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元方候袁公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篇一:《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选自吉安市2011七年级单元测试卷】》

陈元方候袁公

吉安市2011七年级单元测试卷(五) 第二大题第(三)小题答案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原题及答案】

.“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3 )

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句: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

12.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陈太丘的职责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你和我老爸就像孔子周公一样,都很厉害,但是谁也不是谁的老师。既照顾了对方的体面,又保存了自己的尊严,不卑不亢。

篇二:《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 世说新语 政事》)

注释

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

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 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

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

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

方言证古

老父:对父亲的敬称。老,表示敬称的词头。老爸(父亲)、老母(母亲)。家君(对自己父亲的尊称,谦词)。君(对他的尊称,谦词)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为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我父亲更加敬重。”袁公说:

“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鉴赏

袁公

比较自负,问题刁钻。如「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稍微不慎则颜面尽失,想是袁公并非真正想知道是谁学了谁,而是有意为难陈元方。

元方

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存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篇三:《陈太丘与友期行逐句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

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元方候袁公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

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你父亲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元方候袁公

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转身进入家门,也不回头看他。 注释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

过中:过了正午。

至:到

舍去:不再等候而走了。舍,丢下;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戏:玩耍,游戏。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元方候袁公

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假字,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元方候袁公

君:您。

家君:家父,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指表示歉意的动作。

顾:回头看。

信:诚信,讲信用。

与:和

时年:这年(那时)。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动作偏向一方;委,丢下,舍弃。 而,表转折。

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

惭:感到惭愧。

礼:礼貌。

引之:拉住。

不:通“否”,是不是。

已去:已经离开。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

则:就是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刘义庆编撰。

古今异义词

古意:离开

今意:到、往

古意:丢下、舍弃

今意:委屈、委托

古意:回头看 今意:照顾 通假字 1、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示否定。相当于“吗?” 词类活用 1、友人惭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内容】这则短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朋友过了正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君子。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

剖析课文 1. 对于故事结尾的“元方入门不顾”这句话,你如何看待? 解答:故事结尾有争议,可以自由解答。

①观点一(元方不失礼):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并且元方那时才7岁,还很幼小,完全不存在失不失礼。

②观点二(元方失礼):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何况对于长辈,是应该持以尊重之态的,怎么能够如此不讲礼节?对方知错后,怎能“入门不顾”?

2.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①交代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背景的句子是: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说明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的朋友

②友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③对话的地点是:门外

文章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文章鉴赏

该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这

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得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犁(L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yuè),如何能走呢?”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反省,反而责怪别人,他被友人抛弃,受到儿童蔑视,实在是咎由自取。

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又一个启示是要有时间观念。《淮南子·原道训》写道:“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是生命的尺度。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自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时间是速度和效率的要素之一。

文章记述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表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懂得为人之道,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道理:通过元方的言行举止,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通过友人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知错就改。而友人又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我们信用的重要性。

通过陈太丘的行为,让我们知道了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34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