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三年级】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一: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7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7教学反思
晋宁县昆阳第一小学 吴艳琼
一、教学设计理念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心中的想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习作的蓝天中自由翱翔!
因而我认为将作文指导课的任务定位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重在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解决表达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要表达,有话可表达。
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做到了课堂教学结构清晰。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叶圣陶的小诗《小小的船》目的有二,一是感受星空的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二是为了引出主题,自然,不生硬。然后,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的夜空中或阅读过有关夜空的书籍中,夜空中的什么让你特别感兴趣。这一环节可不容忽视,这一环节正是为习作酝酿写作素材,有了想象的内容,才有写作的灵感,学生头脑中有了想象中的表象内容,就不愁无话可说了,动口说是写作的必要前提,会说才会写,会写才是真。之后是学习例文,再次强调“小作者看到了什么,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学完例文,就让学生观赏夜空图片,由抽象到具体,同样让学生观看后畅所欲言。最后教师下水习作,给学生做表率。课堂始终围绕“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这一主题,使“想”贯穿教学的始终。
2、注重说的训练。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交流与汇报,不仅拓宽了学生习作的思路,避免了思维的单一,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为下笔成文打下基础。
3、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自主习作空间做到了想象自由,表达自由,体现了学生是想象与习作的主人。喜欢想象,乐于幻想,是儿童的天性和特长,甚至年纪越小,想象越丰富,越大胆,越新奇。我抓住儿童这一天性,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浩瀚夜空。表达自由,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没有提纲,没有框架,没有技法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的大胆想象和自由表达。真正为实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使“新课标”中倡导的“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得到贯彻落实。
4、培养了学生赏析与评改作文的能力。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时,才会真真切切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评改习作,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创设学生互评教学情境,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学生通过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我认为习作中出现的不足,也是我备课中的不慎之处是:
1、学生知道想象中做到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课中也强调了,但究竟怎样想象才是贴近生活,才是联系实际,如何做到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在学生头脑中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就像甄立杰想象到的:对衣服说一声“变”,衣服就会自变颜色。他认为,这样的衣服多么神奇,这就是我的美好想象。而她就不知道这种想象是脱离实际的,是空想,也就是说无论经过怎样的努力,也不可能让衣服说变就变,这就给人神话般的感觉,它不属于想象的范畴。老师在习作中应进行一些合理想象,科学想象等方面的强化训练指导,比如,在习作之前,可以出示一些句子训练,有想象合理的,有想象离奇的,也就是不合理的,让学生分析,判断,提前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概念,学生就不至于习作中出现想入非非,凭空想象的现象了。这是我在备课中忽略的一点,由此我想到,讲课是次要的,备课才决定讲课的成功与失败。
2、评析作文中,学生善于发现优点,寻找问题,找到了问题,学生知道去修改,谈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我认为学生只做到了蜻蜓点水,但究竟如何去修改,怎样修改,才能恰到好处 ,学生谈的就不是那么深刻了。这里我认为我和学生犯同一个毛病,我不能轻描淡写地一带儿过,应在修改处引导、点拨,尽量让学生去改,使之完美,让汇报的学生和评的学生都明确:这样修改好多了,心中应该有这样的感觉。才真正达到“评”的作用。如何修改,如何修改得更好,这是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在今后的作文课上,应力足引导学生不但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是我今后习作课的努力方向。
以上是我对这节习作课的粗浅的理解与真诚的反思,如有不当之处,望领导与同行们给予指点,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二: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反思
吴江小学:郑红
本次作文要求是看图片报道写故事,我从看图质疑开始,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然后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本节课中,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想象,我采用了补充环节的教学设计,有效地突破了教学地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补充的内容生动而富有创意,既激发了学生地习作兴趣,也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打开了习作的思路。设计中的表演是“虚”的,而设计表演的真正的意图是借助学生表演这个载体,让学生入境,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充分发表假如我是鸭妈妈、小鸭,是巡警,我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从而建构起师生对话的一个平台。通过这样的对话,整个故事的情景完整地再现在孩子的脑海里,而正因为孩子的脑海里有了故事的精彩,所以一篇篇想象丰富、内容具体、情节生动的习作片断才会呈现在课堂中。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三:第七册第三单元童话习作教学反思
第七册第三单元童话习作教学反思
林力丹
编童话故事是四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习作内容。编写童话故事关键在于想象,激发学生乐说、乐想、乐写,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但是四年级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编写童话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常会出现这种现象:童话故事中把“我”这个活生生的人写了进去,还有的干脆写成了描写一个动物,也有虽然写的是童话,但在最后结尾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什么。还有的内容很新奇,富有想象力,可是写不具体,更谈不上生动有趣。因此本次习作教学的重点一是要解决想象力的问题,二是要写得生动具体。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掌握童话的特点。
新课开始,我通过课件让学生猜知名的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引起学生对过去所读过的童话的回忆,然后播放《小蚂蚁》童话故事片,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童话的特点,最后教师点拨,达成共识,明确童话的三大特点,为后阶段习作打下基础。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神奇的童话世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情趣,引导学生乐写。
二、给以拐杖,降低难度,开拓思路。
四年级学生写作对教师的依赖性还比较大,特别是童话习作,内容宽泛,学生往往不知如何选材,因此教学的指导应该具体而有效。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拐杖,那就是给以一个材料,再进行具体指导。具体说就是通过课件打出一句话“小蜈蚣说:‘我终于有鞋穿了! ’”,由这句话引导学生朝前想、往后想,从而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教学时注意小组合作、汇报交流,鼓励各小组尽量编出富有想象力的与别的组不一样的童话。这样就开启了学生的习作思路,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法可循,有具体的例子可以模仿,同时还可以降低习作的难度,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佳作引路,小组合作,片断练习。
佳作示例、 模仿是中年级习作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学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片段示例,引导学生注意例文是如何写生动、写具体、写形象的。引导学生读中学写,读中悟写,加深对童话故事体裁的认识,了解把故事写生动、
写形象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四人小组合作先说后演再写,共同完成一个片段的练习,可以发挥小组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
四、 多元评价,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改习作,设计了佳作欣赏、自评自改和互评互改环节,让学生感受多元评价,从而逐步学会怎样欣赏和评价一篇习作。
五、自主习作,实践提高。
最后设计了一个课外习作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大胆想象,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编写一个童话,想怎么想就怎么写。目的是让学生课内学法,课外用法,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总之,这次习作,我能吃透教材并认真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案,从课堂效果来看是有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恰到好处。既注重了小组合作,又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在教师激励性语言和师生互动中生成了精彩的课堂。
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少数学生故事编写得很完整,也很有意思,但是缺少一定的教育意义。还有部分学生内容仍比较空洞,写不具体,这些都有待今后不断加强引导和训练。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四:七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鳌峰初中七年级作文教学反思
杨玲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教学的新人,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压力。心理学认为老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处于成长的第一阶段,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做一名好的甚至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艰辛,虽然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经验,同时也让所学的一些教学理论得以实现,但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应提出来以供以后的教学设计参考,现就作文教学方面的缺口陈述出来,作一个简单的作文教学反思。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更上一个台阶做一个反面事例,从而鼓动自己更加努力地进行作文教学方面的学习钻研,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学生,让他们从心底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作文教学计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缺少自己的认识。
有人提出“写作能力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实际,制订一个翔实的计划,以便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这个计划应包括整个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全程训练目标,包括每个学期的阶段目标以及每堂作文课的训练重点和要求。”但提到作文不仅学生头疼,老师也一样的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这是一个事实也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所以很多老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设想规划。
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一学年里,我对作文教学的计划可
以说极为粗糙。 1、内容及时间安排缺少系统的科学的构想:十二个单元的作文基本以课本的综合性学习及学生学业质量的作文提供为标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及他们的需求;上学期坚持每周一个周记,都是以作文形式的要求来让学生练习,周记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确切的上作文课的时间安排,往往“随遇而安”,缺少了学期的计划性。2、作文教学缺少自己的见解认识,缺少教师自己的构想,教师教学应该先将教材吃透,但我对作文教学的理解非常肤浅,没有宏观的丰富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也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引导,这样很容易将作文教学引入一个误区:不知如何教导作文。
二、 作文教学活动缺乏生活性、情感性,缺少学生的体验。
对于作文教学有教师认为培养其悟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生活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生活这位老师给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结论,而是暗示。所谓悟性就是意会和接受生活暗示的能力。我让学生在生活笔记中写生活启示,要求他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生活的哲理;从多彩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纷繁的社会生活。”由此可见让学生感受生活对于他们的写作至关重要。
很多成功优秀的教师我往往能抓住每个生活的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他们常常组织学生校外游览、校外实践。反思我的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没有组织任何一次的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教学从来都是课堂黑板,缺少了灵动性显得死板枯燥,将学生与生活隔开,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他们往往“惜墨如金”殊不知就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缺少对生活的接触机会,缺少了一个个鲜活的
生活素材,如果将他们带入大自然,春游黑龙滩、夏游飞泉山、秋游天梯、冬赏金马河,他们定会游刃有余。
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写作尤为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点不假。“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反思我的整个作文教学,情景激发做得太少,对他们的熏陶也太少,这对他们写作限制极大。
三、 作文评改缺乏灵活性、多变性,缺少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缺少
学生的参与。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一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处理好评改,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很有帮助。运用好方法也是一大重点。评改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他评、学生间相互评改、师生一起课堂评改。
纵观我的评改方式主要以教师仔细批阅为主,通过作文本评语指导学生的作文。其间我还采用了学生间相互评改,给同学三点以上的评价、给中考优秀作文评价,可以抓住任何角度的方式,虽然他们在
课堂积极性很高,有很多同学妙语连珠,掌声不断,博得其他人的热烈赞赏,但仍然未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写作浓厚的兴趣。有些学生仍旧表现出惧怕厌恶作文的心理。可见我的整个作文教学处于蛮荒时代,想要冲破阻碍但又余力不足。
反思这一年的作文教学,确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以后将从这些方面缺点入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1、 提升自己的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借鉴有经验
老师的教学方式,活学活用。
2、 假如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行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去真实地感
受作文的快乐,提高积极性,主动性。
3、 评改方式灵活多样,应多思考怎样运用到课堂,让学生从
自身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提升作文水平。
4、 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计划对上好作文课起着重大的作
用,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五: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习作七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习作七
——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
永定县高陂中心小学 邱丽娟
以高坎抚片的片区教学活动为契机,我们课题组于11月10日开展第一次课题研讨公开教学——《成长的故事》习作教学。上完这节习作指导课,听了沈泉富主任及各兄弟学校的同行们的评课,结合课题研究的主题,觉得以下两点做得比较成功:
一、激发了习作兴趣,调动了表达的欲望
新课标提倡要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表达的欲望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师生互动
课前,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连问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什么意思,大家高兴吗,见到新朋友,怎样表达你心中的高兴等几个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我提出希望——看谁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出色的课堂表现来表达你们有朋自远方来的快乐,以此激发了学生想在课堂上好好表现的欲望。在教学中我既是引导者,又是参与者,如,在听了学生的故事后,我以“看到同学们这么真诚,这么热烈,我也特别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想听吗?”适时与学生分享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更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课堂上出现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烈氛围。
2、创设情境
课一开始,我创设语言情境——我想猜一猜,同学们是不是在这些情景下经历了成长。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说一说成长的故事,好吗?通过精心选择的一组组学生在成长中的图片,触动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记忆,打开他们的思路。可课堂上出示的画面毕竟有限,这时,我话锋一转——我们是初次认识的朋友,也许你的心思没被我猜到,请同学们静思默想一会儿,选择印象在最深的、最有话说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以此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同时又鼓励他们说真话。
接着以《课桌上的三八线》片段为抓手,我又一次设置了情境——我在写的时候,心里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怎样把这个这个故事写清楚、具体,谁来帮帮我?引导学生发现哪些地方不够具体,学会多提几个“怎么样”的方法把内容说具体。
二、确立了健康的主题,培养健康的心理
1、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在 中,我明白了( 学会了、懂得了、体验到了) ”的句式说自己在成长中的故事,意在让学生在习作中确立健康的主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在习作确立如下的主题:学会坚持、学会坚强、学会独立自主、学会分享、学会分担、学会感恩、学会合作、明白了要无私奉献、要有爱心、团结力量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学会交往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对小学中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确提出: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自主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课上,学生畅所欲言,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分享,课堂教学在热烈、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做得还不够。从习作成果的展示来看,部分学生的习作语言较平淡,叙述性的语言较多,而细致生动的描绘较少,没能抒发真情。我想这与教学策略的选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都有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突破。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六:苏教三年级上册《练习七》教学课件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七: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反思
《我最敬佩的人》习作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专题是“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四篇课文中人物,不论是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围绕这个专题,教材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编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例,夸夸他们执着追求的精神,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孩子们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小伙伴,父母等身边朝夕相伴的熟人,和课文中人物有一定距离。《语文课程标准》的第二学段习作目标2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课本的“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也提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敬佩的人。”我想,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如乐于助人、学习刻苦、乐观开朗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值得敬佩的。所以,这次习作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真实的生活,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达自己身边的人的优点,写他们所做的值得自己敬佩的事情,最好是写自己身边的小伙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由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扩展开来,只要是值得佩服的地方都可以写。
怎么抓住一个典型的值得写的特点来具体描写,在三年级时写过一篇习作即《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将人物写得更丰满,尤其是在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方面给予重点指导,使人物形象更有立体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八:苏教新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
苏教新版 三(上) “学讲计划” 教案
一、 除法 (第1课)
教学内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P1——2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具准备: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模块一、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2、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渡:要想达到这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投影,生齐读)
模块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页上的例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用什么方法解决?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
口答算式。
3、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6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准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教师谈话:自学的时候,比一比,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模块三、先学后教
一、先学第1页的例题。
1、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
2.检测
学完的同学请举手,学会的请把手放下。既然大家都学会了,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1. 完成课本第1页试一试。指名较差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2. 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
二、后教
1、更正
做完的请检查,检查完了请举手。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的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前补充或上来更正。
(1)、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2)、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3)、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
⑵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3.学习用竖式计算。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4.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模块四:拓展提高
师问: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下面,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1.想想做做.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2.想想做做4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独立练习。
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5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
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五、作业
1、补充习题第1页的第2题。
2、补充习题第2页上的第4题。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三上P3—P4的例题。除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笔算。
2.掌握验算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模块一、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验算。(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学生经历探索用乘法验算的竖式的过程,掌握算理。
2.掌握验算的具体书写方法,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验算的过程和结果的实际意义,感受验算的价值。
(投影出示,生齐读)
过渡:要想达到这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投影)
模块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页上的例题,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怎样验算除法?
2.买的块数乘每块蛋糕的价钱应该等于什么?
3.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6分钟后,比一比谁能准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教师谈话:自学的时候,比一比,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模块三、先学后教
一、先学第3页的例题。
1.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
2.检测
学完的同学请举手,学会的请把手放下。既然大家都学会了,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1. 完成课本第4页想想做做第 1、2题。指名较差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
二、后教
1.更正
做完的请检查,检查完了请举手。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的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前补充或上来更正。重点交流验算的格式。
2.小结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看商乘除数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验算看商乘除数再加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模块四:拓展提高
师问: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下面,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有信心做全对,字
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1. 做“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口答,集体评议。
2. 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说说余数1表示什么?
3. 做“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解决后评讲。
4. 作业:
第4页第2题后两题。
练习一
教学内容:三上P5—P6。练习一
教学目标: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模块一、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做关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练习。(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投影出示,生齐读)
过渡:要想达到这节课的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练习,请看自学指导。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九:苏教三年级《科学》(上)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教案
《科学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2、知道科学是什么。 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课,对“科学”这一概念不能够深刻理解,只能获得表面意义上的理解,所以本课一开始用“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去思考。凭已有经验,学生会把科学和科学家联系起来,和自己无关。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来谈谈自己亲身的体验,学生很容易说出:由于好奇才做出这些事,这恰恰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课后应布置学生搜集更多科学家的研究故事,让学生从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中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课谈科学是什么,应从外延上谈,而不是从内涵上去灌输,教学中不可要求学生谈什么是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 (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可采取放录音故事、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 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教学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2、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3、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课一开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纸鹦鹉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探究其中的奥秘,接下来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的纸片来尝试,寻找如何让它们平衡。由于学生是刚接触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保持活动场地整洁,实验井然有序。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四)、布置任务:
1、下节课把制作好的玩具带到班上来,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教学反思: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校园内)。2、观察记录纸。3、调查用的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4、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部分的开篇之作。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活动中边找边记,能锻炼学生的记录能力,利于在收集证据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后面的研讨提供大量的“食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
它们都需要养料。
它们都对刺激有反应。
„„
生物体有生命特征和生命需求两类,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它们。记下大家的理由,把最重要的内容勾出来。
三、小知识
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四大类。所有的生物都表现出生命的特征: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生物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通过吸取营养物质,个体会由小变大,显示生物体的生长特征。
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都有应激性,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有新陈代谢的作用等,这些特征都是生物所具有而非生物所没有的,也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四、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说一说,书上的几幅图的几种东西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没有?
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
山涧中的流水;
机器人;
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草原;
插在玻璃瓶子中的鲜花。
教学反思: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行。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生长生长特点 高矮排队
园 环境 (可以写也可以画)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苏教三年级版上册习作7 教学反思篇十:2013苏教新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1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2、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3、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4、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分别问:通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分别回答)
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
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知识屋”)
二、信息的获取
师问: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
(出示课件图片)
(生答)
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无法获取到,比如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
(生回答)
师: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递
获取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出示课件图片)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讨论坊”的内容。
四、信息的处理
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
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也叫信息处理机。
五、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跟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图片)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使用到信息技术吗?
(生讨论)
游戏:猜词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大家可以知道相同的信息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或表达方式等,信息有它自己的特点,信息是千变万化的,信息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
第2课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部分的名称。
2、能够说出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学会正确地开、关机。
5、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的几部分名称;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桌面及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2、难点: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计算机吗?(学生回答)
每台计算机都有许多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你都认识吗?都能说出它的名称及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们。
二、新授
1.显示器
(板书:显示器)
先来说说外形与家用的电视机差不多的设备吧,它的名字叫显示器,虽然它与电视机差不多,但是却比电视机清晰许多,近距离使用它时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显示器是我们与计算机面对面交流的工具,它能将计算机工作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出示图片)
它们的外形虽然不同,但都是显示器。
2.主机
(板书: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计算机的工作都是这个主机完成的,它的外形是个箱
子,但里面装了许多设备,(出示主机箱)计算机正是靠着这些设备来完成各项工作的。
(出示图片)
它们的外形虽然不同,但都是主机。
3.鼠标器
(板书:鼠标器)
鼠标器用来操作计算机进行工作,虽然它个子很小,有两个或三个按键,但是它的作用却很大,它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出示图片)
鼠标器有两个按键的,也有三个按键的,有带滚轮的,有机械式的鼠标器,有光电鼠标器,它们都是我们使用计算机的好帮手。
4.键盘
(板书:键盘)
键盘可以帮助我们输入一些文字、命令,或者可以在某些时候代替鼠标器工作。它的按键很多,要正确、快速地使用它们,需要我们花一定的时间。 (出示图片)
它们的外形不同,但是键盘上的键基本都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
5.其它设备
计算机上还有一些其它设备,(出示实物)例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耳麦等,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三、小结
(板书:它们构成了一台计算机)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主要设备,知道一台计算机至少要有主机、显示器、鼠标器、键盘这四个设置组成,其他的设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好计算机。
第3课 操作计算机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启动和退出Windows XP;。
2、了解鼠标器是一种输入设备,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单击鼠标左键或右键,双击鼠标;
3、了解鼠标在屏幕上的图标的含义;
4、了解Windows XP的窗口基本结构和窗口各项内容的含义;
5、熟悉窗口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对话框中各选项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小游戏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鼠标在屏幕上“选定”一个对象、移动图标、打开图标查询内容及使用快捷菜单命令等基本操作。
2、难点:(1)通过观看课件和学生操作实践,让学生学会有效地使用窗口管理,规范地使用菜单命令、标题栏上的按钮,改变窗口尺寸,移动窗口,使用滚动条和对话框等操作。
(2)感受Windows XP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和信息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形成正确使用操作系统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平时经常会使用计算机,那你们对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是否熟练呢?如果你们不是很熟练或有些已经忘记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WindowsXP的基本操作》。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每一台计算机都要安装操作系统,机器启动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正确引导操作系统,计算机才能正常工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
二、新授
1、老师指引学生观察机器启动的过程
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机器,并观察启动过程中每一步,思考:什么时候才表示机
上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四字词语
下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