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简单的比喻句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一
《比喻句的特点和应用》

比喻句的特点和应用

学习要点

1.了解比喻句的特点,认识比喻句。

2.能够按要求写简单的比喻句。

学习点窍

1.我们在课文中经常能读到这样的句子:“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这几个句子都是比喻句。运用比喻句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说用浅显的、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深奥的、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

一般说来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三年级主要运用的是明喻,明喻就是明显的打比方,句子的格式是“甲像乙”,在表达时,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明喻常用的比喻词是:“像”、“好像”、“像„„似的”、“仿佛”、“如同”等等。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本体:孔雀那抖动着的美丽的尾巴,喻体:五彩洒金的大扇子,比喻词:像。

2.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典型例题

1.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例:弯弯的月亮 好像 一条小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1)美丽的彩虹 像 一座弯弯的长桥。

( ) ( ) ( )

(2)黄澄澄的柿子 像 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 ) ( ) ( )

解析 比喻的特点是用两个不同种类的而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1)句中有本体、比喻词,应补充上喻体:“绿色的海洋”。把小兴安岭连绵起伏的山上一望无际的树木连成片的样子比作“绿色的海洋”。(2)句中有比喻词、喻体,应补充上本体:“翠鸟头上的羽毛”,把翠鸟头上羽毛的样子、颜色比作橄榄色的头巾。

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

(2)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

(3)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

(4)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

(5)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

2.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 ) ( ) ( )

(2)花叶上的水滴,在阳光映照下,好像晶莹的珍珠在闪闪发光。 ( ) ( )

( )

(3)火红的枫叶如同天边飘落下来的红霞。 ( ) ( ) ( )

(4)叶子密密麻麻的,仿佛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 ) ( ) ( )

(5)白浪翻滚,好像一道高大的城墙。 ( ) ( ) ( )

3.用下面的词语写出比喻句。

(1)„„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3) √ 4)√

2.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1)一棵棵榕树 像 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2)花叶上的水滴 好像 晶莹的闪光的珍珠

(3)火红的枫叶 如同 天边飘落下来的红霞

(4)密密麻麻的叶子 仿佛 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5)白浪翻滚 好像 一道高大的城墙

3.(1)小鸭子的两只脚好像小扇子一样,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 (2)天空中飘满了降落伞,像一朵朵五彩的鲜花。 (3)小兴安岭物产丰富,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4)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二
《拟人句和比喻句__最好的》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三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好点的》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作者: 阅读: 732 时间: 2011-1-4 9:31:12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春姑娘翩翩起舞来到了人间”中“春天”怎么能“翩翩起舞”呢?这里显然把春天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总之,只要弄清了以上区别,就不难区分比喻和拟人了,也不至于一见到有“人”的句子就断定为拟人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四
《经典优美比喻句》

比喻句

1、 我这一刻感到你的眼光正落在我的心上,像那早晨阳光中的沉默落在已收获的孤寂的田野上一样。、

2、 您的名字的甜蜜充溢着我的心,而我忘掉了我自己的——就像您的早晨的太阳升起时,那大雾便消失了。

3、 花瓣似的山峰饮着日光,这山岂不像一朵花吗?

4、 夜的沉默,如一个深深的灯盏,银河便是它燃着的灯光。

5、 在这儿的我,类似于一个苟且偷生的黎民,孤独到痛彻了我的心扉,懦弱与迷惘并驾齐驱。

6、 忧思在我的心里平静下去,正如暮色降临在寂静的山林中。

7、 听那月光轻轻抖落的声音,像是白色蝴蝶翩然而起。

8、 伴着迟暮的江南,我心中的怅惘被暮色的萧瑟摒弃,仿佛心亦迟暮。

9、 你一直坚守着当初的梦想,如同向日葵追寻着太阳的方向。

10、用眼睛去素描你内心的世界。

11、风里就是黏,黏住了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了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

12、本以为我的一生都会变得忧郁寂静,像没有字幕的默片般悄然。

13、夜之黑暗是一只口袋迸出黎明的金光。

14、沉默蕴蓄的语声,正如鸟巢拥围着睡鸟。

15、她的热切的脸如夜似的搅着我的梦魂。

16、如同一部黑白片在河流的背景下回放着。

17、有些爱像断线纸鸢,结局悲余手中线;有些恨像是一个圈,冤冤相报不了结。

18、回首时,无人作伴,会议像利刃一样刺穿了自己。

19、众生似莲花,无论是拔节而出,还是沉沦莲池底的,都一样奋力挣扎,心有不甘。

20、春蚕吐丝,把心紧绕,我把自己裹进了一个透明的茧中。

21、无论时空如何转变,千年前的那位母亲,至今仍缝补着我们的思念。

22、我如蜂蜜酿采花蜜,却终有一日会抽身离去。

23、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

24、童年是生命的起点,是全部人性的最初展开。

25、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26、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27、友谊如花香,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28、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29、天下的事大都像穿新鞋一样外表好看内里苦,只是局外人没有看到没有想到而已,我们只是看到表面的一切,就羡慕就眼红就向往,最是愚蠢不过的事。

30、原来,所有已经过去的时间其实并不会真正地过去和消失。如果我曾经怎样地活过,我就会怎样地活下去,就好像一张油画在完成之前,不管是画错了或者画对了,每一笔都是必须和不可缺少的,我有过怎样的日子,我就将会是怎样的人。

31、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若有若无的清香。

32、茫然四顾,仿佛总是一场赶也不上的热闹,轮到我上场的时候,总是,灯光阑珊,人群尽散,而我也已经忘了所有的歌和所有的舞步。

33、世界,仍然是一个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34、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而当灯光照过来时,我就必须要唱出那最最艰难的一幕。

35、有的人走了就再也没回来过,所以,等待和犹豫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

36、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

37、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38、我落日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

39、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40、大提琴的声音就象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中间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感伤!

41、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42、当梦境温温润润画上句号的时候,似水往昔浮流年,直至时间呼啸而过,仿佛隔着沧海桑田。

43、我见过落日的死,姹紫嫣红的血溅满了临风的湖面,我重温起旭日的生,两只墨斗鱼贪婪地游来谁能分清生与死谁更精彩。

44、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45、描写安静:就像全世界的春雨落在全世界的草坪上

46、她的脸上荡起了千山万水。

47、天为之笑。笑既是闪电,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间闪烁着牙齿的光芒。

48、时间对于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把它洗琢的光洁了。

4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依依如送人。

50、真正的旅行是那些为出门而出门的人,他们轻松愉快如同漂浮的气球,然而他们绝不会如偏离自己的目的地,也不知为什么,他们总是说,上路吧。

51、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牵牵手就像旅游。

52、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

53、黄昏短得像一句誓言。

54、思念象铁轨一样看不到尽头。

55、我近来竟完全同半空间的雨滴一样,只是沉沉落下。

56、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

57、有人的良知像晴天一样明洁。

59、犹如经过一次化合反应,他们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元素,因而不可能再与别的元素发生相似的反应了。

60、她的心像长了荒草一样的慌。

61、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五
《比喻句教学》

比喻句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特点,认识比喻句。

2、能够按要求写简单的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主题。

1、孩子们,我们在课文中经常能读到这样的句子:

A、“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B、“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C、“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

过松林。

运用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生接答:比喻句)师板书。

二、教生认识比喻句。

1、师引导:那你们认为什么叫比喻句?

2、指名生答,师相机指导。

3、师小结:比喻,俗称打比方。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这样就叫比喻。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点相似来进行说明或者描写。

4、师追问:那同学们是否了解,通常一个比喻句应由哪几个方面组成?

5、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后推荐生回答。

6、师小结:一般说来,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作“比喻词”。

例如:“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本体:尾巴; 喻体:大扇子; 比喻词:像。

7、练习: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A、弯弯的月亮 好像 一条小船。

( ) ( ) ( )

B、美丽的彩虹 像 一座弯弯的长桥。

( ) ( ) ( )

C、黄澄澄的柿子 像 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 ) ( ) ( )

8、指名生反馈,师生共同评议。

三、了解比喻句和非比喻句的区别。

1、师引导:在阅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句子,句中虽然也有“像”、“好像”等词语,但不是比喻句,这些非比喻句成了迷惑我们判断真正“比喻句”的敌人。 要牢记不能将比喻词语作为判断比喻句的主要依据,主要应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比喻关系。

如:“他画的荷花就像刚从湖里摘来的一样。”“画的荷花”和“从湖里摘来的荷花”之间只是简单的像,不是比喻。

又如:“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好像一对立起来的猫耳朵。”“猫头鹰的耳朵”和“猫耳朵”之间是事实上的相像,不是比喻。

而“树叶在空中飞舞,像蝴蝶一样。”用“树叶”(本体)和“蝴蝶”(喻体)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很相似来作比,它们之间用“像”(比喻词)来连接,此句是比喻句。

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应该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3、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

(2)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

(3)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

(4)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

(5)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

4、指名生反馈,并说出原因。

5、师总结: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希望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来巩固比喻句的学习。

三、练习。

1、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 ) ( ) ( )

(2)花叶上的水滴,在阳光映照下,好像晶莹的珍珠在闪闪发光。 ( ) ( ) ( )

(3)火红的枫叶如同天边飘落下来的红霞。 ( ) ( ) ( )

(4)叶子密密麻麻的,仿佛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 ) ( ) ( )

(5)白浪翻滚,好像一道高大的城墙。 ( ) ( ) ( )

2、用下面的词语写出四个比喻句。

(1)„„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下雪了,田野上铺了一层层厚的雪。

(3)小猫在白纸上踩下几个脚印。

(4)长城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5)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树。

4、指名生反馈,师生共同评议。

四、总结。

练习题

班级: 姓名:

一、练习:仿照例句,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A、弯弯的月亮 好像 一条小船。

( ) ( ) ( )

B、美丽的彩虹 像 一座弯弯的长桥。

( ) ( ) ( )

C、黄澄澄的柿子 像 一盏盏小灯笼挂满了枝头。

( ) ( ) ( )

二、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

(1)一片片晚霞,倒映在小河里,好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 )

(2)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

(3)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

(4)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 )

(5)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

三、练习。

1、标出下列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1)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 ) ( ) ( )

(2)花叶上的水滴,在阳光映照下,好像晶莹的珍珠在闪闪发光。 ( ) ( ) ( )

(3)火红的枫叶如同天边飘落下来的红霞。 ( ) ( ) ( )

(4)叶子密密麻麻的,仿佛一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 ) ( ) ( )

(5)白浪翻滚,好像一道高大的城墙。 ( ) ( ) ( )

2、用下面的词语写出四个比喻句。

(1)„„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1)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2)下雪了,田野上铺了一层层厚的雪。

(3)小猫在白纸上踩下几个脚印。

(4)长城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5)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树。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六
《写好比喻句》

写好比喻句

一、导入,认识好的比喻句的特点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

这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海燕》中的一段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暴风雨将要来临时乌云、闪电的样子,为什么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呢?就是恰当、准确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由此看来,使用正确、形象的比喻是将文章写具体、生动的一个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好比喻句。

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晋朝,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为什么谢安谢太傅对胡儿的“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满意,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却让他高兴得大笑起来呢?本来用盐比喻雪或用柳絮比喻雪都未尝不可,可以取其“白”的相似。但是盐沉重,且平时是不在空中的,谢子朗(文中“胡儿”)用盐做比喻,就比较生硬;而谢道韫用柳絮比喻,因为春天柳絮原本就漫天飞舞,所以用来比喻雪更贴切,既有颜色上的相似,也有形态动感上的相似。 相反,如果比喻的不是骤起的飞雪,而是地上的积雪,可能盐的比喻就更贴切一些了。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什么?比喻其实就是相似的联想,只有抓住本体的特点,找出与喻体最贴切的相似点才能形成恰当的比喻句。

二、新授,了解比喻句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火眼金睛找不足:

1、小河像飘动的绸带。这一句把“小河”比作“绸带”,是完全可以的。问题在“飘动的绸带”,因为这样一来,使人感到这绸带是飘在空中的,那用来比喻“小河”自然是不恰当的了。

2、“翠绿的荷叶像磨盘一样,”比喻要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来打比方,让人们不熟悉的物体成为,是把“荷叶”比作“磨盘”就令人不解,因为磨盘并不常见。比喻时,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如不这样,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

3、满天的星星,像一粒粒的石头。

(比喻不恰当,未能适当地表达思想情感。)

改:满天的星星,像一颗颗闪烁的宝石。

4、小弟弟的脸像苹果。

这个句子孤零零的,别人读了既搞不清楚小弟弟的脸为什么像苹果,又弄不清楚具体是像苹果的颜色、形状还是气味,就显得不具体,没有达到表达的效果,让人读了索然无味。请看修改后的句子:

小弟弟的脸胖呼呼、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5、十五的月亮真像一张大饼。

这个比喻句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写比喻句的目的是使句子表达优美、生动,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把月亮比成大饼,美感就没有了,不如这样写,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 多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盘,把银色的光辉洒向大地。

(二)总结:

怎样写好比喻句?1、.比喻时,一定要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如不这样,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2、比喻要贴切,比喻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更要体现正确的思想。3、比喻要生动优美4、比喻尽量写具体5、写完后要检查一下是否后搭配合适。

三、练习巩固

(一)小试牛刀展才华:

练习1、

“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的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c)

A像许多白色的羽毛迎风飘着

B仿佛一大片棉桃盛开在小河边

C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

D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为什么选c呢?作者抓住芦苇的形状和轻盈的特点,用绿色的轻云来比喻,显得很贴切。 练习2

一位学生在习作中描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到:“一片片的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写后他觉得还不够形象,你能不能借助比喻的修辞方法帮他修改一下?

提示步骤:第一步,找出比喻对象——落叶;第二步,展开相似联想,想出恰当的喻体。 (出示例句)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

练习3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改写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3、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4、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二)拓展小练笔:

在实际习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概括的话题,这时候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事物具体化,让人更容易理解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如一位学生在写关于“生活”的话题时,这样写到: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样写的好处是把生活的哲理、生活的感悟展现在读者面前。

从“青春”、“母爱”、“诚信”、“快乐”、“幸福”话题中任选其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模仿“生活”话题的句型特点, 写一段话。

(出示:请你欣赏:

1:青春是一丝暖风,唤醒了沉睡的荒原;青春是一缕阳光,温暖着冰凌的寒颜; 青春是一道彩虹,编织了七彩的天空。

2:青春是无知的孩子,有时天真浪漫,有时年少轻狂;青春是通向理想的阶梯,有时平平坦坦,有时坎坎坷坷;青春是汪洋大海,有时波涛汹涌,有时风平浪静。

3:母爱是一首无声的歌,优美的旋律需要我们用心倾听;母爱是一盏明灯,总是在黑暗中为我们导航;母爱是一滴甘露,滋润我们饥渴的心田。

4、快乐是蛋糕上的那颗红色的樱桃,酸酸甜甜,令人回味无穷。快乐是人生的大提琴,拉出了一串串孕育着希望的音符。快乐就像一股涓涓细流,虽然微小,却源源不绝。

5、幸福是玉兰花散发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幸福是一坛酿酝已久的陈年老酒,令人回味无穷。幸福是一泓清澈的泉水,滋润彼此的心田,洗濯我们的心灵。 )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七
《如何写好比喻句》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八
《如何写好比喻句》

比较简单的比喻句篇九
《比喻句练习题》

比 喻 句 二年级下册 简介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

“好比”“是”“变成”“仿佛”“真象”···等。

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比方”。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仿佛”等词语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比如:1、.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

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

确性。

4、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一些常用的比喻句

1)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2) 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3) 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4) 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6)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7)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8)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9)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10)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11)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的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12)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细细的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弯的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茫茫的草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大象的耳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树上的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字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夜空中的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柳树的枝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美丽的彩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弟弟的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雪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北极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154423.html

    上一篇:父母寄语一年级

    下一篇:方兴未艾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