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一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从内容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推荐。(3分)

(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你的看法呢?(2分)

(3)依照下面的诗仿写。(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5、古诗词填空。(8分)

①、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③、 ,归雁洛阳边。

④、《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十年前妈妈(10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

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二
《七下期末试卷P》

七下期末试卷P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

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

笑)

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

“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

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

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

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

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

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

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

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从内容

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推荐。(3分)

(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

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你的看法呢?(2分)

(3)依照下面的诗仿写。(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5、古诗词填空。(8分) ①、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③、 ,归雁洛阳边。 ④、《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十年前妈妈(10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

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 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

在怀里。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

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

了吗?”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

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山门圮.于河 ②啮.沙为坎穴 ③转转不已. ④但.知其一 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分) 是 非 木 杮

13、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处吗?(3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蚌方.出曝 ②今日不雨. ③两者不肯相舍. ④渔者得而并.

禽之 22、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之,这个成语是 ,含义是 。(2分)

七下期末试卷P

1、D.(2分)A、刹时应为霎时或刹那 瘫涣应为瘫痪;B、阴蔽应为荫蔽,感概应为感慨;C、怂涌应为怂恿,威摄应为威慑。 2、D.(2分 A、忍俊不禁(忍不住笑);B、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C、清冽(水清澈)。

3、①、在“谨向公众致歉”前加“我们”。 (2分) ②、举一反三。(1分) ③、故宫博物院(署名)(1分),2011年5月17日(时间)。(1分) 4、名著阅读。

(1)内容主要分三方面: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3分)

或表现手法:一是善于抓住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短小而意味深长;二是语言清新淡雅又情韵悠长;三是句法近于散文。(3分)

(2)是否值得仿效,写出两点,理由合适就行。(2分) (3)写出哲理且语言简洁。(3分)

5、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②、为有源头活水来。③、乡书何由达。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 6、处于老师的责任与爱心;可能是自己的学生;小女孩正处在人生最危难的境地。(答出一点给1分,计2分) 7、冒充女孩的妈妈去认领她。(2分)

8、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这位老师对孩子爱护的急切心理。“冲”说明她救护女孩的急切,“搂”说明她对女孩的爱护。(动作描写1分,爱护的急切1分,计2分) 9、这样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1分);文章中心是表现这位老师母亲般的爱心,女孩偷书可省去不写(1分)。

10、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2分) (二) 11、①指用脂粉等使容颜美丽(1 分) ②指通过多阅读一流的文章,多欣赏艺术,多思考,从而改变气质,变得对生活乐观,对生活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

自爱而有尊严(2 分)(意思对即可) 12、感叹 惭愧(2 分)

13、不设统一答案。示例:不矛盾。这两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化妆的。前者是从改变表相的角度来谈的;后者是从改变人的体质和气质的角度来说的,改变容颜等外表的化妆,作用不大。每个要点2分。

14、这个道理是指: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2 分)惋惜之情。(1 分) 15、C E

(一)

16、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各2分。 17、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2分。 (二)

18、①倒塌。 ②冲刷。 ③停止。④只。每小题1分。 19、是 / 非 木 杮。2分。

20、水流“啮沙为坎穴,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石兽向上游前进一步的同时,其水平位置也必然下沉一步;“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十几年后向上游前进了十几里,那它的水平位置也可以下沉十几里吗?意思对即可。 3分。 (三)

21、①正。 ②下雨。 ③放弃。 ④一起。

22、鹬蚌相争。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三
《期末复习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枯涸曲quán 酝酿.hã 蜷..niàng 一丝不苟.gǒu

B.收敛.liàn 肥硕.shuî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憔悴qiáo 匿笑nì 静谧...mì 头晕目眩.xuán

D.啜泣chuî 感慨踉跄跄niàng ..kài 宽恕.shù 踉.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自作主张 持之以桓 洗耳恭听 赅人听闻

B.塞翁失马 恍然大悟 神通广大 瘦骨嶙峋

C.梦寐以求 仙露琼桨 疲倦不堪 更胜一畴

D.各得其所 美不盛收 不求甚解 一叶孤舟

3.下面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修改。(4分)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对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能不忘记?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共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2)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4)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7)《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描写鸟儿闹春景象的两句诗是: , .

(8)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5.名著阅读。(共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的影响下写成的。这些诗里集中体现了童真、自然三大主题。(2分)

(2)《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来嘲讽人类缺点的,《狐狸和山羊》警示

《蚂蚁和蝉》讽刺了 。(2分)

6.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

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共5分)

(1)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热爱读书。

请写出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分)

(2)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

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读书方法整理如下:

请你结合其中一句,联系实际谈谈体会。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5分)

紫色葡萄慈父心

①小院的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

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

就会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于是,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

的葡萄树上—— !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

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

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枝长出一片新叶,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父亲还很

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

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

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

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

既好看又诱人。

⑦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

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

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

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⑧而今,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萄萄

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

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7.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8.想一想,第①段中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什么? (2分)

9.“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父亲为什么那

么兴奋?说说其中包含的情感?(3分)

10.读完文章,你认为父亲许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请说明理由。(3分)

1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的“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共13分)

十年前妈妈(13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

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

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

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

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

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

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

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

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

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

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

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

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

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12、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4分)

13、“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3分)

14、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

15、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6.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三、

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渎《论语》,完成16—19题。(共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 ) (2)四十而不惑 ( )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 ) (4)博学而笃志( ) ...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四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

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

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

猾,引人发笑)

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

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

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

请从内容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推荐。(3分)

(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

《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你的看法呢?(2分)

(3)依照下面的诗仿写。(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5、古诗词填空。(8分)

①、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③、 ,归雁洛阳边。

④、《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

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

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十年前妈妈(10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

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

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

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

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

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

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

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

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

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

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

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

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

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

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

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

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

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

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

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

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

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

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

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

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

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

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

(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

开始?(2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

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

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

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

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

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

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

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

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

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

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

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五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明大教育QQ学堂

2015年6月初一(下)语文期末考试卷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伊人(yī) 竹篙(hāo) 爱卿(qīng) 羁绊(jī) 肆无忌惮(dàn)

B.弥漫(mǐ) 惬意(qiâ) 徘徊(huái) 发髻(jī) 尽态极妍(kāi)

C.褶皱(zhē) 嗔视(chēn) 惆怅(chàng) 瞥见(piě) 自怨自艾(ài) D.抚尺(fǔ) 摇曳(yâ) 癌症(ái) 天堑(qiàn) 鞠躬尽瘁(cuì)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3分)

A、铤而走险 锲而不舍 相得益彰 勇往直前

B、杉杉来迟 迫不及待 人迹罕至 迥迥有神

C、杂乱无张 举目无亲 锋芒必露 跃武扬威

D、九屈连环 聊以自蔚 从峦耸翠 恒古不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我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让我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B、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C、作为一种新媒介,微信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D、唐山大地震严重的人员死伤告诉我们,对于地震我们一定要防止它不再发生

4、下列选项中能与前面划横线部分构成对偶的一项( )(3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想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5、下面清净下,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3分)

小明吧刚从小刚那儿借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直接把书还给小刚,就委托小亮代还,并让小亮代他致歉。小亮对小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明把你借给他的书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让我代还,并替他说声对不起。

B、我来替小明还书。书被他不小心弄脏了,他不好意思自己来。不就一本书嘛,你就别计较了。

C、这是向你借的书,现在还给你,但书不小心弄脏了,真是对不起。

D、这是你借给小明的书,他让我还给你,并让我转达他对你的谢意。

6、仿写句子,在下面横线上不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3分)

钻石再打,若永埋在地底也只是等同于砖石;黄金再多,若久藏土中也只是等同于黄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默写。(10分)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 _____(《竹里馆》王维)

(2)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竹中窥落日。(《山中杂诗》)

(3)《论语》十则中,说明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8、解释下列字的意思(4分)

但当涉猎 但:____ ___ 蒙乃始就学 始:____ 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找出文中流传至今的名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11、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4分)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六
《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附答案 文档》

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3.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3分)

①头晕目xuàn( ) ②忍俊不jīn( ) ③qínɡ( )天撼地

④抖sǒu( )精神 ⑤更胜一chóu( ) ⑥huǎnɡ( )然大悟

4. 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 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

“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

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

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

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

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

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

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

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十年前妈妈(10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

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

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

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

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

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

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

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

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

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

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

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

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

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

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

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

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

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

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

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

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

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

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

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山门圮于河 ②啮沙为坎穴 ③转转不已 ④但知其一 ....

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分)

是 非 木 杮

20、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

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篇七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

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

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到赠送现场,

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

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

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从内容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进行推

荐。(3分)

(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

你的看法呢?(2分)

(3)依照下面的诗仿写。(3分)

墙角的花, \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

5、古诗词填空。(8分)

①、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③、 ,归雁洛阳边。

④、《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十年前妈妈(10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铃响了,她接

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了一个电话号

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

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之

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的大声斥责

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我说吧,不要

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楚了那

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

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

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

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女孩的叙述中,

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我妈妈,解救

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此影响到一个

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

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

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

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

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

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

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

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

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

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

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

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

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

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①以化妆闻名: ..

②生命的化妆: ..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山门圮于河 ②啮沙为坎穴 ..

③转转不已 ④但知其一 .

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分)

是 非 木 杮

20、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处吗?(3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蚌方出曝 ②今日不雨 ..③两者不肯相舍 ④渔者得而并禽之 .

22、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之,这个成语是 ,含义是 。(2分)

四、作文。(3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20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