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泽涛的儿子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篇一:《我是这样做儿子的》

我是这样做儿子的

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山”给了我博大宽广的爱,“水”给了我细腻柔和的爱。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又是怎样对父母的呢?

回想往事,在小学4~5年级的一天,那时是中午放学,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房子上,房子就像一个大大的蒸笼,妈妈顾不上汗珠连忙端着菜放到桌子上让我吃。我瞟了一眼做的菜就气愤地说:“今天又是吃这种菜,要吃你们吃我是不吃了!”就这样我气冲冲地跑回了房间。那时我还很不理解,但现在想起我真“混蛋”,妈妈在那三十多度的厨房里做着饭汗流浃背都顾不上擦就把饭端给我,我却用一句如此伤人的话回报她。妈妈当时的心一定非常的痛,即使在那三十多度的天也是寒冷的。我不禁问自己我就是这样做儿子的吗?

一天晚上我们一家在看电视,我不经意间看到了爸爸脑后有几根若隐若现的白头发,一霎间,我脑海里就浮现了许多让爸爸操心,让爸爸伤心的事情:记得那是一个晚上,在我正玩的开心的时候被爸爸叫去听写单词,结果一听写全都不会,爸爸当时气得用微微颤抖的手打了我一下,这使我心中对爸爸很不满,一连好几天都没怎么跟爸爸说话。

现在想来这些事情,我感到万分羞愧。妈妈辛辛苦苦地做好饭等着我回家吃,我回到家中却不吃。爸爸打我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我却一连好几天都没和他说话,我不禁问自己我就是这样做儿子的吗?一想到这妈妈做的饭菜似乎变香了,爸爸的斥责似乎变温柔了我对爸妈的感激似乎也变多了。

以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儿子了,我要做一个理解父母,体谅父

母的儿子。好好的对待父母

篇二:《康熙的儿子们》

历史上所有康熙儿子们的下场

康熙这个老小子, 8岁登基, 作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

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

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

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段泽涛的儿子

的政治问题,可以算得上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败笔。

康熙的大儿子叫胤褆, 为惠妃纳兰氏所生。 惠妃不算出名, 可是他哥哥纳兰明珠可是个名人, 当年就是他力主撤藩灭掉吴三桂的。 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 就更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了。不过这个大阿哥, 可没有他舅舅以及表哥/表弟那么机灵。 虽然早年比较得宠,在康熙平定葛尔丹的时候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本人却可以说有些愚蠢。 他迷信喇嘛, 为了当上皇帝, 竟然想到了用魇镇的方法来谋害当时的皇太子,他的亲兄弟胤礽。康熙一废太子的时候, 命他守卫, 他上窜下跳, 甚至说出了要替父拭子的话, 以为不立嫡则立长,他就可以当太子, 让康熙极为寒心。 最后被他的三弟胤祉揭发了魇镇的事情, 终其一生被囚禁。

康熙的二儿子, 废太子胤礽(réng)。 康熙的第一任皇后,索尼孙女赫舍里 所生。 赫里舍产子的时候,恰逢吴三桂叛乱,皇后因为受了惊吓,难产而死。而康熙

与皇后自幼青梅竹马,感情很是深厚。 所以在胤礽两岁的时候,一改满人不立太子的

习俗, 效法汉人前朝。立嫡长子为太子。这个胤礽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

太子,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子。 然而虽然康熙皇帝效法前朝,前朝中皇太子是不

可以干涉政权的,而满人的习俗却是皇子预政。这样一来,时间久了,皇太子不甘心手段泽涛的儿子

中的权利,皇帝害怕被夺权, 二人矛盾日益激化。而朝中的大臣也形成各个党派,互

相倾轧。 再有其他的阿哥们也长大了,他们自然不甘心这个能力不见得比自己强甚至

不如自己的哥哥当皇帝。

这个时候的皇太子,因为康熙从小的宠溺,养成了暴戾的性格,飞扬跋扈,奢侈骄横。

不甘心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 颇有怨言。而其他的阿哥们虎视耽耽, 巴不得挑出

皇太子的一丁点小错。 最终造就了在康熙四十七年首度被废。

可是康熙对这个儿子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借着大阿哥魇镇的事件,在一年之后,声称二

阿哥因为迷失了心性,但是经过调养,已然恢复。 因此复立为太子。 只可惜这个太子

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重新上台以后,他非但不谨小慎微,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

,集结党羽,打击报复。让康熙老头寒透了心,五十一年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

一直被圈禁到雍正朝他死的那一刻,但是印象中雍正给他了一个理密亲王的封号。

三儿子胤祉(zhǐ), 是个书生学究。我们知道的《康熙字典》,应该就是他 主持编撰的。当时他聚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家,诸如陈梦雷,李钹,还有我们熟悉的方

苞等人,合力编书。这个傻哥哥以为可以因此讨得皇帝得欢心,因此将皇位传给他。事

实证明康熙的确挺喜欢的,康熙晚年的时候经常去儿子们的园子里游玩,就是到他跟雍

正的园子。而且去他的园子的次数远远多过于去雍正的园子的次数。可能在康熙的眼里

,这个儿子是孝顺的,可以共享天伦之乐的吧。但是这个书生气的胤祉绝对对储位心存

想法,因为他的门人曾经四处活动,联络党羽。他似乎也请过方人 ,替他算命。这些

事情康熙虽然看在眼里,却并没有责怪,反而对他的门下说,如果胤祉不小心被牵连,

你们要站出来为他辨白。可见他的孝道功夫做得很足,康熙甚是喜欢他。但是,康熙也

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他就是了。胤祉的结局我不是很清楚,康熙朝的时候被封为亲王。雍

正朝的时候他肯定是获了罪,老四是不可能容忍这个比他年纪大的哥哥,还位高权重的

,估计是削了爵吧。

皇四子胤禛(zhēn)

, 就是后来的雍正帝。生母德妃乌雅氏。整个夺嫡运动的胜利者。观其在康熙朝的作

为,基本上可以概括成为,两面派的作派,说白了就是哪边都不得罪,极尽察言观色之

能,以诚孝示君父,将自己打扮成为富贵闲人的模样,吃斋念佛,标榜自己对皇位没有

觊觎之心。暗地里结交人才,培养门人,最终夺得大位。在位十三年,为中国历

史上最

为勤政的皇帝。段泽涛的儿子

康熙的五儿子胤祺(qí),(是不是第五个儿子都要叫祺啊,我想到了还珠里 的五阿哥永琪了)宜妃所生。就是那个康熙微服私访里的宜妃,传说中这宜妃性子直爽

,的确是很受康熙宠爱的一个妃子,但绝对不是专宠,康熙这个老小子老婆不要太多。

胤祺早年带兵,掌管某一个旗的兵力吧,他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之中,康熙年间也是被封

为亲王。关于他的记载很少,但是我似乎看到过有人说他因为打仗的缘故,破了相(本

来应该是极帅的,说他老娘生的儿子都是男生女相,极为俊美)。破了相的人自然不可

能当皇帝了,比如偶家孙策就是这样气死的。所以没有参与夺嫡就可以说得通了。雍正

继位后,还是不能容他,所以结局也不算很好,也是死在雍正年间的。

第六个儿子胤祚(zuî),也是德妃所生,早殇。德妃虽然出身不高,宫女而已 。但是非常能生,除了四子胤禛,六子胤祚,还有十四子胤祯(示题),还有两个公主

。想必也算是得宠过的妃子。

皇七子胤佑(yîu), 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也是一个没有参加储位竞争的人 。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贝勒,五十一年封为郡王。雍正八年死,其他不清楚。 胤禩(sì), 康熙的第八个儿子,是个我每每不忍提及的人物。生母良妃,出 身微贱,是康熙老儿从辛者库里发掘出来的美人。清朝的时候讲究子以母贵,八八在这 一点上,可以说是矮了其他兄弟一大截,反倒是后来他的母亲因为他的争气,得以晋升 妃位。 胤禩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 “八贤王”,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康熙一废太子后, 命诸臣推举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胤禩,说明其人心所向。

胤禩是阿哥党的首领人物,所谓阿哥党,是针对太子党所言。可以说,胤禩与他的集团 ,当年应该做过不少将太子推下位子的谋划。阿哥党中,有不少的朝廷重臣,也有胤禩 的弟弟, 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祯。 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强大的 势力集团。

然而相比四阿哥胤禛, 胤禩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熙老头连 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 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被不怀好意(或是笨蛋)的大阿哥告 诉了康熙。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可以说,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禩希望最大,但是终究因为康熙对旧太子念念不忘,又因 为张明德事件获罪,受到了打击。坦白的讲,在这种封建社会,胤禩试图以民主的方式 成为皇太子,本身就是一件很没有指望的事情。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的。然而康熙对这个儿子打定主意是提防的,前次说 他是少不更事,这次干脆就说他是居心险恶了。约莫康熙五十三年时候,康熙的寿日, 胤禩因为母亲忌日的原因不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将死之鹰。康熙大怒,立刻骂胤 禩不忠不孝,连带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并停爵停俸。

在我看来,以康熙的睿智,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事出蹊跷,但是他非但不命人调查, 而是借题发挥,说明他已经毫不顾惜父子之情了。可能皇八子在朝廷上下的好名声对他 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威胁,他害怕有朝一日被逼宫,所以一定要打消胤禩以及他的党羽 对储位的幻想。

同年, 胤禩感染了伤寒, 几近毙命。 康熙当时在承德, 只是批复:勉力医治。 后 因康熙要御驾回畅春园, 路上会经过胤禩居住的园子, 此时的胤禩已经人事不省, 然而康熙依然要让其他儿子将其移回京城。 原因竟然是, 不希望路过的时候碰到不好 的事情, 康熙是个讲求迷信的帝王, 他尽量远离这些可能带来晦气的事情。 至于儿 子的死活, 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最搞笑的是,当皇九子胤禟坚决反对,说将死的人了 , 不应该挪动。康熙居然说,这可不是我逼你们要挪走他的,你们回头不要怪到我头 上。

然而我们的胤禩还是活了过来, 像小强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只是从此以后, 他不 再有希望继承康熙的大业了。 后来康熙老头可能也觉得自己做得过了头, 下诏恢复了 胤禩的爵位俸禄。 但是, 胤禩在康熙朝, 只是贝勒而已。 事实上, 直到这个时候 朝臣都还是支持胤禩的, 大学士李光地(看过康熙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 一个出名的 人物)在康熙五十六年,还曾经说过: “目下诸王,八王最贤”。

雍正继位之初, 采取拉拢的两面派手法, 封胤禩为廉亲王。 胤禩倒也没有兴风作浪 , 然而却因为种种欲加之罪, 最终被胤禛治罪。 剥夺爵位不说, 竟然削除宗籍, 被迫改名“阿其那”, 大概是“俎上之鱼”的意思。 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中。段泽涛的儿子

小小点评几句, 我个人是很同情这个人物的, 因其生母身份低下, 估计胤禩从小受 了不少歧视, 所以才养成了要强但处事圆滑的性格。 他夺嫡的失败, 一是康熙的无 情, 二是方法的失误, 猜测这跟他对康熙性格的不够了解有关, 不像胤禛, 揣度他 老爹的意思都快成精了。 但是我觉得胤禩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在雍正朝多数的表 现还是逆来顺受的, 说白了, 就是江山社稷为重, 并没有如何勾结群臣,祸害朝纲 。 即便有些无奈的成分, 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他的确是个贤王。

最后引用金庸的诗总结一下: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强极则辱, 情深不寿。

皇九子胤禟(táng) , 宜妃所生。 关于他的容貌, 有两种说法, 一是极

其俊美, 另外的说法是很胖, 像个猪一样。 我当然愿意接受第一种说法, 这个皇子

并不如何得宠, 估计才能也有限, 但是却是当朝第一大富翁。 估计聪明都用在挣钱

上了吧(暂且不说途径是否正当), 他是胤禩的忠实支持者。 忠实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当时他随身携带毒药, 倘若事情不妙, 就吞毒药而死。 我觉得不管他是怎样的

人, 就凭着他这样对胤禩这个哥哥, 就值得我对他有好感了。 这个九爷在雍正朝的

时候被发配到西北, 其实就是让年羹尧看管起来, 不让他跟八爷党人通有无。 但是

这个老九就是下定决心斗争到底, 他居然想出来用西洋文字拼满文的方法制作密码,

与他儿子联系, 互通讯息, 算得上是开创我们国家密码学的一个先河了。 雍正非常

讨厌他, 而且瞧不起他。 胤禟曾经说过:成则王侯败则贼, 只不过我们亦是兄弟亦

为贼罢了。

胤禟的命运很是悲惨, 被雍正改名为“塞思黑”, 其意一说为“猪”, 另一说“讨

厌的人”,反正不是好词。最后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之中, 比胤禩早一两个月吧。 传说

是被毒死。

第十个儿子胤礻我(é),生母是个皇贵妃,不过死的比较早。这个十阿哥传说 中比较大条,南书房中的倒数。康熙的儿子个个精灵古怪,所以这个笨笨的小孩还是挺

讨他老头子喜欢的。他也是死心塌地挺老八的一个,可能因为自己没什么指望吧。在康

熙年间就被封为郡王,那时候,老八老九都不过是贝勒贝子,这跟他妈妈的身份估计是

有关的。老十在雍正朝的的时候被打发去守陵之类的,后来就跑到张家口那一带蜗居了

。但是心思大条的人总是不一样,比较有福气(汗,我不是夸我自己),居然活过了雍

正朝,乾隆二年才死。

十一子早殇,连名字偶都不知道。

康熙的第十二个儿子, 胤裪(táo) 。这个宝宝是苏麻拉姑养大的,所以与其

篇三:《唐太宗的儿子》

长子:李承乾

皇太子李承乾 (母长孙皇后)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唐太宗李世民长子。生于承乾殿,取

名“承乾”,隐含着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为恒山王。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因其聪敏,太宗特别喜爱。贞观九年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间,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非常好,大臣们有口皆碑。 史书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从此以后,凡是太宗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后因李承乾有足疾,太宗对四子李泰又过分宠爱,而使李泰萌生了夺东宫之心。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于是于贞观十七年(643)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了自保计划,但还未实行就被纥干承基告发。事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 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唐玄宗赠其王号和谥号,于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二子:李宽

楚王李宽,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母后宫宫女)

三子:李恪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四子:李泰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长孙皇后。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倍受宠爱,史载“宠冠诸王”,为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李泰好士爱文学,太宗就让他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由于宠禄过骄,屡次遭到大臣的进谏阻扰。后因涉嫌与太子争位,太宗为了达到让嫡子们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后进封濮王。高宗接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

五子:李祐

武德八年,封宜阳王,其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改封燕王,十年,改封齐王,授齐州都督。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祐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六子:李愔

李愔,唐太宗第六子。贞观五年,封梁王。七年,授襄州刺史。十年,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十三年,赐实封八百户,除岐州刺史。高宗永徽四年,李愔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七子:李恽

恽乃太宗第七子。贞观五年(六三一)封郯王,十年(六三六)改封蒋王,安州都督。恽好聚敛,尤造器物服玩,永徽三年(六五七)徙梁州都督,装车四百辆,沿途护送,州县不堪其劳。有司弹劾,高宗特宥之。上元元年(六七四),迁箕州刺史。州录事参军张君彻等告恽及子汝南郡王炜谋反,高宗令通事舍人薛思贞驰传验按,十二月,恽惶惧自杀。高宗深痛惜之,斩君彻等四人,赠恽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八子:李贞

李贞(?-688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母燕妃。贞观五年,封汉王。

七年,授徐州都督。十年,改封原王,寻徙封越王,拜扬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十七年,转相州刺史。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咸亨中,复转相州刺史。贞少善骑射,颇涉文史,兼有吏干。所在或偏受谗言,官僚有正直者多被贬退,又纵诸僮竖侵暴部人,由是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则天临朝,加太子太傅,除蔡州刺史。自则天称制,贞与韩王元嘉、鲁王灵夔、霍王元轨及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范阳王蔼、元轨子江都王绪并贞长子博州刺史琅邪王冲等,密有匡复之志。遂命长史萧德琮等召募士卒,分报韩、鲁、霍、越、纪等五王,各令起兵应接,以赴神都。初,冲与诸王连谋,及冲先发而莫有应者,惟贞以父子之故,独举兵以应之。则天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麹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夏官尚书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率兵十万讨之,仍令凤阁侍郎张光辅为诸军节度。于是制削贞及冲属籍,改姓虺氏。官军进逼州城,贞乃饮药而死。麹崇裕斩贞父子及裴守德等,传首东都,枭于阙下。贞起兵凡二十日而败。被牵连危害的有其次子常山公、常州别驾李倩,其第三子李温被流放岭南。

九子:李治(唐高宗)

李治(628-683),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於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即位(649年),时年22岁。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葬于乾陵,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

十子:李慎

李慎(?—689年),母韦贵妃,太宗第十子。贞观五年(631年)封申王,十年(636年)改封纪王,赐实封八百户,封州刺史,皇帝下诏勉励他在襄州的政绩,百姓为他立石颂德。二十三年(649年),赐实封至千户。文明(684年)初,累迁太子太师、贝州刺史。李慎少好学,善星步,与越王李贞齐名,当世号“纪越”。李贞联合诸王起兵反对武则天,李慎知当未可,他不肯“同谋”。武则天后来还是将他贬谪巴州,改氏“虺”,薨于道。 十一子:李嚣

李嚣(?-632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燕德妃所生。631年,李嚣封江王,632年去世,谥号殇。无后嗣,封国江国废除。

十二子:李简

李简(?—?)代王,唐太宗李世民子,母不详。李简封代王后逝世,无子女。 十三子:李福

李福(637-670),唐太宗李世民与杨妃之子,赵王。贞观十三年(639)受封,出后继隐太子李建成。十八年(644),授秦州都督,赐实封八百户。二十三年(649),加右卫大将军,累授梁州都督。咸亨元年(670)去世,赠司空、并州都督,陪葬昭陵。神龙初,封蒋王李恽孙李思顺为嗣赵王。

十四子:李明

曹王(又称曹恭王)李明(?—682年),唐太宗第十四子,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杨 曹王李明任苏州刺史时所建李塔

氏,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受封。二十三年(649年)赐实封八百户,不久加满千户。显庆年间,授梁州都督,后历任虢州、蔡州、苏州三州刺史。诏令继巢剌王李元吉后。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在武后的授意下,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后来唐高宗哀悼弟弟,将黔州官僚全部免职。景云元年(710年),将李明灵柩运回京师,陪葬昭陵。李明生有三子:俊、杰、备。即:零陵王、南州别驾李俊;黎国公李杰,垂拱年间处死;卫尉少卿李备。根据《新唐书.卷七十.表第十.宗室世系.曹王房》记载,李明生有五子:俊、杰、价(李价,子济国公 )、备、偲(李偲,右武卫大将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35404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