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三年级】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摘录)》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一篇
第一章
给我一些真相
某天,有些家长要求我们惩处任教于本校的一名教师,部分家长甚至要求开除他。一位相识多年的母亲把我从教室里找了出去。我听了他们的申诉并试图安抚,也尽力捍卫惹毛他们的老师,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三年级学生艾力克斯的书包很乱,实际上,比“乱”还可怕——十足像个塞满纸张、资料夹,以及糖果的核爆灾区。艾力克斯的老师原本可以把握这次机会对他进行教育,但他却对着艾力克斯大吼大叫,还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都倒在桌上给同学看。接着,他叫学生去他车上拿照相机,把桌上的一片狼藉拍下来,还对艾力克斯说,他会在家长返校夜向所有来宾展示这张照片,让大家知道他有多邋遢。最后,这位老师还做了一件事情:他对全班同学说,大家如果有垃圾要丢,不要丢到垃圾桶,直接丢到艾力克斯桌上就好了。 现在,艾力克斯的父母就在我的办公室,激动地要我通报校领导。
我费尽口舌才让他们冷静下来,拜托他们把这个情况交给校长处理。尽管听起来,艾力克斯的老师显然残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但我们还是应该给他一个说明的机会。
过了几天,在与校长多次谈话之后,那名年轻的老师涕泪纵横地出现在办公室,一副悔恨无比、垂头丧气的样子。他向我走来,怒气冲冲地自我辩解,“但是我觉得这么做没错,达到效果了啊??艾力克斯的书包现在干净多了。”此时我明白了:这次事最大的灾难,是老师错失了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他原本可以协助艾力克斯学习整齐的价值,让他变成一个更好的学生,但是他把事情搞砸了,现在反倒成为艾力克斯和全班同学眼中的怪物。这种伤害要好几个月才能弥补,这位老师却不明白自己造成了什么伤害。【第56号教室的奇迹】
这个案例凸显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很多教师为了维持教室秩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近年来,大人对待孩子的做法,多半出自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态。看看现今教师面临的许多棘手情境,再想想,这种做法似乎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我们就诚实一点吧!这么做可能有效果,但绝对不是好的教学。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我了解这些,因为我是过来人,我也曾一脚踏进相同的陷阱。真想很简单: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
老师们害怕:怕丢脸,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约翰*列侬在《劳动阶级英雄》(Working Class Hero)一曲中道尽了真相。他【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唱道:“饱受折磨和恐吓??悠悠二十余载。”(tortured and scared...for twenty-odd years)
除了老师和学生,所有教育界人士也活在这个阴影之下。这个是教室管理的问题。
如果一个班级闹哄哄的,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也没有所谓成绩可言,孩子们的读、写、算数都不会进步。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无法提升,品格无法建立,也无法培养良好公民应具备的道德观。
通往成功教室的大道不只一条——从梭罗到墨索里尼的哲学,各种方式都排得上用场。为了在允许墙上满是涂鸦、厕所满地是尿的校园中,对付孩子们令人发狂的行为,24年来我可说是什么方法都试过了。
访客在参观第56号教室之后,从未因孩子们的学术能力、我的授课风格,或是墙面装饰的巧思而感到惊喜。他们在离去时赞叹连连是另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的“班风”。我们班的孩子很沉静,而且文明、有礼到一个难以置信的程度。这里就像是块绿洲,但它少了某个东西。讽刺的是,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
早年的时候,我也曾计划在开学第一天给孩子来点下马威,让他们清楚我才是老大。有些同事也采取相同的做法,我们曾共享使孩子们守规矩的“成功”果实。看到其他班级吵闹失控,我们愚蠢地恭贺彼此的教室有多安静、孩子们多守秩序、每日课程进行得多么顺利。
直到某一天,我看了一部很棒的电影。片中,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说了一个他儿子和波士顿红袜队的故事。这位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上面有传奇的1967年红袜队全体队员签名。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理所当然地,他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时,他觉得Carl Yastzremski,Jim Lonborg,以及1967年红袜队的其他成员对儿子来说毫无意义。于是,他没有花时间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可以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
理所当然,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心念一转,便明白儿子根本没做错事。自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我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当然啦,也有不少孩子喜欢他们的班级,而且学到了各种美好事物。但我要的更多。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提高阅读和数学分数,我们催促孩子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难道不也应该帮他们变成更好的人吗?实际上,在那之后的这么多年来,
我发现只要改善班风,各种寻常的挑战就能迎刃而解。打造无恐惧教室并非易事,可能得花上好多年的时间,但这么做是值得的。为了在不诉诸恐惧手段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循规蹈矩,并使全班维持优异的学习表现,我做了下列四件事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阅读心得》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二篇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尹友香
怀着欣喜的心情,我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最初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份希冀:带着每一个天真快乐的孩子,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度过多彩而欢快的童年。年轻人的激情总是来得热烈,也容易在挫折中退却。当在工作中总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并且多次努力无果之后,无奈渐渐取代了当初的希冀,我也成了众多平凡中的一员。而雷夫老师用25年的坚持告诉了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业,小小的教室的也能创造出奇迹。他让我知道了“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个简单而又崇高的教育境界凝聚了多少关爱与智慧。是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雷夫老师不仅让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更重要的是他让孩子有了积极向上,认真做事的人生态度。“Be nice, Work hard.”是他们的班训,也是孩子们受益终身的人生信条。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学会了很多,也思考了许多,改变了许多。这本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的孩子们获益非浅。
我学会了宽容。“在第56号教室,我们不取笑或揶揄他人,无论我们做什么,这个原则不会变。”“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是的,犯错的学生也需要我们的帮助,而非呵斥。班上的孩子总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对于这种现象,我一直认为,从管理层面来讲这样的现象有利于老师管理班级,但从学生发展的层面来说,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和谐。如何处理好这种现象,我一直很为难,置之不理吧,纵容了学生的错误;管了吧,又滋长了打小报告的不正之风。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终于想出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那就是鼓励学生以帮助的心态,平和的语气提醒犯错的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被别人指出错误的学生也要接受别人善意的劝解,不任性。同时,禁止学生直接向老师打小报告,但是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帮助谁改正了错误,或者是告诉老师哪个同学不听从别人的劝告。对于接受别人劝告改正错误的同学,我会给予表扬。而对于拒不接受别人劝告的同学,我会给予严厉的批评。孩子自制能力不强,容易犯错是正常的,只要他不任性,乐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他终有一天会不再犯错误。
我学会了赏识。“‘失败’是由身为老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时才算失败。每个班上都不可避免地有那么几个后进生。这些学生往往是成绩差,习惯差,经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瞧不起,以至于自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家长也失去了期望。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后,我学会了赏识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的评价也由以往的看成绩改为了看态度,我相信,只要有积极向上,认真做事的态度,即使成绩不好,将来走上社会也会积极地面对生活。
我学会了以身作则。“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凡是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好好做。”一直以来我都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做好每件事”,我也一直告诉学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会尽量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认真做好每件事。我认真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学生个人参加比赛的时候,我会提前布置,认真准备选拔,并对参加比赛的选手细心指导,从不让学生仓促应战。现在我们班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每个人都尽量做到最好。
我学会了豁达。“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是的,能够成功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就像比赛一样,你不能每次都拿第一,你也不可能在每次努力之后都会成功。所以每次参加比赛,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学生们尽力了,我都会对他们大加赞赏。同时,我也会告诉孩子们,只要努力了就是好的。努力一次或许不会成功,但努力得多了,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更重要是它让我对工作充满了希望,这种希望不是年少的激情,而是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能够让我的学生文明、有礼、乐观、向上。我相信,只要理想还在,我们就可以用爱心和智慧创造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1]》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三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暑假里,我阅读了美国的一位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读后感慨颇多。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他积极乐观的情绪,把孩子培养成快乐的人。雷夫老师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让我由衷的佩服。
一、信任的珍贵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家最温暖”。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
雷夫将此内容做开篇,可见消除恐惧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但这恰恰也是几乎所有老师都存在的问题。开学第一天,雷夫就与孩子们玩游戏,让孩子们从游戏中知道: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补救,雷夫老师允许学生有原因的犯错误,但是不能破坏老师对他的信任。当然他也愿意给学生赢回信任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雷夫老师更加注重身教,像他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雷夫老师告诉学生:“只要尽力,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就算考坏,明天太阳照样升起,地球也不会毁灭。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你还没有弄懂这个题目,老师再为你讲解一次”。雷夫老师以热情的教育态度,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第56号教室的奇迹】
“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各色各样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
我们总想着让学生整齐无痕地统一步骤,规范好自己的言行,让孩子们能乖乖地听话。既然如此,前提条件是学生能主动地听老师的,那大多数情况,老师都会很严厉,让学生对老师有种敬畏感,从而不敢亲近老师,做出不规矩的行为来,那么,老师的目的也达到了。对比雷夫老师,他却“以信任取代恐惧”,让孩子能真心实意地相信他。
二、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雷夫老师很懂得教授方法,让孩子懂得学习,他特别重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学习。在他看来,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个低年级段的语文老师,可能更多的是在思考怎样的阅读方式是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而雷夫老师他做得更为细致:注重大人的指导,善用图书馆,他从为孩子选择读本,帮助不会阅读的孩子,让孩子对阅读作出评估,以及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从细节方面使热爱阅读的孩子能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三、与生为友
雷夫老师说:“因为我并不特别有创造力,所以只能尽我所能给他们最宝贵的东西——时间。我用大量的时间和学生相处,就连寒暑假也几乎天天陪着他们学习。”雷夫老师用毕生的经历和孩子们相处,他不是圣人,他也希望能够和家人一起打打网球或者听听音乐会什么的,但是一旦想到他可爱的孩子,他就心甘情愿地陪着孩子,因为他的收获远远超出他的付出。雷夫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看电影,一起旅行,一起玩音乐,在这些活动中,老师和孩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孩子形成亲密无间的关系,孩子信任他,喜欢他,爱他,所以他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好朋友。
四、行事要努力
“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一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
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做老师,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爱孩子,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将信任与爱融入教育,也是我读罢此书后,需更加坚定的信念。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四篇
好长时间没有这样静下心来阅读教育专著了。不论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也好,还是真正想提升一下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来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也罢,我还是很认真地读完了手中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与其说他是一本教育专著,不如说,它就是一本故事书。作者雷夫·艾思奎斯,在这本书中与我们分享了他和他的孩子们在第56号教室里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创造的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初读这本书,令我佩服不已的是雷夫老师的勇气。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书中,雷夫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标准化测验”是学校的梦魇,说每周二下午的教职员会议是比化疗还糟糕的事,更对某些老师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提出批评和质疑。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像艾利克斯的老师那样的在盛怒地情绪下讽刺、侮辱学生的老师,像参与“测验预览”的老师、读写指导员那样的为追求表面上的繁华和虚荣而自欺欺人的老师又何止一个、两个。书中,雷夫老师所提到的种种教育现象,再静心细细品读,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雷夫老师的奇迹除了源于他的勇气和大胆实践外,更离不开他的辛苦付出,不断反思和他对孩子无穷的爱,这所有的一切才造就了这个奇迹。
在书的第一章中,雷夫老师提到这样一点“以信任取代恐惧。”他说:“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他更告诫我们:“请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以前我一直认为,只有老师在学生面前建立起威严才能管理好学生,而雷夫老师让我明白,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学生害怕老师,而是应该让学生信任老师。只有学生信任我们老师,才能真正听老师的话。然而一旦学生对老师失去了信任,那么即使我们苦口婆心地去教育,也是无济于事的。
其实信任也是一种约束!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大组教研时,我在班内尝试的一次无人监考。临考前,我自然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鼓励、相信、信任之类的话,同学们很是新奇,个个信誓旦旦,“我决不看别人的试卷”“我不转头、也不讲话,我自己考自己的”……于是,我很放心地听课去了。一下课,我蹑手蹑脚走近教室,透过窗户看,一个个规规矩矩。我欣慰极了!谁知推开前门,班干部就嚷开了,“老师,**考试时老是转头和**讲话。”“**一边考试,嘴里还一边唱歌。”顿时,教室里乱哄哄的,这个报告,那个检举。原来刚才的一老一实都是他们知道下课老师要来了,装模作样地做给我看的!真是太不像话了,我生气得不行!可随之又想,毕竟还是孩子,自制力差,作为老师,我还是要耐心地等待,帮助他们学会改正。于是,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信任有价>。在美国休斯顿市有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家名叫“随便给”的饭店,店面很小,一次只能容纳三四十名顾客同时就餐。但这个小饭店名气却大得很,因为饭店的服务人员从不向顾客出示帐单,用完餐的顾客可以随便付钱。即使少了,也不会有人为难你。()奇怪的是,这家小饭店不但没有亏本,反而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同学举手“因为客人们都多给了。”“虽然这个饭店是‘随便给’,但客人们都会很自觉地衡量自己吃的东西值多少钱,在这基础上,他们还会多加一些。”“因为饭店的老板对顾客很信任,顾客同样也会很诚实地付钱,不会让饭店亏本。”……“是啊,同学们,我们都曾经学过<诚实和信任>这篇课文,正是因为作者的诚实才换来了小红车主人对他的信任,才不用再赔他反光镜的损失。这个小饭店也正是靠对顾客的信任,而获大利,信任有价啊!信任是什么,其实信任也是一种自我约束啊!”孩子们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悟,面露惭色,有的已悄悄地低下了头。信任有价,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教育,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往往会起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谁都会说这句话,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的智慧和爱心,他的“buzz数学游戏”,他的对一节失败的自然课的反思以及他数学测验前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他是一位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老师。他也让我懂得:好的老师才是教室里的奇迹,才能把每个孩子都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