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四年级】
篇一:《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宿新市徐公店》课后练习WORD版》
1.古诗二首
《宿新市徐公店》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徐公店投宿时所见到的景物,展现了春夏之交儿童捕蝶嬉戏的生动情景。全诗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喜爱乡村春天美景的思想感情。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作者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各,称“南宋四大家”。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教学时,从一开始的简介作者及背景到品词析句直至想象意境,都要注意把握着诗人的情感脉搏。同时,还要注重诗歌朗读的层次性。在研读古诗前只要求读通全诗,在品词析句中要求品读诗句,在想象意境中就要求放声感情朗读。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个想象意境的写话训练,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要在引导学生读懂诗句上下功夫。因为只有读懂诗句才能想象出意境。因此,要把引导学生读懂诗句作为教学重点。可以这样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及工具书,初步了解诗意。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和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这两方面来品词析句。这样既让学生读懂诗意,又为想象写话打基础。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品味古诗无穷的语言魅力,可以让学生搜集杨万里的另外的诗来赏读,让学生在体会诗情美,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最终达到审美教育,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
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
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和课下的注释,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画中整齐紧挨的篱笆,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疏疏”“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篇二:《五年级下古诗文练习答案》
古诗复习
一、 拼音之窗(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正确、美观)
jī chǐ chái fēi cāng tái chūn sè mǎn yuán
( ) ( ) ( ) ( ) huáng dié lí luî jí zǒu yì zhī hïng xìng
( ) ( ) ( ) ( )
二、 字字斟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 怜:①怜悯、同情 ②爱 ③爱惜 应怜屐齿印苍苔。( 3 )
2、 扣:①扣除 ②击打 ③覆盖 小扣柴扉久不开。( 2 )
3、 走:①步行 ②跑 ③偏离 儿童急走追黄蝶。( 2 )
4、 未:①没有 ②不 ③地支的第八位 树头花落未成阴。( 1 )
三、 句子平台(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诗句。)
1、轻轻地敲打那扇柴门,过了好久,也没人来开门。(小扣柴扉久不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答案。
2、孩子正急急跑着追逐那上下翻飞的黄蝶,黄蝶忽然一下子飞入菜花丛中,再也不见踪影了。(儿童急走追黄蝶)
四、填一填:
(1)《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迷人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活动的欢乐情景,其中描写儿童活动场面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们学习过一首和它很相似的高鼎写的《 村居 》,其中描写儿童活动场面的诗句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一定还知道其它描写儿童活动的古诗,请写出它的题目《 池上 》。
(2)课文的六首古诗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都是写夏天的西湖景色。但二者有区别,前一首写雨天,后一首写晴天;前一首重写西湖的水,后一首重写荷花。你还知道哪首写西湖的诗,请写出题目《题临安邸 》。
(3)《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中的千古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答案。
一枝红杏出墙来。”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请再写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或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等
(4)填上地名:
1、( 洛阳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扬州 )。
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5、( 姑苏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 )。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 )一日还。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万里船。
(5)填上动物名:
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 黄鹂 )深树鸣。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答案。
2、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3、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4、 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
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 )立上头。
6、 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6)填上颜色的词:
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 )丝绦。
2、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3、 日出江花(红 )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
4、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5、 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 )莲回。
(七)填空,并判断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填在括号内。
(1)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
(2)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春天)
(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 )
(4)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
(5)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 踪 灭。 (冬天 )
2、写出谚语的后半部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答案。
一年之际在于春, 一生之际在于勤。
篇三:《宿新市徐公店 练习》
《古诗两首》课堂练习
一、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篱落疏疏( ),( )。 ( )追黄蝶,( )。
1、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我还知道他写过《 》。
二、请你解释下列带点字词的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篱落:( ) 疏疏:( ) 径:( ) 深:( ) 未:( )阴:( ) 走:( ) 无处:( )
三、请你解释下面诗句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想一想:
这首诗写到儿童在菜花丛中追黄蝶,请问儿童有没有追到黄蝶?为什么?
篇四:《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_宿新市徐公店阅读答案_作者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前言]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为南宋诗人杨万里,是一首七绝,作者其它著名作品还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_宿新市徐公店阅读答案_作者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展现了一幅乡村的美好画面,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符合作者的派别风格。入选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
[注释]
1、篱:篱笆。
2、疏疏:稀疏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篇五:《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宿新市徐公店古诗。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树头:树枝头上。
7。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黄蝶:黄色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黄色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黄色的蝴蝶。黄色蝴蝶飞进黄色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上一篇:读小王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