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 二年级 |

【www.guakaob.com--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一: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已整理)

解决问题(一)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在理解上都比较容易。

解决问题(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2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学生购买面包”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小括号,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

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通过提问“你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你又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在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加强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梨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根圆珠笔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及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 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把除法的概念的教学放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体现了 《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教师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然后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以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的意义,大部份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本章的内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

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反思

用游戏,活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不 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也产生成就感,获得愉悦的体验。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教师在复习和准备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新授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沟通乘除法间的联系,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生在这氛围中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数学的问题。让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通过教师的整理及设计的摘平果游戏,调动起了学生极大的积极性,让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平移》教学反思

这节课动感内容的教学,而且概念较难辨析,所以比较特殊,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注意了 以下几个问题: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像,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活动化教学,通过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建立模型,理解平移的概念。讨论式教学,让生在讨论、争论、思考中从正、反角度对比地认识平移。加强双基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旋转》教学反思

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旋转,让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展示旋转的物体,通过观察它们旋转的方向,感知物体旋转的方向有两种。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同学不会正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乱算一气,毫无根据可言。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正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求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倍(一)》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

《求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倍(二)》教学反思

利用复习题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再次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

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仍采用游乐园主题图的一部分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回顾本课的教学,意图是要努力创设、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能自然的、投入的探索学习。整节课,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呈现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数数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数数接龙游戏贯穿课堂始终,在生活中感受数。

《千以内数的读、写法》教学反思

我注意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让学生收集生活的数据为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学数学,完全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和“千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首先,由作比较引入,让学生回顾旧知,再导入新课。而后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当中,能敢知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四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以学生收集的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为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学数学。教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教师完全放手,让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反思

教师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类推出“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近似数》教学反思

综合教学内容,联系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最后设计了数学小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三课时》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

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第四课时》

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了解估算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联系实际应用中,通过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相对比较简单,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说算法,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书本中的第二种方法来计算,因为它简单。我也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简单,因此既然学生大都选择第二种,对于第一种就一带而过了,在练习时几乎就没提到这种方法了。在后来的口算作业中,像630+90= 这样的算式学生出现了612、6120这样的答案,究其原因是学生直接算3+9=12,百位是6,在12前面添个6就成了612了,有些学生甚至是觉得还有个位0每算,再在612后面添个0,就有了6120这个答案了。书本中的两种方法现在仔细想来应该算是一种方法,第二种是第一种的简化,省略了1+2后面隐含的意义,那么学生在初次学习计算方法时还是完整的说法对学生更有利。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类似于上面的错误就是因为省略了3+9后面隐含的意义,其实它是表示3个十加9个十,如果一开始就说完整,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至少会减少。

《千克、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课堂上由我动手操作天平,称量物体,让生通过掂一掂1克及1千克物体有多重。

《千克、克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上课一开始,学生就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1千克的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如有的学生就汇报说2包食用碘盐重1千克、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一条鱼约重1千克、一瓶大可乐约重1千克„„学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还真不少。而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因题型新颖,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统 计》教学反思

本课处处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时,创设了统计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动物和统计各种动物参加跑步的的成绩两个情境,使学生通过动画与实际组织经历了收集、整理的过程。本节课在设计各环节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认识到了学习统计的必要性:为给小兔子们当裁判而统计、为了解各种车的数量结构而统计、统计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可以给电视台的节目编导出谋划策、统计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做出指导。每个情境决不是“信手拈来”,而是处处体现了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找规律》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课堂开始用了三题情境图,分别引导孩子从颜色、形状、数量、去观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这样思维的训练,有层次性、递进性。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二: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训练题型如下:

列出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的:28+13=41.41-12=29 在列综合算式之前,我先让学生分析两个分步算式的特点,找出两个算式中的中间量,即第一步的得数41,然后分析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书写顺序根据41-12=29得出是用第一步求出的和减12,说明先写加法再写减法, 28+13-12=29 ,加减混合运算中,先算的加法就在前面,不需要加小括号。特别注意强调不能把第一步求出的得数“41”列在综合算式里。和本题类似的题还有:(1)90-13=77,77+23=100 (2)6×5=30,30+28=58 (3)7×7=49,49-27=22

(4)7×9=63,70-63=7 (5)16+42=58,6×7=42

列出的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28+12=40,90-40=50 分析方法和上面的基本一样,就是考虑书写顺序怎么写,这是个关键。40是第一步的得数,说明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根据90-40=50这个算式得出:90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 说明书写时,先写减法,再写加法,90-28+12,但是根据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加法,加法在后面时,必须在加法算式上加一个小括号,来改变计算顺序。如果不加小括号的话,90-28+12,就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样就不符合本题的计算顺序,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题的计算顺序。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例如:27-19=8,73+8=81 ;19+12=31,38+31=71; 14-5=9,9×6=54; 5+3=8,8×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

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必要的。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伊始,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俄罗斯方块”游戏开始让学生们说运动的方式,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呈现三幅图通过“观察这些旋转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此环节的设计又使学生认识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为之后的用语言描述打下基础。

2、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个数学课堂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的机会,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处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先完成表针由12到3的描述,再去描述书上的例题。由于学生们知道三整时十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度是90度, 这样为例题中指针旋转30度、60度„„的认识减少难度,更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动,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的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可分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和旋转的角度描述物体的旋转,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实例观察了

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明确旋转的三要素观察和操作不能达到连续展示的效果,这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其技术优势,化“静”为“动”,展示旋转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表象,进而突出本课的重难点,使旋转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习、训练到位,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感悟不足。

1、学生在探索后的对旋转现象的叙述中,学生语言不够完整,教师应及时给与指导,并投入精力让学生语言叙述尽量完整。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够。

2、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度之后的图形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在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到了找图形旋转角度的方法就是看图形中一条边旋转的角度。并且在画图形旋转之前安排了将一条线段绕一点旋转,使学生们知道了画旋转90度后的先导和原有的画垂涎的方法一样,最然后再画图形的旋转,但是学生们画起来仍然很困难。之后百思问题所在,终于在之后的练习中发现与图形的平移可以建立起联系,设想如果课上练习图形的平移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提出、探索、设计、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剪一剪》教学反思

最初,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我遇到了两个怎么也想不透的困惑:

1、实践活动课,如何体现数学味。剪一剪这样的实践活动课,我想:剪是一定要剪的,但怎样才能剪出数学味?在这节课上,数学知识的点应该落在哪儿?又怎样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体现出数学味道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2、对于加深平移、旋转的认识,是不是只有图形展开后才能感受平移呢,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呢?另外,“平移、旋转”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点么?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再次认真的阅读新课标、教材、教参。首先我发现在这节课中,牵涉到的数学知识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在折纸过程中感受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规律。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与剪纸活动融合在一起,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于是,我设计了通过从剪一个人到两个的、到四个、八个再到学生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师生剪纸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猜想、推理、交流、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并借助折纸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培养生推理能力。

在第一次上时,为了能够节省演示剪图形时的时间,也为了能更清晰的展示平移这一知

识点,我请老师帮忙拍摄了平移和旋转小人的剪纸过程。在讲课时时结合图形和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们加深了对图形的平移的认识,剪出的作品也比较成功。

可是上完课,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数学味道不够,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好像还不够突出,还不是很到位,需要改进。在请教了教研员后,对这节课该体现出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如何体现出这些数学内涵作了非常详细的修改和指导。也解决了我备课时的那两个困惑。

在班第二次上时,教学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改进,两次课使我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了新的困惑:

其中最大的就是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本册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第一阶段,即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我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为了说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一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由主题图“欢乐的

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三、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数感。

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存在:

首先,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我制定了了以下的措施: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算术本(口算专用),每天晚上回家让家长出20道口算(其中,加减乘除

各5道),同时继续每天早上的口算训练,希望能在一段时间后见到成效。

其次,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同学不会正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乱算一气,毫无根据可言。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正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我是按这样的顺序教学的。

数一数: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100)以内的数已经会数。然后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有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数。如果数更大的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

识一识:计数器的数位顺序,从低位到高位有五位,最高位是万位。从右边数在第几位?千位在第几位?让学生说说。

拨一拨:123、999、478、304、580 、1256、9652

写一写:304、580如果这些0不写可以么?为什么?(0的作用讲清楚:占位)

说一说:999、888、234、506、712、770它们每一个数各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意义?其效果还好。针对个别学困生,采取一帮一结对形式促进。

因为学生对近似数的概念不易理解,只好以现实情景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直观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特别有些词语重点提醒学生对判断近似数有所帮助。一座山高大约有1387米。体育馆将近10000人;小李的体重估计在80千克象这些数字我们都叫它近似数。

特别是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困难较多,有的在这个数上加1;有的估计的差距很大。因为现在不宜教“四舍五入”法学生往往估计离谱。

为了帮助记忆,指出1320、1300哪个数容易记住,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把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把它看成整千的整百的整十的就方便的多了。但还有不清楚的学生只有在下次多下工夫。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反思

国庆小学 邓金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以引起学生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单纯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数学问题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过程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因而,实践活动是学科综合、应用性教学内容,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具有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的作用。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搞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动手操作。实践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又是实践的灵魂。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限制,往往感到数学抽象、乏味。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二、组织形式多样。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应当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事物,通过协调的活动逐步发展其智力。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实践操作往往难以有效地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数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提供自我学习、自我表现、自我发展和施展才华的机会。

三、开展数学游戏。游戏是最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的活动,有效地数学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开阔思路,活跃思维,使应用数学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数学游戏又具有竞争性,能使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智慧,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等,无疑又是一种极好的手段。在数学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落实合作交流。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实践活动通常要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提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要鼓励学生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由于现代儿童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性格,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会欣赏他人的优点。而实验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与空间。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间的人际交流、观点交锋、智慧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好基础。

五、培养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做到“四个一”:即依靠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空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要允许学生活动失败,鼓励学生进行活动反思,允许学生存在创造性的个体差异。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赋予数学教育的新要求。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45篇)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训练题型如下:列出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的:28+13=41.41-12=29 在列综合算式之前,我先让学生分析两个分步算式的特点,找出两个算式中的中间量,即第一步的得数41,然后分析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书写顺序根据41-12=29得出是用第一步求出的和减12,说明先写加法再写减法, 28+13-12=29 ,加减混合运算中,先算的加法就在前面,不需要加小括号。特别注意强调不能把第一步求出的得数“41”列在综合算式里。和本题类似的题还有:(1)90-13=77,77+23=100 (2)6×5=30,30+28=58 (3)7×7=49,49-27=22 (4)7×9=63,70-63=7 (5)16+42=58,6×7=42

列出的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28+12=40,90-40=50 分析方法和上面的基本一样,就是考虑书写顺序怎么写,这是个关键。40是第一步的得数,说明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根据90-40=50这个算式得出:90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 说明书写时,先写减法,再写加法,90-28+12,但是根据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加法,加法在后面时,必须在加法算式上加一个小括号,来改变计算顺序。如果不加小

括号的话,90-28+12,就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样就不符合本题的计算顺序,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题的计算顺序。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例如:27-19=8,73+8=81 ;19+12=31,38+31=71; 14-5=9,9×6=54; 5+3=8,8×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2、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教学例2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学生购买面包”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小括号,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通过提问“你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你又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在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加强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采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创设开放性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地理解、分析数学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解题的思路,初步学习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课堂上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29页例3用除法解决问题。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教学难点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比较理想: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在实际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2、 学习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整节课,我有点小小的遗憾,时间分配不是恰到好处,拖了3分钟

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就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从而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望,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以生活为基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学生对于统一教材的适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好教学的起点。一般来说城镇地区的教学起点应略高,着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农村地区的教学起点稍低,着重对学生进行扶的教学。在上《总价=单价×数量》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平时常有零花钱,经常逛商店、超市等,对于买东西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不想费太多口舌,而是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发言,快乐展示自我。由于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很轻松地说出许多有关买东西的事例。看,只要老师相信学生,把时间充分让给学生,对学生的发言不做太多的“干涉”和过早的“判断”,然后以一个欣赏者在旁边静静地微笑、点头,我们就会经常听到学生充满想象力的精彩发言,并且,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只要通过学生的自学就能很容易解决,而无需教师想方设法地教给他们。

二、联系生活实例创设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实践,又寓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例创设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充分地认识了买东西的数量关系之后,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机灵狗要去进货,想请大家帮忙。在同学们充满热心想帮机灵狗时,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你们这群淘气包平时计算糊里糊涂地,会不会卖错呢?于是有了"老师卖,学生买"的买卖大考验,然后学生真正"上岗"帮机灵狗照看文具店----在小组内以自己的文具进行买卖,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组员当顾客。老师也充当顾客,穿梭于各小组间,出题为难大家。在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学生积极性大增。以上这个教例直观,生动,与生活实例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模拟的社会生活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平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生活本就是一个大课堂,它蕴含着无穷尽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习利用,因而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接触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五: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已整理) 2

解决问题(一)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在理解上都比较容易。

解决问题(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例2时,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资源,“学生购买面包”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小括号,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解决问题(三)教学反思

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看图搜集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通过提问“你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你又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充分交流研讨,畅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着重说明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时可以先分步列式在列综合算式,利用现实情境加强分步与综合之间的联系,同时强调不同算法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这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平均分的认识(一)》教学反思

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梨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5支粉笔、15根圆珠笔芯和15本本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 学生有很多种分法。但是在这一环节时,学生没有完全展示出各种分法了,基本是5个5个的分,因为他们从结果来考虑的。接下来的环节分扑克牌的设计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学生们不知道总数的情况下,同学们就完全暴露出了多种分法,有一张一张的分,有2张2张的分等等。充分体现了分法多样化。

3、 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平均分的认识(二)》教学反思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及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在交流中,欣赏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 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时,把除法的概念的教学放到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体现了 《标准》中提出的新理念。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教师复习旧知,为新知识做铺垫,然后设计了认识除法的教学活动,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以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

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的意义,大部份学生已经能很好的掌握本章的内容。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的活动中,从具体问题向抽象算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悟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教学反思

用游戏,活动,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不 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也产生成就感,获得愉悦的体验。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教师在复习和准备这个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新授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沟通乘除法间的联系,在分析、比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体现了教师作为引导者的地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反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生在这氛围中质疑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数学的问题。让生经历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通过教师的整理及设计的摘平果游戏,调动起了学生极大的积极性,让生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

《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努力让学生在亲身初中中进行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中,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找角、画角、折角、剪角、评角、应用角、创造角等,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不是停留在机械的理解和记忆之上,而是经历了一个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的认识过程,在“做数学”的活动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模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我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如让学生给角进行分类这个环节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个意图,先让学生动手分类,再经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地思考分类的理由,学生自己不知不觉地就找到了要找的答案,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到后来的亲自动手实践量一量的活动中更进一步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验证,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平移》教学反思

这节课动感内容的教学,而且概念较难辨析,所以比较特殊,所以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注意了 以下几个问题: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丰富想像,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平移,。活动化教学,通过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建立模型,理解平移的概念。讨论式教学,让生在讨论、争论、思考中从正、反角度对比地认识平移。加强双基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旋转》教学反思

教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旋转,让生体会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展示旋转的物体,通过观察它们旋转的方向,感知物体旋转的方向有两种。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同学不会正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乱算一气,毫无根据可言。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正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求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倍(一)》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语言表述中,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形成清晰的认识。

《求一个数十另一个数的几倍(二)》教学反思

利用复习题为本节课做好铺垫,让学生再次领会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各组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明白道理,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仍采用游乐园主题图的一部分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的目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回顾本课的教学,意图是要努力创设、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能自然的、投入的探索学习。整节课,运用生动的多媒体手段呈现出“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数数方法,以学生感兴趣的数数接龙游戏贯穿课堂始终,在生活中感受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六: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教学反思

学生在具体解决问题时都能够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解决,有个别潜能生总是无法理解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分的练习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学生对小括号的作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需要增加一些两步计算的试题来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如果在这节中学生自己设计使用小括号的习题,然后再自已解答会更利于孩子们理解小括号。很多学生理解不了练习中的第4题(计算球赛各队总分),题目本身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让学生无法理解。我在让学生练习这样的表格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改编,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事件,如:

(在黑板画表格)利用三个班级打两场球赛的得分情况进行讲解,这样孩子们理解了,从而找出解答第4题的方法。有些学生喜欢列综合算式解答,有些学生喜欢列分步列式。我想:适当的也应该要求大家都列综合算式解答,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节课的内

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归纳出计算方法,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数学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让数学课堂也充满活力。 第二单元平均分教学反思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背读知识,而是创设情境并通过多次实践操作,在学生分完桃后,让他们给“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取个名字,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注重从多角度让学生通过比较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这是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不要片面、单一地看问题。如课的开始,让学生分梨,学生都十分一致的进行了平均分,没有出现不是平均分的情况。每份分的不是同样多,就是没有平均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常有的情况,这一设计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的同时,也用不平均分来对比学习,对了解这一概念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点,当引出平均分之后,我没有好好利用分梨这一教学资源,就这样进行下一个环节了。其实可以再次回到开始,问问除了每份2只,还有其他的分法吗?其他的分法是平均分吗?这样就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了。

第三单元平移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人深、由表及里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使学生感知平移现象,通过创设情景,从几组图片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而且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探究平移的特点,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活动中去。然后再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倾听中把自己的思路同别人的方法进行比较,理解和接纳别人的观点。在对平移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平移的两大特点。

3、对所学知识的提高与升华,灵活运用平移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

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是因为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贴紧了课本知识。为此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果都是有利的。

第四单元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采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先根据提供的已知条件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再把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融合成一道完整的乘除法混合应用题。学生很容易弄明白,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接下来,我以同学们玩久了口渴了,要去买水喝,让学生们算算买东西的价钱,或拿一定的钱可以卖多少东西。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学生们都很好奇,在做题时也充满了自信。最后,我设计学生们玩累了,也到傍晚了,叔叔开来了8辆小汽车接大家回家这个环节,让学生联系第一幅图,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纷纷举手回答。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学生玩游戏→坐碰碰车→买水喝→叔叔开车来接回家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进行节约花钱的教育。

不足之处是: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还不够,合作探索的机会也不多。同时,自身的课堂驾驭能力也有待于提高。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不纯粹是娱乐和增添热闹的气氛,而只是老师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游戏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第六单元克与千克教学反思:

在对新人教版“克与千克”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建立对“克与千克”观念。再有就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因为日常生活中他们只是听到斤或两),还有就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体验和感知“克与千克”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巧妙的设计了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操作与动手体验能力,让学生掂一掂、猜一猜、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对1克和1千克的观念建立初步的认知。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整堂课学生的兴趣较高,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增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七单元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口算的知识基础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所以在课堂设计时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先出了这样一组题做复习准备32+6-1=,然后把这组题改变成32, 47,为学习例题做了铺垫。讲授例题时引导学生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用学过的口算方法解决新的口算问题。讲授例题时,还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几种口算的方法,最后选出比较简便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先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从而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第九单元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图形中寻找规律。图形中的规律是抽象的,用来描述图形中规律的式子是由一些数学符号组成的,它是枯燥的。我们要想让学生理解这些符号的意义,并学会应用这些规律,就必须要借助具体的模型,并且一定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考虑到本节课图形中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小学生认识规律,注重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比较,切实经历知识的形成过成,用多种思考方法探究规律,并在分析中表述抽象的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七: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反思

1、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2、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5、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几点思考:

1、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对同一测量标准的必要要体会不是很深刻。

2、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反思

一开学,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就是决定先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开学3周,本单元的内容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本周我们组的教研活动内容就是写本单元的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下面就谈谈自己上本单元后的一些课后感吧!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们三位老师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探讨吧!

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不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课堂中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课本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灵活获得本领。

我们常说新课程的内容很活,是因为它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有了更为广博的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如何利用这样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是每个教师所无限追求的目标。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课

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在主题图“乘车”的问题上,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活动目标,将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还初步接触到排列组合的内容。

又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一课中,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二(1)班16面红旗,二

(2)班比二(1)少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2)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某班得的红旗面数。由于条件不同,解答算式便也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

二、注意错误资源的整顿,在揪错的道路上反正。

课堂的教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也总是有别于成人。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知识或许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精心准备的课堂,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办?除了以后我们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外,更重要的是目前要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我们可以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切不可放弃这样的教学资源。

我长高了》教学反思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为怎样引出课题而大伤脑筋。后来,我决定带所有的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由于前一节课,已经

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我特意告诉每个孩子以“厘米”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测量过的学生已经在卫生室的门口比起了高矮,甚至有的孩子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又长高了!”

课上一开始,我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汇报的结果是:有3组没有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上面的谈话导入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这样的谈话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我发现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如果能更细致些,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

1、在认识了1米有多长后,学生对1米和1厘米能建立不同的表象,正确的区别,并能正确估计课桌的长度。在此之后,应指导学生用米尺去测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正确测量教师的身高。

2、在数学活动是应在注重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组织和活动的效果。如果活动这样设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学生分成两组,以组作裁判,出示结果或判断对错,另一组参加活动;然后交换。题目也进行了调整,增加6—8题,活动的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

3、在板书“米”后,一个学生大声说:“米,大米的米。”在出示小房子的图让学生判断单位时一个学生又说:“我家的房子上没有烟囱。”这些充分表明:学生愿意说,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但他们不知如何交流,如何

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交流的中关键话题去发现问题,表达想法。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悉心指导的地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第三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的认识角。这节课也曾听过一些公开课,有过各种各样的处理方法,但大体的也主要是认识角的各部分

的名称、学会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这三块内容。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容,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呢?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也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角的概念。

学生对于角究竟有多少认识呢?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曾经有过观察物体的学习体验,学生觉得在长方体、正方体上都有一些尖尖的角,可以说对于角的认识他们是比较模糊的,只是直觉中感觉角应该是尖尖的,另外学生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所以,我觉得角的认识首先应该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并在这节课当中发展他的认知水平。由此,我在教学导入的环节,运用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化的语言“认认老朋友”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逐个地呈现出来,而后又从学生以及认识的三角形出发,把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形成一个新的图形,这个图形就是角。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接受角的形象。这样的教学处理我觉得是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另外正确的角的出示也有利于学生对角的概念的形成。角虽然出现了,但并不代表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了解学生基础的环节“关于角,你听到过或者知道些什么?”,学生究竟有怎样的基础呢?这个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也就是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才是对学生有意义的。

二、依存学生体验,发展学生认知。

数学教学一向来都是以知识和技能为重要目标的,直至到了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才有了“经历、体验”这样的词语。以往可能在文科的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的体验,因为文科更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来理解文章的意蕴,那么在理科中又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字眼呢。我觉得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哪一种教育,其心理机制是一样的,什么东西都必须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无论是知识的重点还是难点,无论是他们容易出错的地方,只有学生自己体会到了这个点的重要性,学生才能真正的重视起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问题。体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画角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刚才创造角的时候是怎样画的?因为有了刚才画角的过程,学生纷纷叙说自己的画角的步骤,这个步骤有比较成功的、简便的,也有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先画一条边,再画一条边,然后再将两条边延长到相交点,这个方法就有很多同学认为过于复杂,都比较喜欢先画点再画边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画角都有了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够认同比较好的画法,所以,我觉得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好处的。体验带来的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入体验的概念,要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

这节课,我觉得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处理上还不够好,学生折角后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比的过程还太短,给学生提供的素材太过于开放,没有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探索的材料,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效果还不够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八: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训练题型如下:

列出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的:28+13=41.41-12=29 在列综合算式之前,我先让学生分析两个分步算式的特点,找出两个算式

中的中间量,即第一步的得数41,然后分析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书写顺序根据41-12=29得出是用第一步求出的和减12,说明先写加法再写减法, 28+13-12=29 ,加减混合运算中,先算的加法就在前面,不需要加小括号。特别注意强调不能把第一步求出的得数“41”列在综合算式里。和本题类似的题还有:(1)90-13=77,77+23=100

(2)6×5=30,30+28=58 (3)7×7=49,49-27=22 (4)7×9=63,70-63=7 (5)16+42=58,6×7=42

列出的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28+12=40,90-40=50 分析方法和上面的基本一样,就是考虑书写顺序怎么写,这是个关键。40是第一步的得数,说明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根据90-40=50这个算式得出:90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 说明书写时,先写减法,再写加法,90-28+12,但是根据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加法,加法在后面时,必须在加法算式上加一个小括号,来改变计算顺序。如果不加小括号的话,90-28+12,就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样就不符合本题的计算顺序,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题的计算顺序。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例如:27-19=8,

73+8=81 ;19+12=31,38+31=71; 14-5=9,9×6=54; 5+3=8,8×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这几个方面: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1)力求进入生活情景。如果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也就活了,学生也更愿意学了。通过回忆“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主题图,在图中收集信息,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这是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也就变成了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可见联系实际能够激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还能够有效地使数学课堂延伸。

(2)力求体现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在实际时,我是这样一步步完成的:第一步,由观察“同学们玩游戏”的情景,使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让学生从中找出数学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第三步,让学生用除法独立解决“每组有几人?”“可以分成几组?”这两个问题;第四步,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比较两题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而使大家能够多留心身边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加了发展题。发展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又来了3人,如何平均分为3组。进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份”的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两道题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步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教学反思

在教学图形与变换的时候,我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了反思: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几何概念。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支持,为此,在引入概念时,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所以我在教学时,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还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准备了其他的实物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以及平移、旋转等的概念。

2.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中我除了仿照教材上设计的活动,通过折叠、做角、画角、拼摆、拉一拉、转一转,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之外,还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行设计一些活动。例如:让学生站在教室里,演示一下分别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平移一步、两步……再如,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圈,旋转一下,或是拿一根线,一头拴上橡皮,在空中旋转一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3.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九: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9篇)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2、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5、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几点思考:

1、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学生经历有多样标准测量物体的经历不足。所以反应在作业中,个别学生在数一个物体有几个正方体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对同一测量标准的必要要体会不是很深刻。

2、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2、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必须得完成一个教学难点,就是“总长度与标准量的关系”,这个似乎和高年级的“商不变性质”有点相像。呵呵!

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一开学,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就是决定先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开学3周,本单元的内容也差不多快结束了。本周我们组的教研活动内容就是写本单元的教学反思。

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下面就谈谈自己上本单元后的一些课后感吧!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

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学生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学生板演,我和学生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粗心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学生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因为计算题的内容毕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学生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纠正错误,在揪错的道路上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们三位老师感受最大的是学生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学生不多,究其原因,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因为学生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马上让学生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能力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探讨吧!

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有相同之处,但也不乏存在一定的差异。

所以在课堂中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一些方面:

一、注重课本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灵活获得本领。

我们常说新课程的内容很活,是因为它更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有了更为广博的空间,更能展示学生的个性。教师如何利用这样的有效资源,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是每个教师所无限追求的目标。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一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在主题图“乘车”的问题上,以“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为活动目标,将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还初步接触到排列组合的内容。

又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一课中,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一张卫生评比栏,让学生根据图上小朋友的对话,推理出条件信息。即二(1)班16面红旗,二(2)班比二(1)少3面,并通过分析信息,解决二(2)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依此方法,解决其他各班有几面红旗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寻找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条件,解答某班得的红旗面数。由于条件不同,解答算式便也不同。从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不但会根据问题选择条件,也会根据不同条件来解答问题。

二、注意错误资源的整顿,在揪错的道路上反正。

课堂的教学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学生的思维也总是有别于成人。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知识或许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虽然注意了知识间的相互迁移,重视了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构建新的知识内容,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希望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而且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摆小棒的方法,力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算理。但错误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错误情况有:(1)横式上的得数漏写。(2)笔算中进位“1”没有写,做时没能在十位上加“进1”。……

又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现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学生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后选用最基

小学二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篇十: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这一内容,课本设置了三个例题。学生对这三个例题所呈现的各个量的关系并不陌生。因为在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出现需要两步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个学期重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小括号的正确使用以及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困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专题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训练题型如下:

列出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的:28+13=41.41-12=29在列综合算式之前,我先让学生分析两个分步算式的特点,找出两个算式中的中间量,即第一步的得数41,然后分析出先算加法,再算减法。书写顺序根据41-12=29得出是用第一步求出的和减12,说明先写加法再写减法,28+13-12=29,加减混合运算中,先算的加法就在前面,不需要加小括号。特别注意强调不能把第一步求出的得数“41”列在综合算式里。和本题类似的题还有:(1)90-13=77,77+23=100

70-63=7(2)6×5=30,30+28=58(3)7×7=49,49-27=22(4)7×9=63,(5)16+42=58,6×7=42

分析方法和上面的基本一样,列出的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的:28+12=40,90-40=50

就是考虑书写顺序怎么写,这是个关键。40是第一步的得数,说明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根据90-40=50这个算式得出:90减去的是两个数的和,说明书写时,先写减法,再写加法,90-28+12,但是根据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加法,加法在后面时,必须在加法算式上加一个小括号,来改变计算顺序。如果不加小括号的话,90-28+12,就要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这样就不符合本题的计算顺序,显然是错误的。所以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题的计算顺序。出示下面的题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例如:27-19=8,73+8=81;19+12=31,38+31=71;14-5=9,9×6=54;5+3=8,8×4=32。

把两个分步列式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分三步:首先根据中间数确定计算顺序,其次根据分步算式确定书写顺序,最后根据计算顺序观察一下整个综合算式是否需要加小括号。

《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学生在一、二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有了计算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它的重点是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用除法解决问题。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紧紧依靠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的体会是:

1、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做到了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启发,对每个知识点的处理,能做到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因地制宜的去创造一定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使情景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借助学生在商店购物的生活经历来探讨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生活阅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3、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灵活的运用投影仪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有序、和谐。进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

4、需要改进的问题:(1)由于受学生年龄和实际生活体验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为学生提供的素材较少,往往致使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够好。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素质。(2)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图形的旋转》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内容,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又是必要的。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

法有很大作用。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伊始,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俄罗斯方块”游戏开始让学生们说运动的方式,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呈现三幅图通过“观察这些旋转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此环节的设计又使学生认识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为之后的用语言描述打下基础。

2、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个数学课堂留给学生较多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拓宽学生的空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处理,从生活实际入手,先完成表针由12到3的描述,再去描述书上的例题。由于学生们知道三整时十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度是90度,这样为例题中指针旋转30度、60度……的认识减少难度,更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动,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的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可分为顺时针、逆时针两种)和旋转的角度描述物体的旋转,我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明确旋转的三要素观察和操作不能达到连续展示的效果,这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其技术优势,化“静”为“动”,展示旋转的全过程,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表象,进而突出本课的重难点,使旋转的表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象、生动地建立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练习、训练到位,使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感悟不足。

1、学生在探索后的对旋转现象的叙述中,学生语言不够完整,教师应及时给与指导,并投入精力让学生语言叙述尽量完整。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够。

2、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度之后的图形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在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到了找图形旋转角度的方法就是看图形中一条边旋转的角度。并且在画图形旋转之前安排了将一条线段绕一点旋转,使学生们知道了画旋转90度后的先导和原有的画垂涎的方法一样,最然后再画图形的旋转,但是学生们画起来仍然很困难。之后百思问题所在,终于在之后的练习中发现与图形的平移可以建立起联系,设想如果课上练习图形的平移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3.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提出、探索、设计、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剪一剪》教学反思

最初,在备这节课的时候我遇到了两个怎么也想不透的困惑:

1、实践活动课,如何体现数学味。剪一剪这样的实践活动课,我想:剪是一定要剪的,但怎样才能剪出数学味?在这节课上,数学知识的点应该落在哪儿?又怎样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体现出数学味道呢。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

2、对于加深平移、旋转的认识,是不是只有图形展开后才能感受平移呢,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呢?另外,“平移、旋转”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点么?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再次认真的阅读新课标、教材、教参。首先我发现在这节课中,牵涉到的数学知识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在折纸过程中感受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规律。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与剪纸活动融合在一起,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于是,我设计了通过从剪一个人到两个的、到四个、八个再到学生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师生剪纸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猜想、推理、交流、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并借助折纸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培养生推理能力。

在第一次上时,为了能够节省演示剪图形时的时间,也为了能更清晰的展示平移这一知识点,我请老师帮忙拍摄了平移和旋转小人的剪纸过程。在讲课时时结合图形和课件的动态演示,学生们加深了对图形的平移的认识,剪出的作品也比较成功。

可是上完课,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数学味道不够,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好像还不够突出,还不是很到位,需要改进。在请教了教研员后,对这节课该体现出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如何体现出这些数学内涵作了非常详细的修改和指导。也解决了我备课时的那两个困惑。

在班第二次上时,教学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改进,两次课使我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有了新的困惑:其中最大的就是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表内除法(二)教学反思

本册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第一阶段,即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说透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由具体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如,“做了56面小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这一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求商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如:“56÷8”这道题,让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求商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去完成,最后师生交流学习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6÷7”。再由主题图“欢乐的节日”中提供两组素材,引出“49÷7”“27÷9”计算,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9的算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用商的计算技能。

三、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数学地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存在:

首先,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我制定了了以下的措施: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算术本(口算专用),每天晚上回家让家长出20道口算(其中,加减乘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2893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