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一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有讲究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的希望。在家庭中,家长无一例外地对孩子的将来有所考虑和期望。期望孩子成绩出众,将来上大学,有成就的有之;期望孩子有经营头脑,将来可以挣大钱的有之;期望孩子体格健壮,将来可以破记录,拿世界冠军的有之;期望孩子只要快乐、平安地度过一生的有之„„总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有本事,将来能够好好地生活,能够比父辈们生活得更好。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殷殷期望化作了孩子向上奋进的动力。而有时,过高的期望会变成孩子肩上沉重的压力。 由于几千年传统观念和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己成为家长们的普遍心态。然而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往往有差距。所以,对孩子的期望是有一定讲究的。作为父母,我们该如何把握对孩子的期望呢?
第一, 拓宽期望面,不要只局限于智能与学业。 以智能高低、学业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是否成功、将来是否有前途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但事实上,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许多评价标准。
第二, 期望应符合孩子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形成对孩子的期望,替孩子设计一个未来的宏图,是一些家长乐此不疲的事情。甚至在家长心目中,对孩子期望的高低也会出现攀比心理。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如果家长的期望不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聪明的家长在对孩子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孩子的
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非智力因素,孩子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
望的是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孩子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如此等等。
父母要记住,要以孩子自身作为参照,以他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 第三, 表达适度,激发动机。
要将期望转变为现实,得让孩子把父母的期望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今的孩子,生存于信息时代,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中。所以,他们生来就被置于五彩缤纷的天地里,享受着众多成人给予的关爱。在这样的生存空间里,孩子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性,习惯于等待信息与指令。比如说,凡事都要大人说了才去做,每天在电视屏幕前一坐就是二三个小时,被动地接收着电视上的“精彩节目”。如此一来,那些真正源自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较低。
同样,在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面前,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其结果,要么使孩子人云亦云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还有就是使孩子产生“你越是要我这样,我越是要那样”的逆反心理。一句话,第一次讲可能是真理,第十次讲就是陈词滥调了。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二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当儿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和大多数父母亲一样感到非常喜悦和激动。渐渐的儿子长大了,从呀呀学语到上学至今。我们也曾望子成龙,希望他上最好的学校,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是,今天儿子放学回来问我们,对他的期望是什么?我们陷入了沉思,我们到底期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们期望他是一个自信和宽容的人。人这一生要经历许多事,交往许多人,难免会有人冒犯到自己,一个人不可能不遇到挫折,不可能不受委屈,也不可能什么都做的对,难免会犯点错误,现实的社会也不可能公正公平,这些我们都无力改变,所以不能患得患失、怨天尤人。要学会宽恕别人同时宽待自己,只有把“包袱”扔了,才能轻松面对未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做起来,就永远都不为晚。对待你身边的事要学会欣赏,欣赏别人的优点,实际是在增强感悟,获取教益和营养。你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你,你要永远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态,只有自信并懂得欣赏的人,才有豁达的胸襟,才能不断地增进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其次,我们期望他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人生不过几十年,无论有多大出息的人,都是由父母抱着抚养长大,无论成就多大事业都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无论攒多少钱都包含了别人的财富。要感养育之恩,要感师长教诲之恩,感朋友帮助之恩。 最后,我们期望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只有心灵快乐,人生才有意义。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技巧。快乐是财富,但财富并不一定带来快乐。因此有“知足常乐”一语;坐高位的人不一定快乐,所以有“高处不胜寒”一说;成天计算人提防人的人不可能快乐,他只能整天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之中。实现快乐的途径很多,成全别人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行善积德能带来无限的快乐,不间断地吸取新知识有持续的快乐。有些时候换个角度去看人待事,可以化烦恼为快乐。将你的快乐传递给他人,与人分享你的快乐,你会得到更大的快乐。 爱是一切善的根源,爱是人生的根本和真谛,爱是伟大而持久的动力。亲爱的儿子,父母希望你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幸福地茁壮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并把得到的爱回馈给所有爱你的人,回馈给社会。 ===========================你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 收藏(0) 浏览:1996 回复:8 luckyljx宝宝年龄:4岁3个月来自:美洲国家 美国等级:9级 我的发帖我的回帖 发站短 发
表于 2010-07-28 15:27:57 | 只看楼主 楼 楼主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刚二年级,一直很喜欢奥数,已经坚持上奥数班两年了,但目前奥数竞赛班的强度,以及淘汰的压力(当然孩子似乎还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已经让孩子和家长有点不堪重负。尽管当初同事让孩子去上奥数班几乎没有功利之心,可竞赛班的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在家长的“调教”下目的非常明确——上人大附中!同事现在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二年级的孩子就目标如此明确地奔着上人大附中而不辞辛苦地去上奥数课,着实让我震惊。如今的教育已经极度扭曲,孩子和家长都深受折磨。诚然,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某种期望,我们一直也觉得这种期望是理所应当的,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但现在我好像这种期望变得有些“不应该”了。可我们难道就不能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吗?任何教育都是有目标的,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蒙氏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期望吗?当然是!不仅是期望,而且也是行动,蒙氏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呼应着这个目标的,每一个合格的蒙氏教师引领着孩子所践行的,也都是通往这个目标的路。那么,这个目标和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父母的“期望”,到底区别在哪里呢?蒙氏理论的书籍,基本上在一开篇都会讲到“精神胚胎”,简单说,就是每一个孩子在一降生时,就已经为自己设定好了自己的成长路线,这个成长路线,既包括生理上的,什么时候会翻身、什么时候会走路、什么时候会说话;也包括心理上的,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什么时候开始追求完美,什么时候开始欣赏美……一切都已经冥冥中自有安排,只要外在的条件没有严重违背这个安排,它就会像设定好的程序一样,顺利地运行下去。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说,人的成长,是具有某些趋同性的。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一下,如果全地球的人类都可以在蒙氏教育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就会在本质上成为差不多的人,即成为“内心自发地爱秩序,自发地精神高度集中,自发的自律成为常态,独立自主,喜欢有智力目标的活动,对自我情绪的把握有度,对现实环境具有准确判断和相当的适应能力,对生命中的美有敏锐的感受力,有同情和关爱他人的品格和进步的社会观念,认知状态良好,概念清晰准确,思维极富逻辑性和创造性”的人。我们看到这些形容词,会发现它们讲的都是人的“本性”层面的东西,没有一个讲的是“外在”的条件,而正是各种各样外在的条件,是别人能够比较容易看到的,是能够足用来把
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分开的,也就是说,即使全人类都接受蒙氏教育,也并非会使每个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正相反,因为蒙氏讲究最大限度地让人得到自由,则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发展自己的外在,而成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蒙氏又是支持多样性的。那么,到底如何能实现这个看似有些相互矛盾的目标呢?蒙氏虽然讲了不少复杂的理论,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其核心只有一个:“无为”。无为就是不干涉,不干涉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如果说自由还有一个限度的话,那也不过是为了使一个人可以和他所处的环境平衡地共处而设置的,为了和平相处,因而“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他人,不能破坏环境”,除此而外,一律“无为”,从而也最终能够“无不为”。能够有勇气有毅力给予孩子如此光辉灿烂的最原始动力,正是爱,正是众生平等的了不起的觉悟,至此,蒙氏的理论便圆满了。再回头来看我们所谓的“期望”呢?希望将来孩子能上名牌大学,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成功人士,希望孩子能娶个XX条件的老婆……这些都是对孩子外在的期望。只可惜,它们只是父母的期望,未必是孩子的期望,孩子想上的大学,未必一定名牌;孩子所认为的成功,未必是你所欣赏的成功;孩子心爱的女人,未必是你理想的贤妻,我们投入数十年的心血,为的就是一个50%可能性都不到的结局?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希望孩子能坚强勇敢,希望孩子人缘好。这些都是对孩子内在的期望。只可惜,它们只代表人之本性的某一个方面,没有人可以永远快乐,也没有人可以永远勇敢,更没有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赞许亲近,这些期望从一开始产生,就已经陷入了100%的死局。可是,我们连想想都不行吗?想当然可以了,问题是想得太多太久,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付诸实践了。一旦把自己的期望付诸实践,便会扰乱孩子成长的正常轨迹,如果孩子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有可能会抗争到底,直到回到自己本来的路线上为止;如果孩子还很弱小,则他就会真的被你改造,“长大后他就成了你”,或者成为了一个负的你,总之,他不再是自己,也不再是神迹。-------------------------------------------------------以前和当家的聊这个,其实说实话,望子成龙的心谁都会有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好,不过现实一点,身体健康、能在社会上自己养活自己,[说起来教育是个太沉重的话题,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可是现实的压力摆在那儿,能无视吗?所以很多家长的选择也很无奈啊][我们都难以超
脱现实的升学压力,结果将自己的焦虑传导给孩子,让他们去承受与年龄不相符的压力,确实有点可怕啊]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三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哪个家长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哪个父母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我国激烈的社会竞争条件下,父母们更是渴望找到一条培养孩子成才的妙方。然而,人是有个性差异的。正如俗话所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仅孩子如此,父母也一样。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帮助孩子更快的进步成长,成了许多家长努力的方向。
凡是当家长的都期望把自己孩子的德、智、体培养好,让他们能全面发展。因此,家长对自已的孩子都寄予很大的期望,家长的期望水平对子女的学业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适度的期望有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是进步的动力。可有的父母遇到具体问题时,常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作为儿女成长最权威的指导手册,尤其不愿看到儿女去重复自己曾经的遗憾,许多父母知道自己缺什么,所以活得很累。于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不曾达到的愿望,往往就成了下一代的目标与使命。因此,对自己的孩子学习分数看得很重,也抓得最紧。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的身上好好打一个翻身仗,从孩子身上找回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让孩子给自已“长脸”。这就是我们听到许多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你要好好给我们争气啊。”而父母对自身的迷失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盲目。 因客观因素当年没能如愿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考虑孩子实际天赋,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厢情愿地下血本培养,指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什么科学家、舞蹈家、各类明星、企业家……来圆自己当年的梦想。因当年学业不利影响到事业不利的家长,更容易把成功的法则简单理解为学业优异。于是,家长对孩子的唯一考核指标——就是学习成绩。孩子便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凡与学习和考试相关的就大开绿灯,凡与学习和考试无关的就一概让路,对孩子的生活起居过分呵护,吃要注意什么营养,玩要注意什么危险,恨不得除学习以外的事,都替孩子包办了才好,以免其分心。对子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命令子女必须照办,以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其结果又怎样呢?高分低能者多,高智商犯罪者多,低分自杀者多。有谁知道父母为了孩子忙工作、忙家务,忙着挣为孩子付各类学费的钱,为了孩子许多家长真的没了自己的生活。可孩子们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在自编的一支歌中这样唱道:“你说你每天为家庭奔波,我却从来没有快乐过。”一个中学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似乎很能代表孩子们当前的心态:“大人教育我是为我好,可有时侯我觉得他们说不到我的心里去,爷爷说应该为有机会上学感到幸福,他小时侯捡垃圾、做苦工,看到地主的孩子上学羡慕的要哭。爷爷不知道,现在如果能让我少做点功课,少练会儿琴,我宁可去捡垃圾、做苦工”。“我们知道父母以一生的血泪换来的经验教训决不会害我们,可大多数的孩子不愿接受,要自己去实践、自己去体验。也许我们在怀疑他们的经验是不是更多的是从他们那个时代来的,时代不同了,是不是经验也可能过时了。我们想用自己的经历反驳父母的经验,可我们又是一代孝而不顺的人,或者说我们是阳奉阴违的一代。在他们教育我们的时候点点头,然后做自己要做的、想自己要想的,再编个故事去骗骗父母,他们会信。”听到这些,不知作为家长的有何感想?是为父母们鸣不平,还是对孩子抱同情?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一小学生今年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性格内向,和同学往来平时就不多,最近越来越少。 学习提不起精神、成绩下降,孤僻悲观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每天在勉强完成作业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也不想干。究其原因:孩子的父亲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单位的工作一直不顺心,因此将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相当看重,限制甚至禁止孩子的课余文体活动,以及正常的同学交往,最近孩子学习成绩持续下滑引起了他的不安,总觉得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这个故事反映的孩子情况,实质上所反映的是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问题,进一步反映的则是家长的心态问题和认知问题。家长过高的期望,脱离孩子实际的要求,不仅不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起消极的作用,只会僵化智力发展,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此乃揠苗助长之举。孩子经过努力满足不了家长的期望,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心理上蒙盖着一种失败者的压抑感,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许多家长要求孩子顺着自己设计的模子去成长,不考虑子女的兴趣爱好,不考虑是否符合子女的实际情况,如:孩子的生理、心理、性格、智力等多种因素。而只从自己美好的愿望出发,为子女设计未来蓝图,硬性给孩子定指标,这容易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甚至与家长形成尖锐的矛盾。最终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子女
无法实现,只能成为泡影。实际上,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有人喜爱摆弄文字但就不愿演算数学题;有人擅长动手实践而不愿抽象推理;有人能歌善舞而对体育却望而生畏。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就是说,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把握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当然家长对孩子寄予期望,是一种信任。但力戒“高、大、全”;力戒出现“强扭的瓜”;力戒“重压”。父母的期望值要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不必拘泥于既定的目标,而应以最适合的为标准,才会有最大的效益。 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为各界人士重视。我们的教育最终服务于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懂得,生存和发展仅靠智力与成绩是不够的,在未来更是如此。要在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对孩子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的培训、健康心理的指导,为孩子将来的生存与发展乃至人生理想,打造牢固的人格基础,这才是我们家长必须认真去解决的问题。
最后,敬言各位善良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实际,尊重孩子的选择;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切莫一厢情愿。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四
《小学一年级家长期望》
九月一日,是你跨入学校这个神圣殿堂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希望你能将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爱学习、会学习,加油。
你将在浩瀚的学海里,漫漫地遨游,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小学是人生获得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宝贝加油
我们全家殷切地期望你能度过一个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通过不断学习,健康成长,提高本领,我们的生活因你而精彩。
宝贝,爸妈想给你提几个要求: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父母深深地懂得,再好的幼苗,如果没有园丁的培植,也是枉然。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成长点燃指明灯。
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种养分,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工程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有老师的付出,感谢老师。宝贝也要加油哦
希望你我亲爱的宝贝,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在老师们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希望宝贝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也希望你努力争创三好学生。也借此机会,对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勇敢、坚强,好好学习! 争取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继续创优。
孩子希望你在下一学期里培养好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希望宝宝做爸妈喜欢的孩子,做老师喜欢的孩子,做同学喜欢的孩子! 在新的学期里,宝贝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健康快乐!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你尽管成绩有所提高了,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真希望你能彻底改掉这些不足,那你的成绩会更好!
PS:双击获取文档,ctrl+A,ctrl+C,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未能直接提供word版本,抱歉。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五
《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
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
好成绩》
目前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怎么样呢?从我对他们的采访和他们向我的咨询中,我的感触颇深。
一位家长对我讲:“‘文化大革命’剥夺了我们学习的机会。那时是停课闹革命,闹了好几年,也没学新的知识,旧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后来又上山下乡,一晃几年,青春已过。自己小时候就想上大学,‘文化大革命’使自己的大学梦变成泡影。现在想起来心里就不好受。自己今生今世是没办法了。我只好把自己的梦想放在我儿子的身上。儿子上大学,已成为我的梦想。我不惜牺牲一切也要把我的儿子送上大学,了却我的心愿。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儿子上大学的梦想之中。我相信中国的一句俗话‘有志者事竟成’。科教兴国是国家的一个国策,这就保证我的孩子能上大学。不像‘文化大革命’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已经过去,我将不惜一切保证我的儿子上大学。”
一位下岗的女工谈起儿子念书的事,非常伤感地对我讲:“我已经下岗几年了,孩子的爸爸前几个月也下岗了。儿子现在上初中一年级。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就一直在班里排前三名,这次期末考试在班里还是前三名,孩子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但我感觉是不错了。自己的经济条件较差,孩子不能和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比。虽然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孩子很要强,有出息。我的心里多多少少也是个安慰。这几年我当电梯工,三班倒,生活不规律,对孩子照顾也太少了。现在有不少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给做饭,帮助做作业,我没有那个条件。孩子早晨听见闹钟响就爬起来,吃点饭就上学。晚上回到家就一个人做作业。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强。我不能和那些家庭环境比较好的比,孩子有志气就好。我和孩子爸爸就是因为文化程度低,下岗才首先落在我们头上。我的孩子将来可不能落到这样的地步。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将来靠什么竞争?靠知识,靠文化。所以,我下定决心要让孩子上大学。我的经济比较困难,开电梯每月只300元钱,现在300元钱能干什么,出去一趟买点东西七八十元就花出去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宁愿大人受点苦,也不能亏了孩子,我一定把孩子培养上大学。” 一位30多岁的年轻父亲已经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的女儿,一个5岁的儿子。我说这是超生游击队,他笑了笑说:“我有两个孩子,经济并不富裕,但我要把两个孩子培养上大学。女儿的学习成绩稍微不好,我就打她。她有一次考试是两个优,一个良,我气坏了。”我说:“两个优,一个良,你还气坏了?”他说:“必须三个优,少一个优也不行。我把孩子脸上打出五个大手印。我是学武术的,手很有劲儿。有一次我把她的脸打歪了,后来经过针灸才治好。”我说:“你怎么这么凶,那是你的女儿!”他说:“不打行吗?不打能上大学吗?我经常教训我的女儿说:你只有上大学,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你不上大学,你的前途就和你爷爷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一个前途就是像现在城市里的一些打工妹,到处流浪。”我说:“你不能打,打不是办法。”他说:“我也知道,但是那股劲儿一上来就控制不住了,不打就得不了三个优,一步也不能落下,不然考不上大学。”我说:“今后你可
不要再打孩子了。”他说:“我也明白点了,我爱人把我告到领导那儿去了,领导找我谈话,我也保证不打孩子了。但是,不打也得保证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的路。”
一位怀孕三个月的准妈妈向我咨询怎么进行胎教,她说:“我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成长的蓝图。首先要搞好胎教,不仅使孩子生下来没毛病,而且使孩子发育好,有聪明的大脑,这是为孩子将来的竞争创造条件。其次是生下以后要优育,要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能成为神童更好。不能成为神童,也要使自己的孩子智商高一些。然后送到好的小学或者私立学校。钱不是大问题,孩子能学好是最重要的。孩子将来上高中要上四中或是人大附中,为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创造条件。将来到美国留学,读硕士,读博士学位。”
这位未来的妈妈还没见过宝宝的面就为宝宝勾画出未来的蓝图。
有些家长是科技工作者,有些家长是教育工作者,他们不少人出过国,留过洋,在国外有朋友,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完大学出国留学。一位曾经在日本留学和工作过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大学念完,我想把他送到日本去继续深造,最好是在东京大学或早稻田大学学习。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的人在社会上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日本人很重视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如果听说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马上肃然起敬;如果听说你是一般大学毕业的,态度平淡;一听说是东京大学毕业的就大加称赞。我想把孩子送到东京大学去继续深造。”
我在多年从事家庭教育的研究中深切地感觉到,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可以说希望孩子上大学是目前家长的普遍心态。
家长希望孩子上大学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必将呼唤和造就大量的人才。中国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就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也正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可以说适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适应了21世纪对劳动者的需要。
现在中小学生的家长大都在30多至40多岁,他们中许多人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大革命”使他们的学业受到影响,他们深感缺乏文化知识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他们盼望自己失去的东西能够在子女的身上找到,他们义无反顾地不惜一切代价要使孩子受到好的教育,使孩子受到高等教育。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难怪有的家长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培养孩子上大学。有的家长虽然下岗,生活困难一点,但就是借钱也要培养孩子上学。
现在的家长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社会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一个人在社会的知名度、一个人财富的多少和他的知识、受教育的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如今新的千年已经来到,那种“脑体倒挂”的现象绝不会在21世纪重演。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已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形势下逐步实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价值不断升值,人才的待遇不断升高。北京大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北大的改革举措频频出台。为此,国家从2000年开始将在三年内投入18亿资金予以支持。强化岗位、突出人才、人才优酬成为制度改革的重措。它以设岗聘任为核心,设立了校聘责任岗、院系聘任重点岗等。受聘为A级技术岗位的教师,每年岗位津贴最多能达到5万元,年收入最多可达到7万元。
北大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高教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震动。北大是中国著名的大学,是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在社会上,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国家支持18个亿,这无疑为北大优才优酬提供了条件。
而名气不大的沈阳师范学院的“天价”求贤举措,更加引人注目。沈阳师范学院推出的引进人才政策是:
?誗对在沈阳师范学院工作的科学院院士、工程学院院士给予年薪20万元,配一部专车和180平方米的住房,提供一次性安家费20万元,提供科研经费120万元。
?誗对来沈阳师范学院工作的国内外著名专家给予年薪10万元,配供用车和四室一厅的住房,提供一次性安家费10万元,提供科研启动费50万元。
?誗对45岁以下的教授、博士后以及博士生在工资和生活待遇上都有优惠的条款。 中国教育改革的这些创举,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气氛正在形成和发展,按劳付酬将充分地体现,大锅饭将被彻底摧毁。由此可以看出,上好学、上大学、上好大学,父母对子女期待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待过高,不顾孩子自身素质的实际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就可能造成失望。
家长投资子女教育“不差钱”
2012年09月29日 10:15:29
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
我要评论 如今,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参加校外辅导班在学生中越来越普遍,甚至已经成了部分中小学生的“日常课程”。
新学期伊始,我市各家培训机构同步“忙碌”起来。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开学就能对基础知识扎实跟进,做到查漏补缺,纷纷为孩子报读各类“辅导班”。 现状调查 培训市场一派火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子女教育上的投资也在逐年攀升。“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催热了教育培训市场。 十年前,我市教育培训市场还是“波澜不兴”。来自教育系统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当时社会上的课外辅导班比较少,大多是与音乐、美术相关的特长班,以小资本投入、小规模运作和个体化劳动为主要方式。但是短短几年的时间,教育培训市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参加课外培训的学生人数呈倍数递增,每个家庭用于孩子课外培训的费用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很多投资机构也把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小学教育培训领域。
如今,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参加校外辅导班在学生中越来越普遍,甚至已经成了部分中小学生的“日常课程”。
家长观点 为子女教育投资“不差钱”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报读各大培训机构的“辅导班”,一学期下来开销不少。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家长,他们大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不在意家庭收入到底能否承受“补课之重”,大有“不差钱”的豪爽。
在各种类型的辅导班中,同步辅导班很受家长的欢迎。“最近来报名的家长很多,基本都是报同步辅导班的。”市区一家辅导机构的负责人说。前来报名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夫妻两个人上班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照顾到孩子的学习,报个同步辅导班,有利于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也能给孩子及时的指导。” 不少家长表示,选择同步辅导班,是因为辅导班的老师会对孩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并对薄弱环节进行着重辅导,比孩子自己在家里做作业效果好很多。
调查: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远没想象的高
2006年12月29日08:30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昨天公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四国高中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均比较高,且母亲期望要明显高于父亲。和日韩美相比,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远没有想象的高。
据四国高中生自我报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较高,且母亲的期望都高于父亲。其中,中国高中生父母的期望相对较低(父亲62.0%,母亲65.8%)。对比各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韩国父亲对子女的期望最高,为76.7%;美国父亲排第二(69.2%),第三是中国父亲(62.0%),日本父亲对孩子的期望最低(57.1%) 。同样,韩国母亲对高中生子女的期望也是四国中最高的,其次是日本母亲(73.7%),第三是美国母亲(73.1%),中国母亲的期望最低(65.8%)。从这一点上来看,韩国高中生们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最高,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并不算高,在四国的父母中分别排第三位和第四位。
在“对我的教育倾注了一切”这一陈述上,四个国家的父母得分都较高,这说明父母们对孩子教育的投入都很多。比较而言,美国高中生的父亲们对孩子倾注的教育最多,居首位(61.4%)。日本父亲第二(60.8%),韩国父亲第三(59.1%),中国父亲对子女投入的教育最少,居四国之末(55.8%)。母亲对子女倾注的教育也很多,总体上比父亲们得分高,其中日本高中生的母亲对子女倾注的教育最多,为85.9%。第二位是美国母亲(83.9%),第三位是韩国母亲(83.9%),第四位是中国母亲(67.4%)。和另外三个国家的父母比较,中国父母对教育的投入相对较低,均排在最后。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也给高中生们带来了压力,在报告“他/她的期望是我的压力”这一感受时,父亲和母亲的比例都较高。其中,韩国父亲给孩子的压力最大(70.3%)。其次为美国父亲(66.8%)、日本父亲(51.7%)、中国父亲(50.7%)。亚洲三国母亲们给孩子的压力均都高于父亲,其中日本母亲给孩子的压力最大(75.6%),其次为韩国母亲(71.4%)、中国母亲(65.0%)、美国母亲(60.5%)。但比较而言,中国的父母给孩子的压力还是比较小的,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此外,父母们给孩子的压力还来自于总是爱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在这方面,母亲们给孩子的压力较大。据中学生们自我报告,日本母亲最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六
《小学一年级家长寄语》
九月一日,是你跨入学校这个神圣殿堂的第一天,从这天开始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希望你能将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爱学习、会学习,加油。
你将在浩瀚的学海里,漫漫地遨游,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小学是人生获得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宝贝加油
我们全家殷切地期望你能度过一个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通过不断学习,健康成长,提高本领,我们的生活因你而精彩。
宝贝,爸妈想给你提几个要求:一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要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父母深深地懂得,再好的幼苗,如果没有园丁的培植,也是枉然。希望你们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成长点燃指明灯。
孩子的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种养分,而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工程师,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有老师的付出,感谢老师。宝贝也要加油哦
希望你我亲爱的宝贝,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在老师们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希望宝贝在新的学期里认真学习,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也希望你努力争创三好学生。也借此机会,对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勇敢、坚强,好好学习! 争取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健康等方面的素质继续创优。
孩子希望你在下一学期里培养好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希望宝宝做爸妈喜欢的孩子,做老师喜欢的孩子,做同学喜欢的孩子! 在新的学期里,宝贝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健康快乐!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你尽管成绩有所提高了,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真希望你能彻底改掉这些不足,那你的成绩会更好!
妈妈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身心健康,学习进步,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学期的集体生活,让清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在一学期里期终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油
你能在集体里和小朋友们和-谐相处,交了好多好朋友。经过老师的帮助,还克服了懦弱的缺点,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步,做为父母感到很高兴。
感谢老师们对孩子的培养。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宝贝能更加努力学习,有各方面都能有所进步,争取三好学生”。
半年的小学生活宝宝长大了不少,也在老师的教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好样的。爸妈只希望你能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希望新学期,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你在各方面都能更出色!更优秀!
希望你能自觉学习、看书,不要再让大人催促才肯完成作业,愿他健康、快乐!
希望你在新的一年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多些耐心,多动脑子,胆子再大一些,在各方面都在进步!
希望宝贝在新的学期里有新的进步,尊敬老师,爱护同学,上课认真听,能积极发言。
希望宝贝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
你在第一学期各门学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是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教育,希望第二学期学习更认真努力,争取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希望宝宝能在第二学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希望今后能够更大胆些,多与同学交往沟通。
希望方宝宝在新的一年里学习习惯有大的进步,成绩与心身并进,老师与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愉快。
希望孩子在新的学期里,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做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朋友!
通过一年级一学期的学习,孩子改掉了许多坏习惯,感谢老师,宝贝也要继续努力。
希望宝贝在新的一学期里,努力学习积极举手发言,改掉做作业粗心的小毛病,相信你一定在学习上、生活上更上一层楼。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在第一学期的各方面表现基本满意,这主要要归功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良好教育!在此,对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希望宝贝在新学期里保持良好成绩的同时取长补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教诲改掉自己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希望宝贝在修好学业的同时能够多承担集体责任,多关心别人,做一个有责任感,品学体兼优的好孩子,好学生!
宝贝能够孝敬父母,对人有礼貌,有进取心,但学习方面的主动性有待加强,希望在新的学期里在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下取得进步。
你很乖,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仔细及时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父母为你高兴,继续努力吧孩子,你会更棒哦。
作为家长我很高兴看到孩子的进步,希望这个进步只是一个开始,在新学期能够继续延续,这样才能不负老师的期望。感谢刘老师的鼓励!
上课听好老师讲的每一节课,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更多的希望。好好学习吧!知识永远是最强的力量。
你进步了很多,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你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真的懂事了!你长大了,祝愿你可以获得更多!天天快乐!
你长大了很多,懂得了自觉学习,能合理安排时间,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希望你制定计划后能坚持并严格执行,那样你的学习会更精彩!
希望下一次能考出更优异的成绩,做为家长,我们会加强督促,配合老师工作,及时和老师关注孩子的动向!
在新的一年里,望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作为家长也会全力配合老师的工作,我们共同努力使学生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
孩子在这一学期,总体来说比以前有长足进步,明确了学习目标,看到了发展希望,有了健康向上的心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们!!
妈妈希望你能够更主动地学习,找到自己学科上的不足,加以努力,成绩代表过去,这学期继续加油哦!
你学习有些进步,不会做的练习题能够在老师、家长的讲解下虚心改正。希望你课堂上听讲能够更认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较大提高。
你要学会独立、自强,学习方面要学会运用工作不依赖别人,时间安排好。改掉拖拉的坏习惯,发挥你的优势,争取在下个学期取得好成绩。加油!
孩子记住“一步一个脚印”希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希望新的学期里有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你确实长大了,作为父母对你就有了信心。但作为一名学生始终要记住:学/无止境。
孩子要掌控好属于你自己的分分秒秒,老师已把坚固的“船”和灵活的“浆”交给你了,家长希望你在新学年能把“船”划得更稳更远。
希望下学期,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表。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家长的指引下,增强自信心,学习进步。
宝贝希望你能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老师和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也期待你有更大的进步。
家长对上一年级孩子的期望篇七
《给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建议》
给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的一些建议
102班的各位家长朋友:
我们102班的孩子们从幼儿园毕业,步入小学已经三个月了,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我们应该明白,一年级是孩子身心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他们一只脚迈进童年,另一只脚还在幼年,身体进了学校,心理呢,还依恋着幼儿时自由自在的玩耍生活,显露出一些童年期的特征,两个发展时期的交替转换,构成了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发展特点。作为家长, 我们应该关注到孩子到小学所面临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我们家长又应该做些什么?下面我就从这两大方面来谈一谈。
一、关注孩子们面临的变化
1、人际关系的变化。
首先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变化上。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比方说: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等等,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孩子,并参加到孩子们的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亲情关系,在孩子眼里,老师就像妈妈,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甚至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乐意与老师分享。另外,幼儿园的学习活动对孩子的要求比较简单,不需要作业书写,孩子的学习活动非常轻松、愉快。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小学老师由于要完成教学任务,她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较少,老师与学生的交往,也主要在课堂上,师生个别接触的时间很少,新入学的孩子就可能会感到这种新的师生关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压抑。另外,孩子进入小学后,与在幼儿园朝夕相处的同伴分离,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多同学都不认识,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2、课堂教学的变化。
小学中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在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方式,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即使是正规的课堂教学,也是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去安排丰富有趣的活动方式。而小学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和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训练,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每天早上一到校的早读课,上午四节课,下午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每一节课必须上完40分钟。由于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性、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大多是以老师的讲解引导为主,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3、行为规范的变化。
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在幼儿园,孩子有许多自选活动的时间和权利,而到了小学,学生的自选活动就很少,大部分时间必须服从统一的要求。
4、家长和老师期望值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家长和老师主要考虑的是孩子的营养、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儿园吃好,玩好,学习好,与同伴相处好,我们所期望的是孩子活泼,快乐,健康。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学,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习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5、学习环境的变化。
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老师支配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适应,那么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障碍。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二、面对变化家长应该怎样去做
1、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孩子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孩子上小学了,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和转折点。我们作为家长,除了在物质上做好一切准备外,还要特别注意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情绪氛围。平时您可以在与孩子交流中传递出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看我们家的小学生,做起事情来就是不一样了”,让孩子体会到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而高兴,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感到自豪。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上学用的各种物品,带孩子上学的路上,您也可以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再比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您讲故事时,您乘机告诉他:“你上学了,学好拼音自己能读故事了。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我们有的家长喜欢唠叨,望子成龙,“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考第一名。”家长将这种渴望过多过早地转嫁给孩子,这样做会令孩子感到压力骤增,与幼儿园的“玩”反差太大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另外,干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让老师好好批评你!”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对学校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家长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不当言行。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我常常听到,孩子上学了,还要爸爸妈妈给他喂饭;让爸爸妈妈替他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像这样,我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而孩子也越养越懒了。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技能与自理能力,那么对其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将有很大帮助。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
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
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朋友们应该明白: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在孩子入学以后,要让孩子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每天做完家庭作业,自己收拾好书包,并根据课程表自己准备第二天上学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早上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刚开始的时候,您要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您就可以慢慢放手了。再比如自己将衣物穿戴整齐,学会系鞋带,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需要现在就开始培养。但是家长们必须检查孩子们的东西是否带齐了。
3、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身。培养好的习惯,其实就是在寻找一种成功的方法,习惯是经过反复增长、反复训练养成的生活方式。而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一二年级。所以,从现在开始,您就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
握笔姿势:拇指食指执笔,中指托住笔。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首儿歌来帮助孩子记住握笔姿势:头要正,背挺直,脚放平,笔拿好,小铅笔头露出来。我们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用笔在写写画画了,所以请家长朋友们回家一定注意看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因为错误的姿势一旦形成,再改就非常困难了。书写要工整,横平竖直间架合理(依照书先看再描红最后落笔)。要培养认真写字的习惯,例如在书写生字时,要求孩子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眼睛要看清字结构;心到,字形要牢记心中;手到,字写得正确美观。培养习惯要讲究措施,如:可以经常在家展出孩子写得漂亮的作业,家里来了客人也让客人看一看,再积攒小星星, 告诉孩子攒多少颗小星星就可以向家长提一个合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兴趣变得越来越浓。这样,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2)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我们建议孩子放学回家后,先喝点水,吃点水果,然后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搅他。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当孩子碰到不懂的问题,您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您才去帮助他。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假如,他一会儿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啊?”一会儿又问:“爸爸,这道题怎样做呢?”以后孩子做作业就会很慢,也不会独立去完成。不过,一年级有的题目中很多字不熟悉,您也可以采取先把题目都念完,孩子再做题。等孩子完成作业以后,先让孩子自己检查,您一定要看孩子的作业,一看学习态度,看书写是否认真;二看答题情况,能了解孩子是否掌握了今天的学习内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您不仅要检查孩子写的作业,还要重视读的作业。比如,有时老师会让孩子熟练地朗读或背诵课文。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家长会认为
作业太少了,或者有时候作业少了,就给孩子多布置作业,这样有的孩子也许会想:早点完成作业也没有用,不如慢点做,进而养成慢慢吞吞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作业少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孩子轻松一下。
很多家长朋友工作很忙,没时间管孩子,但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在刚刚入学的一个学期,或者一学年,甚至是两年,我们都应该时时关注孩子的各种习惯的培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一切进入正轨的时候,您就可以渐渐放手了。
(3)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在课余时间里,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鼓励孩子多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到了中高年级孩子思维已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可选择逻辑性、说理性强的读物给孩子阅读。选择的内容应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让孩子阅读,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可以要求孩子为您讲解读书内容,既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也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文打基础。您可与孩子一起亲子阅读,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加深感情。还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去让他们自由选择书读。课外阅读对现在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件收益无穷的事情,它将是陪伴孩子终身的朋友,孩子从书籍中学习词语用法,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写文章时就能运用自如。从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明显地感觉到,爱阅读并坚持阅读的孩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而且到二年级开始写话以后,孩子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妙语连珠,而有些孩子则无话可说,词汇量少得可怜。
有些家长总这样抱怨,我也买了很多书给孩子看,可看了收获好像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多。有的家长只关注买书,没有关注看书的过程。孩子是静下心来看书,还是走马观花地翻阅?书本的选择也很重要,要让孩子广泛阅读。有的家长把孩子往图书馆或书店一送,至于孩子看什么书,怎么看就不管了,其实在一二年级,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孩子现在识字不多,我们先读书给孩子听,随着识字增多,再让孩子试着读给您听,不认识的字您教他。读完一本书,还可以进行一些亲子交流,仔细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内容有关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也能提高孩子阅读的专注度。其实,阅读的好处很多,能够让孩子养成静下心来学习的习惯,也是识字的好方法。我们应坚持让孩子每天读半小时的课外书,要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
(4)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指安静地听、仔细地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培养幼儿良好学习态度,进而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让孩子学会倾听,可以从了解倾听的礼仪和培养倾听的习惯两方面入手。
①了解倾听的礼仪,包括倾听时,眼睛看着对方;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打断;把话听完并征得讲话人同意才适当插话;学会控制,让大家都有表达的机会。
②培养倾听的习惯,家长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教给孩子一些倾听的方法。例如带着问题听;听最主要的或重点部分;听、记、说相结合等。创设倾听的机会与环境。比如,经常让孩子有机会在家庭中表现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学习倾听。又如,让孩子听清任务并尝试完成之:“到隔壁阿姨家问问,今天来抄过煤气表了吗”。再如,经常做些“传话”、“找 话语中的错误”等小游戏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进行积极的思考,训练他听的能力。
学会尝试和及时的表扬。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并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能满足孩子被肯定的需要,并激励他保持这种良好的倾听行为。如:“你听得这么认真,对我真有礼貌”“这么一小点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耳朵好棒”。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另外,倾听还与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独立生活能力等息息相关。所以,家长们要结合起来综合培养
(5)培养适宜的生活习惯
进入小学以后,早上七点四十五到校,紧接着就是早读,然后是上午四节课,下午也安排的是一节课,每节课中间有十分钟时间供孩子休息、喝水、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时间相对于幼儿园来说很紧张,而且学校不准孩子带零食进学校,所以,让孩子养成适宜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一是配合上学后的时间,开始准时一日三餐,中间不再让孩子吃零食。二是对孩子进行“坐得住”的训练,时间由少到多,帮孩子适应以后的课堂时间安排。三是加强身体锻炼,家长多让孩子玩一些体育游戏,比如溜冰、打球、跳绳等。四是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晚上早一些入睡,早上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一般晚上八点半以前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保证孩子拥有十个小时的充足睡眠。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例如周末带孩子看球赛,和好朋友来个家庭聚会等。为了孩子能够配合,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长还应该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晚饭后尽量少看电视,而是安安静静地看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少看电视,坚持看课外书,按时入睡。
4、需要让孩子知道一些基本信息。
要让孩子学会规范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能说出甚至写出父母的名字、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带领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进而能够自己上下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得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记得住。不过,现在小学一二年级是要求家长接送的。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和家庭成员所有的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
5、鼓励孩子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合作。
上一篇:一年级成绩,单的批语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爸爸妈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