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学奥数 |

【www.guakaob.com--小学奥数】

  5、《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海口市白沙门小学 符致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5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和一个多音字“鲜”。

  3、通过切苹果这一实践活动,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课前准备:

  苹果两个、生字卡片、五角星卡片。

  1、出示卡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活中你经常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学生列举)

  2、有一个小男孩,他竟然在苹果里发现了五角星,那他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咱们就一块来学习第五课《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

  3、全班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过度:符老师课前已经要求同学们预习过这篇课文,现在符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小黑板。(过渡语:一行一行指读,读音准,声音响亮的还可以当小老师带读)

  拦腰 瞧着 清晰 图案

  隐藏 感触 生疏 魅力

  横切面 鲜为人知 循规蹈矩

  2、先同桌合作练读。

  3、指名读,当小老师带读。

  4、认识多音字“鲜”字;指导书写“疏”字。

  4、把生字词放回课文中,自己练读课文。(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三、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度: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准、读顺了,现在老师请你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这次读书要求同学们要边度边思考三个问题: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事的?哪个自然段又是写作者从中悟出道理的?

  1、 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过度:这篇文章除了叙事,还写了作者由这件事悟出一个道理,那么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事的(1-4自然段)?哪个自然段又是写作者从中悟出道理的?(5自然段)

  2、 指名回答第二、三个问题。

  3、 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

  ★ 二读要求:理清文章脉络。

  四、精读课文,了解切法,感受小男孩的创造。

  ★过度:同学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二读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现在我们来三读课文,希望你们通过读书,能够知道苹果里有五角星这个秘密是谁告诉作者的?他又是怎么发现苹果里有五角星的?

  1、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用“ ”画出我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用“﹋”

  画出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

  1、 指名说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跟我们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呢?(相机板书)

  人们通常的切法 从顶部切底部

  小男孩的切法 拦腰切下去

  2、 出示图片,学生在图纸上动手切苹果。理解从顶部切到底部是怎样切?拦腰切又是怎样切?

  3、 同样是苹果,但切法不一样?发现会一样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 过度:拦腰切苹果,苹果里真的有五角星图案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证事实的时刻到了,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做个试验,看看小男孩的新发现是否真的存在?

  4、 指名让两位学生上来演示切苹果。

  ★ 切好,老师举起拦腰切的苹果,惊奇地说:“看哪,孩子们,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5、 出示: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7、假如你是小男孩,你说这句话时会带有一种怎么样的心情?(得意、兴奋、自豪、骄傲)

  8、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作者用得非常准确,知道是哪个字吗?和“举”表达一样意思的还有哪些字?(伸、拿)

  9、作者用这个“举”字比用“拿”和“伸”还要准确,所以我们写作文时就要学习作者这样“炼”字的功夫,学会用准确的动词或形容词来表达人物的心情或表情。

  9、此外,课文中还有几句人物对话,我们来看看应该什么语气读?

  出示:小男孩(神秘、迫不及待)地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瞧着他(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平静)地说:“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小男孩(自信、自以为是)地说:“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来切给你看吧。”

  小男孩(自豪、得意、兴奋)地说“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10、指导读好以上对话。

  当作者看到苹果里有五角星图案的时候,情感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个句子。

  11、出示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1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男孩没切开苹果之前,作者的心情是平静的,不以为然、不屑一顾的,现在变成了惊奇、感叹不已的)请同学们把作者的这种惊奇、感叹不已用朗读表达出来。

  ★过度:师:小男孩切苹果能发现五角星(相机板书五角星),而许多人切苹果却看不到五角星呢?只看到平平常常的苹果核(相机板书:苹果核)(因为他们总是按通常的方法切苹果、、、、、、、)

  14、这种通常的切法也就是习惯的切法,习惯成自然,所以从来没想到过要改变一下思考的方式或稍作一点变动,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循规蹈矩”,相机板书。

  18、相对许多人们这种“循规蹈矩”的做法来说,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就显得比较少见,用文中一个成语来说就是“鲜为人知”。拦腰切苹果很少见的,拦腰切苹果后能发现五角星那就更没见过了。小男孩能做出别人没法做到的事,能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事物,这就是创造力。

  19、深入理解创造力。(举例说明:老师说自己身边的例子,发结可以当成衣服的装饰;给没有刀套的小刀制作一个刀套;把画纸折叠起来画画。那你们又有了哪些创造是大家不知道的?或知道了哪些关于创造的故事?)

  20、完成句式训练: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是把发结当成衣服的装饰品;就是给没有刀套的小刀制作一把刀套;就是把画纸折叠起来画画、、、、、、那么,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相机板书)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知道了人们通常切苹果的方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的,而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是拦腰切下的,小男孩拦腰切苹果发现了五角星,从而告诉了我们: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式,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课后反思:

  《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拦腰横切苹果,显示他从幼儿园学会的新本领,让“我”有了新发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五角星”,同学们是十分熟知的。国旗上有五角星,军装上有五角星……而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呢?相信这样一篇新颖的课文会给学生带来不少惊喜。一堂课下来, 真的如我所预想的一样,学生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特别是拦腰切苹果可以发现五角星这部分。我通过让学生亲自体会切苹果的方法和事物演示,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所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初读整体感知,即“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两种切苹果的方法;感悟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渗透朗读指导。” 这是一节家长开放课,所以,我充分挖掘本班学生的长处,把孩子们最闪亮的地方展现给家长看。本班的学生朗读是长项,所以这堂课我设计了“三读”的环节: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二读,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三读,了解不同的切苹果方法以及产生不同的结果,感悟创造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亲身体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横切面”、“清晰”’循规蹈矩”等词的理解等。强调学生主动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学生在民主、平等、充满情趣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合作、快乐地探究。课堂上,我还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让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自行发现,读出他们自己的感受。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学的积极性极高,效果也不错。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42809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