.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更不要以自己之长比人之短;3.人们应该胸怀宽广,善良真诚,不要像铁
罐那样心胸狭窄,孤高自傲;4.长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短处,像铁罐虽然结实但容易氧化锈蚀,短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变成长处,像陶罐虽然易碎,但埋在土里多少年也氧化不了„„
这里,就有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优点 缺点 陶罐 美观 易碎 铁罐 坚固 丑陋 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
学生分组边议边改,集体创造,大意如下:
陶罐很骄傲,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和我比美吗?”铁罐回答:“人们用我们盛东西,并不是让我们比美的。”“丑陋的东西,就知道你不敢和我比美„„,’
一天,突然发生了大地震,陶罐被摔得粉身碎骨,而铁罐却无羌。人们掘出铁罐,却找不到陶罐了„„
这样学习就使自己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没有被教材所设定的思路限制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改故事我则放在了第二课时。
三、辩
学生在朗读人物对话时也总是少了一份神韵,师在课堂中按部就班地指导朗读对话,没融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中。教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那么有意思的故事,应把他们带入到故事有趣的情境,随着情节发展自然展开对话呢。老师不是在背教案上课,而是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感受这个生动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与学生们一起成了里面的陶罐和铁罐,
“铁罐,你是在用怎样的态度奚落陶罐啊?”
“陶罐们,铁罐那么傲慢地奚落你们,我们就来和他来碰一碰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随着教师的一句句引拨,在这场对话中,学生们俨然把自己当作了铁罐和陶罐,随着故事的发展,情绪也自然转换,读对话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陶罐在哪里?谁来为你们的陶罐家族争辩一下啊?”
一个个小陶罐们理直气壮地道出各自的优势。“我们陶罐不比铁罐差,我是工艺品,花纹很美。”“我们不会生锈。”“我们也很朴素、美观”。„„
一句句的争辩,情真意切。学生通过角色转换,亲自走到故事中,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当学生和教师一同成为情境的一部分,在其中思考、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时,便进入一种人境融合的最佳的创新状态,学生读起来会入情入境。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件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五: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7.陶罐和铁罐精品课件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7.陶罐和铁罐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七: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7陶罐和铁罐精品课件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八: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课堂教学实录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4个一类字、10个二类字,读准“处”这个多音字。学习并运用运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 “奚落、轻蔑、恼怒、谦虚” 等词语的方法。
2.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抓住表现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故事告诉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描写,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并通过二者对话、神态的词句,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谦虚而不柔弱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本课难点则是理解课文告诉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陶罐和铁罐、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课前检测。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想认识它们吗? 生:想!
师:(拿出陶罐与铁罐)你们看,就是这两只漂亮的罐子。谁想
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然后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新朋友?指名上台。
生:这个是陶罐,是用陶土做成的,它的外表很美观,里边可以盛东西;这个是铁罐,是用铁做的罐子,它的声音很大,里面也可以盛东西。
师:你介绍的真清楚。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就和它们有关,这两只罐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七课。请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大家请看这个字, “陶”是我们新认识的生字,要把“陶”这个字写好,注意些什么呢?
生:不要把偏旁写成三点水旁。
师:对,一定注意和“淘气”的“淘”区分开。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一定对字词和课文内容有了了解,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词语)争辩 恼怒 荒凉 捧起 朴素 价值 和睦相处 相提并论
指名认读词语。
师:这位同学字词部分预习的很好,不仅全部读正确了,而且特别注意了“和睦相处”中“处”的读音。“处”在这儿读——学生齐
读“chǔ”,它是一个多音字,表示交往的意思,谁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谁能组词。
生1:到处。 生2:处处。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生齐读所有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 傲慢 轻蔑 恼怒 谦虚 兴奋
师:请同学开火车读。
生读。
师: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这些词语都是表示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师:对啊,就让我们感受着再来读一下这些词语。
生齐读。
(二)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概括课文内容,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出示课件提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铁罐和一只陶罐,铁罐 ,而陶罐 。许多年后,陶罐 ,铁罐 。
同位两个商量一下。
生根据提示概括。
师:你概括的真清楚,而且抓住了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三、品读对话,体悟特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将“奚落”一词变红)什么是“奚落”?
生:看不起人,常常讽刺他。
师: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生:我从词典上知道的。
师:很好,这位同学通过课前查字典理解了词语意思,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铁罐到底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出示课件:泡泡语)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相信你们学完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一定会对“奚落”有更深的理解。
(二)共品第一次对话
师:(出示课件)请看这是课文的2—9自然段,集中描写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看看有几次对话?
生:铁罐和陶罐一共四次对话。
师:让我们走进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第一次对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谁来读读铁罐和陶罐的第一次对话?生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两句话的语气你读得真不一样。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因为陶罐谦虚,铁罐傲慢。
师:是呀,铁罐特别傲慢,而陶罐谦虚,板书:谦虚 傲慢 师:傲慢的铁罐什么样?(出示课件插图:铁罐)
生:铁罐的嘴高高的,斜视陶罐„„
师: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形象地写出了铁罐的样子,那就是——学生齐声回答:傲慢。(出示“傲慢”)
师:和傲慢的铁罐相比,陶罐什么样?(出示课件插图:陶罐) 生:陶罐面带微笑,不像铁罐那样看人。
师:陶罐非常虚心的看着铁罐,文中也有一个词,学生齐声回答——谦虚。
师:(出示“谦虚”)刚才我们通过插图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师:再看这一对词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是一对反义词。
师:我们抓住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神态,感受到了他们不同的特点。你还从哪儿发现了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生:你敢碰我吗?
师:我是铁做的,你是陶做的,你就是不敢碰我,同学们,你们认为铁罐的说话对吗?
生:陶罐是陶做的,容易碎,所以铁罐才反问它。
师:你是说铁罐事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真是太傲慢了。还有吗?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九: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与反思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与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 经典文档:《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考虑 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同学听完课文后,让同学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同学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同学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考虑 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同学听完课文后,让同学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同学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同学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示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掌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2、让同学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同学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同学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同学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同学很快抓住了“高傲”、“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同学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示得淋漓尽致。
3、让同学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同学掌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同学扮演。同学先选定自身乐于扮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扮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身设计的动作。同学的扮演可以是绘声绘色,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同学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考虑 练习”的问题: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同学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同学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同学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同学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中,我尝试了放手让同学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同学更主动参与课堂。 分享转发下载链接:小学语文全套试题 小学数学全套试题 小学语文全套课件 小学数学全套课件TOP
发送短消息
UID1精华355来自安徽最后登录2011-05-21
25273968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admin
admin
组别管理员帖子117220积分119272性别注册时间2006-10-19admin 2010-04-22 11:42|只看楼主 2#字体大小: tT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师:昨天,同学们回家已预习课文《陶罐和铁罐》,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篇课文。(指板书,生齐读课题)
师:(指符号)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大家要运用在阅读上学到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身读懂课文。下面老师先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样了。(出示写有“奚落”“高傲”等11个词语的小黑板。老师检查预习字词,第一步是要读准字音,第二步是抽查有关词语,其中对词素有“御”、“慢”等作简要解释,对“无踪无影”换种说法积累词汇、为重点词“奚落”的学习作了铺垫。)老师让同学“开小火车”分节(一人一节)读课文,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师:大家说说他们读得怎第样?
生:××同学把陶罐的“陶”读成了“táo”了,应该读第二声“táo”。
生:××同学把“立即动手”读成“立刻动手”。
生:我给自身提意见,我把“多美的陶罐!”读成了“多美的陶罐啊!”多了一个“氨字。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有的还能自身发现问题,这很好。读书就得像这样,把字音读准,不添字,不漏字。
(评:通过读书能检查是否真正读准了字音,还培养了同学认真听读书,读书不添字、不漏字的好习惯,也为分析课文打下了基础)
师: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说了铁罐看不起陶罐的事。
生: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变得很有价值,铁罐却无踪无影。
师:说得好!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请大家看课后考虑题,谁能把题目读读?(生齐读考虑练习题1、2、3)
师: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除了课后3个考虑练习题外,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吗?(静默了一会)暂时没有,那就同桌讨论前两个考虑练习题。
生:(同桌讨论热烈)(评: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掌握课文内容,并能很自然地引入读课后考虑练习题,全课紧紧围绕考虑练习题展开教学。其中还注意了让同学质疑。
师:我们先讨论课后第一个考虑练习题: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板书:奚落)还有哪些词意思和“奚落”很相近?
生:(踊跃地分别说出)讽刺、挖苦、讪笑、讥讽。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给“奚落”找了这么多近义词,对“奚落”的了解又进了一步。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评一评谁读得好。(生读找,并划有词句)
师:谁来读?
生:(读)“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评)他没出高傲的语气。
师:高傲的语气该怎么读?(没人举手)听老师读,我把这个句子读两遍,听好了回答哪遍好。(老师读)生:老师第二遍读得好。
师:好在哪儿?哪个字读得重?哪个词读得慢?
生:老师把“碰”字读得重,把“陶罐子”读得慢,读出了铁罐对陶罐骄傲、冷淡的态度。师:说得真好!谁把这个句子再读一读?
生:(很有感情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读得好!向他学习!全班齐读。(生齐读)
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那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同桌交换读,读时注意揭示语,读出语气,然后大家评一评。
生:(同桌交换读,气氛热烈)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他读得没有感情,太平淡,没有读出高傲的语气。
师:这一句还用高傲的语气吗?
生:不用,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
生:(读)“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读得怎么样?生:(齐)好!(热烈鼓掌)
师:还有谁来读?(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高兴)读得好不好?
生:(齐)好!(热烈鼓掌)
(评:老师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老师还用范读试评引路,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高傲”、“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一改以往以词解词,详解详讲的做法,同学学习主动热烈)
师:铁罐就是这样高傲、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身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身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所以看不起陶罐。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身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优点(板书:优点),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身的优点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回答?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读书气氛异常热烈,最后指名读)
(评:紧扣考虑练习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同学大面积读书,读出不同语气,自然理解了内容)
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身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它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变化)请同学们看考虑练习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写他样变化的句子,然后用自身的话说说。(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句子)
生:许多年以后,人们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陶罐倒掉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师: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你们说说这到底有没有变化(同学热烈讨论,后举后回答)
生:我认为没有变化,因为许多年过去,陶罐还和过去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生:我认为有变化,陶罐外形虽然和当年一样,但是过了这么多年它已经变成了古董。 生:我也认为有变化,陶罐外形没有变,但他的价值变了,它已经成了珍贵的文物。 师:大家赞成吗?(生举手赞成)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见,陶罐变了,变成了珍贵的文物,很有价值。(板书:很有价值)我们再看铁罐呢,有什么变化?用书上一个词叫
生:(齐)无踪无影!
师:(板书:无踪无影)你们看板书,许多年过去了,原来易·碎·的陶罐变得很·有·价·值·,而原来只看到自身坚·硬·优点的铁罐却早已补氧化,变得无·踪·无·影·了,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生:(齐)有趣!
(评:根据大纲对中年级的教学要求,让同学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加快阅读速度。集中力量学习有关“变化”的句子,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全体同学参与大讨论,很自然地受到一次唯物辨证法的启蒙教育。板书设计也为突破归纳寓意这一难点提供了方便) 师:铁罐仗着自身的优点去奚落他人的短处对吗?
生:(齐)不对!
师:为什么?
生: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短处,铁罐用自身的优点跟陶罐的短处比,是不公平的。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点和短处,铁罐只看到自身优点看不到他人的优点是不对的,欠产看问题应该全面,既要看到自身的优点,也要看到自身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是考虑练习所要求解答的问题,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明白了。
(评:用谈话法对照板书,自然引出对长短处辨证看法的寓意,防止了说教式让同学猜寓意的做法)
师:根据考虑练习1、2题的提示,可以给课文分为几段?(生速读课文,后分段有分岐,让同学讨论并说明理由)
生:我觉得应该到第8自然段。
生:我觉得应该到第9自然段。
师:理由是什么,请说出来。生:第一段分到第9自然段意思明白,因为写的都是古代发生的国王御厨的事,第10自然段以后是写现代荒地上的事。
师:对啊!(向前一同学)你还有什么要说吗?
生:没有了,我明白了。 下载链接:小学语文全套试题 小学数学全套试题 小学语文全套课件 小学数学全套课件TOP
发送短消息
UID1精华355来自安徽最后登录2011-05-21
25273968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admin
admin
组别管理员帖子117220积分119272性别注册时间2006-10-19admin 2010-04-22 11:42|只看楼主 3#字体大小: tT 师:段分出来了,能把段意说说吗?(同学很快按考虑练习1、2,用板书的“奚落”、“变化”说出段意)
(评:老师巧借考虑练习作为提示启发同学进行单元读写训练项目的学习:分段和概括段意。在分段中让同学各抒己见,但以理服人,取得统一看法)
师:课文学完了,还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方法是围绕课后考虑练习题给课文分段,读懂文章,明白道理。现在我们用这个学习方法独立阅读一则很有趣的寓言故事《蚕和蜘蛛》(发下《蚕和蜘蛛》)。同学们先独立阅读寓言和考虑题:
1、人们为什么夸奖蚕?
2、蜘蛛为何难过?
3、后来为什么人们又夸奖蜘蛛?
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速读短文,自学,个别讨论,分别回答了以上三个问题,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师:(小结)今天这节阅读课是这样学的:
一、先预习自学;
二、围绕课后考虑练习题分段,读懂内容明白寓意;
三、用这样的方法独立阅读另一则寓言。
今后,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说更多更有趣的文章。
(评:老师重视教给读书的方法,紧接阅读课后题引导独立阅读,扩大了阅读量,又巩固了阅读教学效果,教一带一,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努力实现节时高效。) 下载链接:小学语文全套试题 小学数学全套试题 小学语文全套课件 小学数学全套课件TOP
发送短消息
UID1精华355来自安徽最后登录2011-05-21
25273968查看公共资料搜索帖子admin
admin
组别管理员帖子117220积分119272性别注册时间2006-10-19admin 2010-04-22 11:42|只看楼主 4#字体大小: tT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3
崔峦老师讲过:“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的发生。” 在教学中,强化同学的感受,淡化地道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陶罐和铁罐两个事物在很成一段时之间,二者之间发生的故事,很有趣,也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假如单纯地采用分析讲解的方法,同学学起来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也使有趣的故事不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了同学的感受。
我在教学中感受到,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真正把同学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当中去,教师的语言和引导的话语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什么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路子。
例如,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先让同学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接着,我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而是让同学自身去体会人物的感受,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内心活动,我作为记者采访同学。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这样,就会把同学引入了当时的情境,在情感上才会引起共鸣。
因此,在《陶罐和铁罐》这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强化同学的感受,淡化对课文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我还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需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同学能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
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上一种的感受,
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就要淡化内的分析理解,强调独特的体验。 下载链接:小学语文全套试题 小学数学全套试题 小学语文全套课件 小学数学全套课件TOP返回列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文章由:免费范文网收集于网络友情提供
(本内容来自精华范文网原文地址:
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 上册 陶罐和铁罐 教学反思篇十: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7_陶罐和铁罐精品课件
下一篇:三年级简单分数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