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四年级】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一:【强烈推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 语文(第六单元)
(考试时间:80分钟)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我会听写词语句子,并能工整地写下来。(8+2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填。(6分)
“规”按音序查字法应查( ),音节是(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还余( )画。规的字义有:①画图形用的工具②法则、章程、惯例③劝告④商定的条件。在“规定”一词中应取第( )种字义。在“圆规”一次中应取第( )种解释。 三、我能用下面的字组词。(8分)
猛( ) 浴( ) 稳( ) 陵( ) 孟( ) 俗( ) 隐( ) 凌( ) 瀑( ) 驱( ) 惰( ) 洪( ) 暴( ) 躯( ) 随( ) 哄( ) 四、我能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分)
( )( )亲情 清波( )( )人影( )( )恍然( )( ) 理( )当( )( )安( )事 突( )其( )协调( )( ) 五、按要求填空。(9分,3+4+2)
1、《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_______诗,作者是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题目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最能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之情。 2、“向东远眺”的“眺”的意思是_______。我还能写出三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选自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丛中的露珠晶莹透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闯关我能行。(23分)
课内阅读: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
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这一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课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这段话后,你觉得李博士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山村小路上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
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ɡ mǎn( )着胜利的微笑。
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
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 mò de( )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热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
“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 shāo( ),拉向身后,然后走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弹回到原来的地方。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 duàn( )了,轻轻地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词语。(4分)
2、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画出。(3分) 着地(zhuó zháo) 方便(biàn pián) 弹回(tán dàn)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胜利——( ) 前进——( ) 容易——( ) 4、理解短文并填空。(3分)
短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____________,只有最后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处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______________,其他人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谁的行为值得赞扬?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你也遇到过需要帮助的人。写一件这样的事,可以是别人帮助你,也可以是你帮助别人,题目自拟。
十、语文实践。(10分)
相信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能写出来吗?每个1分,相信你一定能拿满分。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单元教学质量检测(答案)
四年级 语文(第六单元)
(考试时间:80分钟)
班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我会听写词语句子,并能工整地写下来。(8+2分)
跨越 间隔 移植 谴责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10分)
hǎi xiá měng zhǎng píng hãng zàn tíng lǎn duò ( ) ( ) ( ) ( ) ( ) kōng kuàng xí jī tóng bāo lián jiē shān hóng bào fā ( ) ( ) ( ) ( ) ( ) 二、我会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横线。(8分) 1、人们把每块搭石之间(jiàn jiān)按二尺左右的间(jiàn jiān)隔搭成两排。
2、即使是相背(bēi bâi)而行,假(jiǎ jià)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总要伏下身子背(bēi bâi)老人过去。
3、母亲脉脉(mài mò)含情地注视着远去的孩子们。
4、宿舍(shě shâ)里的人被当时的情景所打动,都不舍(shěshâ)得离去。
三、我知道先比一比,再组词。(8分)
绕( ) 脉( ) 矿( ) 怀( ) 饶( ) 咏( ) 旷( ) 杯( ) 四、把以下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8分)
理所( )( )同胞 突( )其( ) ( )不( )睛 恍然( )饶有( )平( )无( ) ( )息( )神
五、加上恰当的词语,能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3分)
1、一个( )男孩在他的( )新车旁走来走去。 2、卡罗纳失去了母亲,大家要( )对待他。 六、我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唯有„„才能„„ 如果„„才„„
1、( )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 )有可能找到一个适合骨髓的人。
2、李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3、( )骨髓移植,( )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4、( )小刚把地址写错了,( )我没收到他的信。 七、学了20课,我能选择其中一首古诗默写出来。(5+2分)
我还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八、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缩句:我看见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卡罗纳来到学校。
3、修改病句: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成比喻句:树叶在空中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阅读本单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一段话,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小钱静静地(倘 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严 炎)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 雕)零的含苞的花朵,(唯 维)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十万人里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和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ǎ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扩 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 斩)时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我会读,并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用“﹨”去掉。(3分)
2、“移植”的“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2分)
3、我会在这段话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苍白( ) 凋零( )
4、我读懂了,我会把描写小钱病情严重的句子完整地用“出来(2分)
5、我从文段中两次出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不同,从中感受到: (3分) 6、这个故事很令人感动,我最想对故事中的 说:“ 。”(3分) 二、我会阅读课外的短文并回答问题:(10分)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的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了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明亮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打“√”(2分) A、为他人照亮夜路。 ( ) B、怕别人撞到他。 ( ) C、既为他人照亮又不会别人撞到。 ( ) 3、下列句子中的“明灯”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4分)
A、明亮的灯 B、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C、放在明处的灯 ⑴、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 ) ⑵、他们手上没提明灯啊! ( )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2分) A、要学习盲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B、我们夜晚出门都应该有灯照亮。 C、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第三部分:积累与习作(22分)
同学们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得到过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比如精心呵护你的父母、教你握笔写字学习知识的老师、遇到给你帮助和安慰的同学,认真想一想那些让你感动的事,请你以为题写一篇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10分)
hǎi xiá měng zhǎng píng hãng zàn tíng lǎn duò ( 海峡 ) ( 猛涨 ) ( 平衡 ) (暂停 ) ( 懒惰 ) kōng kuàng xí jī tóng bāo lián jiē shān hóng bào fā ( 空旷) ( 袭击) ( 同胞 ) (连接 ) ( 山洪暴发 ) 二、我会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横线。(8分) 1、人们把每块搭石之间(jiàn jiān)隔搭成两排。
2、即使是相背(bēi 而行,假 jià)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总要伏下身子背bâi)老人过去。
3、母亲脉脉(mài
4、宿舍(shě shâ)得离去。
三、我知道先比一比,再组词。(8分)
绕(绕过) 脉( 脉脉含情 ) 矿(矿产) 怀( 怀念 ) 饶(饶命 ) 咏( 歌咏 ) 旷( 空旷 ) 杯( 杯子 ) 四、把以下四字词语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8分)
理所(当然 )(骨肉)同胞 突(如)其(来) (目)不(转)睛 恍然( 大悟)饶有(兴趣)平(安)无(事 ) (屏)息(凝)神 五、加上恰当的词语,能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3分)略
六、我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关联词语填空。(4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唯有„„才能„„ 如果„„才„„
1、( 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 )有可能找到一个适合骨髓的人。
2、李老师(虽然)身体不好,( 但是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3、(唯有 )骨髓移植,(才能 )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4、(因为)小刚把地址写错了,(所发 )我没收到他的信。 七、学了20课,我能选择其中一首古诗默写出来。(5+2分)略 八、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缩句:我看见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我看见脸。
2、扩句:卡罗纳来到学校。 略
3、修改病句: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语序错乱)_ 4、改写成比喻句:树叶在空中飞舞。 树叶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阅读本单元《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一段话,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小钱静静地( 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严 )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 )零的含苞的花朵,(唯 )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十万人里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和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ǎ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时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我会读,并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用“﹨”去掉。(3分)
2、“移植”的“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Y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禾” 。 (2分)
3、我会在这段话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苍白(红润 ) 凋零( 绽放 )
4、我读懂了,我会把描写小钱病情严重的句子完整地用“出来(2分)
5、我从文段中两次出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躺在病床上的原因不同,从中感受到:让人深切感受到两岸同胞,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3分)
6、略
二、我会阅读课外的短文并回答问题:(10分)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的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了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明亮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段意。(2分) 答: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_
2、这位盲人为什么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打“”(2分) A、为他人照亮夜路。 ( )B、怕别人撞到他。 ( )C、既为他人照亮又不会别人撞到。 ( √ )3、下列句子中的“明灯”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到括号里。(4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三: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练习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识字部分(共70点,0-4点为优秀,4.5-11点为良好,11.5-22为合格,22.5以下为待评。)
一、看拼音写词语。(共20点) píng hãng lián jiã qī dài hǎi xiá
( ) ( ) ( ) ( )
kōng kuàng xìng yùn xí jī zàn tíng
( )( ) ( )( )
lǐ suǒ dāng rán tū rú qí lái hú diã jiã
( )( )( ) 二、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12点)
朝阳 zhāo( ) cháo( ) 校舍 shě ( ) shâ ( ) ..
间隔 jiān( ) jiàn( ) 上涨 zhǎng( ) zhàng( ) ..
沉着 zháo( ) zhuó( ) 血脉 yǒng( ) mài ( ) ..
三、选择这些字填空。(17点)
暴 爆 ( )雨 ( )炸 风( ) ( )跳如雷 稳 隐 ( )藏 平( ) ( )身 ( )( )当当 湾 弯 海( ) ( )曲 台( ) ( )刀
怀 环 ( )抱 胸( ) ( )境 ( )绕
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6分)
四、写出下面带点词语的反义词。(6点)
1、她的脸色十分红润,并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样( )。 ..
2、这兄弟俩一点都不象,哥哥那么勤劳,弟弟却如此( )。 ..
3、那个石洞完全是( )形成的,没有一点人工的痕迹。 ..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4点) 例: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1.升国旗时,我们不能 ,也不能 。
2. 那条家乡的小溪像 ,也像 。
六、把古诗填完整。(8点)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
2.渭城朝雨浥轻尘, 。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阅读部分(共27点,0-4点为优秀,4.5-8为良好,8.5-13.5为合格,14以下为待评)
(一)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1.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①表示声音断断续续。②表示意思未完。
③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2点)
2. 当余震发生时,病床旁的李博士在想什么?病床上的青年又在想什么?
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3点)
(二)石头做汤(22点)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 )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 )我们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 )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 )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
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按要求从文中找出写词语。(4点)
近义词:珍贵( ) 窍门(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
2.我也会填。(4点)
例:( 宝贵 )的礼物
( )的礼物 ( )的生活
( )的广场 ( )的朋友
3.在□内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4点)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点)
5.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3点)
6.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3点)
参考答案:
一 平衡、联结、期待、海峡、空旷、幸运、袭击、暂停、理所当然、突如其来
二 zhāo、shâ、jiàn、zhǎng、zhuó、mài
三暴 爆 暴 暴 隐 稳 隐 稳稳 湾 弯 湾 弯 怀 怀 环 环3、缓缓/慢慢/渐渐 ,轻轻,哈哈大笑;漾漾,飘飘,流水涓涓
四、苍白、懒惰、天然
六、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阅读(一)1、② (二)1、宝贵、诀窍、肯定、缺衣少食3、, 、, 。, , , 。
4、虽然„„但是„„、如果„„就„„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四: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1带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1带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我会拼,还会规范地写词语。
hǎi xiá píng hãng zàn tíng lǎn duò
( ) ( ) ( ) ( )
kōng kuàng xí jī tóng bāo lián jiã
( ) ( ) ( )
( )
shān hóng bào fā tū rú qí lái qī dài
( ) ( ) ( )
2、我会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横线。
客舍( shâ shě ) 血脉( xuâ xiě ) 号啕大哭( hào háo ) ...朝雨( cháo zhāo ) 间隔(jiān jiàn) 协调有序(tiáo diào ) ... 3、我知道先比一比,再组词。
峡( ) 暂( ) 怜( ) 暴( ) 洪( ) 狭( ) 崭( ) 邻( ) 瀑( ) 拱( )
4、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每年讯期,山洪爆发,溪水猛涨。( ) ( )
(2)李搏士正步履勿勿地走进手术室。( ) ( )
(3)车开了一断路,男孩转过身来,眼晴里闪着亮光。( ) ( )
5、把下列四字词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能填对。
理所( ) ( )同胞 突( )其( ) ( )不( )睛
恍然( ) 饶有( ) 平( )无( ) ( )息( )神
6、照样子填一填。
(1)清波( 漾 漾 )
步履( ) 生气( )人影( ) 得意( ) 相貌( )
我还会写几个:
(2)千叮咛万嘱咐 ..
7、我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唯有„„才能„„ 如果„„才„„
(1)、( )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 )有可
能找到一个适合骨髓的人。
(2)、(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 )他很伤心。
(3)、( )骨髓移植,( )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4)、过路的人(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会找来合适的石头
搭上。
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我们。(缩句)
(2)李博士把台湾青年的骨髓抽出来。(改为被字句)
(3)卡罗纳来到学校。(扩句)
(4)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改为反问句)
(5)这个问题太复杂麻烦了,我确实回答不了。(修改病句)
9、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 。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渭城朝雨浥轻尘,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3)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
(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二、阅读训练。
(一) 《搭石》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
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过前面的人突然止步,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
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
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桥,俩人再
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
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
好的情感。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俗语( sú shú ) 相背而行( bēi bâi ) 落脚( luò là ) ...
人影绰绰(zhuō chuò ) 理所当然( yán rán ) 联结( jiē jiã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 ) 大概( ) 情景( ) 假如( )
3、缩句。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4、用“ ”文中的一句俗语,并说说它的意思。
“搭石”要“紧走”的原因是
5、文中划 的句子写得美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6、第二段通过描写走搭石的两种情景来反映乡亲们的感情,这两种情景分别是 和 。
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
好的情感。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
8、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小事,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请你也写一写
平凡事物中的“美”。
(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静静地(倘 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严 炎)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 雕)
零的含苞的花朵,(唯 维)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
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十万人里才能找到
一个有适合骨髓和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zhǎn)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
的人。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
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扩 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
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
大地震动(暂 斩)时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个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
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1、我会读,并把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用“﹨”去掉。
2、“移植”的“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
查 。
3、我会按要求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反义词: 苍白( ) 凋零( )
(2)近义词: 空旷( ) 沉着( )
4、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改为陈述句)
(2)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改为被字句)
5、我读懂了,我会把描写小钱病情严重的句子完整地用“ ”画出来。
6、文段中两次出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我从中体会到第一个“静静地”说
明 。第二个“静静地”则表现
了 。
7、这个故事很令人感动,我最想对故事中的 说:“
。”
四 年级 语文 第六单元基础练习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海峡、平衡、暂停、懒惰、空旷、袭击、同胞、联结、山洪暴发、突如其来、期待
2、shâ、xuâ、háo、zhāo、jiàn、tiáo
3、略
4、(1)讯-汛、 爆-暴 (2)搏-博、 勿勿-匆匆 (3)断-段、 晴-睛
5、当然 骨肉 如、来 目、转 大悟 兴趣 白、故 屏、凝
6、(1)匆匆、勃勃、绰绰、洋洋、堂堂
(2)(略)
7、(1)如果„„才„„ (2)因为„„所以„„
(3)唯有„„才能„„ (4)只要„„就„„
8、(1)他看着我们。
(2)台湾青年的骨髓被李博士抽出来。
(3)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
(4)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怎能不令人快乐呢?
(5)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确实回答不了。
9、(1)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2)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3)绿树村边合 把酒话桑麻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训练
(一)1、sú、bâi、luò、chuò、rán、jiã 2、常常、大约、景象、假若
3、搭石联结着小路、也联结着情感。
4、紧走搭石慢过桥 走搭石的时候要快一些,过桥的时候要慢一些。 搭石,原本是天然的石块,踩上去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5、美 这句彰显了善良的人性美。
6、让对方先过河 背老人过河
7、亲人之间的思念 朋友之间的友谊
8、略
(二)1、倘、炎、雕、维、扩、斩
2、Y 禾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五: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至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答案
姓名 等级
一、 我来梳理课文(50分)
1. 《长城》这篇课文描写的顺序是从远(1分)到近(1分),它的特点是长(1分)和高大坚固(1分)。作者在写它的时候,先写自己看(1分)到的,再写自己想(1分)到的。在描述城墙的宽度时,用了对比(2分)的手法。第3自然段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容易(1分)和劳动人民的智慧(1分)。(共10分)
2. 在写《颐和园》时,作者是按游览(1分)顺序写的,这从每个自然段第1(1分)句的过渡(1分)句可以看出来。然后作者再对每个景点进行景点描写(1分)。颐和园的特点是大(0.5分)和美(0.5分)。(共5分)
3. 《秦兵马俑》中作者用了说明文中常用的作比较(2分)手法,把一号坑的面积和篮球场(1分)做了一个比较(1分),写出了一号坑的大(1分)。
4. 《古诗两首》中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分)写了作者李白(1分)在黄鹤楼目送老朋友孟浩然(1分)去的场景。另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2分)则写了作者王维(1分)在渭城(1分)送元二(1分)出使安西(1分)的场景。(共10分)
5. 《搭石》一课通过写人们摆(1分)搭石、走(1分)搭石的小事,赞扬了乡亲们(谁)(1分)为他人无私奉献(怎样)(2分)的精神。(共5分)
6.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写的是台湾青年(1分)通过骨髓移植(1分)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1分),我想对(略)(1分)说:“(略)”(6分)(共10分)
7. 《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1分)写的《爱的教育》(1分),在课文中“目不转睛”的意思是不转眼珠地看(3分)。(共5分)
8. 像《给予是快乐的》这样的例子,我在生活中也深有体会:有一次 ,(略)(5分)。(共5分)
二、 我来注上拼音(注上带点字的拼音)(8分)
(shèng) (xiào) (qǔ) (shù)
战车千乘(2分) 惟妙惟肖(2分) 曲线(2分) 洗漱(2分) ....
三、 我来判断正误(10分)
1. 长城一共有一万三千多米长,每隔三百多里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上面的条石一块有两三斤
重。..............................................................................................................................................................................................(1分)( × )
2. 北京的颐和园一共有5处景色,分别是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
桥。.................................................................................. ...............................................................................................................................(1分)( × )
3. 说明文常用的手法是比喻、拟人、排
比。............................................................................................. ............................................................. ..................................................................................................................................(1分)( × )
4. 《秦兵马俑》的介绍顺序是分→
总。........................................................................................................................................................ .............................................................................................................................................(1分)( × )
5.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是山东青城山沧浪亭的对
联。....................................................................................................... ......................................................................................................................................(1分)( ×
6. 宋朝诗人王维写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体现朋友友情的词语是“更尽”这个
词。..................................................... ....................................................................................................................................................................(1分)( × )
7. 《搭石》的作者是刘章写
的。................................................................................................................................ .................................................................................................................................................................................(1分)( × )
8. 苍白的近义词是红
润。....................................................................................................................................... ......................................................................................................................................................................................(1分)( × )
9. 《卡罗纳》这篇文章选自德国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
育》。............................................................................. ........................................... )
...................................................................................................................................(1分)( × )
10. 《给予是快乐的》这篇课文中的小男孩希望有一个像保罗的哥哥这样的哥哥,还想很神气地坐保罗又大又漂亮的新车回
家。... ....................................................................................................................................(1分)( × )
四、 我来修改病句(用上规范的修改符号)(12分)
1. 小小的小燕子把一个窝筑在了绿绿的绿树上。(3分)
2. 七彩斑斓的黑色鹅卵石把许多人送到这个鹅卵石加工厂里加工。(3分)
3. 我坚信小明今天大概一定会考100分。(3分)
4. 看完这场电影,我们班所有的同学大部分都明白了劳动的艰辛。(3分)
五、 我来查字典填空(10分)
1. 在《新华字典》中,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Y”(1分),再查音节“yuán”。(1分)
在字典中,“元”的解释有:①开始,第一 ②为首的 ③构成一个整体的 ④朝代名 .
第五单元:(③)(2分) 国家元首:(②)(2分) 元旦:(①)(2分) 元朝:(④)(2分) ....
六、 我来积累填空(10分)
1. A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④)(5分),B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②)(5分)。
A. ①伏下身子fǔ xià shēn zǐ 血汗 xuè hàn ②号啕大哭hào táo dà kū 耸立 sǒng lì ③期待 qī dài 吵嚷 chǎo rang ④
怜悯 lián mǐn 魁梧 kuí wǔ
B. ①红彤彤 滔滔不决 ②得意洋洋 争先恐后 ③耀武耀威 日新月异 ④绿悠悠 懒洋洋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六: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试题
石坪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单元检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识字与写字(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ù yïu zì zhǔ mù bù zhuǎn jīnɡ bù lǚ cōnɡ cōnɡ ( ) ( ) ( ) lǐ suǒ dānɡ rán ráo yǒu xìnɡ qù bǐnɡ xī nínɡ shãn ( ) ( ) ( ) jǐ jīnɡ zhǎn zhuǎn pínɡ ān wú shì lǎn duî dīnɡ nínɡ ( ) ( ) ( ) ( ) 2.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5分)
(1)每当上工、下工,一行( xínɡ hánɡ)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 调(tiáo diào)有序!
(2)即使是相背(bēi bâi)而行,假(jiǎ jià)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人们总要伏下身子背(bēi bâi)老人过去。
3.用“—”找出写错的字,改在( )里。(8分)
狂风爆雨 ( ) 移值骨髓 ( ) 美好回亿 ( ) 深后真挚( ) 山红暴发 ( ) 夸越海峡( ) 庄重严素( ) 重新站放( )
二、句子训练营。(22分) 1.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写出由相反意思构成的词语。
例:深入浅 出
(2)写出叠词。
例:人影绰绰 2.写出有关互帮互助的俗语、格言。(3分) 例: 众人拾柴火焰高
(1)
(2) (3) 3.给句子换几种说法(意思不能改变)。(2分) 提示:可加关联词,可用比喻的说法。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
(2) 5.按要求改写句子。(11分)
(1)我肯定他今天可能不会来了。(修改病句)
(2)李奶奶的那个小孙子长出了两颗小小的,黄黄的乳牙。(缩句)
(3)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陈述句)
(5)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反问句) (6)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三、默写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并回答问题。(14分) 1、这首诗的作作者是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话由写景转入送别,表达了 的情感。(6分) 2、解释词语。(3分)
更尽 使 朝雨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2003年4月20日,北京一个出租车司机等到了一个要去北京南站的客人。这是一段因“非
典”恐慌而生意锐减的日子,有客人是求之不得的。
当司机听到这位客人说自己“肺部有感染,打了一个星期点滴都没好,要回老家”时,他做出的选择是:将车停在路旁,锁上客人放行李的后备箱,然后用手机给110、120„„拨电话。客人气急了:“我打车,到站给钱,你管得着我去哪儿吗?”
司机说:“现在是非常时期,举国上下都在抗击‘非典’。我今儿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走。” 客人把身上的钱都掏出来给司机,央求放他走。司机说:“我这是对你负责,你要真是‘非典’就没命了,连别人也连累了。我知道你没钱了,如果医生说你没事,你明天在北京的花费,我都包了!”
在等医疗机构的车来时,天下雨了,司机在雨中淋着,不断劝阻经过的行人绕道而行。整整两个半小时以后医院的车才到,拉上病人走了。司机将出租车彻底消毒后回家已经是凌晨。
这是“非典”恐慌中一个最普通的人的故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是什么驱使他这样做呢?是良心,是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也是一个公民的意识。
让我们记住这个司机——北创公司的张四平,今年49岁,在得知那个客人排除了“非典”的嫌疑后,他说:“我觉得对不住人家,我真想向他道歉。”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 )里打“√”。(2分) ① 连累lěi( )lâi( ) ② 绕道rǎo( )rào( ) (2)读句子,选择说法正确的,在( )打“√”。(1分)
是什么驱使他这样做呢?是良心,是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是一个公民的意识。 ① 反问句 ( ) ② 设问句 ( ) ③ 疑问句 ( )
(3)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地写出来。(2分)
(4)你喜欢这位出租车司机吗?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再写下来。(3分)
(5)司机为了不让有非典嫌疑的客人上车,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3分) 三、习作(30分)
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关心、帮助他人的动人故事,选取一个感人的事例写下来,题目自拟。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七: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A卷)
一,读拼音 写汉字
líng héng xuě mài lǎn duò sú yǚ huái yú
广( )平( )( )( ) ( ) 满( )( )震
yǒu xù tōng bāo hǎi xiá xí jī shān hóng bào fā xīshuǐměng zhǎ
ng
( ) (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8分)
淘( ) 辞( ) 情( )历( )状( ) 唯( )
库( )
啕( ) 辛( ) 惰( )厉( )伏( )难( )
裤( )
三、补充词语。(8分)
( )容易 ( )兴趣 ( )其来 ( )转睛
( )漾漾 ( )绰绰 ( )有序 ( )当然
四、选词填空。(4分)
等待 期待
1.我坐在电视机前,静静地( )电视剧的播出。
2.丑小鸭一直都( )着变成白天鹅,得到大家的喜欢。
3.晚上,明明一直在幼儿园的门口( )妈妈来接他。
4.每天晚上,妈妈都会陪我一起学习,她一直( )我能考上大学。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突然明白了( )2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
( )
3,不转眼睛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4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 )
5按道理来说应当是这样的( )6形容来得很突然( )
7像骨头和肉那样最亲近的同一国家的人( )
六、修改病句。(8分)
1.妈妈上街买回了西瓜、冬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2.这一道数学题非常极其的简单。
3.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4.我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任何困难。
5. 在庆祝会上,小红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6.姐姐的笑容和笑声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7. 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视着天安门城楼。 (缩句)
8.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换一种说法)
七,照样子写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美好的情
感。
(1)一枚枚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
也联结着(
)
(2)一条条长长的公路,联结着( )
也联结着( )
八,缩句:
1、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2、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3、马玉宝和长工们满怀阶级仇恨狠狠地痛揍了狡诈的老地主。
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5、一个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坚硬的琥珀。
九,说说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对偶)
1、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 )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 6、生我养
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
8、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9、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10、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
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
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11、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12、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
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
13、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14、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十、乱句重组。(5分)
( )可是事与愿违,校园的治安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
(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 )这种开放的效果很好,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而且南墙一带很快成为
哈佛最活跃和治安最好的地带。
( )一百多年前,哈佛大学的校园南墙外是一处贫民窟,治安环境不好。于
是校长决定在南墙外修一道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开。
( )经过如此反复几次,校方发现“封墙”的办法并没有凑效。于是校方推
倒围墙,长年累月地向社会开设免费课程。
十一、读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 )
去( )时的情景,表达了他( )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 )
3.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十二,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在生活中,我也曾看到过或经历过亲友送别的场面,我想选择一个写下来:
(
)
2,你认为给予是快乐的吗?为什么?
( )
3,我们所学的一首送别诗中传诵古时送别友人的诗句是:(
)
四、选词填空。
严格 严肃 严厉
1.每个人都要自觉地( )遵守公共秩序。
2.报告会会场的气氛,既( )又热烈。
生气勃勃 生动活泼 生龙活虎
1.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 )的小节目。
2.操场上,同学们有的跑步,有的打球,有的跳绳,一片( ) 的景象。
自愿 心愿 志愿
1.申办奥运会是我们共同的( )。
2.明天去义务服务,请( )参加。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握住母亲的脚
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人对这位才华
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
年轻的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排 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
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 必需)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
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
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
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青年回到家时,母亲还没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疲乏,今晚,
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归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
住母亲的脚。突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 竞)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
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脚拥在怀里,久久不肯松开手。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心情(沉重 深重)地对主考官说( )我
现在才真正明白( )做人是那么不容易( )成才又是何等的(坚 艰)
难( )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人只有理解母亲( )
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 检验)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1.在文中的括号内加上标点。
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和恰当的词语。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互相依靠着过日子,彼此不能分离。 ( )
(2)时刻牢记着。 ( )
(3)能力出众。 ( )
4.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然后再仿写一个。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 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梅花 ( )的柳枝 ( )的泪珠 ( )
的原野
( )的声音 ( )的小溪 ( )的流泉 独特的( ) ( )地欣赏 微弱的( ) ( )地歌唱 迷人的
( )
参考答案
一、给红色的字注音。
风俗(sú) 身躯(qū) 遭遇(zāo) 凋零(diāo)
嘱咐(zhǔ) 袭击(xí) 怜悯(mǐn) 间隔(jiàn)
二、辨字组词。
淘 淘气 幸 幸运 情 情况 历 历史
啕 号啕大哭 辛 辛苦 惰 懒惰 厉 严厉
三、补充词语。
(好不)容易 (饶有)兴趣 (突如)其来 (目不)转睛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协调)有序 (理所)当然
四、选词填空。
等待 期待
1.我坐在电视机前,静静地(等待)电视剧的播出。
2.丑小鸭一直都(期待)着变成白天鹅,得到大家的喜欢。
3.晚上,明明一直在幼儿园的门口(等待)妈妈来接他。
4.每天晚上,妈妈都会陪我一起学习,她一直(期待)我能考上大学。
五、修改病句。
1.妈妈上街买回了西瓜、冬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妈妈上街买回了冬瓜、南瓜、苦瓜等蔬菜。
2.这一道数学题非常极其的简单。
这一道数学题极其简单。
3.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姐姐的笑容和笑声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姐姐的笑容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六、乱句重组。(5分)
(2)可是事与愿违,校园的治安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
(5)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4)这种开放的效果很好,赢得了广大市民的好评,而且南墙一带很快成为哈佛最活跃和治安最好的地带。
(1)一百多年前,哈佛大学的校园南墙外是一处贫民窟,治安环境不好。于是校长决定在南墙外修一道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开。
(3)经过如此反复几次,校方发现“封墙”的办法并没有凑效。于是校方推到围墙,长年累月地向社会开设免费课程。
七、读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孟浩然)去(扬州)时的情景,表达了他(依依惜别)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八: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姓名 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语。
guō zàng cí sāi pàn chóu (聒)碎 (葬 )身 (慈)祥 ( 腮 )边 身( 畔 ) 乡( 愁 ) hún shū juàn shuāi yōu líng 灵( 魂 ) ( 梳 )理 ( 眷 )恋 ( 衰 )老 ( 幽 )芳 欺 ( 凌 ) dī tóu zhéjié néng shū shàn huà fēng qī xuě yā(低 头 折 节 )( 能 书 善 画) ( 风 欺 雪 压 ) 二、选词填空。
飘动 飘拂 飘扬 飘荡
(1)缕缕炊烟在山谷里( 飘荡 )。
(2)柳枝在平静的水面上轻轻地(飘拂 )着。 (3)旗帜在广场上(飘扬)。
(4)他胸前(飘动 )着的,是鲜艳的红领巾。 三、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 虽然)热带无所谓隆冬,( 但是 )腊月天气也毕竟是凉飕飕的 (2)(因为 )船快开了(所以 )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客轮。 (3)(即使 )大旱,这条小溪(也 )不会干涸。
(4)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四、请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1
(2)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江南极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6)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7)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五、判断正误(对的打“√”,错误打“×”)。
(1)“长相思”是宋代纳兰性德写的一首词。 ( × ) (2)“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水”指的是黄河。 ( × )
(3)张籍的《秋思》一诗寓情于事,借日常生活中的小片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表达他客居他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 ) (4)《梅花魂》一课采用了插叙的写法。 ( √ ) 六、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改为肯定句:我们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2)、桂花纷纷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 桂花像雪一样纷纷落下来。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那些美好的印象,我怎么会忘记?
(4)、一个中国人,在怎样的境遇里,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5)、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
改成陈述句:这清白的梅花是不可玷污得的。 七、阅读下面两则段落,回答问题。
(一)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文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 州 )改(洲 ) 2、正确的读音下打√
泊(bó √ pō)船 数重(chóng √ zhòng)山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位置曾经用过哪些字? ( 到)(过)(入)(满)(填够三个即可),诗中用“绿”字好在哪里?“绿”字 形象鲜活,写出春意盎然的景色;唐代诗人贾岛写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在用“推”还是“敲”的这点上拿不定主意,大文学家韩愈认为用“敲”好,他的理由是:僧人“敲”着寺门,更能显出月夜的寂静。 这两件事都说明了古人写诗作文注意炼字。
4、 “的春天。
(二) 梅花魂(节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正确的读音下打√
分(fēn fèn√)外 抹(mā√ mǒ)净 2、这段内容是作者回忆了外祖父一件什么事?(2分) 这段内容记述了外祖父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发脾气。 3、划线部分是什么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3
梅图,是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但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八、习作
小时候的事情,经过时间的冲刷,很多已经淡忘了,却总有一件让你难忘,为什么呢?是有趣?还是让你受教育?还是……把这件事写下来,写清事情的经过,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4
5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九: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组测试卷答案篇十: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拼,我还会规范地写词语。(10分)
hǎi xiá měng zhǎng píng hãng zàn tíng lǎn duò
( ) ( ) ( ) ( ) ( )
kōng kuàng xí jī tóng bāo lián jiē shān hóng bào fā
( ) ( ) ( ) ( ) ( )
二、我会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横线。(4分)
1、人们把每块搭石之间(jiàn jiān)按二尺左右的间(jiàn jiān)隔搭成两排。
2、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zhǎng zhàng)。
3、母亲脉脉(mài mò)含情地注视着远去的孩子们。
4、宿舍(shě shâ)里的人被当时的情景所打动,都不舍(shě shâ)得离去。
三、我知道先比一比,再组词。(8分)
彼( ) 陵( ) 连( ) 怀( ) 披( ) 峻( ) 联( ) 杯( ) 洪( ) 伏( ) 序( ) 袋( ) 供( ) 状( ) 予( ) 袭( )
四、给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1.饶有兴趣( )①富足,多。②添 ③宽恕,免除处罚 ④尽管
2.供养不周( )①绕一圈 ②周围 ③普遍 ④周到
3.形态各异( )①特别 ②不相同 ③奇怪 ④分开
4.固执已见( )
①看到,看见 ②指明出处 ③对于事物的看法 ④会见
5.不胜其烦( )
①胜利 ②优美的 ③能够承担或承受 ④超过另一个
6.风言风语( )
1
①空气流通的现象 ②景象 ③习俗 ④没有根据的
7.星罗棋布( )
①捕鸟雀的网 ②一种丝织品 ③排列,分布 ④张网捕捉
8.人影绰绰( )①姿态柔美 ② 宽绰
五、填空:10分
《古诗两首》的作者都是 代诗人,他们的作者分别是
和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和朋友送别时 的情感。两首诗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分别是 , 和 , 。
我还积累了很多这样的诗句,我最喜欢的一句是 , 。
六、我会读下面的句子,并能选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4分)
平稳 平衡
1.走搭石时,走得快才容易保持( )。
2.如果搭石不( )走过的人就会跌落到水中。
希望 期望
1.那位青年正满情怀( )地等待着他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2.儿子在家庭会上立下军令状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 )。
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6分
( )
2、《卡罗纳》 一文选自日记体儿童小说《爱的教育》。卡罗纳失去了父亲( )
3、人们用“杏林”来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华佗再世”来形容医生的医术高明。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 ”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 2 1、“孤帆远影碧空尽”和“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两个“尽”意思相同。 很不幸,但是他得到了身边人真诚的理解和热情的帮助。
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 ; ,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
2.
3. 补充画线的语句。6分 从第一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4分 照样子补充词语:4分 ( )--( ) ( )--( )
例:( 踏踏 )的声音 ( 轻快 )的音乐
( )的声音 ( )的音乐
4.画出能表现协调有序的句子。从中你理解到“协调有序”的意思是 (4分)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仿照这句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 ,也联结着
4.《搭石》一课既有景美也有情美,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走搭石的美好画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美好品质。“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 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
们 的情感纽带。6分
(二)给予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3 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一句含意深刻。不仅写了搭石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 )把水倒进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 )把这壶水喝下去,( )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句话 请相信我 纸条上的话是真的 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 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并写下来:8分
① 形容腹饿口渴到了极点。 ( )
② 形容不把它放在心上。 ( )
③ 摇动着好像要落下来。也形容极不稳固。 ( )
④ 突然之间得到的启发、敏悟。 ( )
2.
3.
3分
4.把文章最后一段的标点补充完整。3分
5.那个人要在纸条上加上几句话,是因为 3分
6.读了这篇短文,谈谈你的感想。5分
第三部分:积累与习作
同学们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一定得到过许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比如精心呵护你的父母、教你握笔写字学习知识的老师、遇到给你帮助和安慰的同学,认真想一想那些让你感动的事,请你以“谢谢你, ”为题写一篇文章。(30分) 4 在括号中加上适当的关联词:3分 在文中找出一句话,证明“纸条上的话是真的”。并认真抄写下来。
下一篇:四年级作文批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