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精品)

《8和9的组成》教学反思

这节课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等方面来设计,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认为在教学中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主要体现在:

1.创设情景,在活泼气氛中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大胆地创造、使用教材,从孩子熟悉的“钓鱼”这一生活情景出发引入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状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学互学,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乐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本节课的内容“8和9的分解与组成”,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自学,去思考,去交流尝试的结果。在这个自学、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的学生,印象必然较深,同时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成功、愉悦感;不能理解的学生,也在自学中发现困惑所在,在小组合作、相互交流中,困惑得到解答,有恍然大悟之快感。

3.实践应用,在有趣的游戏、精彩的练习中感受乐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听,老师说,机械重复,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活”起来,“动”起来。在本课中,我注意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如在巩固“8的组成”时,同桌合作做“拍手”游戏;又如在反馈练习中,师生共玩“数字卡片”游戏。做到师生互动、知情交融,教师与学生始终处于和谐、民主、欢快而又紧张的课堂气氛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沟通。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环节,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和欲望,不断地使学生得到鼓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精品)

《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8、9的加减法》是在学习7以内加减法即一图两式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是根据一幅主题图,让学生写出四个算式并计算得数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本节课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首先让学生复习和巩固7以内加减法,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然后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并通过让学生闯关这样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关,我让学生观察恐龙图,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并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探索出“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二关,通过让学生摆圆片,列出四道版式并计算得数;第三关,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来计算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

最后,我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我试着创设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2012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准备课

1、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难点: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

教学准备: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 激发观察兴趣。

(1) 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2)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好不好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数一数”一课时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吸引刚刚走入课堂的学生和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数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中的事物,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发现:许多学生没入学前就会数数,情境图中的数数难不住这些学生们。但也有出现个别学生数错的情况。

2、比多少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正确的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教学情境图,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块图片,木头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听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同学们,大家好!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喜欢)你们最喜欢动画片里的谁呢?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喜羊羊。”今天呀老师就把这个贵宾请到了我们的课堂,大家高兴吗?(出示课件:喜羊羊),它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童话故事,下面就请欣赏童话故事《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多媒体播放小白兔、小猪盖房子的动画课件,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看着这个画面,你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吗? 生1:图上有4只小白兔、3只小猪、2条鱼。

生2:有1张桌子、4把凳子。

生3:桌子上还摆有3个苹果、4根萝卜。

生4:小猪扛木头、小白兔搬砖。

┄┄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听的真认真。今天我们就和喜羊羊一起来学习比较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同样多”

(1)、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动画课件,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块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2)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像这样一个对着一个,小白兔有4只,水泥砖也有4块,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水泥砖的块数同样多(或一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3)、小组合作,找一找,除了小白兔的只数和水泥砖的块数同样多外,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呢?(引导学生找出小猪只数与苹果个数、小白兔只数与萝卜个数等同样多)

(4)、.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a、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b、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摆5个苹果,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2、教学“多些、少些”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兔子和砖头同样多,那你们知道小猪和木头分别有多少吗?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在桌面上动手摆一摆 。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利用教材情境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学习“同样多”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桥和房子同样多”。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9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 的数感,体会8 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 和9 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 和9的序数含义。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 8和9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计数器等。

一、游戏导入:

1、小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谁是顺风耳”,老师拍手请你们仔细听,并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拍了几下。(教师拍手8、9次,让学生猜一猜。)

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8和9。(板书) 加上点鼓励的话

(开课可以,直奔主题)

二、创设情景:

1、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请大家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家想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教材50页主题图)

师: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各有多少个?先自己数一数,和同桌说一说。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生:我看见了8棵大树。

师:你是怎样数的?

(师生一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数1、2、3、4……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大树图片,并板书8。按上面的方法学生继续数出8个小朋友、8朵鲜花、9个人、9盆花、

8个大字、9只蝴蝶,教师在黑板上张贴图片,写上数字。说的好的小朋友每人奖给一朵小红花。如果学生不是有序的数要引导学生有序的数,并进行表扬) 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8或9的物体呢?引导学生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应对)

2、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劳动、他们在整理花坛、他们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在他们的努力下,花坛及周围的环境美吗?生:(齐)美!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校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校园也会越来越漂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领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三、探究新知:

1、8和9基数的含义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8和9,老师这里有两张点子图,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数一数,哪张表是8,哪张表示9?生:第一张上面有8个点子,第二张上面有9个点子(在点子图下分别板书8、9)

(2)8、9除了可以用圆的来表示,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8或9来表示?(妈妈给我买来8个大苹果、我有9个好朋友、我攒了9元零花钱------)说得真棒,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2、8和9的顺序和大小

(1)8和9的顺序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有8和9,我们的计数器上也有8和9。(师拿出计数器)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拨了几个珠子?(师拨珠子,生轻声数) 生:老师拨了7个珠子。

师:(神秘地)大家注意了!我要变出8来了!(师又拨了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珠子?

生:(齐)现在是8个珠子。

师:8比7多几?

生:8比7多1。

师:还可以怎样说?(7比8少1。)

师:很好,再来观察,我再拨一个珠子,现在是几个呢?它比8 多几? 生:现在是9个珠子,9比8多1。

(2)学习直尺图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的一个老朋友已经等不及了,它要求马上和大家见面,看,它是谁?生(齐)尺子!

师:尺子朋友说话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你们能填出所缺的数吗?直尺图1。 师:直尺图2:谁很快的在我身上找到数字8?(生到台前找到8,指给大家看) 师:6在哪里?(6在7的后面,5的前面)

师:我们知道:在尺子上,从0开始,越往后面的数越怎么样?

生:越往后面的数越大。

师:那你们能把我们到现在认识的这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来吗? 生:(齐说)0、1、2、3、4、5、6、7、8、9。

师:能从大到小再说一遍吗?

生:9、8、7、6、5、4、3、2、1、0。

师:咱们一起演一演吧!

(3)比较7、8、9的大小

师:尺子朋友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它夸奖你们说:小朋友们真聪明!高兴吗?可是我们这儿又有三位老朋友不服气了,它们说:小朋友们真的每节课都这么聪明吗?我们要考考你们!怎么样?愿意接受挑战吗?(愿意)

师:(贴点子图引导学生比较7、8、9的大小)

3、8、9的序数含义

(1)小猪跳舞的故事。

师:小猪们今天特别高兴,因为他门看到我们一(5)班学生坐得那么端正,听得那么仔细,特别跳舞给你们欣赏,你们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猪在跳舞,小猪给我们出了个问题:1、从左边数起,把8只小猪圈起来;2、从右边数起,把第9只小猪图上红色;3、变大的小猪,从左边数排第( ),从右边数排第( )。

(2)小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4页的内容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独立完成第3提。

4、8和9的写法

(1)指导8的书写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气球。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教师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习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习在课本51的写字格里描9。

5、8、9的组成

师:请你们用学具分一分,想一想8和9的组成是怎样的,边分边写,同桌合作,看哪个组写得又对又好。 (时间可能不够了)

四、比比谁聪明:

8____( ) 9___( )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没有试教,看不出,觉适合自己的风格就好!看临场发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设计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20以内进位加法

“9加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习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b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习。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 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 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 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 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习(做一做第二题)

师: 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

① 都是9加几。

② 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

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 本及书中练习的部分内容。

分享到:空间腾讯微博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精品)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8和9的认识》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本节课的主题图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找一找8和9的东西,再引导学生按一定方位来叙述,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汇报过程中适时注入环保教育及热爱劳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不过在这里汇报时要让学生能说多少则让他说多少,不要出现一人一句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及习惯。

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生已有0~7各数的认识,认识8和9数字有所增大,在生活中具有8和9的例子多,让学生在学习8和9后再举例感受身边的数学,再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注意让学生把作品整理放进成长记录袋,使学生有成就感。

三、创设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在本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问题,如:怎样很快数出卡片上的点子?你有几种比法?你怎样比较A、B的大小?

应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8、9的认识这节课实验教科书仍然重视学生数概念的建立。在认数教学中,都要教数学的基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等内容。利用圆片的摆一摆,生活中的举例、借助直尺图、涂一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两圆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数感的培养。

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上,我没有处理好板书。我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板书的,没有系统性。

另外,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

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201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一、准备课

1、数一数

教学反思:

“数一数”一课时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吸引刚刚走入课堂的学生和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数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中的事物,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发现:许多学生没入学前就会数数,情境图中的数数难不住这些学生们。但也有出现个别学生数错的情况。

2、比多少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利用教材情境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学习“同样多”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桥和房子同样多”。

二 位置

1、 上、下、前、后

教学反思:

“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可能很多老师都能会觉得,既然学生在生活照都经常接触,应该懂得了。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根据研究,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分相对应,建立起以下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面是左手,右面是右手。一般学生在6岁以前就能完全正确辨认“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并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为标志为中心进行辨认。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置了三个任务: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2、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3、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而体会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整堂课很流畅,但是总感觉这堂课还是欠缺火候,孩子们的积极性虽然高,却表现得有些浮躁。首先谈一谈这节课我的两点做法:

一、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二、来源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如:教学上下的时候,出示大桥的情景,同时让学生看看教室的上面是什么,教室的下面是什么,当有学生说出有垃圾的时候,又可以进行讲卫生的教育。教学前后,通过排队的情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前后的相对性,又能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但是,这节课虽然学生说得很好,讲的流畅,学的欢快,却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参照物的概念要讲吗?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对性,但是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讲出来参照物不同的,我觉得只能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会到相对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总结,

2、为什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而作业却错误百出呢?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巩固练习中,动物游泳比赛,有部分学生填了上下。说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而在楼层问题中,学生的第几层的概念没有发展完善,最高的一层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特别~~~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2、左右

教学反思:当我问到“老师与学生都举起右手,为什么老师举起的与同学们的右手不一样?”有部分同学说:“因为老师转过来了。”“因为你与我们面对面。”有的学生说得比较完整:“因为老师所对的方向变了,右手边也跟着变了,所以不一样”。也有的认为左手变成了右手。我就举着右手转动给学生看。为了训练这个环节。我特意组织全班同学举着右手走楼梯。让孩子了解上下楼梯总是靠右走。使学生明白了“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从而突出难点。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反思: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习题的内容上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点点人数,看看动物园,数数小蜜蜂,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2、比大小

教学反思: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3、第几

教学反思: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只注重讲解,而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些,我觉得应该通过摆图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比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第二: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从哪边数的问题,学生对区分左右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几和第几也会混淆。比如从左边起涂4个灯笼,学生可能只涂了第四个。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教案设计

1 / 3

2 / 3

3 / 3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几》教学设计及反思

9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算一算

10+2= 10+9= 10+6= 7+10= 3+10= 8+10= 9+1= 1+9=

2、想一想 5 4 6 3

1 1 1 1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春晖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你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 学生交流。

(二)收集信息,回答问题。

1. 关于饮料,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 你能列个算式来解决吗?

板书课题:9+几

(三)自主探究,明确算法。

1、你是怎么得到9+4=13的?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课件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方法1—数 接着数 10、11、12、13

或点数 1、2、3„„12、13

方法2—凑 先把1盒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

外面还有3盒,一共有13盒。

方法3—推算 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思考:为什么要把一盒饮料放进箱子里?

梳理“凑”的过程:

9 + 4 = 13 10

(四)在操作中掌握“凑十法”。

1、用小棒摆9+4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

②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③从右边拿出1根小棒和左边9根的合起来。

④把这10根小棒捆起来。

演示口算过程。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指名说口算过程。

齐说口算过程。

同桌互说口算过程。

2、用小棒摆9+6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

②右边摆6根小棒.

③从右边拿出1根小棒和左边9根的合起来。

④把这10根小棒捆起来。

学生在本上写口算过程。

交流口算过程。

3、打开数学书第89页。完成做一做第1题。

把摆一摆改成圈一圈。

前面这几道计算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我们采用了“凑十法”,就是把9加几的题目转化成了10加几的题目来计算。 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五)寻找规律,加深理解。

9+2= 9+3= 9+4= 9+5= 9+6=

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 个位上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做一做第2题。

2、做一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二十第2题。

先用手势表示得数。

再开火车练习。

4、你会吗? 5 + 9 = 3 + 9 =

( ) ( ) ( ) ( )

( ) ( )

男生: 女生:

4 + 9 = 7 + 9 =

( ) ( ) ( ) ( )

( ) ( )

5、摘苹果游戏

9+5 3+9 7+9 9+8 9+2 (

9+7= 9+8= 9+9= )=9=18 9+( )=15

板书设计

9+几 9 + 4 = 13 5 + 9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的设计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师恰到好处地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1、 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切入。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运动会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根据运动场上的比赛项目,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启发了思维,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中,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由于留给学生充分发表想法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思维是生动活泼的,提出了多种9加几的计算方法,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动脑思考获得,还具有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9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2014年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一、准备课 1、数一数 教学反思 “数一数”一课时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我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吸引刚刚走入课堂的学生和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数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中的事物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发现许多学生没入学前就会数数情境图中的数数难不住这些学生们。但也有出现个别学生数错的情况。 2、比多少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要重点利用教材情境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多少重点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在教学中有令人欣喜的地方如在学习“同样多”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真令人佩服课上学生除了说“小兔和萝卜同样多小猪和苹果同样多。。。。。。”还观察到“桥和房子同样多”。 二 位置 1、 上、下、前、后 教学反思 “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可能很多老师都能会觉得既然学生在生活照都经常接触应该懂得了。 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根据研究儿童在掌握空间方位的过程中首先把不同的方位与自己身体的一定部分相对应建立起以下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左面是左手右面是右手。一般学生在6岁以前就能完全正确辨认“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并未发展完善。因此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为标志为中心进行辨认。 这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置了三个任务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2、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3、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而体会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整堂课很流畅但是总感觉这堂课还是欠缺火候孩子们的积极性虽然高却表现得有些浮躁。首先谈一谈这节课我的两点做法 一、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

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二、来源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植根于现实”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如如教学上下的时候出示大桥的情景同时让学生看看教室的上面是什么教室的下面是什么当有学生说出有垃圾的时候又可以进行讲卫生的教育。教学前后通过排队的情境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前后的相对性又能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但是这节课虽然学生说得很好讲的流畅学的欢快却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参照物的概念要讲吗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对性但是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讲出来参照物不同的我觉得只能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会到相对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总结 2、为什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而作业却错误百出呢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巩固练习中动物游泳比赛有部分学生填了上下。说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而在楼层问题中学生的第几层的概念没有发展完善最高的一层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特别~~~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2、左右 教学反思当我问到“老师与学生都举起右手为什么老师举起的与同学们的右手不一样”有部分同学说“因为老师转过来了。”“因为你与我们面对面。”有的学生说得比较完整“因为老师所对的方向变了右手边也跟着变了所以不一样”。也有的认为左手变成了右手。我就举着右手转动给学生看。为了训练这个环节。我特意组织全班同学举着右手走楼梯。让孩子了解上下楼梯总是靠右走。使学生明白了“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从而突出难点。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反思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

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习题的内容上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比如点点人数看看动物园数数小蜜蜂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2、比大小 教学反思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一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故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3、第几 教学反思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只注重讲解而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些我觉得应该通过摆图形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比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第二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从哪边数的问题学生对区分左右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几和第几也会混淆。比如从左边起涂4个灯笼学生可能只涂了第四个。 4、分和合 教学反思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自己比较紧张也由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验不够丰富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是不够灵活。由这一点我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加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落实教学任务。这也是我平时教学中的困惑是我在教学中进一步需要加强之处这也是对我的另一启示。 5、加法 教学反思1、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还需要加强培养。虽然开学到现在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和回答习惯但在本节课中还是有出现个别同学在老师没说完或同学没回答完时就急冲冲的把答案说出来。 6、减法的认识 8、0的认识 教学么思在教学中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多说上面

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就是教学0的第二含义时浪费了很多时特别是忽略学生的实际能力导致课间容量过大学生难以掌握。以为只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因此我觉得目前我面临的是一群刚入学的小学生我们根本没有驾驭大容量课堂的能力不能总是想把学生的思维定在自己设想的圈子中要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知识。 9、有关0减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解有关0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教学。在新授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理解图中的含义并发挥想象看图说故事。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此的兴趣都很浓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球。但是在这里让学生说的太少了因此没有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平台来表达也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这是一个不足之处。在学生看图列算式的时候我让小朋友们利用摆小棒来理解算式中数字的含义尤其是对于0的认识再让他们说一说算式表达的含义。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由于情境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最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层次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比较恰当。因此全班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态度积极主动参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共19课时 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 教学反思这节课里我利用教材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学习和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很轻松。 6和7 的组成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我让学生运用学习2——5的分解与组成方法进行自主探究6和7 的分解与组成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很快得出结果。从学生的汇报中了解到学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解的这点做到了教参中要求渗透的“有序”思想。而且学生能根据分法写出式子。但教学中要求渗透“推想”思想要求根据一个组成式子推想出另一种式子而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分法得出式子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同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重点观察一种摆法让学生能从一种摆法得出两个组合式子从而渗透“

推想”思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地方。如对于6和7 的分解与组成在课堂中可以要求学生按顺序以及推想的方法进行记忆对学生进一步渗透“有序”与“推想”思想。另外熟记之后可以为学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计算打好基础学生可以运用6和7的组成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速度。特别是6可以分成4和27可以分成4和3要加强记忆。因此今后在教学8、9、10的组成时自己要注意这一点。 第三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课后小记有以前学前教育的基础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但仍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同学理解有困难。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 我们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1只小鸡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 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2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 我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鸡和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6的加法算式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数字意识。可能是让学生合作得多了加上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有些孩子开始开小差乱说今后还要加强这些学习习惯的培养。 3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前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30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