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一: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高新区西连河小学 郭培丽
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所以好动贪玩,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有效的学习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但是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在一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看图列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令我茅塞顿开,我的学生给我上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在上课伊始,我出示了如下所示图,让学生在看图、说清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一看到图,解志勇就举手说:“有68个圆,去掉了43个,又拿来了26个圆,现在有几个圆?列式是68-43+26=51”。我随即肯定了他的回答,但在肯定的同时又感觉缺了些什么,在接下来的学生回答中都按照这位学生回答的思路进行,眼看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在逐渐消退,难道这一环节的教学要以平庸告终?正在这时我听到我班解倩同学说:“老师,我能编一个小故事来说这个图的意思吗?”“当然可以。”这正是我所期待的结果。只听解倩同学说:“有一天,妈妈买来了168个红,被我吃掉了43个,爸爸回来又买回26个桔子,现在我家有几个桔子?列式是68-43+26=11”真不愧是我们班的“智多星”想法新奇独特。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孩子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编妈妈给自己买铅笔的故事的、有编小鸡吃米的故事的、有编玩玻璃珠输赢故事的等等。相同的数量关系被学生不同的故事演绎的淋漓尽致,而这些故事全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历过或看到过的事情,这些事情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学生在编故事的过程中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且学习兴趣浓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找到了实施生活化的数学课堂的突破口,那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故事”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第二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 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新课程中特别强调的有什么情景创设啊等等,而我觉得的,落实学生的基础也还是同样的重要。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师:8÷2=4表示什么意思?生1:有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生2:有8个苹果,每组分4个,可以分给2个组成。师:2位同学都是分苹果,但是我们细细听来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告诉我们每份是多少,而另一个是要我们求每份是多少,那谁能来列一个竖式?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个都想板演。这个复习看着简单,其实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要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要会列除法竖式,而这一个环节正好可以了解一下。随后,我规定,8表示8根小棒,用来搭正方形,怎么解释?学生争先恐后,个个都想回答。看学生来劲时我马上问: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师:这个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吗?学生动手写。我老师收集学生信息,大致有这样几种:2×4+1=9 (1) 9-1÷4=2 (2)9÷4=2+1 (3)9÷4=2……1 (4)当学生列出这么多式子时,我真得十分佩服孩子们的能干!师:这4个算式你们最想说一说哪一个?生1:老师,我觉得(3)号不对的。师:噢,哪不对了,你能说仔细一下吗?生1:等号后面1+2=3而前面9÷4不是等于3的。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二: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岔路镇中心小学 宋成辉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但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突然有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轴。)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他剪的平行的四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平行的四边形。两条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以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顷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三:我的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发布者: 袁经茂 发布时间: 2012-2-23 19:45:34
我的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
12 52 476
× 7 × 2 × 8
74 104 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 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置,并补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7”改成“8”,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 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 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
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置“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
我教几十年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从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2、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
3、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到哪里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4、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有时间要多帮助他们,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合作交流较少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
教学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
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
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教学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单元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记得第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讲台上整齐的摆放新华书店补发的《课外阅读》书。便灵机一动,何不就利用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呢?就拿起其中一本,告诉大家这本书有74页,如果现在有12本这样的书,一共多少页呢?怎样列算式解答? 15本呢?20本呢?并指名学生板书。分别让学生列竖式解答。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乘整十数,所以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完全可以运用迁移学习方法,通过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比较交流总结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学,主要是利用题组,运用迁移的方法,总结出积的末尾的0的确定。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并巩固简便的笔算方法。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三年级是从各种直观模型进入学习。最常用的直观模型就是用面积来刻画,这里所说的直观模型都是刻画整体,整体1是用什么来刻画,那么平均分是怎么分的,然后取得份数占整体的多少,先从这个层次来看。这个直观模型第一个就是面积模型,这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在上认识分数的课上要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让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上“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时,通过实物演示,发现课堂效果还不错。学生都非常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我出示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张正方形的纸,连续对折一次,二次,三次„...,平均得到的份数分别是几份?让学生自己找到规律
我教了几年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从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2、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
3、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到哪里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4、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有时间要多帮助他们,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合作交流较少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故事
《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的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第二次教学,但心里还是没有什么把握上好,可是孩子们的表现让我吃惊。
虽然现在全国都在搞新课程,新课程中特别强调的有什么情景创设啊等等,而我觉得的,落实学生的基础也还是同样的重要。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
师:8÷2=4表示什么意思?
生1:有8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到2个。
生2:有8个苹果,每组分4个,可以分给2个组成。
师:2位同学都是分苹果,但是我们细细听来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告诉我们每份是多少,而另一个是要我们求每份是多少,那谁能来列一个竖式?
学生很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一个个都想板演。这个复习看着简单,其实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喜欢这样,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要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要会列除法竖式,而这一个环节正好可以了解一下。
随后,我规定,8表示8根小棒,用来搭正方形,怎么解释?学生争先恐后,个个都想回答。看学生来劲时我马上问:9根小棒能搭几个正方形?学生动手操作。
师:这个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一下吗?
学生动手写。
我老师收集学生信息,大致有这样几种:
2×4+1=9 (1)
9-1÷4=2 (2)
9÷4=2+1 (3)
9÷4=2„„1 (4)
当学生列出这么多式子时,我真得十分佩服孩子们的能干!
师:这4个算式你们最想说一说哪一个?
生1:老师,我觉得(3)号不对的。
师:噢,哪不对了,你能说仔细一下吗?
生1:等号后面1+2=3而前面9÷4不是等于3的。
众生开始点头表示同意了。
师:看来大都数学生都同意这一位同学的说法了,那我们来听一听原来的小主人他是怎么想的。
生:后面的1是多出来的1根小棒,我就在后面+1了。现在我觉得不对了。
师:噢,那你觉得要怎么改正啊?
生:把+号改成多。
师:同意哇?
众生一起回答:同意
教师把加号擦了,改成一个“多”
师:那现在和(4)我们来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啊?
生1:(4)号的把多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了。
师:那你们喜欢哪一种?
众生:第4种。
师:那„„这个符号后面的1表示什么啊?
生1:就是多出来的1根小棒。
生2:后面的1是余下的,所以可以写成2个多1个。
生3:因为1根不能再搭正方形了,是多出来的数,所以写在后面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1表示什么了,那你能解释一下(1)和(2)两个式子吗?,
由于有了对1的认识,对于上面两个式子学生理解就快多了。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好多式子来表示了我们搭小棒的过程,上面4个式子你最喜欢哪一个?
众生说:第4个。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4种。那刚才我们说了式子里的1,现在你能给剩下的1起一个名字吗?
生1:叫“剩数”写在商的后面。
生2:叫“多出来的数”也是写在商的后面。
生3:叫“余数”,写在商的后面,和商用横线分开。
生4:叫“多余数”。
众生:叫“余数”最好。
生5:我看书知道总商和余数之间要加“„„”
师:生5的写法是我们约定的方法,我们以后就要这样写,也就是和我们上面第4种方法一样,读作:9除以4等于2余1,“1”我们就叫做余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余数的除法”我板书课题,并让学生读两次。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四:我的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我的三年级数学教学故事
余志华
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时,我曾安排学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错题,(即如下几题)
12 52 476
× 7 × 2 × 8
74 104 3808
由于班上的学生非常活泼外向,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于是我顺势将话锋一转:“今天,有几个数学病人怀疑自己生病了,来到我们班求医,看看哪位数学医生的医术高,为他们解决病痛?”话音一落,课堂气氛一下子进入了新的高潮,学生们纷纷埋头认真分析,并很快地一一举手,嘴里喊着:“老师,我知道该怎么给他们治病了,让我来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学生甚至都离开座位,把手举到我的面前来了,一副惟恐我不让他们“治病”似的。于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学生,名叫张晓丹:“张医生,请你上来为第一个病人看看。” 张晓丹同学一听到我这么称呼她,刚开始一楞,后来马上领悟了我这么称呼她的用意,非常高兴地上台,开始分析“病情”:“这个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记在这里进位了。”一边说,一边还拿着红色粉笔指着个位和十位之间的位置,并补上“1”,接着就在积的十位上将“7”改成“8”,说:“这样就治好了。”这时,还没等我讲话,下面的学生已经纷纷说道:“对了,对了,和我的看法一样。”既然学生们都已经发表了看法,并且这个“病人” 的确治好了病,我就趁势表扬:“看来我们班有许多和张医生一样医术高明的医生,谢谢张医生。” 张晓丹同学十分高兴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学这时居然也一个个都称呼她为“张医生”,弄得张晓丹同学一副“英雄凯旋归来”的模样,气氛既热烈又有趣。
最后,做总结时,我对学生说道:“其实我们在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时难免会出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数学医生,及时地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避免小病变成大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样的病。当然,是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与我们的检查习惯有关。对于那些没有做错的题目,我们就当作给他免费体检一次吧!同学们,希望大家不仅能做好别人的数学医生,更能做好自己的医生,好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声音响亮,但其中那种坚定而又自信的语气更令我感动。
其实,我只是将该错的题目设置“数学医院”的纠错情境,没想到孩子们表现出如此高的积极性,如此跳跃的思维能力,让我深深为之惊讶和感动。是的,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练习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们常常有淹没在题海里的感觉,十分被动。即使做对了,也没有太大的成功喜悦感。这时就要求我们教师多注意练习设计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样了,有趣了,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自然就愿意做练习,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学习兴趣也将大大地提高. 我教几十年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从中我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2、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
3、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到哪里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4、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有时间要多帮助他们,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合作交流较少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五: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一节课三个问题
长兴第四小学 三(6) 朱佳琦 指导老师:陈丽丽
昨天,我们学了“倍的认识”,我觉得这节课非常有趣,通过三个问题,我们就把这节课的知识弄懂了。
课一开始,老师在黑板上摆了2个胡萝卜,6个红萝卜,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说说两种萝卜之间的关系。有同学说红萝卜比胡萝卜多4个,还有同学说胡萝卜比红萝卜少4个,我们班的徐迦南说:“红萝卜是胡萝卜的2倍。”这时,邹俊杰马上站起来反驳:“你是错的,应该是3倍。”针对这个问题,班里有好几位同学争了起来。唉!用多和少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我们已学过,但这个“倍”还没学,我不懂所以就没发言。
大家争论了一会儿,老师发话了:“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接着,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三个问题。一问:这道题哪两个量在比?大家不约而同地说:“红萝卜的个数与胡萝卜的个数比较!”二问:把哪个量看作标准?这也一目了然!肯定是后面那个量是标准,老师随便叫一个同学都能答对。之后老师补充说:“把“胡萝卜2个”看作标准,就是一份数,那红萝卜6个里面有( )个2个呢?这就是老师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是我们上学期学的内容。我马上把手举得很高,老师一眼就看到了我,我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6里面有3个2。”“你怎么知道的?”老师紧接着又问我。这也难不倒我,我自信地说:“6÷2=3。”在我之后还有同学举手发言,分别用圈一圈、算一算或摆一摆等方式,知道6里面有3个2。三个问题答完后,老师提醒我们:“那你们现在知道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了吗?”“知道!是3倍!”我们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经过这题的讨论,后面的题目就无法难倒我们了,老师每出一道题我们的小手就立马举起来。
你们说,我们的数学课是不是很有趣?只要回答三个学过的问题,就能把
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数学其实也很简单嘛!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六: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充分的培养。
但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情况随时都会发生,老师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巧妙地驾驭课堂。记得有一次我讲轴对称图形时,事先布置学生课下剪一些平面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各种三角形、梯形等。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剪、折、拼弄清楚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当大部分学生通过折、剪已验证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也予以肯定。突然有个学生猛的站起来说:“老师,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腿!(也就是对称轴!)”话音刚落,哗——全班学生都笑的前伏后仰,有的甚至喊:“呆子你又做梦呢?”那一刻我也愣了一下,心想这孩子又出什么洋相!同时从教近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让孩子畅所欲言!于是,我纠正了该学生说话的错误,让该生亲自上讲台演示。唉,不错!他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确实有两条腿!(对称轴。)这时,学生都疑惑了,急于想知道原因。
我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看一看,该生做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大家情趣盎然,通过仔细观察,测量,讨论得出:他剪的平行的四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平行的四边形。两条对角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借机告诉大家:他剪的图形是菱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以后你们会学到的!一般地说,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我即刻表扬了这个学生的求异精神,并要求同学们以后不要再嘲笑他,而要向他学习。顷刻间,孩子们掌声雷鸣,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如果学生的求异出了错,也不要批评指责,而要点拨启发,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上的启迪,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满足,以后更能各抒已见;更能体会到成功和创造的欢乐,继续发挥创新的潜能!
数学教学小故事
我们都知道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分钟有多长》这一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课堂刚开始时,我请一位学生背诵“四”“五”的乘法口诀,然后我看时间,这位同学用了大约一分钟的时间。又让孩子们集体数60下,看谁数的最接近一分钟,接着数一分钟心跳多少下,读书能读多少字,写字能写多少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真正体验了一分钟有多长。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之后学生以组为单位到操场上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并把体验结果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起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教学中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教师尽可能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教师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师给与肯定。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这样做师生间的距离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积极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思维和学习潜能。
三、题组训练,以旧带新,发现规律。
通过填写时间单位的练习,学生对一分钟,一秒,一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堂课生动活泼,学生乐学,老师不用多讲。这是遵循了孩子们的认知规律 。+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师信道,必须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不再受束缚,使教学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发展。
分数意义 课后反思
1.开放内容,富数学以丰富内涵。
一般传统的分数意义教学,都是按照书本顺序,根据一幅幅图示或简单的操作认识一些分数,在此基础上归纳意义。这样的组织教学,是浅薄苍白的,不具有活力。没能为学生积累足够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非常困难。为了使得教科书能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教学这一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不是一道接着一道呈现现成的、呆板的例题,而是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来自生活的具体而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在活动中"做数学";教师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在本例中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充分交流,了解分数的表现方法,建立起生动活泼的表象,并理解了分数在生活中更为厚实宽广的内涵。例 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一份;也可以是把橡皮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还可以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4个圆片;更可以把6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有二个蛋糕„„或者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三分之一,还可以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四分之一,二份是四分之二等等。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无穷的,生动具体、富有生命力的。
2、关注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貌。
传统的教科书把数学的活动过程“压缩”成了毫无生气的结论,定义是枯燥、抽象的,使学生退避三舍。但是,抽象知识的获取过程却是多姿多彩的。如果能再现活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出发,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探究的具体情境,还以本来面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介入学习活动,全身地心投入到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中,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切实的体验。以致学生在活动中会以生活实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将生活中积累的常识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学生能用数学观点考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在经历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后,学会了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提高了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 “连乘、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一一列举”的教学片断:
(1)出示问题:在这间漂亮的屋子里有飞镖、动感电影、汽球射击3种游玩项目,至少选一种,最多选择3种,有几种游玩方案?
师:“最少选1种,最多选择3种”是什么意思?
生:可以选1种,可以选2种,还可以选3种。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列表。
生2:有序的一一列举。
师:你可以用一一列举的方法,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动手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师:做这题时,除了用表格,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画图。用对应的格子表示。
生:给它们一个代码,比如A、B、C 来表示。
师:其实除了一一列举,还可以用字母,用图形等等,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再想想。 师:想想刚才我们解决问题又用了一一列举的策略好不好?
生:好。
师:你觉得什么时候要用到一一列举?
生:当答案有多种情况的时候。
学生海阔天空的答,而教师不管学生如何回答,都一一加以肯定,以示教学的民主,体现“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总之,例2的学习,老师关注的已经不仅是一一列举策略的应用,还注意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让学生探索不列表时怎样列举所有可能的选择情况,能促使学生多视角、多形式地解决问题,有效预防学生把解决具体问题作为学习目标,或片面地将一一列举策略理解为通过表格列举的策略,提高他们灵活选用策略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从解题策略多样化要注意的有关问题的角度分析):
本案例教师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但我认为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的追求形式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七: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三年级数学小故事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假设法: 解: 假设全是鸡:2×35=70(只) 比总脚数少的:94-70=24 (只) 它们腿的差:4—2=2(条) 24÷2=12 (只) ------ 兔 35-12=23(只) ------鸡 方程: 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5-x只。 4x+2(35-x)=94 4x+70-2x=94 2x=24 x=12 35-x=35-12=23 答:兔有12只,鸡有23只。 我国古代《孙子算经》共三卷,成书大约在公元5世纪。这本书浅显易懂,有许多有趣的算术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题目中给出了鸡兔共有35只,如果把兔子的两只前脚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两只后脚也用绳子捆起来,看作是一只脚,那么,兔子就成了2只脚,即把兔子都先当作两只脚的鸡。鸡兔总的脚数是35×2=70(只),比题中所说的94只要少94-70=24(只)。 现在,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就会增加2只,即70+2=72(只),再松开一只兔子脚上的绳子,总的脚数又增加2,2,2……,一直继续下去,直至增加24,因此兔子数:24÷2=12(只),从而鸡有35-12=23(只)。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鸡,于是根据鸡兔的总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看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1只兔,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兔。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题的基本关系式是: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类似地,也可以假设全是兔子。 我们也可以采用列方程的办法:设兔子的数量为X,鸡的数量为Y 那么:X+Y=35那么4X+2Y=94 这个算方程解出后得:兔子有12只,鸡有23只。
[编辑本段]例题
1.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7)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栽5棵,男生每人栽3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解:设男生有X人 女生有(50-X)人。 3x=120-5-2(50-x) 3x=115-2*50+2x
3x=115-100+2x 3x=15+2x x=15 50-15=35(人) 答:男生有15人,女生有35人。 2.大油瓶一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1/2=0.5(千克)4×60=240(千克)
240-100=140(千克)140/(4-0.5)=40(个)60-40=20(个) 答:大瓶20个,小瓶40个。 3.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7分,已知做对一道得5分,不做得0分,错一题扣1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同样多。问小毛做对
几道题? 这道题可以设小毛做对X道,那么做错(20-X)÷2,没做(20-X)÷2,然后用做对的乘5减去做错的乘1,等于67。 方程: 5X-(20-X)÷2×1=67 X=14 小毛做对14道 4.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三种动物各几只? 解:方程假设蜘蛛为x,蜻蜓为y,蝉为Z 那么 x+y+z=18
8x+6y+6z=118 2y+z=20 由此算出 x=5 y=7 z=6 所以 蜘蛛是5只 蜻蜓是7只 蝉是6只
[编辑本段]详细解法
一,基本问题 "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或者用解它的典型解法--"假设法"来求解.因此很有必要学会它的解法和思路. 例1 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它们共有88个头,24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 解:我们设想,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用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脚的总数的一半,·也就是 244÷2=122(只). 在122这个数里,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122减去总头数88,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 122-88=34(只), 有34只兔子.当然鸡就有54只. 答:有兔子34只,鸡54只。 上面的计算,可以归结为下面算式: 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 上面的解法是《孙子算经》中记载的.做一次除法和一次减法,马上能求出兔子数,多简单!能够这样算,主要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是4和2,4又是2的2倍.可是,当其他问题转化成这类问题时,"脚数"就不一定是4和2,上面的计算方法就行不通.因此,我们对这类问题给出一种一般解法. 还说例1. 如果设想88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4×88只脚,比244只脚多了 88×4-244=108(只). 每只鸡比兔子少(4-2)只脚,所以共有鸡 (88×4-244)÷(4-2)= 54(只). 说明我们设想的88只"兔子"中,有54只不是兔子.而是鸡.因此可以列出公式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88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88=176(只),比244只脚少了 244-176=68(只). 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4-2)只脚, 68÷2=34(只). 说明设想中的"鸡",有34只是兔子,也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上面两个公式不必都用,用其中一个算出兔数或鸡数,再用总头数去减,就知道另一个数. 假设全是鸡,或者全是兔,通常用这样的思路求解,有人称为"假设法". 现在,拿一个具体问题来试试上面的公式.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八:三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故事篇九:小学数学教育故事
小学数学教育故事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这样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像是被捆住了手脚,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会逐渐产生怨学情绪。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非浅。在此我就如何激发学生数学兴趣谈谈浅见。
一、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1—9的字形,让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银锄,8像葫芦,9像蝌蚪。”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记住数字。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童话的故事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直观教学,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教学”看得见,摸得着,能直接说明问题,能帮助理解问题,使抽像的知识形象化,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小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像思维占主体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先摆10个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摆6个圆形,并向学生说明摆的时候要从左边起,把圆形和三角形一个对着一个地摆。教师问:“哪一行摆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圆同样多?请你们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画得对不对?再画出三角形比圆多的部分。”接着问:“同样多的有几个?三角形比圆多几个?”再启发学生想,三角形比圆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组成的?多的部分是几个三角形?从而使学生直观地看出三角形多,圆少,三角形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圆同样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圆多的部分,从而体会到多的数能分成两部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三、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让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才能激发学生高昂持久的兴趣。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在课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了活动,经历了建
构知识的过程,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知识较深刻;同时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兴趣浓厚。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给每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体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框架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数支配,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学生才愿意学,主动学。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