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人在屋檐下相似的句子篇一
《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
九年级(上)语文阶段性检测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们:九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回眸望去——收获几多,汗水几多,时光伴随我们一起走过;疑惑几多,思索几多,笔墨陪同我们一起划过。走进这个驿站,你会看到这段旅途中或已用心品味或还未曾留意的道道风景,吸引你再去体验,再去揣摩……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一、积累与运用:
1、请用楷书写一句你一直都奉为座右铭,用来激励自己进步的人生格言。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少于8个字。
(1)《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 。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 , 。
(5)古诗中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很多,如《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破阵子》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6)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 。
(7)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句子是“ , 。”、 (8)紧张而繁重的初三生活虽然让许多同学意志更坚、信心更足,但的确也让一些同学感到身心疲惫、心灰意冷,请你用古诗词中表达乐观、豪迈之情的句子来鼓励他们(两句): A. , 。 B. , 。 文言文常识积累:
7、用线划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在后面括号内写出本字并解释。
为天下唱( ) 将军身被坚执锐(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固以怪之矣( ) 8、一词多义:
①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所旁丛祠中: ②以 扶苏以数谏故: 杀之以应陈涉: 二、综合性学习: 某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活动。
(1)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孟子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9、名言集的小标题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此次活动中,大家还对“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你的看法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谈谈。 1
2、选出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然后改正其中的错别字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共四个。 ..A狡黠xié 豁然贯通 根深缔固 重蹈覆辙 B妖娆 红妆素裹 不醒人事 格尽职守 C诓骗 恃才放旷 心无旁wù 涕泗横流 D褴褛 怒不可揭 面面相qù 苦心孤诣
( ) 3、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根据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①望着那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想起苏轼那流传千古,路人皆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战争,还有离乱,还有贫穷,还有灾难„„③想到这些,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修改意见:第①句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这个词是“__________”,应该改为“__________”;第③句犯了重复累赘的毛病,应该删去“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伏尔泰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 以
战胜顽固,以
战胜暴力,以
战胜愚昧。
A.微笑 嘲笑 真理 坚毅 B.微笑 嘲笑 坚毅 真理 C.嘲笑 微笑 真理 坚毅 D. 嘲笑 微笑 坚毅 真理 5、在下面短文的空缺处填上一个最贴切的比喻( )
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 ,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A.凝固的玻璃浆液 B.一副巨大的画卷 C.奔腾的骏马 D.一条哈达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昂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
④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面充满了神秘,你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三、文言文阅读: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籍:项羽的字。项梁:项羽的叔叔。
11、下面每组中加粗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 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 C、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 与时俱进 12、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尉果笞广(鞭打) 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①且壮士不死即矣,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14、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且壮士不死即矣,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项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5~18题。
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岂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②苏格拉底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人们一直在思考着,争论着,实践着。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自己的胸膛,
却低于你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进去,还是昂起头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⑤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低,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⑥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 ⑦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到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⑧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6、 文章开头两段为什么要从苏格拉底的故事写起?
17、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18、第④段与第⑤~⑦段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二)闻起来像妈妈一样
①小男孩泰迪曾有过一个虽不健全却很幸福的家,他和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幼儿园在他的鉴定中这样写道:“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泰迪每日里神思恍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终于夺走了泰迪的妈妈。随着妈妈的去世,泰迪的心仿佛也被带走了。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泰迪全变了,浑身脏兮兮的,乱蓬蓬的头发,挑衅的目光。没有人愿意理他。
②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新来了一位史密斯小姐担任老师。和每个老师一样,史密斯小姐也没有将格外的关注放在泰迪身上,因为还有那么多孩子分散着她的精力。但是一件小事却使泰迪发生了巨变。
③那是三年级的圣诞节。按照习惯,每个孩子都送给史密斯小姐一件礼物,并且兴高采烈地围在她周围,等着她一件件打开。挤在这堆包装精美的礼物中,有一个用旧包装纸笨拙地包着的小盒子——这是泰迪的礼物。史密斯小姐打开一看,有一只旧的假宝石手镯,上面的装饰有的已经破裂。和它在一起的,是一瓶快用完的香水。让泰迪想不到的是,史密斯小姐高兴地戴上了手镯。并且把剩余的香水高兴地喷向空中。“多好啊!”她笑着。孩子们也快乐地笑着:“多好啊!多好啊!” 2
④聚会结束了,学生们离开了校园,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泰迪还站在那里,迟迟不肯离去。 ⑤“还有什么事吗?”史密斯小姐问。
⑥“谢谢您收下了我的礼物。”泰迪小声说,“那手镯是我妈妈用过的,您戴上它非常漂亮;香水也是我妈妈用过的,现在,您闻起来就像妈妈一样。”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⑦泰迪完全变了。
⑧几年后,离任的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寄来的第一封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如果您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非常感谢。爱您的泰迪”。
⑨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
⑩“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医学院,如您能参加我的入学典礼,我将不胜荣幸。爱您的泰迪。”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现在即将成为一名医生了,如您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不胜感谢„„”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下周二将是我结婚的日子,如您能光临,我将„„” “亲爱的史密斯小姐„„”
当年,当史密斯小姐真诚地向周围同学喷洒那半瓶香水时,她未必知道自己播下了怎样的爱与尊重的种子。今天, 这一张张报喜的短信都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19、文章第①自然段,写到妈妈生重病后泰迪的神态,用了两个四字短语,是 段中侧面描写妈妈去世后泰迪变化的句子是
、
。 。
从一个懵懂的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断的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着自我„„
请以“我_______,因为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20、第③自然段写史密斯小姐接受孩子们的圣诞礼物。试设想一下:当史密斯小姐一件件打开那些礼物时,泰迪会
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⑥自然段写泰迪,用了描写和肖像神态描写的方法。段中语句“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
泪水”与第①段中“
”形成前后照
应,表现了泰迪的“变”。
22、用“闻起来像妈妈一样”作为文章的题目,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第⑧至⑩自然段用泰迪写给史密斯小姐的若干封短信来表明泰迪的进步与成功,印证第⑦自然段中的“变’。行文从第五封短信起省略了内容,请你发挥想象,试着补写第五封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3
4
人在屋檐下相似的句子篇二
《中 学 第 二 学 月 初 三 月 考》
中 学 第 二 学 月 初 三 月 考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
1、将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3分)
龙吟凤 huì 恃才放kuàng 粗制烂造 克尽职守
2.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6分)
(1)、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_________ (何其芳《秋天》)
(2)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在学习中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
“ , ”。
(6)、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是对朋友的惜别;王勃的“海内存知己,______ ________”,是对朋友的宽慰;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 ___ ___”,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⑺、古往今来,许多志士仁人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______ ______,威武不能屈”当作人生的座右铭,把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_____ __ _____”作为理想的追求,把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_____”视为千古绝唱
3.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2分)
(1)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2)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3)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4)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5)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6)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5)(6)(4)(1)(3)(2) B.(5)(1)(3)(6)(4)(2)
C.(1)(3)(2)(5)(4)(6) D.(3)(2)(5)(1)(4)(6)
1
4、名著阅读(2分)
读《红楼梦》片段: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
道:“„„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写出选文中谈及的四位诗人姓名: 、 、 、 。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副漫画的含义。(2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雷锋的钉子精神,我们是值得学习的。
B: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C: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应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
D:我们在作文中,应尽量避免不写错别字。
7、诗歌赏析{3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杜甫的诗反映了大半个唐朝,所以人们称他的诗为“ ”(1分)
(2)、 请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千古名句。(2分)
二、阅读(41)
(一)红心番薯 林清玄
①幼年时,一次我和内地的小孩子吵架,他们骂:“番薯呀!番薯!”我们就回骂:“老芋呀!
老芋!”对这两个名词我是疑惑的,回家询问了父亲。他打开一张老旧的地图,指着台湾说:“台湾
的样子真是像极了红心的番薯,你们是这番薯的子弟呀!”我指着内地说:“那,这大陆的形状就是
一个大芋头了,所以内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亲大笑起来,抚着我的头说:“憨囝仔,我们也是
内地来的,只是来得比较早而已。”
②然后他用笔从我们遥远的北方故乡有力地画下来,牵连到所居的台湾南部。我第一次认识到,
芋头与番薯原来是极其相似的植物,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判然有别的;也第一次知道,原来在东
北会落雪的故乡,也遍生着红心的番薯!
2
③在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来有一位卖糖番薯的老人,那些番薯长得很细小,却总像记录着什
么心底的珍藏。有时我向老人买一个番薯,散步回来时一边吃着,那蜜一样的滋味进了腹中,却有
一点酸苦,因为老人的脸总使我想起在烽烟奔走过的风霜。
④ 老人是离乱中幸存的老兵,家乡在山东偏远的小县份。有一回我们为了地瓜问题争辩起来,
老人坚持台湾的红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乡的红瓤地瓜,他的理由是:“台湾多雨水,地瓜哪有俺家乡的甜?俺家乡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的!”老人说话的神情好像当时他已回到家乡,站在地瓜
田里。看着他的神情,我乃真正知道,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
吐露新芽。
⑤ 父亲种的番薯收成后送了一大袋给我,放了许久,我突然想起巷口卖糖番薯的老人,便提
去巷口送他,没想到老人因少有人吃地瓜而改行卖牛肉面了。我无奈地提番薯回家,把袋子丢在地
上,一个番薯从袋口跳出来,破了,露出其中的鲜红血肉。这些无知的番薯,为何经过三十年,心
还是红的!不肯改一点颜色?
⑥老人和父亲生长在不同背景的同一个年代,他们在颠沛流离的大时代里,只是渺小而微不足
道的人,可能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那颜色如清晨的番薯花,曾经以
卑微的累累球根互相拥抱、互相温暖,他们之所以能卑微地活过人世的烽火,是因为在心底的深处
有着故乡的骄傲。
⑦我十岁时,父亲首次带我到都市来,行经一片工地,父亲在堆置的砖块缝中,一眼就辨认出
几片番薯叶子。我们循着叶子的茎络,终于找到一株几乎被完全掩埋的根,父亲说:“你看看这番
薯,根上只要有土,它就可以长出来。”如今我细想起来,那一株被埋在建筑工地的番薯,是有着
逃难的身世,由于它的脚在泥土上,苦难也无法掩埋它。比起我种在高楼阳台的花盆中的番薯,它
有着另外的命运和不同的幸福,就像我们远离了百年的战乱,住在看起来隐密而安全的大楼里,却.....
有了失去泥土的悲哀。
⑧星空夜静,我站在阳台上仔细端凝盆中的红心番薯,发现它吸收了夜的露水,在细瘦的叶片
上,片片冒出了水珠,每一片叶都沉默地小心地呼吸着。那时,我几乎听到了一个有泥土的大时代,
上一代人的狂歌与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只有静夜的敏感才能听见。
(选自《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有删改)
8、通读全文,说说“红心番薯”在文中指代什么?(2分)
9、第④段划线句子中,老人为什么坚持把“番薯”称为“地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0、第⑥段中为什么说只有那“破了皮”的红心番薯才能记录他们心里的颜色?(3分) ...
_
1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④段中“番薯虽然卑微,它却连结着乡愁的土地,永远在相思的天地
吐露新芽”这句话的理解。(3分)
3
12、文中“父亲”他们这一代人与番薯有着怎样的相似点?(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8分)
《低下头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汪金友
①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
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
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岂不是把苍穹都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
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②苏格拉底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天地之间,真的只有三尺吗?人生在世,真的需
要低头吗?人们一直在思考着,争论着,实践着。
③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
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昂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伸展自己的双臂。
④多但有些时候,我们又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面充满了神秘,你想进去探
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你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进去,还是昂起头返回?当看
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在很多情
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⑤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
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低,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⑥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有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
头才能弥补。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不是在硬碰
中解决的,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
⑦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
出出。有人感到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
但和法律较劲,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⑧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常低头的人,一种是经常仰头的人。只要
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低头的人。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14.文章开头两段为什么要从苏格拉底的故事写起?(2分)
15.第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第④段与第⑤~⑦段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2分)
4
(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6题。(8分)
⑴经过大量研究之后,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影响全球性气候变化有三个关键性因素:一是 ..
;二是 ;三是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大陆的存在对这三个关
键性因素都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⑵首先,南极冰盖对于太阳辐射来的能量的变化是非常敏感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测结果估计,结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南极冰盖就会往外延伸1100千米,这将导致地球表面的
温度下降5℃,因而引起全球的气候发生灾难性的变化。而如果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减少1.6%,
则整个地球就将被冰层所覆盖,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灭顶之灾。 ....
⑶另外,南极冰盖的存在就像是在地球的表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反射镜,将太阳辐射到这一地
区的能量的绝大部分都反射回去。再加上南极高原的空气稀薄而干燥,灰尘极少,所以被冰层反射
来的能量很难被空气所吸收,因而白白地散射到太空中去,致使地球损失了相当一部分热能。南极
冰盖覆盖了南大洋很大一部分面积,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热交换,因而严重地影响
了地球上的气候变化。
⑷更加重要的是,南极冰盖季节性的胀缩又把上述的这种效应大大地放大了。我们知道,冰对
来自太阳的能量的反射率大约是水的5~16倍。而在冬天,冰盖的面积是夏天时的5倍,最大时覆
盖了整个南半球面积的8%,因此,南极冰盖的存在和胀缩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之大就可想而...
知了,这无疑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 .
⑸还有,若从全球范围来看,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就像是一台巨大的热动力机,其热能主要来
自被太阳光加热了的地球表面,特别是善于吸收热量的海洋表面,在这里,海水将太阳能吸收并贮
存起来,为这个热动力机准备了取之不尽的燃料供应。于是,在地球的表层形成了两个互相影响的
循环系统,这就是大气对流和海水环流。一方面,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从高空分流向地球的两
极,在那里释放出所携带的热量而变冷变重,下降到地面以后又从两极吹回到赤道,形成了大气的
全球性对流;另一方面,太阳将赤道附近的海水加热之后,从大洋表层流向两极,在那里冷却以后,又从洋底流回赤道,组成了另外一种连续不断的热交换,形成了全球性的大洋循环系统。
17.根据⑵⑶⑷⑸段的大意,第①段中说的三个关键因素应该:(3分)
一是 ;
二是 ;
三是 。
18.解释第⑵段中加点词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1分)
灭顶之灾:
19.说明⑴⑵段中“大量”一词在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5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评浯
下一篇:一年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