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

| 二年级 |

【www.guakaob.com--二年级】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一: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复习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连加、连减混合运算复习的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我就重要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本课是从学生熟悉的乘坐公共汽车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教学时,我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情境图中的“动作过程”,提出问题,并联系过程列式计算。学生都有乘公交车的经历,所以理解起来非常容易。这类加减混合式题是在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运算顺序与连加、连减的顺序相同,所以教学时让学生进行类推,先填好分步计算的第一个竖式,并计算出得数,再填写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并计算出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想简便写法的竖式。把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老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使学生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所以在例题和“做一做”的练习中注重让学生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计算,以更好地理解计算顺序。 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于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还是掌握较好的,计算速度也较快。

这部分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一年级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

运算顺序,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放在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例1,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

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我采用一贯的方法,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内容可以是连加的、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然后全班一起计算,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退位的计算。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在本节课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清。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二:20以内加减法 总复习 教学反思

20以内加减法 总复习 教学反思

尹翼 劳卫小学

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总复习,对知识的整理是没有经验的,作为一年级总复习的一种尝试。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建立知识网络图的概念。因此在今天的课上,通过回忆,发现知识的无序,再通过查阅书本,找目录,边找边思考哪些内容与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有关,当内容较多,或记不清具体内容时,通过翻书查阅小标题,对知识进行回忆整理让孩子经历这一过程,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然后通过逐一复习图中的知识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再进行梳理,加深了孩子们的知识理解。

在练习设计中,我精心设计了计算小能手比赛、过桥、火车填未知数,提数学问题等练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但本堂课教学我执教到本课后二十分时,情绪不够饱满,对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够。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三: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加减法估算-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加减法估算》教后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学习估算,感受它与精算的不同,复习时我特意设计了整十数的加减口算,意在让他们感受到整十数计算比较简便。同时还设计了猜猜“最接近的整十数”,意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估算的基本策略,知道估算就是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接着我又向学生介绍了估算的作用,告诉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用笔算很不方便,我们就需要用到估算。这些练习为后面解决“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打下了较好基础。接下来的探究中我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 的估算思想。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会把三种物品价格的近似数加起来,但对于其它方法想到的不多。同时,在教学过程 中,我也发现了其他一些问题:如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估算,或者将估算与笔算弄混淆。这说明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去的应用也是上得如梗在喉,学生总是不太自觉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好象都是老师或题目叫他们去估算。仔细思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和教材的情况。估算的作用在较大的数量时优势比较明显,相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口算都能很快得出答案,如教材32页第1题“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一题中很多题目学生计算比估算还快,所以很难从中体会到估算的好处,相反还会认为估算有不精确的缺点。另外,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义上就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估算而估算。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知估算的作用。

多举一些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并发动学生也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估算比较合适,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 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二、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

xiaoxue.xuekeedu.com

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估算必须联系生活,让学生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产生估算的需要,没有需要,教学估算意义无法体现。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四: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加减法估算-人教新课标2014【小学学科网】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笔算、口算、心算和估算是小学生计算的几种主要方式,从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笔算、口算、心算可归入精确计算,而估算则可看作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笔算、口算能力的培养,对估算的要求较低。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又离不开估算,比如:从家到学校估计有2千米,步行上学估计要用15分钟;带了10元钱去买菜,估计只能买一斤猪肉和2斤西红柿,18+23经估算知结果应是40左右„„所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我思考这个内容时,是反复考虑要不要讲“四舍五入”法;要不要讲“约等号”;估算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因为人教版二上第31页首次出现估算专项学习内容“加减法的估算”,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只要求用语言叙述估算的过程。《标准》提出了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但还没有出现约等号。这块知识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后来我反复学习了教参,又请教了一些老师,老师们说在考试中会涉及估 算 并且要写过程,所以我教给学生书写格式和“约等于号 ”的写法,“四舍五入”法 没有讲,因为只要学生会把题中的数转化成与之接近的整十数就可以啦,出现个别问题再个别解决。

在进行练习时又碰到了一个难题。P32练习六第一题“先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这里有两个指令,先估算,再比较。我先让学生写出估算的过程,来巩固估算的方法,但是解决第二个问题,又不能只看估算的结果,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只能让学生把精确计算的过程也写出来,来帮助解决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想如果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会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创设一个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要用到估算的情景,知道生活中有时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不需要了解准确数时,我们就需要估算。在平时计算时判断结果是否正确也可以用估算来判断,如43+18=51 对吗?

xiaoxue.xuekeedu.com

(2)让学生学会估数,因为在估算中,估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一定要明确在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应选用整十数相加减的方法来估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五: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与复习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教科书第8——33页)

二、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笔算和口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在本单元的安排上是按进位加——退位减——加减混合——估算——应用园地这一顺序去安排的。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与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

四、教法

本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趋乐等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主要采用动画片——《数学荒岛历险记》的故事情节导入、情景创设、动手练习和游戏等方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地、快乐地学习氛围。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整理本单元学的内容。

1、进行谈话引入。

师:大家都看过《数学荒岛历险记》吧!(看过)

师:今天罗克他来的我们班,想邀请我们二(2)班所有同学一起去

营救咔不。你们愿意吗?(愿意)

师:但是要进入数学荒岛,必须通过考验。你们有信心吗?请看考验题:

2、考验题:将这些算式分类:22+46 68—42 95—27 50+27—36 17+24+18 36+35

可能学生有很多分类方法,直到学生将这些算式分为加法、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师:加法还可以怎么分?减法还可以怎么分?

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笔算加法和减法要注意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注意:相同点:数位对齐,个位算起。不同点:进位加要注意:满十进一。退位减法注意:退一当十。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要注意:从左往右计算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那么你们会学以致用吗?咱们来进行分组比赛。看那一大组做得又对又快。一大组做加法,二大组做减法,三大组做连加,四大组做加减混合题。比赛开始。

6人上台板书。全班交流答案,如果对就用手势“V”来表示,如果错了用手势“X”来表示。

师:恭喜大家通过考验。来到数学荒岛。

罗克:欢迎大家来到数学荒岛。

这里设计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同桌交流、动脑思考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有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他们

初步归纳能力。

二、练习巩固

博士:嘿嘿,不管你带来多少帮手,只有闯过四关,才能救出咔布。(配音)

师:孩子们,我们要凭我们的细心、聪明和勇敢闯过这四关,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准备好了吗?

1、闯关一:数学荒岛上的东西可真神奇,你们看树上挂满了像饮料一样的果子。大家一起来摘果子吧。8道口算题,每小组回答一个。

师:我们既摘了果子又闯过了第一关。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咔布受伤啦,快去医院看看吧!

2、闯关二:数学医院改错

罗克:博士正在惩罚咔布们。它们受伤住医院啦,快去看看吧!(配音)

我们只有将这些竖式的毛病找出来并改正,才能治好咔布们。再请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并说出正确的算式。 点名然后回答。

①第一题, 38+5=88(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第二题:(49+44=83)(满十加一)

③第三题:(81-49=42)(借一少一)

这里通过设计出错题上培养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总结能力。

3、闯过三:填空。

师:咔布们的病刚好,博士又要强迫咔布们生产出他要的数字,你

猜这些咔布各生产了那些数字?90-54=36 17+79=96 43+8=51 82-36=46

三、联系实际,开放练习

1、、估算。

师:大家都很了不起,大家辛苦啦,罗克为了感谢大家,特意去给大家挑选好吃的?瞧,选了全家桶(64元),披萨(29元)。

罗克带了100元,你觉得钱够么?

出现①精确计算64+29=93(元) ②100逐个减 100—64—29=7(元)③估算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了这种情况,一般用估算来帮助我们迅速的解决问题了。这样既方便有迅速。

通过情景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还要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并且把评价的机会交给学生。

2、休息(播放《数学荒岛历险记》的主题曲。

师:好吃吗?大家做好吃的样子,吃完东西休息一下。然后才更有精神去救咔布。

全体休息,跟着音乐一起唱。

3、解决问题。(第四关)

师:博士为了庆祝即将成功,他命令小胖的叔叔给他用面包做面包桥。 小胖正在为他的叔叔运面包。第一次运来45个,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运16个,第三次比第一次多运47个。

你能根据这三个条件,提出什么问题?(提醒做题之前先看清条件)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老师挑选了三个问题,请看大屏幕,你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好,比比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第一个:第二次运来多少个?(45—16=29(个)

第二个:第三次运来多少个?(45+47=92(个))

三次一共运来多少个?(45+29+92=166(个))

先让学生做,然后请人讲是怎么做的?

这里设计的提问环节是开拓学生思维的一个好机会,我个人认为学生提问越多越好,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能大胆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播放咔布得救的视频。

三、课堂总结:

通过大家的努力,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救出咔布。现在我们回到课堂上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整理复习了哪些内容?

今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的许多数学问题,你们的表现都很棒。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初步归纳所学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所得到的乐趣。

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六: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中形成体系

1.课件出示下面的八道算式。

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 仔细观察上面的题目,回忆是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

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这一单元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指定学生回答。

(二)整理中掌握知识

1.分类整理算式。

(1)将上面的8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分类方法的预设:方法一: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 82-40、41-7、30-16、59-46

方法二:

„„

(3)比较分法,确定研究方法二的分法。

2.复习100以内加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加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3.复习100以内减法(二)

(1)学生独立完成减法的4个算式,同时指定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重点说明: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4.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中的第1题的第(2)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定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3)全班交流,进行评价。

5.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29+35+9= 97-25-47= 75-46+31= 48+26-39= 53-(9+37)=

(2)先同桌说说运算顺序,并用笔画出先算的部分,然后全班交流运算顺序。

(3)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

(4)全班交流,重点说明:每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复习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校园里有33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 柳树有多少棵?

校园里有33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棵。松树有多少棵?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各自想法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比较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5)根据第(2)题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松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

(三)练习中深化认识

1.排队

根据每个算式的结果,将下面的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提示学生: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进行大小比较。)

11+18 37+28 42-10 24-19 83-67

2.投篮

小白兔拿着27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提示:先计算,再连线。

3.想一想,算一算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明:应先从什么位填起?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

4.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小明家种了8行苹果树,每行9棵,小明家种的苹果树比小红多15棵,小红种了多少棵苹果树?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提示学生:千万不要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一定要比一比再来列算式。

(四)梳理中内化知识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七:二年级上册数学《100以内加减法复习与整理》ppt课件[1]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八: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九: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总复习》精品课件

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减法复习课 教学反思篇十: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反思

熊小红

0的认识及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知识点

前面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数字1-5以及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对加减法的含义有了一定认识

能看图列加、减法算式

并能运用数的组成知识做5以内的加减法

因此

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安排为:认识0的两种含义

正确书写0

会做与0有关的加减法题

在教学安排上

我先复习旧知

口算5道加减法题

目的是提高学生5以内加减法口算的速度

接着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

出示小兔拔萝卜的课件

一、揭示0的第一层含义:没有

1、看一看、想一想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看看

它是谁?在干什么?

生:小兔

拔萝卜

师:第一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一个

还剩3个

......

(出示空地)师:第四幅图小兔拔了几个萝卜?还剩几个?

生:拔了四个

一个也没有了

出示小猴吃桃的课件

第一张图片盘子里有2个桃子

用数字2表示;第二张图片盘子为空

一个桃子也没有

用数字0表示

2、听一听

猜一猜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里面放了两个硬币)的小茶叶桶

使劲摇

让学生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生1:是硬币

生2:是色子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同学们众说纷纭

耳朵、眼睛全都集中到我手中的小茶叶桶上面来了

这时

我揭开谜底--硬币

再让学生猜猜有几个硬币呀

学生有说1个的

有说2个的

还有说3个、4个的

当他们争论不休时

我打开桶盖将硬币倒在桌上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2个

师:用数字几表示呀?生:用2表示

我转过背去

将硬币取出

再摇

没有任何声音

全班同学大声喊道:没有硬币了

0个

在同学们看一看

想一想

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中

对0表示"没有"的含义已经都能接受了

这时板书课题:0的认识

3、说一说

做一做

(1)出示教科书上第29页的小鸟图

师: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鸟窝里有3只小鸟

飞走了3只

一只也没有了

师:谁会列式?

生:3-3=0

师:谁能说说这里的3、3、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1个3表示原来的3只小鸟

第2个3表示飞走了3只小鸟

0表示一只也没有

(2)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与0有关的事件

生:妈妈给我买了3个苹果

我全吃光了

就是0个了

生:妈妈给我买了5块手表

都坏掉了

就是0块了

师:小朋友

他说的对不对呀?

引起争论

同桌互相讨论

说对的占多数

这时

老师就要指正错误了

分析为什么不对

5块手表都坏了

但是手表还在那

只是不能用了

所以还是5

如果说手表都掉了

那就是0块了

针对这一问题我举例说:桌上有3只苍蝇

老师用拍子打死了3只

桌上有几只苍蝇?

生1:0只

生2:3只

师:还是3只

苍蝇死在桌子上

并没有飞跑呀

二、学习和0有关的加减法

1、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它自己;

2、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它自己;

3、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0

三、揭示0的第二层含义:起点、开始

本环节

学生在做为尺子标数字的题目时容易出错

第一个刻度容易写成"1"

这是由于前面学习数数的时候

都是从1开始的

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固势

我出示课件--长尺子

告诉学生

第1个刻度数字是0而不是1;运动员跑步比赛的起跑线也是从"0"开始计算距离的

四、教学生正确书写"0"

0不能写成字母"o"

在这里我先教笔划顺序

一笔写成

从上到左

再从下往右

最后拐到上与起笔汇合

要圆滑

不能有棱角

为使学生形象记忆

可以教学生儿歌:数字0

像鸡蛋

上下长

左右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667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