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电教媒体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 小学奥数 |

【www.guakaob.com--小学奥数】

  合理使用电教媒体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海口市第28小学 欧月霞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场教学手段的革命,幻灯、录音、影视及电脑多媒体等的出现使得教学令人耳目一新。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是最早也是最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现代化电教媒体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结合,势必会使教学呈现一派生机。下面浅谈本人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和体会。

  (一) 善用录音机,优化课堂教学

  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在教学媒体中,录音机使用频率最高。我在教学生唱歌时,利用录音机事先录好发生练习曲、听辩音程等的练习,以便学生在歌曲的难点部分进行反复练习,还可以把学生的歌声录下,让学生自己多听辩,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而在欣赏教学中,则根据需要先行将原作进行剪辑,以使在分段欣赏时不致因倒带而浪费时间,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 利用实物投影,拓宽学生眼界,丰富音乐课堂

  实物投影仪在音乐知识和欣赏教学中使用最为广泛,作用也极大,最大的好处在于方便,无论普通书刊中图书资料还是乐器实物都能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这就省却了幻灯投影片制作的麻烦,而且十分真切。例如,只要教师拥有书刊杂志上的乐器图片资料,用实物投影展示可更为详尽。又如在讲授竖笛演奏时,指法与手型在常规教学中老师总觉得比较困难,甚至不得不到学生面前逐个示范,而有了实物投影后,这个困难迎刃而解,教师只要在投影仪上做示范讲解,学生就能看着屏幕对照自己,同步学习,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 运用电脑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脑课件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声、色形、像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音乐意境中去。例如:我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精心剪辑了一组镜头,并与电脑教师共同制作课件,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简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随着聂耳搞音乐创作的脸部特写镜头渐渐拉近,叠印出将士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冲锋陷阵的场景,同时响起了重逢的号角,强劲的军号声,激发了聂耳的创作灵感,激励着聂耳在粗糙的五线谱纸上奋笔疾书《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由弱到强,又叠印出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画面……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这一组镜头的播放,具有整体的刚柔并济的效果,使学生既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过程,又很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长生强烈的学唱愿望。

  教师使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可充分展示教材的重、难点部分,让学生通过画面和声音区感受音乐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从而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形成一种朦胧的意象,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和变现的冲动。在此情境下,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歌曲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例《剪羊毛》歌曲表达了人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愉快劳动的心情,这对从未到过大草原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理解歌曲的意境的。教师可借助幻灯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形象欣赏草原哪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加之配乐,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鞭子声、马蹄声、嘹亮的歌声。在这声、色、情、景的交融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

  综上所述,我认为科学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够优化音乐欣赏教学,改变旧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利于音乐教改的深化和发展。运用现代化媒体教学,比传统的“录音——书本”教学具有形象生动、身临其境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使学生方便快捷、超越时空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运用这种教学手法,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的欣赏能力。实践证明,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尤其是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最佳选择。它对于树立学生的正确审美观和审美情操都有极大的帮助,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发展的先进教学手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42693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