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④

(命题人: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 丁惠宁)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A.C.2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3.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4.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

D.②④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7.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

D.诸葛亮

D.前秦

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

8.好多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9.考古新闻:江苏南京发掘出一件青瓷羊尊(见右图),专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具。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A.秦汉时期 B.夏商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两晋南北朝及以后

10.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A.建业 B. 长安 C.洛阳 D.建康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

12.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4.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5.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吴 ⑤北魏 ⑥南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16.右图(1)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它是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17.右图(2)是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C.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

D.③④⑥

图(1) 图(2)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9.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成就比欧洲人早约一千年?

A.负数的运算 B.一元一次方程 C.圆周率的运算 D.微积分的计算 20.“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祖冲之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

分。)

21.找一找:下面的地图上有错吗?如果有,看谁能把错误都找出来!

22、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歌曲欣赏:《说唱脸谱》(分)

外国人把那京剧叫做Pek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哇哈哈„„)

请回答:

(1) 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其中四位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请问他们分别是

谁? (4

分)

(2) 后人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和一些民间传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2分)

(3) 在歌词中用“白脸”来形容曹操,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时用“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来形容,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6分)

24.如果时光倒流到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后的一天,孝文帝在宫中宴请群臣。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场景。(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13分)

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参考答案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题:(每处2分,答到六处可得满分12分。)

本题共有八处错误:(1)图上所标魏国“曹操称帝,221年,长安”,错了,应改为“曹丕”称帝,220年,“洛阳“;(2)蜀国“诸葛亮称王,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称帝,“221年”;(3)吴国“孙权称帝,都城赤壁”。 也错了。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建业。 22、题(本题共12)

(1)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4)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岭南一带。(2分)

(3)北方人南迁不但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2分)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2分)促进了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分)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题(13分) (1)关羽(关公)、典韦、曹操、张飞(4分) (2)《三国演义》;(2分)

(3)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的形势下,曹操具有为统一大业而积极进取的精 神,这是首先值得称赞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统一北方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在经济方面,曹操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曹操是一个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于《三国演义》中将曹操丑化,被演成白脸奸臣这是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否定曹操,是错误的,那也只是作者的“演义”而已。(6分)

24题、(13分)

提示答题思路:大臣穿汉服上朝;大臣之间用汉语问好;孝文帝决定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娶汉族大臣的女儿为皇妃;(13分)(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A、魏 B、蜀 C、吴 D、西晋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A、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列举题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是:__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_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

什么影响?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24、探究题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

D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

二、

21、⑴张仲景 ⑵贾思勰 ⑶祖冲之 ⑷郦道元

三、

22、①北魏孝文帝 目的: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②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

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

气等。

23、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②江南地区。③带去了劳动力,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三: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④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

2.曹操在公元207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据此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

3.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 4.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诸葛亮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7.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

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 8.好多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9.考古新闻:江苏南京发掘出一件青瓷羊尊(见右图),专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具。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

A.秦汉时期 B.夏商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两晋南北朝及以后

10.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A.建业 B. 长安 C.洛阳 D.建康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

12.你同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4.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15.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吴 ⑤北魏 ⑥南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17.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C.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9.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成就比欧洲人早约一千年?( )

A.负数的运算 B.一元一次方程 C.圆周率的运算 D.微积分的计算

20.“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祖冲之 二、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1.找一找:下面的地图上有错吗?如果有,看谁能把错误都找出来!

22、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歌曲欣赏:《说唱脸谱》(分)

外国人把那京剧叫做Pek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啦,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哇哈哈„„) 请回答:

(1) 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其中四位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请问他

们分别是谁? (4分)

(2) 后人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和一些民间传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

历史小说,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2分)

(3) 在歌词中用“白脸”来形容曹操,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时用“治世之

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6分)

24.如果时光倒流到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后的一天,孝文帝在宫中宴请群臣。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场景。(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13分)

21、题:(每处2分,答到六处可得满分12分。)

本题共有八处错误:(1)图上所标魏国“曹操称帝,221年,长安”,错了,应改为“曹丕”称帝,220年,“洛阳“;(2)蜀国“诸葛亮称王,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称帝,“221年”;(3)吴国“孙权称帝,都城赤壁”。 也错了。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建业。 22、题(本题共12)

(1)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4)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岭南一带。(2分)

(3)北方人南迁不但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2分)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2分)促进了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2分) 三、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3题(13分) (1)关羽(关公)、典韦、曹操、张飞(4分) (2)《三国演义》;(2分)

(3)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的形势下,曹操具有为统一大业而积极进取的精 神,这是首先值得称赞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统一北方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在经济方面,曹操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曹操是一个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于《三国演义》中将曹操丑化,被演成白脸奸臣这是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否定曹操,是错误的,那也只是作者的“演义”而已。(6分) 24题、(13分)

提示答题思路:大臣穿汉服上朝;大臣之间用汉语问好;孝文帝决定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娶汉族大臣的女儿为皇妃;(13分)(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四: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④(命题人:惠州市惠城区教研室 丁惠宁)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1A.C.2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3.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4.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D.②④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 ) A.曹操 B.曹丕 C.刘备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7.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D.诸葛亮D.前秦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8.好多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9.考古新闻:江苏南京发掘出一件青瓷羊尊(见右图),专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具。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A.秦汉时期 B.夏商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两晋南北朝及以后10.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五: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 )

A、西汉 B、东汉 C、三国 D、秦朝

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

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 )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 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

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 )

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 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C、民族出现大融合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

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 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 ) A、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 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 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 )

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 )

A、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 1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 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 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河道水系的专著,它详细记录了钱国1000多条大小河流的走向,而且把水道流经地区的山麓、城镇、物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和历史传闻等,作了具体生动的记述。这本书是( )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东方见闻录》 D、《资治通鉴》 20、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建立起,先后有多少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的美誉。以下政权中,曾经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 ①东汉 ②曹魏 ③北魏 ④西晋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列举题

21、根据所给的历史信息,写出有关名称:

(1)、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___。

(2)、他是北朝的农学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成果。他_。 (3)、他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在周圆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__。 (4)、他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写了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他是_。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如果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他还有哪些革命措施?

2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24、探究题

学习《三国鼎立》一课后,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派同学认为“三国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毫无积极意义,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另一派认为“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他们说的对吗?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历史现象的?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A 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C 二、

21、⑴张仲景 ⑵贾思勰 ⑶祖冲之 ⑷郦道元 三、

22、①北魏孝文帝 目的:接受汉民族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②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3、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②江南地区。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式。

③带活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六: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知识点及练习

七年级 班 姓名:

第18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 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特点:以少胜多 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 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特点:以少胜多 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 1 -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6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特点:以少胜多 3、相关的成语或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4、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③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

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江南开发的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重要意义是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改革措施的作用: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改革的目的: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

改革的主要措施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三、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

- 2 -

“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北魏孝武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四、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第21、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附: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要求记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建立时间、都城、开国君主)

4.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 )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C、江南统治者实行仁政 D、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5.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 D.羌族 6.如果要了解孔子,需要查阅的文字材料是( ) A.《论语》 B.《诗》 C.《书》 D.《春秋》 7.下列与佛教无关的是( )

A.白马寺 B.范缜写《神灭论》 C.开凿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D.修建兵马俑 填空题

1. 发生于200年的 官 渡 之 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 赤壁之战 发生于208年,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操,随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4. 266, 建立西晋,定都 。316年被内迁的匈奴人

灭亡,历时50年。

5. 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匈 奴、 、羯 、

氐 、 等,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民族 。

- 3 -

6. 317年司马睿建立 东 晋 ,都城在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东晋结束,南朝开始。

7. 4世纪后期, 人 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

8. 383 年东晋军队以少胜多打败前秦苻坚,赢得了 之战 的胜利。

9. 北魏政权是 族 建立的,439年再次统一黄河流域。 10. 南朝包括先后经历的 宋、 、 、陈 四个王朝;北朝则包括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共五个王朝。

11.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 ”。

12. 是东晋时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 图》和《洛神赋图》。

13. 南朝的思想家 撰写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 论思想,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

14. 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是北朝开凿的最著名的两大石窟。

- 4 -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七: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四单元测试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总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共20题)

1.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哪一个军阀?( )

A.刘备 B.袁绍 C.孙权 D.刘禅

2.“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子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诸葛亮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辅佐的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曹丕 D.孙权

4.三国时期,吴国曾派人到达夷洲。你认为吴国在当时能够到达夷洲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发展 B.丝织业兴旺

C.造船业发达 D.旅游业兴起

5.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有( )。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淝水之战 ④刘备称帝

⑤孝文帝改革 ⑥三顾茅庐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6.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其中在北方建立政权的是( )。

A.魏 B.蜀汉 C.吴 D.东晋

7.穿越时空,你对西晋后期北方大量人口南迁的原因做一次现场采访。在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王某:北方社会动荡不安

B.李某:南方比较安定

C.张某:为了躲避战乱

D.赵某:经济重心在南方

8.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到东北“闯关东”的故事。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

的最重要的结果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

9.小明同学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下列哪一个标题不能选?( )

A.《北魏统一全国》

B.《胡人汉服和汉人胡服》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10.“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

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

11.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少数

民族首领是( )。

A.呼韩邪单于 B.北魏孝文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

12.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促进了( )。

A.民族融合 B.经济发展

C.君主专制的发展 D.大一统局面

1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闻名于世的科技成就,按这些成就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衡发明地动仪

②祖冲之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③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④《九章算术》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③④②

14.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下列著作中,介绍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是( )。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5.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

A.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抓紧农时进行工作

C.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D.世界上最早的日全食

16.2011年8月,中国南方的汛期已经到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根据卫星云图随时部署

各地的防洪工作。中国古代政府在对各地水道进行研究时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17.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下列人物不可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是( )。

18.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

行书”美誉的是( )。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名家辈出。下图是《洛神赋图》的纪念

邮票,邮票上标明的作者应该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祖冲之 D.王献之

20.石窟艺术综合了绘画和雕塑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云冈石

窟位于( )。

A.洛阳 B.西安

C.山西 D.南京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新华中学校报的记者就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七年

级(1)班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采访,在同学们的回答中,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指出并加以改正。

(1)记者: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

同学甲:我知道中国南方现在经济很发达,秦汉时期,经济重心也是在南方。 错误: ;改正: 。

(2)记者: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而逃到江南地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同学乙:三国时期战乱较多,应该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

错误: ;改正: 。

(3)记者:中国是著名的丝绸之国,三国时期,著名的丝织品是什么?

同学丙:三国时期著名的丝织品是云锦。

错误: ;改正: 。

(4)记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都市是哪?

同学丁:我知道是南朝的都城,当时叫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错误: ;改正: 。

22.(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 见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操”与“天子”各指谁?“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4分)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这是诸葛亮说给谁的建议?此建议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4

分)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形势?图中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谁?(4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八: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检测

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单元检测题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壮心”指( )

A.打败袁绍 B、消灭东汉 C、 南下统一全国 D、 赢赤壁之战

2.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 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3.请你为历史剧《三国演义》的船(见下图)上准备

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品是

( )

A、 杜康酒 B、 玉米 西红柿 C、 葡萄

D、 萝卜

4.三国政权(①吴 ②蜀 ③魏)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

A.③②① B、 ①②③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5.很多同学热衷于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会”,下列不属于三国鼎立

时期的人物是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

6.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

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对( )的评价。

A、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诸葛亮

8、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9.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

A.西晋建立 B.魏灭蜀 C.西晋灭吴 D.曹操病故

10. 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蒙古族 ④满族 ⑤羯族 ⑥越族 ⑦氐族 ⑧羌族

A.①②③⑤⑧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

11.“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1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12. 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四个人中哪个(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3.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

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15.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好多南方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 )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 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18.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战乱 B 南方经济发达 C 受宗教迫害 D 民族压迫

19.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20.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精确数值,要比欧洲早 ( )

A、500多年 B、700多年 C、900多年 D、1100年

21.右图(1)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它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22.右图(2)是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

A.贾思勰

C.范缜 B.郦道元 D.祖冲之 图(1)

2 图(2)

23.《齐民要术》的内容不包括( )

A.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方法

C.抓紧农时适行耕作 D.景色如画的塞外风光

24.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 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内容,寓历史、地理、文学价值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 )

A.《禹贡地域图》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25.小明理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26.东晋的王羲之有一篇著名书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幅图》 D、《玄秘塔牌》

27.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两次改革: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加快了发展步伐.两次改革是①管仲改革②商鞅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王安石变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8.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地方语言也多种多样,国家提倡说普通话。在古代史上也有个推广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 )

A、匈奴 B、蒙古 C、鲜卑 D、氐族

29.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⑤东晋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④ D、 ②③④⑤

30.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生存教育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如果你想查阅我国古代人类的农业谋生技能,你需要查阅以下哪本著作(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九章算术》 D、《三国志》

31. 中华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艺术作品是( )

A、《论衡》 B、《兰亭集序》 C、《洛神赋图》 D、《女史箴图》

32.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顾恺之-《女史箴图》

33.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

3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34. 阅读下列材料: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天子”指谁?

(2)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举例说明这个建议是否正确?

35. 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回答: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这次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13.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3)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

响?

4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九: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实验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 单元检测试题 人教实验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杜甫的“功盖分三国,各成八阵图。”的诗句主要赞颂的是

A.曹操 B.刘备 C.周瑜 D.诸葛亮

3.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

A.丝织业兴旺 B.修建水利工程 C.船队到达夷洲 D.大兴屯田

4.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实力最强的军阀是

①刘备 ②曹操 ③孙权 ④袁绍 ⑤周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②④

5.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

A.西晋建立 B.魏灭蜀 C.西晋灭吴 D.曹操病故

6.西晋存在的时间是

A.153年 B.52年 C.51年 D.26年

7.下列都城设在洛阳的是

①曹魏 ②孙吴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⑥蜀汉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8.下图是《水经注》的作者,他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

9.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

①赤壁之战 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 ③淝水之战 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开发成就不包括

A.开垦大量良田 B.普遍种植棉花

C.小麦推广到江南 D.稻田使用绿肥

11.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原因是

①前秦军队人数少,处于劣势 ②秦军士兵不愿为苻坚卖命 ③苻坚骄傲自满,指挥失误 ④东晋用火攻战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

①草木皆兵 ②四面楚歌 ③三顾茅庐 ④投笔从戎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13.下图是范缜同文士、僧侣辩论想像图,他的主要著作是

A.《论衡》

B.《神灭论》

C.《兰亭序》

D.《缀术》

14.下列朝代,第一次都城不是建在洛阳的是

A.曹魏 B.西晋 C.北魏 D.东汉

15.三国政权结束的顺序是

A.魏→→蜀→吴 B.蜀→吴→魏

C.吴→魏→蜀 D.蜀→魏→吴

16.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现象结果的是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

17.开始把隶书转化为楷书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王羲之

C.柳公权 D.钟繇

18.下图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的作者,他写的书是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19.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包括

A.迁都洛阳

B.让鲜卑人采用汉姓

C.实行俸禄制

D.让汉人用鲜卑习裕

20.位于今山西大同的著名的石窟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乐山石窟

二、填空题

21.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_________一带;孙权在_________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明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_________。

22.三国时期,蜀国的丝织业兴旺,_________行销三国。吴国造船发达,促进_________交通的发展。

23.曹丕死后,大臣_________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最弱的_________首先被魏国灭亡。

24.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25.4世纪后期,我国_________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_________。

26.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的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

2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_________专著。它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_________。

28.《兰亭序》是_________的代表作;《女史箴图》是_________代表作。

29.《神灭论》的作者是_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古代_________上的宝贵遗产。

30.为了宣传佛教,_________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_________,雕造佛像。

三、连线题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1)《兰亭序》 贾思勰 南朝

《神灭论》 王羲之

《女史箴图》 祖冲之

《缀术》 郦道元

《齐民要术》 范缜北朝

《水经注》 顾恺之 北魏

(2)208年 淝水之战 曹操

383年 官渡之战 苻坚

200年 赤壁之战 刘备、孙权

四、填表题

32.按照表中的提示,将表中空白处填上。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时间

东晋

西晋

五、问答题

33.简要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出现两种结果的原因。

34.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D 5.C 6.C 7.A 8.B 9.D

13.B 14.C 15.D 16.A 17.D 18.C 19.D 20.A

二、21.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 四川

22.蜀锦 海上

23.司马懿 蜀汉

24.福建 广东

25.东北 北魏

26.北魏孝文帝 大融合

27.地理学 河流

28.王羲之 顾恺之

29.范缜 思想史

30.北朝 石窟

三、31.(1)

.B 11.C.A 10 12

(2)

四、32.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时间

魏 220 曹丕 洛阳 265

蜀 221 刘备 成都 263

吴 222 孙权 建业 280

西晋 265 司马炎 洛阳 316

东晋 317 司马睿 建康 420

五、33.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最后统一了北方。主要是因为东汉末年,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早日统

一。在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广招贤士,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曹操势力日益强大。这些就是他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战争曹操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再加上曹操骄傲自满;孙、刘联合实力增加,联军用火攻办法,大败曹军。

34.(1)数学:南朝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准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的数学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2)地理: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3)贾思勰是北朝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人教版篇十:201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

海珠区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卷首寄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

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

成参天大树以后,人们在遥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这也许就

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应该追求的生命价值。

一、基础知识(共16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痴想(chī) 迂回(yū) 诱惑(huò) 瞬间(shùn) ....

B、嘉肴(yáo ) 收敛(liǎn) 颤动(chàn) 寒颤(zhàn) ....

C、喧腾(xuān) 眩目(xuán) 骚扰(sāo) 伶仃(líng) ....

D、卑微(bēi) 迸溅(bâng) 庸碌(yōng) 啜泣(chuò)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迸溅 心惊肉跳 忍後不禁 B、喧腾 头晕目眩 仙露琼浆

C、糟蹋 昂然挺立 擎天憾地 D、搔扰 瘦骨嶙峋 恢心丧气

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D、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下航

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过几年锻炼,小刘进步很快,工作上可以独当一面了。 ....

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

C.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

晚。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画不画得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关键在于绘画者对生活要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B、为了提升城市品味,凯里市近日开展了“环境优美示范社区”评选活动。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D、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学校近期加大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①不久前,记者访问了他。②谁是为农民设计飞机的人?③他向记者谈了自己是怎样为农

民设计飞机的。④他就是北京航空学院轻型飞机研究设计室主任胡继忠。

A ①④②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①③ D③④②①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二、 古诗文默写。(6分 每空1分)

8.根据原句或者提示,默写诗句。

(1)朱熹《观书有感》道出“不断学习,丰富新知”哲理的诗句是 ,

(2)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

然而,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情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同是面对萧瑟的秋景,曹操在《观

沧海》中诵出“ , 。”抒发了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马致远

却在《天净沙 秋思》中吟出“ , 。”抒写了游子的思想的断

肠之痛。

三.课内语段阅读理解

(一) 文言文阅读(12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9、解释句子中带点的字。(6分)

(1)虽有嘉肴 嘉: (2)弗食 弗: ..

(3)不知其旨也 旨: (4)虽有至道 虽: ..

(5)兑命 兑: (6)学学半 学: ...

10、解释下列语句。(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答: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答:

11、本文概括出的教学观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这方面的理解?(2分)

答:

(一)(10分)

①“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

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②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③“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石头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④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

信心。“很好,”我父亲叫到,“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一

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⑤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

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

了的经历。

⑥我曾经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

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

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

而自毫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文中写“我”下山的动词有

其作用是 。(2分)

13、选文第一段中,父亲为什么要叮嘱孩子“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2分)

答:

14、本文段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请根据下列提示并概括内容。(4分)

答:第一部分(①—⑤):

第二部分(⑥):

15、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所含的生活哲理。(2分)

答:

四、课外语段阅读理解(16分)

一只飞在深秋的蜜蜂

⑴天气骤然变冷了,一只孤独的蜜蜂栖在窗台上。它一动也不动,一副冻僵了的样子。

我推开窗户,原想室内的暖意,一定会将它吸引进来。可是它仍无动于衷,只是微微地翘了两下

翅膀,而后吃力地朝远方飞去。

⑵我猜想,它应该是一只迷失了方向的流浪蜂。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它竟拒绝了一丝

温暖的慰藉,毅然选择了远行。

⑶一只蜜蜂飞过,竟悄然唤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⑷很多年前,在我居住的村前,有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槐树林。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

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⑸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从异乡赶来的放蜂人,在槐树林旁边搭起一个个小帐篷。那一排

排蜂箱的四周,被舞动的群蜂围裹着,宛如一团团漂浮的彩云。那些蜜蜂们总是不知疲倦地飞

进飞出,忙碌着采集花蜜。

⑹当时,尽管我对那些蜂箱充满了好奇,可是嗡嗡嘤嘤的蜂群却令我望而生畏,只能远远

地观望。有一次,淘气的我为了探究蜜蜂是如何采蜜的,竟然用柳条去扑打那些落在野花上的

蜜蜂。我的野蛮举动,被一位放蜂的老人发现了。他疾步赶过来,狠狠地呵斥了我一顿。之后,

他蹲下身,捡起一只奄奄一息的蜜蜂放在手心。他的眼神溢满怜惜。过了许久,放蜂老人才把

目光从那只蜜蜂的身上移开。他看着我,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孩子,你看它们活得多么不容

易啊。”我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一直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放蜂老人养着数不清的蜜

蜂,为什么会因为一只蜜蜂的意外死亡而伤心呢?这个谜,就像放蜂老人那充满怜惜的眼神,

在我的内心久久挥之不去。

⑺后来,村前的那片槐树林被人们砍伐殆尽,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盐滩和纵横交错的沟壑。从此,再也见不到那些远道而来放蜂的异乡人。

⑻去年初夏的一天,我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十梅庵森林公园观赏槐花。在山脚下,我们遇见一位放蜂的中年男子。当时,有几只蜜蜂不慎飞落到帐篷附近的怡个小水洼里。他正手持一根竹篾,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捞上来。然后,他将那几只蜜蜂放在手掌上,用嘴将沾在它们翅膀上的水渍吹掉。

⑼我在一旁看见了,有些不解地说:“你不怕被它们蛰伤吗?”他憨厚地一笑,而后幽默地说:“应该是它们害怕呀!你看,它们辛辛苦苦积攒的口粮,不是都被我剥夺了。”

⑽随后,我与他攀谈起来。原来蜜蜂们虽然酿出了甘甜的蜜液,可是大多时候它们食用的却是兑了少许蜜液的清水。然而,它们从来不因此抱怨和偷懒。每一只蜜蜂在每一天都会尽心尽力的采蜜,一直到它们生命的终结。

⑾放蜂人一年四季大都在外面奔波,一路追赶花期。有时候因为走得仓促,总会有些外出采蜜的蜜蜂,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蜂。

⑿从此,那些流浪蜂一边艰难地活着,一边为寻找家园做着徒劳的努力。最终大都暴尸野外。它们的牺牲,只有放蜂人知道。因此,每一只蜜蜂都值得放蜂人爱惜。在守着它们的时候,放蜂人尽力不让每一个小生命受到伤害。

⒀他说到这儿的时候,轻轻一抬手,将那几只翅膀已被吹干的蜜蜂放飞出去。他看着那几只小生灵,欢快地融入到前方的蜂群里,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⒁他的神情,蓦然使我联想起许多年前那位放蜂的老人。刹那间,曾经压在我心里的谜团,悄然释放……

⒂此刻,已经从回忆中走出的我,凝视着那一只流浪蜂飞去的方向,心头则充溢着一种久违的感动。它能否穿越这漫长的的寒意,寻找到花香四溢的家园?

(作者:矫友田,笔名鸣沙,1973年生于青岛。职业码字。《读者》、《格言》、《思维与智 慧》等媒体签约作家。主要从事哲理美文、微型小说和故事的创作。近几年,开始涉足民间文化的调查与创作。本文选自《阅读》2012年第4期,有删改。)

16给下列词语的带点字注意。(2分)

乍暖还寒( ) 一丝慰藉( ) 被蜂蛰伤( ) 暴尸野外( ) ....

17.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每当到了五月槐花盛开的时节,远远望去,那片槐树林犹如一座座延绵起伏的雪山似的,浓郁的花香,溢满了整个天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