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一年级】
《一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反义词整理》
一返既往近义词 第一篇
近义词: 识1 回—归 1 2 3 4 藏—躲 说—讲
鸣—叫 玩—耍 瞧—看
复苏—苏醒 识6 欢笑—嘻笑 捉—抓 淋—洒
22 想念—思念 带领—率领 挖—掘 23 常常—经常 突然—忽然 帮助—帮忙 24 宽广—宽阔 平坦—平整 家乡—故乡 25 快乐—欢乐 美丽—漂亮 祝贺—庆贺 希望—期望 勇敢—英勇 丰满—饱满 争论—争辩
仔细—认真 美丽—漂亮 茁壮—强壮 处处—到处 散学—放学 归—回 识2 认真—仔细 提醒—提示 礼貌—礼节 识7 虚心—谦虚 冷淡—冷漠 虚伪—虚假
5 奇妙—奇特 提议—建议 疲劳—疲倦 6 喜欢—喜爱 高兴—愉快 明白—清楚 7 舒服—舒适 暖和—温暖 晒—晾 8 愉快—快乐 照顾—照料 商量—讨论 识3 和风—微风 细雨—小雨 朝—早
9 一定—肯定 焦急—着急 小心—谨慎
连忙—赶忙 送还—归还 仿佛—好像
10 茂密—茂盛 可口—美味 活泼—活跃 11 美丽—漂亮 喜欢—喜爱 干净—洁净 12 参观—观赏 很多—许多 专心—用心
严肃—严厉 准备—预备 认领—招领
识4 造—建 房—屋 运—搬 13 鸣—叫 立—站
闭—关 忽然—突然
14 展开—张开 歌唱—唱歌
笑嘻嘻—笑呵呵 亮晶晶—亮闪闪 15 着急—焦急 感激—感谢 弯—曲 16 连忙—急忙 潮湿—湿润 消息—信息 17 难看—丑陋 难过—伤心 掌握—控制 识5 尊重—敬重 相遇—相逢 纯净—洁净 18 温暖—暖和 清凉—凉爽 送—赠 19 许多—很多 到处—处处 渐渐—慢慢
办法—方法 可是—但是
20 使劲—用力 得救—获救 掉进—掉入 21 办法—方法 议论—讨论 力气—力量
骄傲—傲慢 26 帮忙—帮助 27 非常—十分 应该—应当 28 伙伴—同伴 赶快—赶紧 29 宣布—公布
以前—从前 识8 即将—将要 30 许多—很多
惊奇—惊讶 31 奇怪—古怪 32 闭上—合拢 33 看到—见到 34 快活—快乐
热情—热忱 常常—经常 刻苦—勤奋 本领—本事 保管—保藏 大概—大致 用心—专心 吩咐—嘱咐 看—望
盼望—希望 咧开—张开 帮忙—帮助 轻巧—轻便 鼓励—激励 碧绿—青绿
奇怪—古怪 将来—未来 整天—成天 粗心—马虎 忘记—忘却 培育—培植
寒—冷
帮忙—帮助
可恶—可恨 朋友—伙伴 惊奇—惊讶 发明—创造 连忙—赶忙
.反义词:
识1 大—小 1 2 3 4 软—硬 里—外 上—下
放—收 高—矮 落—升
融化—凝固 识5 团结—分裂 透明—浑浊 喜欢—讨厌 醒—睡 小—大 早—晚 18 清凉—炎热 温暖—寒冷 熟—生 19 许多—很少 升高—降低 20 小心—大意 古—今
哭—笑
进—出 仔细—马虎 笔直—弯曲 美丽—丑陋 归来—离去 多—少 21 高兴—伤心 下沉—上浮 重—轻 忙—闲
识2 认真—马虎 5 疲劳—精神 6 喜欢—讨厌 7 奇怪—正常 8 愉快—悲伤 深—浅
识3 朝霞—晚霞 9 焦急—从容
凉—暖
10 聪明—愚蠢 11 美丽—丑陋 12 专心—分心 识4 前—后 欢—悲 13 闭—开
无—有 14 展开—收拢 美—丑 15 着急—镇定 弯—直 16 低—高
潮湿—干燥 17 难看—美丽
长辈—晚辈秘密—公开高兴—难过舒服—难受里—外
夕阳—朝阳小—大
茂密—稀疏喜欢—讨厌严肃—随和忙—闲 细—粗 上—下 美—丑 直—弯
新—旧
爱—恨
精彩—乏味 明白—糊涂 暖和—寒冷 去—来 香—臭
远—近
活泼—呆板 干净—肮脏 有—无 里—外 早—晚 凉—暖 黑—白 忙—闲 借—还
识6 欢笑—痛哭 22 想念—忘怀 23 常常—偶尔 24 宽广—狭小 25 快乐—悲伤
鲜艳—暗淡 识7 虚心—骄傲 26 饿—饱 松—紧 27 真—假
苦—甜 28 粗心—细心 29 以前—以后 高兴—伤心 识8 低—高
朝—夕 30 可恶—可爱 31 奇怪—正常 32 闭上—睁开 33 明白—糊涂 34 雪白—乌黑
以后—从前 顺从—反抗 平坦—崎岖 希望—失望 自由—约束 虚伪—真诚 老—少 懒—勤
大概—肯定 用心—粗心 宣布—保密 暖—寒
高兴—悲伤 成熟—幼稚 特别—普通 提速—减速 害虫—益虫
远—近 全部—局部 高—低 勇敢—胆怯
热情—冷淡 快—慢 慢—快
美丽—丑陋 熟—生
南—北
雪白—乌黑 朋友—敌人 轻巧—笨重 夕—朝 快活—伤心
《量词,近义词,反义词》
一返既往近义词 第二篇
一(朵)浪花 一(片)田野 一(张)网 一(张)床
一(阵)雷声 一(江)春水 一(道 )霞光 一(声)闷雷 一(弯)月芽 一(块)草地 一(轮)明月 一(首)歌曲
一(叶)扁舟 一(列)火车 一(张)嘴 一(亩)地 一(个)兄弟 一(辆)拖拉机 三(架)照相机 一(片)树叶 一(堆)雪 一(阵)风 一(副)眼镜 一(条)河 两(座)桥 两(只)鸭子 三(台)电视机 一(扇)门 三(口)井 一(间)屋 一(身)毛 一(根)头发 一(封)信 一(面)旗 一(只)小鸟 一(个)问题
一(双)小手 一(幅)画 一(位)女孩 一(片)天空 一(棵)松树 一(片)树林 一(条)小路 一(辆)小车 一(件)东西 一(朵)水花 一(把)小伞 一(棵)水草 一(只)蚂蚁 一(座)花坛 一(条)蛇 一(条)尾巴 一(头)老牛 一(只)燕子 一(件)事情 一(只)飞鸟 一(面)队旗 一(条)红领巾 一(阵)欢笑 一(匹)骏马 一(座)公园 一(棵)白菜 一(头)狮子 一(粒)花种 一(束)鲜花 一(只)小虫 一(个)斑点 一(个)桃子 一(条)大河 一(座)房子 七(颗)星星 一(把)椅子 一(个)字 一(间)教室 一(朵/片)云 一(条)鱼 一(只)松鼠 一(个)书包 一(朵)花 一(条)路 一(对)翅膀 一(本)书 一(把)伞 一(个)小朋友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 上—— 水—— 反—— 去—— 无——
西—— 南—— 坏—— 关—— 地—— 外——
阳—— 入—— 短—— 后—— 黑—— 湿——{一返既往近义词}
合—— 今—— 尾—— 圆—— 敌—— 降——
母—— 晚—— 非—— 错——
夜晚—— 下面—— 进来—— 入口—— 江北——
下降—— 背面—— 片面—— 摇头—— 东方——
上山—— 凋谢——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 非常—— 立刻——
清晨—— 当心—— 惊奇——
《2013年春季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一返既往近义词 第三篇
2013年春季学期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倜傥(tǎng) 秕谷(bǐ) 撺掇(cuān) 气冲斗牛(dǒu )
B、祈祷(qǐ) 赫然(hè) 元勋(xūn ) 迥乎不同(jiǒng )
C、亘古(gèn) 厌恶(wù) 喧闹(xuān) 热情澎湃(bài )
D、重荷(hè) 木屐(jī) 默契(qiè ) 慷慨淋漓(lí )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改正。(4分)
群蚁排衙 鞠躬尽粹 疏疏朗朗 锋芒必露 一返既往 知恩图报 参次不齐 人迹罕至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3、下列下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仰之弥高(更加)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B、气冲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义愤填膺:肚子{一返既往近义词}
C、踌躇:犹豫 鲜为人知:少 D、警报迭起:(屡次) 沥尽心血:(滴)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 (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 D、《社戏》―鲁迅―中国
6、默写。(10分)
⑪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 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一返既往近义词}
⑫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 , , 。(《口技》)(4分)
⑬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⑭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1分)
⑮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1分)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因为 。
8.名著阅读。(4分)
班级举行“我愿与____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阿廖沙 沙僧 诸葛亮 星期五 王熙凤
我愿与__________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30字以上)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3分)
1
《狼》(6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2分)解释下列加黑体字。
(1)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2)一狼洞其中(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4)屠自后断其股( )
10、(2分)《狼》一文给人的启示是:
11、(2分)翻译下列句子。{一返既往近义词}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孙权劝学》(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解释下列加黑体字。(1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及鲁肃过寻阳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2分)
15.请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社戏》选段(12分)
(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了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么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水草所发散出的来的清香,夹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 2
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的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6、(2分)小伙伴们开船时,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这些动词体现了小伙伴的什么性格?
17、(1分)语段中,在景物描写时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18、(2分)上述文字采用多种感官来写景,请根据要求,选填相关的词句。
(1)视觉: 。(2)听觉: 。
(3)嗅觉: 。(4)触觉: 。
19、(2分)语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3分)在上述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我”的心情变化,这个变化过程是:沉重→ →___ __→___ __。
21、(2分)请概括上述文字的大意。
(二)善良的种子(17分){一返既往近义词}
朱成玉
①父亲常驻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来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还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小的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车上有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这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里死了男人,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的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人,他断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也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自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 3
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22、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23、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
24、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画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结合父亲不同的心境简要说说。(3分)
25、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2分)
26、选文第2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2分)
27、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2分)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28、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3分)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粹——瘁 必——毕 返——反 次——差 3、B 4、B 5、D
6、(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道渴而死 弃其杖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凭君传语报平安
7、示例:我喜欢华南虎,因为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动物名称占1分,喜欢其理由占1分。(“理由”必须符合本段文字的内涵——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带给人类深刻的启迪)
8、示例一:沙僧 西游记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
示例二:阿寥沙 童年 阿寥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和仇恨的家庭里,我愿与他交朋友,给他一些帮助,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
(写对名著,1分;结合名著内容,言之成理,2分。共3分)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
9.(1)突然 (2)打洞 (3)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4)大腿
10.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1.(1)才知道前在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2)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死了,禽兽的花招能有多少呢?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12.(1)了解。(2)到了……时候13.⑪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理由来推辞。 ⑫与有志之士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14.(1)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吕蒙角度)⑫ 办事情要善于运用方法才能有好的成效。(从孙权角度)⑬看待事情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
15.相同点: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点:(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中拥有年重回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内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⑫两文写法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后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现代文阅读
16、动词:拔、点、磕、退、上前、架。表现小伙伴聪明、能干、胆大的性格。
17.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18.(1)月色、连山、赵庄、几点火 (2)歌吹、横笛、宛转、悠扬 (3)发散出来的清香 (4)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19.比喻。形象生动,化静为动,突出人物的心情。 20.轻松 沉静 自失
21.写夏夜行船的见闻和感受。 22、(1)父亲的钱被偷 (2)父亲及乡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3)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23、父亲将种子分给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
24、不矛盾,因为第3段写父亲钱被偷时的焦急心情,对他人猜疑及不信任;
而第10段写父亲的钱失而复得后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
25、最后一段(第11段)
26、与下文善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善良
27、说明钱珍藏已久,因钱来之不易而格外珍视,更衬托善举的可贵。
28、围绕善良来谈(正面意义)
5
《论语中的成语》
一返既往近义词 第四篇
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中的成语。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示例:徐迟<牡丹>:“她果然成为一个——的教师了。”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3、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论语中的成语。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示例: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
6、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示例: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示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8、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9、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示例:——,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1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14、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5、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示例: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近义词:废寝忘食用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
16、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17、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1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19、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2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22、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示例: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23、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2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示例:<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一个老成人在旁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梁实秋<雅舍小品·职业>:“至于弈棋,虽曰小道,亦有可观,比饱食终日言不及义要好一些。”刘心武<钟鼓楼·不是结尾>:“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既然是该办的事就不要等!就不能慢!”
25、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26、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7、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2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29、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30、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31、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32、简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33、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34、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5、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36、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3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38、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三章:“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不能一革命什么都平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反义词:一步登天。
39、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40、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近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43、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44、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45、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46、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4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48、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示例:方之<内奸>:“我要对党对同志负责,即使严赤、杨曙是内奸,我也该对他们负责,不能把——都写上。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4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5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5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示例: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52、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示例:薛姨妈是个——的人,倒还易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5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4、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55、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示例:趁你们——的时候,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56、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57、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58、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示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反义词:成人之恶、掠人之美。
59、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60、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示例:刘征泰<苏步青>: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61、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6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示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6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65、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6、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近义词:待价而沽。
67、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示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脆而不坚……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反义词:表里如一典故:<左传·文公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68、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示例: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69、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示例: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反义词: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70、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71、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示例:“陈教授——从容不迫地说:……”(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72、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3、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示例:我没有——的能力。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74、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5、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76、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77、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78、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79、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示例: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这种事搁在心上已有多年了。(<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六回)
82、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83、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示例: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84、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示例: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8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6、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87、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88、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89、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
上一篇:运动会广播稿100字 一年级
下一篇:、一年级曰记帮妈妈扫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