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不从的同义词

| 一年级 |

【www.guakaob.com--一年级】

7-9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誓死不从的同义词(一)

2014年至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凡主观性试题,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一、卷面书写。(4分)

从答题纸的整体书写来打分,按4:3:2:1:0五个档次来打分。不然,这道题就没有意义了。

二、积累运用。(33分)

1.C 2、B 3、A 4、A 5、D 6、B 7、A 8、冰心 泰戈尔 对童真的歌颂或对童真、童趣、童心的歌颂。每个1分。 9、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③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⑤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⑧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⑨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⑩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每小题1分,错一字该题不得分。10、例:冬天凛冽在寒风里,冬天依偎在寒冰上,冬天温暖在小姑娘的心里。每两句1分,句式必须一致,字数相等,比对合理,否则不得分。11、例:大如席的雪花飘飘洒洒地下了起来,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小草高兴地跳起舞来。三个词全用上1个1分,修辞1分,通顺1分。

三、阅读理解。(33分)

(一)古诗歌阅读。(4分) 12、“阔”字表现出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写出水的情形1分,春潮涌流1分。13、思乡之情。(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1分)

14、①: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②是故:所以。③竟:终于,到底。④湮:埋没。⑤闻:听。⑥不已:不停止。⑦但:只。⑧臆断:主观地判断。⑨雨:下雨。⑩将:率领。每个0.5分。15、A 16、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每句2分,每句中每1个重点词译不出扣0.5分,扣完为止。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17、①好:喜欢。②罔:迷惑。每个1分。18、①(张丞相)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问,到我忘了它(的时候你才问)”。每句中每1个重点词译不出扣0.5分,扣完为止。19、该责骂的人是张丞相(1分)。原因是自己书而不工,有时亦不自识,还责骂别人(1分)。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20、看山水画,看《评注图像水浒传》读《水浒传》,读《千家诗》,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每2个1分。21、总领和概括全段内容。22、(1)诗句对大自然精彩的描绘感染了我,影响了我,激发了我对自然的热爱(1分),进而热爱上生活(1分)。(2)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富于变化(1分)。两词各有侧重,雕镂侧重于雕刻的精细,镌刻侧重于刻的印迹深(1分)。23、作者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怀来自读书(2分)。告诫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2分)

四、写作。(50分)

按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文从字顺四个方面给学生的作文评分。紧扣这一册的训练点,给学生一个正确评价。不能随便打分。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1-29分。五类卷:20分以下。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 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

50分。

2013年至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凡主观性试题,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一、卷面书写。(4分)

从答题纸的整体书写情况来判分。必须严格要求,拿出专人评分,不能与作文混在一起,不然就失去了作用。比例是4:3:2:1:0。

二、积累运用。(30分)

1、B 2、A 3、D 4、C 5、A 6、D 7、D 8、①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 流。②你当年新生的禾苗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③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④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⑤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⑦亲贤臣,远小人。⑧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⑨了却君王天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每句1分,错一字不得分。9、示例:想与欧阳修相拥同游醉翁亭,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想跟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云寰宇的最后一次演讲。必须与原诗保持相对或相对,否则不得分。每句1分。10、立春过后,冬天悄悄的溜走了,春天则洋溢着笑脸花枝招展地向我们走来。三个词都用上1分,有修辞且形象1分。1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各1分。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古诗歌阅读。(4分) 12、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每答出2个景物可得1分)1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它揭示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1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战事未平、军功未建。这一矛盾心理正是词作所揭示的主题。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14、①数:多次。②等:同样。③间:私自,偷着。④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⑤徒:只是。⑥尽:全部得到。⑦枉:委屈。⑧胄:后代。⑨诚:的确,确实。⑩遗:给予。15、

A 16、①如今如果把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②然而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什么样办法?③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的接受正直的进言。每句中一个重点词译不出扣0.5分,若有两个译不出或错译,该句不得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17、①遂:于是,就。②书:写。③旦:第二天。18、B 19、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敢逃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每句中每个重点词译不出扣0.5分。 20、 天祥被俘押到潮阳见弘范时不畏敌军;而对弘范的诱降和敌军的优待誓死不从;临刑从容。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2分。

(四)现代文阅读。(13分) 21、追寻和思考人生的真谛为线索或思考人生的真谛为线索。22、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23、①在没有演出的剧场,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②对旧照片窥视欲久盛不衰。 ③以往和如今买书的不同经历。每个1分。24、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作者读书的认真(1分),也写出了作者对书林杂芜现象的不满(1分)。②书反映了人生百态(1分);人生如书,要坚韧地追求生活的真谛,书写美好人生(1分)。25、内容: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结构:起过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起了议论。各1分。

四、写作。(50分)

中考评分要求: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1-29分。五类卷:20分以下。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

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50分。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答题纸 凡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一、卷面书写。(4分)

从答题纸的整体书写情况来判分。必须严格要求,拿出专人评分,不能与作文混在一起,不然就失去了作用。比例是4:3:2:1:0。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C 2、A 3、B 4、D 5、A 6、B 7、D 8、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③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④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⑦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⑧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⑨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每句1分,每句错1字,该句不得分。9、示例:很少见到李祥这样专注的神情,除非是在考试场上。每句1分,必须句式一致,字数相同,否则不给分。10、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或团中央启动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多1字该项不得分。1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每项1分。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诗歌阅读。(4分)

12、示例:图画的构图美: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图画的线条美: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图画的色彩美: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图画的意境美: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答出其中一种即可,2分)13、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14、① 属:类。②植:立。③曾:竟然。④与:同“举”,选举。⑤属:连接。⑥竞跃:争相跳出水面。⑦念:考虑,想到。⑧文:画。⑨方:当„„时候。⑩更:还 。 15、A

16、①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②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③水汽凝成的冰花弥漫一片,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每句中有一个重点词译不出扣半分,有两个该句不得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17、①相齐:在齐国当宰相。 ②说:同“悦”高兴。 18、富贵而不骄侈,还没听说过这种情况;贫穷而不怨恨,我就属于这种情况。一个重点词译不出扣半分,有两个该句不得分。

19、晏子治国的业绩和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精神。各1分。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20、对这种奇怪现象的困惑由来已久,引出了要说明的对象,引起读者的兴趣。每个1分。

21、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吗?是反问句,承接上文,这种现象到现在已不可怕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是疑问句,引起下文。每个1分。22、魔鬼的海或沙漠里的光线作怪,沙漠里的声音作怪。每个1分。23、列数字,摹状貌,举例子,作诠释。作用略。 有例子1分,结合具体内容的简要分析得2分。24、D。

四、写作表达。(50分)

按文体特征鲜明,说明对象特征突出,说明顺序恰当,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周密的标准,依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按以下列标准给分。不能随便打分。一类卷:45-50分;二类卷:38-44分;三类卷:30-37分;四类卷:21-29分;五类卷:20分以下。不是说明文的三类以下。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 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2-5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50分。

东昌中学语文实况答案高二下(第二学期)
誓死不从的同义词(二)

课文精练

1.饱尝一尝故都的秋 因为故都的秋具有清、静、 悲凉的特点

2.(1)指南国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模模糊糊,不能赏玩到十足的状态。

(2)欣赏名花最好在其半开,品尝美酒最好进入半醉,但领略秋景却应该赏玩到十足。 3.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4.③庭院闲赏 ④落蕊轻扫 ⑤秋蝉残鸣

5.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6. 色彩排列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出作者的寂寞,孤独的冷落之感。 7.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8.A 拓展延伸

1.D 2.重楼复阁,回廊盘曲,院落错落,花园重叠。 3.D 4.流露对小胡同的爱和对小胡同的眷恋之情。

5.小胡同接纳了“我”,它的环境熏陶了“我”,它的文化哺育了“我”。 6.A

二 晨昏诺日朗

预习检测

1.(1)邃(2)翡(3)羁(4)籁(5)炫(6)眩

(7)guǎng (8)duï(9)suì (10)tī (11)huō (12)zhàn

2.(1)形容重山叠岭 (2)①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3)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 (4)形容气势雄伟浩大。

3.写“昏”是为了衬托“晨”。

4.(1)声:叹息、嘈杂、清脆、呼啸、轰鸣 (2)势:如急雨、如狂风、震天撼地、千军万马、浩浩荡荡 (3)色:白光、雪白 (4)形:

宽 (5)正面描写:流、跌、垂挂、飞扬(6)动静结合 (7)总体评价:黄昏时的诺日朗瀑布给作者的印象是——单薄, 柔美,缺乏壮阔,只有水的轰鸣,为后文写清晨的诺日朗瀑布埋下伏笔。 课文精练

1. D(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辨别它的滋味。领会:领略事物有所体会: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等。垂挂:物体上端

固定于某点而下垂。悬挂: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开阔:①(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②(思想、心胸)开朗。③使开阔。阔大:(面积)宽广而大气。)

2.C 〔C耳目一新:(指见闻)形容改后的情况比以前好,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使人感到新鲜。面目一新:样子完全变新(指

变好)〕

3.主要从人的感觉角度来写。分别写了听觉(“那轰鸣的水声也越来越大”)、触觉(“头发、脸和衣服都湿了”)、视觉(“抬头仰

观大瀑布„„”)、心理感受(“自己只是漫大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 4.通过联想比较,突出“诺日朗瀑布”雄浑激越、奔腾宣泻的特点。

5.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瀑布比喻成“群龙”,写出了瀑布的神奇气势,动态感强;用拟人,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由衷的赞美之

情。解析: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描摹景物,绘声绘色,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作用要联系具体句子来体会,不能只说套话。 6.这一语段中连用了四个比喻,将水声比喻为“叹息”、“急雨”、“狂风”和“千军万马”,并照应了四个动词:“飘”、“打”、

“卷”、“奔跑”,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细腻地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距诺日朗瀑布也越来越近了。

7.这一语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用“流”、“跌入”、“垂挂”、“飞扬”四个动词写出了远观诺日朗瀑布的特点。“流”一般是用在

较平坦的地方,准确地写出了瀑布起源时水流较缓的特点,而“跌入”一词则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突遇峭壁时猛然由缓而急,汹涌直下的雄浑景象,让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用笔的精妙! 拓展延伸

1. 用拟人的手法 生动表现了河水的涨溢 2. 接受民族文化教育,接受善良纯朴乐天的教育

3. (1)河是爱情的摇篮(2)河是生活休息的场所(3)河是人格教育的场地 4. 珍惜环境,珍惜情感,珍惜生活,珍惜文明与文化 5. A D E

三 瓦尔登湖

预习检测

1.(1)镶 (2)凝 (3)噬 (4)tǔn (5)tà (6)xū xū

2.伐木人砍伐湖周围的树木,村民们引水来洗碗洗蝶,“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破坏了它的幽静, “铁路线入侵它的边境”,“冰藏

商豪取它的冰”。

3. 句子如:“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这是和恒河一样圣洁的水!”词语如“恶魔似的铁马”“肮脏的工业脚步”“吞

噬”“豪取(意为强横地夺取)”等,可以看出作者对人们膨胀的物欲的深刻批判。 4. 作者称它是“大勇者的作品”,庄严、纯洁可以涤荡污浊的“神的一滴”。

课文精练

1. 他拥有瓦尔登湖的美丽和远离世俗的悠闲宁静。 2. 把时间尽情用在欣赏瓦尔登湖的美丽上。

3.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被当作纯洁、高尚、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像瓦尔登湖一样的贤者少之又少。

4. 虽然瓦尔登湖遭受了很多人类亲手制造的磨难,但它依旧年轻、依旧充满神秘与活力,在作者眼里,瓦尔登湖俨然一位纯洁神圣、青

春永驻的女神,岁月的流逝、人事的不测丝毫不能使她衰老,这种永恒象征自然宇宙的恒久与博大,也象征人类天性中对于自然家园的永恒皈依。 5. D

6.有比喻、比拟、反问等修辞手法(例子、表达效果略)。

7.要点:一是通过对瓦尔登湖的歌颂,由此推广到对整个大自然的歌颂;二是表达生活态度和对人的本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三是

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拓展延伸

1. 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比,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

2. 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下,是日寇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 3. 敌人的卑劣,少女的惨死,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要控诉抗议,而黑暗、寂寞使他无法倾诉,倍感压抑。作者连用三个问句,正是为了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这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 4. C E

四 守财奴

3. 因为节选部分是最能反映朱帘秀高尚品质的对话,同时也很好地表达了关汉卿与朱帘秀的爱慕之情。尤其是一曲《双飞蝶》更酣畅淋

漓地抒发出关汉卿和朱帘秀相濡以沫,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

4. 不矛盾。面对阴险狡诈、助纣为虐的叶和甫,关汉卿刚直不阿、宁折不弯,而面对忠直善良、忠贞不渝的朱帘秀,他又深情款款、儿

女情长。这两者是统一的,能爱才能恨,反抗恶势力是他们的爱情基础,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文化英雄。

课文精练

1. 叶和甫企图劝诱关汉卿招供,而关汉卿誓死不从 阴险卑鄙 铮铮铁骨

2. 讨好、买好→陷害→威逼、利诱→收买 〔剧中叶和甫先是向关汉卿讨好、买好:“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

点儿吗?”接着就是陷害:“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然后就是威逼、利诱:“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等甚至释放你的。”最后就是收买:“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3. 要点:画线句中关汉卿将自己比作一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的铜豌豆,这是他坚持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与立场

原则的自我表白,表现了他视死如归、铁骨铮铮的高尚气节。

4. 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意图在于揭露元朝统治者对广大人民的残酷迫害,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为贫苦大众伸张正义。(意近即可)

拓展延伸

1.反问 珍惜时光并甘愿为理想献身。

2.“浪子”,这种本是放荡不羁的形象,在此更带有一种不甘屈辱和我行我素的意味,诗人的这种情调实质上是对世俗观念

的嘲讽和自由生活的肯定。

3.曲中作者将自己和那些自甘堕落、沉迷风月的“子弟”进行对比,如“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意在表明自己青春虽然不再,但仍然不放弃对自由的执着,对人生的追求,不会一味地沉沦于风花雪月中。

4.他对统治阶级的坚决不合作态度以及对市民文化的认同。 5.B

6.这首散曲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添加衬字,娴熟地运用排比句、连环句,造成一种气韵镗鞳的艺术感染力。譬如〔尾〕曲中

“你便是落了我牙”一句,那向前流泻的一组组衬字很自然地引起情感上激越的节奏,急促粗犷,铿锵有声,极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向“烟花路儿上走”的坚韧决心。全曲一气直下,然又几见波折,有一种雄健豪宕、富于韵律的美感。

7. 咫尺与天南地北(空间上) 霎时间与月缺花飞(时间上) 情人相别的内心感受

8. 心理、动作 情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9. 塑造了一个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诞生活,豪放、及时行乐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10. 这两首元曲在语言方面体现了元曲通俗浅白,质朴无华的特点。

11.意思是说她乘的船把聚会的快乐也一同带了去,所思念之人走后他只能同半江明月作伴。

12. 赏析:这是一支送别曲,作者与珠帘秀虽是短暂相聚却是感情弥笃,在她要到别处去时,他前往送行依依不舍,他觉得今后只有半

江明月与己为伴,实在凄清难耐。这里用“半江”显示出作者的体物之细腻,也加强了人不团圆的悲凉感。

六 别了,哥哥

预习检测

1.白莽 左联 《为了忘却的记念》 《白莽作〈孩儿塔〉序》 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

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2.告别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渴求的是“永久的真理”,将面对的是“危崖荆棘”,“黑的死和白的骨”,以及“砭人肌筋的冰

雹风雪”(也可答:将面对的是危险、死亡和饥寒交迫)。

3. 不矛盾。由于诗人宣泄情感的真实与深挚,使诗作更具心,灵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丰富并突出了诗人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在相反

相成中强化了诗歌积极主题的表现。

课文精练

1.“恶梦一场”指亲生兄弟为了不同阶级而反目成为敌人。不矛盾。称“最亲爱的哥哥”可以看出作者对哥哥的抚育自己是有着感激和

不舍的,但最终为了革命,作者选择了决裂。 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痛苦挣扎,更能看出他的决断勇敢。

2. 作者不屑一顾的官位 与无产阶级相对立的统治阶级、官僚阶级。

3. 比喻。 表现作者为了中国革命,甘愿自我牺牲,作时代的先驱者。

4. 要点:诗人具有鲜明的政治意愿,坚贞的人格信仰,对劳苦大众深挚的爱,对正义、真理的崇尚,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强烈的责任意

识。(意近即可)

5.因为这是一首政治宣言诗,是以“我”的口吻直抒胸臆,倾诉自我的情感心灵,宣布自己的立场、态度与志向。其间无须环境的描写

渲染,也无必要人物的意象描绘,只需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直接诉说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抒情表达方式才淋漓酣畅,读来令人振奋。

拓展延伸

1.五卅惨案 强调五卅惨案对于革命斗争的重大意义。

2.象征人民与反动派誓死斗争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

江苏省江浦2014届高三3月月考
誓死不从的同义词(三)

江苏省江浦2014届高三3月月考

语文试卷2014年3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针灸/熏炙 整饬/敕造 契约/锲而不舍 婢女/无裨于事

B.佝偻/龃龉 倜傥/孝悌 绯闻/缠绵悱恻 亵渎/龟玉毁椟

C.债券/缱绻 创伤/怆然 拘囿/良莠不齐 嗫嚅/摄生之道

D.摩挲/窸窣 商贾/蛊惑 冈峦/力能扛鼎 疑窦/买椟还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雪龙”号通过直升机将俄罗斯科考船上52名乘客转移到了澳大利亚“南极光”号破冰船上,但在1月3日自己也被厚冰困住。

B. 沪深高铁有望年内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大动脉连接的大都是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

C.“人肉搜索”不再是普通的网络行为,它已经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损伤,这与传统的暴力事件性质接近,自然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范围。

D. 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的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3.下面是《人民日报》的一则评论,请从中提取五个关键词语(可以是短语,但每个均不超过四个字)。(5分)

驱车上路,总能看到一些人的私家车贴着个性车贴。尽管给私家车贴车贴纯属个人行为,别人无权干涉,但是追新求异玩“过火”,就可能伤害公共文明。我们发现,有的张狂嚣张,其实是藐视道路交通法规;有的恶意挑逗,容易激化车主情绪,引发交通矛盾;有的噱头过足,会分散其他车主的注意力,增加了事故风险。车贴一方面是车主的调侃和自嘲,另一方面也显示审美情趣。相对于欧美悠久的汽车文明,我们的“车轮上的文明”还在襁褓之中。一个心灵高尚、文明礼貌的驾驶人,显然应该谨守公共文明的边界,不应该用不文明的车贴吸引人们眼球、对他人产生视觉污染。车流滚滚,谁都希望心情舒畅、顺顺当当,千万别让车贴辱没了文明。

4.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黄宗羲,字太冲,馀姚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已磔①,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时钦程已入逆案,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明亡,清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即欲归,当遣官送之。”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乞审正而后定。尝论宋史别立道学传,为元儒之陋,明史不当仍其例。朱彝尊②适有此议,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免之,与父俱归。明王驻桂林,授行人。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明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僭号于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馈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馀姚、昆山。然诸人隐遁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惟夫之窜身瑶峒,

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尝与友人论学云:“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明史,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

[注]:①磔:古代酷刑之一,车裂肢体以处死。②朱彝尊:人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 被:覆盖

B.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 狱:坐牢

C.明亡,益自韬晦。 韬晦:收敛锋芒,隐蔽行迹

D.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 克:成功

6.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在明亚亡后在政治上都采取了与清朝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这一态度的一组是(3分)( )

①敦促就道,再辞以免 ②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

③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 ④荐辟皆以死拒

⑤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 ⑥大臣争荐之,以死自誓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宗羲嫉恶如仇,铁骨铮铮,入都讼冤,锥刺阉党,拒绝贿赂,终于为父昭雪。

B.王夫之拒绝与张献忠合作,自伤肢体,救出被扣为人质的父亲。参加明王政府,为国事弹劾王化澄,几乎被杀。明亡后,避居衡阳之石船山。

C.顾炎武参加过鲁王军队,事情不利后对于国事心灰意冷,转而经商,最终累致千金。

D.黄宗羲虽然屡次拒绝清廷征召,但清修明史,他仍然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被采纳;顾炎武认为做学问的前提是做人,清廷征他修明史,他誓死不从。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朱彝尊适有此议,得宗羲书示众,遂去之。(3分)

译文:

(2)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于世。(4分)

译文:

(3)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3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 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答: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2)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3)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5)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 __,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8)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4题。【誓死不从的同义词】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扑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

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

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誓死不从的同义词】

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他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他们同时开始大聚餐,他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大快朵颐。享受着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

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悦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

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类更高歌,动物也更快活。

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是那么唯美,唯美中蕴含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槃,沐浴烈火而再生。 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

陈晓旭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林黛玉,而她演绎的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而饰演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使命完成之时,就被上苍召回,没有豪言壮语,不去聆听掌声,而他的生命在鲜花中永远绽放。尘世间的身躯已随风散去,但心底世界里的精髓永存。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纵使天空不会铭记你的乐音,你会振翅留下雀跃的音符吗?即使石阶不会印染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相遇严冬,你会依然笑对风寒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

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誓死不从的同义词】

容。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3期)

11.为什么作者“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4分)

12.你怎样理解“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

13.文章中插进陈晓旭和罗阳的事迹,你是否感到突兀?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答:

14.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小题。

城市文化

“两个胖胖欢迎您”,“一座叫春的城市”,“××,精彩每一天”,“没到过××,不了解中国”„„如今,往往是一个城市刚推出来一个城市口号,立刻就被网民批判得体无完肤。

网民对城市口号的反感和嘲讽,虽多出于直觉,但不能不说这直觉是准确的。近日有关城市发展的调查显示,有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为一举成名打出雷人口号的城市更是不计其数。很显然,一个城市要想变得有特色,不是靠多喊两句惊人口号就能做到的。尤其180多个城市都想建国际大都市,无异于痴人说梦,只能表明当下很多城市管理者的暴发户心态。算算美国如今有多少个城市能称得上国际大都市,就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城市和文化的关系不言而喻,非常古老。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城市,都有它们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形象。说起古罗马,人们会想起那里的竞技场和帝国文化;说起盛唐长安,人们会想起那里开放而包容的文化气象;说起明清的苏杭,人们会想起那里通俗文化的繁盛与隐逸文化气质。一座城市如果有自己鲜明的文化个性,市民才可能共享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一个简单道理,像“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的城市名头,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而不是当政者策划的,它代表了大多数民众对于该城市文化特色的认同。

分析那些著名城市的文化形态,我们会发现除了物质文化,如建筑、服饰、饮食的不同外,更为深层的还是城市所奉行的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这些文化价值观有的源于文化传统,有的源于宗教文化。比如伊朗首都德黑兰城市风貌展示的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价值和文化价值,它与欧洲信奉基督教的一些城市,无论在物质文化或制度文化层面,都会有巨大差异。再如雅典,之所以当年能成为名城,是因为它充分承认了个人在城邦中的价值。伯里克利有个语录:“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也就是说,雅典的存在,是通过个人对自由和幸福的实现来完成的。当个人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时,也在实现城市自身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市民与城市实现了文化和记忆的共享。

近几十年来,中国有风格的城市文化大多都消失了。表面上看,这是由于现代化的开放性,使城市和市民关系疏远了。但历史地看,还是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整体缺失。而一个没有独特价值观的城市,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在功利主义的气氛中要建设独特的城市文化,几乎是一种奢谈。城市管理者对城市文化所能做的,是城市制度文化的建设,也就是建立一种市民可广泛参与的制度文化,而不仅仅是提一些大而无当的口号。文化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决不可能通过策划几个方案、空提几句口号,就可以一蹴而就。只有当市民拥有了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自信,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才开始有了雏

形。

15.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文作者的论述思路。(6分)

答:

16.根据文本,请分析当前网民反感的我国某些城市口号的弊病。(6分)

答:

17.结合全文,请谈谈当前中国城市如何建设有风格的城市文化?(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 当 世 之 人 皆 知 其 说 之 不 可 从 然 后 以 禁 则 齐使 后 世 之人 皆 知 其 说 之 不 可 为 然 后 以 戒 则 明 岂 必 灭 其 籍 哉 放 而 绝 之 莫 善 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节选自曾巩《战国策目录序》)

20.“神农之言”“墨子之言”分别代表“九流”中哪两家的学说?(2分)

答:

21.作者认为禁绝邪说的最佳途径是什么?(2分)

答: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漠城抢光呢。”葛朗台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每顿饭、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儿也不能多。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了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并说了以上的话。(《欧也妮·葛朗台》)

B.由于要给高老太爷祝寿,张太太带着琴和来张家玩的梅来到了高公馆。第二天,觉新和瑞珏在花园里与梅相遇,梅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觉新偷偷地追了上去,请求梅宽恕,梅忍不住低声哭泣。二人相对而泣,互诉着几年来的相思之情。(《家》)

C.吴荪甫本来想请屠维岳滚蛋,但屠维岳的镇静与倔强、机警和魄力,让他在意外之余生出惜才之心,他早就痛恨自己手下没有一个能干的人来管理工厂的秩序,致使工厂动不动就作乱。最后,他命令厂中自莫干丞以下的稽查管车全听屠维岳调度。(《子夜》)

D.刘禅亲自扶着诸葛亮的灵柩到汉中定军山安葬,并封其谥号为忠武侯。孔明一死,东吴在边境增兵。刘禅派宗预入江东,前去重结旧盟,孙权折箭起誓不攻蜀国。(《三国演义》)

E.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23.简答题:(10分)

(1)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

以上选段中“你”是谁?请简述黛玉说这番话的始末。

答:

(2)简答题:《子夜》中屠维岳是怎样平息第一次罢工的?(100字左右)(5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近日,“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浪费”、“会务中的浪费”等现象招致众口痛批,相比之下,文化浪费却未引起足够警觉。即便有人对此有所感触,也大多停留在“巨资大投入”、“高价抢明星”、“豪华大场面”、“争夺收视率”的各类春晚、节会之上。其实,涉及文化方面的浪费还有很多。有的地方在举办文化活动上不计成本讲排场,笔者曾闻,某县为欢庆元宵节,竟耗资近亿元。有的地方在文化设施上舍得投入,可实际利用效果却并不理想。体育场馆建得规模宏大,然而因远离居民区乏人问津;图书馆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41042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