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作白玉盘,是中秋佳句吗

| 三年级 |

【www.guakaob.com--三年级】

篇一:《中秋节诗句》

三年级《中秋》班会 歌曲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持人)· 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 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 ——根据《彩云追月》乐曲填词(当代) 刘周 三年级《中秋》班会现在开始(掌声)

诗歌朗诵

《我的思念是圆的》 (现代)艾青

我 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一剪梅》(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huán)还寝梦佳期。 《中秋抒怀》

喜迎中秋庆团圆,欢乐笑语万里传。 桂枝明月祝福贺,音好花开成佳缘。

(主持人)·多美的诗词啊!

·是啊! 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谣,更是朗朗上口

·请欣赏民谣

中秋民谣

拜月娘

拜月娘 拜月 好头毛 好嘴齿 大是兄 细是地 月娘仔 你不可给阮割耳

童谣

月亮光光 骑马燃香 东也拜 西也拜 月婆婆 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买卖 不赚多 不赚少 一天赚仨大元宝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饼/大饼勿吃吃小饼 小饼勿吃吃香稃/吃了饼/风调雨顺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全家拜月 八月初一/太平初一/月到中秋/全家拜月 宝塔灯/照照天地/花下藕 藕丝连连/红石榴 榴开见子/团圆饼 夫妻同偕到老/和家和睦团圆 中秋夜

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 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红柿/切蛋黄/赏罢月亮入梦乡 乘火箭/月宫逛/看看嫦娥和吴刚

月饼我爱吃

月饼圆又圆/ 咬一口/香又甜/教我如何不想念 盼中秋/等月圆/月饼端上我心欢 不等爷奶慢/不管弟妹玩/我先把上一快解解谗 啊/月饼好好吃个遍/ 管它肚子愿不愿

月姐姐

月姐姐,多变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银钩样,初八九,似龙牙, 十一二,半边瓜,十五银盘高高挂。 中秋月,净无暇,圆如镜子照我家。

打麦场边屋檐下,照着地上小娃娃。 娃娃牵手同玩耍,转个圈儿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连声喊痛叫妈妈。 云里月姐说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月光光 月光光,照谷场, 谷场上,农人忙。 今年稻谷收成好, 家家户户乐陶陶。 月饼 月饼月饼真好吃 冬过爱吃大月饼 中秋佳节赏月圆 冬过自在月饼中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

呼作白玉盘,是中秋佳句吗

中秋歇后语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呼作白玉盘,是中秋佳句吗

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

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 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

篇二:《中秋节诗词佳句祝贺语》

中秋节诗词佳句祝贺语

千里试问平安否?且把思念遥相寄。

皓月闪烁,星光闪耀,中秋佳节,美满时刻!

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月圆年年相似,你我岁岁相盼。那满天的清辉,遍地水银,便是我们互倾的思念。

举杯望明月,天涯共此时。

秋空给人以深深的思索,您留给我的瑰宝是哲人的深思明辨,还有那从容出世的信条。

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愣愣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明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悦人。

月白风情两岸亲人同望月,牛耕女织双星伴侣偶牵牛。

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圆圆。呼作白玉盘,是中秋佳句吗

三五良宵秋澄银海,大千世界光满玉轮。呼作白玉盘,是中秋佳句吗

华夏九州同祝福,中秋两岸盼同圆。

九夏芳辰八蜒共庆,一轮明月两岸同圆。

中秋应节名诗佳句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呼作白玉盘,是中秋佳句吗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篇三:《中秋节诗词》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春尽,鼓击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中秋之夜,月色皎洁,我国古代就有赏月、祭月之风俗。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中秋赏月名篇佳句多为后人反复吟咏。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人们便相聚庭院、楼台中,摆出月饼、柚子、石榴等果品,赏月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当诗人遇到中秋圆月,瞬间引发观众无限的遐想。曾经耳熟能详的古代中秋绝美古诗词,你还记得吗?

01《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2《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03《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04《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

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05《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06《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 年 级 组

01《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0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3《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gān)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04《望汉月》【宋·柳永】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05《秋夜月》【宋·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06《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高 年 级 段

01《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03《玩月》【唐·欧阳詹】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04《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05《人月圆•中秋》【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 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流。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06《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有奖朗诵活动开始啦!

9月30日 课间操之前当日广播通知参与形式

篇四:《中秋月古诗赏析_作者苏轼》

<中秋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古诗全文如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中秋月古诗赏析_作者苏轼。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鉴赏]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好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中秋月古诗赏析_作者苏轼。“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

篇五:《描写月的古诗》

1、<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描写月的古诗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描写月的古诗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4、<中秋夜君山脚下看月>

明·无可

汹涌吹苍雾,朦朣吐玉盘。
雨师清滓秽,川后扫波澜。
气射繁星灭,光笼八表寒。
来驱云涨晚,路上碧霄宽。
熠耀游何在,蟾蜍食渐难。
棹飞银电碎,林映白虹攒。
水魄连空合,霜辉压树干。
夜深高不动,天下仰头看。

5、<中秋台看月>

明·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6、<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明·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7、<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明·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8、<中秋江驿示韦益>

明·无可

莫惜三更坐,难销万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广州城。
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
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

9、<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琦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唐·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11、<望月有怀>

唐·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12、<雨后望月>

唐·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13、<>

唐·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14、<初月>

唐·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15、<江月>

唐·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16、<月圆>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17、<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18、<十六夜玩月>

唐·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19、<十七夜对月>

唐·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20、<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1、<秋夕望月>

唐·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22、<海上生明月>

唐·朱华

皎皎秋中月,团圆海上生。
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
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
素娥尝药去,乌鹊绕枝惊。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时尧砌下,蓂荚自将荣。

23、<杂曲歌辞·竹枝>

唐·李涉

石壁千重树万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独自婵娟色最浓。

24、<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25、<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

唐·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
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26、<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

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27、<秋霁丰德寺与玄贞师咏月>

唐·唐彦谦

露冷风轻霁魄圆,高楼更在碧山巅。
四溟水合疑无地,八月槎通好上天。
黯黯星辰环紫极,喧喧朝市匝青烟。
夜深独与岩僧语,群动消声举世眠。

28、<咏月>

李建枢

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30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