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

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第二课时 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

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第三课时 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

1、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例如:36÷3的计算的过程:将36分解成30+6,则30÷3=10,6÷3=2,

10+2=12,因此36÷3=12。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观察物体 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图形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知识点:

1、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2、分别从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

有多重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第二节 1吨有多重 (认识质量单位:吨)

搭配中的学问 (实践活动)

第一课时 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知识点:

1、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

2、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

3、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4、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

第二课时 1吨有多重(认识吨)

知识点:

1、1吨=1000千克=1000000克.1t=1000kg.

2、3头水牛大约1吨重;10桶油约重1吨;20袋面粉约重1吨;40人大约重1吨。

第四单元:乘法

第一课时 购物

知识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竖式的书写,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二课时 去游乐场

知识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第三课时 乘火车

知识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第四课时 0×5=?

知识点:

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

第五单元 周长

周长的计算

第一课时 什么是周长

知识点: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第二课时 游园

知识点: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

第三课时 花边有多长

知识点:(长+宽)×2是求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约束学生,他们可以自己

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第四课时 地砖的周长

知识点: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加起来,还可以用边长乘4。

第五课时 交通与数

知识点: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六单元 除法

除法

知识点: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分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除数和不能整除两种情况。

2、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的情况,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到一个十,余下的一个十要和8合起来

再除的算理。

3、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

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第二课时 淘气的猴子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第三课时 送温暖

知识点:

1、 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被除前 数的前两

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 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第四课时 买新书

知识点: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第七单元 年 月 日

年: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月: 大月:1、3、5、7、8、10、12月

时间 小月:4、6、9、11月

平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日: 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

第一课时 年、月、日

知识点:

1、认识大月和小月。大月(31天):1、3、5、7、8、10、12月;小月(30天):4、6、9、11月。

2、认识平年和闰年。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闰年;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2008年

3、凡遇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能被400正常才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

4、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一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第二课时 看日历

知识点:会看日历,认识星期,从日历上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第三课时 猜生日

知识点:每4年才过一个生日,生日在2月29日

第四课时 一天的时间

知识点:

1、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1圈是12小时,一天走2圈。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3、1天有24小时,1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

4、24小时计时和12小时计时。

第八单元 可能性

知识点:1、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二:201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 本册知识点

二、 单元课时知识点

第一单元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第一节 小树有多少棵

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

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

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

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 需要多少钱

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得0这一规律;

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

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

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

解决。

第三节 参加科技馆

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

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

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

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

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

时解决。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观察物体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图形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第一课时

知识点: 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

有不同的形状。

2、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

作边讲解。

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

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1.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

体的相对位置。

4.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

第一节 有多重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第二节 1吨有多重 (认识质量单位:吨)

第三节 搭配中的学问 (实践活动)

第一课: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知识点:

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掌握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能结合具体情

景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千克、克、吨的关系及其简单换算,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掌握千克、克、吨之间关系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换算。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

建立千克、克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

的概念,体验它们分别有多重。

4、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为物体选择

合适的重量单位。

5、活动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二是对重量的估计的准确性。

6、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

7、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8、通过实际的称量,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

学会使用称量工具给物体称重。

第二节 1吨有多重(认识吨

)

知识点: 1、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质量的估计能力.

4、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5、以大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参照物,让学生感受一吨有多重,从而建立吨

的概念.吨用字母表示为“t”.

6、能分辨出三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为物体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

7、掌握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

知识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与策略。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

4、学生运用摆学具、画搭配线路图、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解决搭配问题。并从中

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

5、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6、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的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意识。

第四单元:乘法

第一节 购物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第二节 去游乐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 )

第三节 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

第四节 0×5=? (有关0的乘法)

第五节 买矿泉水 (连乘法)

第一课:购物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

行计算。

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

4、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

第二课:去游乐场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

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乘火车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

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第四课:0×5=?

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

0”这个规律。

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

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

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通过讨论402×3积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 结论: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

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

5、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写法。

6、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

习。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三:北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积极研究学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为本,结合学生的生活。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本册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让我本学期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在教学中,我首先吃透教材,在再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反思。预设好教学程序。把握好整体素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尽可能考虑学生吃透吃饱。不分灶,不歧视。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尤为重视学生的 自己发现和自我能力的发挥。在教学时,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我的反思问题。从不简单地敷衍了事,让学生既敢问,又觉得从问中感受自己在教师心里的分量。当得到老师认可,得到满足后自然觉得成功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从一般到特殊,坚持循序渐进

教学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花全小绣腿,点到即止是不行的。同时“一口吃个胖子”更是教学所不可能的。因此,我着重循循善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用他们身边的、知道的、简单的到抽象,自然形成。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27÷6,我让学生用小棒去分一分,不一会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还剩一个怎么办?我有引导道: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处理呀。沉默片刻,有学生说:干脆把多余的一根小棒存放在这儿,等以后有了再分„„。我接着问你们为什么把剩下的不分?这时学生一致回答:剩下的不够六分„„这样一来,关于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学生很快解决了。这时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加以总结出: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在教学前,只有不断反思,认真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即刻反思,启发引导,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搞好一视同仁,促进均衡发展

常言道:一花开放不为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意义十分久远的工程。由于现代家教方式的不均衡,因而给教师教学工作同时带来许多困惑。为真正让自己的学生学得好、学得扎实,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个性,促进均衡发展。

本学期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那些学生学习缺乏激情,我首先了解其现有状

况,必要的进行家访。通过调查,再进行反思预设:特别是对那些“差”生多鼓励,教学时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让他们的自信心在哪学习中不的增强。这样,我的数学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全班教学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学期的教学的成功是我重视教学反思的结果,是我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重视教学过程、因人施教的结果。当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留守儿童学习缺乏耐心的问题等等。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自新,不断总结,才能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光辉的明天就在前头。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四: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

总结人:欧运科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本期考试当中,人均分 分,乡人均分 分。

上课时我能够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

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

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能够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 当然,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2、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

3、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在今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我要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电教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作好与家长的沟通

家庭与学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如:家长会等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五: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一年 有( 12) 个月 , 一个月有( 31 )天的月份叫(大月) ,有( 7 )个大月:包括(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 ,一个月有 (30) 天的月份叫小月 ,有 (4) 个小月:包括(4 月、6 月、9 月、11 月 ),还有一个特别的 2 月,有 28 天或 29 天 。

2、2 月有 28 天的年份叫平年。平年的 2 月有 28 天,平年一年有 365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1天。 2 月有 29 天的年份叫闰年 。闰年的 2 月有 29 天,闰年一年有 366 天,也就是52个星期多2天。 3、2 月 29 日只有闰年才有,每四年才出现一次。

4、一年 有4 个季度, 第一季度包括:1 月、2 月、3 月,平年共计90天,闰年共计91天;第二季度包括:4 月、5 月、6 月 共计:91 天; 第三季度包括:7 月、8 月、9 月 共计:92 天;第四季度包括:10 月、11 月、12 月 共计:92 天 ;

5、 每年的下半年天数都相同,都有 184 天。

6、 每年的上半年天数有所不同,平年上半年有 181 天, 闰年的上半年有 182 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如果年份的个位是单数,那么一定是平年。

判断方法:1)、将年份除以 4(4 年一闰) 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没有余数是闰年;

2)、遇到末尾有 2 个 0 的整百年份,要将年份除以 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8、1月1日是元旦;2月14日是情人节;3月8日是妇女节;3月12日是植树节;4月1日是愚人节;5月1日是劳动节;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6月1日是儿童节;7月1日是建党节;8月1日是建军节;9月10日是教师节;10月1日是国庆节;12月25日是圣诞节。

9、小明今年12岁了,他只过了3个生日,她的生日是2月29日。

10、 一天 有24 小时, 时针走 2 圈。 (时针走一圈 12 小时,分针走一圈 60 分即 1 小时), 一 天(从凌晨 0 点起)

11、 普通计时法 → 24 时计时法: 中午 12 点之前:数字不变,只要去掉前面的限定词; 中午 12 点之后:先去掉前面的限定词,再加上 12;

24 时计时法 → 普通计时法: 小于 12 时:数字不变,在前面加上凌晨、上午或者中午。 大于 12 时:数字要减去 12,再在前面加上下午、晚上或者深夜。

12、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问题 一定要用后面的时间去减前面的时间,而且两个时间的计时方法一定要一样。(都为24时计时法或都为普通计时法)

13、搭配问题一定要注意顺序。思考时要有先后顺序(先确定一项,再考虑另一项) 。如果第一项有a种,第二项有b种,那么搭配的方案就有(a×b)种。

14、日历中的规律:1)横着看每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

2)数着看每列相邻的两个数相差7,下面的数总比上面的数大7.

3)九个数中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横着竖着正中间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4)九个数的和是正中间那个数的9倍。

15、乘数末尾有几个零,积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零。

16、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零,商的末尾不一定有几个零。如:20÷4 = 5

17、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 (1) 数位要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开始乘。 (2) 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上。 (3) 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8、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连乘:① 乘数的位置可以随意交换 ② 只要有一个乘数是零,积就是零。

19、0 乘任何数都得零,1 乘任何数还得原来的数。0加任何数还得原来的数。

20、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收入-花费=节余,收入-节余=花费,节余+花费=收入

21、两个乘数的和不变,那么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数的乘积要大一些。

22、乘数中间有0,积中间不一定有0.

23、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24、求图形的周长就是求围成周长各小段的长度的和。

25、找周长要注意:① 沿着边线找 ② 从哪点出发要回到哪点

26、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长+宽 = 长×2+宽×2 = ﹙长+宽﹚×2

条件:必须知道一个长和一个宽或一个长加一个宽的和

27、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4

28、用铁丝折成正方形,铁丝的长度就是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

29、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较短的一条).

30、由四个小正方形拼成大正方形,四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大正方形周长的2倍,或四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比大正方形多4条大正方形的边长。

31、正方形的周长扩大几倍,它的边长也扩大几倍。

32、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一定也相等。

3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34、小数的组成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5、小数的读法:如5.98读作五点九八,也就是整数部分和整数的读法一样,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就像读电话号码一样,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

36、小数点后面有一位数的我们叫做一位小数,如7.9 8.6 4.7 0.1等等;小数点后面有两位数的我们叫做两位小数,如0.01 7.89 6.34

37、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如6.78元表示6元7角八分,也就是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表示几分,如果出现表示7角,我们用小数表示是0.70元,生活中表示价格习惯上保留两位小数,当然表示成0.7也对。

38、以米为单位的小数:1米=10分米=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是十分之一米,表示成小数是0.1米,注意0.1中的1表示1分米,分母是10的分数,表示成小数是一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厘米,也就是一百分之一米,表示成小数是0.01米,0.01中的1是1厘米,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成小数是两位小数

这里注意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表示几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表示几分米,小数点后面第二位表示几厘米。

39、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他就大;如果整数部分一样,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大的它就大;如果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又一样,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大的它就大。

40、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1、不管从哪个方位观察,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例如: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42、当我们从某一方位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都是相邻的面;不可能从某一方位同时看到物体相对的面。

43、正确辨认方位的方法:正面,上面和侧面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以观察者所站的位置来确定。

44、从左面观察和从右面观察是不一样的;从正面观察和从背(后)面观察不一样,位置恰好相反。

45、在计算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乘除法,最后算加减法。

46、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0.1厘米 1厘米=0.1分米 1分米=0.1米

1元=10角 1角=10分 1分=0.1角 1角=0.1元 1分=0.01元

7.89元=7元8角9分 2.08米=2米0分米8厘米

元 . 角 分 米 . 分米 厘米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六:北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三 年 级 下 册 数 学

双沟中心小学 赵冰郁

2013年7月1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总结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积极研究学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教材为本,结合学生的生活。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本册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让我本学期教学工作事半功倍。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在教学中,我首先吃透教材,在再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反思。预设好教学程序。把握好整体素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尽可能考虑学生吃透吃饱。不分灶,不歧视。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尤为重视学生的 自己发现和自我能力的发挥。在教学时,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我的反思问题。从不简单地敷衍了事,让学生既敢问,又觉得从问中感受自己在教师心里的分量。当得到老师认可,得到满足后自然觉得成功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了解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二、从一般到特殊,坚持循序渐进

教学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花全小绣腿,点到即止是不行的。同时“一口吃个胖子”更是教学所不可能的。因此,我着重循循善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用他们身边的、知道的、简单的到抽象,自然形成。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27÷6,我让学生用小棒去分一分,不一会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还剩一个

怎么办?我有引导道: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处理呀。沉默片刻,有学生说:干脆把多余的一根小棒存放在这儿,等以后有了再分„„。我接着问你们为什么把剩下的不分?这时学生一致回答:剩下的不够六分„„这样一来,关于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学生很快解决了。这时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加以总结出: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在教学前,只有不断反思,认真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即刻反思,启发引导,借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搞好一视同仁,促进均衡发展

常言道:一花开放不为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意义十分久远的工程。由于现代家教方式的不均衡,因而给教师教学工作同时带来许多困惑。为真正让自己的学生学得好、学得扎实,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个性,促进均衡发展。

本学期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那些学生学习缺乏激情,我首先了解其现有状况,必要的进行家访。通过调查,再进行反思预设:特别是对那些“差”生多鼓励,教学时尽可能的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知道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让他们的自信心在哪学习中不的增强。这样,我的数学教学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全班教学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

本学期的教学的成功是我重视教学反思的结果,是我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重视教学过程、因人施教的结果。当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留守儿童学习缺乏耐心的问题等等。因此,

教师一定要不断自新,不断总结,才能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七: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11.9

一本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集市和超市》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表现自然世界风貌的,如“色彩”“声音”“塞北江南”“鸟儿”和“奇妙的海底世界”;有反映儿童成长过程的,如“我们和我”“成长的经历”和“幻想和想像”;也有折射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文化的,如“心中有祖国”“集市和超市”“通讯”和“过年”。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其中一篇为《寓言二则》),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描绘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赞美了人类美好健康的情感,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畅所欲言”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

4.通过“笔下生花”习作栏目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5.通过“初显身手”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15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学生天真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四、教学措施

1、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3、要继续指导学生学会默读,不仅要求学会只用眼,不动嘴,不出声,不用手指;而且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重点词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划出重点,标出疑问;要表扬那些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默读思考的学生。

4、注意语文的实践性,精心设计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1、色彩 9-10课时

2、声音 9-10课时

3、祖国在我心中 10-11课时

4、塞北江南 9-11课时

5、我们和我 8课时

6、鸟儿 9-10课时

7、集市和超市 5课时

8、成长的经历 9-10课时

9、幻想和想象 9-10课时

10、奇妙的海底世界 9-10课时

11、通讯 10-11课时

12、过年 9-11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

一、 学生的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44人,女生18人,男生26人。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喜欢背诵古诗词以及读课外书籍,能按时完成作业。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根据图画内容展开适当想象写简短的文章。孩子们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本册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语文,让孩子们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孩子们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激活想象力。

2.认识230个字,会写220个字。

3.熟练使用字典,也可以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约13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信心。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留心周围的事物,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运用的语言材料。

14.学习修改习作当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和句。 善于从生活中寻找错误的 字、词、句。

15.能用普通话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讲述见闻,做到清楚明白想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6.听别人讲话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地转述。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就不同的意见与他人商讨。

三,本学期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主要措施

1.重视字的教学,在具体的语境与生活中识字,加强书写指导,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字词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欣赏能力,养成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

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阅读教学要转换思路,一堂课无须设计太多问题,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默读课文,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多交流感受,质疑问难,分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以及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及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深入了解。 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评价要求。通过评价活动让孩子从小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教师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胡编乱造,注意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编写童话故事主要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怎么想就怎么写,想象合理这方面的要求教师可以及时指导,但要求可适当降低。重视习作的讲评。对习作兴趣不浓的孩子或者语言表达差的孩子,教师应特别关爱,加强个别指导,让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喜欢习作。

5.重视各种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关注孩子的细节。

6.努力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喜欢学语文。

四.教学时数

第一单元 色彩 7-8课时

第二单元 声音 8-9课时

第三单元: 祖国在我心中9-11课时

第四单元 塞北江南 9-10课时

第五单元 我们和我 8课时

第六单元 鸟儿 9-10课时

第七单元 集市和超市 5课时

第八单元 成长的经历 9-10课时

第九单元 幻想和想象 9-10课时

第十单元 奇妙的海底世界 9-10课时

第十一单元 通讯 9-10课时

第十二单元过年 9-11课时

期末总复习 7-10课时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八: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 加与减 第四单元 乘与除

第五单元 周长公式

1.周长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第六单元 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 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 商 = (被除数-余数)÷除数 3.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第七单元 年 月 日 知识要点:

1.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2.月: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平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 5.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 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第八单元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 :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九: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色彩

爱什么颜色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部分优秀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歌。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感受生活、感受美好。

方法学习:

学习抓周围美好的事物抒发自己情怀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读中想象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颜色,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学生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并谈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及原因。

2、指名谈,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3、导入: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也有自己的原因。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作家,他不仅告诉了我们他所喜欢的颜色,还告诉了我们为什么喜欢。这是一首很棒的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自读诗歌,感知诗意

1、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读词卡,先组内合作检查,后指名读、开火车读或齐读。

(2)检查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小声读课文,思考:作者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三、品读诗歌,体会诗情

(一)指导学习第一小节,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1、对照画面,小声或默读诗歌第一小节,仔细品味每一句话。

2、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爱这种颜色?这样写,作者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

3、感情朗读,充分体会并表达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二)总结学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

1、总结上一环节的学习方法:品读(读进去)——品悟(悟其情)——品读(读出来)。

2、用以上方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学习的形式自由选择。

1

3、组际交流学习收获,自选形式展示所读所悟。师生及时给予评价激励。

(三)美读诗歌,共享收获

1、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诵读,释放情感,共享收获。

(自由读,合作读,师生同读,配乐朗读等等。)

2、水到渠成,练习背诵。

四、延伸升华,实践练习

1、再次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自己喜爱的颜色及原因,想想看,学完诗歌后,你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是否有更深层、更有意义的理解?

2、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仿照诗歌再编一段。

3、班内交流自己的诗歌。师生参与点评,表扬优秀,鼓励进步。

五、学习生字,独立识记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个别易错字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记方法学习生字,识字与词语相结合争取写对记牢。

2、积累词语,抄写语文天地中第二第一行词语,还可以摘抄其它部分词语。

六、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读读、写写、用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收集有关色彩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

3

4

1、比一比,组成词语。

辽( ) 将( )战( )乘( )武( )

疗( ) 江( )站( )诚( )伍( )

2、填字组词,看谁的词语宝库最丰富!

( )绿 ( )绿 绿( ) 绿( )

( )蓝 ( )蓝 蓝( ) 蓝( )

( )红 ( )红 红( ) 红( )

3、续编诗歌,你一定更精彩!

我爱 颜色,

因为——

是的,

也是 的。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方法习惯: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5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篇十: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北师大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