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六年级】
积累花春的诗句 篇一:《古诗积累》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古诗积累
一、诗句
1、描写春天的古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蜢浩然《春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描写夏天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扬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3、描写秋天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描写冬天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 王安石《梅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5、抒发思念家乡或亲人的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独在异乡为异地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描述军旅生活的古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7、描写月亮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8、描写友情(离别、送别)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10、咏物言志诗: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12、惜时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心情类:
悲伤: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高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5、歌颂母爱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歌颂教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6描写动物的: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宋 范仲淹《江上渔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 杜甫《绝句》) 17、描写花卉
杏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菜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 扬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宋 王安石《梅花》) 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 扬万里《小池》) 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蜢浩然《过古人庄》) :18、描写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象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庐山: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 《望庐山瀑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 苏轼《题西林壁》) 黄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
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为了。(杜甫 《望岳》) 其他山: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描写日:
两岸青山象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0描写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21描写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蜢浩然《春晓》) 23描写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4描写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5描写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6描写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蜢浩然《春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7描写河:
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 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 王之涣《登观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癫自天涯。(唐 刘禹锡《浪淘沙》)
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扬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象宜。(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洞庭湖:
遥看洞庭山水色,碧玉盘里一青螺。(唐 刘禹锡《望洞庭》)
长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8描写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9.描写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0.描写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2含有地名的:
长安: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扬州: 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 李白《黄鹤楼送蜢浩然之广陵》)渭城: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 王唯《送元二使安西》) 钟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二、叠字词
1、AABB: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2、ABAB:通红通红 鲜红鲜红 碧绿碧绿 3、ABAC:一心一意 一模一样 半信半疑
4、AABC:津津有味 多多益善 栩栩如生 5、ABCC: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生气勃勃 6、ABB:红通通 红彤彤 黄灿灿 金灿灿
三、成语归类
1、描写人物仪表、容貌、体态:仪表堂堂 衣冠楚楚 文质彬彬 眉清目秀 如花似玉 2、反映人物优秀品质: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拾金不昧 临危不惧 3、带有“鼎”的成语:鼎足之势 钟鸣鼎食 人声鼎沸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 4、带有数字的成语:一干二净 两面三刀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5、历史故事的成语: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6、带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大公无私 承前启后 翻天覆地 弄假成真 舍近求远 7、带有一对近义词的成语: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8、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9、形容很专心的成语: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专心一志 目不转睛 10、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头重脚轻 口是心非 耳闻目睹 11、描写春天的词语: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 鸟语花香 12、描写夏天的热: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挥汗如雨 大汗淋漓 13、描写冬天的词语:天寒地冻 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 13、描写山的成语:崇山峻岭 崖峭壁高 耸入云寸 连绵起伏 14、描写水的成语:水平如镜 波澜壮阔 水流湍急 波涛汹涌 17、表示心情的成语:
高兴:兴高采烈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心旷神怡沾沾自喜 伤心:垂头丧气心灰意冷悲痛欲绝心如刀绞万箭穿心
18、表示说话的成语: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喋喋不休 19、带有动物名称的:闻鸡起舞、狐假虎威、胆小如鼠、龙飞凤舞、画蛇添足 20、描写人物神态的:手舞足蹈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21、描写自然环境的:
雨:和风细雨风雨交加狂风暴雨急风暴雨暴风骤雨 花:百花齐放百花盛开百花争艳花红柳绿五彩缤纷 天气:风和日丽骄阳似火秋高气爽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22、含有夸张手法的成语:怒发冲冠 一目十行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2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24、反映技艺高超的成语:技压群芳 技压群雄 声情并茂 神通广大 炉火纯青 25、反映朋友间情谊深厚的成语:深情厚谊、情同手足、情深义重同甘共苦肝胆相照 26、反映景色优美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翠色欲流 27、形容人特别多的成语: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人如潮涌 28、形容情况险急:危在旦夕、迫在眉睫、命悬一线、火烧眉毛刻不容缓
29、反映场面热闹繁华的成语:络绎不绝 门庭若市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 人山人海 30、有比喻的成语:归心似箭、视死如归、胆小如鼠、守口如瓶
31、含有“不”的成语:与众不同 宁死不屈 水泄不通 目不识丁 力不从心 32、描写地形地貌的成语:连绵不断 高耸入云 危峰兀立 拔地而起 一望无边 33、含有人物的成语:江郎才尽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塞翁失马、孟母三迁 38、描写颜色的成语: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 三、名言警句:
16、勤奋学习的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7、珍惜时间的名言: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8 、说明谦虚的名言: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8、谚语: (气象)(1)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农业谚语)(1)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学习谚语):(1)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对联:(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教师联):桃李满天下,四海皆学子。
(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数点接新春;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 (格言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景区联)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做人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20、歇后语:
(夸奖赞誉)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国歇后语)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1、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孔明三所周瑜》
2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小故事有《猴王出世》《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高老庄收伏猪八戒》《真假美猴王》
23、施耐庵《水浒传》的小故事:《景阳冈》《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吴用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
24、曹雪芹《红楼婪》的小故事:《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葬花》
积累花春的诗句 篇二:《三月春诗句积累》
三月春诗句积累
诗句积累
劝学类:
作者 诗题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劝学》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字聿》 惜时类: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长歌行》
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送别类: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 适 《别董大》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四季类:
春天: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 《小池》
2. ,映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秋天: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爱国类: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过零丁洋》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绝句》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 《示儿》 友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思乡类: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节日类: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 《清明》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 轼 《水调歌头》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沈少一人。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心情类:
悲伤: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 游 《示儿》
高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 白 《早发白帝城》 忧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 白《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
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海阔从鱼跃,天高任鸟飞。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积累花春的诗句)
竹篮打水-一场空 兔子尾巴-长不了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门缝里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明珠弹雀-其得不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关于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江雨靡靡江草齐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雨欲来风满楼
雨过天青云破处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
大雨落幽燕
白雨乱珠跳入船
好雨知时节
夜来风雨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积累花春的诗句 篇三:《古诗阅读积累》
高一年级古诗阅读积累(一)
写在前面的话
1、依照备课组的安排,编选的古诗应为近体诗,因而编选的篇目只能局限在唐宋诗歌里。
2、编选的诗歌基本上为名家名作,或名句流传,或构思奇妙,易诵易记,琅琅上口。
3、评点的依据主要是《唐宋诗鉴赏辞典》,有些材料来自于互联网,不一一表明谢意。
4、由于对浙教版初中教材、苏教版高中教材知之甚少,编选的诗歌与教材重复,希望老师们指出来,我再加以补正。
— —范维胜
一、汉江临泛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积累花春的诗句)
注释:
1、楚塞:楚地疆界。三湘,漓湘,蒸湘,潇湘的总称。荆门:山名,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战国时为楚之西塞。九派,九条支流,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支。这里指江西九江。
2、浦:水边。
3、好风日:风景天气好。(积累花春的诗句)
4、山翁:指山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的幼子,西晋将领,镇守襄阳,有政绩,好酒,每饮必醉。这里借指襄阳地方官。
评点:
这首《汉江临泛》以描绘景物为主,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王维、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王维的这首五言律诗,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描绘出汉江的宽广,远山的迷蒙,展现了汉江壮丽浩渺的景色。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象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
二、塞下曲(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注释:
1、无花:不飘雪花。可能又是双关,不见春色的代称。
2、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3、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评点: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而我们却选了一首李白的边塞诗,目的是让同学明白判断诗歌的思想情感应看诗歌,不能只看作者。诗歌的前六句极写边塞从军生活的艰苦、紧张,环境之苦,思乡之苦,战争之苦······“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可是,晚上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结尾两句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前面描写的艰苦背景,则不足以显这里的卓绝之精神,更不足以显示边塞将士的爱国豪情。
三、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会被东风暗拆看。
注释:
钱珝( xǔ许 ),字瑞文 ,吴兴(今浙江吴兴县 )人 。钱起曾孙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举进士,累迁尚书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由宰相王抟举荐 ,擢为知制诰 ,又升任中书舍人。兴化三年(900),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司马。后不知所终。
评点: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早春初萌而未展的芭蕉新叶仪态、神情的深入镂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读后令人难以忘怀。
“冷烛无烟绿蜡干”从外形上写出了未展芭蕉外表的冷峻、平静端严,又有着亭亭玉立的娴雅姿态。“芳心犹卷怯春寒”,从神情上描写未展芭蕉的内心律动。芭蕉未展,并非不想与奇花异草争春,而是有些担虑、畏怯早春的寒意。一个“怯”
字,出神入化的传达未展芭蕉娇怯羞涩宛若少女的神情。“一缄书札藏何事?”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把笔触伸向心灵的纵深处。这样一旦和煦的东风吹来 ,它就会慢慢展开,正如少女那密封的情书会被调皮的小伙子暗暗拆开偷看一样,可谓形神兼备,妙趣横生。
咏物诗一般要有所寄托谕指。这首诗究竟是何作意,已无法考究。这里,我们不妨可理解为借物喻人。诗人巧妙地把一个情窦初开而又娇怯含羞的少女比作未展芭蕉,希望她在爱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胆,而不要半藏半掩。由于诗人把自己的心思附丽于娇美的形象,故而显得诗意含蓄、深沉,感情挚着而热烈,开拓了前人诗中所未曾有过的境界,以自己全新的艺术个性步入了唐诗佳作的殿堂
四、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1、不久归:将结束
2、杨花:柳絮
3: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评点:
这也是一首咏物诗。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我们是否还可以这样理解:春天即将过去,花草和树木得知消息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雪飞。
诗无达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春 兴
唐·武元衡(积累花春的诗句)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
“春兴”,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评点: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之所以编选武元衡的这首《春兴》,就是因为它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
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那和煦的春风,象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洛阳城(武元衡的家乡是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六、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
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评点: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以古都金陵的核心——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六朝皇帝,以奢侈荒淫著称,最末的那位陈后主更甚。他在豪华的台城里,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整天倚翠偎红,不理朝政。可怎料笙歌未彻,隋兵已迫都门,楼上红灯,楼下战火,连成一片。金粉南朝就在这靡靡之音中结束了。尤其是第三句写楼台今昔,采用对比的手法,极富深意。在“万户千门成野草”的凄凉情景中,仿佛隐约可闻《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际回荡,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接目摇心的具体形象,使诗句具有无限情韵,发人深思,引人遐想。这样,我们毫不感到是在听诗人枯燥地讥评古人古事,而是在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七、宫怨
唐·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
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
共滴长门一夜长。
注释:
1、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
2、宫漏:铜壶滴漏是古代计时的用具。宫禁专用者为“宫漏”。
评点:
诗史上宫怨诗太多太多,选李益的,一是诗人写边塞诗多,写宫怨的少;二是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让人称道。
诗的前两句境界极为美好。诗中宫花大约是指桃花,此时春晴正开,花朵上缀着露滴,有“灼灼其华”的光彩。晴花沾露,越发娇美秾艳。夜来花香尤易为人察觉,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这种美好境界,与昭阳殿里歌舞人的快乐心情极为谐调,浑然一体。昭阳殿里彻夜笙歌,欢乐的人还未休息。说“歌吹在昭阳”是好理解的,而明月却是无处不“在”,为什么独归于昭阳呢?诗人这里巧妙暗示,连月亮也是昭阳殿的特别明亮。两句虽然都是写境,但能使读者感到境中有人,继而由景入情。这两句写的不是宫怨,恰恰是宫怨的对立面,是得宠承恩的情景。
诗的后两句突然转折,美好的环境、欢乐的气氛都不在了,转出另一个环境、另一种气氛。与昭阳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没有花香,没有歌吹,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宫漏”,大抵夜间添一次水,更阑则漏尽,漏不尽则夜未明。“似将海水添宫漏”,则是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漏永。这里也有一个不眠人存在。但与昭阳殿欢乐苦夜短不同,长门宫是愁思觉夜长。对比反衬、抑扬夸张、虚实相生,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
八、孤桐
宋·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汉族。
积累花春的诗句 篇四:《描写春天花的诗句》
1、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2、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3、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春天花的诗句。
5、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7、憔悴去。零落不堪。两句写杏园零落不堪,是因为折花插头的人太多。
8、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9、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描写春天花的诗句。
1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1、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12、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13、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14、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15、雨后却斜阳,1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1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8、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1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积累花春的诗句 篇五:《有关描写花的诗句》
1、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2、今生一场荷花梦,来生还做护花人。
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4、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有关描写花的诗句。
5、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6、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7、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8、冬思冬恨冷人生,白雪梅花解我情。
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0、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11、人面不知何处去,12、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6、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7、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8、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
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0、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